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交换律(下载)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四年级数学:交换律★这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交换律》,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交换律是被普遍使用的一个数学名词,意指能改变某物的顺序而不改变其最终结果。
交换律是绝大部分数学分支中的基本性质,而且很多的数学证明需要倚靠交换律。
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乘法都满足交换律。
在小学课本中的表述如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a+b=b+a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a×b=b×a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 P29/例2(加法结合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水平,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等等。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二、新授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
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
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40+56=56+40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根据学生的举例,实行板书。
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板书:a+b=b+a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
符号表示:△+☆=☆+△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总结出:(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
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
出示:(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7个运算定律一、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二、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或a+b+c =a+(b+c)三、减法性质(1)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
a-b=(a+c)-(b+c)或a-b=(a-c)-(b-c)(2)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
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
a-b=(a+c)-b=差+c或a-b=(a-c)-b=差-ca-b=a-(b+c)=差-c或a-b=a-(b-c)=差+c(3)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
a–b-c= a-(b + c)四、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a×b = b×a五、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 =(a×b)×c或a×b×c = a×(b×c)六、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 + b) ×c= a×c+b×c 或(a - b)×c= a×c-b×c七、乘法的其他运算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
a×b = (a×c) ×( b÷c)八、除法的运算性质(1)商不变性质,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四年级数学必考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附专项练习及答案)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它是一种简算定律,在小学四年级均有涉及。
乘法交换律是乘法运算的一种运算定律。
主要公式为ab=ba(注意,在乘法与数字中,乘号用·表示,列:a·b=b·a或:ab=ba)。
作用:它可以改变乘法运算当中的运算顺序,在日常生活中乘法交换律运用的不是很多,主要是在一些较复杂的运算中起到简便的作用。
应用:(1)因数中间有零或者未尾有零交换位置相乘一般情况下可以简便计算过程。
(2)其中一个因数由重复的数字组成的,利用交换律计算也有简便。
运算例题如: 3×4×5=3×5×4=605.5×9×10=5.5×10×9=55×9=495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定义: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运算方法:主要公式为(a×b)×c=a×(b×c),它可以改变乘法运算当中的运算顺序 .在日常生活中乘法结合律运用的不是很多,主要是在一些较复杂的运算中起到简便的作用。
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注意:乘法结合律不适用于向量的计算。
例子:69×125×8=69×(125×8)=69×1000=6900什么是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
用字母表示:(a+b)x c=axc+bxc还有一种表示法:ax(b+c)=ab+ac示例25×404=25×(400+4)=25×400+25×4=10000+100=10100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25×37+25×3=25×(37+3)=25×40=1000乘法分配律还可以用在小数、分数的计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