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泄漏首次隔离与防护距离
- 格式:xls
- 大小:171.50 KB
- 文档页数:21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的疏散距离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必须及时做好周围人员及居民的紧急疏散工作。
如何根据不同化学物质的理化特性和毒性,结合气象条件,迅速确定疏散距离是化救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鉴于我国目前尚无这方面的详细资料,特推荐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联合编制的ERG2000中的数据。
这些数据是运用①最新的释放速率和扩散模型;②美国运输部有害物质事故报告系统(HMIS)数据库的统计数据;③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120多个地方5年的每小时气象学观察资料以及④各种化学物质毒理学接触数据等四各方面综合分析而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疏散距离分为二种(参见示意图):紧急隔离带是以紧急隔离距离为半径的圆,非事故处理人员不得入内;下风向疏散距离是指必须采取保护措施的范围,即该范围内的居民处于有害接触的危险之中,可以采取撤离、密闭住所窗户等有效措施,并保持通讯畅通以听从指挥。
由于夜间气象条件对毒气云的混和作用要比白天来得小,毒气云不易散开,因而下风向疏散距离相对比白天的远。
夜间和白天的区分以太阳升起和降落为准。
使用该表内的数据还应结合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如泄漏量、泄漏压力、泄漏形成的释放池面积、周围建筑或树木情况以及当时风速等进行修正:如泄漏物质发生火灾时,中毒危害与火灾/爆炸危害相1 / 19比就处于次要地位;如有数辆槽罐车、储罐、或大钢瓶泄漏,应增加大量泄漏的疏散距离;如泄漏形成的毒气云从山谷或高楼之间穿过,因大气的混和作用减小,表中的疏散距离应增加。
白天气温逆转或在有雪覆盖的地区,或者在日落时发生泄漏,如伴有稳定的风,也需要增加疏散距离。
因为在这类气象条件下污染物的大气混和与扩散比较缓慢(即毒气云不易被空气稀释),会顺下风向飘的较远。
另外,对液态化学品泄漏,如果物料温度或室外气温超过30℃,疏散距离也应增加。
最后请注意表中以下标记的含义:* 少量泄漏:小包装(<200 L)泄漏或大包装少量泄漏** 大量泄漏:大包装(>200 L)泄漏或多个小包装同时泄漏+ 指某些气象条件下,应增加下风向的疏散距离。
首次隔首次隔距离距离(m)白天夜晚(m)白天夜晚1氨,无水氨Ammonia,anhydrous30 0.2 0.2 60 0.5 1.12液氨,无水氨,无水液化氨溶液 Ammonia,anhydrous,liquefied30 0.2 0.2 60 0.5 1.13液氨,无水液化氨溶液,氨含量 Ammonia,solution,with more than 50% Ammonia 30 0.2 0.2 60 0.5 1.14无水氨 anhydrous ammonia30 0.3 0.2 60 0.5 1.15液化无水氨 Anhydrous ammonia,liquefied 30 0.2 0.2 60 0.5 1.16三氟化硼Boron trifluoride30 0.3 0.6 215 1.6 5.17三氟化硼,压缩气体 Boron trifluoride,compressed 30 0.2 0.6 215 1.6 5.18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30 0.2 0.2 125 0.6 1.89一氧化碳压缩气体 Carbon monoxide,compressed 30 0.2 0.2 125 0.6 1.810氯,氯气 Chlorine 30 0.3 1.1 275 2.7 6.811煤气Coal gas30 0.2 0.2 60 0.3 0.512煤气,压缩的 Coal gas,compressed 30 0.2 0.2 60 0.3 0.513氰Cyanogen30 0.3 1.1 305 3.1 7.714氰,液化氰 Cyanogen,liquefied 30 0.2 1.1 305 3.1 7.715氰气Cyanogen gas 30 0.2 1.1 305 3.1 7.716环氧乙烷,氧丙烷Ethylene oxide30 0.2 0.2 60 0.5 1.817含氮气的环氧乙烷,充氮气的环氧乙 Ethylene oxide with Nitrogen 30 0.2 0.2 60 0.5 1.818氟Fluorine30 0.2 0.5 185 1.4 419氟,压缩气体 Fluorine,compressed30 0.2 0.5 185 1.4 420溴化氢,无水Hydrogen bromide,anhydrous 30 0.2 0.5 125 1.1 3.421氯化酸,无水溶液Hydrogen chloride ,anhydrous 30 0.2 0.6 185 1.6 4.322氰氢酸溶液(氢氰酸含量>20%) AC (when used as a weapon)Hydrocyanic acid ,aqueoussolutions ,with more than20% 60 0.2 0.5 460 1.6 3.923氢氰酸Hydrogen cyanide 60 0.20.54001.33.424氢氰酸,液化 Hydrocyanic acid ,liquefied 60 0.2 0.5 400 1.3 3.425氢氰酸,无水 Hydrogen cyanide ,anhydrous ,stabilized 60 0.2 0.5 400 1.3 3.426氢氰酸,稳定的 Hydrogen cyanide ,stabilized 60 0.2 0.5 400 1.3 3.427氟化氢,无水 Hydrogen fluoride ,anhydrous 30 0.2 0.6 125 1.1 2.928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30 0.2 0.3 215 1.4 4.329硫化氢,液化 Hydrogen sulfide ,liquefied 30 0.2 0.3 215 1.4 4.330硫化氢Hydrogen sulphide 30 0.2 0.3 215 1.4 4.331硫化氢,液化 Hydrogen sulphide ,liquefied 30 0.2 0.3 215 1.4 4.3危险化学品事故泄漏首次隔离与防护距离范围(km)范围(km)序号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小泄露大泄露下风向撤离下风向撤离。
2021.02科学技术创新毒物名称 车间最高容许浓度 轻度区边界浓度 中度区边界浓度 重度区边界浓度 一氧化碳 30 60 120 500 氯气 1 3-9 90 300 氨30 80 300 1000 硫化氢 10 70 300 700 氰化氢 0.3 10 50 150 光气 0.5 4 30 100 二氧化硫 15 30 100 600 氯化氢 15 30-40 150 800 苯 40 200 3000 20000 二硫化碳 10 1000 3000 12000 甲醛 3 4-5 20 100 汽油 3501000400010000注:表2中未列出的物质的边界浓度可参照美国工业卫生协会编著的《污染空气的紧急反应计划指南》推荐的边界浓度确定,其中ERPG-1为轻度危险区边界浓度(进行警戒或就地防护指导),ERPG-2为中度危险区边界浓度(警戒疏散或就地防护指导),ERPG-3为重度危险区边界浓度(疏散)。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危险区域的划分方法宋宁郑园(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消防中心,北京102500)危险化学品,特别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品发生泄漏事故后,如不能及时对现场进行警戒并疏散危险区域内的群众,将危及现场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
如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高桥镇中石油川东北气矿罗家16H 井发生井喷事故,造成243人死亡,疏散转移6.5万人;又如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江苏淮安段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事故造成液氯槽车大量泄漏,导致高速公路周边28名村民中度死亡,350人住院治疗,270人留院观察,疏散村民15000余人。
目前,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危险区域的划分方法主要有经验法、仪器测定法、理论计算法和计算机模拟计算法。
1依据经验数值设置初始隔离区和下风方向防护区1.1初始隔离区和隔离距离初始隔离区是指事故周围的区域。
该区域内的人员可能吸入其蒸气而危及生命。
初始隔离区是一个以泄漏源为圆心的圆形区域,其半径称为初始隔离距离。
文件编号:TP-AR-L1385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的疏散距离(正式版)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的疏散距离(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必须及时做好周围人员及居民的紧急疏散工作。
如何根据不同化学物质的理化特性和毒性,结合气象条件,迅速确定疏散距离是化救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鉴于我国目前尚无这方面的详细资料,特推荐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联合编制的ERG2000中的数据。
这些数据是运用①最新的释放速率和扩散模型;②美国运输部有害物质事故报告系统(HMIS)数据库的统计数据;③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120多个地方5年的每小时气象学观察资料以及④各种化学物质毒理学接触数据等四各方面综合分析而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疏散距离分为二种:紧急隔离带是以紧急隔离距离为半径的圆,非事故处理人员不得入内;下风向疏散距离是指必须采取保护措施的范围,即该范围内的居民处于有害接触的危险之中,可以采取撤离、密闭住所窗户等有效措施,并保持通讯畅通以听从指挥。
由于夜间气象条件对毒气云的混和作用要比白天来得小,毒气云不易散开,因而下风向疏散距离相对比白天的远。
企业生产安全防护距离1、危化品生产企业与居民生活区的安全距离是多少根据《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6.1.1地点设置a)危险化学品仓库按其使用性质和经营规模分为三种类型:大型仓库(库房或货场总面大于9000m2);中型仓库(库房或货场总面积在550m2~9000m2之间);小型仓库(库房或货场总面积小于550m2);b)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选址在远离市区和居民区的当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和河流下游的地域;c)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与周围公共建筑物、交通干线(公路、铁路、水路)、工矿企业等距离至少保持1000m;d)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内应设库区和生活区,两区之间应有2m以上的实体围墙,围墙与库区内建筑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应满足围墙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要求;e)大型仓库应符合本标准5.4.7、5.4.8、5.4.9的规定;f)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向县级以上(含县级)公安、消防部门申领消防安全储存许可证。
(1)企业生产安全防护距离扩展资料: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九条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除外),与下列场所、设施、区域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居住区以及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二)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三)饮用水源、水厂以及水源保护区;(四)车站、码头(依法经许可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通信干线、通信枢纽、铁路线路、道路交通干线、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以及地铁站出入口;(五)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渔业水域以及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基地;(六)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七)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场所、设施、区域。
已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不符合前款规定的,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监督其所属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需要转产、停产、搬迁、关闭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组织实施。
仙桃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待定稿〕操作手册仙桃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操作手册目录一、仙桃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流程图二、应急救援程序三、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四、仙桃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方案五、仙桃市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网络系统六、仙桃市危险化学品事故监测预警系统七、仙桃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专家根本情况登记表八、仙桃市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根本情况九、仙桃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联系方式十、仙桃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力量登记十一、仙桃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医疗保障能力登记十二、仙桃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装备、物资登记表十三、仙桃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物资供给企业名录十四、新闻媒体联络十五、仙桃市危险化学品事故社会发动系统十六、相关标准〔一〕堵漏方法表;〔二〕危险化学品泄露初始隔离距离和防护距离;〔三〕局部危险化学品泄露初始隔离距离和防护距离一、仙桃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流程图二、应急救援程序1 事故报告与报警应急救援中心设立24小时报警〔国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号码:*************、83889090;市政府办公室总值班号码:3223569、3491031;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号码:3491137;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市平安生产监视管理局值班:3204281、3224695〕,火灾事故同时向119报警。
报告或报警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企业名称、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事故类型〔火灾、泄漏、爆炸、建筑物坍塌等〕、周边情况、需要支持的人员、设备、器材、交通路线、联络人姓名、联络号码等。
2 应急程度2.1 应急救援中心接到报告〔报警〕后,立即向应急救援中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汇报,由应急救援中心报请总指挥决定启动本?预案?。
并由应急救援总指挥调动专业队伍、救援设备药品等迅速到达事故现场;2.2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指派专人负责引导人员、救援队伍进入事故救援现场;2.3 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及事故的性质,确定警戒区域和事故应急救援具体实施方案,布置各救援队伍实施救援;2.4 专家咨询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对事故情况做出判断,提出处置实施方法和防范措施;事故得到控制后,提出整改措施建议,并参与事故调查;2.5 各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应服从现场指挥长的指挥,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按各自的分工开展抢险和救援工作;2.6 事故得到控制后,在专家组的协助下,由环保和公安消防部门指导进展现场清洗和消毒工作;2.7 平安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决定应妥善保护的区域,组织相关机构和人员开展事故调查工作;2.8 做好事故应急救援总结工作,及时向市政府汇报。
(消防培训方案)消防知识之以科学处置剧毒化学品泄漏事故消防知识之以科学处置剧毒化学品泄漏事故随着安全生产法规的不断完善,新建的化工企业一般均能遵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事先防范的安全措施是有保障的。
但是,依据“任何一种事物都不可能绝对安全”的安全理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尤其是剧毒化学品,一旦发生泄漏,并以毒气雾状向大气扩散或引发火灾爆炸的连锁事故,极易发生群死群伤的惨剧。
此类泄漏事故影响城市安全、社会危害极大,已引起囯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
因此,当事先防范措施未能避免重大事故突然发生时,在企业一时难以自救的情况下,政府快速而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是控制事故危害程度的关键,甚至是唯一手段。
但是,剧毒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对社会应急救援有一个科学应急观问题,必须“在战略上藐视、在战术上重视”,遵循“疏散救人、划定区域、有序处置、确保安全”的战术原则。
在执行应急任务的同时,应遵循科学规律,既要有效地控制事故,又要避免应急人员遭遇不必要的伤亡。
一、区域内生产和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基本情况1.周边城镇的地理位置江苏省镇江新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化工企业分布在国际化工园区,沿长江边相对集中,位于镇江新区临江西路,西南方向距镇江市主城区约20㎞、距9万人口的谏壁镇约3.5㎞;东南边距7万人口的大港镇约3㎞;北边紧靠长江,跨越长江为高桥和江心镇及扬州市。
2.当地气象条件常年主导风向偏东风,历年最大风速为23.0m/s,平均风速为2.52m/s;历年平均气压101.4KPa;最高气温40.9℃,最低气温-12.0℃,平均气温15.2℃。
3.剧毒化学品的分布新区剧毒化学品主要是液氯和丙烯腈,涉及到的企业有四家。
按危险源存在的方式,分为厂区固定危险源和公共场所移动危险源。
(1).剧毒品固定危险源某化工企业液氯产量约3.96万t/a,灌装车间灌装产量约70t/d;电解槽工段电解产生初始氯气,厂区设有1个50t液氯储罐;有3家化工企业使用丙烯腈,用量约10万t/a,分布在7座储罐内。
本文主要总结常见的企业化学品的企业环境疏散距离,具体情况下的疏散距离需要按照公式进行计算:
硫酸二甲酯:小量泄漏,初始隔离30m,下风向疏散白天100m、夜晚200m;大量泄漏,初始隔离60m,下风向疏散白天500m、夜晚700m。
液氨:小量泄漏,初始隔离30m,下风向疏散白天100m、夜晚200m;大量泄漏,初始隔离150m,下风向疏散白天800m、夜晚2300m。
甲醇: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50m
甲苯: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50m。
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300m
氯苯: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50m。
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300m。
液氯:小量泄漏,初始隔离60m,下风向疏散白天400m、夜晚1600m;大量泄漏,初始隔离600m,下风向疏散白天3500m、夜晚8000m 天然气: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
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
硝基苯:泄漏隔离距离对于液体至少为100m,固体至少为25m。
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在隔离距离基础上进一步加大
三氧化硫:小量泄漏,初始隔离60m,下风向疏散白天400m、夜晚1000m;大量泄漏,初始隔离300m,下风向疏散白天2900m、夜晚5700m。
发烟硫酸:隔离150m。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的疏散距离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的疏散距离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必须及时做好周围人员及居民的紧急疏散工作。
如何根据不同化学物质的理化特性和毒性,结合气象条件,迅速确定疏散距离是化救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鉴于我国目前尚无这方面的详细资料,特推荐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联合编制的ERG2000中的数据。
这些数据是运用①最新的释放速率和扩散模型;②美国运输部有害物质事故报告系统(HMIS)数据库的统计数据;③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120多个地方5年的每小时气象学观察资料以及④各种化学物质毒理学接触数据等四各方面综合分析而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疏散距离分为二种:紧急隔离带是以紧急隔离距离为半径的圆,非事故处理人员不得入内;下风向疏散距离是指必须采取保护措施的范围,即该范围内的居民处于有害接触的危险之中,可以采取撤离、密闭住所窗户等有效措施,并保持通讯畅通以听从指挥。
由于夜间气象条件对毒气云的混和作用要比白天来得小,毒气云不易散开,因而下风向疏散距离相对比白天的远。
夜间和白天的区分以太阳升起和降落为准。
危险品泄漏的应急防护、监测和现场处理方法1.氨气泄漏防护措施:应急监测和现场处理工作人员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橡胶手套、身穿防静电工作服。
紧急事态抢救时,必须戴空气呼吸器。
应急监测方法:①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氨气敏电极检测仪;②常用快速化学分析方法:溴酚蓝检测管法、百里酚蓝检测管法。
现场处理方法: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4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废料液用水稀释,加盐酸中和后,排入下水道。
造纸、纺织、肥料工业中的含氨废料回收使用。
2.氯气泄漏防护措施:应急监测和现场处理工作人员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空气中氯气浓度超标时,必须戴氧气呼吸器。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橡胶手套、身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应急监测方法:①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定电位电解式;②常用快速化学分析方法:萤光黄检测管法、联苯胺指示纸法现场处理方法。
现场处理方法: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450米,严格限制人员出入。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
也可以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把废气通入过量的还原性溶液中(亚硫酸氢盐、亚铁盐、硫代亚硫酸钠溶液),中和后用水冲支下水道。
首次隔首次隔距离距离(m)白天夜晚(m)白天夜晚1氨,无水氨
Ammonia,anhydrous
30 0.2 0.2 60 0.5 1.12液氨,无水氨,无水液化氨溶液 Ammonia,anhydrous,liquefied
30 0.2 0.2 60 0.5 1.13液氨,无水液化氨溶液,氨含量 Ammonia,solution,with more than 50% Ammonia 30 0.2 0.2 60 0.5 1.14无水氨 anhydrous ammonia
30 0.3 0.2 60 0.5 1.15液化无水氨 Anhydrous ammonia,liquefied 30 0.2 0.2 60 0.5 1.16三氟化硼
Boron trifluoride
30 0.3 0.6 215 1.6 5.17三氟化硼,压缩气体 Boron trifluoride,compressed 30 0.2 0.6 215 1.6 5.18一氧化碳
Carbon monoxide
30 0.2 0.2 125 0.6 1.89一氧化碳压缩气体 Carbon monoxide,compressed 30 0.2 0.2 125 0.6 1.810氯,氯气 Chlorine 30 0.3 1.1 275 2.7 6.811煤气
Coal gas
30 0.2 0.2 60 0.3 0.512煤气,压缩的 Coal gas,compressed 30 0.2 0.2 60 0.3 0.513氰
Cyanogen
30 0.3 1.1 305 3.1 7.714氰,液化氰 Cyanogen,liquefied 30 0.2 1.1 305 3.1 7.715氰气
Cyanogen gas 30 0.2 1.1 305 3.1 7.716环氧乙烷,氧丙烷
Ethylene oxide
30 0.2 0.2 60 0.5 1.817含氮气的环氧乙烷,充氮气的环氧乙 Ethylene oxide with Nitrogen 30 0.2 0.2 60 0.5 1.818氟
Fluorine
30 0.2 0.5 185 1.4 419氟,压缩气体 Fluorine,compressed
30 0.2 0.5 185 1.4 420溴化氢,无水
Hydrogen bromide,anhydrous 30 0.2 0.5 125 1.1 3.421
氯化酸,无水溶液
Hydrogen chloride ,anhydrous 30 0.2 0.6 185 1.6 4.322氰氢酸溶液(氢氰酸含量>20%) AC (when used as a weapon)Hydrocyanic acid ,aqueoussolutions ,with more than20% 60 0.2 0.5 460 1.6 3.923
氢氰酸
Hydrogen cyanide 60 0.2
0.5
400
1.3
3.4
24氢氰酸,液化 Hydrocyanic acid ,liquefied 60 0.2 0.5 400 1.3 3.425氢氰酸,无水 Hydrogen cyanide ,anhydrous ,stabilized 60 0.2 0.5 400 1.3 3.426氢氰酸,稳定的 Hydrogen cyanide ,stabilized 60 0.2 0.5 400 1.3 3.427氟化氢,无水 Hydrogen fluoride ,anhydrous 30 0.2 0.6 125 1.1 2.928硫化氢
Hydrogen sulfide 30 0.2 0.3 215 1.4 4.329硫化氢,液化 Hydrogen sulfide ,liquefied 30 0.2 0.3 215 1.4 4.330硫化氢
Hydrogen sulphide 30 0.2 0.3 215 1.4 4.331硫化氢,液化 Hydrogen sulphide ,liquefied 30 0.2 0.3 215 1.4 4.332
溴甲烷
Methyl bromide
30
0.2
0.3
95
0.5
1.4
危险化学品事故泄漏首次隔离与防护距离
范围(km)范围(km)序号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小泄露大泄露
下风向撤离下风向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