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级重点学科定量考核指标体系及分值
- 格式:doc
- 大小:112.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医院重点学科、特色专业考核评估标准一、医疗工作(140分)(一)医疗质量(70分):考核指标——治愈好转率(10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10分),出入院诊断符合率(10分),甲级病案率(10分),日常医疗质量检查(30分)医疗质量分=治愈好转率×10+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10+出入院诊断符合率×10+甲级病案率×10-乙级病案数+医疗质量检查分(二)工作效率(15分):考核指标——床位使用率(10分)工作效率分=床位使用率×15(三)工作数量(40分):考核指标——门诊量,出入院人数与手术例数非手术科室工作数量分=(门诊量较上一年增加率+出院人数较上一年增加率)×30+25手术科室工作数量分=(门诊量较上一年增加率+出院人数较上一年增加率+手术例数较上一年增加率)×30+25 (四)医疗缺陷(15分):考核指标——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出现一例赔偿额高于1万的医疗纠纷扣2分,出现一例医疗事故扣10分。
二、教学工作(70分)(一)临床带教(15分):考核指标——本科理论授课课时数,进修医师人数临床带教分=本科理论授课课时数×0.1+进修医师人数×1(二)学术交流(40分):考核指标——参加学术活动人次,举办或承办学术会议次数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4分/人次;国内学术会议:2分/人次;省内学术会议:1分/人次举办或承办国际性学术会议:20分/次;国内学术会议:10分/次;省内学术会议:5分/次(三)研究生教育(15分):考核指标——博导/硕导数,培养博士/硕士生数博导:6分/人;硕导:3分/人培养博士生:1分/人;培养硕士生:0.5分/人三、科研工作(140分)(一)成果(35分):省部级:一等奖:15分/项;二等奖:10分/项;三等奖:7分/项;厅局级:一等奖:5分/项;二等奖:2.5分/项;三等奖:1.5分/项(二)课题(40分):课题分=国家级划拨经费×0.8+省部级划拨经费×0.5+厅局级划拨经费×0.3+横向经费×0.1(三)论文(40分):SCI:5分×影响因子/篇;特类:2分/篇;核心A:1分/篇;B:0.5分/篇(四)著作(25分):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10分/人;副主编:6分/人省科技出版社:主编:5分/人;副主编:2.5分/人山东大学出版社:主编:2分/人;副主编:0.5分/人四、学术队伍(70分)(一)学科带头人(20分):考核指标——学术团体(医学会、药学会、抗癌学会、医师学会等)任职,杂志编委全国学会主委:20分;副主委:15分;常务理事(秘书):10分;理事(委员):8分省级学会主委:12分;副主委:8分;秘书:4分;理事(委员):3分核心期刊杂志主编:10分;副主编:6分;编委:2分(二)人员结构(25分):考核指标——高级职称人数人员结构分=正高人数×5+副高人数×3(三)梯队建设(25分):考核指标——职工学位梯队建设分=博士学位人数×4+硕士学位人数×2五、管理工作(80分)(一)社会效益(20分):考核指标——病人满意度社会效益分=病人满意度×20(二)经济效益(50分):考核指标——科室年收入增长率,药品比例经济效益分=(1+科室年收入增长率)×25+(40%或60%-药品比例)×100(三)资料管理(10分):检查学科或专业建设资料,发现一处弄虚作假扣1分,缺一项扣1分。
省重点研发计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说明:原则上不超过10%且85分以上为优秀,70—
85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省重点研发计划绩效跟踪评价指标体系
说明:原则上不超过10%且85分以上为优秀,70—85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省实验室体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说明:85分以上为优秀,70—85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省技术创新中心体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说明:85分以上为优秀,70—85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总分:按照不超过10%的比例且85分以上为优秀,70—85分为良好,60—
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省级科技人才计划评价指标体系
说明:85分及以上为优秀,70—85为良好,60—7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河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说明一、总体说明1、本评估指标体系共分5大项33条目,总权重为20,满分为100分。
每个条目分A、B、C、D四档,•分别记5、4、3、2分,再乘以权重,即为该条目得分,达不到D档的,该条目记0分。
2、指标中学术梯队人数按2008年12月31日实际在册教师统计,其它各项的统计时间为2004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
3、每个重点学科至少报3个以上研究方向。
每个方向限报1名学术带头人,并指定最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
每个研究方向不少于4人(含方向带头人).4、科研获奖限指国家、省(部)组织评审的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奖、社科成果奖,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以获奖证书原件为依据。
5、科研项目或横向课题,必须出具任务书或协议。
子课题的下降一档计算。
6、发表论文被三大索引收录的(文科为SSCI),必须出具索引证明。
国内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
二、有关项目说明1-3、1-4、1-5、1-6计算方法:每个方向带头人分别打分,然后取平均值。
例如:某学科有5个研究方向,5个带头人分别对应指标体系的A、B、C、D、D以下,则该学科得分为:权重*(5+4+3+2+0)/5。
3-1 国家级重点项目或500万元以上(文科2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国家一般项目、省部重点项目或20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文科10万元以上);省部级一般项目或10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文科5万元以上);厅局级重点项目或5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文科2万元以上)每项分别按当量10、5、2、1计算。
人均科研项目当量值=科研项目当量/人数。
各级项目只限项目负责人。
子课题下降一档计算。
•同一项目在同一学科只计算一次。
3-4 国家级一、二等奖分别按当量50、20计算; 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记10、5、2;厅局级一等奖记1。
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量化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学科单位(盖章)填报时间山东省卫生厅科技教育与国际合作处目录说明-----------------------------------------------1 评分汇总表-----------------------------------------4 第一部分学科发展方向------------------------------5 第二部分学术队伍----------------------------------6 第三部分学术交流与合作----------------------------7 第四部分人才培养----------------------------------8 第五部分科研水平----------------------------------9 第六部分保障条件---------------------------------10 第七部分学科管理---------------------------------11 第八部分临床指标-------------------------------- 12说明一、指标体系中所列各项内容的自评时间范围为二O一O年一月一日至二O一二年六月三十日,共计两年半。
二、第一部分学科发展方向中,发展方向指标共5项内容,每项做不到酌情扣1-6分,并需在自评记录中注明主要研究方向(最多两个)。
发展水平指标共3项内容,每项做不到根据程度酌情扣分。
近期研究指标共4项内容,每项做不到酌情扣1-5分,并需在自评记录中注明近期研究的主要课题名称及来源(最多两项)。
三、第二部分学术队伍中:1、学术带头人的社会兼职包括中华医学会、中医药学会、药学会、预防医学会及省医学会、中医药学会、药学会、预防医学会各分会任职情况,其他社会团体兼职不在统计之列,技术荣誉称号指与业务工作有关的称号,如“长江学者”、“突贡专家”等,级别应与授予称号的政府部门的级别相一致。
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一、学科建设情况评价指标1.学科建设规模指标:总体规模、师资队伍、科研经费等;2.学科建设质量指标:科研成果、科技产出、学术影响等;3.学科建设效益指标: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
二、学科建设环境评价指标1.学科建设政策指标:学科建设政策、财政支持、人才政策等;2.学科建设基础指标:教学设施、实验室设备、医疗资源等;3.学科建设支撑指标:学术期刊、数据库、硬件和软件平台等。
三、学科建设过程评价指标1.学科建设规划指标:学科发展战略、目标规划、组织管理等;2.学科建设投入指标:经费投入、人才引进、科研项目等;3.学科建设管理指标: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人事任免、科研组织等。
四、学科建设成果评价指标1.学术水平指标:学术论文、科研项目、学术会议等;2.科技创新指标:科技成果转化、专利技术、科技奖励等;3.人才培养指标:研究生培养、人才引进、学科带头人等。
五、学科建设社会贡献评价指标1.社会影响指标:学科发展对社会、经济、卫生等方面的影响;2.科学普及指标:科普工作、健康教育、社会服务等;3.国际交流指标:国际合作、学术交流、学科对外影响等。
在评估体系中,各个指标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综合反映了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状况和发展水平。
评估指标的确定和使用是根据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旨在科学指导学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促进学科的持续发展和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该指标体系是2024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科建设的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因此,为了更好地评估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情况,有必要及时更新和调整评估指标体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的要求。
同时,评估不仅是为了发现问题和不足,更重要的是为下一步的学科建设提供方向和改进措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评价项目和评价要素学术水平(分值22)围绕本学科文献整理与研究、内涵与外延的确定及名词术语的标准化开展研究的工作情况,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在国际、国内同类学科中所处的水平和地位,其学术创新与特色,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以临床疗效为核心的中医药学术水平提高的意义与作用,学术交流开展的情况。
学科队伍(分值16)学科队伍结构状况和发展潜力,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等的学术水平、学术思想和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学科队伍人才的培养措施和效果。
人才培养(分值16)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机制、规模和水平;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规范、方法与手段的更新等课程建设水平。
科学研究(分值18)承担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数量;科研成果的水平及国际国内对其的评价;科技成果、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显示度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
条件建设(分值18)仪器设备的数量、水平和管理满足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的状况;部(局、省、区、直辖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图书信息、情报资料和校园网络建设情况;后勤保障的力度;学科自身建文史及自我发展的能力。
管理水平(分值10)对学科建设实行目标、组织、运行、经费管理的状况与效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分值及内涵解释一、指标体系分值1.学术水平(22)研究方向(3)学科水平(4)*创新与特色(6)学术影响(6)学术交流(3)2.队伍建设(16)队伍结构(4)*学科带头人水平(4)学术带头人水平(3)后备学术带头人水平(2)培养机制(3)3.人才培养(16)*高层次人才培养(8)课程建设(8)4.科学研究(18)*科研课题(6)*科研成果与转化(7)论文及论著(5)5.条件建设(18)*基地建设(8)公共辅助体系(3)经费筹措能力(3)仪器设备水平与应用(4)6.管理水平(10)*目标管理(3)组织管理(2)运行管理(3)经费管理(2)二、指标体系内涵解释按A、B、C、D级打分,共100分。
重点学科准入考核评分表评分细则一、本次考核评分为百分制,满分100分。
二、每一项分为A、B、C、D四个级别,评分时只需在相应分值后“□”打“√”即可。
三、每一项评分标准:1、第一项:近三年科技工作开展情况○1论文发表情况A: 文章数达标,且有核心期刊B:文章数达标,无核心期刊C:文章数较少D:无文章发表○2院三新项目申报情况A:申报5项及以上B:申报3-4项C:申报1-2项D:无申报○3院三新项目获奖情况A: 获奖3项及以上B:2项获奖C:1项获奖D:无获奖○4科研项目申报情况A:申报5项及以上B:申报3-4项C:申报1-2项D:无申报○5科研项目获奖情况A: 获奖3项及以上B:2项获奖C:1项获奖D:无获奖2、第二项:近三年日常工作开展情况○1业务指标完成情况A:完成情况好,超额完成目标值B:完成情况较好,能够达到目标值C:完成情况一般,离目标值有距离D:完成情况差,与目标值相差甚远○2质控指标完成情况A:控制良好,完全符合主管部门要求B:均达标,控制尚可C:大部分质控指标能达标D:质控指标达标情况差3、第三项:学科队伍建设情况○1学科带头人职称A:主任医师B:副主任医师C:主治医师D:主治以下○2学科带头人在相关学术组织或医学期刊任职情况A:省级及以上任职B:市级任主要职务C:市级任职D:无○3人员结构合理度A:人才梯队建设合理,初、中、高级职称完备,有研究生学历B:人才梯队初具规模,初、中、高级职称不完备,有研究生学历C:有高级职称人员或研究生学历D:人才队伍不合理4、第四项:学术氛围建设○1近三年科室人员进修情况A:3人次以上B:2人次C:1人次D:无○2近三年举办继教项目情况A:每年均主办过市级继教项目,且承办省级继教项目B:每年均主办市级继教项目C:1-2次市级继教项目D:无5、第五项:学科建设方案A: 设计完整、合理B:设计较合理C:设计有欠缺D:无重点学科准入考核评分表。
附件2
省部级重点学科定量考核指标体系及分值
注:(1)评分等级为A.权重系数1.0,即A=1.0;B=0.7;C=0.5。
(2)每项得分公式为:得分=分值×评分等级;
(3)学科业绩定量评分,在表格材料核实后,即可由管理工作人员评出。
省部级重点学科定性考核指标体系及分值
学科名称
注:(1) 学科带头人需按上述指标进行汇报和答辩。
(2) 学科定性评分,由学术专家及管理人员组成的专家组评出,每位专家评出后再进行平均计算,即得出该学科的定性评分。
学科评估总分= 0.6×定量评分+0.4×定性评分。
校级重点学科定量考核指标体系及分值
注:(1)评分等级为A.权重系数1.0,即A=1.0;B=0.7;C=0.5。
(2)每项得分公式为:得分=分值×评分等级;
(3)学科业绩定量评分,在表格材料核实后,即可由管理工作人员评出。
校级重点学科定性考核指标体系及分值
学科名称:
注:(1) 学科带头人需按上述指标进行汇报和答辩。
(2) 学科定性评分,由学术专家及管理人员组成的专家组评出,每位专家评出后再进行平均计算,即得出该学科的定性评分。
学科评估总分= 0.6×定量评分+0.4×定性评分。
2006 年学科评估指标系统(人文社科类)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所有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百分比学术队伍专职教师与研究人员总数国家要点学科数科研基础省部级要点学科数教育部人文社科要点研究基地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异成就一等奖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异成就二等奖数获奖状况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异成就三等奖数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异成就一等奖数科学研究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异成就二等奖数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异成就三等奖数在国内中心期刊发布学术论文篇数人均在国内中心期刊发布学术论文篇数发布学术论文状况SSCI 及 A & HCI 收录论文篇数人均 SSCI 及 A & HCI 收录论文篇数第一版专著数科研经费状况近三年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近三年人均科研经费近三年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国家级特等奖数获奖状况国家级一等奖数国家级二等奖数授与博士学位数学生状况授与硕士学位数人材培育当前在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留学生数全国优异博士学位论文数学术名誉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材培育学术名誉2006 年学科评估指标系统(医学类)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所有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百分比院士人数专职教师与研究人员总数国家要点学科数、国家要点实验室数国防要点实验室数科研基础省部级要点学科数、省部级要点实验室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国家级一等奖数国家级二等奖数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数获奖、专利状况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数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数发明专利数在国内中心期刊发布学术论文篇数人均在国内中心期刊发布学术论文篇数发布学术论文状况SCI 收录论文篇数人均 SCI 收录论文篇数第一版专著数近三年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科研经费状况近三年人均科研经费近三年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国家级特等奖数获奖状况国家级一等奖数国家级二等奖数授与博士学位数学生状况授与硕士学位数当前在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留学生数全国优异博士学位论文数附件 4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材培育学术名誉2006 年学科评估指标系统(理学类)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所有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百分比院士数长江学者、国家优异青年基金获取者数新世纪人材(跨世纪人材)专职教师与研究人员总数国家要点学科数、国家要点实验室数、国防重科研基础点实验室数省部级要点学科数、省部级要点实验室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获奖状况国家级奖数(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在国内中心期刊发布学术论文篇数人均在国内中心期刊发布学术论文篇数SSCI 及 SCI 收录论文篇数发布学术论文状况EI 收录论文篇数人均 SSCI 及 SCI 收录论文篇数人均 EI 收录论文篇数第一版专著数近三年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科研经费状况近三年人均科研经费近三年境外合作科研项目经费国家级科研项目数获奖状况国家级优异教课成就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授与博士学位数学生状况授与硕士学位数当前在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留学生数学位论文获奖状况全国优异博士学位论文数全国优异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数2006 年学科评估指标系统(工学类)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所有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百分比院士数学术队伍长江学者、国家优异青年基金获取者数新世纪人材(跨世纪人材)专职教师与研究人员总数国家要点学科数、国家要点实验室数、国防重点实验室数科研基础省部级要点学科数、省部级要点实验室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国家级奖数(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获奖、专利状况发明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发明专利数科学研究在国内中心期刊发布学术论文篇数人均在国内中心期刊发布学术论文篇数发布学术论文状况SSCI 及 SCI 收录论文篇数EI 收录论文篇数人均 SSCI 及 SCI 收录论文篇数人均 EI 收录论文篇数近三年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科研经费状况近三年人均科研经费近三年境外合作科研项目经费国家级科研项目数获奖状况国家级优异教课成就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授与博士学位数学生状况授与硕士学位数人材培育当前在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留学生数学位论文获奖状况全国优异博士学位论文数全国优异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数学术名誉2006 年学科评估指标系统(农学类)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所有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百分比院士数学术队伍长江学者、国家优异青年基金获取者数新世纪人材(跨世纪人材)专职教师与研究人员总数国家要点学科数、国家要点实验室数、国防重点实验室数科研基础省部级要点学科数、省部级要点实验室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获奖、专利状况国家级奖数(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发明专利数科学研究在国内中心期刊发布学术论文篇数人均在国内中心期刊发布学术论文篇数发布学术论文状况SSCI 及 SCI 收录论文篇数EI 收录论文篇数人均 SSCI 及 SCI 收录论文篇数人均 EI 收录论文篇数近三年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科研经费状况近三年人均科研经费近三年境外合作科研项目经费国家级科研项目数获奖状况国家级优异教课成就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授与博士学位数学生状况授与硕士学位数人材培育当前在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留学生数全国优异博士学位论文数学位论文获奖状况全国优异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数学术名誉2006 年学科评估指标系统(管理类)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所有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百分比院士数学术队伍长江学者、国家优异青年基金获取者数新世纪人材(跨世纪人材)专职教师与研究人员总数国家要点学科数、国家要点实验室数、国防重点实验室数科研基础省部级要点学科数、省部级要点实验室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教育部人文社科要点研究基地数获奖状况国家级奖数(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在国内中心期刊发布学术论文篇数科学研究人均在国内中心期刊发布学术论文篇数发布学术论文状况SSCI 及 SCI 收录论文篇数A&HCI、 EI 收录论文篇数人均 SSCI 及 SCI 收录论文篇数人均 A&HCI及 EI 收录论文篇数近三年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科研经费状况近三年人均科研经费近三年境外合作科研项目经费国家级科研项目数获奖状况国家级优异教课成就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授与博士学位数学生状况授与硕士学位数人材培育当前在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留学生数全国优异博士学位论文数学位论文获奖状况全国优异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数学术名誉。
(1)校级以上重点学科量化达标基本分值
2)院级重点学科按量化考核得分拨款
2) 量化计算办法
1、项目:国家级6分/项,省部级4分/项,教育厅3分/项,市科技局2分/项,院级1分/项。
横向项目分值:200万-250万;(国家级项目) 6分;100万-200万(省级项目相当) 4分;50万-100万(市厅级项目相当) 3分。
项目得分按30%折算。
(250万以上按相应档次折算)
2.论文及著作。
论文:《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中国社会科学》、《是求》5分/篇;三大索引3分/篇(SCI一区和二区发表文章5分/篇,SCI三区和四区发表文章4分/篇);CSSCI或A&HCII收录、一级学报、权威(发明专利)3分/篇(项),核心(一般专利)2分/篇(项),一般1分/篇。
文章计分就高不就低,不能重复计算。
著作:专著和教材主编记4分/部,其余参编2万字以上记一篇一般期刊文章(书中有说明);公开出版的论文集主编按1篇核心期刊论文计算;在公开出版的论文集上发表文章按一篇一般期刊文章计算(一人只计一篇,第二篇按0.5篇一般期刊文章计算)。
论文及著作得分按50%折算。
3.获奖: 国家级(9、8、7分/项),省部级(6、5、4分/项),教育厅、市科技局
(3、2、1分/项),获奖得分按20%折算。
4.学科总分=论文(著作)总分×50% +项目总分×30% +获奖总分×20%-扣分。
5.应拨款计算:实拨款经费X= 实得分×应拨总经费/应得总分。
(理学类)
(理学类)
注:遴选新增重点学科时,二级指标“学校配套经费落实使用情况”按零分计,分数计入二级指标的“管理制度”
注:遴选新增重点学科时,二级指标“学校配套经费落实使用情况”按零分计,分数计入二级指标的“管理制度”
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人文社科类)
注:遴选新增重点学科时,二级指标“学校配套经费落实使用情况”按零分计,分数计入二级指标的“管理制度”
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人文社科类)
注:遴选新增重点学科时,二级指标“学校配套经费落实使用情况”按零分计,分数计入二级指标的“管理制度”
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工、医、农学类)
注:遴选新增重点学科时,二级指标“学校配套经费落实使用情况”按零分计,分数计入二级指标的“管理制度”
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工、医、学类)
注:遴选新增重点学科时,二级指标“学校配套经费落实使用情况”按零分计,分数计入二级指标的“管理制度”。
附件3
省部级重点学科定量考核指标体系及分值
注:(1)评分等级为A.权重系数1.0,即A=1.0;B=0.7;C=0.5。
(2)每项得分公式为:得分=分值×评分等级;
(3)学科业绩定量评分,在表格材料核实后,即可由管理工作人员评出。
省部级重点学科定性考核指标体系及分值
学科名称
注:(1) 学科带头人需按上述指标进行汇报和答辩。
(2) 学科定性评分,由学术专家及管理人员组成的专家组评出,每位专家评出后再进行平均计算,即得出该学科的定性评分。
学科评估总分= 0.6×定量评分+0.4×定性评分。
校级重点学科定量考核指标体系及分值
注:(1)评分等级为A.权重系数1.0,即A=1.0;B=0.7;C=0.5。
(2)每项得分公式为:得分=分值×评分等级;
(3)学科业绩定量评分,在表格材料核实后,即可由管理工作人员评出。
校级重点学科定性考核指标体系及分值
学科名称:
注:(1) 学科带头人需按上述指标进行汇报和答辩。
(2) 学科定性评分,由学术专家及管理人员组成的专家组评出,每位专家评出后再进行平均计算,即得出该学科的定性评分。
学科评估总分= 0.6×定量评分+0.4×定性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