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线路继电器
- 格式:doc
- 大小:913.00 KB
- 文档页数:13
电路中经常使用的4大继电器,老电工详细讲解继电器的动作原理为了改变继电器的某些特性、保护电接点、或为了保护其他电子元件,常常用到一些简单的继电器附加电路。
在本文对加速吸合电路、延缓动作电路、消火花电路和保护晶体管电路这四种继电器附加电路做详细介绍。
加速吸合电路(一)对于直流电路里的继电器,设线圈本身的电阻为R0,在线圈上串联电阻R,电阻旁并联电容C如图1所示。
当开关K合上时,由于电容的充电电流也要流过线圈,所以短时间内通过线圈的电流比稳态电流I=U/(R0+R)要大,动作也就加快了。
如果串联电阻R仍按照线圈的额定电流计算,短时间内的实际电流要超过额定值,不过时间不长,发热并不明显。
▲图1 继电器加速吸合电路图1的电源电压应该比不用加速电路时高一些,电阻的散热功率应按稳态电流计算。
电容的容量视需要而定,其耐压只要高于电源电压即可。
电路切断时的感应电势是加不到电容上的。
倘若电源电压已经确定,线圈电阻也已很大,在串联电阻之后有可能使稳态电流略小于吸合电流,初看起来这种情况就不能采用上述方法了,但是开关刚刚合上时电容相当于短路,只要这段时间里的电流大于吸合电流,仍然可以使继电器吸合。
至于稳态电流虽小于吸合电流,只要它仍大于释放电流,就能保持吸合不放。
所以串联电阻的阻值不一定按照吸合电流来计算。
昌晖仪表提醒大家注意:加速吸合电路电路不能用在交流继电器上。
延缓动作电路(二)如果把电容C并联在线圈两端,就成为图2的电路,开关闭合时充电电流在R上形成压降,使线圈两端电压增长较慢,吸合时间就会延长。
同样,在开关断开时,电容C的放电和被感应电势反向充电,又会使释放时间延长。
▲图2 继电器延缓动作电路若只希望延长释放时间,可利用图3的电路。
电源接通时二极管D处于截止状态,不起作用。
但当开关K断开时,线圈里的感应电势将通过二极管形成电流,使铁芯里的磁通衰减缓慢,释放动作就推迟了。
▲图3 继电器延缓动作电路(二极管)图3电路比图2占用空间小,但只延缓释放时间,对吸合时间无影响。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
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
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额定工作电压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
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直流电阻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吸合电流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
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
6.2.4继电器在机电控制系统中,虽然利用接触器作为电气执行元件可以实现最基本的自动控制,但对于稍复杂的情况就无能为力。
在极大多数的机电控制系统中,需要根据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数进行判断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结果去控制接触器等电气执行元件,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
这就需要能够对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数进行判断和逻辑运算的电器元件,这一类电器元件就称为继电器。
继电器实质上是一种传递信号的电器,它是一种根据特定形式的输入信号转变为其触点开合状态的电器元件。
一般来说,继电器由承受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承受机构反映继电器的输入量,并传递给中间机构,与预定的量(整定量)进行比较,当达到整定量时(过量或欠量),中间机构就使执行机构动作,其触点闭合或断开,从而实现某种控制目的。
继电器作为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量判断和逻辑运算的电器元件,主要起到信号转换和传递作用,其触点容量较小。
所以,通常接在控制电路中用于反映控制信号,而不能像接触器那样直接接到有一定负荷的主回路中。
这也是继电器与接触器的根本区别。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按它反映信号的种类可分为电流、电压、速度、压力、温度等;按动作原理分为电磁式、感应式、电动式和电子式;按动作时间分为瞬时动作和延时动作。
电磁式继电器有直流和交流之分,它们的重要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接触器基本相同,它们各自又可分为电流、电压、中间、时间继电器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继电器。
1.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是用来转换和传递控制信号的元件。
他的输入信号是线圈的通电断电信号,输出信号为触点的动作。
它本质上是电压继电器,但还具有触头多(多至六对或更多)、触头能承受的电流较大(额定电流5A~10A)、动作灵敏(动作时间小于0.05s)等特点。
中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如图6.28 所示,其文字符号用KA 表示。
中间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有额定电压、额定电流、触点对数以及线圈电压种类和规格等。
选用时要注意线圈的电压种类和规格应和控制电路相一致。
继电器的分类1 按继电器的作用原理或结构特征分类(仅列我公司已生产及近期将开发的继电器门类),如表1所示。
2.按继电器触点负载分类,如表2所示。
注:表中只给出一种直流阻性负载数值,其它负载由产品技术条件按相应的换算关系确定。
3.按继电器的外形尺寸分类,如表3所示。
注:对于密封或封闭式继电器,外形尺寸为继电器本体三个相互垂直方向的最大尺寸,不包括安装件、引出端、压筋、压边、翻边和密封焊点的尺寸。
4.按继电器的防护特征分类,如表4所示。
一、继电器的定义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
二、继电器的继电特性继电器的输入信号x从零连续增加达到衔铁开始吸合时的动作值x x,继电器的输出信号立刻从y=0跳跃到y=y m,即常开触点从断到通。
一旦触点闭合,输入量x 继续增大,输出信号y将不再起变化。
当输入量x从某一大于x x值下降到x f,继电器开始释放,常开触点断开(如图1)。
我们把继电器的这种特性叫做继电特性,也叫继电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释放值x f与动作值x x的比值叫做反馈系数,即K f= x f /x x触点上输出的控制功率P c与线圈吸收的最小功率P0之比叫做继电器的控制系数,即Kc=P C/P0■继电器的分类■继电器的分类方法较多,可以按作用原理、外形尺寸、保护特征、触点负载、产品用途等分类。
一、按作用原理分1.电磁继电器在输入电路内电流的作用下,由机械部件的相对运动产生预定响应的一种继电器。
它包括直流电磁继电器、交流电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极化继电器、舌簧继电器,节能功率继电器。
(1)直流电磁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直流的电磁继电器。
(2)交流电磁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交流的电磁继电器。
(3)磁保持继电器:将磁钢引入磁回路,继电器线圈断电后,继电器的衔铁仍能保持在线圈通电时的状态,具有两个稳定状态。
(4)极化继电器:状态改变取决于输入激励量极性的一种直流继电器。
第一节继电器原理知识一、继电器的定义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
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1)扩大控制范围。
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放大。
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综合信号。
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自动、遥控、监测。
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二、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控制电路中的开关K闭合时,电磁铁便具有磁性,将衔铁吸下,使继电器触点接触,与触点相连接的电源电路便接通;当控制开关K断开时,电磁铁的磁性被撤消,继电器触点弹开,电源电路亦随之断开。
三、继电器的继电特性继电器的输入信号x从零连续增加达到衔铁开始吸合时的动作值x x,继电器的输出信号立刻从y=0跳跃到y=y m,即常开触点从断到通。
一旦触点闭合,输入量x继续增大,输出信号y将不再起变化。
当输入量x从某一大于x x值下降到x f,继电器开始释放,常开触点断开(如图1)。
我们把继电器的这种特性叫做继电特性,也叫继电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释放值xf 与动作值xx的比值叫做反馈系数,即Kf= xf/xx触点上输出的控制功率Pc 与线圈吸收的最小功率P之比叫做继电器的控制系数,即Kc=PC /P第二节.继电器的分类继电器的分类方法较多,可以按作用原理、外形尺寸、保护特征、触点负载产品用途等分类。
6.2.4 继电器在机电控制系统中,虽然利用接触器作为电气执行元件可以实现最基本的自动控制,但对于稍复杂的情况就无能为力。
在极大多数的机电控制系统中,需要根据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数进行判断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结果去控制接触器等电气执行元件,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
这就需要能够对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数进行判断和逻辑运算的电器元件,这一类电器元件就称为继电器。
继电器实质上是一种传递信号的电器,它是一种根据特定形式的输入信号转变为其触点开合状态的电器元件。
一般来说,继电器由承受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承受机构反映继电器的输入量,并传递给中间机构,与预定的量(整定量)进行比较,当达到整定量时(过量或欠量),中间机构就使执行机构动作,其触点闭合或断开,从而实现某种控制目的。
继电器作为系统的各种状态或参量判断和逻辑运算的电器元件,主要起到信号转换和传递作用,其触点容量较小。
所以,通常接在控制电路中用于反映控制信号,而不能像接触器那样直接接到有一定负荷的主回路中。
这也是继电器与接触器的根本区别。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按它反映信号的种类可分为电流、电压、速度、压力、温度等;按动作原理分为电磁式、感应式、电动式和电子式;按动作时间分为瞬时动作和延时动作。
电磁式继电器有直流和交流之分,它们的重要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接触器基本相同,它们各自又可分为电流、电压、中间、时间继电器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继电器。
1. 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是用来转换和传递控制信号的元件。
他的输入信号是线圈的通电断电信号,输出信号为触点的动作。
它本质上是电压继电器,但还具有触头多(多至六对或更多)、触头能承受的电流较大(额定电流5A~10A)、动作灵敏(动作时间小于0.05s)等特点。
中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如图6.28所示,其文字符号用KA表示。
中间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有额定电压、额定电流、触点对数以及线圈电压种类和规格等。
选用时要注意线圈的电压种类和规格应和控制电路相一致。
继电器的作用及分类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
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器件简介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继电器被所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
输入量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及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两大类。
继电器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继电器一般有两股电路,为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
固态继电器(SSR)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
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
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热敏干簧继电器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继电器的构造和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路的开关。
它由一个电磁部分和一个机械部分组成,主要作用是通过控制电磁线圈的通断来实现电路的开闭。
以下将详细介绍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一、继电器的构造继电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电磁部分:电磁部分由电磁线圈、铁芯和弹簧组成。
电磁线圈是继电器的控制部分,通过通电或断电来产生磁场,控制铁芯的吸合和释放。
铁芯是电磁线圈的磁导体,当电磁线圈通电时,铁芯会受到磁力的作用吸合,从而改变继电器的开闭状态。
弹簧用于控制铁芯的回弹,使继电器恢复到初始状态。
3.外壳和线路连接部分:继电器的外壳是保护装置的一部分,起到固定、保护和导热的作用。
线路连接部分包括插头和引出线,用于与外部电路进行连接。
二、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有两种方式:电磁吸合式和电磁制动式。
1.电磁吸合式:当继电器的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吸引铁芯,使触点闭合,电路通断。
当电磁线圈断电时,磁场消失,由于弹簧的作用,触点恢复到初始状态,断开电路。
2.电磁制动式:当继电器的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吸引铁芯,同时释放制动弹簧,使铁芯与触点座分离,触点断开,电路断开。
当电磁线圈断电时,磁场消失,由于制动弹簧的作用,铁芯回弹并与触点座重新接触,触点闭合,电路通断。
继电器根据控制电磁线圈通断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直流继电器和交流继电器。
1.直流继电器:当继电器为直流继电器时,通电时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断电时触点打开。
因为直流电流方向不会发生变化,所以无论是通电还是断电,电流始终在同一个方向上流动。
2.交流继电器:当继电器为交流继电器时,电流的方向会周期性地变化。
通电时电流方向从正向到反向,断电时电流方向从反向到正向。
因此,交流继电器除了要控制触点的闭合和断开,还需考虑电流方向的变化。
继电器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磁场,使触点闭合;断电时,由于电流方向的变化,电磁线圈的磁场也会变化,触点会打开。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简单易懂,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领域。
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根据某种输入信号接通或断开小电流电路,实现远距离自动控制和保护的自动控制电器。
其输入量可以是电流、电压等电量,也可以是温度、时间、速度、压力等非电量。
而输出则是触点的动作或者是电路参数的的变化。
继电器不直接控制电流较大的主电路,而是通过接触器或其他电器对主电路进行控制。
同接触器相比,继电器具有触点分断能力小、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反应灵敏、动作准确、工作可靠等特点。
继电器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输入信号的性质可分为: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继电器、电动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热继电器和电子式继电器等;按输出方式可分为:有触点式和无触点式。
按用途可分为:控制用与保护用继电器等。
下面介绍几种在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的继电器。
一、电磁式电压、电流、中间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维护方便,广泛地用在控制系统中。
电磁式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接触器类似,也是由电磁机构和触点系统等组成。
主要的区别在于:继电器可对多种输入量的变化做出反应,而接触器只有在一定的电压信号下才动作;接触器是用于切换小电路的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而接触器是用来控制大电流电路;继电器没有灭弧装置,也无主辅触点之分等。
继电器的主要特性是用它的输入——输出特性表示的。
如图5—37所示。
图5—37 电磁式继电器的继电特性通常将继电器开始动作并顺利吸合的输入量称为“动作值”,记为X i;使继电器开始释放并顺利分开的输入量称为“释放值”,记为X r;把动合触点闭合后继电器的输出量称为Y0,触点断开后的输出量记为。
将X与Y的关系画出来,就是继电器的继电特性。
在图5—37中,X w为正常工作时的输入量,它必须大于X i,以免输入量发生波动时引起继电器误动作。
从继电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图中可看出:当继电器获得一个输入信号时,不论信号幅值有多大,只要没有达到动作值X i,继电器就不动作,输出信号Y保持原状态;当输入信号X达到动作值X i时,继电器立即动作,输出信号Y状态发生了变化。
继电器继电器选择原则选择继电器时,应主要考虑电源种类、触点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线圈的额定电压或额定电流、触点组合方式及数量,吸合时间及释放时间等因素。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继电器的选择原则。
admin-2016-11-23 21:53 中间继电器接法中间继电器线圈得接额定电压,然后用它的常开、或者常闭触点,串在控制电路里,起到接通和断开的作用。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
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 ... admin-2016-11-23 07:59 继电器常见的故障类型及诊断方法一、触点松动回开裂触点是继电器完成切换负荷的电接触零件,有些产品的触点是靠铆装压配合的,其主要的弊病是触点松动、触点开裂或尺寸位置偏差过大。
这将影响继电器的接触可靠性。
出现铲除点松动,是簧片与触点的配合部分尺寸不合理或操作者对铆压力调节不当造成的。
触点开裂是材料硬度过高或压力太大造成的。
对于不同材料的触点采用不 ...admin-2016-11-17 11:10 继电器作用原理继电器是一种根据某种输入信号的变化,而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实现自动控制和保护电力拖动系统的电器。
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电压,电流等电量,也可以是转速,时间,温度和压力等非电量。
继电器一般不是用来直接控制信号较强电流的主电器,而是通过接触器或其它电器对主电路进行控制。
继电器包括:一,电流继电器。
二,电压继电器。
三,热继电器 ... admin-2016-11-9 08:15 速度继电器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速度继电器主要根据电动机的额定转速来选择。
使用时,速度继电器的转轴应与电动机同轴连接;安装接线时,正反向的触点不能接错,否则不能起到反接制动时接通和断开反向电源的作用。
速度继电器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如表所示。
交流接触器接线方法和热继电器接线方法你仔细看一下接线原理图和实物接线件这个是接线原理图之1 后面还有回答人的补充2009-05-16 00:25交流接触器接线方法和热继电器接线方法之二谁有正泰交流接触器与热继电器接线实图接触器接在辅助触点上,热继电器也接在辅助接点上面。
如图:粉颜色的导线。
三相的交流接触器怎么接线?和脉冲继电器组合呢?正反转点动示意图交流接触器与电动机保护器的接线实图你可以参考下图;电子延时Y--△起动电路图哪里有啊凡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接成三角形的是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在启动时临时成星形,待电动机启动后接近额定转速时,在将定子绕组通过Y-△降压启动装置接换成三角形运行,这种启动方法叫Y-△降压启动。
属于电动机降压启动的一种方式,由于启动时定子绕组的电压只有原运行电压的,启动力矩较小只有原力矩的,所以这种启动电路适用于轻载或空载启动的电动机。
线路分析如下: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2、按下启动按钮SB2,首先交流接触器KM3线圈通电吸合,KM3的三对主触头将定子绕组尾端联在一起。
KM3的辅助常开触点接通使交流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吸合,KM1三对主常触头闭合接通电动机定子三相绕组的首端,,电动机在Y接下低压启动。
3、随着电动机转速的升高,待接近额定转速时(或观察电流表接近额定电流时),按下运行按钮SB3,此时BS3的常闭触点断开KM3线圈的回路,KM3失电释放,常开主触头释放将三相绕组尾端连接打开,SB3的常开接点接通中间继电器KA 线圈通电吸合,KA的常闭接点断开KM3电路(互锁),KM3的常开接点吸合,通过SB2的常闭接点和KM1常开互锁接点实现自保,同时通过KM3常闭接点(互锁)使接触器KM2线圈通电吸合,KM2主触头闭合将电动机三相绕组连接成△,使电动机在△接法下运行。
完成了Y-△接压启动的任务。
4、热继电器FR作为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热继电器FR的热元件接在三角形的里面,流过热继电器的电流是相电流,定值时应按电动机额定电流的计算。
交流220v继电器线圈损坏原因
继电器线圈损坏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过压或过流:如果线路中出现了过高的电压或电流,继电器线圈就可能受到损坏。
2. 长期工作时间过长:如果继电器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线圈就可能会过热,并且导致损坏。
3. 电磁干扰:电磁干扰可能会引起继电器线圈内部的短路或开路,从而导致线圈损坏。
4. 继电器老化:长期使用的继电器可能会因为老化而导致线圈损坏。
5. 动作次数过多:如果继电器被频繁地开关,线圈的接触部件可能会磨损,并最终导致线圈故障。
为了避免继电器线圈损坏,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定期检查继电器并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继电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安装电压稳定器和过流保护装置,以防止电压和电流过载。
3. 设计合适的冷却系统,确保继电器的运行温度不会过高。
4. 避免频繁的继电器动作,如果需要频繁操作,考虑使用寿命
更长的继电器或其他替代方案。
5. 避免电磁干扰,例如在继电器周围使用屏蔽和绝缘材料,以减少干扰引起的电压和电流波动。
总而言之,如果继电器线圈损坏,应该首先检查以上的可能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复或更换线圈。
交流继电器的作用及接线法如下:
1.继电器的输入端一般用控制电路供电,输入信号为控制信号,
一般是低电平触发,输入信号的线路一般需要加上抗干扰电容和抗干扰电阻。
2.输出端的线路和电器设备的线路连接,输出端的线路需要注意
保护,防止误操作引起的电气危险。
3.如果继电器需要控制交流电源,则需要将交流电源的两个相线
分别接到继电器的两个触点上。
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线时,需要根据继电器的型号和额定电压选用合适的线路和电气元件,避免因电路不匹配而引起的电气危险。
交流线路继电器采用面板式安装,高雅、亮丽的外观,为低压电控装置提升档次。
相序保护器、过欠压保护器等)主要用于交流50/60Hz,400V)、440V(460V)、660V等电压级别的各种故障检测,对三相输入电源的电压过高、电压过低、断相、错相(逆相序)、三相电压不平衡等提供继电保复位方式:相序、缺相故障手动复位;不平衡、过欠压故障自动复位,也可按复位键手动复位。
断电后故障锁存功能。
JL-410交流线路继电器功能选型交流线路继电器按功能的组合分以下四个系列,每个系列都有不同电压等级的产品。
●表示具有该功能 ○表示不具有该功能交流线路继电器不同电压等级的产品选型产品选型举例1. 如用户需要全部保护功能(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缺相保护、三相电压不平衡保护、相序保护),使用于380V 电压,那所选择的交流线路继电器产品型号,应该为JL-410。
2. 如用户只需要相序保护,缺相保护两种功能,使用于煤矿660V 的电压,那所选的交流线路继电器产品型号应该为JL-411-60。
JL-410交流线路继电器功能描述:1、过压保护:当电网电压大于设定值时启动该项保护功能,动作门限值设定范围OFF-390-490V ,动作方式为定时限,动作时间设置范围0.1-25s 。
保护动作后电网电压恢复到小于设定值10V 以上时,保护器自动复位,也可按复位键手动复位。
用户可选择是否启用该项保护功能。
2、欠压保护:当电网电压小于设定值时启动该项保护功能,动作门限值设定范围300-370V-OFF ,动作方式为定时限,动作时间设置范围0.1-25s 。
保护动作后电网电压恢复到大于设定值10V 以上时,保护器自动复位,也可按复位键手动复位。
用户可选择是否启用该项保护功能。
3、三相电压不平衡保护:当电网电压三相不平衡度大于设定值时启动该项保护功能,不平衡度动作门限值设定范围OFF-5-30%,动作方式为定时限,动作时间设置范围1-25s 。
当电网电压三相不平衡度恢复到小于设定门限值2%以上时,保护器自动复位,也可按复位键手动复位。
用户可选择是否启用该项保护功能。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计算公式:A ——电压不平衡度max U ——三相线电压中最大线电压值%100maxminmax ⨯-=U U U AminU——三相线电压中最小线电压值4、缺相保护:当电网电压三相不平衡度大于30%时启动该项保护功能,动作时间1s。
当断相故障消失后,可按复位键手动复位。
三相电压不平衡保护关闭时,断相保护功能也随之关闭。
5、相序保护:当三相电源相序错误时启动该项保护功能,动作方式为定时限,动作时间1s。
当相序错误故障消失后,可按复位键手动复位。
用户可选择是否启用该项保护功能。
6、故障记忆:能记忆最近三次故障信息,故障序号1为最近一次故障信息,当故障信息大于三次时,自动把最早的故障信息删除。
7、声光报警:保护器显示屏的背光作为光报警信号,当保护器检测到任何故障时,保护器还未动作脱扣时,故障指示符长亮,背光闪烁;当保护器动作脱扣动作后,故障指示符闪烁,背光长亮,蜂鸣器断续鸣叫,此时按任意键可消除声音报警。
按复位键或故障自动复位后光报警才停止。
8、背光技术:操作任意按键背光点亮,方便全天候的操作、观察。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无按键操作25秒后关闭背光;在报警状态下无按键操作5秒后背光闪烁。
9、声报警: 保护器进入和退出设置状态时蜂鸣器发“嘟”声提示。
在报警状态下蜂鸣器发出断续报警声音,此时按任意键取消报警音,直到下次报警时才发出响声。
10、电压表功能:正常运行状态:保护器默认显示“A相、B相”及电压值,即A、B相线电压Uab。
此时按“▲”“▼”键可切换显示“B相、C相”及电压值,即B、C相线电压Ubc;或“A相、C相”及电压值即A、C相之间线电压Uac。
JL-410交流线路继电器技术参数额定控制电压Ue ·相电压·线电压AC-220VAC-380V功耗2VA供电压电压误差-30% (30)供电电压频率50/60Hz供电时间100%监视功能过/欠电压、相序、缺相、不平衡测量范围相电压:150/300V 线电压:280/500V阀值可调过/欠电压迟滞10V测量频率50/60Hz±10%电压响应时间50ms供电误差范围内测量误差≤0.5%温度范围内测量误差0.06%/℃过/欠电压0.1-25S范围可调相序1S缺相1S三相电压不平衡1-25s产品标准IEC255-6、EN60255-6 EMC导则89/366/EECCE标志测量和控制继电器符合欧洲相关的CE 标准正常供电电压显示工作电压值输出继电器动作显示故障信息过电压故障显示【过压】,数字窗显示最大相电压值欠电压故障显示【欠压】,数字窗显示最小相电压值缺相故障显示【缺相】,数字窗显示000 相序故障显示【相序】,数字窗显示电压值三相电压不平衡故障显示【不平衡】,数字窗显示最小相电压值输出回路 95/96 97/98触点数量2C/O触点动作原则闭路原则触点材料AgNi额定电压VDE0110、IEC 6094-1 250V最大开关电压440V额定开关电流(IEC 60947-5-4) AC-12(阻性)230V 5A AC-15(感性)230V 3A AC-12(阻性)24V 5A AC-13(感性)24V 2A机械寿命30×106次电气寿命AC-12,230V,4A 0.1×106次导线载面面职1、0.75-1.5mm带压线端子多股软导线,2、0.52-4mm (2×20-12awg)硬线安装位置任何防护等级IP50/IP20 工作温度-20 (60)储存温度-40 (85)允许相对温度范围符合IEC60721-3-3 15…85%环境等级3K3复位功能过电压、欠电压、不平衡自动复位,相序、缺相手动复位安装96 x96面板式(开孔尺寸91x91mm)电磁兼容静电放电(ESD)IEC/EN61000-4-2 Level3-6kV/8kV射频辐射IEC61000-4-3、EN61000-4-3 Level3-10V/m瞬变冲击IEC61000-4-4、EN61000-4-4 Level3-2kV/5kHz浪涌IEC1000-4-5、EN61000-4-4 Level4-2kVL-L射频传导发射Level3-10V低压导则73/23/EEC机械振动IEC600-68-2-6 6g供电回路、监视回路、输出回路间额定绝缘电压VDE0110、IEC60947-11000V所有隔离回路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impVDE0110、IEC664测量回路:6KV输出回路:4KV 所有隔离回路间试验电压 2.5KV 50Hz 1min污染等级VDE0110、IEC664、IEC-255-5 Ⅲ过电压等级VDE0110、IEC664、IEC-255-5 Ⅲ环境试验IEC68-2-30 24小时循环、55℃、相对湿度93%、96hJL-410交流线路继电器工作原理被检测的三相电源连接于继电器L1 L2 L3端子上。
无须提供一个单独的电源给继电器,它们通过端子L1 L2 L3自供电。
相序保护相序监测:当交流线路继电器通电时,如果相序正确并且所有三相带电,继电器吸合。
过压/欠压A:“过压”字符闪烁 B:“过压”字符长亮 C/D:“欠压”字符闪烁 E:“欠压”字符长亮过压和欠压检测: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交流线路继电器通电,如果三个线电压中其中有一个线电压超出监测范围,输出继电器延时释放,显示过压或欠压故障信息。
延时期间,故障信息闪烁;输出继电器释放后,故障信息长亮。
当电压返回额定值,继电器根据滞后值10V重新吸合并且过压或欠压故障信息消失。
设置按键可以进0.1s到25s的可延时调整。
为了检测过压或欠压的持续时间必须大于测量周期(80ms)。
缺相保护缺相检测:当缺相故障时,输出继电器断电。
正常工作(无故障)时继电器吸合。
不平衡A、B、C:“不平衡”字符闪烁 D:“不平衡”字符长亮不平衡检测: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输出继电器吸合。
当出现不平衡故障时,经过设定的延时动作时间后。
输出继电器释放,屏幕显示不平衡故障。
JL-410交流线路继电器外形尺寸:JL-410交流线路继电器接线图:主操作界面 开孔尺寸QS :隔离开关QF :断路器断路器分励脱扣线圈9798L1三相三线制分励脱扣器接线图KML1KM负载三相三线制交流接触器接线图QF :断路器KM :交流接触器如(图1)所示,为保护器的主操作界面。
主操作界面由LCD、背光以及按键组成。
按键的功能定义如下:(图1)设置键在查询模式下,持续按设置键1.5秒,系统将进入设置模式。
在设置模式下,将按照“过压值、过压动作时间、欠压值、欠压动作时间、不平衡度、不平衡动作时间、相序开关、故障查询”的顺序,依次切换当前设置。
▲键在查询模式下改变当前显示的线电压。
按照“AB – BC – AC”的顺序,每按▲一次,改变一次显示的线电压对应的数据,如(图2)所示。
(图2)在设置模式下对各项功能进行开启关闭操作。
如果当前功能为OFF,则按▲后变为ON,再次按▲后变为OFF依次循环,如(图3)所示。
(图3)在设置模式下对当前数值进行增操作。
每按▲一次,数值在限定范围内加1。
持续按下超过1秒钟,数值会以10倍速度增加,如(图4)所示。
(图4)▼键在查询模式下改变当前显示的线电压。
按照“AC – BC – AB”的顺序,每▼按一次,改变一次显示的线电压对应的数据。
在设置模式下对各项功能进行开启关闭操作。
如果当前功能为ON,则按▼后变为OFF,再次按▼后变为ON,依次循环。
在设置模式下对当前数值进行减操作。
每按▼一次,数值在限定的范围内减1。
持续按下超过1秒钟,数值会以10倍速度减少。
复位键在故障状态下,按一次复位,系统复位。
操作方法查询保护器上电后,默认显示AB线电压。
如需查询BC,AC线电压,可以操作▲, ▼键进行查询。
每按一次▲键,当前线电压正向切换为下一个线电压,顺序为“AB – BC – AC –AB……”。
每按一下▼键,则逆向切换,顺序为“AB – AC –BC – AB ……”。
复位在非设置状态,按复位键,保护器将复位。
设置任何时候,按下设置键,保护器进入设置模式。
首先进行相序保护功能的设置,如图5所示。
如图5所示,为过压值设置界面。
过压值设置只有在过压功能开启之后才会出现。
默认过压为关闭(OFF)。
过压值的设置范围为390V – 490V–OFF。
按▲一次增1,按▼一次减1。
持续按下▲不放超过1秒,数值会以10倍速度增加。
同样的,按下▼不放持续1秒,数值会以10倍速度减少。
在设置好所需要的过压值后,按设置键保存参数,并且进入过压动作时间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