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大量的历史背景、艺术流派和艺术家个人经历等内容。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外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知识点,下面我们将对一些关键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古代美术史知识点古代美术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从洞穴壁画开始逐渐演化到后来的壁画、雕塑等形式。
同样古代美术的知识点也非常丰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古埃及艺术:埃及艺术受到宗教和神秘主义的影响,注重描绘物体的平面。
其代表作有金字塔、斯芬克斯等。
2. 古希腊艺术:希腊艺术以人体为中心,追求完美的肌肉线条和比例。
著名的希腊雕塑家有菲迪亚斯、普拉克西特利斯等。
3. 古罗马艺术:罗马艺术继承希腊艺术的传统,擅长建筑和壁画创作。
在建筑方面,罗马的斗兽场、庞贝古城等都是著名作品。
4. 古印度艺术:印度艺术以宗教题材为主,注重几何形状和色彩的运用。
象岗巴奇石窟寺院和泰姬陵等都是印度艺术的代表作。
二、中世纪美术史知识点中世纪美术史是指从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段时期。
在这一时期,基督教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的艺术创作。
以下是一些中世纪美术史的知识点:1. 拜占庭艺术:拜占庭艺术注重宗教和象征主义的表达,以镀金的壁画和圆形拱顶为特点。
2. 罗曼式艺术:罗曼式艺术以宗教建筑为主,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形式上的装饰。
3. 哥特艺术:哥特艺术追求垂直感,建筑上运用了尖拱、飞扶壁等技术,创造出宏伟而富有气势的教堂。
三、文艺复兴美术史知识点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以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对古典文化的重新推崇为特点。
以下是一些文艺复兴美术史的知识点:1. 意大利文艺复兴: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弗拉·布鲁内莱斯基和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为代表,注重再现人体的比例和构图,追求艺术与科学的统一。
2. 北方文艺复兴:北方文艺复兴以阿尔布雷希特·杜勒、卡尔·冯·普罗希等艺术家为代表,注重通过绘画表达宗教思想和社会现象。
文艺复兴的美术特点
1、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伟大变革和思想上的革命,这个时期艺术的繁荣在漫长晦暗的中世纪后显得尤为振奋和夺目,成就和影响使得后人不懈追溯和探索却再也没有达到过。
2、张开眼睛看人和张开眼睛看世界。
艺术的首要任务是描写人和人存在的世界,于是出现了大量的肖像画和风景画。
3、宗教题材的世俗化倾向,但艺术家常常是照着现实生活中的人来刻画圣母、圣婴和其他宗教传说中的人物。
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大多带有欢乐和愉快的情绪。
4、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除了文学、哲学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
5、建筑、雕刻和绘画可以各自独立发展,艺术逐渐从僧侣手中解放出来转移到专业工匠手中,促使了美术家队伍的扩大,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风格流派。
中西方艺术发展异同辨析【摘要】在这篇文章中,将对中西方艺术发展进行异同辨析。
将比较古代艺术发展在中西方的差异和共同点,探讨中世纪艺术在两个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然后,重点分析文艺复兴对中西方艺术的影响,展示其在艺术领域的重要性。
接着,将比较现代及当代艺术在中西方的发展情况,探讨其中的异同之处。
分析当代全球化对中西方艺术的影响,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比辨,将对中西方艺术发展的异同进行总结,并尝试从中得出结论。
这篇文章将从不同时期和不同角度探讨中西方艺术发展的异同之处,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关键词:中西方艺术发展、异同比较、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现代艺术、当代艺术、全球化、结论。
1. 引言1.1 中西方艺术发展异同辨析概述中西方艺术发展异同辨析一直是艺术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中西方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各自拥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
在古代,中西方艺术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古希腊罗马艺术注重表现肉体之美和神话题材,而中国古代艺术更加注重象征性与精神性的表达。
中世纪时期,西方的宗教艺术占主导地位,而中国的艺术表现则更多体现出儒家与道家的哲学思想。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西方艺术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而中国艺术则更多沿袭传统风格。
现代及当代艺术领域,中西方的艺术交流更加频繁,艺术形式和思想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当代全球化对中西方艺术的影响愈加显著,艺术家们在跨文化的交流中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和创作灵感。
通过对中西方艺术发展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表现形式和内涵的异同,推动文化交流与艺术创新。
2. 正文2.1 古代艺术发展比较在古代,中西方的艺术发展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古代中国,艺术主要体现在绘画、雕塑和工艺品等领域。
中国古代绘画以山水、花鸟为主题,强调意境的表达,追求精神上的超凡境界。
而古代西方艺术则更多地表现为史诗、雕塑和建筑,讲究神话、历史和人物的塑造。
美术史从古至今的美术发展历程美术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与表达。
从远古时代至今,美术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带领读者回顾美术史的重要里程碑,探索美术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带来了世界上各种不同风格和技法的艺术作品。
1. 史前美术:在上万年前的史前时代,人类已经开始进行岩画和壁画的创作。
这些史前美术作品以动物图案和人物形象为主,通过线条和颜料等简单工具表现出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这种原始的美术创作形式直接反映了当时人类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感知与表达。
2. 古代美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古代文明的兴起也催生了世界各地的古代美术。
在古埃及,壁画和石碑上的浮雕成为了记录神话、宗教和法律的载体。
在古希腊和罗马,雕塑和绘画成为了展示理想化人体和神话故事的方式。
而在中国,古代绘画以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为主题,追求意境和写意的表达。
3. 中世纪美术:进入中世纪时期,以天主教为主导的宗教信仰成为美术创作的中心。
各地的教堂和大教堂上绘满了宗教题材的壁画和镶嵌画。
这些作品以表现虔诚信仰和宗教教义为目的,形成了独特的宗教艺术风格。
同时,中世纪的书法和装饰手稿也成为了美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精美的插图和装饰元素。
4.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美术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
艺术家们开始以人体为中心,追求经典美和逼真再现。
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等艺术家的杰作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
此外,文艺复兴还推动了绘画、雕塑、建筑等不同艺术门类的融合与发展,为后来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5. 现代美术: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艺术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印象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视觉表达方式,强调光线和色彩的变化。
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艺术流派相继兴起,艺术家们开始追求个人表达和观念创新。
此外,摄影、电影、装置艺术等新兴媒介的出现也为美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
中西方艺术历史背景与时代发展的关系艺术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一种方式,它与历史背景和时代发展息息相关。
中西方的艺术历史背景和时代发展各自独具特色,相互影响并共同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艺术的历史背景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中西方艺术历史背景的对比1. 中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中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异导致其艺术历史背景的差异。
在中国,社会结构主要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统治者崇尚文人雅士的审美理念,创造了文人画、山水画等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
而在西方,封建制度相对较早瓦解,市民社会的兴起促进了艺术的多样化发展,艺术家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宗教信仰是中西方艺术历史背景差异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佛教、道教等宗教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教题材的绘画、雕塑、建筑等形式广泛存在。
而在西方,基督教是主流宗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居多,尤其是宗教绘画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巅峰。
3. 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也决定了艺术历史背景的不同。
中国古代注重礼教思想,提倡稳重、内敛的审美观,强调“以文化服人”。
而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个性的发展,更加追求真实与创新,艺术作品更加直接表达个体的情感和观点。
二、中西方艺术时代发展的对比1. 古代艺术时代中西方古代艺术时期都有各自独特的发展。
在中国,陶器、青铜器等古代艺术品展现了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工艺技法,而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艺术交流得以加强。
在西方,古埃及艺术、古希腊艺术等都是古代艺术的瑰宝,它们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主题为后世艺术家提供了灵感。
2. 中世纪艺术时代在中世纪,中国的艺术发展受到了佛教的广泛影响,宗教题材的绘画和雕塑充斥着整个社会。
与此同时,宋代的山水画和元代的文人画也逐渐兴起。
而在西方,中世纪的艺术主要以宗教题材为主,尤其是大教堂的建筑和壁画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艺术形式。
3.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是中西方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世界主要艺术形式和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一、绘画艺术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创世纪》、拉斐尔《圣母子》等。
2.印象派:莫奈《睡莲》、雷诺阿《船上的午餐》、梵高《向日葵》等。
3.现代艺术:毕加索《格尔尼卡》、杜尚《尿斗》、米罗《哈里昆的狂欢》等。
4.抽象表现主义:杰克逊·波洛克《1号1948》、威廉·德库宁《女人与自行车》等。
5.中国古代绘画:唐代韩干《照夜白图》、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
二、雕塑艺术1.古希腊雕塑:菲迪亚斯《宙斯》、普拉克西特列斯《尼多斯阿芙罗狄忒》等。
2.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大卫》、贝尼尼《圣彼得大教堂》等。
3.现代雕塑:罗丹《思想者》、亨利·摩尔《斜倚的人体》等。
4.装置艺术:克里斯托和让娜-克劳德《巴黎塞纳河两岸的围栏》等。
三、建筑艺术1.古埃及建筑:金字塔、卡纳克神庙等。
2.古希腊建筑:帕台农神庙、宙斯神庙等。
3.罗马建筑:万神殿、斗兽场等。
4.中世纪欧洲建筑: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等。
5.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圣彼得大教堂、莎士比亚剧场等。
6.现代建筑:联合国总部大厦、悉尼歌剧院等。
四、音乐艺术1.西方古典音乐:巴赫《马太受难曲》、莫扎特《安魂曲》、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等。
2.浪漫主义音乐: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等。
3.现代音乐:约翰·凯奇《4分33秒》、乔治·克拉姆《黑色安息日》等。
4.中国传统音乐:古琴《高山流水》、二胡《梁祝》等。
五、戏剧艺术1.西方古典戏剧: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等。
2.现代戏剧:贝克特《等待戈多》、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等。
3.中国传统戏剧:京剧《霸王别姬》、越剧《红楼梦》等。
六、电影艺术1.好莱坞电影:斯坦利·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马丁·斯科塞斯《好家伙》等。
2.法国新浪潮:弗朗索瓦·特吕弗《枪火》、让-吕克·戈达尔《呼吸》等。
美术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美术基础理论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艺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技巧和历史。
以下是一份美术基础理论的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习者检验和巩固他们的理论知识。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艺术家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 A. 达芬奇- B. 米开朗基罗- C. 毕加索- D. 梵高答案:A2. 色彩的三原色是什么?- A. 红、黄、蓝- B. 红、绿、蓝- C. 橙、黄、绿- D. 黑、白、灰答案:A3. 透视法中,一点透视也被称为什么?- A. 线性透视- B. 大气透视- C. 色彩透视- D. 焦点透视答案:D二、填空题4. 在绘画中,________是指物体表面受到光照后所呈现的色彩。
答案:明暗5. 速写是一种快速捕捉对象形态的绘画方式,它强调的是________和表现力。
答案:线条6. 雕塑艺术中的“浮雕”是指在平面上雕刻出凸起的形象,根据凸起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中浮雕和高浮雕。
答案:低浮雕三、简答题7. 简述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答案:印象派绘画强调光线和色彩的表现,画家们通常在户外直接作画,捕捉自然光线下的色彩变化。
他们使用短而分散的笔触,避免混合色彩,而是将色彩以斑点的形式直接涂在画布上,让观众在一定距离上感受到色彩的混合效果。
此外,印象派画家还倾向于表现日常生活场景和瞬间感受,而非传统的历史或神话题材。
8. 描述一下构图在绘画中的作用。
答案:构图是绘画中安排视觉元素的艺术,它决定了作品的整体感觉和观众的视线流动。
良好的构图可以增强作品的平衡感、节奏感和重点突出。
构图的技巧包括使用不同的形状、线条、质感和色彩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深度感,以及通过对比和重复来强化主题。
四、论述题9. 论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与中世纪艺术的主要区别。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中世纪艺术相比,有几个显著的区别。
首先,文艺复兴艺术强调人文主义,关注人的理性和情感,而中世纪艺术则更侧重于宗教主题和神性的表现。
中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的关系刘亚-制造学院-05中世纪就是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到大约1450年意大利文艺复兴为止,前后大约一千年的时间。
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
因此,也有人将中世纪美术称为基督教美术。
但是,中世纪艺术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和文艺复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却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
同时,古罗马帝国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并不可能完全放弃已经根深蒂固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式样上,而且有一个漫长的融合改造的过程。
中世纪的根本特点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正是这个特点,决定了欧洲中世纪艺术的根本特点:艺术的主题是神。
在中世纪的人们看来,神与人是对立的:神是永恒的,人是暂时的;神是全能的,人是软弱的;神是智慧的,人是愚蠢的;神是至善的,人是有罪的。
所以,艺术应当表现神,歌颂神。
基督教中的上帝是最完美、最神圣的存在,人们愿把最好的献给上帝。
于是,作为神灵的居所——教堂,人们不遗余力的将其修缮为当时最完美、最神圣的建筑。
中世纪建造的许多大教堂就堪称是建筑艺术史上的奇葩。
中世纪哥特式艺术的特点是:高高的尖顶直指蓝天直指苍穹,它把你的视线一直向上引导,那上面是神居住的地方!哥特式教堂把你带入了人间的天堂,它的内部是富丽堂皇的玻璃镶嵌幕墙,是金碧辉煌的圣殿,你仿佛步入了天堂,它表现了浓浓的宗教情感。
与哥特建筑一起而生的是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
这种画也成为不识字信徒们的圣经。
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天堂,各式圣者登上了色彩绚丽的玻璃窗,酷似丰富多彩的舞台画面。
当人们走近教堂不仅产生对天国的神幻感,也产生装饰美感。
由于它是玻璃画能依据光线的穿透而生艳,以其光色的奇妙而引人入胜。
哥特式雕塑是教堂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它的人物形象开始保持独立的空间地位,追求立体造型,力求符合真实的形象,追求自然生动的塑造,使人体逐渐丰满起来,衣褶也随之有了结构的变化,使人感到衣服里面是实在的人体。
026ART PANORAMA 2007・04国际美苑我们置身于绘画艺术的历史长廊,欣赏艺术大师们的作品,每每折服于他们精湛的技艺,同时我们更惊叹艺术长河的博大,为我们呈现出精彩的艺术瑰宝。
不同的时代,绘画艺术总是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是因为,任何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都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表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
如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特征就有着显著的不同。
一、绘画艺术作为一种表现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与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中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形成、发展和繁荣的时期,也是古希腊、罗马艺术衰落、宗教艺术兴起的时期。
当时的欧洲社会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
宗教在世界广大地区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许多国家成为“国教”。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宗教为高层统治阶级所极力吹捧,是他们用来统治广大人民思想的工具。
因而处于统治地位的宗教意识决定了中世纪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都要服务于它。
绘画文/刘烨黄信初艺术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也要满足中世纪统治者宣传宗教思想、巩固其对人们思想活动统治的要求。
因此,中世纪的绘画艺术就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成为“图画的圣经”,充当着上帝与教会“代言人”的角色。
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大量的绘画作品中感受到这一特征。
例如,在中世纪很流行的马赛克镶嵌画中有一幅很具代表性的作品,这就是意大利拉文纳“圣威塔尔教堂”中纪念查士丁尼大帝和他的皇后西奥朵拉的壁画。
查士丁尼是6世纪拜占庭的皇帝,他积极崇奉基督教。
在欧洲,基督教会已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维护着封建制度。
这幅壁画表现的是,在灿烂的黄色马赛克底色上,查士丁尼大帝身穿紫红色长袍,手捧献金宝盒,他的两边是着华服的拉文纳主教马克西米安和官员们,加上侍从武官,恰好构成十二门徒之数,画面人物正面拉长排成横列,显得肃穆、庄重,色彩和明暗变化纯粹、简洁,强调的是神圣和威仪,中间的查士丁尼看起来就像是耶稣的化身了。
欧洲文艺复兴南北方美术的差异及原因当时间的脚步进入中世纪,西方人终于开始被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神灵”所禁锢,失去了作为人的意义所在,成为上帝的“神学奴仆”。
在此期间,艺术家不能表现自我,完全服从于上帝。
这种禁锢人们思想的行为最终走上了衰亡。
“文艺复兴” 原意为“古代文化的复兴”或译为“古典风格的再生”。
意大利艺术家瓦萨里的《绘画、雕塑、建筑名人传》中,最先使用这一词语来概括那个时期文艺活动的特点。
一、尼德兰绘画特点继意大利之后,尼德兰也逐渐出现了新文化的曙光,成为第二个全面进入文艺复兴的地区尼德兰早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其性质和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属于同一范畴。
1. 凡•埃克兄弟的细腻画风尼德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注重于现实生活的变现,充分反映了当时城市市民阶层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因此,他们特别强调了绘画作品题材的世俗性;同时,由于这种绘画史从中世纪哥特式祭坛画和拜占庭的小型细密画演变而来的,因而它便显出前列的装饰趣味,画家们又非常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因此,整体画面给人的视觉感受相对比较呆板且不够生动。
2•作为尼德兰文艺复兴最早的奠基人,凡•艾克兄弟无疑是我们首先要介绍的。
胡柏特•凡•艾克是哥哥,他应该称得上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最早的奠基人。
扬•凡•艾克是弟弟。
他可以称得上尼德兰文艺复兴艺术最早的奠基人。
他们兄弟俩的《根特祭坛画》是一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也是他们最著名的代表作。
作品虽然取材于圣经中的宗教故事,但画面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却具有人世间的生活气息;尤其是内层中央部分的主体画面——《羔羊的礼赞》,更是充满了人世间的欢乐;那些生动的天使形态完全没有一点神的韵味,完全是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这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带有人文主义世俗倾向性的意义,给处以中世纪哥特式艺术氛围中的尼德兰画坛带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此外扬•凡•艾克还画了许多肖像作品如《阿尔诺芬尼夫妇》、《提摩大•李尔肖》、《包红头巾的男子》等。
世界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文化、信仰和审美观念。
世界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丰富多样,每个时期都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和风貌。
本文将从史前艺术、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现代艺术等五个时期来探讨世界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
史前艺术史前艺术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起源于公元前30000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
史前艺术主要以壁画、岩画和雕塑等形式呈现。
最有代表性的是法国阿尔代舍洞穴壁画,描绘了当时狩猎、战争和祭祀活动的场景。
这些作品具有简洁而生动的造型,展示了人类对于自然和宇宙的认知。
古代艺术古代艺术是从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起源的艺术形式。
古埃及艺术以宏伟的金字塔和雕塑为代表,强调永恒和神圣。
古希腊艺术注重人体的完美表现,以雕塑和建筑为主要表现形式。
古罗马艺术则吸收了希腊艺术的特点,强调实用性和实用性,并在建筑和雕塑方面有所创新。
中世纪艺术中世纪艺术是指公元5世纪至15世纪的艺术风格,包括了拜占庭艺术、罗曼式艺术和哥特式艺术等。
拜占庭艺术以宗教题材为主,以镶嵌和壁画为主要手法,追求宗教感和庄严感。
罗曼式艺术以宏伟的大教堂建筑和雕塑为代表,注重纹饰的丰富和壮观。
哥特式艺术则以尖拱形建筑和精细雕刻为特点,突破了传统的建筑形式,追求美的统一和宗教的内涵。
文艺复兴艺术文艺复兴艺术是起源于意大利的艺术运动,兴起于14世纪末至16世纪初。
文艺复兴艺术倡导人文主义和对人的关注。
在绘画方面,文艺复兴艺术家们注重透视和人体比例的准确表现,以达到更真实、更具艺术感的效果。
著名的文艺复兴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现代艺术现代艺术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艺术形式。
这一时期,艺术家们开始追求个人表达和审美的多样性,艺术形式也趋于多元化。
印象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运动相继兴起。
其中,印象派追求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注重感官体验;立体主义则注重结构和几何形态的表现;超现实主义通过离奇和梦幻的图像反映内心的情感;抽象表现主义则以表达艺术家内心感受为核心,追求情感的抒发。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特点在15世纪初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开始在欧洲大陆上蓬勃发展。
绘画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为突出的艺术形式之一,成为了欧洲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表达方式。
在这一时期,绘画艺术呈现出了几个特点。
首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呈现出了对自然和人体的高度关注。
在中世纪,宗教性质的艺术主导着形式,艺术家们将自己对宗教内容的理解注入到艺术作品中。
但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了自然和人体。
他们通过对人体和自然的研究,发展了一种新的技巧(如透视法),以便具体表现和表达人体和自然的真实形态。
其次,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呈现出了对光和色彩的热爱。
在世俗艺术的影响下,艺术家们追求视觉上的效果和美感。
他们发现,通过对色彩和光影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逼真。
因此,艺术家们开始探索如何使用颜料和光线来表现感觉和情感。
此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还呈现出了对中世纪绘画风格的反叛精神。
在中世纪,绘画艺术通常被用来传达宗教信息,因此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通常都比较单一。
但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渴望创造更加多样化和真实的形象。
他们摆脱了一些传统的符号语言,使用自己对视觉艺术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风格。
最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呈现出了对美的崇尚。
在社交礼仪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下,艺术家们开始创造一些真正令人愉悦的艺术作品。
他们用艺术理解和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和追求,致力于创造高质量的画作,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的学者》等作品。
总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具有对自然和人体的高度关注、光和色彩的热爱、反叛中世纪绘画风格的精神和对美的崇尚等特点。
这种丰富和多样的绘画风格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造力,成为了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艺术艺术史时期划分知识点艺术史是研究艺术发展历程和各个艺术时期的学科,通过对不同艺术时期的划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艺术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艺术史时期划分知识点。
第一部分:古代艺术时期在艺术史上,古代艺术时期通常指艺术发展的早期阶段,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为代表。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注重描绘人类形象,强调人体的比例和和谐美。
艺术作品多以神话、历史和英雄故事为主题,形式上讲究对称、平衡和秩序感。
第二部分:中世纪艺术时期中世纪艺术时期是指公元5世纪至15世纪的欧洲艺术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主要受到基督教信仰的影响,注重表现宗教主题和宗教故事。
绘画、雕塑和建筑都与教堂建筑紧密相连,艺术形式上强调平面排列和华丽的装饰。
第三部分: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指15世纪至17世纪的欧洲艺术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对古代艺术的追求。
文艺复兴艺术家追求真实和自然,注重研究人体解剖和透视法,绘画作品更加逼真。
建筑方面也出现了新的风格,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建筑。
第四部分:巴洛克艺术时期巴洛克艺术时期是指17世纪至18世纪的欧洲艺术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追求宏伟和壮观,强调动态和浪漫的效果。
巴洛克绘画注重光影效果和情感表达,雕塑作品充满动感和装饰,建筑方面采用了复杂的曲线和雕刻。
第五部分:现代艺术时期现代艺术时期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艺术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印象派、立体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相继涌现,艺术家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了革新和挑战。
现代艺术强调个人表达和创新,形式多样化,作品主题也涵盖了社会问题和个人情感。
结论:通过对艺术艺术史时期的划分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背景、风格和特点。
不同时期的艺术体现了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差异,在对比中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和欣赏艺术的魅力。
因此,学习艺术史时期划分知识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两时期圣母形象之比较作者:沙海朋来源:《美术界》 2010年第2期圣母,圣子耶稣的母亲,是西方基督教文化中被众生所信仰与尊敬的女神,集爱和正义于一身。
传说中的圣母是可以普度众生、救人于危难的一座真神,也是一位温柔娴静、慈爱和善、伟大的母亲形象。
在基督教文化盛行的中世纪以及后来呼唤人性觉醒的文艺复兴时期,圣母形象都不可避免地成为艺术家所表现的主题。
在由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时期,由于精神信仰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绘画中所呈现的圣母形象也发生着变化。
本文将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对两个时期圣母形象进行比较分析。
两时期圣母形象的比较我们从库柏的《圣母与圣婴》和拉斐尔的《草地上的圣母》对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这两个时期的作品先作一个感性的认识。
图1中的圣母庄重威严地坐在宝座中,头戴王冠并略微向下倾斜,面无表情,脸部被纱巾包裹,双目朝向画面之外,右臂怀抱圣婴,左臂横搭在腿前,两腿僵硬地放在椅子前方,背景被金黄色调所笼罩。
这是中世纪常见的圣母的造型和色调。
画面装饰意味浓重,王冠、光环、天使等标志性事物构成了天国的情境,洋溢着宗教气息,使人感到敬畏、仰慕。
图2是美丽的人间田园景象,丝毫没有宗教的肃穆气氛。
在稳定的金字塔构图中,圣母位于画面中央,身穿红衣蓝袍,双手自然垂下,护佑着正在嬉戏玩耍的圣子和圣约翰,两腿的摆放轻松自如。
再看圣母的脸,面色红润,五官恰到好处地融于脸部,表情的描绘逼真细腻而又不失生动。
在这里,画家赋予了圣母以民间女子的形象:有血有肉、表情丰富、姿态自然、举止典雅的高贵女子。
我们只有从她头顶若隐若现的光环才能辨别出她神圣的圣母身份。
如图所示,我们可以清晰地辨认出两种圣母形象的不同格调:从人物造型上看,图1展示的是一位神圣、肃穆、庄严的女神,图2展示的是一位是美丽、优雅、慈爱的民间女子;从画面色彩上看,一个色调单纯、色彩明亮鲜丽,一个则是色调整体统一,色彩自然柔和。
这是我们感受到的第一视觉印象。
尼德兰文艺复兴绘画的成就
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成就集中反映在绘画上。
15世纪尼德兰画派成就非常突出。
尼德兰画派的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祭坛画与独幅木板画。
因为尼德兰美术脱胎于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使得尼德兰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有比较浓郁的宗教气息,总的绘画倾向是:严肃、静穆,人物形象不够生动自然。
另一方面,尽管这些作品大多表现了传统的宗教题材,却由于画家对描写世俗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兴趣大大增长,作品中便不时体现出现实主义倾向。
在尼德兰画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还有扬·凡·艾克和胡伯特·凡·艾克兄弟两个画家——尼德兰画派的奠基人。
他们的共同作品是《根特祭坛画》,弟弟扬·凡·艾克的作品是《阿尔诺芬尼夫妇肖像》。
这两幅作品都是美术史上的名作。
你会发现虽然他们的题材不同,但都处理非常严谨且细腻,给人以十分庄重的感觉,无论是神像还是人像,在具有宗教沉重之感的同时,画家开始更加注意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根特祭坛画》中礼拜羔羊的场景就是非常世俗写实的手法,《阿尔诺芬尼夫妇肖像》中新婚夫妇也被誉为西方写实肖像画的开端,表情上开始有了变化,室内的所有物品均刻画的十分细腻,此时画家正在开始追求客观的真实性。
欧洲中世纪的绘画艺术特点:
中世纪基督教美术主要功能在于塑造礼拜像,利用偶像来引导他们的信仰,成为宣传教义的“石头圣经”。
基督教美术还作为装饰美的表现,它不仅是为了满足视觉的审美,更重要的是为了显示出教堂内部空间的神秘化,使信徒们宛如身临一种超现实的天国之中。
实际上基督教美术只是宗教教义的图解,所以面对文盲的广大信徒必须是简洁明快,一目了然,产生精神的感染,这就形成了中世纪美术的独特风格,成为超现实的精神形象符号,充满非自然的神性而无人性。
中世纪美术是西方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之一。
它改变了希腊美术、罗马美术的传统,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形式和内容体系,成为特定时期人们生活、观念、思想、感情的特殊形式的表现。
中世纪美术属于基督教美术。
作为宗教信仰和神学的表达形式,这种艺术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强调所谓精神世界的表现。
为此,它往往以夸张、变形,改变真实空间序列等多种手法来达到强烈表现的目的。
中世纪的绘画,人物形象呆滞、画面中充满了神学思想,缺乏真实的科学性和人类本身的自然性。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特点:
人物形象生动、自然,并富有科学的理性。
是真正的自然与人的融和。
强调人性崇高与身心的全面完美,重视世俗的现实生活,反对神学权威和封建特权。
新美术创作的真实完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丰富的现实情景,就最能体现这种思想,
产生最为广泛和强烈的反应。
文艺复兴美术作为西方近代美术的源头,它的基本风
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
在造型艺术方面,它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
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从而使它得以达到古典艺术之后一个新的高峰,在风格
和技法上它和东方艺术以及一切近代之前的艺术有本质区别。
在建筑艺术方面,它以恢复古典建筑传统为首任,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性法
则,从而奠定了西方近代建筑延续数百年的典范形制。
在社会身份和专业教育方面,
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也经历了从中世纪转向近代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