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民航机场鸟类多样性与鸟撞防范_李敏[1]
- 格式:pdf
- 大小:297.63 KB
- 文档页数:8
机场管理机构鸟害防范至少应当包括1. 引言随着航空业的发展,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机场周围的鸟类活动可能给航空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鸟类与航空器的碰撞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危及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机场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措施,有效防范鸟害。
2. 现状分析2.1 鸟类与航空器碰撞的危害鸟类与航空器碰撞是全球范围内航空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
鸟类进入飞行航线或接近飞行器,可能导致飞行器引擎中的鸟类被撞击,导致飞行中途故障和事故发生。
这种事故可能导致飞行器失控、引擎故障、起火甚至坠毁,给乘客和机组人员带来严重的伤害和生命危险。
2.2 机场管理机构的责任机场管理机构负责监控和管理机场的运营,包括航空安全的保障。
防范鸟害是机场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责之一。
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制定一系列的防鸟害措施,以确保航空安全。
3. 鸟害防范的措施3.1 鸟类活动监测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鸟类活动监测系统,通过监测鸟类在机场附近的活动情况,及时掌握鸟类的迁徙、栖息和繁殖等活动信息。
监测系统可以利用雷达、红外线传感器、摄像机等技术手段,对鸟类活动进行实时监测。
3.2 鸟类活动预警基于鸟类活动监测系统的数据,机场管理机构可以制定鸟类活动预警机制。
一旦监测到鸟类活动异常或与飞行航线接近,预警系统可以发出警报,通知机场运营人员和飞行员,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与鸟类发生碰撞。
3.3 鸟类生境管理机场周边通常有大片的湖泊、河流和草地等鸟类生境,吸引了大量的鸟类栖息。
机场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措施,如清理堆积的垃圾、移除过多的水源等,减少鸟类的栖息条件,以降低与鸟类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3.4 鸟类驱逐措施机场管理机构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来驱逐鸟类。
例如,使用声音设备播放噪音、使用激光器发出刺激光束、设置鸟类威胁模型等,可以有效驱逐鸟类,防止其进入飞行航线。
3.5 教育和培训机场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机场人员和飞行员的鸟害防范教育和培训。
目 录1 目的 (1)2 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说明 (1)5 机场常见鸟类的防范指南 (2)5.1 燕类 (2)5.2 雨燕类 (5)5.3 家鸽类 (8)5.4 鹭类 (11)5.5 雁类 (14)5.6 乌鸦类 (16)5.7 鸻类 (19)5.8 金翅类 (21)5.9 斑鸠类 (23)5.10 麻雀类 (26)5.11 鹀类 (28)5.12 喜鹊类 (30)5.13 麦鸡类 (33)5.14 雉类 (35)5.15 鸭类 (38)5.16 云雀类 (41)—1—5.17 鸥类 (43)5.18 鹎类 (46)5.19 鹡鸰类 (48)5.20 鹨类 (50)5.21 椋鸟类 (52)5.22 隼类 (54)5.23 戴胜类 (57)5.24 鹌鹑类 (59)5.25 鸮类 (61)5.26 鵟类 (64)5.27 雀鹰类 (66)5.28 夜鹰类 (68)附录1参考资料来源机场清单 (71)附录2机场常见鸟种或类群列表及威胁程度评估结果 (72)附录3本咨询通告所采用的威胁程度评估方法 (75)民用机场常见鸟类防范指南1 目的编制本通告的目的是加强民用机场鸟击防范工作,帮助各机场了解常见鸟类的特点,分析鸟类威胁飞行安全的关键要素,进而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提供指导和参考。
2 依据本通告依据《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CCAR-140部)制定。
3 适用范围本通告适用于民用运输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通用机场参照本通告执行。
4 说明本通告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组织编写,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编撰。
参考了全国33个机场(附录1)的鸟情调研报告和鸟情信息,以及2001-2009年的中国民航鸟击航空器事件报告,结合《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一、二、四、六、九、十四卷及《中国隼形目鸟类生态学》等鸟类学基础资料,对机场常见的55个鸟种的威胁情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防止鸟撞飞机的措施
鸟类撞到飞机上引发事故并不是什么新闻了,据统计,在我国所有的事故征候(指在航空器运行阶段或在机场活动区内发生的与航空器有关的,不构成事故但影响或可能影响安全的事件)中鸟类撞击占比约1/3。
在鸟类撞击飞机的案例中,只有不足1%是发生在760米以上的高空中,大部分都发生在低空,尤其是在飞机场以及附近的空域中。
避免鸟撞是飞机的一个重要安全问题,采取下列措施:
1.气象监测:在起降前和飞行中,飞行员会通过各种气象设备获取当
前天气情况,从而根据气象情况来判断潜在的鸟类活动区域。
2.鸟类监测:有些机场在跑道周围设置了鸟类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
测到鸟类的活动轨迹和密度。
3.空管指挥:当发现鸟类活动区域时,空管人员会通知飞行员调整航
线、高度或者延迟起降,以减少与鸟类的接触。
4.喷雾剂技术:一些机场会在跑道周围使用喷雾剂,使得草坪处于“枯
黄状态”,以避免鸟类在上面活动。
5.发射音波:一些机场在起降前会发射声波,以惊扰鸟群,使它们远
离机场。
6.设计改进:飞机设计方面也做了许多改进,例如采用铝合金网等材
料覆盖进气口和引擎,以防止鸟类进入和损坏引擎。
综上所述,避免鸟撞飞机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气象监测、鸟类监测、空管指挥、喷雾剂技术、发射音波以及设计改进等。
军民合用机场鸟击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改进研究王维;孟丽娜【摘要】In order to grasp civilian-military airport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 s Birds dynamic that threat to flight safety , work of one civilian-military airport birds ecological research in the airport 8 km radius around the range have been done , from June 2015 to May 2016.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introduct of the bird body length , weight and flight altitude and relative binding relative number of birds , met for the frequency factors influence the degree of bird threat analysis .First proposed the civilian-military airport bird strike prevention features , 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 combined with the nature of airport for civil use ,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argeted bird strike prevention work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bird strike .%为了掌握军民合用机场及周边地区威胁飞行安全的鸟类动态,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对某军民合用机场在机场周围半径8 km范围内展开鸟情生态调研工作。
作者: 刁伍星;姜敏
作者机构: 95874部队
出版物刊名: 科学中国人
页码: 150-150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5X期
主题词: 鸟害鸟撞;机场;生态防治
摘要:机场鸟害指的就是鸟撞问题,这个问题困扰了人们很多年,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鸟撞问题会对飞机的起降造成极大的危害,轻则飞机受伤人员受伤,重则飞机坠毁,人员罹难。
鸟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机场附近的生态环境作为入手点,分析了为什么鸟撞现象发生频繁的原因,并且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鸟撞放治的办法,希望能够对机场防治鸟撞实践贡献微薄之力。
机场鸟害防范年度工作计划一、前言鸟害对机场的安全和正常运营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机场管理部门必须制定有效的鸟害防范工作计划,以确保机场的安全和运营顺利进行。
本文旨在针对机场鸟害防范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规划,制定全面有效的年度工作计划。
二、机场鸟害现状分析1.鸟害带来的危害(1)鸟击飞机可能导致飞行事故,严重威胁航空安全;(2)鸟类粪便对机场飞行区域和设备设施的腐蚀;(3)鸟类活动影响机场空中和地面交通的正常运行,甚至引发事故;(4)鸟类活动影响机场环境卫生和公共卫生安全。
2.目前机场鸟害防范措施(1)加强安全警示标识,提高飞行人员和地勤人员的安全意识;(2)使用鸟类排斥剂和捕鸟器具进行鸟类防范;(3)定期进行鸟类数量和种类的调查,进行风险评估。
3.机场鸟害防范存在的问题(1)仅仅使用排斥剂和捕鸟器具防范措施,效果不明显;(2)对鸟类数量和种类的调查和风险评估不够全面,缺乏科学性;(3)机场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合作不够紧密,鸟害防范措施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三、机场鸟害防范年度工作计划1.加强机场鸟类种类和数量调查,开展风险评估。
(1)建立机场鸟类种类和数量统计数据库,建立全面有效的鸟类监测与评估体系;(2)进行机场鸟类活动区域的实地调查和监测,分析鸟类活动的规律和特点;(3)与专业机构合作,对机场周边的鸟类迁徙路径和栖息地进行调查和监测,有效评估鸟害风险。
2.规范机场周边环境管理,减少鸟类栖息地。
(1)加强机场周边环境治理,清理垃圾和厨余垃圾堆放点,减少鸟类吸引点;(2)加强机场绿化带综合管理,疏通排水系统,减少水体积水,打击鸟类栖息地。
3.加强机场鸟害防范技术装备建设。
(1)优化排斥剂和捕鸟器具的使用,增加有效排斥剂和捕鸟器具投放点,提高防范效果;(2)引进高新科技鸟类排斥产品和设备,提高鸟害防范的科学性和效果,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完善机场鸟类排斥剂和捕鸟器具的使用规范和管理制度,提高鸟害防范的效果和安全性。
中国民航夜间鸟撞预防问题及其研究对策赵欣如 (北京师范大学 100875) 一、 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航的客运及货运航班在许多航线上不断增加。
对于各地的许多机场而言,晨昏和夜间起降的航班也越来越多。
因此,在这些时段也出现了一些鸟撞征候;甚至于已经发生了数起鸟击事件。
根据国外资料,夜间也是鸟击发生率较高的时段,最近的分析还表明,北美的鸟击率夜间更高。
(引自《共享蓝天-野生动物危险管理航空业应用指南》)。
此外哺乳动物也是夜间撞击率较高的动物,如蝙蝠、家畜、鹿、野兔等。
(引自《鸟击2001》,美国和加拿大鸟击委员会2001年鸟击年会论文集)到目前为止,夜间鸟撞问题尚没有给我国民航造成很大损失。
但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夜间鸟撞危险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因此,以提高民航安全飞行质量,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夜间鸟撞预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战略任务。
适时在我国有代表性的机场开展夜间鸟撞问题专项研究,收集基础数据,寻找机场吸引夜鸟的食物源及其他环境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夜间驱鸟、防鸟试验是将我国民航鸟撞防治研究推向深入的重要工作。
二、 中国夜间活动鸟类情况概述在中国大陆分布的鸟类达1300余种,从生态学的角度,特别是昼、夜活动规律上,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日行性种类和夜行性种类。
所有鸟种其日常活动(特别是捕食行为)主要发生在白天还是夜晚作为区分日行性和夜行性的依据。
按我国目前的统计:夜性行鸟类达40个种,其中鸮形目31个种,夜鹰目8个种,鹳形目1个种。
这些鸟种一年四季每天的活动多在夜晚。
其中包括晨昏活动为主的种类。
夜行性鸟类和白天活动的鸟类一样,在整个夜晚,活动强度在夜晚的不同时段也不一样。
有些鸟种在黄昏和前半夜比较活跃,有的则在午夜后至凌晨更为活跃,也有的两者兼而有之。
因此为了研究上的方便,我们还可以将不同的种类归纳为晨昏型和全夜型等。
在鸟类中还存在着另一方面的问题。
许多日行性的鸟到了迁徙季节,其活动规律会发生改变,白天取食、休息,夜间飞行迁徙。
鸟类飞行高度与民航机场鸟击防范的关系摘要:现今,航空业发展突飞猛进,飞机数量也与日俱增,先进的技术使飞机飞行高度高、速度快,飞行性能卓越,造成鸟类和飞行器越来越激烈的争夺制空权,鸟击事件的发生愈来愈频繁。
关键词:鸟类飞行高度;民航机场;鸟击防范随着航空业的发展和环境的日益好转,鸟击事件发生也越来越频繁,“人鸟冲突”情况日益严重。
鸟击事件威胁到飞行安全,也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昂贵的飞行器维修费用,鸟击事件带来的人员伤亡也影响公众对航空运输的信任,鸟击事件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地域概况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城乡结合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无霜期短,区内植物群落以多年生及一年生杂类草为主。
巴彦淖尔机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天吉泰镇,机场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降雨量少且集中,蒸发强烈,干燥多风,温差变化大。
虽然这一亚带气候条件严酷,植物区系贫乏,但荒漠植被类型较多样,植物资源丰富。
乌兰察布机场位于集宁中心区北偏东,机场地处阴山山脉辉腾梁南麓,黄旗海盆地。
机场地处中温带,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春季干旱,多大风。
机场属半干旱草原植被类型,以多年生半干旱植物为主。
二连浩特机场位于二连浩特市东南,机场地处内蒙古剥蚀高原北部偏西,地貌上属于河湖相沉积剥蚀地形高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漫长。
二连浩特地区植被组成简单,多以荒漠植被为主。
二、方法选取能见度较好的天气观察,采用样带法或样点法对呼和浩特机场1~10号样点、巴彦淖尔民航机场的29条样带、乌兰察布民航机场的26条样带、二连浩特民航机场的30条样带和1个样点的鸟类进行观察。
三、结果调查共记录到不同飞行高度鸟类86种,其中呼和浩特机场(简称为呼市机场)记录到31种鸟类飞行高度;巴彦淖尔民航机场(简称为临河机场)记录到66种鸟类飞行高度;乌兰察布民航机场(简称为集宁机场)及周边记录到75种鸟类的飞行高度。
浅谈航空器鸟击事件的生态学防治发布时间:2021-10-29T08:41:49.44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1期作者:那顺得力格尔[导读] 随着国际航空业的快速发展,鸟撞问题已成为航空领域的世界性难题那顺得力格尔内蒙古自治区民航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70 摘要:随着国际航空业的快速发展,鸟撞问题已成为航空领域的世界性难题。
机场鸟类入侵是指鸟类撞击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至今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问题是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
近年来,各机场开展了鸟类威胁与预防研究,分析了民用机场发生鸟类撞击的原因,制定了有效的鸟类撞击预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鸟类撞击的频率。
本文以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分析了鸟碰撞频繁发生的原因,并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鸟碰撞的控制方法,希望能对机场鸟类碰撞的防控实践有所贡献。
关键词:机场鸟击;生态学防治;分析措施;探讨前言:综合各民用机场防鸟撞研究进展,防鸟撞不能归咎于单一原因,有多种措施防止鸟类频繁进出机场。
例如,从食物链治理的源头上发现,机场植被的生物量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鸟类物种和生物等级较高的物种和植物草的数量。
根据大量鸟类的活动节奏和空间分布,提出了一种预防方法。
通过研究机场鸟类群落的季节性变化,区域栖息地发生了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从而减少了该地区的鸟类活动,防鸟击可以有效提高飞行器的飞行安全,减少经济损失。
一、鸟击预防与生态控制概述鸟击是飞机和鸟之间的碰撞,在飞机的发展过程中,经常发生鸟击事件,给空中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比如会造成航班延误,甚至飞机损坏和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鸟撞发生在飞机起降过程中,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机场鸟撞的预防并做好。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音响设备是防止鸟撞的唯一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没有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和方法,结果并不显著。
近两年,大多数国家开始重视生态知识并将其应用于鸟类的预防,并取得了显着的研究成果。
《巴彦淖尔民航机场鸟类多样性及鸟击风险评估》篇一一、引言巴彦淖尔民航机场位于辽阔的内蒙古地区,随着航空业的飞速发展,机场运营日趋繁忙。
机场的鸟类多样性及鸟击风险评估问题,已经成为保障航空安全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全面探讨巴彦淖尔民航机场的鸟类多样性,并对其鸟击风险进行科学评估,以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改进建议。
二、巴彦淖尔民航机场鸟类多样性1. 鸟类种类巴彦淖尔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多种鸟类。
根据近年来的观察和研究,巴彦淖尔民航机场附近的鸟类主要包括:雁形目、雉形目、雀形目等,如大天鹅、灰鹤、野鸭、喜鹊等。
这些鸟类主要栖息在机场周边的湖泊、湿地等生态环境中。
2. 鸟类的活动习性巴彦淖尔地区的鸟类活动习性受季节、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
春秋季节是鸟类迁徙高峰期,也是鸟击风险最高的时期。
此外,在觅食、繁殖等特殊时期,鸟类也会频繁出现在机场附近。
三、鸟击风险评估1. 鸟击风险来源鸟击风险主要来源于机场附近的鸟类活动。
由于鸟类与飞机飞行高度重叠,且飞行速度极快,一旦发生碰撞,将对飞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此外,机场周边生态环境的变化、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影响鸟类的活动习性,增加鸟击风险。
2. 风险评估方法为科学评估巴彦淖尔民航机场的鸟击风险,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历史数据统计、实地观察、生态学分析等。
首先,我们收集了近几年的鸟击事件数据,分析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等;其次,通过实地观察和生态学分析,了解机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和鸟类活动习性;最后,综合各种因素,对鸟击风险进行科学评估。
3.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我们将巴彦淖尔民航机场的鸟击风险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其中,低风险区域主要为机场周边较为偏远的地带;中风险区域主要为机场周边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高风险区域则主要集中在机场附近的跑道、停机坪等关键区域。
四、预防措施与建议针对巴彦淖尔民航机场的鸟击风险,我们提出以下预防措施与建议:1. 加强机场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减少对鸟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生物多样性及鸟击风险评估》篇一一、引言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航空枢纽,其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对于当地经济及交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机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对于机场的正常运行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其中,生物多样性与鸟击风险是两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本文旨在全面评估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并对其鸟击风险进行科学评估,以期为机场的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生物多样性分析1. 生物多样性现状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地处内蒙古高原,其周边生态环境多样,包括草原、湿地、森林等多种生态系统。
这些生态系统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得机场周边生物种类繁多。
据调查,机场周边分布有大量的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以及植物等生物种类。
2. 生物多样性特点在鸟类方面,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周边的鸟类种类繁多,包括候鸟和留鸟。
其中,一些珍稀鸟类如天鹅、灰鹤、白鹤等也常在机场周边活动。
这些鸟类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鸟击风险评估1. 鸟击风险来源鸟击是威胁机场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鸟击的主要来源包括在机场附近活动的鸟类以及被机场灯光吸引的远距离迁徙鸟类。
这些鸟类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与飞机发生碰撞,导致飞行事故。
2. 鸟击风险评估方法为了评估鸟击风险,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
首先,通过对机场周边生态环境进行调查,了解鸟类的分布、迁徙规律等。
其次,利用雷达、摄像头等设备对机场上空的鸟类进行实时监测。
此外,我们还对历史鸟击事件进行了分析,以了解鸟击风险的实际情况。
3. 鸟击风险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鸟击风险较高。
其中,部分区域如湿地、草原等是鸟类活动的高频区域,也是鸟击风险较高的区域。
此外,机场夜间灯光也可能吸引远距离迁徙鸟类,增加鸟击风险。
四、防范措施及建议1. 增强监测与预警系统为了提高对鸟击风险的监测能力,建议增设更多高清摄像头、雷达等设备,对机场周边及上空的鸟类进行实时监测。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生物多样性及鸟击风险评估》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日益复杂,机场生态环境与运营安全的平衡成为了必须关注的议题。
本篇报告主要聚焦于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生物多样性以及与之相关的鸟击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我们将详细探讨机场周围的生态系统,可能影响飞机飞行的野生动物活动情况,并探讨相关风险管理策略,以期保障飞行安全,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
二、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生物多样性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位于内蒙古地区,地处辽阔的草原和森林交错地带,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机场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植被多样性:机场周边有丰富的植被类型,包括草原、林地、湿地等,这些区域为各种植物和动物提供了栖息地。
2. 动物种类:在机场周边活动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包括鸟类、哺乳动物等。
其中,鸟类是机场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三、鸟击风险评估尽管鸟类是机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但鸟击对飞机造成的威胁不容忽视。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鸟击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机场及周边活动频繁的鸟类:经过实地考察,机场周围频繁出现的鸟类主要包括大型鸟类如猛禽,以及一些中小型鸟类。
这些鸟类可能因误判飞行路径或觅食等原因接近或撞上飞机。
2. 季节性影响: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会影响鸟类的迁徙和繁殖活动,进而影响鸟击风险。
例如,春季和秋季是鸟类迁徙高峰期,此时鸟击风险较高。
3. 生态因素: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鸟类的活动情况。
如果机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鸟类数量和活动范围可能会增加,从而增加鸟击风险。
四、风险管理策略为了降低鸟击风险,保障飞行安全,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采取了一系列风险管理策略:1. 生物控制技术:通过使用驱鸟剂、驱鸟装置等手段减少鸟类在机场活动区域的活动。
同时,根据季节性变化和鸟类迁徙规律,调整驱鸟策略。
2. 环境优化:根据生态环境改善对鸟类活动的影响,合理规划周边生态环境治理方案,通过增加人工食物源等方式吸引鸟类到特定区域,从而减少机场飞行区的鸟类数量。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生物多样性及鸟击风险评估》篇一一、引言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作为我国北方的重要航空枢纽,其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对于民航运输至关重要。
机场周边的生物多样性和鸟群活动,可能对机场的正常运行构成潜在的威胁。
本文旨在全面评估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生物多样性及其鸟击风险,以期为机场的安全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二、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生物多样性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所在的区域,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环境多样,为多种生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空间。
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机场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种类:机场周边拥有多种植被类型,包括草原、灌木林、草地等,这些植被为众多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
2. 动物种类:机场周边生活着众多野生动物,包括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等。
其中,鸟类种类繁多,数量众多,是机场鸟击风险的主要来源。
3. 生态系统:机场周边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平衡,对维护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三、鸟击风险评估虽然生物多样性为机场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但同时也增加了鸟击的风险。
鸟击是指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与鸟类相撞,可能对飞机和乘客的安全构成威胁。
针对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我们进行了以下鸟击风险评估:1. 鸟类活动区域:通过无人机巡航和地面观测,我们发现机场周边一定范围内是鸟类活动的高频区域。
这些区域主要包括湖泊、湿地、草地等自然环境。
2. 鸟类种类与数量:根据鸟类观察记录,机场周边主要活动着鸦科、鸠鸽科、雀形目等鸟类。
其中,部分鸟类如喜鹊、麻雀等数量较多,可能对飞机构成威胁。
3. 风险等级评估:结合鸟类活动区域、种类与数量,我们将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鸟击风险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其中,高频活动区域的鸟类可能对飞机构成较高风险的威胁。
四、应对措施与建议针对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生物多样性和鸟击风险,我们提出以下应对措施与建议:1. 加强监测与预警:通过无人机巡航、地面观测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机场周边的鸟类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并预警可能构成的威胁。
一、背景机场飞鸟撞击事件是航空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随着机场周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鸟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飞鸟撞击飞机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保障航空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目的1. 预防和减少机场飞鸟撞击事件的发生,确保航空安全。
2. 建立健全机场飞鸟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加强机场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减少鸟类活动对航空安全的影响。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民用机场,以及其他涉及飞鸟撞击风险的航空设施。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机场飞鸟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机场飞鸟撞击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协调、指挥和调度。
(2)信息报告小组:负责及时收集、整理和上报飞鸟撞击事件信息。
(3)现场保障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人员保障。
(4)宣传培训小组:负责开展飞鸟撞击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培训。
五、应急处置流程1. 飞鸟撞击事件发生时,现场指挥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开展应急处置。
2. 信息报告小组应迅速收集撞击事件信息,包括撞击时间、地点、飞机型号、撞击部位、人员伤亡情况等,并及时上报应急指挥部。
3. 现场保障小组应迅速调配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确保现场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4. 现场指挥小组应根据撞击事件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组织现场勘查,了解撞击原因和影响范围。
(2)组织飞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飞机安全。
(3)组织人员救治受伤人员,并协助航空公司处理伤亡事宜。
(4)根据撞击事件影响,采取必要的机场运行调整措施。
5. 宣传培训小组应针对撞击事件,开展相关宣传和培训,提高全员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后期处置1. 对撞击事件进行全面调查,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 加强机场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减少鸟类活动对航空安全的影响。
3.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七、附则1. 本预案由机场飞鸟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解释。
机场鸟击防范与管理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机场鸟击防范与管理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鸟啊,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着,多惬意呀!可它们要是一不小心和咱的飞机撞上了,那可就麻烦大啦!这就好比你在路上正走着呢,突然闯出个家伙来和你撞个满怀,是不是得吓一跳?飞机那么大的家伙,在空中飞那么快,要是和鸟撞上了,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咱先来说说这机场为啥容易有鸟吧。
机场周围环境好呀,有大片的草地、树林,这对鸟来说可就是天堂呀!它们在这儿找吃的、玩耍,一不小心就可能闯进机场的空域。
那咱咋办呢?总不能把这些鸟都赶走吧,那也不现实呀。
这时候就得靠咱们的各种办法啦。
首先呢,机场得做好环境管理,把那些容易吸引鸟的地方清理清理,比如减少垃圾呀,别让鸟觉着这儿有好吃的就都跑过来了。
就好像你家里要是乱七八糟的,还总放着好吃的,那老鼠不就容易跑进来嘛。
然后呢,得有专门的驱鸟设备。
什么驱鸟炮啦、稻草人啦,各种各样的。
这些东西就像是给鸟设下的一道道关卡,告诉它们:“嘿,这儿可不是你们随便能闯的地方!”驱鸟炮“砰砰”一响,鸟不就被吓跑了嘛。
还有啊,机场工作人员也得时刻保持警惕。
他们就像机场的守护者,眼睛得时刻盯着天空,一旦发现有鸟靠近,就得赶紧采取措施。
这可真是个辛苦的活儿呀,得时刻保持专注,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咱再想想,要是工作人员没做好防范,让鸟撞上了飞机,那得多危险呀!飞机可能会受损,乘客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所以说,这机场鸟击防范与管理真的是太重要啦!咱普通人也能出份力呢!比如在机场附近的时候,别乱丢垃圾,别给鸟创造吸引它们的条件。
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让机场的天空更安全。
总之,机场鸟击防范与管理可不是小事,这关系到每一次航班的安全,关系到每一位乘客的生命。
咱们都得重视起来,让鸟和飞机能在天空中和谐共处,让我们的飞行更加安全、顺畅。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浅谈机场鸟类生态调研与鸟击防范工作发表时间:2020-04-29T02:18:02.962Z 来源:《福光技术》2020年1期作者:陈健玲[导读] 在这种情况下二者之间的矛盾必然存在,机场区域鸟击事故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
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达州河市机场 635000摘要:机场选址通常在距离市区一定距离的郊区,周围的绿化工程通常比较优越,给出行旅客带来了一定的视觉享受和环境体验,但同时这些绿化植被也使得鸟类在此聚居。
本文了对机场附近区域的鸟类生态调研工作概况、调查方法、调研结果分析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在此基础上从建立科学管理模式、做好农田规划、加强重点位置防控、改变生态环境等角度提出了鸟击防范工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机场鸟类;生态调研;鸟击防范引言鸟类是自然界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民航事业是人类发展的重要一环。
鸟类和航空器同在空中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二者之间的矛盾必然存在,机场区域鸟击事故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
为了将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影响降到最低、也为了解决飞行器的安全风险问题,对机场鸟类生态调研与鸟击防范工作进行研究可谓是势在必行。
1机场鸟类生态调研1.1调研概况某机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兴建,经过不断的巨大规模和重新修整,目前总面积约为一百万平方米,机场跑道为南北走向,总长两公里。
其区域内覆盖植被基本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混交林,整体植被覆盖率在百分之八十左右,附近农作物生长喜人。
这种极佳的生态环境让鸟类的繁衍生息愈发兴盛,然而同时也使得机场鸟击防范工作难度成倍增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决定对该机场的鸟类进行生态调研。
1.2调查方法2018 年 4 月初到 2019 年 11 月末,对案例机场和周边地区进行生态调研,频率为每周两次,调查的主要区域为机场飞行区、锥形面和机场周围十公里范围内的鸟类生活区域,选取了公园、林场等地区作为调研位置。
充分利用了点线结合的手段,着重开展了飞行区工作,为了确保调研准确性借助了高倍望远镜等设备,最终得出了一系列调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