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58.09 KB
- 文档页数:4
赤霉素在葡萄上应该怎么用用法汇总赤霉素(G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低浓度在花前花后各处理1次可诱导形成无核果粒,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提早成熟。
葡萄花前适当的时期以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液处理花穗,可以形成无核果粒。
葡萄开花后果粒细胞迅速分裂增殖,细胞数量增加,但在极短时间内就结束,果粒的增大是细胞的拉长、膨大及内含物的增多。
用赤霉素在花后处理果粒细胞中生长激素增加,促使细胞拉长、膨大。
同时调动有机养分向果粒运输与积累,迅速增加果肉细胞的内含物,从而使果粒增大1~2倍,明显的提高商品价值。
用低浓度赤霉素液浸渍,可使葡萄浆果成熟期大幅度的提前,经赤霉素处理果穗可以提前近1个月上市,其经济效益必然大大提高。
用赤霉素处理后果粒中激素含量增加,引导植株的有机养分迅速向果粒运转,促使果肉细胞内含物快速的增长,表现在糖度提高,酸度减少。
赤霉素处理花穗常用塑料大杯逐个浸渍的方法。
这样用药量少,效果最好。
浸渍法处理夏黑的浓度花前为100毫克/升,每穗用药量约0.5毫升,每亩大约需5~6升。
花后处理果穗膨大用药增多每穗约1.5毫升,每亩用药14~15升,实际操作由于操作不熟练、滴洒等原因,需增多一些。
赤霉素液装在大塑料杯中,一穗穗浸渍花穗,需要较多的劳动时间。
若每亩处理需18~21小时,花后处理需20~24小时。
如果每天6小时工作,花前需3~4天,花后需4~5天。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天气、树势、花期不一致,往往需2~3次才能处理完毕,其用工量超出这个标准量。
保证无核果率达到商品化要求,花前处理用人工花穗浸渍法,花后用手动喷雾器对准花穗进行淋浴喷雾,用药量超过浸渍法2~3倍,却能节省劳力。
春末夏初应选择在晴天上午12时前或下午3时以后到落日之前,避开气温高于30度的时间段。
相对湿度在80%左右,并能维持2天。
天气干燥,易造成药害,阴雨天处理效果不好。
园间操作时应避开这种天气。
如果在处理8小时以后降小雨可不再处理,雨量大冲刷强烈则要再进行一次赤霉素制剂难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使用时先用少量酒精或白酒将赤霉素粉剂溶解后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而水溶性赤霉素制剂可直接用水稀释使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有什么作用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因为大家经常用到,不过大家一般都是使用在粮食作物上,其实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于葡萄的生长来说也有很大的好处,那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有什么作用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有什么作用1、扦插生根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快浸法:配制l000mg/L高浓度溶液放于底盆内,药液深度为3~100px,然后将一小捆一小捆的插条直立于容器内,浸5秒后取出晾干即可扦插于苗床中。
此法操作简便,设备少,同一溶液可重复使用,用药量少,速度快。
慢浸法:将吲哚乙酸配制成浓度为25mg/L(易生根的品种)~200mg/L(不易生根品种)溶液,再将插条基部浸入药液中8~12h后取出扦插。
此法浸蘸时间长,大批量插条点需较多的容器,用药量大。
蘸粉法:取lg吲哚乙酸,用适量95%酒精或60度烧酒溶解,然后再与1000g滑石粉充分棍合,酒精挥发后即成1000mg/L的吲哚乙酸粉剂。
扦插时先将插条基部用水浸湿,再在准备好的吲哚乙酸粉剂中蘸一蘸,抖去过多的粉末,插入苗床中。
萘乙酸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健壮、芽跟饱满、无病虫的一年生杖条,将插条基部2~75px处浸于萘乙酸50~100mg/L药液中8~12h,取出后埋于潮湿沙中促根,可促进生根,又会抑制插条芽过早萌发,从而缩短插条萌芽与新根产生的时间差,提高扦插成活率。
注意,萘乙酸可与吲哚乙酸混合使用提高促根效果。
ABT生根粉使用50mg/L浓度药液浸泡4~8h,可促进生根。
2、抑制新梢生长丁酰肼使用丁酰肼可使葡萄生长枝节间缩短,叶色加深,叶片小而厚,叶绿素增加。
丁酰肼控制葡萄新梢生长不如矮壮素强烈,同时,抑梢效应的产生时间也较迟缓。
据试验,对玫瑰香葡萄用丁酰肼200mg/L 处理效果较好,对巨峰、康可等葡萄则要提高到2000~3000mg/L。
喷施丁酰肼的时间要比矮壮素早7~10d,喷施浓度则在2000~3000mg/L,根据葡萄品种确定喷施浓度。
益果灵在葡萄上的作用与效果展开全文国家专利号:2007100184965 农药登记证号:LS2000735 生产批准证号:HNP61054-E0465益果灵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和专利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农药残留免检产品;国家创新基金和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陕西省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星火、火炬计划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益果灵是咸阳德丰公司独家研制生产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内含极强的生物活性物质,其诱导植物细胞分裂、愈伤组织能力比一般细胞分裂素高千倍以上。
能够解除基因阻遏,开启DNA和RNA的密码,引发有关酶及蛋白质的合成,协调植物内源激素的分泌,并能诱导植物SAR(系统抗性)基因的表达,增强抗病及抗逆能力。
益果灵在农业生产上对人、畜安全,对飞鸟、天敌、蜜蜂、蚕、鱼无毒,对生态环境无污染,在果实中无残留,属绿色无公害农药。
一、益果灵在葡萄上的作用特点1、能显著增加新栽幼树生长量,使其提早进入丰产期;2、春季新梢萌芽后使用益果灵,能促进枝条和花序健壮生长,增厚叶片,增大果穗;3、花后约15~20天葡萄生理落果后使用益果灵,能增大果粒,减少落(掉)粒,无大小粒,葡萄着色好、硬度大、、穗形好、商品性极佳;4、使用益果灵无穗轴硬化现象(果刷也不硬化),葡萄耐贮耐运,商品性提高;5、能减轻因气候突变或其它因素影响造成的裂果问题;6、能提高葡萄的抗病(如抗霜霉病、灰霉病、白腐病等)能力;7、能增加枝条的成熟度和冬芽的饱满度,为其安全越冬和来年的丰产打好基础;8、嫁接上使用,能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接穗成活率,增加接穗生长量。
二、使用方法1、新栽幼树增加生长量新栽幼树缓苗后,用益果灵30ml/瓶对水8~10公斤喷施,可以提高生长量一倍以上(应注意喷施后立即浇水效果最佳);且叶片变厚、变大;枝条生长粗壮、成熟度好,芽眼饱满;为葡萄早果丰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嫁接用益果灵30ml/瓶对水6公斤(嫁接时气温低用3公斤,气温高时用6公斤),处理接穗和砧木嫁接部位,可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成活率,增加接穗生长量。
无核葡萄栽培技术及应用无核葡萄栽培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农业技术,它通过使用赤霉素(GA3)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葡萄种籽败育,从而产生无核果,再通过生长调节剂膨大果粒,形成具有商品价值的无核葡萄。
这项技术起源于日本,不仅能够使葡萄从有籽变为无籽,还能显著增加坐果率、提早成熟期、改善果实品质,从而显著提高商品性和经济效益。
自上世纪60年代初,日本山梨县果树试验场的岸光夫为防止底拉洼葡萄果穗因果粒密挤而裂果,尝试使用赤霉素(GA3)处理果穗。
结果发现,赤霉素不仅促进了穗轴的伸长,还能形成无核果。
在座果后,再次使用赤霉素处理,可以促进果粒的增大,提高产量。
到了80年代,使用GA3等药剂对巨峰、先锋等大粒品种进行无核栽培试验,也取得了成功。
近年来,这项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商品性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无核葡萄栽培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吡效隆(CPPU)或噻苯隆(TDZ)进行处理。
处理分两次进行:首次处理在花满开时,诱导产生无核果;第二次处理在间隔首次处理10-15天后,使果粒膨大达到正常大小。
这种两次处理的模式,简称为葡萄无核化的二次处理栽培模式。
在进行无核化栽培时,需要对适宜品种进行判别。
评判一个品种是否适合无核化栽培,不能单一地依据"诱导无核率"来决定。
各个品种对GA3处理的反应存在巨大差异,还会有各种副反应。
综合标准应该是:无核率高于90%;GA3对穗轴无副作用或极轻微;无核化果粒大小与同品种有核果粒相似;无核化效果稳定,受环境、年份、栽培条件等影响较小。
只有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的品种才能投入无核化栽培。
目前可以无核化生产的品种主要有玫瑰露、先锋、蓓蕾A和巨峰。
其中巨峰的稳定性较差,操作技术难度较高,仅有部分应用。
此外,还有一批品种的无核化栽培正在逐步扩大试用之中,如翠峰、安芸皇后、京亚、醉金香、戈尔比等。
首次GA3处理的适期选择也非常重要。
GA3诱导无核的效应花前比花期强,初花期比末花期强,通常在末花后的第7-10天无核效应基本消失。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育苗上的应用杨碧富果树的育苗方法多种,有实生苗的培育方法,嫁接苗的培育方法,空中压条苗的培育方法,扦插苗的培育方法,吸芽苗的培育方法。
这些育苗方法,当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就能使果树育苗速度加快,就能促进种子快萌芽,就能够促进快生根,提高成活率,从而增加育苗数量,使到果农有大量苗种植。
具体育苗:实生苗的培育方法杨碧富实生苗就是用种子繁殖长成的苗。
实生苗适应性强,种子来源多,繁殖方法也简便,当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就能够在短期内培育出大量的苗木。
具体操作: 甜樱桃甜樱桃的育苗。
甜樱桃的种子繁殖,在3摄氏度以下至少要6个月的后熟期才能发芽。
这对培育大量甜樱桃苗受到时间限制,育苗速度慢。
当使用赤霉素处理后,就能够大大促进甜樱桃种子发芽,从而提高了发芽率,增加育苗数量。
具体做法:(1)应用方式:泡种子。
(2)使用时间:播种前。
(3)操作步骤:要提高甜樱桃种子萌发力,方法是对刚采收回来的种子用100毫克/升赤霉素液泡24小时取出即可。
硬毛猕猴桃硬毛猕猴桃种子繁殖,以往都是采用室外层积法发芽,但发芽时间长,发芽率低,从而影响了育苗数量。
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当硬毛猕猴桃种子经过赤霉素处理后,就能够有效地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加出苗数。
具体做法:(1)应用方式:浸种。
(2)使用时间:播种前。
(3)操作步骤:将待播的硬毛猕猴桃种子,放入浓度为100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浸6小时取出,即进行播种。
榛子榛子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种子育苗的效果:可以代替低温层积,节省了时间,对打破种子休眠有很好的作用。
同时,也促进了种子发芽生长。
具体做法:(1)应用方式:浸泡。
(2)使用时间:播种前。
(3)操作步骤:赤霉素打破榛子休眠进行育苗的方法,是在早春河流化冻后,将种子装入草袋,在流水中浸泡一个星期,接着用湿沙混拌层积约30天取出种子。
最后在10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小时取出,凉干后播种。
播种方式可大垄条播或苗床畦播。
益膨达在葡萄上的应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葡萄是一种喜温暖、湿润气候的果树,其生长过程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黑粉病、葡萄霜霉病、葡萄蚜虫等。
这些病虫害不仅会直接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还会给果农带来经济损失。
果农们在栽培过程中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而益膨达正是他们的首选。
益膨达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虫杀菌剂,对多种病虫害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它可以有效防治葡萄上的黑粉病、霜霉病等真菌性病害,还可以杀灭葡萄蚜虫、葡萄叶蝉等害虫,保护葡萄的生长和发育。
与传统的农药相比,益膨达更加安全环保,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受到了广大果农的欢迎。
在葡萄生长的不同阶段,果农们可以根据病虫害的具体情况进行益膨达的施用。
在葡萄萌芽期和花期,可以喷施益膨达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可以适时喷施益膨达来保护果实免受病菌和害虫危害。
果农们还要结合天气情况和树冠覆盖程度等因素,科学制定施药的时间和剂量,提高防治效果。
除了直接喷施益膨达,果农们还可以将其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以增强防治效果。
比如可以将益膨达与敌草隆、多菌灵等药剂混合起来喷洒,既能防治病虫害,又能延长防治效果的持续时间。
果农们还可以结合灌溉系统,将益膨达溶解在水中,通过灌溉的方式进行施药,可以提高施药的覆盖面积和均匀度,增强防治效果。
在使用益膨达的过程中,果农们还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要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和品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其次要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施药,避免过量使用导致果树生长不良或残留过多化学物质;最后要注意施药的时间和环境,避免雨天或强风天气进行施药,影响防治效果。
益膨达在葡萄上的应用对果农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葡萄上的病虫害,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保障果农们的经济利益。
果农们在种植葡萄的过程中要及时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科学合理地使用益膨达进行防治,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确保果实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使用剂量1、多效唑(PP333)多效唑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可阻碍GA3的生物合成的功能,是赤霉素的拮抗物,药效持续时间长。
在果树上使用可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改善光照条件,实现早果、丰产和优质。
施用方法主要有:土施,冠下挖环沟灌溉,注意施匀,时间以秋施为好,用量视具体情况而定;喷施,配以水溶液以新梢开始旺长期为好,浓度按具体情况确定。
施用PP333必须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合理负载,以免树势变弱。
桃树:1~3年生树,在新梢5~10厘米时喷施,15%的多效唑300~500倍3次;土施第1年用量0.125~0.25克/平方米,也可在6月20日喷1次1500毫克/升的多效唑。
以后每年减半;其它核果类果树如杏、李、樱桃等果树上施用同桃。
苹果树:施用时间以花后3~4周为宜,用量按土施0.15~0.25克纯品/平方米投影面积。
喷施浓度为1000~2000PPM。
梨树:幼旺树。
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喷施浓度为1500~2000×10~6;生长过旺的成龄树,可在秋季或萌芽期土施5~7克/株。
板栗:对树体不紧凑、新梢生长旺盛的板栗树,可在营养生长高峰期喷施,浓度为2000×10~6;6~8年生的旺树,可在秋季或早春土施7~10.5克/株。
如与硼肥复合喷施,还可降低空苞率。
葡萄:对副梢生长多而旺的幼树,可喷浓度为1500PPM溶液1~2次(第1次花前10~15天,第2次隔10~15天);2~4年生的幼旺树,可在早春土施3~4.5克/株。
配合施用GA可增产15%~26%,并减少摘心用工80%。
山楂:幼旺树,在花后20天喷施,浓度为500×10-6;5~7年生旺树,在秋季或营养生长高峰期,土施6~9克/株。
柑橘:幼旺树,在秋梢2~3厘米时喷施,浓度为1000~1500×10~6。
青梅:对内膛郁密的幼旺树,在新梢15~20厘米时喷施,浓度为1000~1500×10~6;6~8年生旺树,可在萌芽前土施7~10.5克/株。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上的主要应用近年来,随着天津地区葡萄产业的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一些产区应用广泛。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促进生根、打破休眠,促进萌芽、控制生长、拉长花序、无核化栽培、提高浆果品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关于生长调节剂的毒性与残留问题在社会上传言很多,其实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动物激素截然不同,它只能对植物起到调节作用,而对动物是无效的,很多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体中本来就是存在的。
我国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时间、浓度、方法和残留标准都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合理应用的前提下,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安全无害的。
01促进葡萄扦插移栽生根,提高移栽成活率枝条扦插是葡萄育苗中使用最多、最便捷的方法之一。
在生产上,进行枝条扦插时常用萘乙酸、吲哚丁酸或吲萘合剂浸蘸插条,以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
一般采用20%萘乙酸200~400倍液,浸扦插枝条基部2-3厘米,5~10秒后扦插,其生根率,和成活率较高。
也可用5%吲萘100-400倍浸插条基部2-3厘米,5~10秒后扦插,提高生根率和成活率。
此外,在进行新苗移栽时可采用20%萘乙酸2000~4000倍液浸移栽苗根部10秒后移栽,可大大提高移栽成活率。
02打破休眠,促进萌芽葡萄需要一定的低温时数(即需冷量,0~7.2C累积低温时数)才能打破休眠,正常萌芽开花。
在天津地区的设施促早栽培中,由于要提早萌发,有些葡萄品种需要的低温不能满足,因此必须采用石灰氮(20%)或1.5~2%的单氰胺涂抹冬芽,以打破休眠,保证正常的萌芽、开花和座果。
使用石灰氮或单氰胺促进葡萄萌芽时,一定注意保持园内土壤湿度,以保证达到良好的效果。
土壤过干,促萌芽效果不理想,甚至有可能灼烧冬芽。
此外,因石灰氮、单氰胺具有较强的腐蚀性,配制药液及使用时避免接触皮肤,以免烧伤。
03控旺缩节,提高座果率,减少人工成本在葡萄栽培管理中,常因肥水管理不当或部分品种本身的原因导致葡萄枝条疯长,落花落果严重,人工摘心、打副梢等耗费大量人工成本的同时也造成了营养的浪费,利用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壮素、甲哌嗡、多唑甲哌)进行营养调控,减少新梢生长对营养的无用消耗,缓解新梢生长与开花结果的营养竞争,提高坐果率;抑制副梢生长,有效减少人工抹梢次数减少人工成本,是葡萄省力化栽培的一条可行之路。
油菜内酯及其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作者:王爱玲来源:《西北园艺·果树专刊》 2018年第1期油菜素内酯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无毒、无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国内外有关油菜素内酯应用的研究报道很多,但系统的从理论到应用的文献很少。
笔者系统介绍了油菜素内酯的名称由来、生理功能和其在葡萄上的应用现状,以期为以后葡萄栽培过程中合理使用油菜素内酯提供参考。
1 BR的名称由来油菜素内酯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农业科学家米切尔等首次从油菜花粉中分离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活性极高的物质,它能引起菜豆苗节间伸长、弯曲和裂开等反应,并使其生长速率提高10倍。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新的生长物质命名为油菜素。
1979年,M.D.Grove等从大量油菜花粉中分离提取出这种高活性结晶物,通过X光衍射和超微量子分析确定了其分子结构,认为是一种甾醇内酯化合物,命名其为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以下简称BR),又称芸薹素内酯或芸薹素。
后来,人们从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和低等植物绿藻类等,以及植物的根、茎、叶、花粉、雌蕊、果实和种子等器官中都发现了油菜素内酯,并分离鉴定出植物中含有油菜素内酯和多种类似物。
2 BR的生理功能BR及BR 类似物具有很多生理功能,主要包括细胞伸长与分裂、光合作用、微管分化、参与向地性和光形态建成、促进愈伤组织产生和不定根形成、影响育性、调节开花、延缓衰老、逆境反应等方面。
2.1 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与分裂最突出的生理作用是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与分裂,其原因可能是BR可使植物DNA、RNA聚合酶活性增加,从而促进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另一方面,BR可刺激细胞质膜上的ATP酶活性,使H+分泌到细胞壁,增加细胞壁的可塑性,使细胞伸长。
利用其这一生理特性,在生产上常以此来调节植物的营养生长。
侯雷平等报道,BR可提高编码 XET(木葡聚糖内切转糖苷酶)基因的转录水平,产生更多的活性XET,从而促进细胞壁松弛、降低膨压与细胞水势,使细胞吸水而膨大。
浅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光玫瑰葡萄品质的影响摘要: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光玫瑰品种葡萄膨大程度和结果质量的影响,设计了不同含量赤霉素和氯吡脲对其结果质量的影响实验。
结果显示,当赤霉素含量为50mg/L、溴吡脲含量为2mg/L时,就能够明显提高阳光玫瑰品种葡萄的质量。
关键字:植株生长调节剂;阳光玫瑰;葡萄前言:阳光玫瑰葡萄又称耀眼玫瑰,为欧美自然杂交种,带有鲜明的欧亚品种特征,具有含糖量高、肉饼皮薄、果粒大等特征,已作为会泽县区域葡萄生产中的主推产品中的一种。
阳光玫瑰葡萄的果穗为圆锥型,并含有副穗,一般穗重0、6~0、8kg;果粒多呈卵形,果粒中间疏松适度,粒重一般为6~8g,果皮初为黄青绿,全部熟透时为金黄,果粒较大、肉质比较均匀;水牛奶的可溶性固体物质含量也很丰富,最高达到百分之二十七。
阳光玫瑰葡萄的结果枝─通常有花序一个,这些品种具有二个花序,花序通常发育于结晶枝的第3~4节,花芽分化力很强,萌发性和结晶量都很大。
据调查表明,两年生阳光玫瑰葡萄平均生产能力达到7500/hm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鲁纳乡出产的阳光玫瑰葡萄也以富含较高的硒元素而获得了人们的青睐,这也就对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广大消费者对优质阳光玫瑰葡萄的要求,笔者经过试验观察了不同含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光玫瑰葡萄膨大和果肉质量的作用,为制造高品质阳光玫瑰葡萄提供了参考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名称:马金奇(赤霉酸),活性物质浓度约为20%,剂型为可溶性散剂,赤霉酸主要是由赤霉酸菌通过发酵过程提炼的一种物质,英文简称为GAs;定好(氯吡脲)效成分浓度约为0.1%,剂型为可溶性水剂,英文简称为CPPU。
供试的葡萄产品为在鲁纳乡鲁纳村生态农业园内培育的二年生阳光玫瑰葡萄。
(二)试验园区情况试验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温暖、阳光充足、降水丰富,平均日照时数1207h,平均温度为18.2℃,平均降雨量为1034mm。
噻苯隆在夏黑、京亚等葡萄上的应用效果试验作者:吴其伟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19期“益果灵”牌噻苯隆是陕西咸阳德丰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极强的生物活性,在巨峰系葡萄上应用具有拉长花穗、膨大果粒和保花保果作用,并无穗轴硬化现象。
为此笔者于2010年4~5月在夏黑、京亚等葡萄上进行该药剂使用效果的试验。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夏黑无核、京亚葡萄,“益果灵”牌噻苯隆0.1%水剂30ml/瓶。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金华市婺城区雅畈镇彭上村,位于浙江中西部金衢盆地。
年均温17.4℃,1月均温5.0℃,7月均温30.6℃。
年降雨量1500mm,年日照2000小时以上。
夏黑为贝达砧,京亚为SO4砧,667m2栽222株,采用“T”型促成栽培。
沙壤土,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水良好。
采用滴灌技术,管理水平一般。
1.3 试验方法每个品种设2个处理3次重复。
处理1:试验区1333m2,春季萌芽后新梢长至3~4片时,用噻苯隆30ml/瓶兑水12kg喷施新梢;生理落果后果穗中70%果粒黄豆大时,用噻苯隆30ml/瓶先溶解赤霉素(含量为75%)0.3g,再兑水15kg浸果穗;处理2:对照区133m2,叶片和果穗喷等量的清水。
在下午5时后喷施和浸果穗,其他管理方法相同。
2 结果与分析2.1 3~4片叶喷施噻苯隆对夏黑、京亚等葡萄花穗的影响在对每个处理重复区随机选取50个花穗进行长度测量,并取其平均值。
记载结果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喷施噻苯隆后,夏黑和京亚果穗都明显增长,其中夏黑葡萄比未喷的对照区果穗平均增长1.9cm,拉长率为22.7%,京亚比未喷的对照区果穗平均增长2.1cm,拉长率为19.2%。
2.2 不同处理对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将各个处理重复区果穗随机采10穗果,进行穗重、果重、外观、可溶性固形物等测定,6月24日统计整理后见表2、3。
由表2、3可以看出,虽然噻苯隆对夏黑、京亚等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和着色有一定负面影响,但显著促进果穗、果粒增大,其中夏黑平均穗重增加577g,增加率为155%,果粒平均增大5.5g,增大率144.7%;京亚平均穗重增加395g,增加率为44.8%,果粒平均增大4.5g,增大率47%。
2023-11-04CATALOGUE目录•吡效隆简介•吡效隆在葡萄上的应用•吡效隆的使用方法•吡效隆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吡效隆在葡萄上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与文献资料01吡效隆简介吡效隆的特性高效性吡效隆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显著促进葡萄的生长和发育。
广谱性吡效隆适用于多种葡萄品种,且对不同生长阶段的葡萄都有效果。
低毒低残留吡效隆的使用对葡萄和人都没有明显的毒性,且在葡萄中的残留量非常低。
010302吡效隆的主要用途促进葡萄生长吡效隆可以促进葡萄茎的伸长和加粗,使葡萄的叶面积增大,从而促进葡萄的生长。
提高葡萄产量吡效隆可以增加葡萄的果实数量,提高葡萄的产量。
改善葡萄品质吡效隆可以增加葡萄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葡萄的口感和品质。
吡效隆的发展历程02随着人们对吡效隆的特性认识的深入,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03现在,吡效隆已经成为葡萄栽培中常用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02吡效隆在葡萄上的应用吡效隆可以显著提高葡萄的发芽率,增加种植效益。
提高发芽率促进营养生长缩短生长周期吡效隆可以促进葡萄的营养生长,增加枝条数量和叶片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使用吡效隆可以缩短葡萄的生长周期,提早成熟,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
03促进葡萄生长0201吡效隆可以促进葡萄的花芽分化,增加果实数量和产量。
促进花芽分化吡效隆可以改善葡萄的果实品质,增加果实大小和重量,提高商品价值。
改善果实品质使用吡效隆可以减少葡萄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发生率,提高产量稳定性。
提高产量稳定性提高葡萄产量吡效隆可以增加葡萄中的营养成分,如糖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提高营养价值。
增加营养成分使用吡效隆可以改善葡萄的口感,增加甜度和汁液含量,提高食用品质。
改善口感吡效隆可以延长葡萄的保鲜期,减少腐烂和变质,有利于长途运输和销售。
延长保鲜期改善葡萄品质提高抗病性吡效隆可以增强葡萄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降低经济损失。
预防生理病害使用吡效隆可以预防葡萄生长过程中的生理病害,如日灼、裂果等,提高商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