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机能主义心理学(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25
机能主义心理学- 简介詹姆斯机能主义心理学是与构造主义相对立的一个流派,它没有明确的起始标志和终点,是构造主义与行为主义之间的一个过渡。
作为美国的第一个心理学流派,机能主义心理学集中在很实际的、功利主义探讨有机体适应环境或心理过程完成什么。
创始人为詹姆斯。
代表人物有杜威(J.Eewey,1859 ~1952 )、安吉尔( F . Angell , 1869~1949 )等。
该学派反对心理学仅仅分析意识内容,主张研究意识的机能或功用,强调心理、意识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产物,认知、行为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手段。
它采用了发生学的观点和客观法,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这是美国心理学的主流。
[1]机能主义心理学- 演变达尔文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先驱是詹姆斯。
一位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影响的心理学家。
他认为意识是连续不断流动的,人的心理是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发挥作用的。
他还持有实用主义观点,强调有效用的思想就是真理。
心理学应该把有效用的心理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心理内容作为研究对象。
1890年,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
”他还主张意识的功用是指引用机体适应环境,强调意识是流动的东西,称为意识流。
意识流这个词含有意识是不可分析的整体之意。
他的这些主张成为后来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基本信条。
但是詹姆斯本人没有建立一个学派。
机能心理学作为一个自觉的学派创始于杜威。
其他重要代表有安吉尔和卡尔。
这个学派的活动中心是芝加哥大学。
杜威1894年,杜威和安吉尔来到芝加哥。
1896年,杜威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在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
他在这篇文章中认为反射弧是一个连续的整合活动,不能把反射弧简单地还原为感觉和运动元素。
他还认为一个反射与它前后的反射是相连的,不能孤立开来理解。
他虽没有指名反对构造心理学在美国的代表铁钦纳,却以反射弧概念为题。
反对构造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并阐明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功能的主张,为美国机能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各大学派产生的时间、国家、代表人物,主要的标志性著作和文章与主要研究方法。
二、解释概念:韦伯:德国(1795—1878)1815年在莱比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
1821年任解剖学和生理学教授。
1834年写了《论触觉》一书,发表了著名的韦伯律,1971年辞职,在此工作了54年。
韦伯率:K = △I / I (K=常数;I=刺激强度;△I=最小可觉差)评价:1.感觉与刺激强度的关系,使心理学从研究经验转向研究心理学问题。
2.韦伯开创了心理学式实验,引起了费希纳等的后继研究。
3 .首次用数量法则来说明刺激与心理关系。
4.首次对阈限概念作了系统的实验说明。
冯特:威廉·冯特(W. Wundt,l832一1920)1851一1856年先后在杜平根大学、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医学和生理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曾是约翰内斯·缪勒的学生。
l857一1864年,任海德堡大学生理学讲师,担当赫尔姆霍茨助手,协助做显微解剖生理实验工作。
l862年发表《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与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被视为新心理学著作诞生的标志。
1863年发表了《人类和动物的心理学讲义》1864年,升任副教授,开设“自然科学的心理学”讲座,后改为“生理学心理学”讲座。
1874年,应邀赴苏黎世大学任哲学教授。
1874年,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1875年,到莱比锡大学任哲学教授。
1879年,正式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1881年,创办实验室的机关刊物:《哲学研究》。
1889年,任该校校长。
1896年出版《心理学大纲》1900一1920年间写成《民族心理学》共十卷1920年8月31日冯特在莱比锡逝世,享年88岁。
功绩:(一)使心理学独立(二)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三)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局限:(一)抱有混乱的唯心主义观点,摆脱不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束缚。
(二)他的心理学体系矛盾重重,内省法遭到批评。
绪论●心理学的历史被划分为两大时期: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前的漫长的前科学心理学时期和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后的科学心理学时期。
●心理学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心理学研究。
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心理学史作为一个特定研究领域正式开始。
以罗伯特·华生为代表的心理学史家对这一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成立组织,建立心理学史档案馆,创办专业杂志。
第一章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爱菲索学派:赫拉克利特,反对灵魂不死, 认为世界不是神创造的,火是万物的本原。
提出“一切皆流,无物常住”,“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原子论学派:德谟克里特,有关灵魂与感觉的认识,则显得更加贴近唯物主义倾向,有些观点已接近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古希腊繁荣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柏拉图认为,人类社会可以分为“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他的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全面揭开了欧洲心理学史的序幕,在西方文化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欧洲心理学史上第一本心理学专著是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质料表示事物的性质和内容,形式表示事物的存在的方式或状态,动力表示事物在质料和形式之间不断转变或运动的力量,而目的则表明事物发展变化的目标状态或缘由)●亚里士多德的记忆观。
从日常观察入手,探讨了记忆的本质、特性、类别和条件,认为记忆是过去的事物所留下的印记的再生,记忆代表着过去经验的一组意象,是感知活动的结果,具有“过去的”时间特性。
并且,人的联想、情感、材料组织方式等因素,明显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回忆效果。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达芬奇的主要贡献在于对视觉和人类表情的研究。
近代西方哲学的心理学思想●弗兰西斯•培根,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鼻祖。
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心身关系问题:一元或二元●知识的获得问题:经验主义或理性主义●天赋论学说(同经验主义对立)●联想主义学说(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经验主义必须借助联想才能解释心理整体特性)●大脑机能定位与机能统一的争论有什么意义?一,巩固脑是心理的器官的概念。
专题1 心理学史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西方心理学史的学科性质和特点;2.熟悉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意义,建立正确学习方法、学习态度,;3.掌握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习意义、哲学起源、科学起源;4.熟练掌握西方心理学史的哲学起源,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
【教学重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习意义、哲学起源、科学起源【教学难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习意义、哲学起源、科学起源【授课方法】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工具】PPT,教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心理学史》地位,作用,重要性和学科知识体系。
二、讲授新课——第一课时西方心理学史的对象及意义一、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二、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意义1、有助于理解当今的西方心理学。
2、有助于培养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历史性思维”。
3、心理学史在整个心理学科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学习西方心理学史,可加深对普通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并对进一步学习心理学的其它分支有奠基作用。
第二课时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心理学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至今心理学依然与哲学存在着割不断的联系。
心理学史上的种种心理学流派无不于某种哲学思想为基础,各学派的分歧与对立归根到底是哲学立场、观点及方法的分歧与对立。
因此,哲学有“心理学之父”的称谓。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或称“精神”)的关系问题,其中,意识就是心理现象。
这个问题在心理学中的反映就是“身心关系”,或者说是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也就是说,人类首要是问题是认识自身。
人是由生理系统与心理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其中,心理是人的本质所在。
对人的认识,核心是问题是认识人的心理现象,或者说是认识人的心灵或人性。
这个问题是哲学和心理学共同关心的问题。
要想理解西方的心理学理论,首先必须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典型代表的西方哲学。
一、哲学概述人类最初的文化形态是宗教和神话,哲学脱胎于宗教和神话的世界观,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和神话,但不是每个民族都有哲学,在诸多的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国、印度和古希腊产生出一般意义上的哲学。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绪论一、范式:(重点)范式就是同一学科内大家都公认的研究模式.(大家都愿意接受这个模式的基本观点与研究方法,有着共同的研究课题与一致的研究目标,能互通有无,从各个不同方面补充与发展这个模型)二、范式论:库恩认为范式是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
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具有共同的范式才称得上科学。
三、科学发展的四阶段模式:1.前科学时期:没有出现共同的研究范式,科学家没有集中研究的课题与目标。
2.常规科学时期:出现共同的研究范式,科学家接受共同的理论假设与研究方法,围绕一致的主题进行研究。
3。
反常与危机:现有范式不能解释的问题和现象越来越多,科学发展出现危机,研究者开始反思原有范式.4.科学革命: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最终导致科学家放弃旧范式,提出新范式,科学进入新的常规科学时期。
四、心理学的发展:艾宾浩斯曾说过,心理学有着长期的过去,却只有短暂的历史。
长期的“过去”是指心理学漫长的前科学阶段的探索与发展;而短暂的“历史"则是由于直到1879年,心理学才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正式的科学。
第一章冯特与实验心理学一、生平1。
1862年,冯特发表《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首次提出了“实验心理学”一词;2.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二、实验心理学:1.研究对象:个体的直接经验(意识)2。
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三、对冯特的评价:⑴历史贡献:①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②创立了实验心理学③培养了一支专业的国际心理学队伍⑵历史局限:①理论体系庞杂又混乱②主观唯心主义倾向③具有元素主义倾向④限制了心理学实用价值第二章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一、哲学和科学基础: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二、研究对象:意识以及对人类有用的适应性行为三、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进步意义:1.强调心理学的实用性,反对心理学的纯科学观.2.反对元素主义和构造主义,强调意识活动的整体性。
詹姆斯机能主义心理学观点简介摘要:1简介: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美国心理学之父。
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
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2006年,詹姆斯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意识,心理学是对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是思想流、意识流和主观生活流,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基本元素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容易破坏心理的整体,詹姆斯关于意识的观点有:(1)每一种意识都是个人意识的一部分;(2)意识是经常变化的;(3)每个人的意识都可以感到是连续不断的,每个人的意识状态都是意识流的一部分;(4)意识的选择性。
安吉尔的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的方法是内省法(主观观察)詹姆斯机能主义心理学历史背景社会背景自南北美独立战争以后,北美洲新大陆的条件比较优越,因此不到5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为美国心理学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和物质保障。
在19世纪末美国人到德国学习实验心理学的人数量剧增。
他们回国后热情传播实验心理学,各大学还掀起了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的高潮,心理学得到了迅猛发展,在美国有了独立学科的地位。
但是由于实验心理学,尤其是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并不适合美国当时的国情,无法满足美国对新型人才和新知识的需求,所以在美国产生了对传统心理学进行改造的需求。
哲学背景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是以代表美国精神的实用主义(pragmatism)为其哲学基础的。
詹姆斯和杜威不仅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也是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和创始人。
实用主义强调立足于现实生活,把人的行动、信念和价值作为哲学研究的中心,把获得“效果”作为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