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2021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后提升训练:第三章 第一节 电离平衡
- 格式:pdf
- 大小:431.86 KB
- 文档页数:7
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与特征1.(吉林长春校级期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A.反应中有氧气参加B.反应过程中有氧原子的得失C.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反应过程中发生电子的转移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H2+Cl2 2HClB.CuO+H2SO4 CuSO4+H2OC.2NaHCO3 Na2CO3+H2O+CO2↑D.MgCl2+2NaOH Mg(OH)2↓+2NaCl3.“文化自信”是我党提出的四大自信之一。
古诗词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下列诗句中加点字部分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月波成露露成霜...,借与南枝作淡妆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4.(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歌曲《青花瓷》的歌词中有“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的“铜绿”化学成分是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2Cu+O2+CO2+H2O Cu2(OH)2CO3。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Cu2(OH)2CO3是混合物B.该反应中氧、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C.该反应中Cu得电子,O2失电子,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只有两种元素题组二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析5.(原创)薯片包装中常常充入氮气,是因为薯片跟空气长时间接触,薯片中大量的脂肪酸就会被氧化,产生一种哈喇味的腐败味道。
另外,空气中的水分不但会使薯片受潮,还利于细菌的滋生,不利于食品安全。
下列有关薯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薯片变质是因为脂肪酸被氧化B.在薯片被氧化的过程中,氧元素也被氧化C.充氮包装能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薯片被挤碎,影响薯片质量D.薯片包装中也可以充入纯净、干燥的氩气6.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A.Zn+2HCl ZnCl2+H2↑B.2H2S+SO2 3S+2H2OC.H2+CuO Cu+H2OD.2H2O 2H2↑+O2↑7.我国“四大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节反应热第1课时反应热焓变课后篇素养形成夯实基础轻松达标1.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
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A.硝酸铵B.生石灰C.氯化镁解析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B,需要吸收能量的是()A.钠与水的反应B.H+Cl HClC.I 2I+ID.S+O2SO2解析A中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中氢原子与氯原子结合生成HCl分子时,有化学键形成, ;C项中有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D中S与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C()A.反应热是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ΔH越大,说明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C.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的差值来决定解析一定量的物质在恒压条件下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A项错误。
对于反应放热,ΔH越大,说明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少,B项错误。
只有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才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项错误。
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取决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D项正确。
答案D4.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放热反应,后者是吸热反应的是()A.生石灰溶于水;锌粒和稀硫酸反应B.干冰升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熔化C.氨水与醋酸反应;二氧化碳与碳反应;化石燃料燃烧项中,CaO与H2O的反应、Zn与H2SO4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B项中,干冰升华不属于化学反应,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熔化为吸热过程,也不是化学反应。
C项中,氨水与醋酸的反应为放,CO2与C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D项中,煅烧石灰石是吸热反应,化石燃料燃烧为放热反应。
()A.H2O(g)H2O(l)放出44kJ热量B.ΔH>0的化学反应C.形成化学键时放出862kJ能量的化学反应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取决于焓(生成物)与焓(反应物)的相对大小。
第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 1.【答案】B【解析】明矾可以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可以生成()3Al OH 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A 正确;氧化铝具有两性,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氨水反应,因为氨水碱性弱,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溶液中,B 错误;过氧化钠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作为氧气的来源,C 正确;23Fe O 可以制防锈油漆、红色颜料,D 正确。
2.【答案】B【解析】A 、C 项的溶液虽能溶解铁,但析出的Ag 或Cu 会附着在铁上,D 项的溶液不能使铁溶解。
3.【答案】C【解析】A 项,34Fe O 为黑色晶体;B 项,Fe 与()2H O g 反应生成34Fe O 和2H ;D 项,3Fe +与SCN -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易溶于水。
4.【答案】A【解析】FeO 溶于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水,滴加KSCN 溶液没有颜色变化,再加入氯水时,氯水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与KSCN 溶液反应即可显红色,A 正确;23Fe O 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滴加KSCN 溶液显红色,B 错误;3FeCl 溶于水,滴加KSCN 溶液显红色,C 错误;()3Fe OH 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滴加KSCN 溶液显红色,D 错误。
5.【答案】B【解析】中学常见水溶液有颜色的离子有()()()()++2+234Fe Fe Cu MnO -浅绿色、黄色、蓝色、紫色,A 错误;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表现为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表现为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通常情况下铁的化合价有0价、2+价、3+价,2Fe +处于中间价态,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一般认为3Fe +处于最高价,因此只具有氧化性,B 正确;3Fe +的溶液中滴入含KSCN 的溶液,立即出现红色,C 错误;铁粉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34Fe O ,不是23Fe O ,D 错误。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一节电离平衡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2020吉林四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判断强、弱电解质的标准是( )A.导电能力B.溶解度C.相对分子质量D.电离程度2.(2020北京西城高二上期末)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NaClB.NaOHC.NH3·H2OD.H2SO43.(2020山东淄博七中高二上月考)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1)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A.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B.白醋中存在分子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D.经检验白醋中c(H+)约为0.01 mol·L-14.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深度解析)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B.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C.强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完全电离,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D.强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强电解质弱5.(2020安徽黄山八校联盟高二上期中联考)现有:①硫酸铜溶液②CO2③石墨④KOH⑤CH3COOH ⑥NH3⑦NH3·H2O ⑧NaHCO3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
深度解析 题组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6.(双选)(2020浙江温州高二上期末)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Ba(OH)2 Ba 2++2OH -B.H 2CO 3 2H ++C O 32-C.NaHSO 4 Na ++H ++S O 42-D.Na 2CO 32Na ++C O 32-7.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CH 3COO -+H +,要使电离平衡右移且c(H +)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NaOH(s) B.加入盐酸C.加蒸馏水D.升高温度8.(2020湖南益阳高二上期末)常温下,将浓度为0.05 mol/L 的HClO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易错 ) A.c(H +)B.c (H +)c (HClO )C.K a (HClO)D.c (ClO -)c (H +)题组三 电离平衡常数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离平衡常数受溶液浓度的影响B.电离平衡常数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C.K a 大的酸溶液中c(H +)一定比K a 小的酸溶液中的c(H +)大D.H 2CO 3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 a =c (H +)·c (CO 32-)c (H 2CO 3)10.下列关于电离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离常数(K)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越弱B.电离常数(K)与温度无关C.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常数(K)不同D.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常数相互关系为K1<K2<K311.下表是常温下某些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弱酸HCN HF CH3COOH HNO2电离常数 6.2×10-10 6.8×10-4 1.8×10-5 6.4×10-6则0.1 mol·L-1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c(H+)最大的是( )A.HCNB.HFC.CH3COOHD.HNO212.(2020陕西西安中学高二上期中)由表格中电离常数判断下列反应可以发生的是( )弱酸HClO H2CO3电离平衡常数(25 ℃)K=3.2×10-8K1=4.3×10-7K2=4.7×10-11A.NaClO+NaHCO3 HClO+Na2CO3B.NaClO+CO2+H2O HClO+NaHCO3C.2NaClO+CO2+H2O 2HClO+Na2CO3D.2HClO+Na2CO3 2NaClO+CO2↑+H2O能力提升练题组一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理解与应用1.(双选)(2019福建三明一中高二上月考,)醋酸铅因有甜味而被称为“铅糖”,它有毒但能入药,又知(CH3COO)2Pb可溶于水,硝酸铅与醋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2++2CH3COO- (CH3COO)2Pb。
盐类的水解【学法指导】1.从组成盐的离子成分角度分析盐类水解的本质。
2.以动态平衡的观点分析盐类水解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
3.以离子方程式的形式,表达盐类水解。
【基础梳理】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归纳总结强酸强碱盐:。
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
【典例1】正误判断。
(1) 盐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是盐的水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2) NH4Cl溶液呈酸性是由于溶液中c(H+)>c(OH-)( )(3) 在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c(H+) ( )(4) 水电离出的H+(或OH-)与盐电离出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结合,使盐溶液呈碱性(或酸性)( )答案:√×√√二、溶液呈现酸碱性不同的原因用生成弱电解质c(H+)和c(OH-)的相对大小结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在水中电离出来的离子和水电离出来H+或OH-能否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有关。
(1)强酸弱碱盐的水解(NH4Cl溶液)理论解释平衡时溶液的酸碱性离子方程式(2)强碱弱酸盐的水解(CH3COONa溶液)理论解释平衡时溶液的酸碱性离子方程式试分析NaCl 溶液呈中性的原因: ☂名师点拨Na 2CO 3的水解分两步进行:第一步:Na 2CO 3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CO 32-与水电离出来的H+结合生成HCO 3-2323CO H OHCO OH ---++第二步:生成HCO 3-继续与水电离出来的H+结合成弱电解质H 2CO 33223HCO H OH CO OH --++Na 2CO 3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CO 32-与水电离出来的H+结合生成HCO 3-,HCO 3-又与水电离出来的H+结合生成H 2CO 3,促进水继续电离,溶液中c(H +)<c(OH -),溶液显碱性。
Na 2CO 3第二步水解的程度比第一步小得多,平衡时溶液中H 2CO 3的浓度很小,不会放出CO 2气体。
第一节卤代烃【A组】1。
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错误的是()A。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一氯代烃的沸点逐渐升高B。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一氯代烃的密度逐渐增大C。
等碳原子数的一氯代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D.等碳原子数的一卤代烃,卤素的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A项正确;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一氯代烃的密度逐渐减小,B项错误;等碳原子数的一氯代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C项正确;等碳原子数的一卤代烃,卤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D项正确。
2。
(双选)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液体B.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但不一定发生消去反应C。
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素原子D。
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例如一氯甲烷是气体,溴乙烷密度比水大,A项错误;卤代烃分子中,连有卤素原子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因此并不是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B项正确;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素原子,C项正确;卤代烃不一定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也可以通过加成反应,D项错误。
3.(2020山东滨州高二检测)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属于消去反应的是()A。
乙烯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B.浓硫酸和苯的混合液加热至80 ℃C.煮沸氯乙烷和苛性钾溶液D.煮沸氯乙烷和苛性钾的乙醇溶液项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C两项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D 项反应属于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4.某卤代烃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丙烯,将剩余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浅黄色沉淀,则原卤代烃的结构简式可能是()A。
CH3CH2CH2—Cl B.C。
CH3CH2CH2-I D.都能生成丙烯,浅黄色沉淀是溴化银,则该卤代烃为溴代烃。
5。
卤代烃R—CH2—CH2—X中的化学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B.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C.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D。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电离平衡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单项选择题I1.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质量水平】A.熔融MgCl2、熔融NaOH B.液氨、石灰水C.石墨、食醋D.稀硫酸、蔗糖【参考答案】A【质量水平】3A.溶液呈电中性B.溶液中无CH3COOH分子C.氢离子浓度恒定不变D.c(H+)=c(CH3COO-)【参考答案】C【质量水平】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OH-,阴离子所带负电荷-+H+,H2O H总数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永远相等,与是否达到电离平衡无关4.下列各项中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aHCO3的水溶液:NaHCO3===Na++H++CO2-3B.熔融状态的NaHSO4:NaHSO4===Na++HSO-4C.HF的水溶液:HF===H++F-D.H2S 的水溶液:H S2H++S2-【参考答案】B【质量水平】考点细化内容质量水平电离方程式书写AHCO-3是弱酸的酸式根,不能拆写,应是NaHCO3===Na++HCO-3L1 B 熔融状态下,HSO-4不能电离L2 CHF属于弱酸,应是部分电离:HF H++F-L1 DH2S属于二元弱酸,应分步电离:H2S H++HS-,HS-H++S2-L2A.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的浓度和离子的浓度相等B.达到电离平衡时,由于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所以说电离平衡是静态平衡C.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可能会发生移动D.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各离子的浓度相等【参考答案】C【质量水平】考点细化内容质量水平A.1 mol/L的醋酸溶液中,c(H+)=1 mol/LB.醋酸与水以任意比互溶C.10 mL 1 mol/L的醋酸溶液恰好与10 mL 1 m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D.在相同条件下,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参考答案】D【质量水平】项能说明醋酸已达到电离平衡状态的是( )A .醋酸的浓度达到1 mol·L -1B .H +的浓度达到0.5 mol·L -1C .醋酸的浓度、醋酸根离子的浓度、H +的浓度均为0.5 mol·L -1D .醋酸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参考答案】D 【质量水平】二、单项选择题II8.下列事实中,能说明HNO 2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HNO 2溶液用水稀释后,H +浓度下降 B .HNO 2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 C .HNO 2溶液不与氯化钠反应D .0.1 mol·L-1的HNO 2溶液的c(H +)=10-2 mol·L -1 【参考答案】D 【质量水平】离HNO2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说明其是弱电解质C HNO2溶液不与氯化钠反应不能说明亚硝酸是弱酸L2D 0.1 mol·L-1的HNO2溶液的c(H+)=10-2mol·L-1<0.1 mol·L-1,说明HNO2电离不完全,存在电离平衡L49.一元弱酸HA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A⇌A-+H+。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情景切入]水是自然界里含量最丰富的溶剂之一,它能或多或少地溶解地球上存在的各种物质。
在地球演变与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自然界里的水成为生物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
在我们周围所进行的各种过程中,水溶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需在水溶液中进行,而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涉及许多问题。
例如:物质溶于水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物质在水中是如何存在的?物质在水中会与水发生怎样的相互作用?物质在水中的反应有哪些规律?[知识导航]本章内容主要从过程的可逆和化学平衡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等。
本章知识在结构上分为四节:第一节主要学习电离平衡;第二节主要学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pH的计算、酸碱中和滴定;第三节主要学习盐类的水解——盐类的水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第四节主要学习沉淀溶解平衡。
[学法指导]1.把握内涵,懂实质。
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
2.理解本质,重应用。
学会利用平衡理论解释日常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现象。
3.了解特征,会迁移。
在掌握化学平衡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相似的知识解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问题。
第一节电离平衡4.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
新课情境呈现蚊虫、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常向人体血液内注入一种人们称之为蚁酸(主要成分为HCOOH)的有机酸。
当人受到蚊叮蚁咬时,皮肤上常起小疱,这是因为人体血液中酸碱平衡被破坏所致。
若不治疗,过一段时间小疱会自行痊愈,这是由于血液中又恢复了原先的酸碱平衡。
你能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这一事实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电离平衡的世界吧!课前素能奠基新知预习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实验探究:实验 1.0 mol·L-1盐酸 1.0 mol·L -1醋酸溶液的pH 数值__0__ __>0__ 结论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__不相同__导电能力盐酸__>__醋酸与镁条反应现象剧烈反应,产生气体缓慢反应,产生气体结论镁与盐酸反应快,表明盐酸中的c(H+)__大__实验结论HCl和CH3COOH的电离程度__不同__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解质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
第三章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9全国Ⅲ)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 AB.c(H+)=c(H2P O4-)+2c(HP O42-)+3c(P O43-)+c(OH-)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pH、N A的计算,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等,难度较小。
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中c(H+)=1×10-2mol·L-1,则1 L溶液中H+的数目为0.01N A,A项错误;磷酸溶液中的阳离子有H+,阴离子有H2P O4-、HP O42-、P O43-及OH-,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H+)=c(H2P O4-)+2c(HP O42-)+3c(P O43-)+c(OH-),B项正确;磷酸为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电离,但c(H+)减小,pH增大,C项错误;磷酸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3PO4H2P O4-+H+,向磷酸溶液中加入NaH2PO4固体,根据同离子效应可知,磷酸电离平衡向逆向移动,溶液酸性减弱,D项错误。
2.(2020山西太原高二期中)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N H4+、S O42-、N O3-B.c(N O3-)=1 mol·L-1的溶液中:H+、Fe2+、S O42-、Cl-C.中性溶液中:N H4+、Fe3+、S O42-、Al O2-D.c(H +)c(OH-)=1×1012的溶液中:K+、Na+、S2O32-、F-,Na+、N H4+、S O42-、N O3-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c(N O3-)=1 mol·L-1的溶液中,H+、Fe2+、N 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中性溶液中Fe3+、Al O2-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铝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c(H +)c(OH-)=1×1012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S2O32-会反应生成S和SO2,故D错误。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盐类的水解课后篇素养形成夯实基础轻松达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溶液都是中性的B.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类型无关C.NaHCO3溶液显酸性溶液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c(OH-)>c(H+)3答案D2.下列关于盐类水解反应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盐都可发生水解反应B.盐只能发生水解反应,不能发生其他反应C.盐发生水解反应肯定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且促进水的电离,则盐一定不发生水解反应答案C3.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的是()A.KClB.Na2OCl D.CH3COONa解析A选项,氯化钾溶于水呈中性,所以错误;B选项,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所以错误;C选项,氯化铵溶于水,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所以正确;D选项,醋酸钠溶于水,醋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所以错误。
答案C4.在Na2S溶液中c(Na+)与c(S2-)的比值是()A.2B.小于2C.大于2D.12解析若S2-不水解,则c(Na+)与c(S2-)的比值等于2。
但在实际Na2S溶液中,S2-发生水解(分步水解):S2-+H2O HS-+OH-、HS-+H2O H2S+OH-,所以c(Na+)与c(S2-)的比值大于2。
答案C5.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B.26M3+C.Cl-D.CH3COO-解析A项中HCl溶于水电离出H+,抑制了水的电离;B项中26M3+为Fe3+,Fe3+与H2O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Fe(OH)3,促进水的电离;C项中Cl-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D项中CH3COO-属于弱酸根离子,会结合水电离出的H+生成弱酸CH3COOH,从而促进水的电离。
答案C6.下列关于盐类水解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的盐B.含有弱酸根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C.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形成盐的酸、碱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D.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2-+2H2O H2S+2OH-解析溶液呈中性的盐不一定是强酸强碱盐,可能是弱酸弱碱盐,如醋酸铵溶液呈中性,A错误;含有弱酸根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不一定呈碱性,如醋酸铵溶液呈中性,亚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B错误;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形成盐的酸、碱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C正确;S2-水解离子方程式为S2-+H2O HS-+OH-、-O H2S+OH-,D错误,选C。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一节电离平衡课后篇素养形成夯实基础轻松达标1。
关于强、弱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强电解NaCl H2SO4盐酸CaCO3质弱电解HF BaSO4HClO CH3COOH质非电解Cl2氨水C2H5OH SO2质解析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Cl2是单质,氨水、盐酸都是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CaCO3、BaSO4虽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全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HClO、CH3COOH都是弱电解质;SO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不是自身电离导致的,C2H5OH水溶液不导电,SO2、C2H5OH都是非电解质,所以A、B、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为弱电解质B。
硝酸钾溶液能导电,故硝酸钾溶液为电解质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为弱电解质D.石墨虽能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解析BaSO4溶于水的部分全部电离,BaSO4是强电解质,A项不正确;KNO3溶液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B项不正确;CO2不是电解质,C项不正确;石墨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正确。
答案D3.将浓度为0。
1 mol·L—1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H+)B.K a(HF)C.c(F-)c(H+)D。
c(H+)c(HF)解析HF为弱酸,存在电离平衡:HF H++F-。
加水稀释,平衡虽正向移动,但c(H+)减小,A错误;电离常数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电离常数K不变,B错误;当溶液无限稀释时,c(F-)不断减小,但c(H+)无限接近10-7mol·L-1,所以c(F-)c(H+)减小,C错误。
答案D4。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aHSO 4溶于水:NaHSO4Na++H++S O42-B。
次氯酸电离:HClO ClO-+H+C。
第3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基础过关练题组一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1.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深度解析)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D.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平衡一定发生移动2.(2020湖北荆州中学、宜昌一中高二上期末)对于下列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Cl2+H2O HCl+HClO,向氯水中加入碳酸钙,漂白性增强B.ZnS+Cu2+ CuS+Zn2+,ZnS遇CuSO4溶液转化为CuSC.2NO2 N2O4ΔH<0,将装有NO2的玻璃球浸入热水中,红棕色变浅D.Cr2O72-(橙色)+H2O 2Cr O42-(黄色)+2H+,K2Cr2O7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硫酸,橙色加深题组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2Cr O42-(黄色)+2H+ Cr2O72-(橙色)+H2O,溶液颜色介于黄色和橙色之间,现欲使溶液颜色变浅,可以在溶液中加入( )①H+②OH-③K+④H2O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4.下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符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状态Ⅰ和平衡状态Ⅱ时浓度不相等题组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5.(2020四川眉山高二上期末)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B(g) cC(g)。
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为0.60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再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为1.00 mol/L。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a+b>cC.A的转化率降低D.B的体积分数减小6.一定温度下,反应C(s)+H2O(g) CO(g)+H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措施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深度解析)①增加C的物质的量②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③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容积变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题组四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7.反应A(g)+3B(g) 2C(g) ΔH<0,达到平衡后,将反应体系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8.(2020甘肃静宁一中高二上期末)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2A(g) 2B(?)+C(?) ΔH>0,若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和C肯定都是气体B.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C.B和C可能都是液体D.B和C可能都是固体题组五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9.(2020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上期末)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形成的平衡体系升温后颜色变深B.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催化剂二氧化锰,使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的量增多C.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新制氯水久置后颜色变浅能力提升练题组一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2020四川成都高二上期末,)生命过程与化学平衡移动密切相关。
选择性必修一综合测评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的日常生活装置中,与手机充电时的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解析手机充电过程为电解过程,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解水为电解过程,与手机充电的能量转化形式相同,A正确;水力发电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B错误;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C错误;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
答案A浙江4月选考)高温高压液态水具有接近常温下弱酸的c(H+)或弱碱的c(OH-),油脂在其中能以较快的反应速率水解。
与常温常压水相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温高压液态水中,体系温度升高,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B.高温高压液态水中,油脂与水的互溶能力增强,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C.高温高压液态水中,c(H+)增大,可催化油脂水解反应,且产生的酸进一步催化水解D.高温高压液态水中的油脂水解,相当于常温下在体系中加入了相同c(H+)的酸或相同c(OH-)的碱的水解解析对于任何化学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均可加快反应速率,A项正确;由于高温高压液态水中,c(H+)和c(OH-)增大,油脂水解向右移动的倾向变大,因而油脂与水的互溶能力增强,反应速率加快,B项正确;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以H+做催化剂,加快水解速率,因而高温高压液态水中,c(H+)增大,可催化油脂水解反应,且产生的酸进一步催化水解,C项正确;高温高压液态水中的油脂水解,其水环境仍呈中性,因而不能理解成相当于常温下在体系中加入了相同c(H+)的酸或相同c(OH-)的碱的水解,D项不正确。
答案D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kJ·mol-1,则含4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kJ的热量B.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C.已知2C(s)+2O2(g)2CO2(g)ΔH=a;2C(s)+O2(g)2CO(g)ΔH=b,则a>b P(白磷,s)P(红磷,s)Δ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解析醋酸是弱酸,其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故含40.0g即1mol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A正确;氢气的燃烧热必须是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是吸热的,故氢气的燃烧热大于241.8kJ·mol-1,B错误;等量的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高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因两反应的ΔH<0,即a<b,故C错误;P(白磷,s)P(红磷,s)ΔH<0,所以红磷的能量低于白磷的能量,所以白磷不如红磷稳定,故D错误。
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双基巩固学考突破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B.物质在反应中被氧化,此物质中的某一元素化合价降低C.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D.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解析: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为氧化反应,A项错误;物质被氧化表现为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B项错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2.在反应2Fe2++4Br-+3Cl22Fe3++6Cl-+2Br2中,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A.Fe2+B.Br-C.Cl2D.Cl-答案:C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所给反应中,Fe元素从+2价升高到+3价,Br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而Cl元素从0价降低到-1价。
所以发生还原反应的是Cl2。
3.下列变化过程不一定有电子转移的是( )A.HCl MgCl2B.Na Na+C.CO CO2D.Fe3+Fe2+答案:A解析:B项中钠元素化合价升高,C项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D项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这三个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电子的转移。
A项中的变化,若用单质Mg实现,则有电子转移;若用MgO或Mg(OH)2实现,则没有电子转移。
4.在反应中,物质甲中的X原子将电子转移给物质乙中的Y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物质甲被氧化②物质乙被氧化③物质甲发生还原反应④物质乙发生还原反应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知,X原子失去电子,X元素化合价升高,物质甲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而Y原子得到电子,Y元素化合价降低,物质乙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5.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HCl Cl2B.Cr O42-Cr2O72-C.N H4+NH3D.Cu2+Cu答案:D解析:A项中氯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HCl发生氧化反应;B项和C项中都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项中铜元素由+2价降低为0价,C u2+发生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