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 第四章 第六、七节 固定局部义齿的制作、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1
第四章牙列缺损的固定局部义齿修复一、教学要求(考试占5-8分)(一)掌握固定桥的组成、分类、适应症、修复的生理基础、固位原理、影响固位的因素、增强固位力的方法、基牙的选择、固位体设计、桥体设计、连接体设计。
(二)熟悉固定桥修复的特点、机械力学原理和生物力学分析、临床操作步骤(牙体预备、印模制取)、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三)了解固定桥修复的发展、制作过程。
二、教学内容(一)固定局部义齿的组成(固位体、桥体、连接体)和类型(双端固定桥、半固定桥、单端固定桥、复合固定桥、特殊结构的固定桥)。
(二)固定局部义齿的生理基础(牙周潜力、牙周膜面积、牙槽骨)及适应证、临床注意事项。
(三)固定局部义齿的设计基本原则、基牙的准备、固位体设计、桥体设计、连接体设计、设计中的美学要点、不同类型牙列缺损的固定桥设计、不同材料固定桥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粘接固定桥及其设计要领。
(四)固定局部义齿的固位(原理和影响因素)和稳定(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五)固定局部义齿的临床操作步骤,包括修复前的检查、修复前的医患交流、修复方案的制定及椅旁操作。
(六)固定局部义齿的制作。
1.金属-烤瓷固定桥(基牙的预备、取印模、记录合关系、比色、粘固暂时固定桥、模型、制作可卸代型和上合架、制作金属桥架、金属桥架表面处理、塑瓷烧结、试戴及完成固定桥)。
2.全瓷固定桥。
3.粘接固定桥的制作。
(七)固定局部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包括基牙疼痛(过敏性疼痛、咬合痛、自发性疼痛).想缘炎、牙槽峭黏膜炎、基牙松动、同定桥松动、脱落、固定桥破损、基不不周健康的维护。
牙列缺损(dentitiondefect(是指在上颌或下颌的牙列内有数目不等的牙缺失(同时仍余留不同数目的天然牙固定局部义齿(固定桥)由固位体、桥体、连接体三部分组成(图4-2)。
固定局部义齿按其结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双端固定桥、半固定桥、单端固定桥,也叫简单固定桥。
以上任意两种或三种的组合又称为复合固定桥。
一、基牙疼痛
1、固定义齿粘固后,如短时间内出现胀痛,多是由固位体与临牙接触点过紧,或就位道不良,引起牙周膜暂时性损伤。
一般数日后疼痛消失。
另外也可由于早接触点造成咬合痛,经调合后消失。
2、继发龋。
由于固位体边缘密合度差,粘固剂溶解,义齿松动,食物嵌塞等原因。
都可使基牙发生继发龋。
累及牙髓而产生疼痛,应拆除义齿后作牙髓治疗,重新制作固定义齿。
3、电位差刺激。
对合有不同种金属修复体,可产生电流刺激而产生疼痛,可改用同种金属或树脂修复。
4、基牙长期疼痛,或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出现基牙疼痛,可能是基牙受力过大,应及早拆除固定义齿,重新设计制作。
二、龈炎
因粘固义齿时粘固剂未去处干净,压迫牙龈造成牙龈炎症性疼痛,去处多余的粘固剂后即可消失。
固位体边缘过长,食物嵌塞(临接关系恢复不良),桥体龈面不密合,都可造成龈炎。
此类情况一般在口腔内无法修复,须重做固定义齿。
三、固定桥松动
原因可能为固位体固位不佳,固位体与牙体不密合,基牙负担过重,基牙固位形较差,继发龋引起基牙缺损造成固位力不够,粘固义齿所用的材料调和比例不对、溶解,出现此类问题都应及早拆除修复体重新制作。
四、固定义齿的缺损或折断
固定义齿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颌面磨损,暴露基牙,桥体塑料部分脱落或瓷层脱落,桥体与对颌无咬合关系,连接体脱焊或折裂,桥体金属颌面折断。
出现这些情况多必须拆除后重新设计制作。
转自学易网
转自学易网
上一篇|回目录|下一篇支持键盘方向键←和→翻页。
固定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固定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固定义齿与可摘局部义齿相比较,修复效果的优势显而易见。
随着固定义齿工艺的改进,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临床技能的提高,以及患者经济状况的好转和口腔保健观念的提高,固定义齿修复量巨增。
临床上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固定桥设计合理,材料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符合要求,修复后就能充分恢复缺失牙功能,并有较好的远期修复效果;如果修复前的检查、诊断、修复设计和固定桥制作中任何一个环节有不妥当之处,都会使固定桥出现各种问题。
下面就作者近6年来接诊的1140例固定义齿修复后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1、基牙疼痛1.1咬合早接触如果早期接触,会使基牙受力过大,产生咬合痛,经过调改去除早接触点,疼痛就可以消失。
1.2牙周膜损伤若固位体与邻牙接触过紧,或基牙的共同就位道有偏差,固定桥勉强就位就会造成邻牙或基牙的牙周膜损伤,产生轻微疼痛,一般会自行消失。
1.3牙髓炎由于牙体预备量太大,或预备后近髓的轴面、牙合面的牙髓受到刺激,或者预备牙体时着力过重,持续时间过久,对牙髓造成损伤引起牙髓炎症。
基牙疼痛逐渐明显时,必须拆除固定桥,待牙髓治疗后再重新修复。
1.4继发龋基牙出现继发性龋坏,引起牙髓刺激症状时,基牙出现疼痛,应及时治疗继发龋,必要时摘除固定桥,经治疗后再重新修复。
1.5电位差刺激固位体和桥体若与对糌牙上的不同金属修复体接触,在唾液中产生的电位或基牙修复体与固位体因金属材料不同而产生的电位差,相应牙体就会产生疼痛,必须拆除固定桥重新修复。
1.6基牙受力过大缺牙数目多或基牙承受力的能力差,使桥基牙负荷超过极限,引起牙周组织炎症,导致基牙疼痛,此时应摘除固定桥重新设计修复。
2、龈炎2.1黏固剂未去除干净固定桥黏固后,位于牙间隙内多余黏固剂未去净,压迫刺激龈组织,引起炎症,去净多余黏固剂后可消除龈炎。
2.2龈组织受压固位体边缘或桥体龈端对牙龈有压迫和刺激可造成创伤性龈炎。
固定义齿戴用后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修复固定义齿后,患者能够快速的对其适应,恢复缺失牙的功能和形态,发挥治病防病的效果。
固定义齿对基牙给予的额外负荷,本来就在基牙能够代偿的生理范围之内,但是当超出基牙能代偿的生理范围时,就会导致基牙牙周组织出现病理性变化。
另,检查牙列缺损的患者,以及对其进行修复设计、诊断以及制作固定义齿等多个环节中,也必然会存在不恰当的地方。
标签:固定义齿;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固定桥修复能够将患者的形态和功能最大限度的修复,临床医生只要控制好治疗适应症,合理设计固定桥,符合生物相容性以及控制材料的理化性能等等,实施修复后就能够将缺失的牙齿功能恢复,但是固定桥修复属于一种需要将自身的牙体组织磨除的修复方法,同时固定义齿戴用后可能出现下述几点问题,根据相关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1痛因导致牙基疼痛的原因尚不明确,而存在不同的临床表现。
1.1胀痛固定义齿粘固之后会出现胀痛,因固定义齿的固位体与牙桥勉强就为或者临牙接触过紧,基牙出现扭力的感觉,等到牙周膜对其产生适应后,短时间内症状就会消失。
假如持续时间很长仍然不消失者,需要拆除重新制作[1]。
1.2冷热刺激性痛固定义齿粘固之后,患者自觉存在冷热刺激性疼痛,因牙体制备过程中切磨牙体组织过多,暴露出牙本质;粘固剂相对较稀,消毒药物刺激以及游离磷酸过多就会导致冷热性刺激痛,多在短时间内即可消除。
修复体应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出现刺激性疼痛,主要是由于修复体松动或者继发性龋齿导致,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止呕在重作修复体或者重新粘固。
另外,假如基牙由于受力过度,龈组织出现萎缩,就会表现出牙颈部队冷热酸甜产生敏感性。
1.3自发性痛因修复过程中物理及化学刺激,或者存在继发性龋齿导致牙髓炎,需要做出诊断后将义齿拆除,进行髓病治疗后再进行修复。
1.4咬合痛粘固后初期表现出咬合痛,主要是因咬牙合过高,导致创伤性牙合,在金属牙合面上存在发亮点。
铸造冠磨改为修复体,锤造冠只能调磨牙合牙。
第四章牙列缺损的固定局部义齿修复一、教学要求(考试占5-8分)(一)掌握固定桥的组成、分类、适应症、修复的生理基础、固位原理、影响固位的因素、增强固位力的方法、基牙的选择、固位体设计、桥体设计、连接体设计。
(二)熟悉固定桥修复的特点、机械力学原理和生物力学分析、临床操作步骤(牙体预备、印模制取)、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三)了解固定桥修复的发展、制作过程。
二、教学内容(一)固定局部义齿的组成(固位体、桥体、连接体)和类型(双端固定桥、半固定桥、单端固定桥、复合固定桥、特殊结构的固定桥)。
(二)固定局部义齿的生理基础(牙周潜力、牙周膜面积、牙槽骨)及适应证、临床注意事项。
(三)固定局部义齿的设计基本原则、基牙的准备、固位体设计、桥体设计、连接体设计、设计中的美学要点、不同类型牙列缺损的固定桥设计、不同材料固定桥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粘接固定桥及其设计要领。
(四)固定局部义齿的固位(原理和影响因素)和稳定(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五)固定局部义齿的临床操作步骤,包括修复前的检查、修复前的医患交流、修复方案的制定及椅旁操作。
(六)固定局部义齿的制作。
1.金属-烤瓷固定桥(基牙的预备、取印模、记录合关系、比色、粘固暂时固定桥、模型、制作可卸代型和上合架、制作金属桥架、金属桥架表面处理、塑瓷烧结、试戴及完成固定桥)。
2.全瓷固定桥。
3.粘接固定桥的制作。
(七)固定局部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包括基牙疼痛(过敏性疼痛、咬合痛、自发性疼痛).想缘炎、牙槽峭黏膜炎、基牙松动、同定桥松动、脱落、固定桥破损、基不不周健康的维护。
牙列缺损(dentitiondefect(是指在上颌或下颌的牙列内有数目不等的牙缺失(同时仍余留不同数目的天然牙固定局部义齿(固定桥)由固位体、桥体、连接体三部分组成(图4-2)。
固定局部义齿按其结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双端固定桥、半固定桥、单端固定桥,也叫简单固定桥。
以上任意两种或三种的组合又称为复合固定桥。
口腔粘接固定修复中常见的临床问题及对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粘接技术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口腔临床技术。
口腔粘接技术不仅应用在直接修复中,在间接修复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临床医生在进行粘接修复时会碰到许多问题,如技术敏感性、术后牙齿敏感、继发龋、修复体边缘着色等。
纤维桩和全瓷修复体的粘接也是美学修复工作的重要步骤。
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当,都可能影响修复体最终的修复效果。
本文对口腔粘接固定修复中常见的临床问题加以总结和分析,强调针对具体的临床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建议。
标签:口腔粘接技术;技术敏感性;继发龋;纤维桩粘接;全瓷修复体粘接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直接修复体的树脂粘接技术,另一类是用于间接修复体的粘接固定技术。
口腔粘接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丰富了传统的修复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修复原则。
现有的粘接系统和粘接材料的种类繁多,临床粘接底物复杂多样,医生在材料的选择和临床操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妥善分析和处理有助于提高修复质量,提高患者对修复治疗的满意程度。
1 技术敏感性问题技术敏感性问题指的是在粘接修复过程中发生错误的风险情况。
目前的牙本质粘接系统可分为全酸蚀(total-etch)和自酸蚀(self-etch)两大类。
全酸蚀粘接系统的技术敏感性高于自酸蚀粘接系统。
全酸蚀粘接系统操作步骤较多,在操作过程中任何一步的疏忽均会影响粘接修复的最终效果。
临床医生操作不当或错误是导致技术敏感性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酸蚀时间过长,导致牙体组织过度脱矿,修复后粘接强度不足;2)牙本质表面过度吹干,导致脱矿后的牙本质胶原纤维坍塌,粘接树脂不能有效进入到脱矿后胶原纤维周围的间隙中,影响混合层的形成和质量;3)底胶涂布后即刻用气枪吹,底胶中的粘接单体没有充分进入到牙本质基质中发挥底涂作用[2]。
解决粘接修复中技术敏感性问题的关键在于临床医生的每一步操作是否精确到位。
固定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固定修复是目前患者选择比较多的一种修复方式,因为固定义齿和局部可摘义齿相互比较来说,固定义齿的优点是体积小,舒适,无明显异物感,戴入口内很容易习惯。
固定义齿修复的功能、美观性,舒适感是明显优于局部可摘义齿的,随着固定义齿技术的不断改进,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固定义齿种类多,能够满足多元化的口腔医疗需求,因此近年来固定义齿修复量在不断的增加。
在临床治疗中只要选择正确的材料,并且整个固定桥设计是非常合理,那么修复之后可以充分的恢复缺失牙齿的功能,能够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由于固定义齿本身的体积是比较小的,和自己的牙齿非常的相似,在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出来是假牙;固定义齿在佩戴时并不会感觉到非常的难受,也没有任何的异物感,并且相对于戴可摘义齿的来说固定义齿是隐形的,没有金属卡环。
在行使咀嚼功能时固定义齿的咬合力和支撑力都是比较好的,和正常牙齿没有明显的不同,并且在吃饭咀嚼时也不会出现移位、下沉和翘动的问题,所以它良好的咀嚼效率得到患者的亲媚。
固定义齿修复,本身形式是固定的,所以在后续生活中不能摘下义齿进行清洗,尽管在设计、制作时尽量让义齿有良好形态,以确保牙齿的自洁功能,防止出现口内不清洁的问题。
固定修复时需将缺牙两端天然牙磨除一部分牙体组织,然后与做成的冠桥用专用粘接剂粘接在一起,所以部分患者固定义齿修复后会出现疼痛、牙龈炎,固定桥松动脱落、固定桥破损等并发症。
固定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疼痛、牙龈炎,固定桥松动脱落、固定桥破损等并发症的概率极低,这与患者个体差异、咀嚼习惯、卫生习惯、固定桥的设计等多种因素相关,如果修复后出现了并发症应积极配合医生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皆可治愈。
下面就简单的阐述一下固定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一):疼痛1:固定桥在戴入和粘接过程中出现疼痛多数是由于活髓牙磨除表层牙釉质后牙本质暴露,在调试、戴牙就位时的机械摩檫、粘固时消毒药的刺激、冷热刺激、粘固剂中的游离酸刺激,这种疼痛属于过敏性疼痛,待粘固剂凝固后,疼痛一般会逐渐自行消失。
固定义齿戴用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分析【摘要】固定义齿是口腔修复科常使用的一种缺失牙修复方法,之所以称之为固定义齿,是因为患者不能自行取戴。
研究表明,固定义齿戴用之后,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疼痛问题、松动问题以及破损问题等。
本文便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希望以此为固定义齿戴用后问题的解决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凭据。
【关键词】固定义齿;问题;处理措施采取固定义齿修复,主要能够起到修复缺失牙以及修复牙齿形态等作用。
固定义齿修复之后,一般患者都能够很快适应。
但是,固定义齿戴用之后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是难以避免的。
尤为明显的便是疼痛问题以及松动问题。
在疼痛问题上如胀痛、咬合痛等,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会对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1]。
鉴于此,本文对“固定义齿戴用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1.疼痛问题及其处理固定义齿戴用之后,倒置基牙疼痛的情况非常明显,并且疼痛种类繁多,包括了胀痛、刺激痛、咬合痛以及自发性疼痛等。
具体表现及其处理措施如下:1.1胀痛固定义齿在粘固之后,所存在胀痛是较为普遍的。
这是因为固定义齿的固位体和临牙接触过于紧密,或者牙桥在就位上不够充分,基牙存在扭力。
一般情况下,胀痛会在牙周膜适应之后自行消退;如果胀痛很长时间都未能消退,需将固定义齿拆除,然后重新制作。
1.2刺激痛刺激痛主要表现为冷热刺激痛,是因为在牙体制备过程中,切磨的牙体组织较多,进而导致牙本质呈现外露;同时,在受到消毒药物刺激作用,也会引发刺激痛。
通常情况下,刺激痛会在短时间内消退。
倘若是修复体应用之后引发刺激痛,主要是因修复体发生松动而引发的,针对这一状况,需采取及时处理措施,进而重新粘固,或者重新制作修复体。
除此之外,在受到牙缝食物积压,进而造成龋洞,则会在产生牙髓炎的情况下,进一步引发疼痛,针对这一疼痛症状,需对固定义齿进行重新制作。
1.3咬合痛如果在粘固后较短时间引发咬合痛,一般是因为咬牙合太高,进而产生创伤性牙合所引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