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期, 幼儿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家族史中往往有同样病情的先证者存在。父母双方或者某一方携带着致病基
因
代谢紊乱表现
• 以酸碱平衡紊乱、低血糖、高血氨最为常见 • 正常组织灌注情况下,持续的代谢性酸中毒提示存在潜在的有机酸酸中
毒(如丙酮酸代谢缺陷、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缺陷等),严重的及常规治 疗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多见于有机酸病 • 若低血糖发生于进食后、补充葡萄糖效果不明显、伴有明显的酮中毒及 其他代谢紊乱、反复发作,均提示IMD的可能性:注意排除遗传性碳水 化合物代谢缺陷如Ⅰ型糖原累积病、氨基酸或有机酸代谢病(丙酸血症, 甲基丙二酸血症)等 • 血氨明显升高,特别是不伴有急性肝功能异常表现时,应警惕尿素循环 障碍。
• 金属类代谢障碍 如肝豆状核变性。
• 维生素类等代谢障碍 如生物素缺乏所致的多种羧化酶缺乏症等。
• 核酸代谢障碍
如Lesch-Nyhan 病等。
• 其他
如α-抗胰蛋白酶缺陷病等。
发病特点
• 多在新生儿期、 幼儿或儿童期发病, 往往因为饮食和应激等因素而发病。 •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多为胃肠道、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症状、 代谢性酸中毒 • 起病急, 症状重, 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导致生长发育落后, 甚至死亡,是新
度紊乱时,可出现急性锥体束外病变和皮质脊髓束被 累及情况
3. 伴有肝肿大、肝功能受损的肝性昏迷: 考虑呼吸链功能障碍、脂肪酸氧化障碍和尿素循环障碍
消化系统症状
• 主要表现为拒食、呕吐、肝功能异常(凝血障碍、肝大、黄疸)。 • 多见于糖原累积病、半乳糖血症、遗传性果糖不耐症、酪氨酸血症Ⅰ
型以及脂肪酸氧化缺陷等
肌肉症状
• 表现 为肌 力和 肌张 力 低下、 进 行 性肌 病等。 • 多见于尿素循环障碍、 有机酸尿症、 线粒 体呼吸链功能障碍、 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