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加速度_高一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 格式:ppt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1
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基础夯实1.(吉林市普通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一个铁钉和一团棉花同时从同一高处下落,总是铁钉先落地,这是因为() A.铁钉比棉花团重B.棉花团受到的空气阻不能忽略C.棉花团的加速度比自由落体加速度小D.铁钉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比棉花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大答案:BC2.1971年7月26日发射的阿波罗-15号飞船首次把一辆月球车送上月球,美国宇航员斯科特驾驶月球车行驶28公里,并做了一个落体实验:在月球上的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羽毛和铁锤,出现的现象是(月球上是真空)()A.羽毛先落地,铁锤后落地B.铁锤先落地,羽毛后落地C.铁锤和羽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为9.8m/s2D.铁锤和羽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落地答案:D解析: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铁锤和羽毛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
3.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
近年来,踢毽子成为全民健身活动之一。
毽子由羽毛和铜钱组成,在下落时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如图所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铜钱重,所以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B.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也总是出现铜钱在下羽毛在上的现象C.因为空气阻力的存在,所以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D.毽子的自由下落是自由落体运动答案:C解析:羽毛受到的空气阻力与自身重力相差不多,对运动的影响很大,而羽毛又和铜钱具有相同的运动情况,故羽毛要受铜钱较大的拖动作用,即羽毛的运动主要是靠铜钱的带动,所以毽子下落时总是铜钱在下面拉着羽毛。
铜钱重不是根本原因,A错,C对;如没有空气阻力,铜钱和羽毛的相对位置是随机的,B错;可见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毽子不是自由落体运动。
4.(南山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
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规律探究过程如下:A.伽利略依靠逻辑的力量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B.伽利略提出了“落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的观点;C.为“冲淡”重力,伽利略设计用斜面来研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情况;D.伽利略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从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并记录相应数据;E.伽利略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记录相应数据;F.伽利略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G.伽利略将斜面实验得到的结论推广到斜面的倾角增大到90°时;(1)与上述过程中B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____________;(2)与上述过程中F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_____________。
1.如图1-5-6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5-6A.甲是a-t图像B.乙是a-t图像C.丙是a-t图像D.丁是v-t图像解析:选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倾斜直线,选项D错误,而加速度恒定,a-t图像是水平直线,选项A、B错误,C正确.2.(2012·江苏金陵中学高一检测)关于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改变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随时间而改变C.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的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运动,通常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解析:选AB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所以A正确.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它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所以B正确.如果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那么是匀加速运动;如果速度随时间不均匀增加,那么这种运动不是匀加速运动,所以C不正确.如果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那么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D 正确.3.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1 s末,第2 s末,第3 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是()A.1∶1∶1 B.1∶2∶3C.12∶22∶32D.1∶3∶5解析:选B.由v=at得v1∶v2∶v3=at1∶at2∶at3=1∶2∶3,故选项B正确.4.(2012·四川巴中中学高一检测)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5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一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初速度一定是正值C.物体的速度每秒钟减小5 m/sD.物体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选D.加速度是-5 m/s2,负号说明方向和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但不能说明和初速度方向相反,A、C两项错误,D项正确;初速度的正负由选定的正方向决定,不一定是正的,B项错误.5.一质点沿直线从静止开始以1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 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 s 的时间内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则质点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是多大?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解析:由题意画出质点运动草图,如图所示:由运动学公式知v B=v A+at=0+1×5 m/s=5m/s,v C=v B=5 m/s将v=v0+at应用于CD段(v D=0)得:a =v D -v C t =0-52m/s 2=-2.5 m/s 2负号表示a 与v 0方向相反. 答案:5 m/s 2.5 m/s 2一、选择题1.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运用公式v t =v 0+at 解题时,若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 取负值B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 取正值C .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 取负值D .无论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均取正值解析:选BC.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由于初速度为正值,故加速度也应取正值,A 错,B 对;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应取负值,C 对,D 错. 2.(2012·杭州二中高一检测)如图1-5-7是某质点的v -t 图像,则( )图1-5-7 A .前2 s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后3 s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B .2~5 s 内物体静止C .前2 s 和后3 s 内速度的增量均为5 m/sD .前2 s 的加速度是2.5 m/s 2,后3 s 的加速度是-53m/s 2解析:选AD.前2 s 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5 m/s 2,后3 s 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53m/s 2,2~5 s 内物体做匀速运动,前2 s 内速度增量为5 m/s ,但后 3 s 内速度增量是-5 m/s ,故选项A 、D 对,B 、C 错.3.a 、b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 A .a 、b 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 .a 、b 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C .a 、b 的速度之和与时间成正比D .a 、b 的速度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解析:选A.v a =v 0a +at ,v b =v 0b +at ,所以v a -v b =v 0a -v 0b ,v a +v b =v 0a +v 0b +2at , 故只有选项A 对.4.一辆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的两根电线杆共用5 s 时间,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 2,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是15 m/s ,则汽车经过第一根电线杆的速度为( ) A .2 m/s B .10 m/s C .2.5 m/s D .5 m/s解析:选D.根据v t =v 0+at 可知,v 0=v t -at =15 m/s -2 m/s 2×5 s =5 m/s.5.如图1-5-8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位置,经过8 s 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图1-5-8 A.11 m/s2B.5.0 m/s2 C.1.4 m/s2D.0.6 m/s2解析:选C.由甲、乙两图可知汽车在8 s前后的速度v1=20 km/h≈5.56 m/s,v2=60 km/h≈16.67 m/s,故汽车的加速度a=v2-v1t=16.67-5.568m/s2≈1.4 m/s2,C项正确.6.图1-5-9一枚小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时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5-9所示,则火箭上升到最高点的位置对应图中的()A.O点B.A点C.B点D.C点解析:选D.由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看出小火箭在OA、AB、BC三阶段均处于上升状态,到达图中C点时,火箭上升的速度减小为零,所以图中的C点对应火箭上升的最高位置.7.一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进入水平面后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在如图1-5-10所示的v-t图像中哪个可以反映小球这一整个运动过程(v为小球运动的速率)()图1-5-10解析:选C.A、B的最后阶段表示的是匀速运动,所以A、B错;D中最后阶段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只有C对.8.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 s末、第2 s末、第3 s末…的速度分别为1 m/s、2 m/s、3 m/s…,则此物体的运动性质是()A.匀变速直线运动B.非匀变速直线运动C.加速度不断增大的运动D.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选D.虽然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相等的,但运动过程中某些时刻的速度不能确定,而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所以对物体的运动性质不能确定,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9.(2012·北京东城区高一检测)如图1-5-11所示为某质点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5-11A .在0~6 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在6 s ~10 s 内,质点处于静止状态C .在4 s 末,质点运动方向反向D .在t =12 s 末,质点的加速度为-1 m/s 2解析:选D.0~6 s 内加速度发生变化,整个时间内质点的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A 错.6 s ~10 s 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 错.4 s 前后,质点一直向正方向运动,C 错.t =12 s时,质点的加速度a =0-414-10m/s 2=-1 m/s 2,D 对.10.(2012·江苏常州高级中学高一月考)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 末的速度大小是6 m/s ,第2 s 末的速度大小是8 m/s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物体零时刻的速度大小是3 m/s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2 m/s 2C .任何1 s 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D .第1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6 m/s解析:选BC.先由第1 s 末和第2 s 末的速度求出加速度.再求出选项中的各量.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v 2-v 1t =8-61m/s 2=2 m/s 2.由v 1=v 0+at 得,物体零时刻的速度大小v 0=v 1-at =(6-2)m/s =4 m/s ,由于第1 s 末的速度大小等于6 m/s ,所以第1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小于6 m/s ,由以上分析可知,正确答案B 、C.11.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8 s 末开始刹车,经4 s 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之比是( ) A .1∶4 B .1∶2 C .2∶1 D .4∶1解析:选B.设前后两段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则a 1=v t 1a 2=vt 2,所以a 1∶a 2=t 2∶t 1=1∶2.二、非选择题12.汽车以54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1)若汽车以0.5 m/s 2的加速度加速,则10 s 后速度能达到多少? (2)若汽车以3 m/s 2的加速度减速刹车,则10 s 后速度为多少? 解析:(1)初速度v 0=54 km/h =15 m/s , 加速度a =0.5 m/s 2,时间t =10 s. 10 s 后的速度为v t =v 0+at =(15+0.5×10)m/s =20 m/s. (2)汽车从刹车到速度为零所用的时间 t =v 0a =153s =5 s<10 s ,所以10 s 后汽车已经刹车完毕,则10 s 后汽车速度为零. 答案:(1)20 m/s (2)013.A 、B 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图像,如图1-5-12所示.图1-5-12(1)A 、B 各做什么运动?求其加速度. (2)两图像交点的意义. (3)求1 s 末A 、B 的速度. (4)求6 s 末A 、B 的速度.解析:(1)A 物体沿规定的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 1=v t -v 0t =8-26m/s 2=1m/s 2,方向沿规定的正方向;B 物体前4 s 沿规定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 s 后沿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 2=84m/s 2=2 m/s 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两图像交点表示在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3)1 s 末A 物体的速度大小为3 m/s ,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 物体的速度大小为6 m/s ,和初速度方向相同.(4)6 s 末A 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 ,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 物体的速度大小为4 m/s ,和初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见解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科版)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郭继来【设计思想和理论依据】中学物理教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有关科学方法的训练,应该说是与物理知识的掌握是同等重要的。
实际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教材中潜在的各种教育因素,精心设计教学结构,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建构知识所需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和探索意义的问题,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和协作探索,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获得学习知识的方法,也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因此,贯彻和落实新课标理念是本课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倡导以实验和探究结合、合作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是本课的突出特点,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进行最佳整合。
【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加速度的概念是高中阶段一个重要的概念,但同时也是每个初学物理的人最不易掌握的概念之一。
加速度承接着力学和运动学两大体系,它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一座桥梁,加速度还是演绎推导动能定理、动量定理,以及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中间过渡的重要物理量。
因此,在教学中,讲好上好加速度这节课,从小的范围讲,可使学生深刻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并对所学知识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从大的范围讲,将影响到对运动学乃至动力学的学习。
2、学生情况分析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程中比较难懂的概念之一。
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了困难。
为此,本节课通过大量的生活事例的引入和数据的对比,促进他们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同时,在第4节《速度》一节中,已经让学生接触到利用纸带的方法求解瞬时速度问题,为本节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对于本节内容的难点知识,均采用了学生探究与讨论的方式进行,通过材料的对比分析,认识速度变化快慢问题,得出加速度的定义。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学习目标】1.知道位移速度公式,会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其它一些扩展公式3.牢牢把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灵活运用各种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与位移关系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教学难点:速度对速度与位移关系式的理解与应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的位移为x =________。
当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可用平均速度求解物体的位移,即x =________。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与速度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关系式适用于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且该公式为矢量式,在规定正方向后可用________表示x 和a 的方向。
3.描述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共有5个物理量:初速度0v 、末速度v 、加速度A 、位移x 、时间t ,如果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都不涉及时间,利用______________求解,往往会使问题变得简单、方便。
4.如图1所示,一辆正以8 m 的速度沿直线行驶的汽车,突然以21 m s 的加速度加速行驶,则汽车行驶了18 m 时的速度为________m s 。
5.现在的航空母舰上都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1F A 5-”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加速度为24.5 m ,起飞速度为50 m s 。
若该飞机滑行100 m 时起飞,则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 A .30 m s B .40 m sC.20 m s D.10 m6.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 m的初速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止。
已知加速度的大小为20.5 m,求汽车通过的路程。
二、课堂探究练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利用2202v v ax-=求位移1.在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火车的最高时速可达250 km h,若某列车正以216 km 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列车头经路标A时,司机突然接到报告要求紧急刹车,因前方1000 m处有障碍物还没有清理完毕,若司机听到报告后立即以最大加速度22 ma=刹车,问该列车是否发生危险?知识点二:利用2202v v ax-=求速度2 2 m,则经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_m s。
运动的描述章节复习【学习目标】掌握描述运动的最基本的物理量以及相关的定义概念;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等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以及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复习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图像的分析。
【教学难点】让学生清楚熟悉各个物理量的概念和物理意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且懂得应用计算。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 【知识链接】 【自主探究】第一部分:复习基本概念(A 级)1、通过提问学生,引导学生,了解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的掌握情况2、练习举例,让学生从实际中把握和理解基本概念。
(B 级)1、“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我坐在奔驰的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的向后退去… …” 请写出上文中的描述各选择了什么作为参照物? 升起 ;奔驰 ; 静靠 ;后退 。
2、一个玩“蹦极”运动的人,这样描述他在悬崖上往下跳时的感觉,“这一瞬间,大地向我迎面扑来……”,这句话中,他选取的参考物是A 、地球B 、悬崖C 、地面D 、自己从到练习题可以总结: 3、以下几种关于质点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体积很小就可以将物体看作质点B.计算火车过桥所用时间,火车可当成质点C.研究火车运行车轮转动情况时,火车可当成质点基本概念机械运动 :参考系:质点: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 。
描述物体运动时,用来 的物体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的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时间与时刻在坐标轴如何表示:D.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不能将乒乓球看成质点总结: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 第二部分:描述运动的物理量1、同样是复习提问,巩固熟悉易混淆的物理量和概念。
练习题目:(A 级)一、完成下列填空:1、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是 。
2、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 。
又叫做位置的 。
3、描述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是 。
4、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 。
又叫做速度的 。
二、选择题(B 级)1、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 50m 处的瞬时速度为 6m/s ,16s 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 ,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 6m/sB. 6.25m/sC. 6.75m/sD.7.0m/s 2、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是()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总结速度、速度的变化量与加速度的区别: 三、练习:计算下列物体的加速度(B 级)1、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运动,经10s 速度达到108km/h 。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习目标】1、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2、知道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4、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学习重点】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学习难点】平均速度计算【方法指导】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知识链接】【自主探究】知识点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阅读】P15“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A级1、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并以这条直线为x坐标轴,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表示,Δx的大小表示,Δx的正负表示【思考与交流】1、汽车在沿x轴上运动,如图1—3—l表示汽车从坐标x1=10 m,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到达坐标x2=30 m处,则Δx =,Δx是正值还是负值?汽车沿哪个方向运动?如果汽车沿x轴负方向运动,Δx是正值还是负值?2、如图1—3—l,用数轴表示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能否用数轴表示时间的变化量?怎么表示?3、绿妹在遥控一玩具小汽车,她让小汽车沿一条东西方向的笔直路线运动,开始时在某一标记点东2 m 处,第1s末到达该标记点西3m处,第2s末又处在该标记点西1m处.分别求出第1s内和第2s内小车位移的大小和方向.知识点二:速度【阅读】P10第二部分:速度完成下列问题。
实例:北京时间8月28日凌晨2点40分,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21岁的上海小伙刘翔像闪电一样,挟着狂风与雷鸣般的怒吼冲过终点,以明显的不可撼动的优势获得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12秒91的成绩平了由英国名将科林·约翰逊1993年8月20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创造的世界纪录,改写了奥运会纪录.那么请问我们怎样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呢?试举例说明.【思考与交流】1、以下有四个物体,如何比较A和B、B和D、B和C的运动快慢?A级1、为了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用跟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2、速度公式v=3、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常用单位km/h或km·h-1 , ㎝/s或㎝·s-14、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的方向,位移是矢量,那速度呢?问题:我们初中时曾经学过“速度”这个物理量,今天我们再次学习到这个物理量,那大家仔细比较分析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速度”跟初中学习的“速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有什么不同?知识点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一般来说,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不一定时时一样,所以由v=Δx/Δt求得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Δt内的快慢程度,称为:速度。
05加速度01课时1 加速度及其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的区分题型1ꢁ对加速度的理解和计算ꢁ1.[湖北松滋一中2020高一上月考](多选)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C)A.由a=B.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C.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无关D.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解析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所需的时间无关,故A错误.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B正确.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无关,故C正确.物体的速度越大,速度变化不一定越快,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故D错误.2.[广东广州协和中学2020高一上月考](多选)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每间隔1秒,物体的速度就增大2ꢀm/sB.物体在任意一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内初速度的2倍C.每间隔0.5秒,物体的速度不一定增大1ꢀm/sD.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比在第2秒初的速度大4ꢀm/s解析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量为Δv=aΔt=2×1ꢀm/s=2ꢀm/s,故A正确;物体在任意一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内的初速度大2ꢀm/s,不是2倍,故B错误;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每间隔0.5秒,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1ꢀm/s,故C错误;第3秒末与第2秒初的时间间隔是2秒,所以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比在第2秒初的速度大4ꢀm/s,故D正确.课时1ꢁ加速度及其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的区分刷基础题型2ꢁ加速度的计算3.[江苏阜宁中学2020高一上月考]汽车和火车均从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80ꢀkm/h时,汽车用时15ꢀs,火车用时200ꢀs,比较两车这一加速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火车的加速度比较大B.汽车的加速度比较大C.汽车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D.火车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解析火车的加速度为a=ꢀ火速度比较大,故A错误,B正确.火车和汽车的速度变化量均为Δv=v-v=80ꢀkm/h,故C、D错误.4.[河北衡水2020高一上检测](多选)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的初速度为6ꢀm/sꢁ,经过10ꢀs速度的大小变为20ꢀ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B(ꢀDꢀ)A.0.8ꢀm/s2ꢀꢀB.1.4ꢀm/s2C.2.0ꢀm/s2ꢀꢀD.2.6ꢀm/s2解析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a=能相反,方向相同时有a=1D正确.关键点拨注意速度方向的不确定性造成加速度的多解问题.5.[河北邢台2020高一上选科考试](多选)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一小物块以大小为8ꢀm/s的初速度从A点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2ꢀs后到达B点(图中未ꢁ画出),小物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m/s.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BꢀD)A.2ꢀm/s2ꢀꢀB.3ꢀm/s2ꢀꢀC.4ꢀm/s2ꢀꢀD.5ꢀm/s2解析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初速度v=8ꢀm/s,当末速度为v=2ꢀm/s时,由加速度01公式得a=ꢀꢀꢀ当末速度为v2=-2ꢀ1m/s时,由加速度公式得a=ꢀꢀ故B、2D正确.题型3ꢁ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6.[北京师大附中2019高一上期中](多选)一质点做直线运动,某ꢁ一时刻质点的位置坐标x>0,速度v>0,其加速度a>0,此后a逐渐减小到零,则该过程质点的(ꢀBꢀD)A.速度v逐渐减小为零B.位置坐标x不断增大C.位置坐标x、速度v可能变为负值D.速度v的变化越来越慢解析质点做直线运动,速度v>0,其加速度a>0,可知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当加速度a=0时,速度达到最大,速度v不可能变为负值;由于速度的方向不变,则位置坐标x不断增大,故A、C错误,B正确.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减小,则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故D正确.7.[湖北重点高中协作体2019高一上期中联考]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南北方向运动,且规定向南为正方向,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a=+2ꢀm/s2、a=-2ꢀm/s2.对甲、乙运动的描述,下列甲乙说法正确的是(ꢀꢁCꢀ)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甲一定向南运动,乙一定向北运动C.甲不一定做加速运动D.甲、乙在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同解析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可知甲、乙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甲、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但是甲、乙的速度方向未知,故无法判断甲、乙的运动方向,故B错误.甲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故C正确.根据Δv=aΔt,可知甲、乙在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D错误.课时1ꢁ加速度及其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的区分刷基础题型4ꢁ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区分8.[福建厦门2020高一上期末改编](多选)2019年12月27号,被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圆满完成发射任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DA.火箭点火后,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B.火箭发射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C.火箭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解析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A正确,C错误;火箭发射瞬间,要从静止开始向上加速,故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B正确;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故D正确.易错点ꢁ没有深刻理解概念,混淆加速度、速度、速度的变化量,ꢁꢁ不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忽视定义式的矢量性ꢁ9.(多选)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量大B.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没有必然关系C.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D.加速度为负值,说明速度朝负向增加,物体在做减速运动解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得快,速度变化率大,而不是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的定义式a=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A错误,B、C正确;加速度为负值,说明速度变化量为负值,物体的速度方向未知,则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D错误.10.[北大附属实验学校2020高一月考](多选)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为零,则在此过程中(ꢀBCꢀ)A.质点的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质点的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质点的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继续增大D.质点的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解析ꢀ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故质点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说明质点速度增加得慢了,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质点速度达到最大,并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所以质点的速度先增加后不变;速度方向不变,大小先增大后不变,故位移持续增加.故B、C正确.易错分析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率.速度变化快,速度变化率就大,即加速度大;速度变化慢,速度变化率就小,即加速度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没有关系.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2)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变化量没有关系.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加速度的大小变化和速度的大小变化没有关系.速度的大小变化只与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有关(a、v同向,加速;a、v反向,减速),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可能在增大.1.[湖南浏阳六校联考2019高一上期中]一位同学在现场观看F1赛车比赛时,看到赛车一闪而过,感叹“真快啊!”;当赛车到达终点时突然刹车停住,该同学又感叹“真快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第一个“真快”是描述加速度大;第二个“真快”是描述速度大B.第一个“真快”是描述速度大;第二个“真快”是描述速度大C.第一个“真快”是描述速度大;第二个“真快”是描述加速度大D.第一个“真快”是描述加速度大;第二个“真快”是描述加速度大解析第一个“真快”是指运动得快,描述速度大;第二个“真快”是指减速快,描述加速度大,故选C.2.[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2020高一期中]关于速度、速度的改变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可能减小B.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C.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D.物体具有加速度,一定要做加速运动解析只要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相同,物体就做加速运动,此时加速度可能是减小的,故A正确;速度改变量越大,如果用的时间更长,则加速度更小,故B错误;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可以静止,也可以运动,故C错误;物体具有的加速度若与速度反向,则物体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注意说明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能很小,加速度很小,速度可能很大;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没有必然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的变化量可能很小,加速度很小,速度的变化量可能很大.3.[四川南充高级中学2020高一期中]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①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②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增大;③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④加速度与速度的大小及方向无关.其中正确的是(ꢀꢁꢀD)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加速度可能增大、减小或不变,则①错误;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大,加速度可以减小,即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加速度也可以增大,即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加速度也可以不变,即匀加速,故②正确;根据a=同决定,故③错误;加速度与速度的大小及方向无直接关系,故④正确;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4.[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高一期中]乒乓球,中国称之为“国球”.迄今为止,中国乒乓球队斩获数百次世界冠军,多次包揽世乒赛、奥运会的全部金牌.现假设一个乒乓球沿水平向东以速度v与竖直球拍发生碰撞,以ꢀ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为(ꢀꢀ)ꢁDA.ꢀꢀꢀꢀC.ꢀꢀꢀꢀ解析设水平向东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有a=ꢀꢀ速度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即水平向西,故D正确.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如果将“总确诊病例人数的增加”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总确诊病例人数的减少”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将增加和减少的快慢类比成“加速度”,据此,“确诊人数增加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Aꢀ)A.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B.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解析“确诊人数增加出现减缓趋势”相当于加速度减小,但总确诊人数还在增加,相当于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仍然在增大,故A正确.6.(多选)一物体具有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初始加速度与初速度同向且不断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以后再反向逐渐增大较长一段时间,以下对物体可能的运动情况叙述正确的是(ꢀBꢀD) A.加速度减小的过程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的过程速度增大B.加速度减小的过程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的过程速度减小甚至反向增大C.加速度减小到零以前物体向右运动,加速度开始反向增大后物体向左运动D.速度减小到零以前物体向右运动,速度减小到零以后物体向左运动解析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是根据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关系进行判断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只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增大得少;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只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减小得多,故A错误,B正确.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加速度能够发生突变,而速度不能发生突变,加速度开始反向后,物体开始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然后做反向的加速运动,当速度开始反向时,运动方向反向,故C错误,D正确.7.[安徽屯溪一中2020高一上期中](多选)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为“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其中v和v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0s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A.若A不变,则a也不变B.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大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移处的速度为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移处的速度为解析若A>0且保持不变,则相等位移内速度增加量相等,所以平均速度越来越大,相等位,即移内用的时间越来越少,由a=ꢀ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量相等,所以中间位移处位移为ꢀ的速度为v0+ꢀ8.[河南南阳中学2020高一上月考]为测量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滑块以恒定的加速度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遮光时间分别为Δt=0.30ꢀs,Δt=0.10ꢀs12,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Δt=2.0ꢀs.求滑块的加速度大小.答案与解析0.1 m/s2根据题意可知,遮光板通过单个光电门的短暂时间里视滑块做匀速运动,则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v=ꢀ1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v=ꢀ2故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02课时2速度—时间图像1.[广东江门二中2019高一上期末]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BꢀA.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0ꢀm/sB.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20ꢀm/s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解析由题图可知,物体的初速度大小是20ꢀm/s,故A错误,B正确;由a=ꢀ得a=ꢀꢀꢀ2.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Cꢀ)A.在第2ꢀ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在第2ꢀs末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零D.前4ꢀs内,物体在第4ꢀs末时离出发点最远解析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1~3ꢀs内图象的斜率不变,故加速度不变,故A错误;由题图可知,在第2ꢀs末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由题图可知,前4ꢀ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平均速度为零,故C正确;由题图可知,前4ꢀ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的时刻是在第2ꢀs末,故D错误.3.[河北正定一中2020高一月考]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BꢀA.小车做曲线运动B.18ꢀs末时的加速度大小大于13ꢀs末的加速度大小C.小车前1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比后10ꢀs内的大D.小车前13ꢀs朝正方向运动,13ꢀs后朝负方向运动解析小车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小车一直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故A、D错误;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象可知,18ꢀs末时的斜率比13ꢀs末的斜率大,故B正确;图象中曲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小车的位移,由图象可知,前10ꢀs的位移比后10ꢀs的位移小,所以小车前1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比后10ꢀs内的小,故C错误.4.[河南郑州四中2020高一上检测]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在0~t 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 ꢀ 1 B .在0~t 时间内,甲、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1 C .在0~t 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2 D .在0~t 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 2解析由v -t ꢀ图象的斜率知,0~t 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小于乙 2 的加速度,两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A 、D 错误,B 正确;0 ~t 时间内,甲一直向正方向运动,0~t 时间内,乙向负 2 1 方向运动,t ~t 时间内,乙向正方向运动,C 错误. 1 25.[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9高一上检测]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D可知,该物体(ꢀꢀ)ꢀ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解析由题图知,在前3ꢀs内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在前3ꢀ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故A错误;根据v-t图线与t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2ꢀs内和0~4ꢀs内物体的位移相等,所用时间不相等,所以平均速度不相等,故B错误;同理,由几何知识可知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故C错误;v-t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第3ꢀs内和第4ꢀs内图线的斜率相同,则加速度相同,故D正确.6.[吉林毓文中学2019高一上期中]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两段曲线均为半径相同的圆弧,则(ꢀꢀ)ꢁCꢀA.两物体在t时刻加速度相同1ꢀB.两物体在t时刻运动方向均改变2ꢀC.两物体在t时刻相距最远,在t时刻相遇3ꢀ4ꢀD.0~t时间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4ꢀ解析在tꢀ时刻,甲图线的斜率为正,乙图线的斜率为负,故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同,1故A错误;甲、乙的v-tꢀ图象都在时间轴的上方,速度始终都为正,运动方向没有改变,故B错误;v-tꢀ图线与tꢀ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图象可知,两物体在t时刻相距最远,在t时刻相遇,故C正确;0~t时间内,甲物体的位移3ꢀ4ꢀ4ꢀ等于乙物体的位移,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D错误.ꢀ7.[江西上高二中2019高一期末]如图甲、乙所示为某物体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x-t图线和v-t图线,由图可知,在0~t1时间内(ꢀBꢀ)A.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B.图甲中ꢀC.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运动D.在0~t1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x1解析x-t图线和v-t图线只能用来描述直线运动,故A错误;在题图甲中图线斜率代表速度,结合题图乙可知在ꢀꢀ体做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故C错误;0~t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x-x,故D错误.11003第五节综合训练第5节综合训练刷能力1.[浙江杭州2020高一上质检]ꢁ(多选)小芳同学从网上找到几幅照片(如图所示),根据照片所示情景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当大炮发射炮弹还没发生运动瞬间,炮弹的加速度一定为零B.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可能为零C.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D.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苏炳添在60ꢀm比赛中平均加速度解析当炮弹还没发生运动瞬间,炮弹已经产生加速度,炮弹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故A错误;当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做匀速运动时,加速度为零,故B正确;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所以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大,故C正确;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末速度未知,所以无法求出苏炳添的平均加速度,故D错误.2.[四川成都七中2019高一上期中](多选)如图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7ꢀsꢀ后指针指示在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有关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乙速度计直接读出的是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B.乙速度计直接读出的是汽车7ꢀs时的瞬时速率C.汽车运动的加速度约为5.7ꢀm/s2D.汽车运动的加速度约为1.6ꢀm/s2解析速度计测量的是某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即瞬时速率,故A错误,B正确.7ꢀs前汽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0ꢀkm/h,7ꢀs后汽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60ꢀkm/h,则速度的变化量为40ꢀkm/h≈11.1ꢀm/s,则加速度a=3.做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个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如图所示,每一小段纸带的一端与x轴重合,两边ꢁC与y轴平行,将纸带贴在坐标系中,根据图象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A.0.008ꢀm/s2ꢀꢀB.0.08ꢀm/s2C.0.8ꢀm/s2ꢀꢀ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解析由题图中所标纸带每段位移的大小,可知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Δy=8ꢀmm,纸带的宽度表示相等的时间间隔T=0.1ꢀs,每段纸带最上端中点对应v轴上的速度恰好表示每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因此可以用纸带的长度表示每小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将纸带上端中间各点连接起来,可得v-t图象,如图所示.利用v-t图象求斜率,可知小车加速度ꢀa=ꢀꢀ4.[湖北荆州中学2020高一上月考]某物体做直线运动,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a-t”图象如图所示,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描述加速度变化的快慢.下述正确的是ꢁB(ꢀꢀ)A.t=1ꢀs时,“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大小为2ꢀm/s3B.2ꢀs内物体的速度改变量为3ꢀm/sC.2ꢀs内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D.2ꢀs后“加速度的变化率”为零,物体的速度也一定为零解析由a-t图线知,前2ꢀs内物体加速度的变化率不变,大小为ꢀꢀ错误.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2ꢀ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Δv=m/s=3ꢀm/s,故B正确.2ꢀs内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增加,故C错误.2ꢀs后物体“加速度的变化率”为零,物体的加速度也为零,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再变化,故D错误.5.如图所示,a、b两图线分别表示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前10ꢀs内b的位移比a的大B.10ꢀs末a、b两物体相遇C.10ꢀs末a、b两物体的速度相等D.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解析由题图可知,前10ꢀs内aꢀ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较大,说明前10ꢀs内a的位移比bꢀ的大,故A错误;由于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前10ꢀs内aꢀ的位移较大,10ꢀs末aꢀ在bꢀ的前方,两物体没有相遇,故B错误;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故C正确;由于aꢀ图线的斜率比bꢀ图线的斜率小,则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小,故D错误.6.[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高一上期中]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D解析0~ꢀ错误;0~ꢀꢀ~2T时间内加速度大小相等,A错误,D正确.7.[安徽合肥一六八中学2020高一上期中]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30ꢀm/s的速度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球又在空中飞行0.3ꢀs后被守门员挡出,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1ꢀs,且球被挡出后以10ꢀm/s沿原路返弹,求:(1)罚球过程中,球的加速度大小;(2)守门员触球过程中,球的加速度大小.答案与解析(1)300 m/s2ꢀ(2)400 m/s2(1)设球被踢出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罚点球时球的速度由v=0变到v=30ꢀm/s,用时t=0110.1ꢀs,由a=ꢀ(2)守门员触球时球的速度由v变到v=-10ꢀm/s,用时t=0.1ꢀs,a=1222=-400ꢀm/s2,即球的加速度大小为400ꢀm/s2.。
二、从v—t图象看加速度
师:速度一时间图象描述了什么问题?怎样建立速度一时间图象?
生:速度一时间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它以时间轴为横轴,以纵轴为速度轴,在坐标系中将不同时刻的速度以坐标的形式描点,然后连线,就画出了速度一时间图
象.
[思考与讨论]
图1—5—2中两条直线a、b分别是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哪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较大?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在没有学习斜率概念前,可以用陡度的“平缓”或“陡”来表述.
生:a直线的倾斜程度更厉害,也就是更陡些,而b相对较平缓。
所以a的速度变化快,即a的加速度大,b的速度变化慢,加速度小.师:我们可以从直线上任意选择间隔较大的两点来找到这两个点间的速度变化量△v,时间间隔△t.
生:这样就可以定量求加速度了,用加速度的定义式a=△v/△t
(2)在v—t图像中,图像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的数值等于其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