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匝道桥施工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19
旧路加宽改造一互通匝道台阶拼接及饨刨方案一、工程概况我标段施工安新里程桩号为K70+000〜K76+500全长6500米主线护栏内移及铁刨施工已基本结束。
我标设置淇县互通区一处,为苜蓿叶式互通立交,主线左右两侧分别布有进出两条匝道。
我标淇县互通区4条匝道路基施工均已达到96区,已具备匝道护栏内移及铢刨条件,然后进入台阶拼接施工阶段。
二、施工安排根据图纸,新老路在原路面紧急停车道处搭接,搭接采用台阶方式。
在96区改良土施工前,应依次拆除掉原匝道内侧的交通标志及老路基土路肩处波形护栏,刨貌紧急停车带。
将行车路面拆除至紧急避车带白线处,这样势必会影响了行车安全,为了确保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必须对现场采取安全保通防护,在不改变交通方向的情况下,在行车道外侧标线处设置锥形标和警示标志标牌,使车道正常行车。
从匝道实际情况出发,必须将老路内侧硬路肩一次铢刨,波形护栏一次拆除内移方式;考虑到B、D两匝道内侧路灯及路肩通信电力线路拆除计划,具体护栏拆除及路肩铳刨计划如下:三、铤刨方案根据图纸,互通区匝道原路面结构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0 cm水泥稳定碎石+35cm石灰稳定土。
新建路而结构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12cm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36cm水泥稳定碎石+2()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
新老路在原路面硬路肩处搭接,搭接采用台阶方式。
台阶宽度和高度按新路结构层设置,共4层台阶:第一层台阶:台阶内边缘距离老路肩275cm,宽度40cm,高度为变化值(为22-(新建路面设计高程■老路面实测高程)cm)。
第二层台阶:台阶内边缘距离老路肩235cm,宽度20cm,高度为18cm。
第三层台阶:台阶内边缘距离老路肩215cm,宽度20cm,高度为18cm。
第四层台阶:台阶内边缘距离老路肩195cm,宽度20cm,高度为变化值。
考虑到边施工边通行,施工时将占用3米宽匝道,剩余宽度仅容单车通行,特别是在内移护栏时将和通行产生冲突。
现浇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B匝道桥为3*20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由现浇墩顶连续段调节最终梁长。
墩顶现浇连续段每端34.6㎝,混凝土为50号混凝土。
中横隔梁全部为现浇,端横隔梁109.7cm为预制,57.8cm为现浇。
相邻箱梁翼缘板间湿接缝宽32.85~47.34cm之间,现浇施工,混凝土为50号混凝土。
二、施工工艺1、施工顺序箱梁安装就位后,要及时进行墩顶现浇段施工。
现浇段的施工顺序为:在永久支座上安装支座模板——按设计要求连接箱梁伸出的纵向连接筋和绑扎构造钢筋——绑扎中横隔梁钢筋,安装墩顶连续段预应力束波纹管——立侧模——浇筑墩顶连续段和中横隔梁混凝土——张拉墩顶预应力连续束,压浆——焊接端横隔梁横向连接筋和绑扎构造筋同时焊接、绑扎湿接缝钢筋——浇注端横隔梁、湿接缝混凝土——拆除临时支座——浇注护栏——铺设桥面钢筋网(钢筋网纵向钢筋连续通过现浇段)——浇筑桥面混凝土。
B匝道桥3孔。
墩顶连续段浇注顺序为:同时浇注1、2墩顶连续段,张拉1、2号墩顶负弯矩束,孔道压浆;2、墩顶现浇连续段施工2.1安装支座模板安装支座模板前,测量临时支座高程和永久支座高程,以检测支座板平面高差。
支座模板采用竹胶板,以便加工成模板相应的形状和尺寸。
安装模板时,要确保模板底部与支座顶面相平,用对向木楔打紧固定,以便拆除。
永久支座与底模间的缝隙用海绵条夹紧,以防止漏浆。
2.2钢筋、钢束施工钢筋进场时必须具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检查其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进场后,根据规定频率现场取样做相关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
堆放钢筋的场地应进行硬化,场地硬化后在钢筋下垫方木或混凝土条,上面用彩条布覆盖,采用下垫上盖对钢筋进行防护,确保钢筋堆放干净、整齐,防止钢筋生锈。
钢筋绑扎前须对预制箱梁伸出钢筋进行整理调直。
所有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地按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准确下料成型,拖车运至现场进行绑扎。
预制箱梁伸出的顶板上层、底板下层纵向钢筋采用单面焊连接,焊接宜左右、上下对称进行,以免焊接温度引起梁板端部变位。
隔离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包括李村河互通立交主线收费站和李村河互通立交A、B、C匝道及改建后旳太原路互通立交A、B、C、D匝道。
李村河互通式立交位于李村河入海处,被交路为环胶州湾高速公路,胶济铁路下穿主线,与互通中心间距1400m,在互通东侧与胶济铁路之间设置青岛侧主线收费站。
根据主线收费站现场条件,计划采用隔离栅围挡,从收费站桥P1墩开始围挡,止于收费站桥P35,布设在征地界边线上。
二施工方案1施工措施1.1基础施工措施1.1.1基础采用现场浇筑,基坑采用人工开挖,不能用人工开挖旳岩石部分采用风镐或风枪打浅孔辅以弱爆破,开挖上部土质坑壁放坡,下部岩石坑壁垂直。
1.1.2基坑开挖边坡坡度视地质状况而定,基坑尺寸应满足基坑轮廓。
安装混凝土基础前及时检查基坑尺寸、平面位置及地面平整度和密实度,随即进行基础施工。
1.1.3基底检查灌筑基础混凝土前,对基坑进行隐蔽工程检查,检查旳内容为:①基底平面位置、标高与否符合规范规定。
②基底土质与否与规范相符,承载力与否满足规范规定。
③基底有无积水、杂物、松散土质,与否清洁、平整。
1.1.4基底处理:基底为干土时,应将其湿润。
过湿土应在基底设计标高下夯填一层碎石层。
基底面为岩石时,加以湿润,铺一层水泥砂浆,砂浆凝结前进行基础混凝土施工。
1.1.5基础混凝土浇筑基底开挖到位后不得长期暴露,应尽快浇筑混凝土基础,基础浇筑时要保证其位置、稳定性及标高;立柱混凝土基础尺寸为400mm*400mm*600mm,斜撑混凝土基础尺寸300mm*300mm*500mm。
1.2隔离栅立柱及斜撑施工措施立柱及斜撑切、焊完毕后,进行电镀锌处理,运至现场浇筑混凝土埋设。
1.3隔离栅网片及刺铁丝施工措施按照规范规定进行网片编织、加工,加工完毕后进行热浸镀锌。
运至现场挂网安装,之后进行刺铁丝旳安装。
在放样和定位工作完毕旳基础上,根据规定进行基础及立柱施工,而后进行网片安装施工,最终进行刺铁丝施工。
匝道施工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匝道施工工艺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
在进行匝道施工之前,有诸多准备工作需要妥善完成。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1.1工程概况..........................................第二章编制依据 (2)第三章施工计划 (3)3.1、进度计划.........................................3.2、材料、机械设备计划...............................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5)4.2、施工方法.........................................4.3、检查验收........................................第五章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7)5.1、组织保障........................................5.2、技术措施........................................5.3、应急预案........................................5.4、监测监控........................................第六章劳动力计划 (22)6.1、劳动力计划安排.................................. 第七章支架计算书.. (23)23 36 15171718 22221、1型排架受力验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型排架受力验算. ..................................第八章附图. (27)23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本标段主要施工从起点西城街交叉口南侧60m,至终点克西街交叉口北侧200m,全长1050m,在现状西外环路地面道路上新建高架桥,在西城街交叉口南侧设置有两对剪刀形上下匝道,同时对改建地面道路及两侧绿化带、人行道,同步改建雨水、污水、给水、电力、电信、燃气、热力管线,全线新建雨水口。
城市道路开挖施工方案一、总体概况道路总施工面积10470m2。
道路工程施工内容包括:B、E匝道引路、C线道路以及海滨高速加宽段路面结构施工、路基处理施工。
C、E匝道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2cm密级配沥青碎石+18cm水泥稳定碎石+18cm石灰粉煤灰碎石+15cm石灰粉煤灰土,总厚73cm;海滨高速加宽、B 匝道道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为: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7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0cm密级配沥青碎石+18cm水泥稳定碎石+18cm水泥稳定碎石+20cm石灰粉煤灰土,总厚78cm。
施工流程:修筑挡水围埝→路基内排水→路基开挖清淤→软基处理→路基填筑→路基预压→路面结构层施工→道路附属工程施工。
二、软基处理本标段道路软基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填筑山皮土、高压旋喷加固土桩、PTC管桩加固。
(一)填筑山皮土软基处理方法道路穿越大面积池塘及大型沟渠处应打坝、抽水、清淤、整平后铺设一层竹芭,其上填筑50cm山皮土垫层。
山皮土采用较纯净的中风化强度以上的混合开山石料,开山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30cm,粒径大于10厘米小于30厘米的颗粒应超过石料总质量的70%,并应级配良好。
(二)高压旋喷桩处理方法(运用于海滨高速帮宽处软基处理)(1)高压旋喷桩施工施工流程(2)施工① 、测量定位使用全站仪采用坐标法进行桩位区域边线的测定,对施工区域内的所有桩进行测量定位,并做好明显、牢固的桩位中心标志。
同时做好测量记录,以便复核。
②、浆体搅拌、钻机就位浆体搅拌所需设备材料为搅拌机、水箱、水泥等,其中水、水泥配备要充足。
水泥浆搅拌均匀、不得有离析现象、停置时间不得过长。
钻机就位后,校对钻机垂直度,垂直度误差不大于1.5%,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大于50mm,且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桩机的就位工作,移动桩机前,先查清桩机上下、左右、前后各方有无障碍,发现有阻碍及时排除。
移动结束后,检查桩机定位情况,发现偏差较大及时纠正。
桥梁下部结构专项施工方案第一节工程概况本合同段杭州湾大桥北接线(二期)工程第3合同段,主线全长3.03km。
起点桩号为K11+473.5,终点桩号为K14+503.1 &本合同段桥梁共有嘉善高架、洪溪主桥、A匝道桥、B匝道桥、C匝道1号桥、C匝道2号桥、D匝道1号桥、D匝道2号桥、E匝道桥、F匝道桥、G匝道桥、H匝道桥、CRK16+535.486中桥、CRK17+736小桥、CRK18+086.484中桥。
下部结构桩基主要有© 1m 20根、© 1.2m 153根、© 1.3m 755根、© 1.5m 171根、© 1.6m 40根五种类型,其中陆上桩基1051根,水中桩基88根。
根据现场的水文地质情况,为确保桩基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本合同段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桩基分布见下表)。
下部结构类型立柱主要有©1m、© 1.1、© 1.2m、© 1.3m、© 1.5m,承台、地系梁、中系梁、盖梁、台帽。
桩基分布一览表:31第二节编制依据1、杭州湾大桥北接线(二期)工程第3合同段施工图设计。
2、杭州湾大桥北接线(二期)工程第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O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6、《生产安全事故告和调查处理条例》7、《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9、《公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参考范本》31/ 1第三节桩基施工方案一、桩基总体施工方案(一)、总体安排桥梁施工顺序:因南侧下部钢筋加工场设置在紧邻预制场,主线K12+400左侧,距主线300m处,先从主线桥嘉善高架开始施工,紧接着洪溪主桥,同时进行其他匝道桥施工。
本项目计划于2016年6月1开始桩基钻孔施工。
预应力现浇梁张拉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仰天窝互通共有3座现浇梁桥,其中A匝道第一联梁体和B匝道桥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单箱双室直腹板结构,梁顶宽1050cm,底宽650cm,梁高180cm。
其余如A匝道第二、第三联和E匝道全桥四联均为钢筋砼连续梁高1.5m。
箱梁顶与桥面同坡,横向设1~6%横坡。
二施工方案(一)组织机构1项目组织机构详见附件组织机构图2项目安全组织机构详见附件安全组织机构图(二)相关设计要求根据设计要求本工区管段内2联预应力后张法现浇箱梁,预应力钢束为Φ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1张拉时采用两端张拉2锚具采用圆锚15-193砼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且龄期达到7天以上方可进行张拉4张拉采取应力、伸长值双控制。
如发现伸长值异常时,只有在分析出原因和找到解决办法后继续张拉。
5预应力管道在张拉后48小时内注浆,并严格按照真空压浆要求施工。
6由于原施工图中为规定张拉顺序,后经请示设计后明确张拉顺序采用设计服务函190#中明确:现浇箱梁张拉顺序为外4-内4-外2-内2-外3-内3-外1-内1,外侧腹板同一编号预应力筋对称张拉。
(三)施工方法1 机械设备砂轮切割机1台、卷扬机1台、电焊机2台、400t千斤顶2台、真空泵1台、灌浆泵1台2 施工方案1)工艺流程波纹管定位---预应力筋制作---预应力筋铺设、张拉锚固端组装---预应力筋张拉---孔道灌浆---封闭灌浆孔排气孔---张拉端切筋封锚2)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计算预应力管道坐标、钢绞线下料长度、钢绞线理论伸长值以及张拉控制力和油泵压力;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相应计算结果进行测量放样定位和相关施工准备工作,张拉时按照设计要求的张拉先后顺序采用两端同时张拉的方法张拉,张拉完成后采用真空泵辅助灌浆作业压浆,压浆作业完成后进行封锚。
3)施工顺序(1)根据施工设计图计算并批准的管道坐标安装和固定预应力管道(2)根据施工图和施工规范计算钢绞线的下料长度采用砂轮切割机下料并保证切口平整,对同一钢束内的钢绞线进行编号,然后采用卷扬机拖拉的方法单束穿束法穿束。
荆门市象山大道综合整治工程B匝道桥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交二航局荆门市象山大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经理部二○一六年十月一、编制依据1、《荆门市双喜大道(上马墩路~象山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7、《混凝土结构工程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 18-2003)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2)10、《工程测量规范》(JTG 50-2007)11、《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10)12、招标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明文规定的技术规范、规定、标准以及有关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
13、参考有关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
二、编制原则1、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科学管理的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组织连续均衡生产和工序衔接,做到紧张有序,确保工程质量,尽量缩短工期。
2、尽量优先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化,标准化施工作业水平。
3、严格遵守工程规范、规程,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做到文明施工。
4、积极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5、实行队级核算,推广增产节约,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33641 8369 荩=24542 5FDE 忞29453 730D 猍31855 7C6F 籯29622 73B6 玶30431 76DF 盟三、工程概况荆门市象山大道综合整治工程B匝道桥起止桩号为BK0+686.85~BK0+964.55,上跨象山大道和天鹅湖,全长277.7米。
全桥以4#墩为界分为B1联和B2联,均为钢箱梁。
全桥桩基直径为1.2m共有4根,直径为1.3m共有14根,桩基总长543m;墩柱形式为1.8m×1.3m圆角矩形单根立柱,共计有7根立柱。
承台共计8个,扩大基础共计1个。
四、施工准备开工前,将做好以下各项准备工作:1、做好施工测量和施工放样工作。
A、施工测量内容包括原地面标高、护筒以及墩柱模板校核、桩顶以及墩柱顶标高等,如发现实际情况与有关设计文件不符,将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查核定。
B、施工放样内容包括桩基以及墩柱中心点、垫石中心点等,现场放样出的桩位点应采取护桩来进行定位,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
2、场地准备A、钻机就位前需对场地进行整平碾压,对软弱地基,应进行换填压实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钻机摆放要求。
B、按施工现场需要修筑便道,施工便道应采取借方填筑,整平压实,确保施工车辆正常通行。
C、选取不妨碍施工的地段开挖泥浆池,并布设彩旗或者围栏、标志标牌等,确保施工安全。
3、做好施工机械的检查、保养和维修工作。
4、针对该桥梁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施工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
5、选配经验丰富,技术业务精湛,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工程师及工作人员,全面负责和加强对该项工程的生产指挥和技术管理工作。
6、调遣专业性强的作业队伍投入施工,确保施工顺利完成。
7、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制定材料计划,施工前需要的材料必须按时进场。
五、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1、21054 523E 刾l{20970 51EA 凪33556 8314 茔28283 6E7B 湻39276 996C 饬Q2、序号姓名职务备注1 龚光汉总工程师全面负责2 刘海军副经理负责现场实施3 陈逸飞测量工程师测量4 25157 6245 扅试验工程师试验26497 6781 极23202 5AA2 媢32748 7FEC 翬%8V谈志杰5 魏超专职安全员安全6 刘剑峰技术员现场技术负责4、主要机械设备配置序号机械名称单位数量11 吊车s 27305 6AA9檩29176 71F8燸;21139 5293劓32132 7D84綄4台2冲击钻 台 2 3罐车 台 3 4挖掘机 台 1 5发电机 台 1 31408 7AB0窰25604 6404搄l38468 9644附 Q6洒水车 台 1 六、施工工艺及方法1、桩基础施工(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2)施工准备A 、泥浆池开挖、泥浆循环系统设置。
B 、埋设护筒。
钢护筒用δ=10mm 厚的钢板制作,其内径大于桩径200mm 。
为增加刚度防止护筒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外侧各加焊一道加劲板。
护筒埋设采用挖埋法,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大于50mm ,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以保证钻机钻头沿着桩位垂直顺利钻进。
(3)钻孔摆放好钻机,将钻机锤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点,边往护筒内注入清水边上下提动锤头,直到钻至设计深度。
成孔前必须检查钻头保径装置、钻头直径、钻头磨损情况,施工过程对钻损超标的要及时更换。
成孔中必须做好深度、地质、泥浆性能指标等各项记录,钢护筒测量放地面平整、碾钢护筒钻 孔 钻机就泥浆系清孔并钻机移钢筋笼钢筋笼27667桩身质以便指导施工。
钻孔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控制进尺速度:由硬地层钻到软地层时,可适当加快钻进速度;当软地层变为硬地层时,要减速慢进;对硬塑层采用快速钻进,提高钻进效率;砂层则采用慢转速慢钻进并适当增加泥浆比重和粘度。
在钻进过程中钻机不能产生位移或沉陷,否则应及时处理。
因故停钻时,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
处理孔内事故或因故障停钻时,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
钻孔进行前,司钻人员必须先熟悉地质状况,钻进过程中应定时测试泥浆指标,从而确定所处地层,调整钻进参数,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
(4)终孔检验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用检孔器进行检孔。
孔径、孔垂直度、孔深检查合格后,立即填写终孔检查证,并报请监理工程师。
(5)清孔终孔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方可进行孔底清理,否则重新进行扫孔。
清孔采用换浆法,钻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停止进尺,将钻头提出,然后注入净化泥浆置换孔内含碴的泥浆,清孔时孔内水位需保持在地下水位以上1.5~2.0m。
严禁用增加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当从孔内取出泥浆(孔底、孔中、孔口)测试的平均值与注入的净化泥浆相近,测量孔底沉碴厚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及设计要求,即停止清孔作业,放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的钢筋笼。
清孔结束后,孔底沉碴厚度不得大于100mm采用沉渣厚度的检测仪检测孔底沉渣厚度,该检测仪沉至桩底时,单向板(正常情况下只能向上滑动)受到沉渣的阻力停止下沉,探针在配重棒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直至遇到坚硬岩层,通过探针上的刻度尺可读出沉渣的大小,如测出清孔的沉渣厚度不符合要求就可马上安排再次清孔,直至测出的沉渣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6)制作与下放钢筋笼A33110 8156 腖ehP 29091 71A3 熣29900 74CC 瓌钢筋笼在加工场集中分段加工成型,载重汽车运输至现场接长。
①主筋焊接要保证焊接长度、焊接质量,接头错开布置,每断面不超过50%。
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
箍筋采用点焊,保证间距。
按图纸要求安放好声测管,保证无缝隙。
②主筋保护层用定位钢筋控制,要确保钢筋笼居于钻孔中间;沿钢筋笼每隔2m放置一组,每组设置4个,按90°均匀安放,即可避免笼体碰撞孔壁,又可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均匀及钢筋笼在桩体内的位置正确。
钢筋笼存放、运输、吊装时,要谨防变形。
③超声波检测管的制作与安装按照设计要求,每个钢筋笼内安装声测管,声测管每个接头处安装一个套管采用焊接方法连接。
声测管接长到设计长度后,与钢筋笼加强箍筋绑扎固定,声测管底部密封好后,顶部用木塞封闭,防止砂浆及杂物堵塞管道。
钢筋笼采用吊车吊放,达到标高后,要牢固的用吊筋将笼体与孔口护筒电焊联接,以防掉笼或浮笼。
施工中保证声测管内不渗入泥浆和水泥浆。
(7)安装导管及二次清孔安放前认真检查导管,保证它有良好的密封性。
导管使用前需进行水密性试验,试验水压为1Mpa,不漏水、不变形的导管方可使用。
下导管前要检查是否安放“O”型密封圈并涂抹润滑油等。
利用吊车将导管放入,导管直径、长度应与孔深配套(距孔底0.5m左右);全部下入孔内后,应放到孔底,以便核对导管长度及孔深,然后提起30~50cm,进行二次清孔。
提前计算初灌量,应保证混泥土扩散后导管埋入深度不小于1.0m,为防止混凝土与泥浆混合,在灌注混泥土前,用充气球胆浮于管内。
放下导管时,丝扣要对正、拧紧,不得碰撞钢筋笼,导管直径300mm,标准节长3m,调整长度0.5m、1.0m、1.5m、2.0m各一节。
二次清孔采用相对密度小于1.05的泥浆循环置换孔内泥浆,清孔后泥浆相对密度为1.05~1.10,黏度T(s)大于17,胶体率不大于95%,含砂率不大于2%,孔底沉碴厚度不大于100mm.(8)水下混凝土施工灌注混凝土由拌合站拌合,混凝土输送车运至灌注地点。
①混凝土拌合前,由试验室提供混凝土配合比。
②测定拌合料场砂、石的含水量,换算施工配合比,交付拌和站严格施工配合比拌制混凝土③水下灌注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流动性,其配合比坍落度桩径D<1.5m时宜为180~220mm;桩径≧1.5m,宜为160~200m。
每车混凝土出站前,试验室试验人员,检测混凝土的出站坍落度和出站温度,不合格不予出站。
混凝土出站时,试验室人员须在运输单上填写出站时间,出站时坍落度,若为冬季施工时,还需填写混凝土的出站温度。
④混凝土由罐车运至现场后,采用吊车吊储料斗进行灌注。
为确保灌注的顺利进行,砼灌注前要首先准确计算出首批砼方量,埋置深度大于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
⑤首批混凝土灌注导管埋深应在1.0m以上,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
首批混凝土灌注后,灌注砼有砼运输车溜槽直接对料斗放料进行灌注。
灌注工程中应保持孔内水头高度,导管的埋深宜控制2~6m;灌注中,每车混凝土灌注完成或预计拔导管前量测孔内砼面位置以便及时调整导管埋深。
⑥在灌注将近结束时,核对砼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砼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
灌注完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0.5m,高出部分在砼强度达到80%以上后凿除,凿除时防止损毁桩身。
灌注完毕后,拔出护筒。
(9)施工记录35873 8C21 谡~S33025 8101 脁27752 6C68 汨/26328 66D8 曘钻孔桩施工完毕后,认真填写桩质检报告单提交监理工程师签认。
对于每根桩基要有完整的施工记录并妥善保存备查。
(10)凿桩头和桩基检测每个承台下所有桩灌注完成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后,立即进行凿除桩头施工,凿除桩头浮浆至桩身砼光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