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章
- 格式:pdf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38
第五章 受弯构件 §5-1 概 述1、定义:主要承受横向荷载作用的构件,即通常所讲的梁。
2、类型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工作平台梁、吊车梁、楼盖梁、墙梁及檩条等;按支承情况,可分为简支梁、连续梁、伸臂梁和框架梁等;按荷载作用情况,可分为单向弯曲梁和双向弯曲梁;按截面形式有型钢梁和组合梁;实腹式和格构式。
图5-1 受弯构件的截面形式3、受弯构件——梁的内力:一般,仅考虑其弯矩和剪力;对于框架梁,需同时考虑M 、V 和N 作用。
※ 关键词受弯构件——member in bending梁——beam单向受弯构件——one-way member in bending双向受弯构件——two-way member in bending§5-2 受弯构件的强度一、抗弯强度1、梁在弯矩作用下,当M 逐渐增加时,截面弯曲应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见图5-2所示。
(1)弹性工作阶段弯矩较小时,梁截面受拉边缘σ<y f ,梁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弯曲应力呈三角形分布。
弹性极限弯矩为:n y e W f M ⋅=(截面受拉边缘的σ=y f )。
(2)弹塑性工作阶段弯矩继续增大,截面边缘部分进入塑性,中间部分仍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3)塑性工作阶段当弯矩再继续增加,截面的塑性区发展至全截面,形成塑性铰,梁产生相对转动,pn y p W f M ⋅=。
图5-2 梁受弯时各阶段的应力分布情况问:取那个阶段作为设计或计算的模型?答《规范》中按弹性阶段或弹塑性阶段设计或计算。
塑性发展深度,通过塑性发展系数——γ来衡量。
截面形状系数:n pn e p F W W M M ==γ2、抗弯强度 • 单向受弯: fW M nx x x ≤⋅γ•双向受弯: fW M W M ny y y nx x x ≤⋅+⋅γγ 其中:x γ、y γ——截面塑性发展系数,一般情况按表6.1取值;• 若y f t b 23513>时,取x γ=y γ=1.0;• 若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作用时,取x γ=y γ=1.0。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P196:5-7解:(一)计算截面参数222000101000240015mm A =?+??=493310924.3121000390121030400mm I x ?=?-?= 4833106.11210100021240015mm I y ?=?+??= 3610295.4250500105.50740015mm S c ?=??+??=3610045.35.50740015mm S b ?=??=(二)梁自重计算单位长度梁自重标准值:m KN g k /727.15.7810220006=??=- 单位长度梁自重设计值(因题意不明,假设2.1=G γ)m KN g /07.2727.12.1=?=(三)抗弯强度验算计算位置:危险截面:跨中截面,危险点:a 点跨中截面弯矩: m KN M /73.104381307.25.24002max =?+?= 296max /215/47.130********.305.11073.1043mm N f m N W M nx x x ==== γσ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四)抗剪强度验算计算位置:危险截面:支座截面,危险点:c 点支座截面剪力:KN V 46.4131307.221400max =??+= P a2963max /26.451010924.310295.41046.413mm N It VS w ===τ (五)局部承压强度验算计算位置:因支座支承情况不明,故计算集中力作用截面b 点。
223/215/320)15550(10104000.1mm N f mm N l t F z w c ==?+== ψσ 局部承压强度满足要求。
(六)折算应力验算计算位置:集中力作用截面b 点集中力作用截面弯矩:m KN M .22.102725.207.25.246.4132=?-?= b 点由弯矩产生的正应力:296/66.12450010924.305.11022.1027mm N W M nx x x ===γσ 集中力作用截面剪力:KN V 29.4085.207.246.413=?-=b 点由剪力产生的剪应力:2963/68.311010924.310045.31029.408mm N It VS w ===τ 折算应力验算:212222222/5.2362151.1/71.28468.31332066.12432066.124 3mm N f mm N c c =?==?+?-+=+-+βτσσσσ 折算应力满足要求。
间接动力荷载的梁
——梁的整体稳定系数。
b ϕ
b
工字形截面简支梁的系数
但
①
翼缘的宽度。
近的情况,对其它情况的集中荷载,应按表中项次内的数值采用。
的,当集中荷载作用在侧向支承点处时,取=1.20荷载作用在上翼缘是指荷载作用点在翼缘表面,方向指向截面形心;荷载作用在下翼缘是指荷载作用点在翼缘表面,方向背向截面形心。
对>0.8的加强受压翼缘工字形截面,下列情况的值应乘以相应的系当时
当时
当
——
支承点之间的距离,
h、t1
对双轴对称工字形截面
加强受拉翼缘
翼缘受拉翼缘对轴惯性矩
分别为受压翼缘和受拉翼缘对轴的惯性矩。
当按上述公式算得的值大于查出相应的值代替。
注:上式的计算适用于宽翼缘工字形钢和等截面铆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简支梁,后者的受压翼缘厚度
轧制普通工字钢简支梁整体稳定系数
采用,当所得的
时,也应按表查出相应的代替
值
荷载作用点在截面高度上的位置均可按下式计算
——分别为槽钢截面的高度、翼缘宽度和平均厚度。
按上式算得的时,应按表查出相应的代替
引起受弯构件立刻破坏,但会引起强度、整体稳定和刚度下降,故在钢结构中采取构造措施防止梁局部失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