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5.29 M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整理汇总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1、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2、自然资源的特征:⑴、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⑵、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⑶、质量在各地区有差异⑷、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具有不均匀性;⑸、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3、矿产资源的分布:⑴、主要油田:⑵、主要煤矿:⑶、主要铁矿:⑷、有色金属分布:⑸、太阳能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的特点:人多地少,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3。
2、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其中,草地面积最大)。
3、土地资源的分布:⑴、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⑵、林地:东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⑶、草地: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⑴、地区分布不平衡:“东多西少,南多北少”⑵、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兴修水利工程:⑴、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68—69图 3—19 《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等图上识三个调水工程: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南水北调。
⑵、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如:黄河干流上(最大的)小浪底水库、长江干流上正在建设中的三峡水利枢纽。
⑶、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1、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2、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全国最大)、南海渔场、北部湾渔场。
3、盐场:北方——长芦盐场(全国最大),南方——莺歌海盐场。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2.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3)我国三大林区:a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c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②山地多,平地少。
(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③后备耕地资源缺乏。
(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4.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1.水资源:(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2)中国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衡量。
(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办法:①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
②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3.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①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4.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北方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海河、辽河。
5.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A:引滦入津、B:引黄入晋、C:引黄济青、D:引滦入唐、E:南水北调东线方案、F:南水北调中线方案、G: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南水北调:把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分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主要缓解西北地区缺水)方案。
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及分类(1)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1.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洋西岸,海陆兼备。
2.我国疆域四至点:最北: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4°N)最东: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73°E)3.我国领土南北相距5500千米,气候差异显著。
东西相距5000千米,时间差异大。
4.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14)个。
(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我国的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韩、日、菲、马、文、印尼)我国与朝鲜、越南既是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5.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6.我国的两个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7.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8.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省:黑龙江最早看见日出的省:黑龙江跨纬度最多的省:海南跨经度最多的省: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云、桂、粤、台)。
10.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第二节众多的人口1.人口总数:2010年为13.4亿,占世界的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一、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二、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3)我国三大林区:a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c 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三、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②山地多,平地少。
(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③后备耕地资源缺乏。
(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四、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节约与保护水资源一、水资源:(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2)中国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衡量。
(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办法:①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
②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三、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①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四、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北方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海河、辽河。
五、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A:引滦入津、B:引黄入晋、C:引黄济青、D:引滦入唐、E:南水北调东线方案、F:南水北调中线方案、G: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南水北调:把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分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主要缓解西北地区缺水)方案。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活动课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及分类:(1)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知识点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知识点想要学习好地理这门学科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爱好。
关于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知识点,欢迎大家来阅读。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知识点篇1中国的自然资源3.1 自然资源概况什么是自然资源:人们从自然界获得并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自然资源由于受到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均匀的。
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3.2土地资源(6月25日世界土地日)土地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舞台。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类型齐全: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
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
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一亿公顷。
我国土地类型:耕地、沙漠、林地、草地、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2、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
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属于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属于非农业用地)等。
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
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
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⑴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⑵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笔记及知识点归纳第三章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概念: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直接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2.自然资源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我国自然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3.列举两种清洁能源: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4.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情:人多地少5.我国土地资源特点:①类型齐全②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不合理,土地利用类型中比例最大的是草地;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难利用土地比重较大,后备耕地不足。
6.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7.我国耕地分布在:①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地区以及低缓丘陵地区。
我国林地主要分布:②我国天然林地主要分布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西南的边远山区(横断山脉);东南山区(东南丘陵)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我国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③草地8.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①耕地面积日益减少②林地乱砍滥伐现象严重③超载放牧9.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10.我国草地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非季风区11.华北平原土地利用类型?耕地耕地类型?旱地农业类型?种植业长江中下游平原?12.湿润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水田为主耕地半湿润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旱地为主耕地水资源+海洋资源1.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解决措施:兴建水库2.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3.南水北调是把哪个流域的水引到哪两个地区:将长江流域的水引至缺水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4.中线方案引用是从长江哪个水库的水:丹江口水库东线借助哪个运河引水:京杭运河5.华北地区缺水【自然原因】:①降水少;②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用水量大②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现象严重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措施:①跨流域调水,兴建水库;②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③合理开采地下水6.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墨鱼)7.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渔场的原因?①东海大陆架广阔,光照充足;②有长江水汇入,带来了大量养分;③寒暖流在此交汇,水流搅动,养分上浮;8.我国最大盐场是?(长芦盐场)形成盐场有利条件?①晴天多,蒸发旺盛②地形平坦9.保护海洋的措施?防治海洋污染;实施定期休渔制度。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121. 自然资源的概念: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知识点二 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1.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我国资源的现状:人均占有量少:随着人口增长,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势必减少。
破坏浪费严重: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
需求持续增加: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资源需求增长。
3.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主要措施 (1)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2)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3)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殖使用。
(4)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
......知识点三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特点)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农业用地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等2、土地资源的现状(3)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4)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等边远地区。
知识点四地区分布不均3知识点五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知识点六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1.水资源: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2.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一个国家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大体上可以表明这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
44.分布特点原因空间分布南丰北缺北方降水少,河流少(主要)。
南方反之。
北方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加剧)。
缺水最严重:华北、西北。
时间分配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我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季降水丰沛,水资源较为丰富;冬春季降水少,水资源不足。
5、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南北方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八上地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3.1自然资源概况▲概念:存在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1、主要类型: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2、自然资源的特征(1)自然资源概念不是一成不变。
数量巨大,但有限。
3、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
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
4、非可再生资源: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
应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5、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
特点: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等。
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6、中国的土地资源▲人多地少1、土地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2、“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及世界的1/3。
一、类型齐全1、各类土地资源齐全:耕地、林地、草地等(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图)2、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
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3、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以及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
二、区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1、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2、林地分布在东北、西南(天然林)、和东南山区(人工林和次生林)。
3、草地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4、土地资源质量的区域差异:三、珍惜每一寸土地1、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工矿与建筑用地占用及乱占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对策:提高耕地的生产力;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利用率。
2、林地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力,滥伐现象严重—对策:营林、护林、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3、草地存在的问题:超载,管理不力,造成退化——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防灾。
4、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中国的水资源一、“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
1、南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却占全国总流量80%以上。
第三章 知识点总结1.自然资源的定义: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水能,都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3.可再生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虽然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更新或循环使用,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这样才能在一定意义上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利用不合理,不注意保护和培育,开发速度大于其再生速度,一味的浪费,那么就会使可再生资源失去其可再生性,变成为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总有一天会枯竭,逐渐“取之用尽”。
4.我国自然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地大物博”中的“物博”的含义:总量大,种类多。
6.导致我国自然资源形势 逐渐恶化的因素7.解决这种趋势的措施: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加强保护、节约意识;3.节约资源,开发新能源。
8.对资源的循环使用有效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拒绝贺卡都从源头和去路上保护了环境,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垃圾。
9.土地资源的分类东部季风区,气候相同,气候湿润,在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耕地),在山地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林地),这说明地形对土地类型分布的影响;林地和草地的主要地形都有山地,那么为什么会有林地和草地之分,原因是草地在西北内陆,气候不受季风影响,是大陆性气候,而林地是在东部季风区,这说明在地形相同的时候,气候也影响土地类型的分布。
10.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等边远地区。
11.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土地沙漠化严重;2.水土流失严重;3.乱占耕地12.针对我国不容乐观的土地资源国情,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3.保护耕地的措施:1.依法用地,规划用地;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3.开展宣传活动;4.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投入;5.禁止乱占耕地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更新,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 土地、水、水能、森林、太阳能、潮汐能、动物 非(不)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不可再生、不可更新、不能循环使用的, 用一点就少一点 石油、煤、天然气、金属矿产 1.人口因素(随着人口的增长,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势必还会减少)2.人为因素(人为的利用不当,浪费,不注意保护,管理不善)3.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然资源 的需求越来越大)农业用地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耕地---东部季风区---平原、低缓丘陵林地---东部季风区---山地 草地---西北内陆非季风区---高原、山地14.我国土地资源 的主要特点15.秦岭--淮河:1.1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2.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3.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5.800mm 年等降水量线;6.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7.以这条线为界,以南,冬天河流无结冰期,以北,冬天河流有结冰期;8.水田旱田分界线16.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指:江河湖泊的水和浅层地下水,占淡水资源的0.3%,其余为两极和高山冰川和深层地下水。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知识点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1 / 4
1.自然资源的概念: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分类定义举例合理利用和保护
可再生资源在自然界中,可以在较
短时间内更新、再生,
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
自然资源
生物、土地、
森林、水、
水能、太阳
能等
保护、培育
非可再生资源在自然界中,形成、再
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
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
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
一点的自然资源
各种矿产资
源,如煤炭、
石油、铁矿
等珍惜、节约
知识点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我国资源的现状:
人均占有量少:随着人口增长,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势必减少。
破坏浪费严重: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
需求持续增加: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资源需求增长。
资源名称世界位次人均占有
陆地面积三不足1/2
矿产资源三不到1/2
耕地面积四只有2/5
河流年径流量六仅为1/4
森林总面积五仅为1/3
3.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主要措施
(1)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2)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
(3)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殖使用。
(4)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
......
知识点三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特点)
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农业用地耕地、草地、林地
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
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等
2、土地资源的现状
(3)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4)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等边远地区。
知识点四地区分布不均
2 / 4
知识点五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知识点六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水资源: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2.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一个国家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大体上可以表明这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
分布特点原因
空间分
布
南丰北缺北方降水少,河流少(主要)。
南方反
之。
北方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人均水
资源量少(加剧)。
缺水最严重:华北、
西北。
时间分
配
夏秋多、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季降水丰沛,水资
源较为丰富;冬春季降水少,水资源不
足。
5、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南北方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在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更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措施或办法例如
季节变化大兴建水库三峡工程(长江)
小浪底水利枢纽(黄河)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缓解北
方缺水)
引滦入津、引黄入晋
3 / 4
5.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2.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3.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人均占有量低、供应紧张、利用率低、浪费、水污
染。
4.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其中节水
比调水更重要。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