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念奴娇过洞庭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38
念奴娇过洞庭宋代: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著同:着;玉界一作:玉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沧浪一作:沧冥;岭表一作:岭海)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边,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点风势。
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而此刻的我,身着单薄衣衫,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注释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风色:风势。
琼:美玉。
着:附着。
扁舟:小船。
素月:洁白的月亮。
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岭表一作“岭海”。
孤光:指月光。
肝胆:一作“肝肺”。
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萧骚:稀疏。
萧骚一作“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沧浪:青苍色的水。
沧浪一作“沧溟”。
挹:舀。
挹一作“吸”。
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北斗:星座名。
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万象:万物。
扣:敲击。
扣一作“叩”。
啸:撮口作声。
啸一作“笑”。
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创作背景这首《念奴娇》就是张孝祥的代表作。
公元1166年(宋孝宗乾道二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
《念奴娇过洞庭》译文及赏析(优秀3篇)注:篇一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
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
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念奴娇·过洞庭》原文篇二宋代: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著同:着;玉界一作:玉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沧浪一作:沧冥;岭表一作:岭海)念奴娇·过洞庭篇三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念奴娇·过洞庭》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它是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创作的词作,作者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宋词吧。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宋代: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著同:着;玉界一作:玉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沧浪一作:沧冥;岭表一作:岭海)译文及注释译文洞庭湖边静立着的纤草,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象冰雪一样透明。
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注释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风色:风势。
琼:美玉。
着:附着。
扁舟:小船。
素月:洁白的月亮。
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岭表一作“岭海”。
孤光:指月光。
肝胆:一作“肝肺”。
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萧骚:稀疏。
萧骚一作“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沧浪:青苍色的水。
沧浪一作“沧溟”。
古诗词鉴赏《念奴娇过洞庭》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边,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点风势。
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而此刻的我,身着单薄衣衫,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注释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风色:风势。
琼:美玉。
着:附着。
扁舟:小船。
素月:洁白的月亮。
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岭海: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岭海:一作“岭表”。
孤光:指月光。
肝肺:一作“肝胆”。
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萧骚:稀疏。
萧骚一作“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沧浪:青苍色的水。
沧浪一作“沧溟”。
挹:舀。
挹一作“吸”。
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北斗:星座名。
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万象:万物。
扣:敲击。
扣一作“叩”。
啸:撮口作声。
啸一作“笑”。
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创作背景这首《念奴娇》就是张孝祥的代表作。
公元1166年(宋孝宗乾道二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
《念奴娇·过洞庭》全文及解析《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词人张孝祥所写的一首词,全文如下: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这首词上阕描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了它的澄澈之美;下阕则通过作者在洞庭湖的感受,抒发了其高洁的品性和豪迈的气概。
词的上阕,作者先点明季节和地点,即洞庭青草湖,时近中秋,没有一丝风。
然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水的明净光洁,就像三万顷玉做的镜子和美玉做成的田野一般。
在这样的湖面上,作者驾着一叶扁舟,月光洒落,银河与湖水交相辉映,水天澄明。
作者沉浸其中,心中的感受难以言表。
词的下阕,作者联想到自己在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虽然只有自己的孤光相伴,但自己的肝肺都像冰雪一样纯净。
如今短发稀疏,两袖清风,在这广阔的湖面上泛舟,内心安稳平静。
作者以西江为酒,北斗为杯,邀请天地万象做客,尽情畅饮。
最后,作者扣舷独啸,全然忘记了时间。
这首词意境开阔,情景交融,表现了作者的豁达和豪迈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春天的流逝而渐渐消逝,不禁愁绪万千。
“愁来天不管”一句,更是将这种无奈和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下阙将自己与莺莺燕燕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女主人公的孤独和落寞。
满院落花不卷帘,是因为她怕见到那些令人断肠的芳草,而芳草则象征着她与心上人之间的距离。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抒发了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幽怨和痛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赏析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赏析《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念奴娇·过洞庭作者: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1、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2、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3、风色:风势。
4、琼:美玉。
5、着:附着。
扁舟:小船。
6、素月:洁白的月亮。
7、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8、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9、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岭表一作“岭海”。
10、孤光:指月光。
11、肝胆:一作“肝肺”。
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12、萧骚:稀疏。
萧骚一作“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13、沧浪:青苍色的水。
沧浪一作“沧溟”。
14、挹:舀。
挹一作“吸”。
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15、北斗:星座名。
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16、万象:万物。
17、扣:敲击。
扣一作“叩”。
啸:撮口作声。
啸一作“笑”。
18、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译文洞庭湖边静立着的纤草,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象冰雪一样透明。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赏析-最新文档资料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赏析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张孝祥生活的年代,正值宋室南渡初期,张孝祥心怀亡国之痛,主张抗战以恢复中原。
张孝祥的词作多慷慨朗逸之风,为后世称道为“豪壮典丽”。
张孝祥的词句端正高雅,论者以为“寓诗人句法”。
诗人句法的特色是炼字,张孝祥的词在炼字上很有特色,但历来评论张词词风者多,对其炼字的评析者甚少。
这首《念奴娇·过洞庭》被誉为“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最为世所称颂”,是张孝祥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也是古往今来无数洞庭湖旅途寄怀之作中的神品,在炼字上也足见熔琢之功。
在词的上片,作者描绘了一幅动中有静的洞庭秋色图画,为词的下片自白胸臆蓄足了情势。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因听信谗言,张孝祥被罢职。
他从桂林北归,途中过洞庭湖。
时近中秋,由于无风,洞庭湖和青草湖也就无浪,成为波澜不兴的“玉鉴”和“琼田”。
青草湖在古时北有沙洲与洞庭湖相隔,水涨时北通洞庭。
在古代诗文中,洞庭湖与青草湖常常连用。
因后世湖水淤积萎缩,今已无此名。
“风色”有风声、风势之意,在此,词人使用了“一点”来形容,洞庭湖的平波静浪可以想见。
“三万顷”是虚指,在此处用得大气磅礴,“三”是古汉语中形容极多的虚化数字,极言湖面的广阔。
玉鉴是玉镜,琼田是美玉般的田地。
玉,无瑕之物,正是宁静高洁的绝好比喻体。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也以“静影垂璧”来形容月光在洞庭湖中的倒影。
在这凝静的洞庭湖光山色中,只有词人的扁舟一叶是动态的,动与静由“扁舟”这个意象得到了完美结合。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翻译
过洞庭,早有美谈,清江新月洒,休看容颜,忆当年好花开;当日折柳下,只有一片愁。
念奴娇,谁解其情。
分飞今何处?醉眼红锁衣,漠漠帘幕垂;霜月凄风夜,谁护梨花羞。
多少芳华梦,春风蝶舞游;往日柳叶言,不敢苦思流!芙蓉青丝锁,绣帘红烛休!愁眉扬惆怅,无语满窗愁。
醉罢金凤楼,妾心诉柳枝;浮世谁不老,依依离别稀。
夕阳残影里,烟雨红霞晖。
伤心惆怅处,潮响定穿衣。
念奴娇,无处觅!春风醉花香,愁绪续清歌;洞庭月黯沉,荡漾尊前酒!梦落几时归?愁沉东流波!
念奴娇,无处觅!万里江山外,一丝烟云散;桃花欲满地,归舟拂堤湾!梦迷孤鸿美,归去绿波湾。
翻译: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湖有着美丽的传说,清澈的江水月光洒落,休看容颜犹如当年花开;当日的折柳处,只剩下一片愁思。
念奴娇,谁能解开这样的情感?她如今分飞何处?红色的锁衣沾染着醉眼,窗帘落下漠漠幽雾;寒风凄凉的夜晚,谁去守护袅娜的梨花羞涩?
多少芳华梦,春风飞扬着蝴蝶舞蹈;往日的柳叶上,仍记录着不敢苦思吟诵!芙蓉紧锁青丝结,绣帘上烛火休止!愁眉不展,惆
怅满溢整个窗台!
醉眠金凤楼,妾心向柳枝吐露;浮世谁不老去,依依的离别又如何抹去?夕阳残影下,烟雨中红霞映衬!谁能在伤心惆怅的地方,把潮声拉扯成衣衫?
念奴娇,无处可寻!春风催醉花香,愁绪留续清歌;洞庭湖月亮沉沉,涟漪荡漾在尊前的酒店里!梦想何时能归来?愁思随着东流的波涛淌落!
念奴娇,无处可寻!跨越千里江山,流经万里云烟;桃花将填满大地,归舟轻拂堤防湾!梦也迷失了雄鹰的美丽,归去大江的碧波湾!。
宋词《念奴娇·过洞庭》注释赏析及译文鉴赏《念奴娇·过洞庭》是由张孝祥所创作的,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
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念奴娇·过洞庭》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念奴娇·过洞庭》宋朝: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念奴娇·过洞庭》古诗简介《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
《念奴娇·过洞庭》翻译/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
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念奴娇·过洞庭》注释⑴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⑵风色:风势。
⑶琼:美玉。
⑷着:附着。
⑸扁舟:小船。
⑹素月:洁白的月亮。
⑺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⑻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⑼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注释|翻译|赏析|讲解【作品简介】《念奴娇;过洞庭》由张孝祥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
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
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
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
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
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念奴娇;过洞庭》作者: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1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2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3风色:风势。
4琼:美玉。
5着:附着。
扁舟:小船。
6素月:洁白的月亮。
7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8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9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岭表一作“岭海”。
10孤光:指月光。
11肝胆:一作“肝肺”。
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12萧骚:稀疏。
萧骚一作“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13沧浪:青苍色的水。
沧浪一作“沧溟”。
14挹:舀。
挹一作“吸”。
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15北斗:星座名。
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16万象:万物。
17扣:敲击。
扣一作“叩”。
啸:撮口作声。
啸一作“笑”。
18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翻译】洞庭湖边静立着的纤草,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赏析·过洞庭作者:XXX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XXX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XXX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XXX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XXX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1XXX: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2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3风色:风势。
4琼:美玉。
5着:附着。
扁舟:小船。
6素月:洁白的月亮。
7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8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XXX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9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岭表一作“岭海”。
10孤光:指月光。
11肝胆:一作“肝肺”。
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12XXX:稀疏。
XXX一作“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13沧浪:青苍色的水。
沧浪一作“XXX”。
14挹:舀。
挹一作“吸”。
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15斗极:星座名。
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外形。
16万象:万物。
17扣:敲击。
扣一作“叩”。
啸:撮口作声。
啸一作“笑”。
18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译文洞庭湖边静立着的纤草,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分,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是玉的天下,照旧XXX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渺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豁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象冰雪一样透明。
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赏析这首词上片先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写它的澄澈。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部编版必修下册】资料:原词、注释、翻译、赏析【原词】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①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释】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风色:风势。
琼:美玉。
着:附着。
扁舟:小船。
素月:洁白的月亮。
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岭表一作'岭海'。
经年,经过一年。
孤光:指月光。
肝胆:一作'肝肺'。
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萧骚:稀疏。
萧骚一作'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泛沧:青苍色的水。
挹(yì):舀。
挹一作'吸'。
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北斗:星座名。
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万象:万物。
扣:敲击。
扣一作'叩'。
啸:撮口作声。
啸一作'笑'。
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
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背景】人们比较熟悉辛弃疾与苏轼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但却较少有人注意张孝祥在苏、辛之间所起到的过渡性作用。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原文: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青草”是洞庭湖与青草湖的合称,点明了地点。
“近中秋”点明了时间,此时正是中秋佳节前夕,秋高气爽,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是一个非常适合赏月的好天气。
“更无一点风色”则进一步强调了天气的晴朗,连一丝风都没有,湖面平静如镜,宛如一块巨大的美玉。
接下来,词人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玉界琼田”形容的是洞庭湖的湖水清澈透明,就像一块美玉和一块琼田。
“三万顷”则极言湖面之广,给人以广阔无垠的感觉。
“着我扁舟一叶”则描绘了词人在湖中泛舟的情景,小船在湖面上轻轻飘荡,如同一叶扁舟在浩瀚的湖面上漂浮。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这三句描绘了洞庭湖上空的明月和银河的倒影,以及湖水的清澈透明。
“素月”和“明河”分别指的是明月和银河,它们的光辉映照在湖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
“表里俱澄澈”则强调了湖水的清澈透明,不仅湖水表面清澈见底,就连湖水深处也一清二楚。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洞庭湖美景的感受,他觉得这种美妙的景色只能用心去体会,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这种感受体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然后,词人回忆起自己在岭南的经历,“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岭表经年”指的是词人在岭南为官的经历。
“孤光自照”和“肝胆皆冰雪”则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和正直。
他觉得自己在岭南的日子里,如同孤独的明月一样,独自照耀着自己;他的肝胆也像冰雪一样纯洁,不受外界的污染。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这两句描绘了词人的外貌和神态。
“短发萧骚”形容的是词人的头发稀疏,衣衫单薄。
“襟袖冷”则表现了词人的寒冷和孤独。
“稳泛沧溟空阔”则描绘了词人在湖面上泛舟的情景,他的小船在广阔的湖面上平稳地行驶,仿佛在天空中飞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这三句描绘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古诗词第四首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风色:风势。
琼:美玉。
着:附着。
扁舟:小船。
素月:洁白的月亮。
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岭表一作“岭海”。
孤光:指月光。
肝胆:一作“肝肺”。
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萧骚:稀疏。
萧骚一作“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沧浪:青苍色的水。
沧浪一作“沧溟”。
挹yì:舀。
挹一作“吸”。
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北斗:星座名。
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万象:万物。
扣:敲击。
扣一作“叩”。
啸:撮口作声。
啸一作“笑”。
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边,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点风势。
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而此刻的我,身着单薄衣衫,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2018级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组制赏析:上片最后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原文、注释、原文及赏析【原文】《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①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②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③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④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⑤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⑦【注释】①洞庭青草:洞庭湖在湖南岳阳县西南,青草湖与洞庭湖相通,总称洞庭湖。
②玉鉴琼田:形容洞庭湖如同玉镜和白玉田地。
③明河共影:天上的银河与洞庭共同被月光照耀着。
④岭表径年:指作者在五岭以南的静江府(桂林)做官一年多。
岭,指五岭,即大庾岭、始安岭、临贺岭、桂阳岭、揭阳岭。
岭表,五岭以南。
孤光,指月亮。
⑤萧骚:萧疏,此指头发稀疏。
沧溟;大水弥漫貌。
⑥尽挹(yi义)西江:舀尽长江之水(为酒)。
挹,用勺子舀水。
西江,西来的长江。
细斟北斗:以北斗为酒器,慢慢斟酒。
北斗七星形如舀酒的斗,故云。
万象为宾客:邀请宇宙万物为宾客。
⑦不知今夕何夕:意谓今夜美妙难言。
《诗经·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译文】中秋将到,洞庭湖和青草湖上没有一点儿风涛。
万顷湖面如同玉镜玉田,我的一叶小舟在上面浮漂。
明月洒下它的光辉,银河和湖面都与月光相映,上下一片澄彻明皎。
我安闲地领略着这月夜风光,真是有说不出的美妙。
回想我在岭南做官一年多,我的心象月光下的冰雪一样纯洁美好。
而今我鬓发稀疏,两袖清风,稳坐小舟在广阔的湖面上逍遥。
舀尽这长江之水作为美酒,把北斗星座当作斟酒的酒杯,把宇宙万物作为宾客相邀。
敲击着船舷独自长啸,不复知此时是何夜何宵!【集评】宋·叶绍翁:“张于湖尝舟过洞庭,月照龙堆,金沙荡射,公得意命酒,唱歌所作词,呼群吏而酌之,曰:‘亦人子也。
”其坦率皆类此。
”(《四朝闻见录》) 宋·魏了翁:“张于湖有英姿奇气,著之湖湘间,未为不遇。
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
方其吸江酌斗,宾客万象时,讵知世间有紫微青琐哉!”(《鹤山大全集》) 明·田艺蘅:“杜工部‘关山同一点’,岑嘉州‘严滩一点舟中月’,又:‘草头一点疾如飞’,又:‘西看一点是关楼’,又:‘净中云一点’,花蕊夫人云:‘绣帘一点月窥人’,张安国词‘更无一点风色’,夫月、云、风也、马也,楼也,皆谓之一点,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