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业新品种
- 格式:docx
- 大小:10.52 KB
- 文档页数:1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圣豆3号李春燕 刘传祥 岳 鹏 曹基秋 胡晓青 黄发领 牛曰华(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济宁272400)摘要:圣豆3号是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于2009年以济5075为母本、郑980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蛋白大豆新品种。
该品种蛋白质含量为48.64%,属于高蛋白大豆品种,满足当前食品加工业对高品质大豆的要求。
圣豆3号于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豆20200006;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220043。
对圣豆3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进行介绍,为圣豆3号在江苏南部和长江流域适宜区域的种植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大豆产业发展。
关键词:大豆;圣豆3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既是优良蛋白以及动物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1],又是主要的油料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2]。
我国进口的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其副产品豆粕用于动物饲料,国内生产的非转基因大豆主要满足食用大豆需求。
大豆制品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植物蛋白食物,大豆蛋白具有使用地域广、应用领域广的特点。
选育高蛋白大豆品种,对发展我国大豆产业、保持大豆产品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夏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济5075为母本、郑980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2010年去伪存真后收获F1种子,2010年冬至2013年夏在海南三亚和山东嘉祥利用系谱法选育,2013年秋获得综合性状优良的优势株系。
2014-2015年在山东嘉祥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品系S15CB004综合表现突出,定名为圣豆3号。
2015-2016年参加山东圣丰种业组织的多点鉴定试验,2年产量均比对照品种增产极显著,表现为熟期适中、株型收敛、分枝较多且紧凑、抗倒性强、田间抗病性好等特点,推荐参试[3]。
2017-2018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2019年晋级生产试验,因其产量、抗性及品质表现优异,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豆20200006)。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建议1农业育种科研与良种生产现状1.1育种科研中国现有农业科研机构1100多个,从事育种科研的专业研究所达400多个,建国以来共育成各类农作物品种5000余个,搜集、整理种质资源35万份以上,科研育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新品种无论在增产,还是在抗病、抗虫、抗旱等方面,都比老品种有了较大的改进,特别是在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等新品种的选育方面,一些品种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的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数量正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从1999年3月—2022年12月2日,我国国内共申请农业植物新品种权5441项,授权1866项,其中大田作物4805项,授权1731项;具体包括水稻1662项(授权703项)、玉米2004项(授权717项)、普通小麦507项(授权184项),年申请量进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员国排名前4位。
10年间全国选育的新品种数量为新中国成立50年的1/4,平均每年通过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140多个。
全国种植面积6.67万公顷以上的水稻、玉米、小麦品种中,国审占60%~70%。
例如2000年审定的郑单958玉米品种,2001年种植面积22.60万公顷,2022年发展到400多万公顷,居全国玉米品种种植面积之首位;国审水稻品种金优207、两优倍九,种植面积均在6.67万公顷以上;国审小麦品种郑麦9023,种植面积达到133.33万公顷。
在育种方法上,植物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育种也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1.2良种生产目前我国持证种子生产企业达7580家,甘肃省有200家。
70%的种子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99%的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能力。
种业主体呈现多元化,有改制的股份制种子公司,有新兴的民营种子公司,有科研院所开设的种子公司,还有一批享受优惠条件“下海”学人兴办的种子公司,其中一些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继合肥丰乐种业成为“中国种业第一股”之后,紧接着隆平、亚华、秦丰、敦煌、登海、华冠等种业成功地进入资本市场,特别是北京奥瑞金种业公司成为首例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上市的中国种业公司。
优质小麦新品种中育8号
一、品种介绍: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长期承担国家科技攻关、“863”等重点科研项目,中育8号是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以金囤种业为核心,通过育种联系单位与农场、原种场、种子公司等种子繁殖、经营联系单位开展广泛合作,种子管理部门的参与、监督、协调、管理,以品种为纽带,经济利益为依托,用“育、繁、推、产、供、销”一体化模式开展该项目的试验研究工作,实现加速推广应用中育8号的目的。
2、实行品种的完善提高,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同步进行相互促进的方法,对中育8号存在的耐寒性等问题进行系统选育,改进提高;利用生产试验、示范完善配套栽培技术;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再发现问题,再反复改进提高。
3、落实各项任务和措施。
任务到人,加强技术交流、指导。
在第一阶段的工作基础上,找准中育8号的最适宜种植区域,加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力度,采用高产高效示范田创牌子,大面积开发见效益,规模化种植培育市场的技术路线。
目前,该品种使用权已转让给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并由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申报新品种的保护。
二、经济效益:该联系单位在两年的项目资助期内,育种家种子的销售收入、净利润、税额分别达到637万元、92.8
万元和45万元。
社会效益:两年共安排育种家种子田200hm2,原种田1.33万hm2,辐射推广面积累计66.67万hm2。
区试多点平均产量为461.2千克,比对照平均每亩产443.8千克,每亩增产17.4千克。
两年总增产小麦1.78亿千克,创造经济效益累计3亿元以上。
2019,47(3):12-15[6]杨松涛,乔帅,王芳,廖安忠,宋伟,谭文芳.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川薯225选育及栽培技术.贵州农业科学,2022,50(1):1-6 [7]付玉凡,张启堂,谈锋,杨春贤,张明生.甘薯新品种”渝苏30”选育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7(1):83-87[8]张超凡,黄光荣,周虹.食用型甘薯新品种湘薯17号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中国甘薯育种与产业化.中国作物学会,2005:82-84[9]祁秀平,王洋,张海,刘峰.甘薯新品种”徐吉薯4号”的选育及栽培.吉林农业,2015,24(12):56[10]王钊,刘明慧,高文川,石晓昀.陕西关中地区鲜食甘薯轻简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种业,2020(2):65-67(收稿日期:2022-05-27)国审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科大1026王林生1 王新天2,3 张雅莉1,3 马指挥1 王世雨1郭 媛1 杨晓雨1 魏 青1 韩 睿1(1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市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洛阳471023;2河南大学,开封475000;3河南神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郑州450001)摘要:科大1026是以半冬性优质多穗型小麦品种豫麦46 为母本、半冬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405为父本,采用常规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半矮秆、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麦20210044),已被列为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指导性计划主导品种。
关键词:小麦;优质强筋;新品种;科大1026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有超过1/3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口粮[1-2]。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3-6]。
稳定和发展小麦生产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对小麦育种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高产、绿色和安全已成为育种的重要目标,也成为育种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2014·09蓟马防效在77.00%以上,对叶蝉防效在79.80%以上,其中苦参碱B 1和B 2施药7d 后对叶蝉防效为92.30%和91.30%,与对照600g/L 吡虫啉悬浮剂相比,苦参碱B 和苦参碱C 具有持效期长和速效性强的特点。
参考文献[1]雷斌,胡爱芝,王东,等.18.6%拌福乙种衣剂防治棉花蓟马的效果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12):2530-2533.[2]王洪跃,王少山,张东海,等.新疆棉蓟马发生危害及防治[J].中国棉花,2004,26(8):38-39.[3]秦道正,肖强,王玉春.危害陕西茶区茶树的小绿叶蝉种类订正及对我国茶树小绿叶蝉的再认识[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5):124-134,140.[4]刘政,孙艳,蒋欢,等.0.3%苦参碱水剂等新型药剂对北疆棉蚜防效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056-7057.[5]付颖,王常波,叶非.我国苦参碱农药研究应用概况[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26(12):30-33.[6]贾彦霞,朱春花,马丁.几种药剂防治温室黄瓜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J].北方园艺,2012(22):138-140.根据《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第十五条规定,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订委员会2013年审定通过了57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
其中小麦5个,水稻2个,甜瓜4个,油菜2个,玉米11个,大豆3个,油葵5个,食葵2个,棉花23个。
在上期农作物新品种简介(一)中棉花品种已介绍了5个,现将另外18个棉花品种简介如下。
5棉花5.6新陆早62号由新疆石河子棉花所和新疆石河子庄稼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外引第七师农科所材料系9为母本,自育早熟、抗枯萎病品系995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组合号H0174。
该品种生育期124d ,植株筒形,株型紧凑,普通叶形,叶片中等大小,单铃重6.0g ,衣分43.8%,籽指9.8g ,吐絮畅且集中,含絮较好,霜前花率92.9%左右,断裂比强度29.9cN/tex ,马克隆值4.3,整齐度指数85.3%。
·32·种业导刊,2019年第5期Journal of Seed Industry Guide我国发布四大作物绿色品种指标体系为深入贯彻201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绿色品种更新换代,近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发布关于印发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绿色品种指标体系,有利于做好四大作物绿色品种筛选、评价、推介等工作,并结合实际研究推进其他作物绿色品种选育推广,为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提供有力支撑。
(人民日报)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年申请量居世界第一近日,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举办的中国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20周年座谈会上了解到,2018年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达到4800多件,相当于前10年的申请总量,2017年、2018年的申请量连续位居世界第一。
农业植物新品种权是指完成育种的单位或个人对其得到授权的农作物新品种依法享有的独占权,与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一样属于知识产权范畴。
1999年,我国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为第39个成员,同时开始受理国内外植物新品种权。
截至目前,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超过2.6万,授权近1.2万件。
品种保护工作促进了农业新品种的选育推广。
授权品种中涌现出郑单958、扬两优6号、济麦22、中黄13等优良品种,推动了品种更新换代,良种在农业科技贡献率中的比重达到45%。
目前我国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大豆五大主要农作物70%以上的主导品种都申请了品种保护,推广面积占其主导品种推广总面积的80%。
在新品种权的有效激励下,我国种子企业投资育种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企业正逐步成为商业化育种主体。
2011年以来,企业品种权年申请量已经连续8年位列第一,涌现出隆平高科、垦丰种业、登海种业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依然面临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保护力度不够、侵权成本较低、维权手段较少等问题,要尽快构建中国特色的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加快推动《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加大对侵权假冒行为打击力度,推动将品种权纳入知识产权严重失信主体联合惩戒清单。
中国种业新品种
中国种业近年来推出了很多新品种,以下列举几个:
水稻:超级稻杂交稻、高粱稻杂交稻、钢铁稻等。
小麦:强筋小麦品种“中原1号”、弱筋小麦品种“华麦16”等。
玉米:双优玉米种“金华秆秆1号”、黄淮旱地玉米“硕黄2号”等。
蔬菜:紫球茄子“紫金一号”、黄瓜种“新丰丰2号”等。
水果:桂圆种“红心优异”、蜜橘种“丰蜜柑”等。
草地:杂交狗牙根草种“华草1号”、多年生黑麦草“中麦1号”等。
这些新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适应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有助于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