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案例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97 MB
- 文档页数:51
【案例】拈花湾:一个从无到有,年入6亿的特色小镇是如何炼成的!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2018-05-07作为景区,灵山无疑是公认的中国一线景区。
但是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作为国企劳苦二十年承担了太多政治任务,其实并没有赚到什么钱。
于是,灵山开始筹划了一个新的变现项目:灵山小镇·拈花湾。
一、项目概述项目位于灵山最西部的耿湾,可以说是这里最后的一块山水处女地。
拈花湾规划面积1600亩,建设用地1300亩,建筑面积约35万平米,景观面积55万平米,水域面积20万平米,容积率0.45,建筑密度23%。
拈花湾特色小镇使得灵山从一个单纯的观光景区,脱变为度假胜地,赋予了其更加完善的休闲功能,提高游客的游览时间、过夜率和附加消费。
拈花湾的名字源于佛经中“佛祖拈花,伽叶微笑”的典故。
小镇整体建筑风格参考了日本奈良的风格,又融入了中国江南小镇特有的水系,打造出了一种独有的建筑风格。
说到奈良,熟悉历史的应该知道它是仿造唐代长安城而建,历经千余年保存完好,有世界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相比之下中国现有的唐代遗存建筑已经极难找到了。
从整个小镇的总体布局来看,拈花湾通过三条主要交通道路和水系的组织,规划了“五谷”、“一街”、“一堂”的主体功能布局,并配以禅意的命名体系,形成以“五瓣佛莲”为原型的总平面。
其中,“五谷”分别为云门谷、竹溪谷、银杏谷、禅心谷、鹿鸣谷,形似五瓣花瓣,主体功能为涵盖会议、酒店、度假房产;“一街”即香月花街,位于花心,是拈花湾的核心商业街区;“一堂”即胥山大禅堂,位于花干,既是大型禅修体验场所,也是拈花湾的大型景区标志物。
整个灵山小镇•拈花湾是崭新的、简约的、整洁的,没有任何一处使用脏兮兮的做旧手法,也没标榜自己是什么“古镇”。
但拈花湾项目也留下了一些缺憾,现在已建成的小镇其实只是原规划中的一部分,最宏大、最体现灵山大手笔风格的景区标志物“胥山大禅堂”因一些原因无法完成,非常可惜。
胥山大禅堂特邀日本隈研吾大师操刀创作设计,是一座可以容纳千人同时参禅的“色空奇观”大禅堂,如能建成必将成为灵山又一奇观。
128 /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禅意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无锡灵山拈花湾为例THE APPLICATION OF ZEN CULTURE IN LANDSCAPE DESIGN —TAKING WUXI LINGSHAN NIANHUAWAN AS AN EXAMPLE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黄缨 凌彤2禅意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相对于诗、书、画而言,景观艺术中包含的实践性使它在众多艺术形式中独具特色,既有物质形态可感可触的客观真实,又有主观情感产生的精神意义,兼顾实用性与艺术性。
可以说,景观是物化了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2]。
将禅意文化融入景观设计,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兴盛时期。
唐、宋时期,随着禅宗的兴盛,许多士大夫将佛事活动与园林结合在了一起[3],在园中参禅养心,吟诗作画、参禅礼佛,其整体景观呈现出安静闲逸的意境,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楼林立,交通簇拥,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开启了人们对静谧、平和生活的向往,将禅意文化应用于景观设计可以满足当代人们对恬淡生活的追求。
古朴的建筑、简单的装饰、大开大合的空间,让人们歆享禅意文化所带来的美好,而且通过环境空间让人们切身感受禅意文化所蕴含的意境,深入了解禅意文化的内涵[4]。
3禅意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3.1删繁就简的空间结构不同的空间结构包含着不同的语义内涵和形式美感,并且给人以不同的情感信息。
例如水平线能够带给人平和、安定、平静的感觉;垂直线则表达着简约、率真与速度;曲线代表着柔和、流畅、典雅。
在空间关系中,设计语言传达出的空间情感、空间韵律和秩序的层次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单线或者多线的组织、变换、整合以及排布规律等,它们构成设计语义的形态要素,形成丰富的语义表达。
禅意景观蕴含着简洁朴素、平静空灵、自然通透的空间形式语言。
这样的基调使禅意景观在空间结构上要尽可能减少变量的产生,减少内容之间的差异化,弱化强烈、动感、活跃的形式内容,从而营造安静平和的空间特质。
梵宫设计师陆嵘新作——无锡灵山小镇拈花客栈之云半间水云间上海绿波廊会所改造设计方案1.拈花客栈之云半间项目名称:无锡灵山小镇·拈花客栈之一云半间项目地址:中国无锡设计机构:禾易设计主创设计师:陆嵘参与设计师:张雨佳、王玉洁、任意尧设计面积:1365平方米“素、雅”一般为通常意义上禅风的代名词,但是再对禅意细细理解,其实“轻、松、自然”也是它所要表达的意境。
拈花湾的【云半间】客栈就是以轻松自得的理念来诠释,连年轻人也会被吸引的“禅”空间。
遐想在一个点缀着“淡淡天空蓝”墙面的屋子里,“轻盈的云朵“与你毗邻,共享一屋檐,心情定会随它一样悠哉游哉,甚至更自由自在吧。
入口处,接待功能融在敞开厨房和餐厅相隔的台案中,将更完整的空间留给餐区。
整体的空间基础由白、灰、浅橡木色构成,而蓝、绿、红、黄这些好天气下的斑斓色彩借着靠垫及艺术品在空间中恰如其分的装点着。
空间的颜色只有被设计师有序的平衡把握,方能彰显室内气氛的活跃又不失静怡。
餐区的端头是一个会客区,顶上一方天青,悬几朵白色云灯。
地面不同于常规的沙发三两成组,设置了一个沉床式的沙发围合区,柔软而醒目的抱枕坐垫散落其间,召唤着年轻的身影们在此围坐、相聚、欢谈、嬉闹……若感觉屋里太过热闹,只需跟随着天花上飘浮的“云灯”,就能望见一窗之隔的庭院凉棚。
在有风经过的凉棚里,“云”仿佛汇聚了更多。
客栈所有房间与中心庭院均一墙而隔。
庭院里有风、有树、更有朋友。
走入客房,屋内的饰面极为简单,以吊顶中央为分界,蓝白两色涂料由顶面,一气呵成蔓延到墙面。
直白的呼应着“云”半间的主题。
2.拈花湾水云间项目名称: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水云间项目地址:中国无锡设计机构:禾易设计主创设计师:陆嵘、陆力行参与设计师:南平、蔡欢、刘栋梁设计面积:2140平方米【水云间】倚于太湖之畔,在一片植被丰富的生态湿地中掩映而落。
策划主题定位于渔港文化,太湖渔民简单淳朴的生活、顽强坚韧的品质均被焕化成设计元素,衍生贯穿于酒店室内的各个角落。
锦囊案例:无锡灵山拈花湾项目概况灵山小镇·拈花湾位于无锡太湖之畔,秀美山环水抱的马山半岛。
与大佛为邻,是灵山集团历时5年继梵宫之后打造的又一精品。
拈花湾由马山国际度假岛核心功能组成,山水环抱,风景秀美,灵山小镇·拈花湾致力于成为一个文化特色彰显、生态环境优美、功能业态齐全的世界级禅意旅居度假目的地,将成为马山国际旅游度假休闲岛建设的新地标。
项目位置江苏无锡滨湖区马山国际旅游区物业类型别墅、公寓、商业占地面积107万㎡建筑面积35万㎡首期开盘时间2015年5月内部配套禅意商业小镇、佛教论坛中心、禅修精品酒店、大禅堂、湿地公园综合容积率0.43绿化率40%开发企业无锡灵山耿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物业公司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区位交通项目位于江苏无锡的滨湖区,拥有“湖、农、山、水、古”等优质旅游资源;且地处于长三角核心城市圈内,距离无锡、苏州、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车程距离均在3小时以内,是典型的城郊游憩型旅游度假地产项目。
整体规划灵山小镇·拈花湾规划面积1600亩,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功能定位为灵山佛教博览园的配套工程,主要为景区提供可以休闲养生配套,同时小镇还将作为世界佛教论坛永久性会址。
因此,在功能方面项目规划了主题商业街区、生态湿地区、度假物业区、论坛会议中心区、高端禅修精品酒店区五大功能区。
设计特色禅文化是整个项目的文化精髓,项目整体规划也是以“禅”文化为主导思想,如在项目主入口设置了去门谷景点,寓意跨过云门谷,便从红尘进入了禅境。
位于竹溪谷和银杏谷中的禅意度假公寓和度假别墅无论从外立面还是空间尺度,都呈现了质朴、精致的禅意。
位于禅心谷中的会议中心也充满禅意,与之配套的主题酒店掩映在山湾深处,半圆型的围合设计是一种“抱缺”的禅意。
鹿鸣谷中高端禅修精品酒店仿佛从林中坡上长出,与自然相融。
一期销售产品项目一期销售产品有度假别院和度假小屋两种类型,其中度假别墅共有105套,户型面积为240-380之间,销售单价24000元/平方米,截至2015年底去化7成多。
□江伟,等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非遗主题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一以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为例200HUNDRED SCHOOLS IN ARTS文章编号:1003-9104(2020)05-0200-05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非遗主题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以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为例江伟,周敏(江苏省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发展中心,江苏南京210003)摘要:近年来,江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以历史文化为核心的江苏非遗文创产品,为当地带来的文化传播效应与景区经济效益逐渐成为当前的热门研究课题。
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境下的江苏文创产品开发为背景,将无锡灵山拈花湾特色文创产品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从文旅融合、需求导向、研学拓展等多个角度展开讨论,分析非遗文创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非遗视域下江苏特色文创产品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为江苏特色文创产品提供一些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路径。
关键词:文旅融合;非遗;文创产品;旅游景区;开发策略中图分类号:J021文献标识码:A当前,文化和旅游走向深度融合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文化旅游日益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旅游形式。
通过对各类文化旅游资源内涵的深度挖掘,丰富旅游的内涵与形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成为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目标。
文化旅游的发展,有助于传统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更高层次文化体验的向往,同时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国民教育功能。
从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看,文化增强了旅游的精神内核,赋予了旅游更加深远的意义;而旅游则为文化带来了更多的附加值,实现了文化产业链的延伸。
旅游景区是多种文化资源的集中展示地,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将旅游景区及其所在区域丰富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利用,探索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的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在广大文化遗产中,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已经相对比较成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以其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属性和世代相承的形式,成为近年来开发利用的热点,围绕非遗主题开发的文化创意产品层出不穷。
目的地成败考:盛名之下,灵山拈花湾真的成功了?执惠开篇语:很多人都会告诉你这个世界成王败寇,却很少有人帮你分析何为王侯何为贼。
目的地成败考,跨维思考文旅产业胜败得失。
灵山禅意小镇·拈花湾(以下简称拈花湾)是无锡灵山集团重资打造的禅文化主题小镇,规划总建设用地约80 公顷,总投资48.74 亿元。
据执惠了解,截至2017 年3月末已累计投入43.55 亿元。
拈花湾景区一期于2015 年11 月开业,其收入来源主要分为房地产销售、景区门票收入、灵山君来波罗蜜多酒店和各种主题客栈收入以及商业物业出租收入。
拈花湾自诞生以来就被外界广泛赞誉,众人皆赞拈花湾,一是小镇内亭台楼阁无一不细节贴切可谓风格独特,与禅文化浑然一体。
二是理念先进,力求游客沉浸式体验。
在今年的一次论坛上,拈花湾总设计师吴国平断言称,“外人学不去拈花湾”,可见其打造用心之深,这也说明拈花湾在建造运营当中亦有不少看家本领。
尽管赞誉有加,但收入与利润才是考验人造景区生死之根本,况且接近50亿重资产大资金的投入,亦让拈花湾建设运营方灵山集团负债率增加,此类重资产高举高打的模式与万达的旅游商业地产套路极为类似。
如果说万达文旅项目败在运营,那么吴国平的拈花湾是否成功?高举高打的拈花湾模式,能在其他地方复制吗?拈花湾在2016年已正式运营一个整年,结合其开业一年多的具体数据亦能窥见一斑。
|一、沉浸体验的好与坏 |作为一个宗教文化类主题小镇,拈花湾围绕禅意的意境,通过禅境观光、禅意休闲、禅农体验、禅心度假、禅修康复、禅学培训、禅游时尚等禅文化主题特色,整合现代人度假“吃住行游购娱”的多功能复合要求。
建筑的主要风格为“禅意”、“拙朴”、“绿色”三大主题。
这表明拈花湾针对的游客、用户群体是略懂佛教文化急欲洗涤心灵的中产富裕人群,而包括家庭亲子、情侣等主流群体并不完全符合其定位特征。
拈花湾的特点在于体验和沉浸,相比于其他景区有着极高标准的酒店、民宿以及各类景观。
灵山小镇·拈花湾打造世界级禅意旅居度假目的地灵山小镇·拈花湾,一个集旅游度假、会议酒店、商业物业于一体的世界级禅意旅居度假目的地,是灵山集团继梵宫后的又一精品力作,世界佛教论坛大会永久会址。
拈花湾缘起灵山小镇·拈花湾,座落在无锡马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山水之间,这里向来有“净空、净土、净水”之称,生态秀美,环境优越。
而拈花湾靠山面湖,更与灵山大佛依山为邻,可以说是得尽天地人文灵气。
拈花湾的命名,一方面源于灵山会上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的经典故事,同时也缘于它所在的地块形似五叶莲花的神奇山水。
灵山小镇·拈花湾布局从整个小镇的总体布局来看,拈花湾通过三条主要交通道路和水系的组织,规划了“五谷”、“一街”、“一堂”的主体功能布局,并配以禅意的命名体系,形成以“五瓣佛莲”为原型的总平面。
其中,“五谷”分别为云门谷、竹溪谷、银杏谷、禅心谷、鹿鸣谷,形似五瓣花瓣,主体功能为涵盖会议、酒店、度假房产;“一街”即香月花街,位于花心,是拈花湾的核心商业街区;“一堂”即,位于花干,既是大型禅修体验场所,也是拈花湾的大型景区标志物。
拈花湾与禅意生活拈花湾的禅意是现实生活中的禅,无论你是在品茗、行走,抄经、打坐,还是依着雕栏发呆,懒散地晒着午后的太阳,嗅着阳光下花草中的甘香味,无不境由心生。
“懒度庸人意,且拂明镜台。
我自拈花笑,清风徐徐来。
”恰好是最真实的写照。
灵山小镇拈花湾打造的是一个自然、人文、生活方式相融合的旅游度假目的地,追求一种身、心、灵独特体验的人文关怀,让人们体验无处不在的禅意生活,从而开创“心灵度假”的休闲旅游新模式。
拈花湾禅意景点半山衔日(拈花湖)半山衔日,落帆影于岩中,清风徐徐,禅意尽现。
香月花街香月花街是拈花湾的禅意主题街,是拈花湾休闲度假生活的核心区域,是欣赏和体验拈花湾禅意生活的绝佳去处,被称为“禅意生活的缩影和绝佳体验地”。
行走其中,木制的唐风建筑,宋代的飞梁结构,清雅禅意扑面而来,街道两旁所有的建筑、景观都像是会呼吸般的浑然天成,就如同进入一个充满禅意的世界中。
以文化旅游为理念的休闲度假综合体规划研究——以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为例马 彦(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安徽 合肥 230000)摘 要:从文化旅游的理念角度出发,以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为案例,分析“禅”文化休闲度假综合体的规划结构与布局,探讨文化旅游理念的规划策略与氛围营造,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创新方向和设计思路。
关键词: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综合体验1 文化旅游的概述文化旅游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个理念。
当今文化旅游中的“文化”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历史景点和文化遗址等内容,它所传达给人们的体验和感受是可以在日常的休闲度假中找到历史文化的痕迹;同时在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基础上,文化旅游这一理念可以更加迎合游客对旅游景观的内涵需求。
文化旅游的定义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1]。
其包括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分为2类:一类是可直接归属文化旅游,如遗产、民族、博物馆、艺术、文学作品、民俗、历史等;另一类是属文化旅游与其他专项旅游的交叉领域,如宗教、事件、乡村、城市、生态、饮食、体育等[2]。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深入研究各类文化特色内涵和已有的经典案例,开拓文化旅游的创新思路,使其成为历史文化延续与传承的重要力量。
2 无锡灵山文化旅游的规划背景2.1 良好的市场依托江苏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核心城市圈内的重要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灵山大佛、无锡中视影视基地、荡口古镇、东林书院、南禅寺等优质的旅游资源,每年有上百万的游客流量。
2.2 便捷的区位交通灵山文化旅游景区位于无锡滨湖区马山,距离苏作者简介:马 彦(1986-),女,硕士,工程师,景观设计师;主要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
州、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距离均在3…h车程以内,属城郊游憩型旅游度假目的地。
2.3 综合的功能定位展示佛教文化艺术的“灵山胜境”由灵山大佛、灵山梵宫、九龙灌浴、五印坛城、拈花湾等多个景点构成。
特色小镇案例资料一、灵山小镇∙拈花湾1、基本情况灵山小镇·拈花湾,座落在无锡滨湖区马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1600亩,建筑面积35万㎡,小镇规划有禅意主题商业街(香月花街)、生态湿地区、度假物业区(竹溪谷、银杏谷)、论坛会议中心区(禅心谷)、高端禅修精品酒店区(鹿鸣谷)以及可供千人同时禅修的胥山大禅堂。
2015年11月14日(一期)开放,是灵山集团历时5年,继梵宫之后又一精品力作,目前门票价格120元。
投资规模:53亿✈市场依托:长三角区域✈资源依托:独特的太湖山水风光和深厚的灵山佛文化拈花湾的命名,一方面源于灵山会上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的经典故事,同时也缘于它所在的地块形似五叶莲花的神奇山水。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拈花一笑的成语由此而来,拈花湾也由此而得名。
设计理念:无锡灵山已被确定为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作为核心会址的灵山小镇∙拈花湾,建成为融东方禅文化内涵和禅文化特色的禅意度假小镇。
设计特色:禅,是灵山小镇∙拈花湾的核心文化内涵。
云门谷是拈花湾的主入口,跨过云门,便从红尘进入了禅境;无论从哪个窗口眺望,都是浓浓的禅意景观。
围合的庭院、退台式的建筑、随阳光下的楼梯拾级而上,风景无处不在;位于禅心谷中的会议中心其庭院式的设计亦充满禅意,与之配套的主题酒店掩映在山湾深处,半圆型的围合设计是一种“抱缺”的禅意,告诉我们人生不能太满。
2、主要景点半山衔日(拈花湖):半山衔日,落帆影于岩中。
这里天宇澄明,白云悠悠,天光云影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清风徐徐,禅意尽现。
给远离城市喧嚣与嘈杂的人提供了一处绝好的休闲场所。
香月花街:拈花湾的禅意主题街,是拈花湾休闲度假生活的核心区域,是欣赏和体验拈花湾禅意生活的绝佳去处,被称为“禅意生活的缩影和绝佳体验地”。
拈花塔:拈花塔是和风木结构楼阁式五重塔。
我眼中的灵山小镇拈花湾灵山小镇拈花湾作为一个业内标杆型文旅小镇,引发各方广泛的解读。
业内交流时经常会被问到我怎么解读拈花湾和灵山系的其他产品,谨以此篇万字文做一个系统性的思考和回答。
本文分为拈花湾的缘起、意义、优势、反思和如何再造一个“拈花湾”五部分。
一、拈花湾的源起拈花湾于2010年开始规划设计,2015年10月24日试开园,2015年11月14日正式开园,很快就在业内赢得赞誉无数,奉为标杆。
国家对特色小镇的倡导,业内对特色小镇的聚焦,都是拈花湾建成之后的事情。
为什么灵山在十年前就想到要做一个灵山小镇拈花湾?客观的说,有两个主要原因。
01超前的市场预判十年前灵山就认识到休闲度假时代即将到来,灵山大佛景区是一个观光型的景区,因为容量和土地问题,在大佛景区内直接进行突破性的转型升级并不现实。
灵山一直在研究国内外市场,研究旅游发展规律,很早就总结出“大区小镇”模式,即依托于原有景区,在外部寻找合适的土地建设集合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小镇。
小镇为原景区提供配套升级,同时小镇也是一个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新的景区,形成互补互助的整合优势。
于是灵山选择了依山傍水的耿湾,打造灵山小镇拈花湾。
其实乌镇的“东栅+西栅”,古北水镇“司马台长城+水镇”,本质上都是这种模式。
这是第一个原因,大家现在看可能不足为奇,但在十年前,这确实是一种超前认知。
02倒逼的现实问题2009年灵山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并确定从2015年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始灵山为永久会址。
在2009年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时候,灵山景区几乎没有住宿接待能力,直到2010年5月才建成了只有95间客房的灵山精舍,承接大型论坛的接待硬件设施远远不足,建设拈花湾的必要性也呼之欲出。
直到现在MICE也是拈花湾的主打业务方向之一,就是Meetings (会议)、Incentives(奖励旅游)、Conferencing(大型企业会议)、Exhibitions(活动展览)和Event(节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