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351.50 KB
- 文档页数:7
南京市部分大学1南京大学* #2东南大学*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4南京理工大学* #5河海大学* #6南京农业大学* #7中国药科大学* #8南京师范大学#9南京邮电大学10南京林业大学11南京医科大学12南京艺术学院1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4南京工业大学15南京中医药大学16南京审计学院17南京体育学院▲18南京工程学院19南京晓庄学院※20江苏警官学院▲21金陵科技学院※22三江学院(民)23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4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5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6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7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8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9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0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31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32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打“*”为部委属高校(10所),打“#”为“211工程”高校(11所),打“※”为市属高校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简称:南大)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现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其前身系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若干阶段,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
目前拥有鼓楼、浦口、仙林三个校区。
校区地址鼓楼校区: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2号。
分南园(生活区)、北园(教学区)。
邮编:210093仙林校区: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
邮编:210046浦口校区(现为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京市浦口区沿江镇学府路8号。
邮编:210089南京大学目前拥有鼓楼、浦口、仙林三个校区,设25个学院、71个系,共有全日制学生28000余名。
全校设本科专业8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3个,博士后流动站28个,并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共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2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
南京大学经济管理试验班介绍
南京大学经济管理试验班(EMIR)始建于2014年11月,是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进程中经济管理学院推出的专业课程。
截至2020年,EMIR已经招收了7届学生,总共有320多名学生毕业。
该课程致力于培养实用型、创新型的管理人才,以满足经济管理学科的延伸和发展需求,为专业人才输送和学术前沿贡献人才。
EMIR课程独具特色,紧紧围绕南京大学的教育理念:和谐、友爱、自律,推动学生追求更高水平的创新性教育。
EMIR课程融合了理论和实践,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结合国内外最新管理理论,结合经济管理专业广泛的科学研究知识,Maximizing EQ(最大化情商)、全面发展(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定向学习(directionl learning)以及职业道路的设计(career pathway design)等核心理念,以及深入的选修课程体系,以开拓学生学习范围里的均衡发展。
此外,EMIR还注重实践教育,通过和政府机构、企业及行业组织等多方合作,提供实习或实践机会,以便学生以实际动手运用学习经验,试用所学,增强参与意识,获得管理经验。
最后,经济管理实验班通过设计多样的英语教学形式,如英语口语、英语写作、教育演讲等,以及英语资料的阅读和话题的阐释,使学生在英语环境和场合中得到全面提升。
总之,EMIR课程强调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实用型及创新型的管理人才,为专业人才的输送和学术前沿贡献人才贡献力量。
南京大学经济管理试验班致力于培养全球实践精英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南大在职研究生招生要求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开办的在职研究生教育受到了很多在职人员的青睐。
目前,有很多在职人员想要报考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但是对于它的招生要求不是太了解。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南大在职研究生招生要求。
据了解,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目前只招收双证专业,所以大家需要了解的是,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双证专业招生要求。
一、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双证招生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大专毕业后有五年或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5、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6、研究生毕业后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者方可报名。
二、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双证考试科目
初试有两门:英语和综合
其中综合分为数学、逻辑、写作三部分
英语考试难度大致和四级相当,或稍高于4级水平
复试一般考政治、英语听力口语、管理知识、管理案例分析等内容。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南大在职研究生招生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想要报考南大在职研究生的人员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报考。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
在职研究生信息查询入口。
南京的大学介绍一、一本院校1、南京大学,985、211工程院校,传统的文理综合型大学,人文学科全国第三,理科全国第二。
以前没有工科,商科和其他社会科学,现在有了一些尖端的工科,商科(经济、工商管理)也位列全国前五。
南大天文系是最好的,南京大学内部(是内部哦)对其现有学科由如下说法:前四名,物化天地。
(物——物理系,化——化学化工学院,天——天文系,地——地球科学系。
)其余学科:软件学院全国第四。
商学院江苏老大,全国探花。
综述:南京大学理学、哲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实力超群,是造就理学、哲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杰出人才的理想之地。
法学、工学、教育学实力上乘,是培养法学、工学、教育学优秀人才的高等学府。
2、东南大学,985、211工程院校,传统的工科大学,结构类似清华、老交大、老浙大。
工科实力很强。
东南大学特色专业有:建筑学:是东南大学的传统强势学科,建立于1927年,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建筑系,实力雄厚,全国建筑院系通用的教材有近1/3由东大编写,全国建筑方面的国家级重点学科东南大学就占了1/3,特别是中国古建筑历史方面,东南大学的地位更是其他院校无可比拟的,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教学上实行教授负责制和导师负责制,使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就有机会与博导、院士等进行学习,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信息工程:是东南大学的一大骄傲,2006年1月,东南大学研制出中国第一块符合3G移动通信技术规范的芯片,这宣告着我国跻身于世界移动通信强国的行列,现在国家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4G)开发项目的总体负责人就是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的尤肖虎教授。
在未来五年,东南大学将建成移动通信国家实验室。
这里将成为我国移动通信方面与世界其他通信强国抗衡的最为重要的阵地。
土木工程:近几年迅速发展壮大,并开始向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等领域拓展,蜚声中外。
学院教学与科研并重,设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大型结构试验室、预应力实验室、力学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结构力学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计算机及CAD中心室和力学实验中心。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考研情况和信息介绍南京大学是全国重点名校,规划专业实力很强,属于网传新八校,就业也是很受欢迎的。
今年考研的学弟学妹很多都开始复习了,下面先把考研基本情况介绍一下,有考研意向考南大的可以到考研资料联盟跟我交流,后面会继续分享一些考研经验和总结资料,为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1、南大城乡规划学/城市规划专业招生专业方向及考试科目。
南京大学规划考研考察的知识面广,初试不考快题,要求考生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
南大规划专业招生分学硕- 083300城乡规划学和专硕- 085300城市规划。
学硕和专硕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都相同,初试考试科目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56城市规划基础、④447城市规划相关知识。
具体招生方向和考试科目看下表。
招生专业、研究方向初试考试科目 备注083300 城乡规划学(学硕)085300 城市规划(专硕)01 城市研究与规划02 区域发展与规划03 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04 城市规划新技术05 城市公共安全与防灾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56城市规划基础 ④447城市规划相关知识 学制3年。
学硕招生26,专硕招生32。
复试笔试3605 规划与设计 (6小时快题)2、考试大纲重点和参考书目。
101政治和201英语是全国统考,这里就不细说了,请自行参考全国考纲。
356城市规划基础:主要考城市规划原理和城市建设史。
考试题型一般为名词解释、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考试形式为笔试,时间为3小时,试卷满分150分。
主要参考书目:(不等于考试范围)《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李德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学校指定) 《城乡规划原理》张京祥 (推荐)《城市规划原理》全国城市规划职业制度管理委员会 (参考补充)《中国城市建设与发展史》 庄德林、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史纲》张京祥(参考补充)。
447城市规划相关知识:主要考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地理学和区域规划。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汉语学习项目介绍2006-2007Chinese Language Programs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Nanjing University1.学校及学院简介Brief Introduction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在中国大学中排名前五名的大学之一百年名校浓厚的学术氛围,优良的教学质量宽广的研究领域、齐全的专业设置。
学校现有17个学院、52个系、76各本科专业、207个硕士专业、139个博士专业、18个博士流动站所有的专业均招收留学生Is one of the top 5 universities in ChinaIs a century-old institution with outstanding facilitie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Boasts a wide variety of research areas and fields of study. The university currently comprises 17 schools, with a total of 52 departments, 76 undergraduate programs, 207 master’s programs, 139 PhD programs and 18 post-doctoral stations.Welcome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apply to any field of study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Nanjing University从1955年开始接受外国留学生,迄今已接受了70多个国家15000多名外国留学生。
目前在校留学生1200余名提供从零起点到本科和研究生的各个层次的汉语教学,以满足各种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丰富的课程类型,优秀的教育师资,良好的学习条件。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University ,a top university in China since it’s founding in 1902 , is located in Nanjing , a beautiful city on the bank of Yangtze River and at the foot of the Purple Mountain, a place that is rich in history and culture.The origi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Sanjiang Normal School established by Zhang Zhidong, one of the pioneers of modern China, and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 established in 1888 by American missionaries.From its early years, the university has been a center of learning and research combining the traditions of Chinese academies with openness to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culture.Its primary goal is to cultivate talented people who can contribute to the world. Faithful to the school motto: integrity, grandeur, diligence and perseverance, the university has nurtured generations of graduates who are truthful, honest, hard-working and aspiring of in their life and work.Prominent scholars such as Wu Youxun, Yan Jici, Zhao Zhongyao, Lv Shuxiang and Wu jianxiong studied at Nanjing University. Li Siguang, Wu Xiaoshi, Tao Xingzhi, Zhu Kezhen, Mao Yisheng and Xu Beihong once taught here. Nobel laureate in literature Pearl S.Buck wrote a prize-winning book ‘’The good earth” during her ten years’ teach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 With its rich descriptions, this book helped the world know more about China. John Rabe, a German friend of Chinese people saved thousands of Chinese refugees in this campus during China’s war against Japanese invasion. His diaries are proof of his humanitarian spirits and efforts. The designer of the flag of new China was inspired here. Six pioneering scientists of China’s nuclear science and space technology were alumni of Nanjing University.In 1978, Hu Fuming, a lecture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 published the article ‘practice is the only criterion for testing truth’. This article unveiled China’s opening up and reform and heralded an age of great change and development.Science then, six alumni became academician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and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the largest number any university in China has produced.So far over two hundred scholars or graduates from Nanjing University have joined the ranks of two academies.Nanjing University,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three beautiful campuses: Gu Lou, Pu Kou and Xian Lin. The university consists of 25 schools and 71 departments and offers multidisciplinary programs in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natural sciences,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to over 28 thousand students. The university is a cradle for future leaders with a global vision and innovative spirit.Nanjing University has produced 7 winners of the American Presidential Award and 117 winners of the National Outstanding Youth Fund Award, ranking first among Chinese universities. These figures are remarkable examples among the two hundred thousand alumni of Nanjing University enjoy inspiring intellectual environment and supportive mentoring systems.Many graduates of the university later say their years in Nanjing University were among the best years of their life. The university provides first-rate facilities for teaching, research and learning.The Xianlin Campus, which opened in 2009 and occupied an area of over 200 hectares, was gradually becoming the main campus of Nanjing University.As a pioneer in Chinese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reformed its undergraduate programs in 2009 and introduced a multi-stage and multidisciplinary model for education to best facilitate students’ development.Nanjing University i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universities in China i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t set up links with over 280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 around the world.Over 2500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over 60 countries study at Nanjing University every year. Many of these international alumni have become leaders in diverse fields in their home countries. Nobel prize winners Chenlin yang, Congdao Li, Chao Chongqing, Michael Spence, Owen Layer, David Gross, and many other worldfamous scientists and scholars have visited Nanjing University. Other visitors include former German president Johannes Rau(1999-2004). German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Former US president George Bush and former French president Francois Mitterrand, former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 Robert Hawk and former UN Secretary General, Butros, Butros Galli.。
南京大学在职博士南京大学在职博士专业介绍南京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拥有丰富的在职博士教育资源。
南京大学在职博士项目是为在职人员提供的一种高端学术学位教育,旨在培养具有深厚学术素养和高级专门技术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以下是南京大学在职博士的专业介绍。
1.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是一个研究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的专业,主要涵盖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在这个专业中可以学到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开发和优化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构建与管理等知识。
2.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这是一个研究材料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的专业,主要涵盖材料学理论与基础、材料制备与表征、材料组织与性能、材料设计与计算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在这个专业中可以学到新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技术,以及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3.专业名称:生物医学工程这是一个研究利用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生物医学问题的专业,主要涵盖生物医学成像与信号处理、生物材料与人工器官、生物信息学与生物统计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在这个专业中可以学到生物医学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以及医学图像处理与模拟技术等知识。
4.专业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这是一个研究管理理论与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的专业,主要涵盖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供应链管理、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在这个专业中可以学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以及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等知识。
以上是南京大学在职博士的部分专业介绍,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学习内容和研究方向,为在职人员提供了更多深造的机会。
南京大学在职博士教育以其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优质的教学团队,为在职人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术平台,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
南京大学科技楼网络建设介绍随着教育行业网络基础建设的全面实施,高校信息化、网络化开始向科研机构深层拓展。
作为Cernet江苏地区网络运行管理中心的南京大学拥有华东地区最大校园网,在经历了早期校园信息化建设之后,开始考虑对该校新科技楼进行网络建设。
经过全面的分析和考察,南京大学与国内领先的网络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锐捷网络(原实达网络)携手共建了学校新科技楼的网络建设。
其规划、设计、建设对于当前大学校园网新的智能型高建筑群的网络建设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南京大学科技楼网络建设的项目情况。
项目建设背景南京大学作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也是我国较早加入教育信息化建设队伍的高校之一。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学校的教学、科研、图书馆等部门的网络建设已基本完成;为了进一步推动校园网建设的发展,南京大学决定新建的科技楼也将全面采用高性能的网管型交换机作为接入设备。
南京大学科技楼网络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楼宇内所有节点,将各种PC、工作站、终端设备连接起来,并与校园网相连。
并希望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科技大楼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网络平台。
具体项目实施关于此项目具体组网方案的制定,南京大学主要提出了两个方面的需求:第一,在网络接入层,网络设备具有48口和24口网管型交换机,48口交换机具有2个100M多模光纤口,背版≥15G;24口交换机具有2个100M多模光纤口,背版≥6G。
网络设备需要支持基于端口的静态MAC地址绑定,以保证用户的唯一性,同时,支持远程telnet管理、RMON及远程开关交换机端口功能。
第二,网络设备必须与原有的及新采购的网络设备有很好的兼容性,能够与原有的网络设备无缝连接,保证他们之间的互通、互连。
第三,网络需要支持完善的QOS功能,保障多媒体应用的顺利实现,并且支持CLI命令行界面,实现简单的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