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与软实力提升-管理聚焦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关乎国家形象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问题。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国家的软实力愈发重要。
对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以下几点思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如文化展览、文化节、文化论坛等,向世界展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通过举办国际性的文化活动,吸引外国友人前来参观、交流,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并将他们的认同感传递给更多的人。
推广我国的传统艺术。
中国拥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如京剧、昆曲、曲艺等,这些传统艺术形式代表着中国独特的审美和文化特色。
应该通过组织文艺演出、展览等方式,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艺术。
注重培养传统艺术的传承人才,加强对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发展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是当今世界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应该重视培育和支持创意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品,如影视作品、音乐、设计、时尚等,将中国的文化精神融入让国外消费者认同和接受。
第四,加强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是培养国民文化自信和文化品味的重要途径。
应该改革教育体制,加大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将文化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和教学体系中,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力。
也应该鼓励学生参与文化活动,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加强对外文化形象塑造。
建设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品牌形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应该加强对外文化形象的宣传和推广,打造具有国家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标识。
通过国际媒体、互联网等渠道,积极传播中国文化的积极一面,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增强外界对中国文化的好感和认同。
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重视。
只有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展示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优秀之处,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赢得更多的声誉和国际认可,进一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水平。
软力量: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作者:姚静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22期【摘要】在信息时代,世界格局多样化的情况下,软力量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利用软力量资源,如何提高国家的软力量成为了各个国家都致力于的问题。
国家形象宣传片通过大众媒介向世界展示自己国家的独特文化和魅力,从而达到吸引其他国家受众,提高国家形象和地位,赢得更多的同盟和合作。
那么,作为软力量资源一种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如何更能让世界受众成功的接受,是国家所要重视和大力关注的。
【关键词】软力量;国家形象;国家形象宣传片;媒介;文化一、对于软力量的认识约瑟夫·奈在他的《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中说到,国家力量可以从三个层面体现,军事,经济和软力量。
软力量同硬力量一样,是实力的形式之一,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方面。
软力量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到所愿的能力。
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
早期国际力量比较的标准是单一的军事能力,也就是所谓的硬实力,而随着国际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发展,硬力量不再是主导或决定性的因素,软力量开始并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约瑟夫·奈认为,软力量是一种无需使用威胁(大棒)和利诱(胡萝卜),但却能让他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的能力。
简言之,软力量就是吸引力。
于此同时,他还指出软力量主要来自三种资源:文化、政治价值观以及外交政策。
一些国家的政治影响力反而大于其军事和经济的力量,如挪威、瑞典等西欧国家虽然军事上的硬力量比不过英美大国,可是其在维和经济援助等方面作为使得其政治影响力不容忽视。
二、中国国家传统形象宣传对于中国来言,经济发展和工业建设一直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国家也开始向以文化、价值观以及外交政策等为代表的软力量而发展。
在这里,本文将国家形象宣传片作为软力量资源的一种,通过对软力量正确全面的认识及美国经验的影响和借鉴,从而对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是如何构建国家形象,创造并发挥中国软力量而进行分析。
国家形象的提升1. 国家形象的重要性国家形象的提升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重要手段。
一个国家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稳定、富有活力和创新力的国家形象可以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和人才,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因此,提升国家形象是每个发展中或已经崛起的大国都面临着的重要课题。
2. 文化软实力对于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最具有特色和独特性的标识之一。
通过文化软实力,可以更好地向世界展示本土文化、历史传统以及创新能力。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人民对中国文化艺术品、传统节日等方面产生浓厚兴趣。
因此,加强对外传播本土文化是提升中国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
3. 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对于提升国家形象的关键政治稳定是一个国家形象的基石。
只有政治稳定的国家才能有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一个政治不稳定的国家会给外界留下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从而影响其形象。
同时,社会发展也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具有公平正义、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社会将给外界留下积极向上、可信赖的印象。
4. 科技创新对于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作用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科技创新,一个国家能够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并在各个领域展示其实力和影响力。
例如,中国在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赞誉,进而提升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
5. 外交交往对于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外交交往是各个国家之间相互沟通、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手段。
通过积极主动的外交交往,一个国家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国家形象,增进国际社会对其的了解和认同。
同时,外交交往也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机会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扩大合作领域,进而提升自身形象和地位。
6. 媒体传播对于提升国家形象的影响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在塑造一个国家形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何提高国家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世界中,国家之间的互动不再只是表现在军事和贸易上,而软实力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软实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如何提高国家软实力呢?下面本文将针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软实力。
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文化、教育、科技、道德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等非军事手段对外界产生的吸引力。
这种吸引力可以促进其他国家和民族自愿地以与此国家相互尊重的方式合作,进而为该国家带来更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利益。
因此,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是通过在国际上展示该国文化、价值观和形象等方面的影响力。
在提高软实力的过程中,一个国家应该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强调文化底蕴。
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元素,展示本国的文化遗产、传统道德价值观、音乐、电影、绘画、文学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表现出了一个国家的文明和人民的智慧。
可以通过组织文化交流、艺术展览、文化旅游等方式,向世界展示本国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而增强国际社会对于该国的认知度和友好感。
二是强调价值观引领。
人们共同关注的一些价值观念如自由、平等、尊重、信用等相关性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展示自己的价值观,一个国家可以在国际社会建立良好的声誉和认可度,与其他国家建立更加平等、互信、合作的关系,并且在关键时刻取得其支持。
同样,一个国家也必须尊重并包容其他国家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以互利共赢的方式在国际社会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三是强调科技创新力。
科技创新是当今世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国家要想更好的发展自己的软实力,必须注重科技创新。
优秀的科技创新不仅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也会使国家在国际上通过知识产权、科学技术贡献等方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而这种知识产权的认可和赞誉也是提高了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渠道之一。
四是强调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正确的外交政策,国家可以在国际社会树立良好的声誉和形象,以平等、和平、智慧的方式,促进世界范围内的合作和繁荣。
752021年第5期总第383期VIEW ON PUBLISHING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传播优化路径文/刘子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提升国际地位、促进国家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从传播者的角度来说,在一部国家形象片中准确表达国家形象需要克服各种文化差异、认知差异以及地域差异,要将国家形象进行高度概括并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受众。
外国受众缺少长期在中国生活的经历,无法深入地感知中国,他们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识主观性较强。
因此,中国国家形象片表达的内容与传播的途径尤为关键。
一、近十年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梳理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一种体现,国家形象宣传片则是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
作为国家形象的主要传播载体,近十年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让受众看到了中国的不同侧面。
2008年,由张艺谋执导的申奥宣传片《新北京,新奥运》是中国国家形象片的首秀,搭乘奥运的快车,该片充分展现了中国国家形象。
2009年,商务部推出广告《中国制造》,这则以美国CNN电视台为播放媒介的广告是第一部由国家层面推出并在西方媒体播出的中国形象广告。
该片首次利用国际传播媒介为中国商品进行商业宣传,重点展示了中国的商业实力。
2011年,由国务院新闻办牵头制作的纪录片《中国形象·人物篇》《中国形象·角度篇》在纽约时报广场和华盛顿画廊广场大屏播出。
2012年,由国家旅游局牵头推出的国家文化系列形象宣传片《文化中国》为受众展现了艺术中国的形象。
2015年,由央视和BBC 联合制作的纪录片Wild China 在伦敦的皮卡迪利广场播放。
同年,由网络作家周小平执导Hi, I' m China 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这也是第一个民间个人团队制作的国家形象宣传片。
2017年,人民日报牵头制作的宣传片《中国进入新时代》以不同人群的中国梦为主题,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播出。
国庆节展现的国家形象与软实力国庆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展现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重要机会之一。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中国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国家实力和人民精神面貌。
本文将从国庆节庆活动、阅兵仪式和文化交流活动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国庆节如何展现国家形象与软实力。
一、国庆庆活动国庆庆典活动是国庆节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展示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窗口。
每年的国庆节,中国政府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包括升国旗仪式、开幕式、文艺晚会等。
这些庆典活动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和媒体的目光,成为观察中国的窗口。
在国庆节的庆典活动中,中国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自己的国家形象和软实力。
首先,国庆庆典活动彰显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例如,在庆典活动中,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被广泛展示,如京剧、民间舞蹈等,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
其次,国庆庆典活动中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
比如,航空表演队的飞行表演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成果,高科技灯光秀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中国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国家实力和现代化建设成就。
二、阅兵仪式作为国庆庆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阅兵仪式是展示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阅兵仪式通常是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每年都吸引着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人们观看。
阅兵仪式通过展示中国军队的训练水平和军事实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国家防卫能力和和平发展理念。
中国阅兵仪式的排场庄重、规模宏大,受到国内外媒体和观众的高度关注。
阅兵仪式中,中国展示了先进的军事技术装备和战略打击能力,同时也传递了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信息。
通过阅兵仪式,中国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国家形象,塑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和可信赖的形象。
三、文化交流活动国庆节期间,中国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包括艺术展览、民俗表演、文化节等。
这些活动旨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和传统价值观,增进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与软实力提升-管理聚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启动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的拍摄工作该片塑造和提升中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而设立的重点项目是在新时期探索对外传播新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30秒长度的电视宣传片另一部分是15分钟长度的短纪录片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自立项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踊跃参与和民众的广泛关注。
此次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30秒长度的电视宣传片即目前已经开拍的人物篇参与拍摄的人员都是国内外比较有影响力人其中有李嘉诚、王建宙、李彦宏、马云、丁磊、郎平、邓亚萍、姚明、刘翔、丁俊晖、陈鲁豫、马艳丽。
陈鲁豫将会在国际主流媒体播出以“中国人”概念打造中国形象。
另一部分是15分钟长度的短纪录片并供我国驻外使领馆及重要外宣活动使用力图从更多角度、更广阔的视野展示当代中国。
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近日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表示此次启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体现了中国国家形象与软实力的提升这标志着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到来我们说国家形象宣传片体现了软实力——那么什么是“软实力” 国家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一个方茴而“软实力”和“硬实力”都属于“实力”的范畴。
所谓实力”就是实力的拥有者在与物质世界和社会环境打交道的时候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
“软实力”区别于“硬实力”之处在于它的拥有者
要实现自己的意志必须经过对方的同意或配合或至少是不必通过对对方的物理的强制。
因此“软实力”的施用对象——而不仅是它的拥有主体——只能是其他社会实体而不能是自然实体。
“软实力”不仅与社会实体有关而且主要与国际关系中的行为实体有关。
尽管经常有人在谈论一个地区如一个省份、一座城市的文化发展的时候也使用“软实力”这个概念但这个概念最初却是在有关国家与国家关系的战略思考和学术讨论中提出来的。
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确实也有力量对比、实力竞争的关系但与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相比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相互协作、相互帮助而“软实力”概念的基本出发点却是当今世界秩序依然是一个主权国家体系这样一个现实。
即使是谈论主权国家内部某个地区的“软实力”也应该放到这个地区的所在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之中。
中国在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某些国家又开始妖魔化中国从过去的“中国崩溃论”到“中国责任论”出现“G2共治”恭维和讨论“中国模式”的捧杀汇率、贸易、气候问题频频向中国发难。
自北京奥运以来中国展示“软实力”的工作开始加强放宽外国记者在境内采访的限制借助国际媒体的影响力来客观报道中国。
而国家形象广告也成为展现“软实力”的另一渠道。
去年底时长30秒的“中国制造”形象广告在CNN亚洲频道滚动播出被外界看成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软实力”的开始。
目前正式启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在谭小芳老师
看来标志着中国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软实力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今后三十年直接的硬实力竞争将持续下去但其主导地位会逐渐被间接的软实力博弈所取代企业间竞争的背后是软实力的较量。
危机和不确定性是相对的硬实力加剧竞争软实力化解风险。
软实力型公司能预见冬天视一切非常为正常硬实力型公司感受冬天疲于应对、捉肘见襟。
中国的企业要顺利过冬甚至走出国门、实现民族复兴必须补上软实力这一课。
对一个有长期战略发展的企业来说当前恰恰是提高公司美誉度最佳的时机当多数企业还在集中精力考虑怎么运营怎样快速产生效益的时候只有那些注重品牌责任感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突显出来。
对于如何打造个人软实力产品软实力企业软实力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将为您精彩诠释首先我们来看看软实力的类别——第一、承受力第二、说服力第三、意志力第四、奋搏力第五、竞争力第六、自信力第七、容忍力第八、展示力第九、学习力第十、执行力第十一、亲和力第十二、诚信力第十三、创造力第十四、永恒力第十五、激励力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硬实力的较量外软实力也是根本的要素。
说起来“软实力”这个概念是曾任美国国防部长助理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尽管他的初衷是为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继续“领导世界”建言献策但是他山之石可以
攻玉凡是有用的东西不管来自何方都可以为我所用。
但这样的用是借鉴不是简单地照搬是要结合中国国情有所创造。
谭小芳认为我们从约瑟夫·奈的文章看他讲的美国软实力就是从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出发要改变全世界都得听我美国的。
小布什政府曾经制定了一个“大中东民主计划”要把中东地区改造成美国式民主。
当时我就和美国人说“我保证你失败”。
你能把中东地区改造成美国式民主吗根本不可能。
而我们也讲软实力但中国人想改造人家吗没有这个意思。
大家想一想中国人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来“和而不同”。
什么意思我想中国的先哲是很有智慧的知道世界的多样性是没有办法消灭的这是世界丰富多彩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需接受世界的多样性。
这种做法不是要改变对方而是尊重对方这个思想是从“和而不同”来的。
有些中国人的潜意识里面有一种领导欲望这非常危险。
邓小平讲的“永不当头”就包含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讲的“软实力”和西方讲的不是一回事儿这一点非常重要。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为什么说中国的软实力正在增强呢这个说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时代》周刊有一篇文章他提出来要向中国学习要知道美国人讲这个话不大容易。
他列了
五条一是要有雄心壮志二是照顾老人三是重视教育四是多存点钱五是目光要远大。
这些内容就涉及了软力量不是硬力量反映出来的是世界在重新认识中国。
一位前任法国外长发现美国人的强大是因为他们能够激发别人的梦想和渴望。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要归功于美国通过电影和电视塑造的掌控全球的形象由此引发了大批学生从其他国家奔赴美国求学深造”。
这是打造软实力的一条现实的路径。
当作为海尔CEO的张瑞敏登上世界最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大讲海尔模式时它不仅最有效地作了企业有史以来一次极具影响力的广告在世界经济中心树起了海尔的形象同时更激发了千千万万中国的以及许许多多发展国家CEO们——登顶世界管理业界珠峰传扬自我的梦想和渴望。
不管是中国推出国家形象宣传片还是之前的群体“中国工人”当选《时代》杂志年度人物的事件都反映了目前中国给世界的印象与软实力——但谭小芳认为中国人能够为21世纪的世界作出的主要贡献不是中国制造而是中华文化。
这个文化奉献给世界会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我们不是要征服世界我们把文化奉献给世界可以丰富各国的文明使得明天的世界更加公正、更加平等、更加民主。
中国——会因为软实力而更有竞争力从长远看问题软实力甚至比硬实力更具持久性更具影响力。
企业软实力的使命是持续整合资源而如何整合资源落到现实中就是采取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生命力在于不断
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在持续的进化中获得永续的生存与发展。
总之硬实力只能管一时而软实力管长远是企业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无形纽带。
企业如果缺乏软实力硬实力将是一盘散沙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谭老师希望我们的国内企业能多方面提升软实力、软力量也希望我们的国家更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