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95.50 KB
- 文档页数:9
交通流量分析一、计算标准参数设定:1.交通流量分析时,没有考虑地下停车场的呼叫。
若上班高峰时间,从地下停车场的地下层乘电梯的人很多的话,很有可能将影响“5分钟输送率”即电梯的客流输送能力降低。
交通流量分析是考虑一般乘客的上下班及午饭时间等高峰时的运输能力,因此只考虑客梯,不计算消防梯(服务梯)。
2. 额定人数:载重量÷75Kg/人(国标GB7588-2003规定)5分钟输送率:11~15%(写字楼的理想参数);4~6%(公寓的理想参数)5%(酒店的理想参数)平均运转间隔时间:30~40秒(写字楼);60~90秒(公寓);40秒以下(酒店)3.载客占有率:考虑到写字楼客梯的实际使用率,因此将实际载客人数定位额定人数的80%。
4.人口计算方法的说明:●根据贵司提供的办公楼的楼层建筑面积,我司按如下方法计算出每层楼的人口:楼层建筑面积×80%=楼层有效面积楼层有效面积÷20m2/人=每层楼的人口因此1600㎡÷20m2/人=80人/F●根据贵司提供的信息,我司按如下方法计算出电梯服务人口:P1-2:38F-42F为80人×5 F=400人P3-4:1-37F为80人×17F=1360人P5-8:1-20F为80人×20F=1600人5.特别说明尽管高峰期的交通流量分析不考虑消防梯(服务梯),但是鉴于消防梯的相关规定,消防电梯必须满足运行时间不大于60秒(地上首层到顶层)。
(一)P1-2注:群控、速度统一。
(二)P3-4注:群控、速度统一。
(三)P5-8三、交通流量分析结果:以上的得出结论:P1-2 平均运转间隔时间不足(2-37层不停)。
自用尚可,零租不够用。
P3-4 服务楼层应设为1,21-37F(2-20层不停)。
自用尚可,零租不够用。
P5-8 平均运转间隔时间和五分钟输送率均不稍差(20层以上不停)。
自用可以满足,零租不够用。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第一步,估算建筑物的总人数办公楼:8-12平方米/人;住宅楼:3.5人/户;医院住院大楼:3人/床;宾馆:1人/床(高档宾馆0.8人/床);学校:0.8-1.2平方米/人。
第二步,确定电梯的数量住宅楼:50户/台;出租办公楼:2800-3400平方米/台;公司专用楼:2000-2600平方米/台;宾馆:100个房间/台。
第三步,确定电梯的服务方式电梯的操纵控制方式有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
目前,单梯一般采用微机集选控制,2-3台电梯采用并联,更多电梯时采用群控。
在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一些标准的或可选的功能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下有利用于提高电梯的输效率。
电梯在线有专文介绍电梯的功能配置。
第四步,确定电梯载重量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来说,国家标准针对电梯载重量的设定也有相关的要求。
首先在设计时要考虑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
一般来说,速度越高的电梯,要求选择的载重量越大。
原则上速度设计在2-2.5米/秒之间的电梯,载重量宜≥1000kg;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
一般情况下,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设计大多选用载重量≥1350kg的电梯,以便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突现建筑物的档次。
第五步,确定电梯的速度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
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
10层以下 1.5m/s;10-20层 1.75-2m/s;20-30层 2.5-3m/s;30-40层4m/s;40-50层5m/s;50-60层6m/s。
第六步,确定乘客候梯时间在实际计算时,由于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基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计算的平均运行间隔略有不同。
电梯一、电梯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GB/T 7025,电梯分为六类,见下表1;表1 电梯的分类注:1 本表摘自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 VI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2部分:Ⅳ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3部分:Ⅴ类电梯 GB/T ;该标准等效利用国际标准电梯的安装ISO/DIS 4190;2乘客电梯:有完善的安全设计,只用于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3客货电梯Ⅱ类电梯:轿厢内的装饰有别于客梯,可分别用来乘客和载物;4住宅电梯:轿厢装潢较简单,住宅用电梯宜采用Ⅱ类电梯;5病床电梯:轿厢长且窄,主要用于搭载病床和病人;6观光电梯: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厢外景物的电梯;7载货电梯Ⅳ类电梯:有必备的安全装置,主要用于载货;其中,为运送车辆而设计的电梯也称为汽车电梯;8杂物电梯:额定载重量不大于500kg,额定速度不大于1 m/s,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二、电梯参数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主参数指额定载荷和额定速度;1.额定载重量;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内最大载荷;乘客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通常采用320kg、400kg、600/630kg、750/800kg、1 000/1050kg、1150kg、1275kg、1350kg、1600kg、1800kg、2000kg、2500kg等系列,载货电梯通常采用630kg、1000kg、1600kg、2000kg、2500kg、3000kg、3500kg、4000kg、5000kg等系列,杂物电梯通常采用40kg、100kg、250kg等系列;2额定速度;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速度;标准推荐乘客电梯、客货电梯、为适应大交通流量和频繁使用而特别设计的电梯额定速度为、、、、、、、、、、、;医用电梯采用0.63m/s、1.00m/s、1.60m/s、2.00m/s、2.50 m/s等系列,载货电梯采用0.25m/s、0.40m/s、0.50m/s、0.63m/s、1.00 m/s、1.60m/s、1.75m/s、2.50m/s等系列,杂物电梯采用0.25m/s、0.40m/s 等系列;电梯的选型配置时主要参数的确定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具体的电梯配置方案应由业主、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协商确定;三、电梯的土建布置方法一电梯的位置布置原则l电梯一般要设置在进入大楼的人容易看到且离出入口近的地方;电梯应尽可能的集中在一个区域设置,以便乘客在同一个地方候梯,从而达到乘客对电梯的均匀化分布;电梯的位置布置应与大楼的结构布置相协调;2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幢建筑物或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七至十一层住宅可设一台,以备高峰客流或轮流检修的需要;两台宜并排布置,以利群控及故障时互救;3电梯在并列布置时不应超过4台,这是因为电梯的停层时间一般不超过8秒,乘客可能来不及进入电梯;4当建筑物的出人口为两层或以上时如地下有停车场、地铁口、商店等,可用自动扶梯连接出入口层之间的交通,使始发站集中在一层,从而提高运输效率;5对服务站和运行速度一致的电梯,应采用并联和群控管理;6对于主要需要局部运行的电梯的建筑物,为提高电梯运输能力,宜选择局部实效高的电梯而非一味考虑高额定速度;7对于公司专用的办公楼,相邻的楼层之间的交通可考虑不用电梯,电梯的停站数可考虑隔层停,既缩短了电梯往返运行的时间,也提高了输运能力,同时又节省了设备费用;8对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电梯一般集中布置在大楼中央,采用分层区或分层段的方法;候梯厅要避开大楼主通路,设在凹进部位以免影响主通路的人员流动;若电梯分区设置,可按15层一个区域,且在不停层的井道每隔11m设置不小于350×1800的井道安全门;建筑面积巨大,且工作、生活人数很多的超高层建筑,为提高运输效率,可配置双层轿厢电梯;9医院的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应分开布置,有助于保持医疗通道畅通,提高输送效率;10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应远离需要安静的房间,如居室、病房、客房、阅览室等,避免噪声干扰,必要时考虑采用采取消声、隔声及减振措施;二电梯数量的确定电梯台数,需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内部人员流量来计算,用最少的投资来满足合理的垂直运输要求;有的按每100人需要的电梯台数来计算,有的按建筑物的人均面积来计算,科学的方法是进行交通计算;电梯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工具,其选型配置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合理利用,特别是对高层现代化建筑;优良的选型配置意味着乘客和货物在大楼内快捷、便利、安全地流通,意味着增加建筑面积的利用率、节省设备和能源而降低成本;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和业主就应紧密配合选配合理的电梯;电梯数量的确定,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高度、客货流量等作电梯交通分析,方案设计阶段可参照表2;表2 几种建筑类型电梯数量选用估计值注:1表中客梯规格按载重1000~1350kg计算,额定15~20人;2办公楼或宾馆电梯运行速度一般为:6~15层为~2.5 m/s;15~25层为~2.5 m/s;3表列电梯数量仅供方案设计时快速参考,技术设计中还需进一步研究;4 在各类建筑中,至少应配置1~2台能使轮椅使用者进出的无障碍电梯;大规模、超高层建筑复杂的电梯系统,要准确、合理、经济地确定电梯的数量、载重容量与速度;首先要算出全部电梯梯所要服务的楼内总人数,选定电梯的三项服务质量标准:乘梯高峰期某一限定时间内电梯所需服务的最大运客量,乘客候梯时间或电梯的平均间隔时间;乘客从唤梯起至到达其目的地的全行程时间;当然,这些标准,都因国家、地区和不同的建筑性质有差异;需要在设计建筑方案时,将大厦的用途、层数、各层面积等详细资料,预先提供给电梯厂商,请电梯工程师作交通运输分析,求出所需电梯系统各种参数,从经济与服务质量方面合理选择电梯系统,周密筹划建筑布局;电梯交通流量分析步骤为:了解建筑性质、情况,估算电梯使用人数---确定电梯数量---确定电梯服务方式---确定电梯载重量---确定电梯速度----计算平均运行间隔----计算5分钟输送能力----是否符合标准---完成建筑物的电梯配置方案1了解建筑性质、情况,估算电梯使用人数;电梯使用人数=建筑物总使用人数×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其中建筑物总使用人数参见表3,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参见表4;表3 各种建筑物总使用人数估算注:用以估算人数的面积为实际使用净面积建筑面积×实际使用率;办公楼有效使用面积可按×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估算;表4 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注: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随建筑物的业态及使用情况而不同,所取数值为经验值;2确定电梯的数量住宅楼:50户/台;出租办公楼:2800~3400平方米/台;公司专用办公楼:2000~2600平方米/台;宾馆:100个房间/台;3确定电梯的服务方式电梯的操纵控制方式有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目前,单梯一般采用微机集选控制,2-3台电梯采用并联,更多电梯时采用群控;在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一些标准的或可选的功能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下有利用于提高电梯的输效率;可咨询电梯专业厂家;4确定电梯载重量在乘客电梯的设计时,往往是通过额定载重量来确定轿厢容量和轿厢有效面积;最大的乘客人数应按额定载重量kg除以75kg/人计算结果向下圆整到最近的整数,详见表5;最大的乘客人数也可以按轿厢最小有效面积确定,详见表6;在设计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定电梯的载重量;一般来说,速度越高的电梯,要求选择的载重量越大;原则上速度设计在2~2.5米/秒之间的电梯,载重量宜≥1000kg;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一般情况下,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设计大多选用载重量≥1350kg的电梯,以便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提升建筑物的档次;表5 不同电梯载重量对应的最大乘客数量表6 最大乘客数量对应的轿厢最小有效面积注:乘客人数超过20人时,每增加1人,增加0.115m25确定电梯的速度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10层以下1.5m/s;10-20层-2 ms;20-30层-3ms;30-40层4m/s;40-50层5m/s;50-60层6m/s;6确定乘客候梯时间在实际计算时,由于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基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计算的平均运行间隔略有不同;经过测试,乘客心理能够承受的候梯时间随着建筑物性质也有不同,表7列出各种建筑物可行的平均运行间隔指标,可供参考;表 7 各种建筑物电梯平均运行间隔指标7计算5分钟输送能力有关电梯输送能力的计算是以建筑物内人流高峰期的情况进行计算的;在人流高峰期,如果电梯完全能够满足实际使用,即在大楼运输最恶劣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那么大楼的电梯配置符合要求;针对不同大楼的不同性质,产生高峰期的原因不同,时间也各不相同,应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表8中列出各种建筑物的5分钟输送能力指标,可供参考;表8 各种建筑物电梯5分钟输送能力指标8如果不符合标准,可调整电梯的数量、服务方式、载重量、速度等参数,直到符合标准,即完成建筑物的电梯配置方案;三电梯的土建结构要求1、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电梯与建筑物的联系主要涉及机房、井道、底坑、层门入口、导轨固定等的设置方式和连接方法,电梯大样图应表示导轨埋件、厅门牛腿、厅门门套、机房工字钢或钢筋混凝土梁和顶部检修吊钩等;层数指示灯及上下按钮留洞位置及大小,应准确符合电梯生产厂家要求,留在门顶或井道壁上;由于电梯不同规格型号、不同生产厂家的尺寸要求各不相同,因此,电梯井道与机房的土建图应按专业电梯生产厂家提供的同类型的标准图纸,并结合建筑物电梯井道的不同结构如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或钢结构等绘制;最好能先确定采用的电梯厂家,避免土建条件不能满足电梯安装的要求;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见表9 表9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电梯井道与机房的设计应能满足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提出电梯土建技术要求;。
电梯流量分析辽宁富士电梯有限公司Liaoning fuji elevator co., ltd.电梯流量分析(仅供参考)任何一座建筑物其基本功能多是为满足人们办公、休闲、娱乐、居住的需求,毫无疑问,楼宇的通行流量分析就显得极为重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面积和人流密度,它主要涉及如下的几个方面:一、公共出入口的流量分析和设计;二、紧急出入口的流量分析和设计;三、公共通道的流量分析和设计;四、紧急疏散通道的流量分析和设计;五、公共运输设备的流量分析和设计;其中,第五项的公共运输设备的流量分析和设计极为重要,它的设计合理性将决定楼宇的运行和使用效率,主要设备包括电梯、扶梯、人行道等,下面我们详细的分析一下电梯设备的流量计算方法。
迄今为止,电梯的流量计算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全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或理论计算公式,大多是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评估,因为很多情况下,在楼宇选用电梯设备时,预先根据楼层面积和功能尽可能合理的估算人流数,和实际相比总是有一些出入,再加上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为此,电梯设备流量计算的结果也是大致的,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经验性。
那么,电梯设备的流量计算依据那些数据或经验呢?主要有下面几个因素:(括号内数字为经验系数)1、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也可说是用途,如酒店、机场、商场、办公、写字楼、住宅、专用等;2、建筑物的总客流量人数,是指可预先合理估算的整栋建- 1-LN FUJI辽宁富士电梯有限公司Liaoning fuji elevator co., ltd.筑最大的客流人数;3、单位时间内最大的流动人数,一般以1小时计算的平均人数作为考核;4、高峰时最大的流动人数,是指每天上班、中休、下班时间段内,以1小时计算的平均人数作为考核;5、单楼层平均流动服务人数,是指每一楼层在单位时间内流动的人数;6、人流结构系数,是指老人、儿童、妇女、青壮年等年龄性别结构系数;7、电梯的载重量;8、层高及提升高度;9、集选模式;10、群控模式;电梯的流量分析的目的是达到最合理的选择配置电梯的数量、载重量、速度等指标,在尽量满足运输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电梯设备资源,它涉及到经济效率比这个概念,理论上,电梯的数量愈多、速度愈高、载重量愈大,楼宇的运输效率越高,但经济性不佳,造成资金和电梯资源的浪费。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梯交通系统的输入输出,并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建筑物在进行电梯配置时,电梯台数、额定速度及载重的确定依据,并通过实例介绍电梯流量分析的计算过程。
关键字:电梯交通系统;电梯配置;高层建筑物;流量分析1 引言在电梯行业把大楼配置电梯这一过程称为“流量分析”,主要是根据大楼的类型、建筑面积、楼层高度、楼层数等一些信息,依据相关公式,科学的计算出该大楼合理的电梯配置数据。
通过“流量分析”来配置电梯,可以保证乘客在乘坐电梯时有比较舒适的感觉,从而保证大楼的服务质量。
2 电梯配置原理2.1 电梯交通系统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包括建筑物性质、电梯自身特性以及电梯运行模式在内的系统称为电梯交通系统。
电梯系统是由很多输入和输出组成,总共具有三十多个。
输入量指的是对整个系统有影响的变量。
一般情况下,从整个系统的整体出发,我们通常把以下4个变量作为输入量是比较合理的。
(1)建筑物的类型m1;(2)建筑物的规模m2;(3)电梯的服务方式m3;(4)轿厢门宽j。
电梯交通系统的输出量指的是该系统对外界有影响的变量,通常也指开发商与乘客关心的信息,也是衡量电梯配置性能指标的参数。
该系统主要的输出量有以下4个:(1)5min载客率CE;(2)平均间隙时间AI;(3)平均候梯时间AWT;(4)平均行程时间AP。
2.2 电梯交通系统配置流程图1 电梯配置过程流程图3 实例分析3.1 工程概况假设有一栋办公楼的,总楼层为21层(地面上层数),单层高为4.2m,每层建筑物的面积为2304m2,现对其进行电梯配置。
3.2 流量分析对电梯进行流量分析时,首先作以下假设(1)办公楼上班时间固定(即存在上班高峰);办公楼的有效利用率为0.75;每人占地面积为12平方米;. 办公楼总的出勤率为0.9(即每天上班人数占总上班人数的比例);由于办公楼具有高峰期,计算过程中电梯的负载因为为0.8(即占电梯额定载重的80%);假设每位乘客的体重为75kg;电梯加速度为0.65m/s2 ;电梯开门宽度为1000mm,其对应的宽度修正系数为0.9;电梯的基站在第一层。
电梯交通流量估算
一、甲级办公楼电梯的配置要求:
1、每台电梯(1000kg/台)的服务办公面积不超过5000M2。
2、平均候梯时间不超过40s。
3、电梯的5min运载能力在11%~15%之间。
二、本工程甲办公楼电梯的配置估算:
1、计算建筑物的总人数: (办公楼:8-12平方米/人)
本工程办公楼层总人数:
低区(4F~21F):1500x75%X18/10=2025
高区(22F-38F):1500x75%x17/10=1912
2、每台电梯预计停站数F:
方案一:低区:1F、4F~21F;高区:1F、22F~38F;
方案二:低区:B3~21F;高区:B3~3F、22F~38F;
3、确定电梯总行程H:
方案一:低区H1=83.4M,高区H2=152.8M
方案二:低区H1=95.9M,高区H2=165.3M
4、确定电梯额定载人数R:
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18人)。
5、确定电梯的速度V(m/s):V≥H/30(最佳),V≥H/45
低区V1:2.0 m/s~3.0 m/s;高区V2:3.5 m/s~5.0 m/s
电梯交通流量估算
备注:建筑面积、层数及停站均按目前概念方案考虑。
关于现代高层住宅电梯设计缺陷的探讨作者:翁树正杨院升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8期摘要:电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垂直升降设备,随着国家经济日新越益的发展,已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遍布全国各地;但是,由于电梯人对于本设备人性化设计理解不深,特别是在设计中对于安全、使用人群的理解不深,致使电梯在使用中出现不少问题,特别是住宅电梯的使用中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就住宅电梯出现的一下三个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引起电梯设计人的重视,改进设计,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关健词:现代;高屋;电递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电梯结构的设计方面,忽略了特殊病人(脑益血病人、癫痫病人等)的使用。
电梯的控制方面大部分设计的是集选控制方式,不能满足高层住宅使用的安全要求。
电梯数量设计不足。
我们现就以上问题探讨如下:一、高层住宅电梯适用人群:来之五湖四海互不相识的的大人、上班族、小人。
有智力健全、智力一般、智力低下,甚至有严重疾病的人。
有需要运送特殊物件的用户。
大楼的安全管理一般在一层,其它各层无专人负责安全。
二、高层住宅电梯设计标准:在国家标准GB7025里规定了三种住宅电梯规格:1100㎜*1000㎜(400kg,主要用于小别墅);1100㎜*1400㎜(630kg,主要用于较大个人使用的别墅);1100㎜*2100㎜(1000kg,主要用于公共住宅);其对于控制方式没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一般电梯,国家制定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以及与电梯制造、安装、改造、维保有关的很多标准、法规、规范;很显然,这些标准、法规、规范对于高层住宅也是适应的。
三、我国现有高层住宅电梯设计、使用的规格和控制方式:1600㎜*1400㎜1000kg,1600㎜*1500㎜1000kg,很少有建筑商需要国家标准的轿厢规格1100㎜*2100㎜1000kg。
在控制方式方面采用的是集选控制。
四、什么是集选控制?什么是下集选控制?1. 集选控制:简单的讲,就是电梯可以实现顺向截梯,逆向记忆功能。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第一步,估算建筑物的总人数办公楼:8-12平方米/人;住宅楼:3.5人/户;医院住院大楼:3人/床;宾馆:1人/床(高档宾馆0.8人/床);学校:0.8-1.2平方米/人。
第二步,确定电梯的数量住宅楼:50户/台;出租办公楼:2800-3400平方米/台;公司专用楼:2000-2600平方米/台;宾馆:100个房间/台。
第三步,确定电梯的服务方式电梯的操纵控制方式有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
目前,单梯一般采用微机集选控制,2-3台电梯采用并联,更多电梯时采用群控。
在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一些标准的或可选的功能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下有利用于提高电梯的输效率。
电梯在线有专文介绍电梯的功能配置。
第四步,确定电梯载重量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来说,国家标准针对电梯载重量的设定也有相关的要求。
首先在设计时要考虑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
一般来说,速度越高的电梯,要求选择的载重量越大。
原则上速度设计在2-2.5米/秒之间的电梯,载重量宜?1000kg;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
一般情况下,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设计大多选用载重量?1350kg 的电梯,以便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突现建筑物的档次。
第五步,确定电梯的速度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
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
10层以下1.5m/s;10-20层1.75-2 m/s;20-30层2.5-3 m/s;30-40层4 m/s;40-50层5 m/s;50-60层6 m/s。
第六步,确定乘客候梯时间在实际计算时,由于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基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计算的平均运行间隔略有不同。
(交通运输)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交通运输)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第壹步,估算建筑物的总人数办公楼:8-12平方米/人;住宅楼:3.5人/户;医院住院大楼:3人/床;宾馆:1人/床(高档宾馆0.8人/床);学校:0.8-1.2平方米/人。
第二步,确定电梯的数量住宅楼:50户/台;出租办公楼:2800-3400平方米/台;X公司专用楼:2000-2600平方米/台;宾馆:100个房间/台。
第三步,确定电梯的服务方式电梯的操纵控制方式有集选控制,且联控制,群控。
目前,单梯壹般采用微机集选控制,2-3台电梯采用且联,更多电梯时采用群控。
在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壹些标准的或可选的功能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下有利用于提高电梯的输效率。
电梯在线有专文介绍电梯的功能配置。
第四步,确定电梯载重量对于壹般民用建筑来说,国家标准针对电梯载重量的设定也有相关的要求。
首先在设计时要考虑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
壹般来说,速度越高的电梯,要求选择的载重量越大。
原则上速度设计在2-2.5米/秒之间的电梯,载重量宜≥1000kg;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
壹般情况下,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设计大多选用载重量≥1350kg 的电梯,以便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突现建筑物的档次。
第五步,确定电梯的速度壹般情况下,设定15层之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
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
10层以下1.5m/s;10-20层1.75-2m/s;20-30层2.5-3m/s;30-40层4m/s;40-50层5m/s;50-60层6m/s。
第六步,确定乘客候梯时间在实际计算时,由于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基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计算的平均运行间隔略有不同。
流量分析(1)电梯交通流量分析,首先做如下假设:a)按照办公楼的使用面积标准12~15平米每人计算,建筑使用系数为0.7,b)出勤率为85%c)电梯加速度为0.8米/秒,电梯损耗时间为运行一周的5%。
(每家电梯厂商数据都不同,但都在国家标准范围内)d)每次停站开门时间为5.4s,每位乘客平均进出时间为1.2se)每位乘客体重为75KG,1000KG可乘13人;(2)计算一,估算建筑物的总人数根据设计估算,办公楼人均使用面积:10-15平方米/人;本项目一号厂房地上面积为30000平米,使用系数为0.7,出勤率为85%公司在二层、四层设置为仓库(约6000平米),故总人数约*(30000-6000)*0.7/15 *85% 约1000-1500人二,确定电梯的数量根据设计要求:高层办公楼按每3000-5000平米一部客梯进行估算: 30000平米/5000=6台;每台电梯服务约250人;一号厂房配备了4台客梯、2台消防电梯、2台人货两用电梯(1-4层)三,电梯的服务方式客梯采用群控模式,提高了电梯的运行速度。
四,电梯载重量设计院设计客梯、消防电梯载重量为1000kg,速度为1.75米/秒的电梯,活体为2000 kg,速度为1.00米/秒的电梯第五步,确定电梯的速度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
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
10层以下1.5m/s;10-20层1.75-2 m/s;20-30 层2.5-3 m/s;30-40层4 m/s;40-50层5 m/s;50-60层6 m/s。
第六步,确定乘客候梯时间在实际计算时,由于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基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计算的平均运行间隔略有不同。
一、大楼
根据客户的要求以及大楼预计的使用情况,我司向客户提供以下方案: 三、分析依据及条件
对上述配置方案进行交通流量分析,详细如下: 1、计算方法
通常电梯设计者针对客户大楼的不同用途,分析不同用途下的电梯交通高峰期,结合大楼的建筑容量,使用专业的分析软件得出分析数据,再与相关评价基准对比,使客户能够直观地进行判断。
2、评定方法
对于各种用途的电梯有不同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2、分析如下:
5分钟输送能力高,5分钟输送人数完全满足大楼住户需要,平均运行间隔(平均候梯时间)都可以满足。
从办公方面来看,上述电梯配置是比较可靠的方案。
以上有关保利的电梯配置交通流量分析结果,是我司根据客户、设计单位提供的数据,结合我司多年来从事电梯整机制造、安装、维保积累的经验,并按高峰期的交通流量进行理论计算而得出的。
若有进一步的需要,我司将竭诚为客户提供更进一步的服务。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2014年11月25日。
电梯主要功能配置表(基本功能)电梯数量、容量和速度表有4栋住宅楼高达18层,4户/层,约620平方米/层,每栋住宅应设2台载重量为800公斤的电梯服务全部楼层,但在速度(1.75m/s或2.0m/s)的选择上出现了反复。
从定性分析来看,同样情况下,18层的住宅电梯速度应为1.75m/s;为了检验我们的判断是否正确,我们请多家的电梯制造商对此进行了流量分析。
方法一、为便于计算,考虑大楼性质为住宅楼,不会出现写字楼那样的高峰时段,因此采取平均流量及双向运行模式。
方法二、按住宅大楼最繁忙时段评定,早晨住户上班时段和傍晚下班回家时段,假设每层站都有乘客召唤电梯,直到电梯满载直驶。
流量分析结果(方法一)流量分析结果(方法二)电梯服务水平的判定标准注:等候时间:是指某一台电梯刚离开到下一次电梯来到的时间。
处理能力:是指每五分钟内,电梯在单向能运送人数占大楼总人数的百分比。
由方法一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速度为1.75米/秒,载重量900公斤情况下,大楼电梯已基本能满足处理要求,如果速度取2.0米/秒,将大幅度提高电梯的处理能力,但对平均候梯时间影响不大。
1.75米/秒,载重量800公斤情况下,大楼电梯已基本能满足处理要求,如果速度取2.0米/秒,将大幅度提高电梯的处理能力,但对平均候梯时间影响不大。
从方法二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电梯处理能力都比较理想,但平均候梯时间与标准(60s)相比仍有差距,主要原因是楼层较高,停靠站较多。
方法二的计算结果是在繁忙时段,假设每层站都有乘客召唤电梯,直到电梯满载直驶的前提条件下得出的,但在实际的使用中,候梯时间都不会这么长。
若提高电梯的速度(从1.75米/秒提高到2.0米/秒),在繁忙时段由于考虑到设站区间可能每层都有召唤,电梯每层都停靠站,电梯实际发挥速度的区间很短,故提高电梯的速度在电梯繁忙时段对用户候梯时间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
对写字楼来说,处理能力不足将导致在上下班高峰期候梯间出现人员滞留。
电梯运行的算法一、引言电梯是现代化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运行算法直接影响到电梯的运行效率和乘客的出行体验。
因此,研究电梯运行算法对于提高电梯运行效率和乘客出行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电梯运行算法传统电梯运行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队列调度算法:根据乘客按下楼层的顺序,将其加入到一个队列中,然后按照队列中的顺序进行调度。
该算法简单易实现,但是容易造成电梯空载或重载等问题。
2. 循环调度算法:在一定时间内,将电梯不断往上或往下移动一定距离,直到没有人按下按钮为止。
该算法可以避免空载或重载等问题,但是会导致等待时间过长。
3. 最短路径调度算法:根据乘客所在楼层和目标楼层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电梯的运动方向和停靠楼层。
该算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等待时间和路程长度,但是需要计算复杂。
三、智能电梯运行算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电梯运行算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智能电梯运行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基于数据分析的调度算法:通过对乘客出行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乘客出行趋势和流量,从而优化电梯调度策略。
该算法可以实现精准调度,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乘客出行体验。
2. 基于机器学习的调度算法: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建立预测模型,并根据模型结果来制定电梯调度策略。
该算法可以自适应地调整调度策略,适应不同场景和需求。
3. 基于人工智能的调度算法: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来优化电梯调度策略。
该算法可以实现更加精细化的调度,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乘客出行体验。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电梯运行算法将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 互联网+电梯:通过将电梯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实现电梯的智能化、自动化和可视化管理。
2. 多维度数据分析:在乘客出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气象、交通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更加精准地预测乘客出行趋势和流量。
3. 人机协同调度:通过引入人机协同调度技术,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有机结合,提高电梯运行效率和乘客出行体验。
流量分析(1)电梯交通流量分析,首先做如下假设:a)根据办公楼的使用面积标准12~15平米每人计算,建筑使用系数为了0.7,b)出勤率为了85%c)电梯加速度为了0.8米/秒,电梯损耗时间为了运行一周的5% (每家电梯厂家数据都不同,但都在国家标准范围内)d)每次停站开门时间为了5.4s,每位乘客平均进出时间为了1.2se)每位乘客体重为了75KG 1000KGM乘13人;(2)计算一,估算建筑物的总人数根据设计估算,办公楼人均使用面积:10-15平方米/人;本工程一号厂房地上面积为了30000 平米,使用系数为了0.7 ,出勤率为了85%公司在二层、四层设置为了仓库(约6000平米),故总人数约*(30000-6000 ) *0.7/15 *85% 约1000-1500 人二,确定电梯的数量根据设计要求:高层办公楼按每3000-5000平米一部客梯进行估算:30000平米/5000=6台;每台电梯效劳约250人;一号厂房配备了4台客梯、2台消防电梯、2台人货两用电梯(1-4层)三,电梯的效劳方式客梯采用群控模式,提升了电梯的运行速度.四,电梯载重量设计院设计客梯、消防电梯载重量为了1000kg,速度为了1.75米/秒的电梯,活体为了2000kg,速度为了1.00米/秒的电梯第五步,确定电梯的速度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效劳层站所需的时间, 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10层以下1.5m/s ; 10-20层1.75-2 m/s ; 20-30层2.5-3 m/s ; 30-40 层4 m/s ; 40-50 层5 m/s ; 50-60 层6 m/s.第六步,确定乘客候梯时间在实际计算时,由丁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根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 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 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 计算的平均运行问隔略有不同.电梯运行一周的时« (HIT)脂电拂到达婿发站开门费向开始计算,直到电却下一次到达始发站开门舞间所绶过的时间:它包含乘客进出电梯的时闾T1、电梯开门的时间TL电棉运行的时间T3、损>6时RJT4B fifl RTT-T1+T2+T34-T4O电梯平均间隔时间(INT):是粗算一铤电禅群控状态下到达基站的相邻轿箱的时向间隔,电梯间隘附向等于iM=RnTN (电梯群数、平均候梆时间(AWT):从乘客在厅站墨记呼神信号直至包拼轿膈开始启动离开这一楼唐的平均时叽该畚数对乘容的耐心和情绩有重大塔肩,是H电探眼多水平的最直接指标口一般对干甲皱写字楼AWT要小于30孔AWT = KxINT P K为了姓验值选敢见表翥景3有关写字检理论运行及平均间隔时间标!K阊表L *4经测算:电梯运行一周时间RTT=135.5s (1.75 m/s )RTT=114.5s (2.5 m/s )本工程电梯平均间隔时间为了INT=33.88s (1.75 m/s)INT=22.58s (2.5 m/s )平均候梯时间(本工程4台客梯群控)AWT=33.88*0.7=23.7s (1.75 m/s )AWT=22.58*0.7=15.8 (2.5 m/s )五分钟总输送水平5*60/33.88*13*0.8=92 人(1.75 m/s)5*60/22.58*13*0.8=138 人(2.5 m/s )此测算未包含两台消防电梯及两台货梯总的评估电梯1.75 m/s设计运载水平不是很好,如需优化电梯运载水平,可以提升客梯的运行速度(设定为了2.5米/秒),配置上下班顶峰运行效劳机能,或根据后期公司对上部空间的租凭情况设置上下区.。
致:广佛国际商贸城坚美项目公司
根据贵司提供的项目情况、图纸及电梯规格要求,我司做出以下分析及建议。
一、流量分析报告:
1.交通流量分析时,没有考虑地下停车场的呼叫。
若上班高峰时间,从地下停车场的地下层乘电梯的人很多的话,很有可能将影响“5分钟输送率”即电梯的客流输送能力降低。
2. 5分钟输送率:10.6%(写字楼理想值为10%-15%)
平均运转间隔时间:47.7秒(写字楼理想值为30秒-50秒)
3.结论:本项目电梯配置基本满足写字楼的理想值,运输效率达到标准。
但由于原设定载重量为1150KG(轿厢1800*1500),轿厢较小,如定为1350KG(轿厢2000*1500),则对于运输效率及外观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二、电梯规格:(现下表为我司标准)
三、装潢要求:
四、功能要求:
功能要求
五、配置要求
以上为我司提供的分析与建议。
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2011年6月2日。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估算建筑物的总人数
办公楼:8-12平方米/人;住宅楼:3.5人/户;医院住院大楼:3人/床;宾馆:1人/床(高档宾馆0.8人/床);学校:0.8-1.2平方米/人。
第二步,确定电梯的数量
住宅楼:50户/台;出租办公楼:2800-3400平方米/台;公司专用楼:2000-2600平方米/台;宾馆:100个房间/台。
第三步,确定电梯的服务方式
电梯的操纵控制方式有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
目前,单梯一般采用微机集选控制,2-3台电梯采用并联,更多电梯时采用群控。
在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一些标准的或可选的功能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下有利用于提高电梯的输效率。
电梯在线有专文介绍电梯的功能配置。
第四步,确定电梯载重量
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来说,国家标准针对电梯载重量的设定也有相关的要求。
首先在设计时要考虑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
一般来说,速度越高的电梯,要求选择的载重量越大。
原则上速度设计在2-2.5米/秒之间的电梯,载重量宜≥1000kg;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
一般情况下,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设计大多选用载重量
≥1350kg的电梯,以便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突现建筑物的档次。
第五步,确定电梯的速度
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
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
10层以下1.5m/s;10-20层1.75-2 m/s;20-30层2.5-3 m/s;30-40层4 m/s;40-50层5 m/s;50-60层6 m/s。
第六步,确定乘客候梯时间
在实际计算时,由于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基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计算的平均运行间隔略有不同。
经过测试,乘客心理能够承受的候梯时间随着建筑物性质也有不同,下表列出各种建筑物可行的平均运行间隔指标,可供参考。
第七步,计算5分钟输送能力
有关电梯输送能力的计算是以建筑物内人流高峰期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在人流高峰期,如果电梯完全能够满足实际使用,即在大楼运输最恶劣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那么大楼的电梯配置符合要求。
针对不同大楼的不同性质,产生高峰期的原因不同,时间也各不相同,应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
下表中列出各种建筑物的5分钟输送能力指标,可供参考。
电梯选配时的交通流量分析
相关资料:没有相关内容
简介:办公楼、饭店和医院需用的客梯如同其他运输设施一样应当仔细地规划
关键字:办公楼、饭店和医院需用的客梯如同其他运输设施一样应当仔细地规划
客流计算:
客流计算是基于建筑物的数据。
即楼层数、楼层间距、不同楼层的功能,以及一天当中客流密度的有关资料。
根据用户提供的原始资料,可采用计算机进行客流分析,然后给确定出电梯配置的建议。
计算是运用可靠的理论基础和设计者的丰富经验,所以,按照下述的建议一定能满足用户的实际使用。
初步设计:
建筑设计中,在规划第一个楼层时,就应该把电梯系统及其井道规划好。
否则以后就会引起建筑设计的修改。
如果到时候修改建筑设计已经不能了,那么电梯系统的最佳设计方案也就实现不了。
因此,建议客户尽可能早地与厂方或就近的中迅公司服务中心取得联系。
下述资料可供客户粗略地确定电梯的主要数据,电梯数量、载重量、速度及空间需要。
但是,使用图表时,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地面上部层站数 =最高20层
2.一个主楼层 =在上行高峰时,所以乘客需要的楼层
3.平均楼层间距 =3.0~3.6米。
楼内如有车库、咖啡馆、饭店或大型休息室,请及时与厂方或当地中迅服务中心取得联系。
在运输客流方面,电梯的特性取决于下述三个因素:
1)轿厢从地面楼层到顶层的理论运行时间(不考虑加减速度)。
2)高峰运行时(例如早晨上班时),主楼层的发车间隔。
3)在5分钟内必须运走的楼内人数的百分比(缩写为:PQ5)。
PQ5的标准值:
12.5%~16%为楼内无上述高峰异常客流,例如,在办公楼内只有一个公司;或多个公司,但上班时间不一样。
再如,旅馆。
16%~25%为楼内有高峰异常情况客流,例如,办公楼内只有一个公司,统一的上下班时间;再如,医院有一定的探视时间。
在不能提供楼内人数的情况下,下述因素可用于初步估算:
办公楼一人占用净办公面积为10平方米。
旅馆占用系数为0.85~1。
“理论运行时间”与“间隔”特性,决定了电梯输送客流的能力。
选择特性使用表:
图1上表为高标准要求。
理论运行时间:最大20秒。
间隔:最大25秒
图2上表为一般标准要求。
理论运行时间:最大25秒。
间隔:最大31.5秒。
在这些图表中曲线内包含的为两个阿拉伯数字,第一个阿拉伯数字表示所需电梯数量,第二个阿拉伯数字表示这些电梯的载重量(参见图上的解释),额定速度在图的左边线上表示。
查图表的方法如下:
选定PQ5百分数线,根据地上楼层中的总人数找到相应点向上做垂线,在纵坐标上找到地面楼层数的响应点,向右作水平线,交点所在区域即为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