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管理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1.76 KB
- 文档页数:1
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减少水源污染和传播水源疾病的风险,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本制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饮用水卫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市区范围内的公共饮用水供水单位、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等。
三、责任分工1. 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发布相应的饮用水卫生管理规定、监督和检查卫生状况,处理违规行为。
2. 公共饮用水供水单位负责建立健全饮用水质量控制体系,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四、水质监测1. 公共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建立饮用水质量监测系统,定期对供水水源、处理设施、供水管网等进行监测。
2. 水质监测结果应及时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向公众公布。
五、水质处理1. 公共饮用水供水单位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供水水源进行处理,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2. 对于水源污染、水处理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公共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六、供水管网管理1. 公共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定期对供水管网进行清洗、消毒,确保供水管网的卫生安全。
2. 禁止将非饮用水与饮用水管网相连。
七、卫生监督和检查1. 卫生主管部门对公共饮用水供水单位的卫生状况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并要求改正。
2. 公众可以通过举报方式向卫生主管部门反映饮用水卫生问题。
八、处罚措施1. 对于违反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的单位,卫生主管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整改,如果情节严重,可以处以罚款、停产整顿等行政处罚措施。
2. 对于故意造成饮用水污染、危害公众健康的行为,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是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的范文,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本(2)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____部、教育部下发的《学校食堂与学生____用餐卫生管理规定》。
食堂工作人员应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接受卫生意识培养。
2、膳食工作要坚持为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宗旨,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目的,开展各种形式的经营服务活动,坚持优质服务,讲究职业道德。
学校生活饮用水管理制度7篇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生活饮用水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生活饮用水管理制度篇1一、加强对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
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建立和完善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开展爱国卫生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必须保证开水的供应,严禁学生直接饮用自备生水。
二、认真做好学校的改水工作。
自备水水质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自备水水源的选择和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根据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自备水水源尽可能选择深层地下水,凡选择地面水或浅层地下水的必须保证在水源周围30米以内无生活性或工业性污染源;加强水源卫生安全管理,设置警示标志,井水加盖封闭,并及时清洗淤泥;对于经卫生部门监测不合格的自备水,必须限期完成改造工作,并经监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及时清洗消毒供水设施。
配置高位蓄水池以满足供水需求的学校,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自备水管网及蓄水池的清洗消毒工作,坚持每学期开学之前和开学期间定期进行冲洗和消毒,在夏、秋季节台风或暴风雨过后要及时增加清洗消毒频次,并做好冲洗消毒登记工作。
四、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工作。
学校饮用水的水质监测,水质监测如不合格应及时告知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保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五、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监督检查。
自备水水源、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管理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发现的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学校生活饮用水管理制度篇2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学生饮用水卫生,保障幼儿园的饮水安全,依据《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1、使用的桶装饮用水的`企业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税务登记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本1.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保障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适用于所有生活饮用水供应单位和使用者。
2. 主要责任2.1 生活饮用水供应单位的责任:- 建立健全水质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供水系统的水质进行检测;- 确保集水源、水源地、水处理设施等设备设施的安全、卫生;-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建立健全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2 生活饮用水使用者的责任:- 定期对家庭自来水进行水质检测,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 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 及时维修或更换家庭自来水设施,确保供水设施的安全可靠;- 遇到供水突发事件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
3. 水质监测3.1 生活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定期对供水系统进行水质监测,包括集水源、水源地、水处理设施等;3.2 水质监测应涵盖生活饮用水中的常见微生物、化学污染物等;3.3 检测结果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公开向社会公众。
4. 水源地和水处理设施的安全管理4.1 生活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水源地和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查;4.2 检查项目包括设备设施的完好性、消毒设备的正常运行、作业人员的卫生状况等;4.3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确保水源地和水处理设施的安全、卫生。
5. 拒绝使用和报告不合格饮用水5.1 生活饮用水使用者应定期对家庭自来水进行水质检测;5.2 若发现饮用水不符合卫生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6. 应急预案6.1 生活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建立健全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6.2 应急预案应包括突发事件的预警、处置和恢复措施等;6.3 生活饮用水使用者应按照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7. 外部监督和投诉处理7.1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生活饮用水供应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其依法履行职责;7.2 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对于接到的饮用水问题投诉及时处理和回复。
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6篇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1(一)保暖桶或锅炉贮水卫生安全管理要求1、水质符合国家最新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2、清洗人员和锅炉工必须进行健康体检,持证上岗。
3、定期清洗保暖桶或锅炉并记录。
清洗时,宜采用流动蒸汽等物理消毒方式。
4、供水房应加锁,每日清扫,保持清洁,每周消毒一次。
5、定期对水质进行抽检。
(二)桶装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要求1、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水质应符合桶装饮用水标识的标准。
2、使用的饮水机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或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对饮水机有定期清洗消毒的制度并予以落实。
3、饮水机消毒宜请专业机构进行,若学校自行清洗消毒的`,从事清洗消毒人员应有有效健康体检证明,按清洗消毒规程操作并作好记录。
4、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剂有有效的卫生许可批件。
5、定期对水质进行抽检。
(三)沙滤水卫生安全管理要求1、使用的石英砂等水处理材料有有效的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2、使用的输配水管材、管件有有效的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3、水质符合国家最新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定期更换水处理材料,并认真作好相关记录。
4、长期停用,恢复使用前有管道清洗消毒记录。
5、定期对水质进行抽检。
(四)加强学校饮用水常规管理1、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并按要求定期进行抽样检验。
2、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学校饮水安全和水源的安全监测,发现异常立即停用并报告。
3、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对学校使用的制水、供水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4、开水温度必须达到100℃,并应保证学生足量饮用。
5、确保师生用水安全,井水、蓄水池必须密封加盖,定期清洗水池、水管。
6、桶装纯净水产家具备相关质资,重视饮水机的消毒管理,定期消毒。
7、加强饮水卫生健康教育,教育学生不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发现水质出现异色异味等现象的应急处理办法等。
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2为保证全校教职工、学生饮用水的安全,保障师生健康,树立节水观念,建设节约型校园,根据《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2023-11-01CATALOGUE目录•总则•水源与水质•水厂卫生•输配水卫生•用户用水卫生•应急处理•监督检查•附则01总则目的为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管理,提高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
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目的和依据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及个人对生活饮用水的管理。
本管理制度所称生活饮用水包括自来水、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
适用范围职责与分工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生活饮用水相关产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进行监督检查。
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测工作,保障供水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进行供水。
各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落实本管理制度。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对供水单位进行卫生监督和指导,组织开展水质监测和评价。
02水源与水质选择安全的水源选择远离污染源、无工业废水排放、无重金属矿藏的水源,如地下水、泉水、河水等。
保护水源采取措施保护水源,防止污染和破坏,如设立保护区、禁止在附近种植农作物等。
水源选择与保护水质标准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如浑浊度、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等指标。
水质检测定期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标准,如使用仪器进行检测、送样到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析等。
水质处理根据水质情况,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水质进行处理,如过滤、沉淀、消毒等,以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
水质消毒采用有效的消毒方法对水进行消毒处理,如加氯消毒、紫外线消毒等,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保障饮水安全。
03水厂卫生为确保水质安全,水厂应选择远离污染源、便于防护的水源地,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源污染。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及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第三条定义1. 生活饮用水:指供人们生活饮用、饮用水制品、食品加工、生产等用途的水。
2. 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指负责生活饮用水的采集、处理、供应和监督管理的机构。
3. 生活饮用水检测机构:指负责对生活饮用水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报告出具的机构。
4.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机构:指负责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和管理的机构。
第四条生活饮用水的质量要求生活饮用水应符合国家卫生行业标准相关规定,包括但不限于水质指标、水质标准及微生物和有害物质检测标准等。
第二章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的责任第五条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的主要责任1. 负责生活饮用水的采集、处理、供应和配送,确保水源的安全可靠。
2. 建立和完善生活饮用水质量控制体系,监测、检测和评估生活饮用水质量。
3. 组织水源地、供水设施及供水管网的巡查、维护和修缮,确保供水设施安全运行。
4. 对生活饮用水进行消毒、过滤和提升处理等工艺和措施,确保供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5. 制定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供水系统各环节的监管。
第六条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的管理要求1. 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
2. 组织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维护、检修和更新,确保设施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加强对生活饮用水供水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定期考核,提高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
4. 建立消防设施和应急预案,确保供水系统在灾害和紧急情况下的安全运行。
第三章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第七条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1. 对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整改要求。
2. 对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进行质量评价,公开评价结果。
3. 对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进行监督抽检,对未达标的供水单位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一、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三、饮用水水源保护1. 对饮用水水源地实施严格保护,禁止在水源地周围进行可能污染饮用水水源的活动。
2. 定期对饮用水水源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四、供水设施管理1. 供水设施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供水设施安全、卫生。
2. 供水设施运行、维护和检修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供水设施正常运行。
3. 供水设施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持证上岗。
五、水质监测与检测1. 定期对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 水质检测数据应及时报送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并对外公布。
3. 发现水质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六、供管水人员管理1. 供管水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健康条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持证上岗。
2. 供管水人员应接受卫生知识培训,了解和掌握饮用水卫生管理要求。
3. 患有传染病、皮肤病等可能影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人员,不得从事供管水工作。
七、应急处理1. 建立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程序。
2. 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应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相关制度。
八、宣传教育1. 加强饮用水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饮用水卫生意识。
2. 鼓励公众参与饮用水卫生监督,共同维护饮用水安全。
九、监督与检查1. 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饮用水管理制度(精选7篇)饮用水管理制度(精选7篇)饮用水管理制度篇1一、为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方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加强我单位饮用水设施卫生管理,确保水质平安,爱护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定。
二、饮用水由本单位总务处负责管理。
总务处应根据法律法规和本单位规定,制定并落实饮用水设施卫生管理工作方案措施,确保饮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三、有专人落实饮用水设施管理工作,每学期将饮用水水样送疾控中心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饮用。
四、应保持饮水设施四周的环境卫生,设施与饮水接触表面必需保证外观良好,光滑平整,不对饮水水质造成影响。
五、定期做好直饮机滤芯的更换登记工作,滤芯更换后饮用水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所用的净水剂和消毒剂必需符合卫生要求和有关规定。
六、对学校饮用水设施进行必要的保养,以确保饮水机的正常使用,并定期做好饮水机清洗消毒及登记工作,。
所用的净水剂和消毒剂必需符合卫生要求和有关规定。
七、桶装饮用水仓库应保持环境干净,并做到离地离墙,干燥通风。
八、定期对饮用水卫生绽开全面检查。
九、应建立涉水产品以及消毒产品的索证台帐并做好登记。
十、从事饮用水卫生管理和清洁修理人员必需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从事饮用水卫生管理和清洁修理人员未经卫生学问培训不得上岗工作。
十一、从业人员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除乙肝)、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应马上调离接触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的岗位。
十二、当饮用水水水质受到污染时,应马上报告单位领导,同时马上停止供应污染的饮用水,学校必需马上实行应急措施,准时报告卫生及教育主管部门。
饮用水管理制度篇2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幼儿饮用水卫生,保障幼儿的饮水平安,依据《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方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1、幼儿园设立饮用水卫生管理员。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为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一)成立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
(二)指定专人负责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包括水质监测、设施设备维护、卫生防护等。
(三)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卫生意识和管理水平。
三、水源卫生防护(一)选择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如自来水、深井地下水等。
(二)对水源地进行卫生防护,设置明显的标识和防护设施,防止污染源的侵入。
(三)定期对水源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影响水源卫生的问题。
四、供水设施设备管理(一)供水设施设备应符合卫生要求,采购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二)定期对供水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对蓄水池、水箱等储水设施定期进行清洗消毒,频次不少于每年两次。
(四)建立供水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保养记录,并存档备查。
五、水质检测(一)按照规定的检测项目和频次,对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
(二)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索取检测报告。
(三)如发现水质异常,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六、卫生管理(一)保持供水场所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
(二)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三)供、管水人员工作时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七、应急处理(一)制定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二)如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
(三)对污染的水源和供水设施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恢复供水。
八、档案管理(一)建立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档案,包括管理制度、人员档案、设施设备档案、水质检测报告、维护保养记录等。
生活饮用水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管理,保障公众健康,制定本分级管理制度。
第二条生活饮用水分级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水污染防治法》和《饮用水卫生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三条生活饮用水分级管理的宗旨是严格规范饮用水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预防和控制水污染,维护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
第四条生活饮用水分级管理适用于城市、乡镇、农村生活饮用水,包括自来水、井水、地下水和河湖水等,涉及生活饮用水管理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均应严格执行本规定。
第五条生活饮用水分级管理实行分类管理、属地管理、属人管理的原则。
具备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分级管理要求开展相关工作,提高水质监控和管理效能。
第二章生活饮用水分级管理划分第六条生活饮用水分级管理主要分为四级,按照水质优劣和管理责任的不同划分,分别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特级管理适用于城市供水系统,水质严格遵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水质稳定可靠,管理科学规范,能够全面控制水质安全。
(二)一级管理适用于农村集中供水和县级供水系统,水质能够保证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管理相对规范,监控措施齐全。
(三)二级管理适用于分散供水和小规模供水系统,水质一般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管理相对落后,需要加强监控和管理。
(四)三级管理适用于自备井水和自供自用水源,水质难以保证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管理水平低,需要严格管理和监控。
第七条各级生活饮用水管理机构根据具体水源的水质情况和管理能力划定相应级别,并不定期进行动态调整。
第八条特级和一级生活饮用水管理单位须设立专门的水质监测站和专业人员,对饮用水进行全程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第九条二级和三级生活饮用水管理单位应加强自身管理,制定水质监测计划,投入必要的财力和人力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不因管理不善而出现问题。
生活饮用水管理制度
根据抚州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为切实保障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领导小组,做好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2、加强培训和宣传,全面促进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有效贯彻落实。
3、保证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符号国家生活饮用水水卫生标准。
4、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的维护保养,及时清洗(二次供水)水池和高位水箱。
5、管水人员按时进行健康查体,持证上岗。
6、按时进行水质检验检测,确保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达标。
7、加强(二次供水)水池和高位水箱的管理,对清洗检查口,加盖加锁,有专人进行管理,保障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