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 网上交流 教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3
网上交流信息的教学设计和反思作者:李小华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04期摘要:这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任何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遍全球。
人们每天都在创造着新的信息,也在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游历国家数字图书馆、风景名胜区、尽情享受网上购物、网上交流带来的便捷和乐趣……关键词:网络交流信息博客一、教材本节课是重大课标版第六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走进网络世界第二节网上交流信息的内容,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网上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并能够掌握申请博客的方法。
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博客已经成为方便、快捷、经济的重要通信手段,了解它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学生初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网络和新奇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有趣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学,让学生了解网上交流工具分为实时交流工具和非实时交流工具;并培养他们网络安全意识。
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网上信息交流的一种方法:注册自己的博客账号;按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交流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实践,自主完成任务,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意识,建立良好的网上信息交流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给予人帮助及获得帮助的快乐。
并能够正确的认识事物,学会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四、学习重点1.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交流;2.了解网上信息交流的方式;3.能够灵活的运用博客,撰写博客。
五、学习难点创设情境,引发兴趣,结合练习切合实际分层提高。
六、教学方法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采用任务驱动式及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意识与合作精神,重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体验成功。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1 计算机的认识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熟悉计算机的开机与关机操作1.2 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布局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学会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第二章:文字处理2.1 文字处理软件的认识了解Word的基本界面熟悉Word的文本输入与编辑操作学习字体、段落格式的设置2.2 制作简单的文档学习文档的页面设置掌握插入图片、表格等元素的方法练习制作一篇个人介绍文档第三章:电子表格3.1 电子表格软件的认识了解Excel的基本界面熟悉单元格的基本操作学习表格的排序与筛选功能3.2 数据的基本处理掌握数据的输入与编辑学习公式的编写与使用练习制作一份成绩统计表第四章:演示文稿4.1 演示文稿软件的认识了解PowerPoint的基本界面熟悉幻灯片的基本操作学习切换与动画效果的设置4.2 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学习插入文本、图片、图表等元素的方法掌握演示文稿的播放与保存练习制作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演示文稿第五章:网络基础与应用5.1 计算机网络的认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掌握互联网的接入方法学习网络安全的保护措施5.2 浏览器的使用熟悉常用的网页浏览器掌握网页的搜索与浏览方法学习收藏夹与书签的使用5.3 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了解电子邮件的定义与作用掌握邮件的发送与接收方法第六章:信息搜索与利用6.1 搜索引擎的使用学习使用搜索引擎的基本技巧掌握关键词搜索与高级搜索功能了解如何评估搜索结果的有效性6.2 信息检索与利用学习如何从网络获取所需信息掌握信息的筛选、整理与分析方法第七章:计算机网络交流7.1 社交媒体的认识了解社交媒体的基本类型与功能熟悉、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学习网络礼仪与网络安全知识7.2 网络交流的实践练习在社交媒体上建立个人账户掌握线上交流的基本技巧进行一次网络交友的实践活动第八章:计算机多媒体8.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了解多媒体的元素与特点掌握音频、视频等媒体文件的基本操作学习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方法8.2 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学习制作音频、视频剪辑掌握图片处理与动画制作的基本技巧练习制作一份多媒体介绍资料第九章:编程基础9.1 编程语言的认识了解编程语言的分类与作用熟悉Scratch等编程工具的使用学习编程的基本概念与逻辑思维9.2 简单的编程实践学习编写简单的控制语句掌握循环、条件判断等编程结构练习制作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程序第十章:信息素养与伦理10.1 信息素养的培养理解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学习信息伦理与法律知识10.2 信息伦理与道德了解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掌握网络道德规范讨论网络欺凌、隐私保护等现实问题10.3 信息技术与生活探讨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生活质量规划一次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活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与开机、关机操作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和操作是理解计算机功能和使用的基础。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2.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分。
3. 演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
2. 练习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学会使用桌面和应用程序。
3.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桌面的使用方法和应用程序的启动。
3.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步骤:1. 讲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2. 演示桌面的使用方法和应用程序的启动,让学生学会使用操作系统。
3. 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2. 练习使用桌面和应用程序。
3. 练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
2.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和排版。
3.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
2.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组成。
3. 文字编辑和排版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步骤:1.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重要性。
2. 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组成,让学生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3. 讲解文字编辑和排版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单元教学设计
(二)单元教学规划
1.单元概述
1.1核心概念
本单元属于“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模块中“互联网创新应用”,该部分内容涉及的主要核心概念是互联网创新应用。
《课程标准》中对应“互联网创新应用”部分的内容要求如下:“能够根据学习和交流的需要,使用互联网搜索、遴选、管理并贡献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源,能够创建具有特色的作品。
”
1.2内容结构
结合《课程标准》“互联网创新应用”模块的内容要求,本单元围绕基于互联网资源制作“让世界了解重庆”这一项目,设计了制定展示方案;获取、制作素材;网络资源生成与分享三部分内容。
1.3教学过程如图所示:
(三)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 学会使用键盘和鼠标,掌握基本的输入方法。
3.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熟悉桌面、文件夹、应用程序等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
2.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硬件、软件、操作系统、文件等。
3. 键盘和鼠标的使用:键盘布局、键位功能、鼠标操作等。
4.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桌面、开始菜单、任务栏、文件夹管理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键盘和鼠标的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
2. 难点:键盘和鼠标的熟练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的深入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 演示法:展示键盘和鼠标的正确使用方法,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熟悉键盘和鼠标的操作,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2.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3. 演示键盘和鼠标的正确使用方法。
4. 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5. 学生动手实践,熟悉键盘和鼠标的操作,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
6.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计算机基本概念、键盘和鼠标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2. 课堂练习:安排课堂练习时间,让学生现场操作键盘和鼠标,执行指定的任务。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操作计算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教程》2. 计算机设备:每名学生一台计算机,确保他们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3. 教学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教学演示PPT等。
4. 辅助材料:键盘、鼠标等相关教学辅助器材。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电子管计算机到现在的集成电路计算机。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
1.2 计算机的用途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文字处理、表格制作、上网等。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学科领域的应用,如数学、科学、艺术等。
1.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让学生学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
让学生学会使用键盘和鼠标。
让学生学会使用桌面和任务栏。
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2.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如字体设置、段落设置、插入图片等。
让学生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输入和编辑。
2.2 制作电子文档让学生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电子文档,如作文、日记等。
让学生学会保存和打开电子文档。
2.3 排版和打印文档让学生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档排版,如设置页眉、页脚、页码等。
让学生学会打印文档。
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3.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如单元格操作、公式运算、数据排序等。
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输入和编辑。
3.2 制作电子表格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各种表格,如成绩表、预算表等。
让学生学会保存和打开电子表格。
3.3 数据分析和管理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如求和、平均值、最大值等。
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如数据排序、筛选等。
第四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4.1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让学生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如幻灯片制作、动画效果、切换效果等。
让学生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软件进行幻灯片设计。
4.2 制作演示文稿让学生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软件制作各种演示文稿,如课程介绍、项目报告等。
让学生学会保存和打开演示文稿。
4.3 演示文稿的展示和播放让学生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软件进行演示文稿的展示和播放。
让学生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软件进行动画效果和切换效果的设置。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电子管计算机到现在的集成电路计算机。
介绍一些重要的计算机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CPU、内存、硬盘等。
介绍计算机的软件组成,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1.3 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讲解计算机的启动过程,包括开机自检、加载操作系统等。
讲解计算机的关闭过程,包括正常关闭和强制关闭。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2.1 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认识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等界面元素。
讲解如何打开和关闭应用程序、文件和文件夹。
2.2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讲解如何复制、粘贴、剪切和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讲解如何调整桌面背景、屏幕分辨率等。
2.3 Windows操作系统的高级操作讲解如何设置系统时间、日期和区域。
讲解如何管理任务计划和系统性能。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3.1 Word 2010的界面认识介绍Word 2010的界面元素,包括菜单栏、工具栏、编辑区等。
讲解如何打开和关闭文档、新建和保存文档。
3.2 Word 2010的基本操作讲解如何输入和编辑文字、段落和图片。
讲解如何设置字体、段落格式和页面布局。
3.3 Word 2010的高级操作讲解如何插入表格、图表和页眉页脚。
讲解如何使用公式和审阅功能。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4.1 Excel 2010的界面认识介绍Excel 2010的界面元素,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工作表等。
讲解如何打开和关闭工作簿、新建和保存工作簿。
4.2 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讲解如何在单元格中输入和编辑数据。
讲解如何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计算。
4.3 Excel 2010的高级操作讲解如何设置单元格格式和条件格式。
讲解如何创建和编辑图表、数据透视表等。
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5.1 PowerPoint 2010的界面认识介绍PowerPoint 2010的界面元素,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幻灯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