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法分离苹果果胶及其理化性质
- 格式:pdf
- 大小:425.46 KB
- 文档页数:8
苹果汁澄清应用超滤技术说明苹果是我国的第一大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苹果加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是果汁和果酒。
国内外大量应用研究和实例表明,苹果汁生产中应用膜分离技术的主要方面是苹果汁的澄清。
超滤技术澄清苹果汁
靠压榨产生的苹果汁,含有12%的固体,其中包括糖、苹果酸、淀粉、果胶和酚类化合物。
常规苹果汁加工中,首先要加入酶以破坏果胶,然后加硅溶胶和明胶,静置后,上层清液加硅藻土过滤,然后加膨润土通过板框式压滤机过滤。
而采用超滤法,在果酸部分脱酸之后,就用超滤法进行澄清,经过超滤膜澄清的苹果汁在品质和工艺上都比较优越,经过超滤膜处理后,苹果汁的浊度达到
了0.4-0.6NTU,而常规的澄清过程得到浊度为1.5-3.0NTU的果汁,超滤后果汁中的细菌、霉菌、酵母和果胶被去除。
所以超滤的果汁具有较长的寿命,可长达2年。
超滤的果汁得率96%-98%,甚至可达98%-99%,且超滤加工时间很短,少于2h,而常规澄清则长达36h,因为超滤操作的简便,还可以节省储藏设备和人力。
探讨管式dow超滤膜对苹果汁脱色的原理超滤膜最大优势是在使用中不用任何添加剂, 运行温度及pH 值可根据处理要求进行控制及调整。
目前在果蔬汁生产中采用dow超滤膜工艺可以到达除菌、澄清和浓缩等效果。
超滤是一种流体切向流动和压力驱动的过滤过程,并按分子量大小分离颗粒。
超滤膜元件的孔径大约在10-200A范围内。
溶解物质和比膜孔径小的物质将能作为透过液透过滤膜,不能透过滤膜的物质被慢慢浓缩于排放液中。
超滤在果蔬汁生产中的应用管式超滤膜技术可以代替传统的酶解法进行果汁的澄清。
研究发现超滤技术可使果汁、果胶,同时实现分离、提纯,且分离过程短时、常温,使得果汁的色泽及风味都保持较好。
果汁加工采用超滤和反渗透以后,可以做到节能,质量好,芳香成分、糖类、氨基酸、矿物质和水分等小分子物质则透过超滤膜得以大部分保留,脂溶性成分保留多,因此浓缩果汁再生产后与鲜果汁无多大差别,保存期长。
由于有冷杀菌的效果,以及滤液中没有酶法处理所存在的未分解果胶,所以长期存放一般不会出现二次沉淀。
实验研究了超滤膜元件对新鲜猕猴桃汁经超滤澄清后的质量,就总抗氧化性、抗坏血酸含量、悬浮固体、浑浊度和粘稠性为指标,分析得出了超滤过程对新鲜果汁总的悬浮固体和混浊物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在苹果作为实验材料,以聚砜膜为超滤膜材。
实验结果发现,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聚砜膜对国光果汁中芳香成分保留较好,几乎能完全保留2- 甲基丙醇、丁醇和2- 甲基丁醇。
随着膜通量的增加,果汁中的芳香成分的保留率逐渐降低。
原因是超滤膜对于芳香成分的吸附主要发生在膜表面,非孔面积较大的PS- 80000 膜对芳香成分的影响大于PS- 10000。
研究管式超滤膜对脱色苹果汁的应用工艺中提出用超滤工艺脱色苹果汁,而传统的果蔬汁加工采用活性炭或树脂吸附进行苹果汁脱色,超滤无疑是一种新的工艺手段。
有研究发现,在果汁脱色膜材选择方面,聚醚砜或聚乙烯吡咯烷酮膜相比较于再生纤维素膜更能有效减少多酚类物质,减缓变色,流量也显著增大。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果胶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果胶在不同植物材料中的分布情况。
3. 通过实验,掌握果胶的提取、纯化及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具有优良的增稠、稳定、悬浮和成膜等特性。
果胶提取的原理是利用果胶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从植物细胞壁中释放出来,再通过沉淀、离心等步骤将其纯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柑橘皮、苹果皮、梨皮等富含果胶的植物材料。
2. 仪器:电子天平、研钵、滤纸、烧杯、电炉、离心机、pH计、滴定管、玻璃棒等。
四、实验步骤1. 材料预处理:将植物材料洗净,去皮,切碎,用研钵研磨成粉末。
2. 提取:a. 将研磨好的粉末与一定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
b. 调节pH值至2.0-2.5,使果胶充分溶解。
c. 加热至80-90℃,保温30分钟,使果胶充分提取。
d. 冷却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3. 沉淀:a. 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95%乙醇,搅拌均匀。
b. 静置,使果胶沉淀。
c. 用滤纸过滤,收集沉淀物。
4. 干燥:将沉淀物在6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果胶粗品。
5. 鉴定:a. 取少量果胶粗品,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
b. 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判断果胶的存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从柑橘皮、苹果皮、梨皮等植物材料中成功提取出果胶。
2. 实验结果表明,果胶在不同植物材料中的含量存在差异,柑橘皮中果胶含量较高。
3. 通过沉淀、干燥等步骤,将提取的果胶纯化,得到果胶粗品。
4. 鉴定结果表明,提取的果胶中含有果胶成分。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从柑橘皮、苹果皮、梨皮等植物材料中提取出果胶。
2. 提取的果胶具有优良的增稠、稳定、悬浮和成膜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3. 实验结果为果胶的提取、纯化及鉴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pH值、提取时间、沉淀剂种类等因素对果胶提取率有较大影响。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胶的基本性质和功能。
2. 掌握果胶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3. 优化果胶提取工艺,提高提取效率。
4. 分析影响果胶提取效果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尤其是柑橘类水果的果皮、果肉和果核中。
果胶具有优良的增稠、稳定、凝胶和粘合性能,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采用酸浸提法提取果胶,利用果胶在酸性条件下溶解的特性,通过调节提取液的pH值、提取时间和温度等条件,提高果胶的提取效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柑橘皮(新鲜或干燥)2. 盐酸3. 乙醇4. 水浴锅5. pH计6. 电子天平7. 烧杯8. 玻璃棒9. 过滤器10. 蒸发皿仪器:1. 磁力搅拌器2. 恒温水浴锅3. 分光光度计4. 真空干燥箱四、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将柑橘皮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称取一定量备用。
2. 提取:将样品与盐酸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放入烧杯中,调节pH值为2.0,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提取一定时间。
3. 分离:提取完成后,将混合液过滤,得到滤液。
4. 醇沉:将滤液加入无水乙醇,充分搅拌,静置过夜,使果胶沉淀。
5. 干燥:将沉淀物用布氏漏斗抽滤,再用真空干燥箱干燥至恒重。
6. 称重:称取干燥后的果胶样品,计算提取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提取率:本实验中,果胶提取率随提取时间延长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时间后,提取率变化不大。
这说明在一定时间内,果胶的提取效果较好,超过一定时间后,提取效果趋于稳定。
2. pH值:当pH值为2.0时,果胶的提取率最高。
pH值过低或过高都会降低提取率。
3. 提取时间:本实验中,提取时间为2小时时,果胶提取率最高。
4. 温度:提取温度对果胶提取率有显著影响。
温度过高会导致果胶分解,降低提取率;温度过低则提取效率降低。
5. 醇沉:在果胶提取过程中,醇沉是提高提取率的关键步骤。
通过醇沉,可以将果胶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果胶样品。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果胶的提取和鉴定方法。
2. 了解果胶的化学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由半乳糖醛酸组成。
在酸性条件下,果胶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果胶酸和果酸。
果胶具有胶凝(凝冻)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凝胶。
本实验通过重量法、比色法和容量法对果胶进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苹果、梨、胡萝卜等富含果胶的植物材料,NaCl、CaCl2、甲醇、乙醇、丙酮、咔唑、醋酸、NaOH等试剂。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容量瓶、滴定管、分光光度计、烘箱等。
四、实验步骤1. 果胶提取(1)将植物材料洗净,切成小块。
(2)将植物材料放入烧杯中,加入150ml水,煮沸1h(搅拌加水解,避免损失)。
(3)冷却后,用漏斗和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2. 重量法鉴定(1)取25ml滤液于500ml烧杯中,加入0.1N NaOH 100ml,静置30min。
(2)加入50ml 1N 醋酸和50ml 2N CaCl2,煮沸5min。
(3)用烘至恒重的滤纸过滤,用热水洗至无Cl-。
(4)将滤纸残渣放入烘干恒重的称量瓶内,105℃烘至恒重。
3. 比色法鉴定(1)取5ml滤液于试管中,加入2ml 2%咔唑溶液,混匀。
(2)加入5ml 1mol/L HCl,混匀。
(3)在沸水浴中加热10min。
(4)取出试管,冷却至室温。
(5)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30nm处测定吸光度。
4. 容量法鉴定(1)取一定量的滤液,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使其成为稀释液。
(2)取稀释液一定体积,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3)用滴定管滴加标准NaOH溶液,直至沉淀完全溶解。
(4)根据滴定结果,计算果胶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重量法鉴定:根据滤纸残渣重量,计算出果胶含量。
2. 比色法鉴定:根据吸光度,计算出半乳糖醛酸含量,进而计算出果胶含量。
3. 容量法鉴定:根据滴定结果,计算出果胶含量。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果胶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果胶的分离纯化技术。
3. 了解果胶在不同食品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尤其以柑橘类水果含量最为丰富。
果胶具有良好的凝胶性能、乳化性能和稳定性,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采用酸碱法提取果胶,通过调节溶液pH值,使果胶从原料中分离出来。
随后,利用乙醇沉淀法对果胶进行纯化,最终得到果胶粉末。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柑橘皮、无水乙醇、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天平、烧杯、漏斗、玻璃棒、布氏漏斗、抽滤瓶、烘箱等。
四、实验步骤1. 果胶提取1. 称取柑橘皮50g,用蒸馏水清洗,去除杂质。
2. 将清洗干净的柑橘皮放入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 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10min。
4. 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5. 用盐酸调节溶液pH值为2,搅拌30min。
6. 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为4,搅拌30min。
7. 将混合液过滤,收集滤液。
2. 果胶纯化1. 向滤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醇,搅拌,静置过夜。
2. 用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沉淀物。
3. 将沉淀物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去除杂质。
4. 将洗涤后的沉淀物放入烘箱中,在50℃下干燥至恒重。
3. 果胶含量测定1. 称取一定量的果胶粉末,用蒸馏水溶解。
2.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在520nm处的吸光度值。
3.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果胶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果胶提取率本实验中,果胶提取率为15.2%,说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
2. 果胶纯度通过乙醇沉淀法纯化后,果胶纯度达到90%以上,说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杂质,提高果胶纯度。
3. 果胶含量本实验中,果胶含量为15.2%,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酸碱法提取果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实验室和小规模生产。
2. 乙醇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果胶纯化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杂质,提高果胶纯度。
用苹果皮提取果胶
(一)工艺流程
原料→粉碎→热水洗→水解萃取→过滤→沉淀→果胶→热水洗→酸化后溶解→加乙醇沉淀→果胶→洗涤→千燥→成品
(二)操作要点说明
(1)原料粉碎与洗涤:将苹果皮破碎后,用孔径为2~3毫米的筛子筛分,然后用60℃的热水清洗,以除去杂质,再洒上乙醇,晾干。
(2)水解萃取:将晒干后的原料加水(一般水为原料质量的15倍),用盐酸将水溶液的pH值调至1.6~6.3,加热至75℃,恒温1小时,保持18小时,使原料胶水解为果胶,溶于溶液内,然后过滤,得透明的溶液。
滤渣再加入原料质量5倍的盐酸溶液(pH值与第一次水解相同),在95℃的温度下保温15分钟,然后压榨取汁液,将两液合并在一起,进行过滤。
(3)沉淀:在水解滤液中加入原料质量40%的三氯化二铝,使温度保持在40℃,一边搅拌,一边加入2摩尔/升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至4,使果胶铝沉淀下来。
(4)水洗与酸化后溶解:把沉淀的果胶铝用70~80℃的热水清洗数次,除去水溶性杂质,再用稀盐酸将果胶铝溶解。
(5)再沉淀:向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重新将果胶沉淀出来,过滤后回收乙醇,用乙醇将沉淀物清洗数次。
(6)干燥:在70℃的温度下进行真空干燥,约干燥8小
时,即可得到果胶成品。
纯果胶通常是浅黄色或褐色,为高甲氧基果胶。
苹果渣中果胶提取、纯化及不同分子量果胶特性的研究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特有的胶体性多糖物质,包括原果胶,果胶酸和果胶酯酸,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皮、茎、果实中。
果胶在食品行业中主要作为胶凝剂,乳化剂,增稠剂等;在医药行业用于降血脂,抑制癌细胞扩散及抗癌药物对胃肠粘膜的损害,吸附有毒的金属离子等;在精细化工及其他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我国各行业所需果胶大部分依靠进口,增加了生产成本及资源依赖性。
研究发现,苹果渣中含15%左右的果胶,我国节果渣资源丰富且分布集中,年产湿渣超过90万吨,利用苹果渣提取果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能够解决废渣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废为宝,提高苹果渣的附加值。
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内容:1、果渣的前处理方法和果胶萃取剂的选取;苹果渣果胶提取液中果胶含量的最优测定条件。
2、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和阳离子交换树脂辅助提取方法的工艺参数,3、果胶纯化方法研究。
4、果胶提取液的沉析方法。
5、利用有机膜分离不同分子量的果胶,研究其物性和胶凝度。
研究结果表明:1、将苹果渣粉碎至60目,以盐酸为萃取剂提取苹果渣果胶。
咔唑比色法测定果胶含量时酸解、显色条件为:吸取稀释20倍后的果胶提取液2.0mL,用12mL的浓硫酸在90℃下酸解10min,冷却后,加0.15%的咔唑显色剂1mL,室温下静置2h,530nm波长测其吸光度值,试验得到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9.52-101.22%,表明该法的准确度好,稳定性高,可保持40min不变色。
2、变频超声波辅助提取中,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的顺序为:温度>超声频率>料液比>pH值。
提取最优组合条件为:温度70℃、频率80kHz、料液比1:15、pH值1.5,提取率达12.19%,果胶米黄色,胶凝度达150,;微波辅助提取果胶中,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的顺序是:料液比>提取时间>pH值>提取温度,最佳工艺组合为料液比1:40g/mL,时间35min,pH值1.3,提取温度65℃,提取率为10.81%;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法中,选定001×7型树脂提取,影响提取率因素的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pH>提取时间>树脂用量,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温度85℃,时间2.5h,pH1.4,树脂用量为干果渣的3%,最终提取率达14.23%,果胶胶凝度达154,颜色白色,灰分4.01%,产品质量符合甚至高于现行标准。
果胶的提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探究果胶的提取方法,分析提取果胶的效果,并对果胶的特性进行初步了解。
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天然多糖,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具有胶凝、稳定、增稠等功能。
果胶的提取主要通过热水提取法和酸碱提取法。
热水提取法是将果胶原料与适量的水加热,使果胶溶解于水中,再通过过滤和浓缩得到果胶。
酸碱提取法是将果胶原料与酸或碱进行处理,使果胶与其他杂质分离,再通过沉淀和干燥得到果胶。
实验步骤:1. 准备果胶原料,选取新鲜柠檬皮作为果胶提取的原料,清洗干净并切碎备用。
2. 热水提取法,将切碎的柠檬皮放入热水中,加热至沸腾,持续加热20分钟,然后用纱布过滤,得到果胶溶液。
3. 酸碱提取法,将切碎的柠檬皮放入盐酸中浸泡,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滤纸过滤,得到果胶沉淀。
4. 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果胶的产量和质量,分析提取效果。
实验结果:通过热水提取法得到的果胶溶液,呈黄色澄清液体,产量较高,但质地较稀;通过酸碱提取法得到的果胶沉淀,呈白色颗粒状固体,产量较低,但质地较浓。
经过对比分析,热水提取法适合提取果胶溶液,适用于需要果胶溶液的场合,如制作果酱、果冻等;酸碱提取法适合提取果胶固体,适用于需要果胶固体的场合,如制作胶囊、保健品等。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探究了果胶的提取方法,并对提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热水提取法和酸碱提取法各有优劣,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果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多糖,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次实验为进一步研究果胶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实验过程中,热水提取法需要注意加热时间和水温的控制,以免果胶溶液质地过于稀薄;酸碱提取法需要注意酸碱浓度和浸泡时间的控制,以免果胶沉淀产量过低。
在今后的实验中,可以进一步优化提取条件,提高果胶的提取效率和质量。
实验的局限性:本次实验仅针对柠檬皮进行果胶提取,对于其他果胶原料的提取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果胶的提取方法。
2. 了解果胶的理化性质和应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实验思维。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
果胶具有良好的增稠、稳定、凝胶等特性,是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本实验采用水提法从苹果皮中提取果胶,通过酸沉、醇沉、浓缩、干燥等步骤制备果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苹果皮、乙醇、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布氏漏斗、抽滤瓶、旋转蒸发仪、烘箱、干燥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称取干燥的苹果皮50g,用蒸馏水浸泡过夜。
(2)将浸泡好的苹果皮放入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将烧杯放入电热板上,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30min。
2. 酸沉(1)将沸腾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
(2)加入适量的硫酸,调节pH值为2.5。
(3)静置过夜,使果胶沉淀。
3. 醇沉(1)将沉淀的果胶用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2)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使果胶沉淀。
(3)静置过夜,使果胶沉淀。
4. 洗涤与干燥(1)将沉淀的果胶用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2)用蒸馏水洗涤沉淀物,去除杂质。
(3)将洗涤后的沉淀物放入烘箱中,在60℃下干燥至恒重。
5. 粉碎与过筛(1)将干燥后的果胶用研钵粉碎。
(2)将粉碎后的果胶过100目筛,收集筛下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实验成功从苹果皮中提取出果胶,干燥后得到粉末状果胶,干燥前后的质量比为1:1.5。
2. 结果分析(1)实验过程中,酸沉和醇沉是果胶提取的关键步骤。
通过调节pH值和加入乙醇,可以使果胶沉淀,从而与其他杂质分离。
(2)实验过程中,控制温度和时间对果胶提取效果有很大影响。
本实验中,加热时间控制在30min,温度保持在沸腾状态,有利于果胶的提取。
(3)实验过程中,洗涤和干燥步骤对果胶的纯度和质量有较大影响。
果汁中果胶的提取与特性研究果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之一,它富含了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果汁中存在的果胶也是一种重要的成分,它对果汁的质地和营养价值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果汁中果胶进行提取和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果汁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果胶是一种多糖类物质,具有极好的黏性和凝胶形成能力。
经过提取后,果胶可以用于食品工业中的稳定剂、胶凝剂、乳化剂等方面,起到改善食品质地和口感的作用。
同时,果胶具有一定的食物纤维成分,能够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
其次,果胶的提取方法有多种,如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法等。
其中最常用的是酸碱法和加热法。
酸碱法是通过酸性或碱性溶液来改变果胶分子的结构,使其更容易溶于水。
加热法则是利用高温来分解果胶细胞壁,从而达到提取果胶的目的。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提取方法。
除了提取方法,果胶的特性研究也十分重要。
果胶的特性与其在果汁中的浓度、分子量和结构有关。
研究发现,果汁中果胶的浓度与果汁的黏度和质地呈正相关关系,浓度越高,果汁越浓稠。
此外,果胶的分子量对果汁的黏度和凝胶能力也有影响,分子量越大,果汁越黏稠,并且凝胶能力也增强。
而果胶的结构则决定了其在果汁中的稳定性和乳化能力。
在果胶的特性研究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果胶的功能性研究。
果胶不仅仅是一种添加剂,它还具有多种功能。
比如,果胶可以通过与水结合形成凝胶,改善食品质地,增加食品的风味。
此外,果胶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可以延缓食品的氧化速度,提高其保鲜性。
此外,果胶还可以吸附胆固醇和有害物质,起到清除体内毒素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综上所述,果汁中果胶的提取与特性研究对于了解果汁的质地、口感以及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和深入研究果胶的特性,可以有效地改善果汁的品质,并开发出更多的功能性果汁产品。
因此,在未来的科研中,果胶的提取和特性研究将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相信会为果汁工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和创新。
果胶提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从水果中提取果胶的方法,并对提取的果胶进行质量评估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多糖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中。
其主要成分是半乳糖醛酸聚合物,具有胶凝、增稠等特性。
利用酸水解的方法可以使果胶从植物组织中释放出来,然后通过沉淀、过滤、干燥等步骤获得果胶成品。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水果(如柑橘、苹果等)无水乙醇盐酸氢氧化钠活性炭2、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真空抽滤机干燥箱玻璃棒烧杯容量瓶四、实验步骤1、原料预处理选取新鲜、无腐烂的水果,洗净、去皮、去核,将果肉切成小块备用。
2、酸水解称取一定量的水果小块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再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使料液比达到 1:X(X 根据具体实验条件确定)。
将烧杯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一定温度下加热搅拌进行酸水解,反应时间为 Y 小时(Y 根据具体实验条件确定)。
3、过滤水解完成后,用真空抽滤机对料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
4、脱色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均匀,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进行脱色处理。
5、沉淀向脱色后的滤液中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 值至 Z(Z 根据具体实验条件确定),使果胶沉淀。
6、过滤与洗涤再次用真空抽滤机对沉淀进行过滤,收集果胶沉淀。
用蒸馏水对沉淀进行多次洗涤,以去除杂质。
7、干燥将洗涤后的果胶沉淀放入干燥箱中,在一定温度下干燥至恒重,得到果胶成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产率计算根据提取得到的果胶成品质量和原料质量,计算果胶的产率。
果胶产率(%)=(提取得到的果胶质量/原料质量)× 1002、质量评估外观:观察提取得到的果胶成品的颜色、状态等外观特征。
纯度: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如滴定法等)测定果胶的纯度。
3、结果分析比较不同水果原料对果胶产率和质量的影响。
分析酸水解条件(如盐酸浓度、温度、时间等)对果胶提取效果的影响。
探讨脱色处理和沉淀条件对果胶质量的改善作用。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胶的基本性质和用途;2. 掌握果胶的提取、纯化及测定方法;3. 分析果胶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变化。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具有多种生理活性。
果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通过对果胶的提取、纯化及性能研究,探讨果胶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变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与试剂:苹果皮、无水乙醇、盐酸、氢氧化钠、碘液、标准溶液等;2. 仪器: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旋转蒸发仪、离心机、分光光度计、超声波清洗器等。
四、实验方法1. 果胶提取与纯化(1)将苹果皮洗净、切碎,用超声波清洗器处理30分钟;(2)将处理后的苹果皮用盐酸溶液(1:10,v/v)浸泡过夜,以破坏细胞壁,释放果胶;(3)将浸泡后的苹果皮用离心机分离,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2.5,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醇,静置沉淀;(5)将沉淀物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去除杂质;(6)将洗涤后的沉淀物在60℃下真空干燥,得到果胶。
2. 果胶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果胶含量。
具体操作如下:(1)配制标准果胶溶液:称取一定量的果胶标准品,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2)测定吸光度: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3)绘制标准曲线:以果胶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4)计算果胶含量:根据待测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果胶浓度,计算果胶含量。
3. 果胶性能研究(1)果胶溶液的粘度测定:在一定温度下,测定不同浓度果胶溶液的粘度;(2)果胶溶液的凝胶化性能研究:在一定温度下,测定不同浓度果胶溶液的凝胶化时间、凝胶强度等指标;(3)果胶溶液的稳定性研究:在不同pH值、温度等条件下,研究果胶溶液的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果胶提取与纯化实验得到的果胶纯度较高,含量约为10%。
2. 果胶含量测定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得到果胶含量为0.1mg/mL。
果胶的提取原理果胶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植物胶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具有良好的黏合性和稳定性,因此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化妆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果胶的提取是利用其在植物细胞壁中的特性,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其从植物材料中提取出来,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果胶的提取原理。
首先,果胶的提取过程通常是从植物原料中将果胶分离出来的过程。
植物原料通常是指富含果胶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柠檬、草莓、胡萝卜等。
果胶的提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准备、粉碎、浸提、过滤、浓缩、沉淀和干燥等。
在果胶的提取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植物原料进行粉碎处理,将其细胞壁破碎,有利于果胶的释放。
接着,将粉碎后的植物原料进行浸提,利用溶剂(如水、醇类溶剂)将果胶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出来。
浸提后,通过过滤将果胶溶液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去除,得到较为纯净的果胶溶液。
随后,对果胶溶液进行浓缩处理,将其中的溶剂蒸发掉,使果胶浓缩。
在浓缩过程中,可以采用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等方法,使果胶溶液中的水分蒸发掉,得到浓缩后的果胶溶液。
接着,通过添加酸或者酶类物质,使果胶溶液中的果胶沉淀出来。
沉淀后,通过离心、过滤等方法将果胶沉淀物分离出来。
最后,对果胶沉淀物进行干燥处理,将其中的水分蒸发掉,得到最终的果胶产品。
干燥方法通常有晒干、烘干、喷雾干燥等,使果胶产品达到一定的含水率,便于存储和使用。
通过上述步骤,果胶的提取过程基本完成,得到了较为纯净的果胶产品。
果胶的提取原理主要是利用了果胶在植物细胞壁中的特性,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其从植物材料中提取出来,并最终得到纯净的果胶产品。
果胶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化妆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提取原理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果胶的提取原理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结合植物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提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果胶的提取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为果胶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苹果果胶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摘要:介绍果胶的化学结构及分类,综述从苹果皮渣中制备果胶的预处理、提取、纯化、沉淀等工艺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苹果果胶;制备工艺;研究进展果胶具有卓越的凝胶性和乳化稳定性,是食品工业一种重要的添加剂,而且果胶作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抗腹泻、抗癌、治疗糖尿病等功效,故果胶是一些保健品及化妆品中重要的辅助原料。
干苹果渣中含有15%~18%的果胶。
国内外在利用苹果渣制备果胶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一些苹果生产国早已把苹果渣用于提取果胶,我国利用苹果渣提取果胶刚开始规模生产。
1果胶的分子结构和分类果胶物质是复杂的高分子聚合物,分子中有半乳糖醛酸、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等,但基本结构是半乳糖醛酸以a-1,4糖苷键聚合形成的聚半乳糖醛酸。
果胶分子式为C14n+14H200+22O12n+13(n=30~300),pKa值为3.5。
成品果胶为乳白色或淡黄色的不定型粉末,有特殊水果香味,无固定熔点和溶解度,溶于水,在20倍水中溶解成黏稠体,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其中苹果果胶分子量为20~36万,颜色为淡褐色。
苹果果胶是以(1~4)a-D-半乳糖醛酸基结构为骨架的聚合体,中间插入约10%的(1-2)a-L-吡喃鼠李糖基。
部分鼠李糖基是中性糖侧链的分支点,这些中性糖包括L-树胶醛醣和D-半乳糖。
鼠李糖基形成一簇簇的凸起,它们不同于那些光滑的聚半乳糖醛酸结构。
而聚半乳糖醛酸可能部分发生乙酰化进而取代末端戊醛糖,部分发生甲酯化,其化学结构如下图1:根据果胶酯化程度不同可分为高甲氧基果胶和低甲氧基果胶,完全未酯化的果胶称为果胶酸。
高甲氧基果胶(HM-果胶)的酯化度高于50%(相当于甲氧基含量小于7%~16.3%),其形成凝胶的条件是必须要有一定的糖等可溶性固形物,最低含量大于50%才能形成凝胶;而低甲氧基果胶(LM-果胶)的酯化度低于50%(相当于甲氧基含量小于7%),它适用范围很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至1%也可形成凝胶,但需要Ca2+存在,酸度与糖度对此影响不大。
苹果果胶生产工艺关键质量控制点说明质检部苹果果胶生产工艺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说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有洗渣、浸提、过滤、浓缩、沉析、干燥、粉碎包装七个质量关键控制点。
每个关键点对果胶质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现对七个关键点进行以下详细分析:一、洗渣即萃取果胶之前对原料的处理过程。
目的是:去除其中的糖类及杂质,以提高果胶的质量;钝化果胶酶,减少果胶分解。
主要设备有:反应釜(2台);箱式压滤机(2台)及升降机、螺杆泵等。
干渣→反应釜→箱式压滤机→进入下一阶段该工段员工负责领取原料并称量,倒入盛料斗中备用。
安装板框,往釜内放水并开启蒸汽阀门,加热至水温所需温度,需要30分钟左右。
操作升降机投料,控温搅拌洗涤15分钟后,开启螺杆泵,将物料打入箱式压滤机(板框)中,滤去水分(需15分钟左右),打开板框,抖渣入接抖槽中,加水,经螺杆泵打入浸提罐中。
这一处理过程,主要影响到果胶的颜色、灰分、胶凝度等。
需要控制的条件主要有用水量、洗涤愈充分;另一方面,用水量越大、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将会提高生产成本,而且也会造成原料果渣中原有的可溶性果胶的流失,因此需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
大量的实验及生产实践证明,苹果果渣渣水比例为1∶35—40;洗涤温度70—90℃;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
正常情况下,从投料到达下一工段(浸提罐中),需45—60分钟;而在投料前的准备工作,检查设备运转情况、放水并加热、领料、装板框等,到投料一般需要30——2小时。
二、浸提酸法提取果胶,将洗涤处理过的果渣浸渍于低pH值溶液中并加热,促进水不溶性果胶→水溶性果胶的转化,达到萃取的目的。
主要设备:浸提反应釜(4台);具备加热、搅拌、加酸等装置;螺杆泵(2台)由洗渣工段打过来的物料,加入配料:①六偏磷酸钠:鳌合金属离子,使果胶析出从而提高提取率;②甲醛:a、水溶性色素→水不溶性色素b、蛋白质的改性而至果胶高温不变色,淡化果胶颜色,提高果胶品质c、防腐:可延长果胶提取液的使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