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球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17
---------------------------------------------------------------最新资料推荐------------------------------------------------------实心球(手球)-教学课件体育与健康室外课教案 2003、 6 学习阶段:水平四学校:教师:授课记录:一(4)班学习目标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1、学生能想出各种方法(式)将球抛出;同时能掌握本次课的游戏方法及规则。
2、提高上肢力量,发展全身协调用力,促进冷静、果断品质的形成。
3、通过本次课学习,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及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爱憎分明、学习内容投掷:反恐维和平-----实心球(手球)游戏:再现成长痕迹-----趣味接力重点:想出各种抛掷方法难点:全身协调用力步骤教学内容达成领域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次数一课堂常规导入明确内容、目标(2 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氛围指定地点、鸣哨集合向学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体育委员整队、集合向教师问好!听讲见习生随堂见习⊙⊙⊙⊙⊙⊙⊙⊙ ⊙⊙⊙⊙⊙⊙⊙⊙ 快、静、齐;精1 / 5神饱满二队列练习(23 分)动作一致准确、整齐教师明确要求、口令指挥听口令、同一行动协调一致⊙⊙⊙⊙⊙⊙⊙⊙⊙⊙⊙⊙⊙⊙⊙⊙ 2 | 3 三跟做音乐健身操(34分)充分活动全身各关节语言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领做健身操认真模仿随音乐学做健身操⊙⊙⊙⊙⊙⊙⊙⊙ ⊙⊙⊙⊙⊙⊙⊙⊙ 健身操 1 四反恐维和平-----实心球(810 分)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各种练习中探索抛掷方法能击中远程目标--- 恐怖组织营地教师分组并明确各组骨干明确练习方法与要求(安全、协调用力)语言导入:导弹击中目标--营地教师介绍几种抛掷方法教师巡视点拨听讲、思考尝试性各种抛掷练习,并进行比较男、女两组同时练习据自身能力自选目标与起抛线各组由学生骨干负责实心球 10| | 12 体育与健康室外课教案 2003、 6 五归纳提示、完善动作(45 分)导入最佳学习状态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导入:创造新武器(器材、最佳方法)摧毁营地抛掷的远、准教师巡回指导通过比较总结最适合自己的抛掷方法选择目标、完善动作组内自评和互评各组代表表演、总结同上 3 | | 5 六再现成长痕迹-----趣障接力(1516 分)融入音乐、身心合一培养品质、陶冶---------------------------------------------------------------最新资料推荐------------------------------------------------------情操体会成长、学会合作、学会竞争语言导入情景讲明游戏的方法、规则与要求音乐伴奏融入其中学生情绪高涨、认真听讲按规则要求、统一行动分男、女两组同时练习趣障接力 2 | | 3 七放松及课后评价(4---5 分)在平缓、安静的氛围中,让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得到放松客观评价语言提示导入小结:组内自评送还器材师生再见吐纳法、默念法放松自评、互评(测心率)向教师再见⊙⊙ ⊙⊙ ⊙⊙ ⊙⊙ ⊙⊙ ⊙⊙ 直角队形(或弧形队形)生理指标平均心率:125135 次/分练习密度:4042% 心理指标学生表现:积极、活跃、认真、主动场地、器材田径场垫子 4块、实心球(手球)若干、栏架 4 付、红砖 12 块、红旗4 面、录音机 1 台课后小结课后作业用各种东西进行相互投掷练习制定一份近期锻炼计划体育与健康室外课教案2003、 6 \ 课的构思与设计始终围绕课改的精神和宗旨,贯彻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体现主体性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第一节手球技术与练习方法Handball technique and training methods手球技术可分为脚步移动技术、进攻技术、防守技术及守门员技术等.下面主要对一些常用的基本技术进行阐述(技术动作和图解都以右手持球为例)。
一、脚步移动技术 (movement technique)(一)技术动作1.基本站立姿势在比赛中,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需要,必须随时保持一种既稳定又机动灵活的基本站立姿势,这样才能作出快速的移动。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或斜向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膝关节微屈稍内扣,脚跟稍提起,支撑点在两前脚掌,上体稍前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臂屈肘自然置于体侧,抬头两眼注视目标。
2.跑(1)起动跑由静止状态变为移动状态的一种脚步动作。
在进攻中突然快速的起动能有效地摆脱防守队员,而在防守中快速起动跑能抢占有利位置,完成防守任务.动作要领:基本站立姿势开始,起动时(向前起动)一脚用力蹬地,身体前倾,身体重心随之向起动方向移动,另一脚迅速跨步,紧随的前几步要小而快,同时,手臂协调配合,积极摆动,以提高跑动的速度。
(2)侧身跑在比赛中,进攻队员为了便于观察场上情况和接来自侧后方的球,经常采用侧身跑的技术动作.动作要领:跑动中,头部和上体向场内或向有球的一侧扭转,身体重心侧前移,脚尖和膝部朝着跑动方面,形成上体侧转,两臂膀自然摆动,两眼注视场地,随时准备接球。
3.跳跳是为了取得空间优势和占据空间有利的射门点而采用的一种双脚离地、身体有一定腾空时的脚步动作。
(1)向前跳多用于快速切入射门。
动作要领:起跳时,踏跳腿屈伸膝关节,并且用前脚掌用力蹬地,上体前倾,身体重心向前移动并超越支撑点,腾空后充分展体、抬头,两眼注视目标。
落地时,踏跳脚先着地,屈膝,以保持身体平衡。
(2)向上跳常用于外围远距离射门或接断高空球。
动作要领:起跳时踏跳腿屈膝,降低身体重心,然后由踏跳脚后掌过渡到前掌用力向上蹬地,上体伸直,手臂协调上摆,使身体重心升高,另一脚自然屈膝抬起。
手球的基本知识起源和发展手球是一种起源自德国的球类运动。
如果曾经接触过手球的朋友都知道,基本上, 手球就好似篮球加足球的混合物。
手球似篮球,除了其中一个原因系大家都用需要用手去打之外,另外亦因为在手球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规则是由篮球的规则中转变而成的。
19世纪末,捷克斯洛伐克、德国、丹麦等国出现类似手球的游戏。
1917年德国柏林体育教师海泽尔(M.Heiser)为女子设计了一种集体游戏,规定运动员只能用手传递或接抛球,双方身体不得接触。
1919年柏林另一位体育教师舍伦茨(K.Schelenz)对海泽尔的游戏有所改进,规定持球者传球前可跑3步,允许双方身体接触。
1920年制定竞赛规则。
1925年德国与奥地利举行首次国际手球赛。
后逐渐在世界各国开展。
1928年举行首届世界男子手球锦标赛,1957年起举办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手球比赛最初每队运动员为11名,又称十一人制手球。
1965年改为每队7名运动员。
男、女手球分别于1936年和197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规则和知识手球场地长40米,宽20米,有一中线将场地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场。
两端各有一个球门,球门高2米,宽3米。
球用皮革或合成材料制成,重425~475克,女子用球重325~400克。
场地中间有一条平行于球门线连接两边线的中线把场地分成两个相等的半场。
球门前划一条距离球门6米的弧形球门区线,线内为球门区。
两队各上场7名队员参加比赛,其中包括1名守门员。
开始比赛时,两队队员各自站在本半场区内,由攻方在中线的中点处开球。
每进一球都按此方法进行。
比赛中,场上队员可以在球门区外利用各种攻防技术和战术进行对抗,力争把球射入对方球门,进1球得1分。
守门员则可以在球门区内封挡对方射来的球。
比赛时间分上、下半时,各3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
以射入对方球门的球多少决定胜负。
如比赛时间终了两队得分相等,而比赛又必须决出胜负,应进行决胜期的比赛。
决胜期的比赛时间是两个5分钟,中间不休息只交换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