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危险源清单
- 格式:doc
- 大小:524.50 KB
- 文档页数:16
机械设备危险源清单
1. 概述
本清单旨在识别和记录机械设备中的危险源,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以下是机械设备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的清单。
2. 机械设备危险源清单
2.1 电气危险源
- 电路短路风险
- 电击风险
- 线缆老化风险
- 机械设备过热风险
2.2 运动部件危险源
- 旋转部件夹损伤风险
- 链条或皮带断裂风险
- 运动部件速度过快风险
- 倒转或反冲风险
2.3 压力危险源
- 高压风险
- 液体泄漏风险
- 气体泄漏风险
- 高温压力爆炸风险
2.4 操作危险源
- 操作不当风险
- 操作误操作风险
- 操作不符合规程风险- 抛离物飞溅风险
2.5 机械结构危险源- 材料损坏风险
- 机械结构疲劳风险- 曲柄机构失效风险- 管道泄漏风险
2.6 其他危险源
- 机械设备噪声风险
- 机械设备震动风险
- 机械设备放射性风险
- 环境污染风险
3. 相关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上述危险源,应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
具体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 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
- 提供充足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
- 培训操作人员正确和安全地使用机械设备
- 引入技术和工程措施,减少危险源风险
- 建立紧急救援计划和预防措施
4. 总结
机械设备危险源清单提供了一份有助于识别和控制机械设备中危险源的清单。
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降低事故风险,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请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本清单,并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更新和审查。
机械行业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机械行业已经成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机械设备的发展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但是其中也存在很多的危险源和风险。
因此,为了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和工人的身体健康,对机械行业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分级管控是至关重要的。
2. 危险源辨识2.1 机械设备本身的危险源辨识(1)机械设备的移动部件和旋转部件:例如传动轴、皮带、链条等,这些部件容易造成皮肤、头发等被卷入,从而导致摔倒或被撞击的情况。
(2)机械设备的深度:钻床、电锯和其他机械设备通常具有非常深的槽口和孔洞。
因此,当操作人员在机械装置的位置上工作时,容易发生手部和腕部的受伤。
(3)不稳定物品:通过机械设备的物品可能是不稳定的,坍塌或掉落的风险比较高,这些可以伤害到操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
2.2 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辨识(1)操作人员的操作环境:例如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等。
(2)工作现场的布局:例如无序堆放的材料和物品可能会导致工作人员受伤。
3. 风险分级3.1 风险判定在对机械设备进行风险分级时,可以考虑以下因素:(1)速度:机械设备的运行速度会对人员造成多大的危害。
(2)能量:机械设备的能量大小,以及能量释放方式对人员造成的危害大小。
(3)危害程度:机械设备产生的危险源对人员的威胁程度。
3.2 风险分级根据机械设备产生的风险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类:(1)高风险类:该类机械设备对人员健康的危害极大,需要采取高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控制,或者是在其他控制措施无法减轻该类机械设备风险时,需采取其他技术或管理控制措施。
(2)中等风险类:该类机械设备产生的危险源对人员健康的威胁较大,需要采取中等风险的控制措施进行控制。
(3)低风险类:该类机械设备产生的危险源对人员健康的威胁相对较小,可以采取简单的控制措施进行控制即可。
4. 控制措施4.1 控制措施选择根据机械设备所产生的安全风险的性质和大小,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控制措施:(1)工程控制:例如利用防护装置和隔离装置,来降低机械设备产生的风险。
常见工种危险源一、铣床、滚床、磨床、镗床等机床岗位危险源1、机械装置、工具造成的挤压、碰撞、砸伤。
2、操作者的肢体卷入或夹入设备旋转部件和运动部件造成的伤害。
3、被飞溅的切屑划伤、烫伤。
4、设备运转时,工件、刀具破碎飞逸造成伤害。
5、工作环境不良而导致操作者滑倒或跌倒造成的伤害。
6、人体直接接触到设备的带电部位或电源,电器漏电造成触电伤害。
7、吊装作业时造成的起重伤害。
8、设备电气接地不良、未切断电源引起触电伤害。
9、设备周围漏油、漏水滑倒时造成人员伤害。
10、非操作人员乱动设备按钮而导致伤人或设备事故。
11、两人以上操作配合不当或指挥信号不明确时而导致误操作的伤害事故。
二、起重机司机岗位危险源起重伤害:1、设备设施缺陷;(起重机械强度、刚度不够,失稳,吊钩、钢丝绳、制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失修)2、安全防护装置失效;(电气联锁装置、各限位装置、音响信号及其他安全防护装置损坏)3、吊索具缺陷;(吊具,钢丝绳,索具破损)4、违章作业伤害:5、操作失误;(疲劳驾驶,注意力不集中,捆绑不牢靠等)6、吊装作业生产组织混乱;(指挥错误,吊装方案不安全,配合不当)7、作业场地拥挤。
(无安全通道,物品摆放超高等)高处坠落伤害:1、安全防护设施缺失;2、未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或用具;3、触电,人体直接接触到设备的带电部位、电源等造成触电事故;4、电气火灾,因过载、短路、绝缘、老化等引起电气火灾。
其他伤害:作业环境不良或操作不当造成人体扭伤、挫伤。
三、手工电弧焊岗位危险源1.物体运动造成的物体打击。
2.机械伤害:机械装置、工具造成的挤压、碰撞、砸伤等。
防护装置缺损、失效导致的机械伤害;违章操作或操作失误造成的机械伤害。
3.触电:人体直接接触到电焊设备的带电部位、电源等造成触电事故;因焊机缺陷,漏电导致的触电事故。
4.灼烫:金属熔滴、焊渣飞溅造成的灼烫伤;电弧光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热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5.高处坠落:登高作业周围无防护栏;登高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导致的高空坠落。
机械行业危险源识别在机械行业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可能导致员工受伤或财产损失。
本文将介绍机械行业中的主要危险源,包括机械伤害、锐利边缘、运动部件、高压流体、暴露于化学品、电气危险、高处坠落、噪音和振动以及热和火焰等方面。
1.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指员工接触或操作机械设备时,由于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维护不当或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员工受到意外伤害。
常见的机械伤害类型包括切割、冲压、压榨等。
预防机械伤害的措施包括: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培训员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等。
2.锐利边缘锐利边缘是指具有锋利边缘的物体,如刀具、切割机等。
这些物品如果使用不当或管理不善,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为了预防锐利边缘的危害,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防护罩、安全隔离栏等安全装置,对锐利边缘进行防护;加强对锐利边缘物品的管理,避免员工随意使用和放置。
3.运动部件运动部件是指机械设备中高速运转的零部件,如齿轮、轴等。
如果这些部件的设计、制造或维护不当,可能会导致意外伤害。
为了预防运动部件的危害,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防护罩、安全隔离栏等安全装置,对运动部件进行防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运动部件的正常运转。
4.高压流体高压流体是指压力超过一定限度的流体,如高压油缸、高压管道等。
如果这些设备的设计、制造或维护不当,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为了预防高压流体的危害,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安全阀、压力表等设备,对高压流体进行控制和监测;加强对高压流体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5.暴露于化学品暴露于化学品是指员工在操作过程中接触到化学物质,如油漆、清洗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甚至引发职业病。
为了预防暴露于化学品的危害,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确保员工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加强对化学品的管理和维护,避免员工随意使用和放置。
机械设备故障重大危险源清单介绍本文档旨在汇总机械设备故障中的重大危险源清单。
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发生的设备故障,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毁或生产中断等严重后果。
清单中列出的各项危险源供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参考,以便及早识别和解决问题,确保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清单1. 电气故障:包括电路短路、线路过载、电缆老化等问题,可能引发火灾、电击等安全风险。
2. 机械故障:涉及机械零部件的磨损、断裂、松动等情况,可能导致设备失效、意外停机,甚至危及操作人员安全。
3. 润滑不良:润滑油缺乏或质量不合格,可能导致设备过热、损坏或运行不稳定,增加故障发生的概率。
4. 温度过高:机械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由于散热不良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温度过高,引发设备故障或火灾。
5. 下雨侵湿:机械设备在户外运行时,遭受雨水侵湿可能导致电器元件短路、机械部件腐蚀,增加设备故障的风险。
6. 操作错误: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忽视安全规定,可能引发故障和安全事故。
7. 缺乏维护:机械设备长期没有进行保养和维护,可能导致零部件老化、松动、腐蚀,增加设备故障的概率。
8. 紧急停机系统故障:紧急停机系统失效,无法及时停机,可能导致事故进一步恶化。
9. 静电放电: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静电积聚没有及时释放,可能引发电火花,导致爆炸或其他危险。
10. 设备过载:机械设备超过额定负荷运行,可能导致设备过热、电机损坏、断裂等故障。
结论通过及早识别和解决机械设备故障中的重大危险源,我们能够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清单中列出的各项危险源,在操作、维护和管理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以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机械制造行业危险源辨识(全面)危险源辨识表(机械制造行业)1.机械伤害o危险源:机械运转部件(如齿轮、链条、刀具等)可能导致人员受伤。
o辨识:在机械设备的明显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锐利边缘和刀具o危险源:锐利边缘和刀具可能割伤或划伤工作人员。
o辨识:在操作锐利工具和边缘时,必须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
3.违章操作o危险源:不遵守操作规程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o辨识:制定清晰明确的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以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这些规程。
4.高温物质和设备o危险源:高温设备或物质可能造成人员烫伤或烧伤。
o辨识:对高温设备和物质进行隔离,并在设备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5.转动和运动部件o危险源:机器的转动和运动部件可能导致人员受伤。
o辨识:对机器的转动和运动部件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6.电气安全o危险源:电气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o辨识:确保电气设备有适当的接地和绝缘措施,并定期进行电气安全培训。
7.噪音和振动o危险源:长期暴露于噪音和振动的环境中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o辨识:对产生噪音和振动的设备进行隔离或减振处理,为工作人员提供耳塞或减振手套等防护装备。
8.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o危险源:未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可能增加工作人员受伤的风险。
o辨识: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完好无损,并监督工作人员正确佩戴。
9.不安全的布局和设计o危险源:工作区域或设备布局不当可能导致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
o辨识:定期对工作区域和设备布局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改进不安全的布局和设计。
10.加工过程和工艺控制o危险源:不规范的加工过程或失控的工艺参数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或设备损坏。
o辨识:制定明确的加工规范和工艺控制参数,并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和监测。
11.设备维护和检查o危险源:设备维护不当或检查不及时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损坏。
金属切削机械设备安全风险(危险源)清单1机械伤害1.1防护罩、盖、栏缺失或不完好。
1.2各类行程限位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电气与机械联锁装置、紧急制动装置、声光报警装置、自动保护装置不完好、不可靠。
1.3操作手柄、显示屏和指示仪表失效。
1.4加工棒料、圆管,在工件长度超过机床尾部时未设置防护罩(栏),无明显的警示标志。
1.5加工细长型工件时,工件向后超出机床300mm时,未设置有效的支撑架等防弯装置,未设置防护栏或挡板。
1.6机床上未加防护罩的旋转部位的楔、销、键突出表面超过3mm,或有毛刺、棱角,绞缠操作者衣服。
1.7插床、刨床的限位开关失效,滑块不能准确停止在上、下极限位置,配重装置不牢固。
1.8机床外露的旋转部位及运动滑枕的端部未设置防护罩。
1.9操作者不按规定穿工作服,离机床转动部位太近,操作者的衣服被高速旋转的机床卷入。
1.10长发操作者不佩戴工作帽或者头发未放入工作帽内,被高速旋转的机床卷入。
1.11戴手套操作运转的机床,手套被高速旋转的机床卷入。
1.12用手代替工具清除铁屑。
1.13隔着正在旋转的机床拿取物品、工具。
1.14走刀台未退到安全位置时转动刀架。
1.15未停机进行翻转、卡压、测量工件,未停机擦拭、调整、维修机床。
2物体打击2.1夹具、卡具和刀具松动或不完好,机床运转时工件、夹具、卡具、刀具飞出。
2.2磨削加工时,高速旋转的砂轮破碎飞出。
2.3加工偏心工件时,未做好平衡配重,工件飞出。
2.4进行金属切削时不带防护镜,高速飞溅的铁屑可能击伤人体的眼睛和面部。
2.5搬运或装卸工件时,工件跌落伤人。
3灼烫切削加工时高温铁屑蹦溅到人体的裸露部位。
4起重伤害4.1起重机械存在缺陷,制动、限位等安全装置不完好,吊索具存在缺陷。
4.2吊装工件时人员配合不当,不按操作规程作业。
5触电5.1人体直接接触机床的带电部位或电源。
5.2机床无保护接地线或保护接地线连接不可靠。
5.3局部照明或移动照明未采用安全电压,线路老化,绝缘破损。
机械制造业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识别及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机械行业是一个行业类别众多、设备品种繁杂、工种以及涉及的加工技术关联到机械力、热力、电力、光、化学、粉尘、有毒成分等众多因素,危及操作者或有关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以下尝试列举机械行业部分分行业的危险源如下:一、金属切削机床产生的危险源(车、铣、磨、刨、镗等):1、直线运动的危险:由机械的往复或接近对人身造成伤害,如刨床、内外圆磨床的往复运动、铣床的升降运动等;旋转运动的危险:机械的旋转部件将人体或衣服卷入,造成伤害,如机床的主轴、卡盘、丝杆,磨削的砂轮,切削刃具---钻头、铣刀锯片等在旋转时伤人;2、静止危险:人接触或与静止的设备产生相对运动,如被设备的尖锐部位或部件划伤、撞伤;3、飞出物击伤:a,刀具或机械部件:如未夹紧的刀具、工件、破碎的砂轮在高速旋转中飞出伤人;b,飞出的金属切屑:如连续的或破散飞出的切屑飞出伤人;4、机械加工中的烫伤:高温金属切屑对人体的烫伤;5、切屑对眼睛的伤害:切屑高速飞入眼中造成伤害;6、机械加工中的电气伤害。
二、钣金机械产生的危险源(冲、剪、压设备):1、冲、剪、压设备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造成运转失灵;2、冲、剪、压设备未设计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设计不合理;3、冲压模具对操作者的伤害:模具开合时,未能防止操作者手或人体一部分进入模具之间,可能造成伤害;4、冲压工件飞边对操作者的伤害:划伤;5、剪板机及其他设备的传动带、飞轮等运动部件将人体或衣服卷入,造成伤害;6、剪板机脚踏开关误操作:剪板机一般由二人同时操作,脚踏开关易误操作造成人体肢体、皮肤等伤害。
7、冲压,特别是高速冲产生的高分贝噪声对人体听力的伤害;8、冲、剪、压设备使用中的电气伤害。
三、铸造过程的危险源:(造型、熔炼、落砂清理)1、造型中起重、运输的起重伤害、机械伤害;2、铸造设备对人体的伤害:包括撞伤、旋转部件将人体卷入(如混砂设备隔离罩电气连锁装置失灵或设计不合理);3、铸造过程中的电气伤害;4、造型中粉尘伤害造成的矽肺、尘肺等职业病;5、造型中的噪声伤害;6、熔炼过程现场的金属、焦炭及其他辅助材料的运输、起重、堆放、破碎加工中造成的事故伤害;7、铸造熔炼过程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和高温水蒸气等对人体的伤害8、铸造熔炼过程中熔炉高温对炉前工的烫伤、热辐射造成的人体伤害、职业病;9、铸造熔炼过程中高温对浇注工的烫伤、热辐射造成的人体伤害、职业病;10、落砂清理过程中的噪声对人体听力的伤害;11、落砂清理过程中的粉尘造成的矽肺等职业病;12、落砂清理过程中飞砂对人眼、皮肤的伤害等。
A:改进工艺、设备、技术、材料和作业环境,提高“物”的安全可靠性B: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危(wei)险源的监控管理C:遵守法律、法规、标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D: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能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E: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管理工作F: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wei)险源的风险分为四个级别:1 级:高风险(D=240 及以上)2 级:较高风险(D=120—240)3 级:较低风险(D=90)4 级:低风险(D=45—90)5 级:轻微风险(D=45 以下)作业活动办公区域厂内车辆危(wei)险因素办公室吸烟外购快餐食物不卫生电脑主机外壳带电使用电脑姿式不正确室内消防器材如感应器、喷淋、灭火器失灵。
节假日不断电源办公电器未加漏电保护器走廊、楼梯间无应急灯电脑屏幕辐射复印机排放的臭氧地面积水,路滑提取大额现金未加防范瓶装水不卫生驾驶车辆未注意过往行人制动故障超载超限行驶超速行驶司机疲劳驾驶可能导致的事故火灾中毒触电人身伤害火灾火灾触电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摔倒事故人身伤害交通事故车辆伤害事故车辆伤害事故车辆伤害事故车辆伤害事故判别依据管理缺陷作业条件危(wei)险性评价L0.5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50.50.50.50.5E666666666666666666C1531531515153333331515151515D4541841818184444444545454545危(wei)险现有控制措施级别4 C D E F5 C D E5 C D E5 C D E5 C D E F5 C D E5 C D E5 C D E5 C D E5 C D E5 C D E5 C D E5 C D E4 C D E F4 C D E F4 C D E F4 C D E F4 C D E F序号判别依据 作业条件危(wei )险性评价L0.5 0.5 0.2 0.5 0.2 0.5 0.5 0.5 0.2 0.5 0.5 0.5 0.5 E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C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D 45 45 18 45 18 45 45 45 18 45 45 45 45危(wei )险因素司机酒后驾驶 方向器故障依然出行 方向灯故障依然出行 闯红灯 逆道行车 行车时打电话 行车时不专心 无证驾驶厂区内未设限速标志 厂内机动超速行驶 员工驶摩托车违章行驶 下班途中违反交通法规 员工违章跨栏危(wei )险 现有控制措施 级别4 C D E F 4 C D E F5 C D E F 4 C D E F 5 C D E F 4 C D E F 4 C D E F 4 C D E F 5 C D E F 4 C D E F 4 C D E F 4 C D E F 4 C D E F可能导致的事故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 车辆伤害事故 车辆伤害事故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作业活 动 厂内 车辆序 号序作业活号动应急处理配电房危(wei)险因素灭火器使用不正确灭火器失效灭火器配置不合理消防器材不合格消防通道阻塞不畅通灭火器数量不够,更换不及时消防检水压不够消防箱内枪带配置不全未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紧急情况发生时处理不当高处应急救援交通阻塞,现场混乱检修无标志电表失效电线老化安全装置损坏无禁火标志引起火灾潜在漏电可能导致的事故未发挥灭火作用未发挥灭火作用未发挥灭火作用未发挥灭火作用未发挥灭火作用未发挥灭火作用未发挥灭火作用未发挥灭火作用未发挥灭火作用未发挥应急作用高空坠落人身伤害触电用电事故触电触电火灾触电判别依据作业条件危(wei)险性评价L110.50.50.50.50.50.50.51210.50.50.50.50.51E666666666666666666C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D9090454545454545459018090454545454590危(wei)险现有控制措施级别3 B C D E F3 B C D E F4 B C D E F4 B C D E F4 B C D E F4 B C D E F4 B C D E F4 B C D E F4 B C D E F3 B C D E F2 B C D E F3 B C D E F4 B C D E F4 B C D E F4 B C D E F4 B C D E F4 B C D E F3 A B C D E F作业活动空压机作业浸漆作业危(wei)险因素检修无标志油表、电表失效电线老化安全装置损坏无禁火标志引起火灾潜在漏水、漏电、漏油、漏烟电气路线损毁工作现场有无关人员人员操作不当现场使用油漆与固化剂超过一天用量工件大量堆放在工场吸烟未及时清理未配备灭火器材电源无触电保护可能导致的事故人身伤害人身伤害触电爆炸火灾触电触电人身伤害人身伤害火灾机械伤害火灾火灾火灾触电判别依据作业条件危(wei)险性评价L0.50.50.50.50.50.50.50.50.50.50.510.50.50.5E666666666666666C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D454545454545454545454590454545危(wei)险现有控制措施级别4 B C D E F4 A B C D E F4 B C D E F4 B C D E F4 B C D E F4 A B C D E F4 B C D E F4 A B C D E F4 B C D E F4 B C D E F4 B C D E F3 B C D E F4 B C D E F4 B C D E F4 A B C D E F序号危(wei )险因素电源未加锁、挂警示牌 未设监护人 未穿绝缘用品无保护接地、接零 未断电作业 未设警视标志 未持证上岗 高物体触碰高压线赤身或者接近赤身的状态工作 开关及保险丝装置于接地线上 保险丝或者铁丝、铜线替代电动机及电器设备的外壳未按规定接地 电线或者电路绝缘包覆破损 电线潜在短路、漏电判别依据 作业条件危(wei )险性评价L0.5 0.5 0.5 0.5 0.5 0.2 0.5 0.5 0.5 0.5 0.5 0.5 0.5 1 E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C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D 45 45 45 45 45 18 45 45 45 45 45 45 4590危(wei )险 现有控制措施 级别4 B C D E F 4 B C D E F 4 B C D E F 4 A B C D E F 4 B C D E F5 B C D E F 4 B C D E F 4 B C D E F 4 B C D E F 4 B C D E F 4 B C D E F 4 A B C D E F 4 B C D E F 3 A B C D E F可能导致的事故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作业活 动电气检 修序 号作业活动叉车作业行车作业危(wei)险因素驾驶车辆未注意过往行人制动故障依然出行超载超限行驶超速行驶陷入深坑或者边坡司机疲劳驾驶司机酒后驾驶电路故障无证驾驶架体制作不符规范要求,承载力不够限位保险装置缺陷钢丝绳已磨损、锈蚀抱闸失灵控制开关失灵维修时未采取防护措施在运转的机器或者起吊的货物可能导致的事故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行车坠落设备事故吊物坠落设备事故设备事故坠落人身伤害判别依据作业条件危(wei)险性评价L0.50.50.510.50.510.50.50.50.5110.510.5E6666666666666666C77777715771571577157D21212142212190212145219042219021现有控制措施级别5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3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4 A B C D E F5 A B C D E F3 B C D E F4 A B C D E F5 A B C D E F3 B C D E F5 B C D E F危(wei序号作业活动化学品管理危(wei)险因素轻易接触不熟悉的化学品化学品潜在的爆炸化学品潜在的泄漏容器未及时加盖挥发用溶剂洗手化学品使用和储存处通风不良未做好防火防爆等标识未做好安全防护易燃易爆场所动用明火未使用防护用品易燃易爆化学品在太阳下暴晒使用、贮运者不了解化学性能化学品无 MSDS长期在化学品环境下工作化学品使用、储存处无灭火器材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可能导致的事故人身伤害爆炸中毒中毒中毒中毒爆炸中毒火灾、爆炸中毒火灾、爆炸中毒等中毒等中毒火灾化学品各种事故判别依据作业条件危(wei)险性评价L10.50.51110.21110.50.50.510.21E6666666666666666C740401571540154074015774015D421201209042904890240421204521424890危(wei)险现有控制措施级别5 B C D E F2 A B C D E F2 A B C D E F3 B C D E F5 B C D E F3 B C D E F4 B C D E F3 B C D E F1 B C D E F5 B C D E F2 B C D E F4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4 B C D E F3 B C D E F序号作业活动设备操作,金属切削危(wei)险因素机械设备的磨损、松动未按设备操作规范操作对正在运转、通电或者加热的机械装置进行清扫、加油或者检修蓦地启动机器,无信号使用有缺陷的机械装置在机器运转状态下离开拆除安全装置,使安全装置失效用手代替规定的工具作业拆除安全标志未使用合适的护具和工具检修时未进行合闸、切断电源带式输送设备未安装紧急停机装置工作场所照明不良操作不当或者误触操作开关工具、工件、物料滑落砂轮破碎支架固定不牢电气漏电无防护装置或者拆除、失灵可能导致的事故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触电人身伤害判别依据作业条件危(wei)险性评价 L EC D 0.5 67 21 0.5 67 210.5 6 7 210.511110.50.510.50.510.510.510.56666666666666666777157771577777715721424290422121902121422142219021危(wei)险现有控制措施级别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3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3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3 A B C D E F5 B C D E F序号作业活动设备操作,金属切削危(wei)险因素锯条断裂工件未夹牢铁屑高温工件高温液体飞溅制动器缺陷操作失误刀具崩飞工件飞出卡盘脱落绝缘破损踏板缺陷铁屑飞出粉尘排放戴手套操作操作注意力不集中防护装置缺陷女工未戴帽或者着装不安全设备未接地可能导致的事故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尘肺病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人身伤害触电判别依据作业条件危(wei)险性评价L0.5110.50.50.50.51110.50.510.20.50.50.50.51E6666666666666666666C37333777777773777157D9421899212142424221214292121214542危(wei)险现有控制措施级别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A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A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5 B C D E F序号判别依据 作业条件危(wei )险性评价L 1 1 1 1 1 1 0.5 10.5 0.5 1 1 110.5 E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C 15 7 15 15 7 7 7 1515 15 15 15 1540 15D 90 21 90 90 42 21 21 90 45 45 90 90 90 120 45危(wei )险因素带电作业 监护失误 高空作业 设备漏电 防护缺陷 违章操作 工具摆放不当 手持电动工具漏电 未办理动火手续 未进行风险分析 未采取防护措施 无人监护 无防护设施 违章作业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危(wei )险 现有控制措施 级别3 B C D E F 5 B C D E F 3 B C D E F 3 A B C D E F 5 A B C D E F 5 B C D E F 5 B C D E F 3 A B C D E F4 B C D E F 4 B C D E F 3 B C D E F 3 B C D E F 3 B C D E F 2 B C D E F 4 B C D E F可能导致的事故触电 各种事故 坠落 触电人身伤害 人身伤害 人身伤害 触电 火灾 火灾 火灾 火灾 火灾 火灾 火灾作业活 动 设备 设施 维修动火 作业序 号。
机械行业危险源清单
危险源控制措施解读
A:改进工艺、设备、技术、材料和作业环境,提高“物”的安全可靠性
B: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控管理
C:遵守法律、法规、标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D: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能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E: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工作
F: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风险级别划分
危险源的风险分为四个级别:
精选范本
1级:高风险(D=240及以上)
2级:较高风险(D=120—240)
3级:较低风险(D=90)
4级:低风险(D=45—90)
5级:轻微风险(D=45以下)
精选范本
精选范本
精选范本
精选范本
精选范本
精选范本
精选范本
精选范本
精选范本
精选范本
精选范本
精选范本
精选范本
精选范本
精选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