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实验室设计规范要求.pptx
- 格式:pptx
- 大小:35.24 KB
- 文档页数:4
【P1级实验室一般规】1) 实验室具备跟一般微生物学实验室相同等级的设备。
2) 若在此级实验室同时进行非基因重组的实验时,需明确划分实验区域,小心进行操作。
3) 进行实验时,宜关闭实验室的门窗。
4) 每日实验结束时需灭菌实验台,如实验中发生污染,需立即加以灭菌。
5) 实验所产生之所有生物材料废弃物,需先灭菌后再依院方「感染性废弃物管理」相关办法丢弃。
被污染的器具需先经灭菌后,再清洗使用或丢弃。
6) 不得用口做吸量操作。
7) 实验室禁止饮食、吸烟及保存食物。
8) 操作重组体之后,或离开实验室之前要洗手。
9) 在所有操作中,应尽量避免产生气雾。
10) 要从实验室搬离被污染物品时,必需将其放入坚固且不漏的容器,在实验室密封后才可运出。
11) 防除实验室的非实验用生物,如昆虫及鼠类等。
12) 若有其它方法可用,应避免使用针头。
13) 实验用衣物的使用,需遵从计划主持人的指示。
14) 需遵守计划主持人所订之其它事项。
【P2级实验室一般规】壹、隔离的设备1) 需设置生物安全操作装置(*级或第二级),且要做定期检查。
2) 为了处理重组体,而使用容易产生气雾的磨碎机、冷冻干燥器、超音波细胞打碎机及离心机等仪器时,需把这些仪器放置在安全操作装置中。
但若机器已经有防止气雾外泄的装置,则不在此限。
3) 实验室需具备处理污染物及废弃物灭菌用之高压灭菌器,*放置于同一房间。
如有困难,则可置放于邻近处。
4) 实验室宜置有UV灯及双重门,如无双重门,则门必须为密闭式。
5) 实验室宜设有可用脚或肘操作或自动的洗手的装置。
贰、实验实施要项1) 进行实验时,需关闭实验室的门窗。
2) 每天实验结束之后一定要灭菌实验台及安全操作装置。
如实验中发生污染,需立即加以灭菌。
3) 与实验有关之生物材料之废弃物,需先灭菌后再依院方「感染性废弃物管理」相关办法丢弃。
被污染的器具需先经高压灭菌后,再清洗使用或丢弃。
4) 不得用口做吸量操作。
5) 实验室禁止饮食、吸烟及保存食物。
近年来,甲流持续爆发,在这样的背景下,P3实验室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要打造一个专业、安全、高效的科研环境,P3实验室的建设至关重要。
那么,P3实验室究竟有哪些建设要求呢?接下来,让我们一一揭秘。
一、P3实验室的建设要求包括具备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
作为高度危险的环境,P3实验室必须设有严密的安全控制系统,包括智能门禁系统、严格的人员出入管理制度等,确保实验室内部的安全性。
二、P3实验室的建设还需要符合严格的环境条件。
实验室内部应该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确保实验环境的质量。
三、P3实验室的建设还需要配备专业的设备和工具。
实验室应该配备先进的实验仪器,确保科研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四、P3实验室的建设还需要拥有高素质的科研团队。
科研人员应该具备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实践能力,确保实验室内的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成果。
综上所述,P3实验室建设的要求涵盖了安全控制、环境条件、设备工具和科研团队等多方面内容。
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才能够打造一个真正专业、安全、高效的P3实验室,为疫情防控和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希望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实验室建设者们不断努力,共同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P1级实验室一般规范】1) 实验室具备跟一般微生物学实验室相同等级的设备。
2) 若在此级实验室内同时进行非基因重组的实验时,需明确划分实验区域,小心进行操作。
3) 进行实验时,宜关闭实验室的门窗。
4) 每日实验结束时需灭菌实验台,如实验中发生污染,需立即加以灭菌。
5) 实验所产生之所有生物材料废弃物,需先灭菌后再依院方「感染性废弃物管理」相关办法丢弃。
被污染的器具需先经灭菌后,再清洗使用或丢弃。
6) 不得用口做吸量操作。
7) 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及保存食物。
8) 操作重组体之后,或离开实验室之前要洗手。
9) 在所有操作中,应尽量避免产生气雾。
10) 要从实验室搬离被污染物品时,必需将其放入坚固且不漏的容器,在实验室内密封后才可运出。
11) 防除实验室的非实验用生物,如昆虫及鼠类等。
12) 若有其它方法可用,应避免使用针头。
13) 实验用衣物的使用,需遵从计划主持人的指示。
14) 需遵守计划主持人所订之其它事项。
【P2级实验室一般规范】壹、隔离的设备1) 需设置生物安全操作装置(*级或第二级),且要做定期检查。
2) 为了处理重组体,而使用容易产生气雾的磨碎机、冷冻干燥器、超音波细胞打碎机及离心机等仪器时,需把这些仪器放置在安全操作装置中。
但若机器已经有防止气雾外泄的装置,则不在此限。
3) 实验室需具备处理污染物及废弃物灭菌用之高压灭菌器,*放置于同一房间。
如有困难,则可置放于邻近处。
4) 实验室宜置有UV灯及双重门,如无双重门,则门必须为密闭式。
5) 实验室宜设有可用脚或肘操作或自动的洗手的装置。
贰、实验实施要项1) 进行实验时,需关闭实验室的门窗。
2) 每天实验结束之后一定要灭菌实验台及安全操作装置。
如实验中发生污染,需立即加以灭菌。
3) 与实验有关之生物材料之废弃物,需先灭菌后再依院方「感染性废弃物管理」相关办法丢弃。
被污染的器具需先经高压灭菌后,再清洗使用或丢弃。
4) 不得用口做吸量操作。
P3实验室设计规范要求一、概述(略)二、设计依据1、<W H O<S P A N>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1993年);2、<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1997年)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1984)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 B J19-87)5、<消毒管理办法>(卫生部1992)6、甲方提供的实验室平面布置图等有关技术资料和要求;三、平面布置及设施P3实验室按功能要求划分,分为洁净区和非洁净区,洁净区包括洁净准备区,一更,淋浴室,二更,气闸室,PⅢ实验室,消毒室;非洁净室有机房和走廊。
对P3实验室的布局,应考虑以下原则:1、平面布置对有生物危险性的P3实验室,要做成负压,以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外逸。
因此它不仅要求除菌、更要进行隔离处理。
隔离方式一般采用一次隔离和二次隔离。
一次隔离就是病原体和实验者之间的隔离,是以防止实验人员被感染为目的的。
主要用生物安全柜和罩式防护衣方式。
为了防止病原体从实验室漏到外部环境中,而把实验室和外界隔断,即是二次隔离。
二次隔离就是实验室和外界之间的隔离,是以防止实验室外的人被感染为目的的。
污染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气溶胶的扩散和对病原体的直接接触。
特别是前者,仅仅靠改善操作方式是不能解决的,一般采取在隔离区和维持区之间建立气压差和对排风进行灭菌处理两种方法。
隔离区(P3实验室)应维持压差(负压)一般为-20~-50P a,使维持区到隔离区造成定向气流。
在气压不同区域之间设有气闸室,它的两边设有联锁的门,一边开时,另一边关闭,以维持压差。
整个P3实验室区域的室内压差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P2生物安全柜<P3<S P A N>实验室<气闸室<更衣室<洁净准备室<走廊2、人流、物流合理,做到不交叉污染,应有实验室门禁管理制度,仅限于预先被告知危险性、并经过特殊培训的工作人员及支援人员能够进出。
P3实验室设计要求本实验室设计要求旨在为P3实验室的建设提供指导。
P3实验室是一种高度专业化和危险性较高的实验室,主要用于进行生物安全实验。
因此,在设计实验室时必须充分考虑安全性和实用性,并满足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
本设计要求将从实验室空间规划、设备选型、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一、实验室空间规划1.实验室布局:根据实验室功能需求,合理布置实验室内的各个功能区域,包括实验室操作区、储存区、设备区、洗涤区、安全通道等。
确保实验室的工作流程合理顺畅,并保证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2.实验室面积: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和预计工作人员数量确定实验室的面积。
每个工作区域应足够宽敞,便于人员操作和设备布置。
实验室的最低要求是不低于150平方米。
3.功能区划分: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需求,确定实验室内不同区域的用途。
例如,生物安全柜应安置在操作区,并确保与其他设备和实验区域的合理协调。
4.人员通行流线:在实验室的规划中,合理规划人员的通行流线,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实验的高效进行。
例如,实验室的安全通道应保持畅通,并确保人员在进行生物安全实验时不受其他操作的干扰。
二、设备选型1.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是P3实验室的核心设备,必须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
选择适用于P3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并确保其性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2.实验设备: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选购适用的实验设备。
例如,PCR仪、离心机、显微镜等设备必须符合实验室的安全要求,并能满足实验的需要。
3.实验台和工作台:实验台和工作台应具备耐腐蚀、易清洁、耐压力和适用性强的特点。
选择符合实验室要求的材质和尺寸,并注意安装位置的合理配置。
4.储存设备:根据实验室的需要,选购合适的储存设备,例如冰箱、冷冻箱、烘干箱等。
这些设备必须符合实验室的安全要求,并能够保证样品的质量和保存条件。
三、安全防护1.实验室通风系统:实验室必须配备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的通风系统,以保证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和人员的健康安全。
p3实验室建设要求
1.实验室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满足安全、环保、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2. 实验室应具备完备的设备和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设备、实验仪器、实验设备、通风系统等。
3. 实验室应设有专业技术人员,能够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4. 实验室应定期对设备和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5. 实验室应制定完备的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规范。
6. 实验室应建立完备的实验记录和数据管理系统,能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并保证其可靠性和保密性。
7. 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实验室管理人员,能够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协调。
8. 实验室应加强与相关单位和机构的合作与协作,积极参与各种实验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 1 -。
P3生物安全实验室装修设计要求P3实验室是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用于研究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整个实验室完全密封,室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使实验室内部的气体不会泄漏到外面而造成污染。
据相关资料统计,P3实验室事故感染率30%是由气溶胶扩散引起的,而气溶胶有易生性,易散性,不易被人察觉等特点,因此在P3实验室设计时如何防止感染的发生显得非常的重要。
P3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是一套系统工程,其实验室设计有什么要求呢?一、实验室应分区。
P3实验室按功能要求划分,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洁净区主要包括洗涤室、准备室、更衣室、浴室、机房、监控室、储藏室等。
各功能区与人流的关系为:人员进入:公共清洁区-更衣室-缓冲间-半污染区-缓冲间-污染区。
人员退出:污染区-缓冲间-半污染区-缓冲间-淋浴间-更衣室-公共清洁区。
各功能区与物流的关系为:物流进入:清洁区-双扉传递窗-半污染区-双扉传递窗-污染区。
二、压力梯度设计。
合理的压力梯度关系到P3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和工况稳定以及实验人员的舒适性,负压越大,对围护结构气密性要求越高,初投资和运行费用也越高,负压太小则会对实验室安全带来隐患。
因此整个P3实验室压力梯度需要综合平衡,每级级差负压值取-10~―15Pa为宜,主实验室相对应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应小于-30Pa。
三、实验室洁净度和换气次数P3实验室属生物洁净室范畴,它即要考虑尘埃数又要计算细菌数。
生物实验室对负压要求严格,但对室内洁净度要求不是很高,我们取定主实验室和内准备为一万级,其它区域为十万级。
四、实验室空调系统P3实验室必须是全新风空调系统,不允许回风。
全新风空调系统投资大,能耗高。
与我国现行节能标准有矛盾,但P3实验室建筑面积较小,空调工作时间为间断性,为确保使用的安全性,采用直流式空调系统是必要的。
我们通过围护结构的严密性来降低送风量,而对围护结构进行保温减少冷热负荷损失,最大限度减少P3实验室运行费用,使它能安全、经济、合理地运行。
VOLAB 实验室设计之P3 实验室规范要求P3实验室设计平面布置及设施P3实验室按功能要求划分,分为洁净区和非洁净区,洁净区包括洁净准备区,一更,淋浴室,二更,气闸室,P3实验室,消毒室;非洁净室有机房和走廊。
对P3实验室的布局,应考虑以下原则:1)P3实验室设计平面布置对有生物危险性的P3实验室,要做成负压,以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外逸。
因此它不仅要求除菌、更要进行隔离处理。
隔离方式一般采用一次隔离和二次隔离。
一次隔离就是病原体和实验者之间的隔离,是以防止实验人员被感染为目的的。
主要用生物安全柜和罩式防护衣方式。
为了防止病原体从实验室漏到外部环境中,而把实验室和外界隔断,即是二次隔离。
二次隔离就是实验室和外界之间的隔离,是以防止实验室外的人被感染为目的的。
污染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气溶胶的扩散和对病原体的直接接触。
特别是前者,仅仅靠改善操作方式是不能解决的,一般采取在隔离区和维持区之间建立气压差和对排风进行灭菌处理两种方法。
隔离区(P3实验室)应维持压差(负压)一般为-20~-50Pa,使维持区到隔离区造成定向气流。
在气压不同区域之间设有气闸室,它的两边设有联锁的门,一边开时,另一边关闭,以维持压差。
整个P3实验室区域的室内压差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P-Ⅱ生物安全柜<P3实验室<气闸室<更衣室<洁净准备室<走廊2)人流、物流合理,做到不交*污染应有实验室门禁管理制度,仅限于预先被告知危险性、并经过特殊培训的工作人员及支援人员能够进出。
并贴有警告标志及生物性危险标志。
由于该P3实验室小,又不经常使用。
主要做到人流与物流的分开,污染物品与洁净物品的分离。
即:人流方向:入:走廊—更鞋、一次更衣—二次更衣-- 气闸室—P3 实验室出:P3实验室—气闸室—淋浴--- 更衣、更鞋—走廊;物流方向:洁净物品或不能进行灭菌物品从双面互锁结构传递窗入P3实验室;需灭菌物品从双门传递灭菌器,或密封后经传递窗入,再经高压灭菌器灭菌后进入P3实验室;在传递窗下方设消毒渡槽,对某些不能高压灭菌物品可通过盛有消毒液的药液传递窗传递,使容器外侧受到灭菌处理。
P3实验室设计规范要求一、概述(略)二、设计依据1、<W H O<S P A N>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1993年);2、<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1997年)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1984)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 B J19-87)5、<消毒管理办法>(卫生部1992)6、甲方提供的实验室平面布置图等有关技术资料和要求;三、平面布置及设施P3实验室按功能要求划分,分为洁净区和非洁净区,洁净区包括洁净准备区,一更,淋浴室,二更,气闸室,PⅢ实验室,消毒室;非洁净室有机房和走廊。
对P3实验室的布局,应考虑以下原则:1、平面布置对有生物危险性的P3实验室,要做成负压,以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外逸。
因此它不仅要求除菌、更要进行隔离处理。
隔离方式一般采用一次隔离和二次隔离。
一次隔离就是病原体和实验者之间的隔离,是以防止实验人员被感染为目的的。
主要用生物安全柜和罩式防护衣方式。
为了防止病原体从实验室漏到外部环境中,而把实验室和外界隔断,即是二次隔离。
二次隔离就是实验室和外界之间的隔离,是以防止实验室外的人被感染为目的的。
污染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气溶胶的扩散和对病原体的直接接触。
特别是前者,仅仅靠改善操作方式是不能解决的,一般采取在隔离区和维持区之间建立气压差和对排风进行灭菌处理两种方法。
隔离区(P3实验室)应维持压差(负压)一般为-20~-50P a,使维持区到隔离区造成定向气流。
在气压不同区域之间设有气闸室,它的两边设有联锁的门,一边开时,另一边关闭,以维持压差。
整个P3实验室区域的室内压差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P2生物安全柜<P3<S P A N>实验室<气闸室<更衣室<洁净准备室<走廊2、人流、物流合理,做到不交叉污染,应有实验室门禁管理制度,仅限于预先被告知危险性、并经过特殊培训的工作人员及支援人员能够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