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加减法口算教学的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数学加减乘除口算技巧分享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而口算则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础。
掌握好加减乘除口算技巧,不仅有助于提高计算速度,还能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感觉。
在本文中,将分享一些小学数学加减乘除口算的技巧,帮助孩子提高口算能力。
一、加法口算技巧1. 组合加法:当两个加数的个位数字相加等于10时,可以通过组合加法来计算。
例如:8 + 2 = 10,可以计算成 8 + 2 = 8 + 2 + 0 = 10。
2. 十进位进位法:当两个加数的个位数字相加大于10时,可以利用十进位进位的方法。
例如:7 + 6 = 13,可以计算成 7 + 6 = 10 + 3 = 13。
3. 交换律:加法满足交换律,即两个数相加的结果与交换它们的位置无关。
例如:8 + 3 = 3 + 8。
二、减法口算技巧1. 借位减法:当减数的个位大于被减数的个位时,可以借位减法。
例如:32 - 17,可以计算成 32 - 10 - 7 = 15。
2. 减法转换为加法:减法可以通过转换为加法来计算。
例如:23 - 7,可以转换为 23 + (-7) = 16。
三、乘法口算技巧1. 乘法交换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即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交换它们的位置无关。
例如:3 × 4 = 4 × 3。
2. 乘法的倍数关系:可以利用乘法的倍数关系来简化计算。
例如:5 × 6 = 5 × (2 × 3) = (5 × 2) × 3 = 10 × 3 = 30。
3. 乘法分配律:乘法满足分配律,即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等于它们分别乘积的和。
例如:3 × (4 + 5) = 3 × 4 + 3 × 5。
四、除法口算技巧1. 除法的倍数关系:可以使用除法的倍数关系来简化计算。
例如:42 ÷ 6 = (6 × 7) ÷ 6 = 7。
二年级口算技巧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掌握好口算技巧是提高数学计算能力的关键。
口算不仅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而且对培养孩子们的思维敏捷性和数字敏感度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适合二年级孩子的口算技巧。
一、加法口算技巧1、凑十法凑十法是加法口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比如计算 8 + 5 时,先把5 分成 2 和 3,8 加上 2 凑成 10,10 再加上 3 等于 13。
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加法的运算过程。
2、接着数法如果是较小的数相加,比如 3 + 4,可以让孩子从 3 开始接着往后数 4 个数,即 4、5、6、7,得出结果是 7。
3、组合法例如计算 6 + 7 时,可以把 6 分成 3 和 3,7 加上 3 等于 10,10 再加上 3 等于 13。
二、减法口算技巧1、破十法当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时,可以用破十法。
比如 13 5,把 13 分成 10 和 3,先算 10 5 = 5,再算 5 + 3 = 8。
2、想加算减法因为加法和减法是互为逆运算的,所以在计算减法时,可以想加法来算减法。
比如计算 12 4,想 4 加几等于 12,因为 4 + 8 = 12,所以12 4 = 8。
3、倒着数法对于较小的数字相减,比如 7 3,可以从 7 开始倒着数 3 个数,即6、5、4,得出结果是 4。
三、乘法口算技巧1、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乘法口算的基础,一定要让孩子熟练背诵。
比如 2×3 =6,通过口诀“二三得六”就能快速得出答案。
2、倍数法如果是计算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比如 3 的 4 倍是多少,就用 3×4 = 12。
四、除法口算技巧1、想乘法算除法因为乘法和除法也是互为逆运算的,所以计算除法时可以想乘法。
比如 12÷3,想 3 乘几等于 12,因为 3×4 = 12,所以 12÷3 = 4。
2、平均分法例如把 10 个苹果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多少?可以通过实际的分一分来理解 10÷2 = 5。
小学生口算的技巧和方法大全1.十进位加减法技巧:-进位法:在个位数相加时,如果和大于10,将十位数进位到十位数上。
例子:34+28=62(4+8=12,进位到十位,3+2+进位的1=6)-借位法:在个位数相减时,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需要向十位借位。
例子:57-39=18(7-9需要向十位借位,借1变为17,借1变为8)2.乘法技巧:-分解法:将乘法问题分解为更简单的乘法问题,再相加得到最终答案。
例子:7×8=(5×8)+(2×8)=40+16=56-结合律:改变乘法的顺序,得到相同的结果。
例子:6×7=7×6=423.除法技巧:-估算法:通过对除数和被除数进行估算,迅速得到一个近似的商数。
例子:98÷7≈100÷7=14-余数法:在除法中考虑余数的情况,将余数与除数相加或相减得到最终结果。
例子:57÷8=7余1(8×7+1=57)4.小数运算技巧:-对齐小数点:在小数相加或相减时,对齐小数点,再进行运算。
例子:3.5+2.17=5.67(对齐小数点,按位相加)-去零法:将小数乘以相应的倍数,去掉小数点后的零,再进行计算。
例子:0.3×0.4=3×4÷10=1.25.快速计算技巧:-九九乘法口诀:通过记忆九九乘法口诀表,快速计算乘法问题。
例子:7×8=56(九九乘法表中找到对应位置)-简化运算:利用数的性质简化计算步骤,提高计算速度。
例子:400-397=400-400+3=36.快速加法技巧:-十位对齐法:将两个加数的十位对齐,再将个位相加。
例子:57+38=90(50+30=80,7+8=15,合并得到90)-分解法:将一个较大的数分解为更容易计算的部分,再进行相加。
例子:46+37=(40+30)+(6+7)=70+13=837.快速减法技巧:-前后关系法:利用减法的前后关系,将减法问题转换为加法问题。
小学教案:小学数学加减法口算训练方法与技巧一、引言小学数学的基础是加法和减法口算。
良好的口算能力对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加减法口算训练方法与技巧,帮助教师和家长有效提升孩子的口算水平。
二、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1. 启发式教学法:在进行数学计算时,鼓励学生运用启发式方法思考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加法中可以采用分解、调整顺序等方法简化计算过程,在减法中可以通过借位、分步骤计算等方法提高准确性。
2. 培养适当速度与准确性:既要追求快速计算,又要保证准确率。
首先培养孩子熟悉数字,并逐渐增加难度和复杂度,以提高计算速度。
同时,保证每一步都经过仔细检查,纠正错误的习惯。
3. 激发积极情绪:小学生对数学可能存在厌倦或抗拒情绪,因此应采取积极的教育手段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游戏化学习等方式,让数学变得有趣和愉快。
三、加法口算训练方法与技巧1. 口诀表:建议制作一个加法口诀表,包含从1到20的所有可能组合。
鼓励学生多背诵、默写和计算这些代表不同数字组合的口诀,加深印象。
2. 分解法:在面对较大的数字相加时,可以将其分解为更熟悉的组合。
例如,23 + 16 可以分解为20 + 10 + 3 + 6,再逐一相加得到答案。
3. 调整顺序:可以随意调整加法问题中数位的顺序。
例如,23 + 16 可以变为16 + 23 或者 6 + 23 + 10 等形式计算。
四、减法口算训练方法与技巧1. 借位法:借位是减法计算中常用的技巧之一。
当个位不够减时,可以向十位借1并重新计算减法问题。
这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数字阶梯排列,并能理解借位操作的含义。
2. 分步骤计算:对于较复杂的减法问题,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简单的步骤。
例如,68 - 37 可以拆分成60 - 30和8 - 7两个部分,并逐一进行计算。
3. 反码法:在面对减法中的借位问题时,可以使用反码法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68 - 37 可以转化为68 + (-37),然后按照加法口算的方法计算。
加减法的口算技巧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口算技巧是孩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备的基本能力,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可以提高计算速度,还可以增强孩子对数字的感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加减法口算中,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一、进位和借位法进位和借位是加减法中常见的计算方法,它们能够帮助孩子在计算过程中快速准确地进行进位和借位操作。
1. 进位法进位法适用于两个数相加时,有进位的情况。
当个位数相加结果大于等于10时,需要将十位数向前进位。
例如:38 + 27首先,将个位数相加,8 + 7 = 15,再将十位数相加,3 + 2 = 5,最后将结果组合起来,得到答案 65。
2. 借位法借位法适用于两个数相减时,减数位上的数小于被减数位上的数,需要从高位借位的情况。
例如:53 - 28首先,将个位数相减,3 - 8,由于借位,我们需要从十位借一个1,所以将个位数的3变成13,然后再减去8,得到5;接下来,减去十位上的2,得到结果 25。
通过进位和借位法,孩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加减法的计算规律,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和速度。
二、十位进位法十位进位法是一种简化进位运算的方法,适用于加法中个位数相加进位的情况。
例如:56 + 47首先,将个位数相加,6 + 7 = 13,然而求和结果大于等于10,需要进位。
在十位上加1,得到57。
然后,将十位数相加,5 + 4 = 9,最终结果是97。
通过十位进位法,孩子可以减少借位时的繁琐计算,更加迅速地得到结果。
三、左对齐法左对齐法适用于两个数相加或相减时,数位对齐不齐的情况。
通过左对齐的方式,使得数位对齐,简化计算。
例如:79 + 6首先,在个位数前面补0,使得两个数位数相同,变为 79 + 06;然后,从个位数开始相加,得到85。
通过左对齐法,孩子可以更加规范地进行计算,减少错误的发生。
四、数量抵消法数量抵消法适用于两个数相减时,数值差距较大的情况。
通过调整数的顺序和改变数值,使得计算更加简单。
小学加减法计算小技巧在小学阶段,加减法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掌握一些小技巧可以让计算变得更加轻松和快捷。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小学加减法计算小技巧。
一、加法计算小技巧1、凑十法凑十法是加法计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例如,计算 8 + 5 时,我们可以把 5 分成 2 和 3,先算 8 + 2 = 10,再算 10 + 3 = 13。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孩子们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2、交换加数位置在加法运算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比如 3 + 7 = 7 + 3 =10。
当孩子们遇到两个加数相加时,可以灵活地选择更容易计算的顺序。
3、利用数的组成比如计算 9 + 6,我们可以想 9 和 1 组成 10,6 可以分成 1 和 5,所以 9 + 6 = 9 + 1 + 5 = 10 + 5 = 15。
4、找基准数当相加的数比较接近时,可以找一个基准数。
例如,计算 98 + 102 + 97 + 103 时,可以把 100 作为基准数,那么原式就可以转化为(100 2)+(100 + 2)+(100 3)+(100 + 3)= 100×4 =400。
二、减法计算小技巧1、破十法比如计算 15 8,把 15 分成 10 和 5,先算 10 8 = 2,再算 2 + 5 =7。
2、平十法以 16 7 为例,把 7 分成 6 和 1,先算 16 6 = 10,再算 10 1 = 9。
3、多减加补法如果减数接近整十数,在计算时可以先多减,然后再加回来。
例如,计算 34 19 时,可以先算 34 20 = 14,因为多减了 1,所以再加上 1,结果是 15。
4、利用加减法的关系因为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所以在计算减法时,可以想加法来算减法。
比如计算 13 5 时,可以想 5 加几等于 13,因为 5 + 8 = 13,所以 13 5 = 8。
三、加减法混合运算小技巧1、带着符号搬家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如果只有加减法,可以带着符号搬家,改变运算顺序。
数学口算速算技巧一、加法速算技巧1.同补法:如果是两个数相加,一个数比10的倍数小,另一个数比10的倍数大,可以先将小数与10的差补上,再进行相加,然后加上前面没补上的部分。
例如:78+6=78+2+4=80+4=842.加法进位法:当两个数相加时,如果有进位,可以先计算没有进位的结果,再计算进位的数。
最后将两者相加即可。
例如:56+38=56+30+8=86+8=943.交换律:可以通过交换两个数的位置来简化计算。
例如:87+45=45+87=132二、减法速算技巧1.补位法: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即将减法中的被减数与减数进行调换,并将减数补满到个位数上,再进行相加。
例如:72-35=35+(10-2)=35+8=432.逆邻减法:如果被减数的个位数比减数的个位数小,可以先借位将被减数全部补满,再进行减法运算。
例如:37-24=37-14-10=233.差值法:将减法转化为求差值,即利用已知的数与给定的数之间的差值来快速求解。
例如:94-47=47+47=94三、乘法速算技巧1.以10为基准相乘:对于数字与10的乘法,直接在数字后面加一个0即可得到结果。
例如:36×10=3602.两数乘法变成斜线相乘法:将两个数写成斜线交叉的形式,然后分别求出斜线上的数之积,再将结果相加即可。
例如:47×32=4×3+7×2=12+14=263.乘法中的分配律:如果一个数的个位数与另一个数的个位数之和为10,那么这个数乘以10的倍数再加上另一个数的个位数与十位数的乘积等于两个数的乘积。
例如:48×20=48×(10+10)=(48×10)+(48×10)=480+480=960四、除法速算技巧1.整数除法的近似:当除数为10的倍数时,可以将被除数直接向左移动一位,然后去掉个位数,即可得到结果。
例如:630÷30≈63÷3=212.除法中的倍数关系:如果一个数能同时被两个相邻的数整除,那么可以快速计算出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商。
加法和减法的口诀和诀窍如何帮助孩子记住计算要点加法和减法运算是孩子学习数学的基础,掌握了加减法口诀和诀窍,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记住计算要点,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口诀和诀窍,帮助孩子在学习加法和减法时事半功倍。
第一,加法的口诀和诀窍如何帮助孩子记住计算要点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让孩子掌握加法口诀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简单的加法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加法口诀和诀窍:1. 逐位相加:从个位开始,按位相加,如果有进位则保留进位并在下一位相加时加上。
举例说明:计算43 + 253 + 5 = 8(个位结果)4 + 2 + 1(进位) = 7(十位结果)结果为782. 十位进一:当个位相加的结果大于等于10时,在十位上进一。
举例说明:计算57 + 287 + 8 = 15(个位结果)进位至十位:5 + 2 + 1(进位) = 8(十位结果)结果为853. 十位进两次:当个位相加的结果大于等于20时,在十位上进两次。
举例说明:计算57 + 487 + 8 = 15(个位结果)进位至十位:5 + 4 + 1(进位) = 10(十位结果)再次进位至百位:1(百位结果)结果为105通过这些口诀和诀窍,孩子可以有效地记住加法计算的要点,快速完成简单加法的运算。
第二,减法的口诀和诀窍如何帮助孩子记住计算要点减法是数学中另一个基本的运算,同样需要一些口诀和诀窍来帮助孩子记住计算要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减法口诀和诀窍:1. 逐位相减:从个位开始,按位相减,如果不够减则向高位借位。
举例说明:计算75 - 38个位相减:5 - 8不够减,向十位借位十位相减:6 - 3 = 3(十位结果)结果为372. 借位减法:当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时,向前一位借1,然后减去相应的位数。
举例说明:计算56 - 27个位相减:6 - 7不够减,向十位借位,变为16 -7十位相减:1 - 2不够减,向百位借位,变为11 - 2结果为293. 借位减法扩展:当需要向高位借位时,如果高位也不够减,则继续向更高位借位。
小学数学让孩子轻松掌握加减乘除的技巧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加减乘除是最基础的四则运算。
掌握了这些运算的技巧,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能更加轻松地运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帮助孩子轻松掌握加减乘除的技巧。
一、加法技巧1. 加数换位法:对于两个加数相同但顺序不同的题目,可以通过换位得到相同的答案。
例如,3+4和4+3的结果都是7。
2. 分段相加法:对于较长的加法题目,可以分段相加,然后将每个段的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
这样可以减少计算量和出错的可能性。
二、减法技巧1. 找差法:对于减法题目,可以通过找差的方法来计算。
例如,对于24-9,可以找一个数与9相加得到24,这个数就是15,所以24-9=15。
2. 借位法:当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的个位时,可以向十位、百位等高位借位。
通过借位的方式,可以使减法题目更容易计算。
三、乘法技巧1. 乘数相同法:对于两个乘数相同的题目,乘积也会相同。
例如,11x8和8x11的结果都是88。
2. 合理估算法:当乘数较大时,可以通过近似估算来快速计算。
例如,13x7可以近似为10x7+3x7=70+21=91。
四、除法技巧1. 被除数整除法:当被除数可以整除除数时,商的结果就是被除数除以除数的商。
例如,12÷3=4。
2. 近似商法:当被除数不能整除除数时,可以通过近似估算商的大小。
例如,28÷6可以近似为30÷6=5。
除了以上的技巧,还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巩固基本的数学概念来提高孩子的加减乘除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家长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孩子建立数学自信。
总之,小学数学中的加减乘除是孩子学习数学的基石,掌握这些技巧对于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
通过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技巧,孩子们可以更加轻松地解决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同时,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并获得成功。
加减法的口算技巧加减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基本运算方法。
熟练掌握加减法口算技巧不仅可以提高计算速度,还能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加减法口算技巧,帮助读者更加轻松地进行口算。
一、加法口算技巧1. 单位位相加法:在进行两位数或多位数相加的口算时,可先将各位数相加,再将十位数相加,依次类推。
举个例子,计算78+45,我们先计算个位数8+5=13,再计算十位数7+4=11,最后将13和11相连,得到最终的结果:113。
2. 进位相加法:对于有进位的加法,我们可以先将进位数字相加,再加上剩余的数字。
比如计算45+38,我们先计算5+8=13,然后将3作为进位写在十位上,剩下的数字4和8再相加,得到最终结果:83。
3. 补数加法:当计算一位数加上9的结果时,我们可以直接将该数的个位数变为0,十位数变为原个位数-1。
例如,计算7+9,可以直接得出结果16。
二、减法口算技巧1. 减法转化为加法:对于减法运算,我们可以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来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35-17,可以转化为35+(-17),然后按照加法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2. 借位减法: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我们需要向高位借位。
例如计算53-19,我们需要向十位借位,借位后变为42-19,继续向个位借位,最后得到结果34。
3. 减法的加法逆运算:我们可以通过减法的逆运算来进行口算。
比如计算47-8,我们可以找一个数加上8得到47,这个数就是39。
因此47-8的结果是39。
三、口算技巧的应用1. 快速估算:在进行口算时,我们可通过快速估算来加快计算速度。
例如计算78+32,我们可以将32近似为30,然后将78+30=108,最后再加上2,即得到最终结果110。
2. 先个位后十位:在进行两位数相加时,我们可以先计算个位数的加法,然后再计算十位数的加法。
举个例子,计算67+24,我们可以先计算个位数7+4=11,再计算十位数6+2=8,最后得到结果81。
小学加减法口算教学的技巧
计算在小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新课标要求:应重视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而我们过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仅在一年级时期,教学20以内加、减法时,利用教具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
以后的大多数教学,除教学乘法九九口诀外,基本都利用的是笔算教学,即竖式计算教学,很少进行口算教学的思维训练。
新课标要求: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口算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提高学习数学兴趣。
所以必须重视小学阶段的口算训练。
下面,笔者就口算的一些方法、技巧总结如下,请教育同仁批评指正
一、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
1、加法
20以内进位加法思维训练的方法很多:有点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口决法,推导法、减补法等。
要根据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的不同,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实现。
这里重点介绍:减补法。
我们规定:两个可以凑成10的数是互为补数,1和9,2和8,3和7等。
都是互为补数。
方法是:用第一个加数减去第二个加数的补数,再加上10 。
比如:9+4=13
思考方法:第二个加数的补数是6;第一个加数9减去4的补数6得3;3加上10,得13。
即 9+4 = 9 - 6+10 = 3+10 = 13
这样的思考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很有好处,但只能符合思维能力强的学生。
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引导。
2、减法
20以内退位减法是以20以内加法为基础的,方法有:想加法计算减法、破十法、分解减法后连减法、记小数数到大数、推导法、加补法等。
这里重点介绍加补法:
方法是:用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上减数的补数,同时去掉十位上的“1”,比如:13 - 4 = 9
思维方法:被减数个位上的3不够减;减数4的补数是6;6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3,得9,同时去掉十位上的“1”。
二、两位数加减法口算:
两位数加减法这里重点介绍减补法和加补法,首先我们规定:两个和为100的数互为百补数。
1、加法
两位数加法有四种现象,即个位、十位都不进位的;个位进位十位不进位的;十位进位个位不进位的;个位十位都进位的。
下面分别介绍:
(1)个位十位都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用数的组成法直接相加。
例:34 + 52 = 30 + 50 + 4 + 2 = 86
(2)个位进位十位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思维方法是:
一个加数十位上的数字加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数字再加“1”,得十位上的数字,个位用一个加数个位上的数字减去另一个加数个位上数字的百补数,得个位上的数字。
例:36+ 47 = 83
口算过程:十位上的数字是3 + 4 + 1=8
个位上的数字是6 - 3(3是7的十补数)=3
或 7 - 4(4是6的十补数)=3
所以:36+47十位数字是8,个位数字是3,等于83。
(3)十位进位个位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思维方法是:
首先确定“百”位数字是“1”,然后用一个加数十位上的数字减去另一个加数十位上数字的十补数,得十位上的数字,个位上的数用数的组成法直接相加。
例:83 + 64 = 147
口算过程:百位是“1”.
十位数字是 8 - 4 = 4 或 6 - 2 = 4.
个位是 3 +4 = 7.
所以:83 + 64百位数字是1,十位数字是4,个位数字是7,等于147
(4)个位十位都进位的两位数加法,思维方法是:
首先确定百位数字是“1”,然后用一个加数减去另一个加数的百补数,得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
例:86 + 59= 145
口算过程:百位是“1”.
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用 86 - 41(59的百补数)=45
或 59 - 14(86的百补数) =45.
所以:86+59百位是1,十位和个位是45,等于145.
2、退位减法
两位数减法我们重点探讨退位减法。
(1)两位数减两位数,思维方法是:
首先用被减数十位数字减去减数十位数字再减“1”,是差的十位数字,然后用被减数个位数字加上减数个位数字的十补数,是差的个位数字。
例:83 - 26 = 57
口算过程:十位数字是 8 - 2 -1 = 5
个位数字是 3+4(4是6的十补数)=7
所以 83-26十位数字是5,个位数字是7,等于57.
(2)被减数是一百几十的退位减法,思维方法是:
首先确定百位是1-1=0 即这个数的差是几十几,然后用被减数十位和个位的数字加上减数十位和个位数字的百补数,就是差。
例132 - 67 = 65
口算过程:32+33(33是67的百补数)=65.
口算的技巧太多了。
以上仅介绍了部分口算技巧,还有利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可以口算;利用凑整法可以口算等等。
新的课标要求:“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口算技巧,培养思维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核心是我们教师不仅要掌握知识,探究知识,挖掘知识,而且要成为学习共同体的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决不能死灌硬记,真正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