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实验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7
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实验设计(教案)探究背景:酸碱指示剂的产生,方便人们快捷辨别酸碱性溶液。
在接近尾声的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使用过常见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和酚酞对酸碱溶液进行测试,了解其变色范围,所显颜色。
酸碱指示剂最早是从植物花朵遇到酸碱显色的现象中获得启示而被提取制成的,对于不同的植物色彩,遇酸碱有何颜色指示呢,我们在选取几种植物花瓣进行探究。
探究意义:1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弱有机酸或弱有机碱,它们的颜色变化是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变化的,通过实验测定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范围来了解实验的变色范围。
2 、pH值的测定和控制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中都很重要,通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来测定溶液的pH值来研究对各领域的有关作用。
3 、通过实验,提高中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反应原理:在植物的花、叶、根、果实中含有一些植物色素,主要是花青素,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就可用它们的浸出液制作成酸碱指示剂了。
制成的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呈现不同的变化,利用它的颜色变化,来辨别水溶液的酸碱性。
我们期望当指示剂滴加到不同酸碱性溶液中有较直观以及明显的颜色区别变化,这是优良的指示剂的必备要素。
颜色区别是第一位的,具体显现什么颜色相对次要了。
【活动与探究目标】1、探究几种常见植物的汁液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2、能够根据本次实验,总结出能作酸碱指示剂的所需条件3、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4、学生能够获得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实验用品烧杯、蒸馏水、胶头滴管、酒精、10%NaOH溶液、10%HCl溶液、紫花、黄花、红花(校园采摘)、紫甘蓝、胡萝卜(市场购买)、研钵、纱布、白色点滴板活动与探究过程【导入】回顾学过的常见酸碱指示剂的种类(石蕊、酚酞),各自遇酸、碱的变色情况,学生填表。
【提出问题】除过以上两种指示剂之外,再有其他的物质可以做酸碱指示剂吗?【猜想与假设】因为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就是源自植物花瓣,应该存在除常用的石蕊与酚酞之外的多种酸碱指示剂。
“自制酸碱指示剂”探究活动的改进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与难点,是中考考查的主要内容。
“自制酸碱指示剂”是学习酸碱盐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第十单元《酸和碱》中P51页探究活动——“自制酸碱指示剂”是这样表述的:1.阅读“资料卡片——酸碱指示剂的发现”,你从中能获得什么启示?与同学交流。
2.自制酸碱指示剂。
(1)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2)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3)试验指示剂在下列4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每小组可以自制1-23.交流实验结果,比较所得的指示剂中,哪些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明显?教材虽为“探究活动”提供了样式,但我们的教学更应重视探究的过程。
教材也为“探究活动”提供了具体方案,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结合实际,可进行改进,使之更符合教学实际,让课堂变得有序、有情、有效、有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课堂。
为了让探究活动落到实处,让探究活动顺利进行,激发学生学习酸碱盐的兴趣,让“科学素养树魂,人文素养立根”,笔者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细化探究活动步骤1.集。
提前告知学生探究活动的要求,让学生收集植物的花瓣。
2.剪。
用剪刀将植物的花瓣剪碎。
3.研。
用研钵将碎花瓣捣烂。
4.浸。
向研钵倒入约5mL的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被捣烂的花瓣5分钟左右。
5.展。
将纱布折成2-3层,展开放置在烧杯口上。
6.滤。
另一位学生将研钵中被捣烂的花瓣与浸泡液倒到烧杯口上的纱布上。
7.挤。
提起纱布,挤压纱布,让汁液流入烧杯中。
8.检。
在点滴板上分别滴加酸性溶液(白醋、盐酸)、碱性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自制的汁液,观察颜色的变化并记录在表格中(如上表),判断这种汁液能否用作指示剂。
9.存。
小组交流展示,比较哪一种汁液最适合用作指示剂,把最适合用作指示剂的汁液装入滴瓶中,并贴上标签,用作酸碱盐学习探究活动时的指示剂。
实验步骤1在电煮锅中放入纯净水,将紫甘蓝撕碎后放进电煮锅中,煮至纯净水变色。
将紫甘蓝水晾凉后倒入6个水杯中备用。
英国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1627~1691年)从植物中提取汁液制成试纸。
他用试纸对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进行实验,最终发明了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酸碱指示剂。
其实,用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就能制成酸碱指示剂,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文图/邢庆增(江苏大学)实验材料小苏打、紫甘蓝、透明水杯、食用碱、白醋、雪碧、肥皂、柠檬、电煮锅、纯净水自制酸碱指示剂202344JUL.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责任编辑 实验原理紫甘蓝变色,是由于紫甘蓝细胞内花青素的作用。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是构成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
花青素类物质的颜色随pH 值变化而变化,pH 值小于6.5为粉红色,pH 值在7.0~7.1为紫色,pH 值在7.5~8.5为蓝色,pH 值在8.5~12为绿色,pH 值大于12.5为黄色。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利用花青素的水溶性,从紫甘蓝中提取出花青素,作为酸碱指示剂。
实验样品中,肥皂水的pH 值在7~9之间;食用碱是碳酸钠(Na 2CO 3)和碳酸氢钠(NaHCO 3)的混合物,pH 值在9~11之间;小苏打(NaHCO 3),pH 值在8.3~9.5之间;白醋的pH 值为2.4;雪碧的pH 值为3.5;柠檬的pH 值在2.0~2.5之间。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加了白醋、雪碧、柠檬的紫甘蓝水呈红色或者粉色,并且随着pH 值的减小,颜色会越来越深。
而加了肥皂水、小苏打、食用碱的紫甘蓝水呈绿色或者蓝色,其中肥皂水碱性较弱,呈绿色;小苏打和食用碱的碱性较强,颜色也会随之加深。
实验步骤3在准备好的6杯紫甘蓝水中分别倒入一勺食用碱、一勺小苏打、少许白醋、少许雪碧、少许肥皂水以及少许柠檬汁。
观测每个杯子中液体的颜色变化。
自制酸碱指示剂的实验步骤实验所需材料:- 红色葡萄酒- 紫甘蓝(洋红色)- 酸性溶液(例如柠檬汁或醋)- 碱性溶液(例如氨水或小苏打水溶液)- 试管或小烧杯- 滴管或草管- 酒精灯或加热板实验步骤:步骤一:制备酸性溶液将柠檬汁或醋倒入试管或小烧杯中,作为酸性溶液的来源。
这个溶液将用于测试指示剂的酸碱性。
步骤二:制备碱性溶液将氨水或小苏打水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或小烧杯中,作为碱性溶液的来源。
同样,这个溶液也将被用于测试指示剂的酸碱性。
步骤三:制备指示剂将一小部分紫甘蓝粉末取出并加入到一个试管或小烧杯中。
然后,添加一些红色葡萄酒。
注意,红色葡萄酒中的酸性物质将与紫甘蓝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步骤四:观察颜色变化使用滴管或草管,将酸性溶液滴入装有指示剂的试管或小烧杯中。
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如果溶液变红,说明指示剂对酸性物质呈现酸性反应。
步骤五:继续观察颜色变化再次使用滴管或草管,将碱性溶液滴入装有指示剂的试管或小烧杯中。
再次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如果溶液变绿或蓝,说明指示剂对碱性物质呈现碱性反应。
步骤六:进一步测试通过逐渐添加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可以进一步测试指示剂的酸碱性。
观察颜色的变化,以确定指示剂对不同酸碱度物质的反应。
步骤七:结论根据观察结果,总结指示剂对酸碱性物质的反应特点。
指示剂在酸性条件下呈现红色,而在碱性条件下呈现绿色或蓝色。
这是因为指示剂分子的结构在不同酸碱度下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颜色的变化。
实验安全提示:- 在进行实验时,务必戴上手套和护目镜,以防止化学物质对皮肤和眼睛的伤害。
-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酸性和碱性溶液的浓度,避免溅到皮肤或衣物上。
- 在使用酒精灯或加热板时,要小心火源,避免发生火灾或烫伤事故。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亲身体验指示剂对酸碱性物质的反应特点。
同时,也增加了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个实验,对酸碱指示剂的制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
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原理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有趣又实用的话题——自制酸碱指示剂。
听到“酸碱指示剂”,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就像是化学课上的高深莫测的理论,其实并不是那么复杂,反而是个动手做的小实验,既好玩又能涨见识。
想象一下,平时喝的饮料、用的水果,居然能用来判断酸碱,这是不是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兴奋呢?自制酸碱指示剂其实就是用一些天然材料来帮我们识别液体的酸碱性。
比如说,红卷心菜,这可是个好东西!它里面含有一种神奇的物质,叫做花青素。
这个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下,颜色会发生变化。
酸性环境下,它可能变成红色,碱性环境下,则会变成绿色或者蓝色。
简直就是一个色彩变幻的魔法!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搞搞动手,结果一小瓶液体竟然变得五颜六色,谁不觉得酷炫呢?怎么做这个指示剂呢?找一些新鲜的红卷心菜,切成小块,然后放到锅里煮,加水。
水煮沸后,颜色就会慢慢释放出来,变成深紫色的液体。
等水稍微冷却,滤掉菜叶,留下的液体就是我们的“魔法指示剂”了。
咱们可以准备一些家里的醋、洗洁精,甚至是小苏打,来测试它们的酸碱性。
你会发现,每次滴上一滴指示剂,颜色变化都让人惊喜不已!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了,为什么花青素会跟酸碱发生关系呢?这其实跟它的分子结构有很大关系。
花青素在酸性环境中会带上氢离子,造成它的颜色变化;而在碱性环境中,氢离子减少,颜色也就变了。
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自然界里的小化学反应,简简单单,真是神奇啊!除了红卷心菜,还有许多水果和植物也可以做指示剂。
比如说,柠檬汁也是个好选择,酸酸的味道,往一滴指示剂里一倒,颜色就会乖乖变了。
再比如蓝莓、黑莓,都是能带来色彩变幻的小帮手。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东西,都能成为我们科学实验的小工具,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做这个实验不仅有趣,还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科学原理。
酸碱性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食物、清洁剂,甚至我们的身体,都和酸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了解这些,也能让我们更好地选择日常生活中的产品,比如知道什么时候该用酸性清洁剂,什么时候该用碱性洗涤剂,真是一举两得嘛!如果你在家里做这个实验,千万不要忘了邀请家人一起参与哦。
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报告反思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自制酸碱指示剂,通过实验制作的指示剂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2. 实验原理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通过变色反应来指示溶液酸碱性质的物质。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苏木精、酚酞、溴酚蓝等。
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红蓝草制作了自己的酸碱指示剂。
3. 实验过程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红蓝草:100g- 无水酒精:100mL- 烧杯:1个- 滤纸:适量3.2 实验步骤1. 将红蓝草放入研钵中,用研钵研磨成细粉末;2. 将细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无水酒精搅拌均匀;3. 用滤纸过滤混合溶液,得到红蓝草的提取液。
3.3 结果与讨论经过上述步骤制作的红蓝草提取液呈现出紫色,具有很好的酸碱指示作用。
我们将提取液分别放入酸性和碱性溶液中,观察到红蓝草提取液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
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自己的酸碱指示剂,并验证了其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这说明我们制作的酸碱指示剂具有较好的实验效果。
5.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红蓝草粉末较为粗糙,研磨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尝试了多次研磨和过滤,最终得到了较为细致的红蓝草提取液。
6. 对实验结果的思考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酸碱指示剂的重要性。
酸碱指示剂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从而指导我们在实验或日常生活中的化学操作。
自制酸碱指示剂是一种简单且有趣的实验,既提升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也加深了我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7. 实验的不足之处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只是制作了简单的酸碱指示剂,并没有深入研究指示剂的原理和性质。
我们希望将来能够进一步了解各种酸碱指示剂的特性,并进行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8. 对实验改进的建议在为红蓝草研磨成细粉末的过程中,我们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建议可以使用更加高效和精细的研磨方法,以提高红蓝草的细度和均匀度。
9. 总结通过这次自制酸碱指示剂的实验,我们不仅增加了实验操作的经验,也对酸碱指示剂的原理、性质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紫甘蓝实验记录实验一:自制酸碱指示剂(紫甘蓝)
实验用品:紫甘蓝、白醋、雪碧、果汁、酱油、苏打水(碳酸钠溶液)、小苏打水(碳酸氢钠溶液)、食盐水(氯化钠溶液)、蔗糖水、自来水、牛奶、柠檬水、花露水、洗手液、洗洁精、沐浴露、洗衣液、肥皂水、滴管、一次性塑料杯等
1、提取紫甘蓝汁
①把新鲜的紫甘蓝菜叶榨汁
②过滤,提取汁液。
2、探究紫甘蓝汁的秘密
紫甘蓝在常见液体中的颜色变化。
准备白醋、雪碧、果汁、酱油、苏打水、小苏打水、食盐水、蔗糖水、自来水、牛奶、柠檬水、花露水、洗手液、洗洁精、沐浴露、洗衣液、肥皂水等这些液体,分别滴加紫甘蓝汁液,振荡或搅拌,观察并记录各种液体中紫甘蓝颜色的变化。
3.实验原理:
紫甘蓝变色,是由于紫甘蓝的细胞内的花青素的作用。
花青素为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存在于液泡内的细胞液中。
其颜色因酸碱度的不同而改变颜色,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呈碱性则偏蓝。
影响花青素呈色的因素包括花青素的构造、PH值、共色作用等。
正是由于花青素在酸性环境中颜色偏红,碱性环境中偏蓝,所以紫甘蓝汁可以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
自制鲜花酸碱指示剂的探究实践博才实验学校九(六)班曹子奇周烨涛朱有琦一、课题的提出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酸碱性,知道了酸碱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发生反应而变成不同的颜色。
上课时,老师告诉我们,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某些显色的物质,它们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会显示不同的颜色,也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来使用。
比如月季花、菊花、丝瓜花和一串红等。
它们为什么有那么神奇的效果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准备展开研究。
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1、不同花指示酸碱功效的实验探究为了揭开一些花能指示酸碱性之谜,我们班里的三个同学成立了探究小组,对不同花种进行实验探究。
我们取了四种不同的花的花瓣,把这些花的花瓣切碎捣烂,用酒精浸制30分钟,得到浸出液,然后分别滴加酸性的食醋与碱性的肥皂水,观察其颜色变化,并记录。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记录。
花种酸碱酒精浸出液颜色康乃馨(粉)无色黄色无色香槟绿色黄色绿色玫瑰(红)红色绿色红色百合绿色绿色绿色由此,我们推断,不同花种对能否指示酸碱和颜色变化有影响。
那么,同种花的花瓣颜色对能否指示酸碱或颜色变化有影响吗?于是,我们又收集了同种花不同颜色的花瓣进行实验。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记录。
花种、颜色酸碱酒精浸出液颜色玫瑰(红)红色绿色红色玫瑰(粉)红色绿色绿色康乃馨(粉)无色黄色无色康乃馨(紫)红色紫色无色康乃馨(红)红色黄色无色康乃馨(黄)黄色黄色黄色康乃馨(白)无色黄色无色虽然我们的实验不够严谨,存在误差,但是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同一种花不同颜色的花瓣对能否指示酸碱及颜色变化基本无影响。
2、查找相关的知识①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酸碱指示剂有一大部分是有机弱酸。
它们在溶液中能部分电离成指示剂的离子和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并且由于结构上的变化,它们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因而在pH不同的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
而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植物做酸碱指示剂的方法
植物做酸碱指示剂的方法如下:
1.取材:选择一种含有色素的植物,如紫甘蓝、月季花、喇叭花、玫瑰花等。
2.处理材料:将花瓣或叶片洗净、捣碎,用酒精浸泡,再用纱布过滤出汁液。
3.制作酸碱指示剂:将得到的滤液,滴入白醋和小苏打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若颜色发
生明显变化,则该汁液可作为酸碱指示剂使用。
注意事项:
1.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最好是在两个比较接近的PH值之间发生,这样才能较准确地指示酸
碱度。
2.由于各种植物的色素含量和成分不同,所以它们的颜色变化范围和灵敏度也有差别。
在
实验中,应尽量选择颜色变化范围较宽、灵敏度较高的植物。
3.制作指示剂时,应先将植物材料捣碎或研磨成汁,以便色素充分溶解在溶剂中。
同时,
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溶剂和浓度,以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
4.在使用指示剂时,应注意避免其他物质的干扰和影响,如温度、光照等因素可能会影响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因此,在实验中应控制好这些因素,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班别:14化学班学号:2014367132 :阮海燕探究实验: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的实验原理;2)掌握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的方法;3)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几种常见植物汁液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知识;2)学会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从中总结出实验结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及反思;3)通过同学间的合作探究——分组实验,学会利用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实验及相互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在自制酸碱指示剂的过程中,感受生活,发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热爱化学这一学科。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实验原理、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的方法。
难点:掌握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的方法。
【导入】:回顾学过的常见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以及它们各自遇酸、碱的变色情况: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
【引出问题】:通过回顾石蕊指示剂是用石蕊色素制作的,提出除了石蕊,有没有其他的植物也可以做酸碱指示剂?【讲解板书内容】:通过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的讲解,其中重点讲解实验步骤,使学生清楚实验内容,可以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过程】:首先,教师带领学生用桑葚进行指示剂的制作实验,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提醒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且记录实验现象。
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后,让他们用野菊花代替桑葚独立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并且讨论哪种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更明显、更适合作指示剂,完成学案。
【小结】: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桑葚指示剂的实验现象比较明显,更适合作酸碱指示剂的结论。
【教师】:由于时间不够,没能进行趣味实验,吩咐学生有兴趣的话可以课后在家里利用医用酒精做实验,检验洗衣粉或其他生活用品的酸碱性。
制备简易酸碱指示剂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酸碱指示剂是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酸碱性质的化合物。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溴酚蓝等。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红菜头来制备一个简易的酸碱指示剂。
实验材料:
红菜头、酒精、滤纸、显微镜玻璃片、盐酸、氢氧化钠。
实验步骤:
1.将红菜头切碎,并加入酒精中,使其浸泡约半小时,使红菜头中的色素溶解入酒精溶液中。
2.用滤纸将红菜头浸泡的酒精溶液滴在显微镜玻璃片上,晾干。
3.将制备好的红菜头滤纸分为几片,分别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中进行测试。
酸性溶液可以使用盐酸,中性溶液使用纯净水,碱性溶液使用氢氧化钠溶液。
4.观察红菜头滤纸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在酸性溶液中,红菜头滤纸会变红,中性溶液中颜色不变,碱性溶液中红菜头滤纸会变绿。
实验分析:
红菜头中含有一种名为红苷的天然化合物,它是呈红色的花色素。
这种红色花色素是一种酸性的指示剂,当与氢离子(H+)结合时会产生红色,而在碱性环境下,红苷变为绿色。
因此,在酸性溶液中,红菜头滤纸会变红,在碱性溶液中则会变绿。
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使用红菜头制备了简易的酸碱指示剂,并验证了其酸碱指示性能。
红菜头滤纸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绿色。
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帮助判断一些酸碱性质,是一种简单又有趣的实验。
自制酸碱指示剂
一、 实验原理:
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主要是花青素。
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因此,可利用来做酸碱指示剂。
二、 实验用品:
酒精、两种月季花瓣、洗洁精、蒸馏水、白醋、筷子、6个透明瓶
三、实验过程:
①、分别取两种花瓣在研钵中捣烂,然后加入酒精溶液,搅拌,使其充分接触2-5分钟。
②、过滤花瓣。
将滤液装在试剂瓶中,并放在桌上备用。
③、仔细观察试剂瓶中装有的滤液的的颜色并记录。
④、将两种滤液分装入三个透明瓶子中,滴入洗洁精、白醋、蒸馏水。
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感受
经过多次的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我知道了经过多次对植物的花、叶的测试,我们发现颜色深的植物其花、叶大多数都可以遇酸或碱呈现它独特的颜色,特别是具有红色的花其汁液遇酸或碱后,显色最为明显,酸碱之间的色差也最为显著。
所以利用植物取代酸碱指示剂是可行的,如:长寿花汁、杜鹃花汁、大红花汁等都是较理想的酸碱指示剂。
它的制取简单方便,更重要的是对环境无污染,对中学进行探究性学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并且通过研究性实验,了解植物色素的变色原理;探究植物指示剂的制取和学习测试其变色范围的简易方法;通过研究性实验学习,使学生体验实验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角梅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报告
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药品:
紫甘蓝、酒精、白醋、食盐水、肥皂水、
滤纸(用纱布代替)
仪器:
烧杯(用纸杯代替)、玻璃棒(用筷子代
替)、滴管、点滴板(用小塑料盒代替)、
漏斗
实验步骤
1、将紫甘蓝用清水洗净,用刀子切碎、捣烂。
加入酒精浸泡、搅拌。
2、过一段时间后,用纱布过滤,将所得滤液盛入纸杯中。
3、分别取少量白醋(酸性)、食盐水(中性)、肥皂水(碱性)与小塑料盒,再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滤液,观察现象。
·
紫甘蓝的酒精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碱性溶液变绿,呈现颜色不同,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猜想一成立。
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报告
2016年8月14日,天色昏暗,我怀着激动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期待着明日的开学,这时,我想起还有些许作业没有完成,其中便包括科学的实验报告,于是我直接拔下路边的不知名树叶,回家完成实验。
材料
步骤
再分别加入
加入少许清水,用勺子捣碎,制出树叶浸
剪下两片纸片,用浸出液浸湿,
一段时间后拿出对
探讨
1.查阅网上资料
/link?url=u45i4aWuN7VY4I6lF0JC6-OLP9cbI31hzKId0S4o1SsjCEY6G97G iv52MqAoZQGu9Izp2gpvwG4KphrPE3hqx1WDJOO0lVFh8yoU02kcOu3
可得紫苞菜可检测酸碱性,说明植物对酸碱性的反应与植物种类有关
2.酸性溶液可选用生活中常见的醋,碳酸饮料等
碱性溶液可选用生活中常见的食盐水等
3.实验时需控制浸出液浓度相同,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不可发生接触互融
4.从关键的实验步骤来制作表格,确保表格清楚易懂。
植物酸碱指示剂科学实验作文篇一《神奇的植物酸碱指示剂实验》我一直对那些藏在生活中的小科学感兴趣,觉得它们就像隐藏在角落里的小秘密,等着我去发现。
最近啊,我就做了一个超有趣的植物酸碱指示剂科学实验。
我首先想到的是用紫甘蓝来做这个实验的主角。
为啥是紫甘蓝呢?因为它那紫嘟嘟的颜色看起来就很神秘,感觉像个宝藏,能挖出好多有趣的东西。
我从厨房拿了一个紫甘蓝,把它的叶子一片一片掰下来,这紫甘蓝的叶子那叫一个厚实,掰的时候还挺费劲的,就像在跟一个顽强的小怪兽在战斗。
然后我把紫甘蓝的叶子切成小块儿,放进一个小锅里,又加了些水,就像是给那些紫甘蓝块儿安排了一个小温泉。
接着我就开始煮,看着锅里慢慢地泛起紫色的泡泡,那感觉就像紫甘蓝在锅里开派对似的。
煮了大概有十分钟吧,锅里的水就变得超级紫了,紫到都有点发黑,我心想,这肯定是紫甘蓝把它所有的颜色精华都释放出来了。
我把煮好的紫甘蓝汁倒进几个小杯子里,这紫甘蓝汁的颜色真的超级梦幻。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啦。
我拿了些醋,倒进一个装着紫甘蓝汁的杯子里。
哇塞,刚刚还紫得发黑的汁液,一下子就变成了好看的红色,就像魔法棒一挥,颜色全变了。
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像个小小的魔法师。
然后我又往另一个杯子里加了点儿小苏打,神奇的事情又发生了,紫甘蓝汁变成了蓝色,这种蓝色就像晴朗天空的那种蓝,可清亮了。
这个实验让我对身边的植物有了新的认识,原来它们还可以这么神奇。
就像紫甘蓝,平时也就是餐桌上的一道菜,没想到还能成为这么有趣的酸碱指示剂。
每次我看到紫甘蓝的时候,现在都会想起这个有趣的实验呢。
篇二《探索植物的色彩魔法——酸碱指示剂实验》有一天,我在厨房里瞎晃悠,看到了一把红红的苋菜。
这苋菜啊,那颜色红得特别鲜艳,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心里突然就冒出一个想法,这苋菜能不能像紫甘蓝一样做植物酸碱指示剂呢?说干就干。
我把苋菜洗得干干净净的,那些苋菜的茎呢,就像一根根细细的小管道,叶子也是嫩嫩的。
我把苋菜放进锅里,也加了点儿水开始煮。
班别:14化学班学号:2014367132 姓名:阮海燕
探究实验: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的实验原理;
2)掌握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的方法;
3)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几种常见植物汁液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初步学
会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知识;
2)学会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从中总结出实验结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
析及反思;
3)通过同学间的合作探究——分组实验,学会利用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
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实验及相互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与分析能力;
3)在自制酸碱指示剂的过程中,感受生活,发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
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热爱化学这一学科。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实验原理、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的方法。
难点:掌握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的方法。
【导入】:
回顾学过的常见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与无色酚酞,以及它们各自遇酸、碱的变色情况: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
【引出问题】:通过回顾石蕊指示剂就是用石蕊色素制作的,提出除了石蕊,有没有其她的植物也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讲解板书内容】:通过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的讲解,其中重点讲解实验步骤,使学生清楚实验内容,可以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过程】:首先,教师带领学生用桑葚进行指示剂的制作实验,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提醒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且记录实验现象。
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后,让她们用野菊花代替桑葚独立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并且讨论哪种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更明显、更适合作指示剂,完成学案。
【小结】: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桑葚指示剂的实验现象比较明显,更适合作酸碱指示剂的结论。
【教师】:由于时间不够,没能进行趣味实验,吩咐学生有兴趣的话可以课后在家里利用医用酒精做实验,检验洗衣粉或其她生活用品的酸碱性。
最后,与学生一起整理实验桌面,搞好卫生再下课。
【板书设计】:
探究实验: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
【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掌握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的原理与方法。
【实验原理】:
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主要就是花青素。
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所以,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
【实验步骤】:
1.捣碎:取适量的植物于研钵中,将其捣烂成泥,加入5ml酒精溶液,搅拌,
使其充分接触2-3分钟;
2.过滤:用多层纱布过滤,将滤液装在烧杯中;
3.观察:仔细观察烧杯中滤液的颜色,并记录在表中;
4.检验:取出4支试管,分别加入2-3ml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白醋,澄
清石灰水,然后分别滴加3滴-4自制的指示剂,振荡,观察现象并记入表
中。
5.用野菊花代替桑葚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入表中。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更适合作酸碱指示剂。
【趣味实验】:检验洗衣粉的酸碱性。
探究实验: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学案)
【实验目的】:
1.掌握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的原理与方法。
2.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原理】:
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含有多种色素,其中主要就是因为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所以,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
【实验步骤】:
1.捣烂:取适量的植物于研钵中捣烂,加入5ml酒精溶液,搅拌,浸泡
2-3分钟;
2.过滤:用多层纱布过滤,将滤液装在烧杯中;
3.观察:仔细观察滤液的颜色,并记录在表中;
4.试验:取出4支试管,分别加入2-3ml稀盐酸、稀氢氧化钠、白醋、
澄清石灰水,然后分别加入3-4滴自制的植物指示剂,振荡后,观察
现象并记入表中。
5.用野菊花代替桑葚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现象并且记入表中。
【实验结果记录】:
【实验结论】: 更适合作酸碱指示剂。
【趣味实验】:检验洗衣粉的酸碱性。
步骤:1、取一支干净的试管,加入2-3ml洗衣粉溶液,滴加3-4滴桑葚指示剂,
振荡,观察现象并记入表中。
2、用无色酚酞溶液代替桑葚指示剂重复上述操作。
【实验结果记录】:
【思考】:
◆酒精溶液的作用:
◆为什么浸泡2-3分钟?
【教学反思】:
本节实验课主要学习了制作植物酸碱指示剂的原理与方法,并利用酸碱指示剂遇到酸、碱溶液会发生变色的性质,知道学生选用桑葚与野菊花两种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进行植物指示剂的制作实验。
通过本节课教学的设计,我深刻体会到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也了解到人民教师的不容易,上好一堂课要下的功夫只有实践过才知道。
通过本节授课,我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老师与同学们的建议进行了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点。
做得较好的地方:
1.通过前面学习的内容:常用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与无色酚酞的变色情
况,自然地引入课堂。
2.实验原理讲解的清楚明白:有些植物能用作酸碱指示剂就是因为其中
含有多种色素。
3.在讲解实验步骤时,对本次实验每一个步骤的注意事项都交代的较清
楚,比如:在步骤1中,加入酒精溶液的作用,及浸泡2-3分钟的原因等。
4.考虑到学生就是分组实验,对此要求并安排学生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5.重点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6.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回答,应对自然,灵活多变。
7.板书清楚,设计合理。
8.音量适当,表达流畅,教态自然,整节课面带笑容,与学生有眼神交流。
9.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给予鼓励。
10.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较多,课堂气氛良好。
不足的地方:
探究实验课不就是理论演示实验课,不必做演示实验,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验的结果就是各忙各的,学生顾不上老师讲什么,老师顾不上学生就是否按要求正确操作。
可以把演示实验改为示范操作方法,讲解清楚实验的步骤与注意事项,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完成实验,让学生自己思考、摸索化学实验的有趣与奥妙。
实验课与理论课不同,可以不引入或回顾直接进入课堂讲解实验内容。
在记录实验现象写板书时,部分内容用红色粉笔写,但没有跟学生交代清楚用意,结果有些学生以为就是错误的答案。
本次实验课就是探究实验,而不就是验证或检验实验,趣味实验属于非本次实验内容,教材没有作要求,亦没有提到。
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