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保温计算公式一米公式
- 格式:xls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1.033δ个人理解上述体积公式的含义:D+1.033δ表示:保温层中心到中心的长度 + 单根的扎带厚度(0.033δ) = 调整后的保温层中心线长度π×(D+1.033δ)表示:保温层中心圆的周长(可想象成长度,仅管是圆形)1.033δ表示:保温层调整过系数的厚度(可想象成宽度)π×(D+1.033δ)×1.033δ表示:长度*宽度S=π×(D+2.1δ+0.0082)×L个人理解:D+2.1δ+0.0082表示:(直径+ 保温层厚度 * 2.1)+0.0082 = 外表层实际直径+扎带厚度式中D——直径1.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 (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 +(10~20mm)③双管伴热 (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033δ×1.5×NS=\[(D+2.1δ)/2\]2 ×π×1.5×N(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1.05×NS=π(D+2.1δ)×2.5D×1.05×N(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绝热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1.033δS=π×(D+2.1δ+0.0082)×L式中D——直径1.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 +(10~20mm)③双管伴热(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033δ×1.5×NS=\[(D+2.1δ)/2\]2 ×π×1.5×N(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1.05×NS=π(D+2.1δ)×2.5D×1.05×N(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1.033δ×1.05×NS=π×(D+2.1δ)×1.5D×1.05×N(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2π×1.033δ× N/BS=π×(D+2.1δ)×1.5D×2π×N/B(7)拱顶罐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小汤圆-俺装<jgazxmb@> 08:45:17管道、阀门、法兰保温工程量计算式各是怎样的?管道保温工程量计算公式为:V=πL(D+δ+δ×3.3%)×(δ+δ×3.3 %) (9-1)=πL(D+1.033δ)×1.033δ式中V-保温层体积;L-保温管道外径;D-保温管道外径;δ-保温管厚度;3.3%-保温层厚度允许偏差系数。
为了简化油漆、绝热、防腐蚀工程量的计算,其工程量可按表9-1、表9-2、表9-3计算。
阀门、法兰保温工程量以体积计算,计算公式如下:(1)阀门V=πD2×2.5×1.05×(δ+δ×3.3%)N (9-2)=2.712πD2δN(2)法兰V=πD2×1.5×1.05(δ十δ×3.3%)N (9-3)=1.627πD2δN式中 1.5、2..5、1.05-绝热面积系数;D-法兰阀门直径;δ-保温层厚度;3.3%-保温层厚度允许偏差系数;N-保温法兰及阀门个数。
其余符号同上。
【例】某工程施工图样说明:“管道及散热器明装,管道刷红丹漆1遍,银粉漆2遍,蒸汽管经过非采暖房间,要用石棉蛭石瓦壳保温,δ=40mm。
”已知:DNl5钢管322.00m;DN20钢管141.00m;DN25钢管118.00m;DN40钢管43.82m;DN50钢管37.63m;DN70钢管76.42m(经过非采暖房间)。
试计算刷油、保温工程量。
【解】(1)求出上述钢管每一规格的单位展开面积(查表9-3);(2)求出非采暖房间管道的单位保温体积(查表9-1、9-2);(3)单位展开面积(或体积)乘以管道的长度则可求出该种管道的展开面积或体积。
(4)计算:刷油工程量DNl5322×0.067m2=21.57m2刷油工程量DN20141×0.084m2=11.84m2刷油工程量DN25118×0.105m2=12.39m2刷油工程量DN40 43.82×0.151m2=6.62m2刷油工程量DN5037.63×0.188m2=7.07m2刷油工程量DN7076.42×237m2=18.1lm2刷油工程量小计77.60m2(5)计算保温工程量查表9-2,DN70钢管保温厚度为40mm时每l00m钢管保温工程量为1.45m2,所以,DN70保温工程量=76.42×1.45/100m3=1.1lm3。
绝热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1.033δ×LS=π×(D+2.1δ+0.0082)×L式中D——直径1.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 (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 +(10~20mm)③双管伴热 (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033δ×1.5×NS=\[(D+2.1δ)/2\]2 ×π×1.5×N(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1.05×NS=π(D+2.1δ)×2.5D×1.05×N(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1.033δ×1.05×NS=π×(D+2.1δ)×1.5D×1.05×N(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2π×1.033δ× N/BS=π×(D+2.1δ)×1.5D×2π×N/B(7)拱顶罐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面积计算是为了确定所需保温材料的用量,并在实际施工中合理安排工时和人力资源。
管道保温面积计算公式通常基于管道的长度、直径和保温层的厚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提供一些常用的参考内容,介绍一些管道保温面积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1.管道长度计算公式:管道长度通常是指管道的水平部分的长度。
当管道有多个弯头或垂直上升部分时,需要将其增加到总长度中。
常见的管道长度计算公式如下:管道总长度 L = 直线段长度 + 弯头段长度 + 上升段长度直线段长度:直线段的长度可以通过测量或在设计图纸上获取。
弯头段长度:弯头段的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测量获得。
若是多个弯头,则需要累加所有弯头段的长度。
上升段长度:上升段的长度一般通过测量获得。
2.管道周长计算公式:管道周长是指管道的外围长度。
常见的管道周长计算公式如下:管道周长C = π * 管道直径其中,π 是圆周率,约等于3.14。
3.管道保温面积计算公式:管道保温面积是指管道表面需要涂覆保温材料的面积。
常见的管道保温面积计算公式如下:管道保温面积A = π * 管道直径 * (管道长度 + 管道保温层厚度)其中,π 是圆周率,约等于3.14。
管道保温层厚度是指管道表面与保温材料之间的距离。
根据保温要求和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保温层厚度。
4.管道保温面积计算的注意事项:•管道直径和长度通常通过测量获得,但需注意单位需一致,例如米或英尺。
•保温层厚度根据保温要求和实际应用选择,通常是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管道保温面积计算公式适用于常规形状的管道,对于特殊形状的管道,如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可以使用专门的公式进行计算。
•计算时要确保所有参数的单位一致,例如米或英尺。
综上所述,管道保温面积计算公式包括管道长度计算公式、管道周长计算公式和管道保温面积计算公式。
这些公式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进行灵活应用。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参数的单位一致性,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保温层厚度。
希望这些参考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管道保温计算公式(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1.033δ个人理解上述体积公式的含义:D+1.033δ表示:保温层中心到中心的长度+ 单根的扎带厚度(0.033δ) = 调整后的保温层中心线长度π×(D+1.033δ)表示:保温层中心圆的周长(可想象成长度,仅管是圆形)1.033δ表示:保温层调整过系数的厚度(可想象成宽度)π×(D+1.033δ)×1.033δ表示:长度*宽度S=π×(D+2.1δ+0.0082)×L个人理解:D+2.1δ+0.0082表示:(直径+ 保温层厚度* 2.1)+0.0082 = 外表层实际直径+扎带厚度式中D——直径1.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 (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 +(10~20mm)③双管伴热 (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033δ×1.5×NS=\[(D+2.1δ)/2\]2 ×π×1.5×N(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体积面积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管道的外表面积。
管道的外表面积可以根据管道
的直径和长度来计算。
公式如下:
管道外表面积=π×管道直径×管道长度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保温层的外表面积。
保温层的外表面积可以根
据管道的直径、保温层的厚度和保温层的热导率来计算。
公式如下:保温层外表面积=2×π×(管道半径+保温层厚度)×管道长度
其中,管道半径是指管道直径的一半。
最后,我们将管道的外表面积和保温层的外表面积相加,即可得到管
道保温体积面积: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计算管道保温体积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是比较简化的计算公式,没有考虑到管道的
形状复杂性和保温层的变化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进行一些修
正和调整,以更精确地计算管道的保温体积面积。
另外,保温体积面积的单位通常是平方米(m²)。
在具体计算过程中,要保证所使用的单位保持一致,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总结起来,管道保温体积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管道的保温体积面积,为保温工程提供参
考依据。
水管保温计算公式
水管保温计算公式:
根据保温材料的特性,以及水管的直径、热传递系数、外表面温度和层数等参数,确定水管保温层厚度Ht所需的计算公式为:
Ht =Rt × Ks × log(d/di)/(2πKfT2-T1)。
其中,Rt为保温材料的热阻(m2·K/W);Ks为保温材料的热传导系数(W/m·K);d为管道外径(m);di为管道内径(m);Kf为管内外空气热传导系数(W/m·K);T1为管道内温度(℃);T2为管道外温度(℃)。
以上计算公式是利用热学原理,根据热传导、热绝热理论推导而成,可表明管道保温材料厚度与外表面温度和内温度的差值有一定的关系。
保温工程量计算规定施工工程量按照《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00版以及江苏省建设厅《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2001年7月版第12.1.3条绝热工程量进行核算,保温材料工程量按照立方米作为计量单位,外护材料工程量按照平方米作为计量单位。
(一)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033δ(1)S=π×(D+2.1δ+O.0082)×L (2)式中D——直径;1.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二)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
(1)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10~20mm)(3)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主管道直径;D2——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2)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10~20mm) (4)(3)双管伴热(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伴大+(10~20mm) (5)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公式(2)、(3)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三)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π×l.033δ×1.5×N (6)S=[(D+2.1δ)/2]2×π×1.5×N (7)N——设备封头数量。
(四)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1.05×N(8)S=π(D+2.1δ)×2.5D×1.05×N (9)N——阀门数量。
管道保温立方计算式一、管道保温立方计算式管道保温立方计算式是一个特殊的计算公式,它是用来计算管道保温系统所需纤维棉和硅酸盐及其他保温材料的容量。
管道保温立方计算式由三部分组成:管道的外径、管道的壁厚和管道的总长度。
这三部分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公式,即:V=πR2t/4•L (m3)其中,V表示保温材料的体积;π表示圆周率的常数,一般取3.14;R表示管道的外径(单位:厘米);t表示管道的壁厚(单位:厘米);L表示管道的总长度(单位:米)。
二、管道保温立方计算式的步骤1、测量管道的外径R和壁厚t:首先,要测量管道的外径R和壁厚t,以便计算出管道保温立方的体积V。
管道的外径R和壁厚t可以通过测量管道的内径和壁厚来测量,可以使用量尺、卷尺等工具来测量。
2、测量管道的总长度L:管道的总长度L可以通过测量管道的折线长度来确定,也可以使用测距仪或GPS定位设备等工具来测量管道的总长度。
3、用管道保温立方计算式计算出管道保温材料的体积V:根据上面管道保温立方计算式的公式,将测量出的管道外径R和壁厚t以及总长度L带入,就可以计算出管道保温材料的体积V了。
4、根据体积计算出管道保温材料的重量:最后,根据管道保温材料的体积V,可以计算出管道保温材料的重量。
一般情况下,纤维棉的重量是体积的100倍,硅酸盐的重量是体积的240倍,而其他保温材料的重量则要根据不同的材料而有所不同。
三、管道保温立方计算式的优点1、快速精确:管道保温立方计算式可以快速精确的计算出管道保温材料的体积,从而节省时间和减少人力。
2、易于计算:管道保温立方计算式的计算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计算机技术,只要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就可以计算出管道保温材料的体积。
3、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管道保温立方计算式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可以根据计算结果准确计算出管道保温材料的体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准备材料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四、管道保温立方计算式的应用管道保温立方计算式一般用于管道保温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也可以用于管道保温材料的预算和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