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加艾灸治疗失眠130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3.69 KB
- 文档页数:2
针刺加艾灸百会穴治疗失眠5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加艾灸百会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50例不同程度的失眠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取风池、安眠、神门、足三里、照海、四神聪、百会穴,睡前灸百会穴,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
结果痊愈34例(68%),显效8例(16%),有效5(10%),无效3例(6%)。
结论针刺以上诸穴,睡前灸百会穴是治疗失眠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失眠;针刺治疗;艾灸百会穴;疗效观察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
中医学又称为“不寐”。
目前失眠的患者明显增多,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本病可见于西医学的神经衰弱,认为由于长期过度的紧张脑力劳动、强烈的思想情绪波动、久病后体质衰弱等,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相互失衡,导致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紊乱而致。
自2010年以来至今,笔者在临床上应用针刺加艾灸联合治疗失眠50例,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一共观察患者50例。
50例患者中,女性32例,男性18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3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23个月。
其中大部分患者在针灸前曾分别用中西药物和各种物理治疗,有的近期疗效不佳或疗效不明显。
1.2诊断标准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版(ccmd-2-r)中有关51、0失眠症(307、4:f51、0)诊断标准[1]如下:本证是指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不能以统计上的正常睡眠时间作为诊断失眠的主要标准。
对失眠有忧虑或恐惧心理可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症状持续存在。
如果失眠是某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症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另诊断为失眠症。
1.2.1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熟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失眠患者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8-03-20T12:09:01.69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5期作者:岑曦[导读] 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其主要病因为机体阴阳不调、气血失和[1]。
(武警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昆明 650208)【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疗法对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和睡眠质量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8例失眠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观察组和镇静药物治疗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对照组50例。
治疗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相关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失眠患者在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失眠患者进行针灸联合中药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焦虑、抑郁程度,还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针灸;失眠;焦虑;抑郁;睡眠质量【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166-02 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其主要病因为机体阴阳不调、气血失和[1]。
根据相关报道统计,我国失眠人口已达到42.5%,此疾病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工作状态影响极大,更有甚者会出现自杀倾向[2]。
故如何提升治疗效果是目前临床上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治疗方式在失眠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具体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本次研究对象来自2015年7月10日至2017年8月10日期间收治的失眠患者,共有98例,根据患者选择的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
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关于失眠症的诊断,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次研究将继发性失眠的患者排除。
观察组患者中25例为男性,23例为女性,其中年龄最大为65岁,年龄最小为20岁,平均年龄(42.16±6.55)岁,病程在3个月至2年之间,平均病程(1.05±0.57)年。
针灸治疗失眠案例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针灸作
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失眠患者也有着一定的疗效。
下面,我将结合一些针灸治疗失眠的案例,来介绍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和效果。
案例一:
患者李女士,45岁,因失眠问题就诊。
患者反映自己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每天晚上都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白天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下降。
经过详细的中医诊断后,我决定采用针灸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我采用了三阴交、神门穴、心俞穴等穴位进行针灸。
经过连续的十次治疗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深度增加,白天精神状态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案例二:
患者王先生,50岁,因工作压力大导致失眠问题,就诊于我处。
患者反映自己近一个月来每天晚上都难以入睡,而且睡眠浅,经常半夜醒来难以再次入睡。
在中医诊断后,我决定采用针灸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我主要针灸了百会穴、神门穴、太冲穴等穴位。
经过连续的八次治疗后,患者的睡眠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入睡时间延长,睡眠质量也有了提高,白天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以上两个案例表明,针灸治疗失眠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针灸治疗,可以调
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调整睡眠激素的分泌,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果。
针灸治疗失眠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无副作用,受到患者的欢迎。
总之,针灸治疗失眠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调整
阴阳平衡,达到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针灸治疗失眠的效果是显著的,受到了患者的认可。
希望更多的失眠患者能够了解并尝试针灸治疗,获得更好的睡眠效果。
分析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发布时间:2022-05-23T05:40:18.60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5期作者:陈程[导读] 目的分析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次纳入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失眠患者,总计60例,陈程大庆市中医医院 163311【摘要】目的分析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次纳入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失眠患者,总计60例,收集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
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0例。
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选择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不同用药方案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失眠症选择中药联合针灸方案进行治疗,相比单独西药治疗可提升治疗有效性,应用价值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中药;针灸;失眠症[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insomnia in our hospital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y were collected from July 2020 to July 2021.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alone. It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and is worthy of reference.[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somnia失眠症属于睡眠障碍疾病中发生率较高的病症,目前临床通常会选择药物或是物理方法进行治疗【1】。
针灸治疗失眠症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入我院于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失眠症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
对照组行西药处理,研究组行针灸治疗,记录两组临床有效率。
结果: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研究组86例中,痊愈50例,有效24例,改善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86例中,痊愈30例,有效26例,改善1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1.40%,组间对比p<0.05。
结论:针灸疗法应用于失眠症患者中,其经络得到通畅,阴阳得到调节,达到养心安神的效果。
【关键词】针灸;失眠症;总有效率;效果分析前言目前在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下,失眠症比例逐渐提高,一旦失眠不仅会影响人们正常生活[1],同时还会因为失眠造成人体免疫力和机能降低,因此对失眠症患者处理不能仅仅采取西药处理,本次研究中,将我院于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失眠症患者86例纳入分析,评定针灸治疗的临床价值。
1 数据和方法1.1基本数据在2018.2至2019.2阶段,我院共接收失眠症患者8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均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
研究组中,男女比值为26:17,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3岁,中位年龄(29.56±4.82)岁,最长病程8年,最短病程60日,平均病程(2.41±0.75)年。
对照组中,男女比值为29:14,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24岁,中位年龄(29.57±4.80)岁,最长病程7年,最短病程65日,平均病程(2.45±0.70)年。
基线资料对比,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的失眠症患者诊断满足《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同时具备下列因素:①睡眠障碍,包含无法入睡,睡眠浅,易醒多梦,醒后不能再睡。
②上述睡眠反应每周至少出现3次,并持续30日以上。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失眠症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20-12-30T06:49:47.426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26期作者:高立志[导读]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失眠症的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山西省垣曲县中医医院内科山西运城 043700)【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失眠症的效果。
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5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采用中药辨证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PSQI评分变化。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等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失眠症的效果显著,能够提升睡眠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失眠症;针灸;中药;效果【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6-0178-02失眠症属于中医“不寐”范畴,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
临床统计显示,失眠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10%~15%,年平均发病率在5%左右,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近50%存在睡眠障碍问题,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失眠[1]。
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镇静安眠药,但有明显不良反应,如成瘾性、依赖性、戒断性反应等,影响昼间觉醒质量、行为,容易发生操作性事故。
中医药治疗对本病的治疗疗效已获得肯定,根据病症的虚实,进行辨证用药,可获得良好疗效。
针灸是特色中医外治疗法,根据经络循行理论辨证取穴,能够调整机体阴阳、疏通经络、改善睡眠[2]。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失眠症的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3月—2019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5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针刺与艾灸联手,战胜失眠症⊙杭州市拱墅区桃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叶 帅失眠症主要是指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存在一定障碍,导致睡眠质量较差、睡眠量无法满足机体实际需求,患者在白天可以明显感受到自身未得到充分休息,由此产生精力差、身体困乏、精神萎靡、注意力降低、焦虑不安等不良反应,会对生活、工作、学习等产生诸多严重的不良影响。
一过性失眠和短期失眠症患者,多在调整生活作息、心理、环境等因素后能够重获优质睡眠;而长期慢性失眠症患者多需要依靠药物才能入睡。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长期服用安眠药可能产生依赖性,这个依赖性和药物成瘾还有区别,它主要表现为心理反应,让你觉得不吃药就会睡不着觉。
此外,长期服用安眠药还可能影响警觉性、认知能力等,降低工作效率。
对此,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吃半个月停一周,间隔着吃。
但其实,失眠的问题可以试试以温针灸为代表的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法。
温针之名首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明代杨继洲则在《针灸大成》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之后一直沿用至今。
温针灸即将针刺、艾灸相结合,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要施灸的疾病。
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将毫针(银质的最佳)留在适当的深度,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尽为止。
或在针柄上套置一段约1~2cm的艾条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具体运用于失眠症时,针刺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申脉穴、照海穴等穴位可以疏通患者局部经络、平衡阴阳、调理全身;辅之艾灸,艾叶燃烧所形成的热量可以通过针柄传达至针尖,在患者病变附近形成一定的热效应,使局部组织温度明显升高,促进血液流动。
艾叶燃烧产生的热量还可以对相应穴位形成一定的生理刺激,有效缓解患者局部组织痉挛症状,还可以刺激患者的大脑皮层,对大脑的异常放电形成抑制作用,让人处于一种放松状态,从而缓慢进入睡眠状态。
实际应用时,也可将温针灸与其他中医疗法结合,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比如——温针灸联合耳穴压豆法 耳穴压豆法是中医特色外治疗法之一,通过刺激耳部相应的阳性反应点及穴位,可调整脏腑的气血阴阳从而治疗失眠。
针灸加艾灸治疗失眠130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23T14:04:52.09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作者:张玉李诗娟[导读] 在常规的失眠治疗基础上,运用针灸四神聪、神门、三阴交以及艾灸百会穴的中医治疗方式能够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新疆石河子市纺织医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摘要】目的:运用针刺辅以艾灸研究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方法:针对来我院2013年—2017年中就诊的失眠1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人。
对照组进行指压疗法以及日常作息调整、饮食调理。
观察组在指压疗法以及作息、饮食调整的基础上,针灸四神聪、神门、三阴交以及艾灸百会穴的中医治疗方式。
结果:经过针灸和艾灸的患者失眠情况得到了有效缓解,并且睡眠质量有了较大提升。
结论:在常规的失眠治疗基础上,运用针灸四神聪、神门、三阴交以及艾灸百会穴的中医治疗方式能够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症状,失眠患者的睡眠时间有效延长,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艾灸;失眠治疗;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156-02 失眠,在中医上又可称为“不寐”。
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时则以彻夜不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为有效治疗和预防失眠并及时、有效的缓解失眠症状,我科对130例失眠患者实施进行了对比性治疗研究,发现在常规饮食作息调整以及指压法的基础上,辅以针灸与艾灸治疗效果很好。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2013年—2017年收治失眠患者130例,男70例,女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了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人数为65例。
其中观察组年龄区间为24~78岁,平均年龄为53.23±2.45岁;对照组年龄是23~75岁,平均年龄为54.12±2.67岁。
两组患者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同时每位患者对本次试验的过程以及目的充分了解,并签署了实验确认书。
1.2 方法
对照组:针对原发性失眠需要调整患者的睡眠习惯,调整生物钟,每晚在十点半之前上床。
针对继发性失眠,需要积极寻找失眠的原因,并且在睡眠前调整心态,全身心放松,白天可适当增加运动量同时尽量不睡,或者是适当午睡但是不超过半小时。
晚饭少食,不宜过饱,积极配合食疗。
同时,配合指压法进行穴位按摩。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针灸基本取穴:四神聪、神门、三阴交。
心脾两虚型加心俞、脾俞,心肾不交配心俞、肾俞,肝阳上亢型加肝俞、太冲,脾胃不和型加胃俞、足三里。
并辅以艾灸百会穴。
皮肤常规消毒后,毫针针刺上述穴位,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每日一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艾灸百会穴,采用每日睡前艾条悬灸法,每次10~15分钟。
1.3 观察指标
小米手环型号为XMSH04HM嘱患者每日夜间睡眠时间佩戴,记录总睡眠时间和深睡眠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调查数据运用SPSS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运用(x-±s),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日平均睡眠时间和日平均深睡眠时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日平均睡眠时间、日平均深度睡眠时间均有增加(P<0.01);治疗后两组日平均睡眠时间和日平均深睡眠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详见表。
3.讨论
灸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灸,灼烧的意思。
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熨体表一定部位,通过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素问?汤液论》所述:“馋石针艾治其外”。
艾即指艾灸疗法。
《灵枢?经水》曰:“其治以针艾”。
说明已将“针艾”并提,而“针艾”并用疗效也最佳。
另外,早在《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中就指出“头为精明之府”。
髓海位于头部,脑部髓海又为元神之府,是神气的本源,脏腑经络活动的主宰。
而头又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六阴经中手少阴与足厥阴经直接循于头面部,所有阴经的经别和阳经相合后上达于头面。
有关头部穴位治疗各种疾病,《内经》有所记载,后世《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文献中记载头部腧穴治疗全身各种疾病的就更多了。
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艾灸百会穴具有醒神安神,治疗神志病的作用。
针对本组实验研究,发现通过饮食结构、生物钟、加以指压法按摩穴位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但是效果有待提升。
通过加以针灸以及艾灸治疗后,患者的失眠治疗效果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根据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对穴位进行针对性的针灸和艾灸,并给予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引导,患者的睡眠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
4.结论
针灸以及艾灸疗法在治疗综合性失眠上有显著的疗效,可称之为立竿见影。
指压并针灸在四神聪、神门、三阴交上予以针刺法针灸,并辅以百会穴艾灸。
虚症用补法,实证用泻法,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失眠患者进行常规生活作息引导辅以指压按摩、针灸、艾灸等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艳,李杰.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耳穴埋豆治疗老年失眠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0):1126-1127.
[2]陈莉,孙丽丽,王欣,等.针灸治疗失眠处方取穴规律现代文献研究[J].中医杂志,2012,53(12):1051-1054.
[3]张永兵.针刺加艾灸治疗失眠症5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6):387-387.
[4]陈莉,孙丽丽,王欣,等.针灸治疗失眠处方取穴规律现代文献研究[J].中医杂志,2012,53(12):1051-1054.
[5]周燕.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失眠35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5,24(2):36-37.
[6]刘晓,姚珂,戴鹏飞,等.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失眠3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7,26(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