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

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高中生,在高一阶段学习信息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有一些必备的知识点是我们应该牢记于心的。下面,我将介绍一些高一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的知识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输入、处理、输出。

3. 计算机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千字节、兆字节、千兆字节等。

4. 计算机的数值系统: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5.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二、操作系统知识

1. 操作系统的作用: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2.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Mac OS、Linux等。

3. 操作系统的功能: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等。

三、网络知识

1. IP地址的概念和作用:用于标识网络上的设备,分为IPv4和IPv6两种格式。

2. 常见的网络协议: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3. 常见的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

4. 网络安全知识:防火墙、加密技术、网络攻击类型等。

四、数据库知识

1. 数据库的概念和作用: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提供数据的查询和操作功能。

2.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3.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创建数据库、创建表、插入数据、查询数据等。

五、编程知识

1. 常见的编程语言:C、Java、Python等。

2. 基本的编程思想:顺序、选择、循环。

3. 常见的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等。

4. 常见的算法: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

六、多媒体技术知识

1. 图像处理知识:像素、分辨率、色彩模式等。

2. 声音处理知识:采样率、位深度、声道等。

3. 视频处理知识:帧率、分辨率、编码格式等。

高一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就是以上这些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和网络的运作原理,掌握基本的

编程技能,提高信息化素养。希望同学们能够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信息技术考试知识点汇总

高一信息技术考试知识点汇总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科学和技术学科,是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在高一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本文将对高一信息技术考试的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同学们更 好地备考。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定义和特点: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自动接受和处理数 据的电子设备,其特点包括高速度、精确性、可靠性和存储能力 大等。 2. 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3. 计算机软件分类:计算机软件主要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其中,系统软件用于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而应用软件 用于完成用户各种任务需求。 二、数据表示与处理

1. 二进制和十进制转换:计算机中的数据以二进制形式表示,要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可使用位置计数法。 2. ASCII码和Unicode码:ASCII码是一种将字符与二进制数对应的编码方式,而Unicode码则是一种用于表示所有字符的标准码。Unicode码的常用表示方式是UTF-8。 3. 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常见的数据类型有整型、浮点型、字符型等。而数据结构则是用来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常见的数据结构有线性表、树、图等。 三、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 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 网络协议的作用和分类: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在进行通信时遵循的规则。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和HTTP协议等。

3. 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互联网是由众多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 而成,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 1. 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Mac OS等,每种操作系统都有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2. 办公软件的功能和应用:办公软件是指用于办公和处理文件 的应用软件,常见的办公软件有Microsoft Office和WPS Office等。 3. 文件管理和操作:文件管理包括文件的创建、复制、移动、 删除等操作,同时还要注意文件的存储路径和命名规则等。 五、数据库管理与编程 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数据库是用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 仓库,由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本文档为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的完整参考范本,包含了详细的章节和内容细化。以下是该文档的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3.计算机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4.计算机的存储方式和计算机的内存 5.计算机的主要外部设备 6.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 二、信息与网络安全 1.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的概念 2.计算机与防治 3.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 4.网络攻击与防范措施

5.密码学与数据加密 三、数据库基础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3.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操作语言 4.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5.数据库的查询和更新操作 四、多媒体技术 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2.图像处理与图像压缩技术 3.音频技术与音频压缩算法 4.视频技术与视频压缩算法 5.动画技术与动画制作软件 五、软件工程基础 1.软件工程的概念和原理 2.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与模型 3.软件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

4.软件设计与实现 5.软件测试与维护 六、信息系统管理与应用 1.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 2.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3.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4.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与安全保障 5.信息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1.数据保护法:一种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的法律,用于规范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等行为。 2.信息安全法:一种法律规范信息安全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包括网络安全、个人数据安全、商业机密保护等方面。 ...

高一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概念的几种说法 (1)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2)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3)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信息。(学会区分信息(内容)和载体(物体)) (4)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2、信息的传播过程: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 (信源)(信息传递)(信宿) 3、信息的载体形式: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符号、视频、动画等 4、信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实例分析信息的特征) 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 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③时效性: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人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 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 ⑥可处理性(可增值性):玉不琢,不成器。孟浩然的诗词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 ⑦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 5、什么是信息技术(英文缩写:IT) 信息技术包括四个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核心与支柱)、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传感技术。 6、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先后顺序 ①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②文字的创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③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⑤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7、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一信息技术考试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考试知识点 高一时期是学生正式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程的阶段,对于信息 技术考试知识点的掌握,不仅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还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就来一起 了解一下高一信息技术考试知识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在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和考试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计算机基础 知识。这包括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和软件等基 本概念的掌握。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和工作原理,如CPU、内存、硬盘等;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如局域网、广域网等;熟悉各种常见的操作系统及其特点, 如Windows、Linux等;掌握不同类型的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等。 二、数据库管理 在信息化时代,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管理和存储。数据库管理 技术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重要技术。在高一信息技术考试中,我们需要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了解数据库管理系 统的功能和特点,并能够运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和查询。

三、网页设计与制作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信息技术考试中一个重要的板块。我们需要 了解网页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理,熟悉HTML、CSS等前端技术,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此外,还需要了解网页的优化 技巧和常见的网页设计规范。 四、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成为信息技术考 试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需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音频、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格式的处理和编辑,以及多媒 体软件的应用。 五、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 需要了解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密码学、 防火墙、访问控制等内容。了解网络攻击和防范的基本知识,学 会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 六、软件开发与编程

高一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选修)

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选修) 一、数据管理的基本知识 1、数据及数据类型 1)数据是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符号化表示,分为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 数据与信息的区别和联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2)理解常用的数据类型 数字型:用来存储可以进行算术运算的数字,可以是整数或是小数。 文本型:包括汉字、字母、数字、特殊符号。作为文本的数字不具数值含义,不能直接用于数字运算(如:身份证号,学号,电话号码等)日期/时间型:可以保存日期及时间 OLE型:主要指图像、声音等 是否型:也叫逻辑型 2、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 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3、认识关系数据库 (1)几个概念: 表:由记录和字段组成。 记录:表中的一行称为一个记录。 字段:每一列就是一个字段,每列的第一行是字段名称。 关键字:指能标识唯一一条记录的字段。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就是相互关联的二维数据表的集合。 1)数据库中信息以二维表的形式存储,一个数据库包含多个表 2)满足下列条件的二维表可以称为关系

①每一列的数据类型相同;②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字段; ③没有内容完全相同的行; ④任意交换两行、两列,不影响整个表的内容,也就是说,行和列的排列顺序是无关紧要的; ⑤每一个字段都是简单的数据项,而不是组合数据项。 (3)关键字是唯一标识一条记录的某个字段或若干个字段的组合 ①作为主关键字的字段不能为NULL值 ②作为主关键字的字段值不能重复 ③当不能确定任何单字段的值唯一时,可能将两个或更多个的字段组合成为主关键字 4、数据库、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 数据库(简称DB) 数据管理系统(简称DBMS);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SQL Server、Foxpro等。 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指针对某个特定目标(具备某种功能,如管理、查询等),建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如,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组成: 二、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维护 (一)数据分析与建模 1、数据库设计的过程 数据收集->数据分类、整理->画E-R图->确定关系数据模型->创建数据库

信息技术高一会考知识点

信息技术高一会考知识点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从个人生活还 是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高中 课程中,信息技术也被列为一门必修课,并且在高一会考中占有 一定的比重。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一会考中的信息技术知识点,包 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一、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硬件是信息技术的基础,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和 组成部分非常重要。在高一会考中,可能会涉及到硬件的分类、 功能以及常见的设备连接等内容。举个例子,你可能会被问到如 何连接一台打印机或显示器到计算机,并解释相关的接口标准。 此外,还应了解CPU、内存、硬盘等硬件的作用和特点。 二、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的核心,在高一会考中也常被提及。了 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 工作原理。在高一会考中,你可能会被要求解释什么是操作系统,并举例说明其常见的功能,如文件管理、内存管理、进程管理等。

此外,对常见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Mac OS等的特点和使用也 应有所了解。 三、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了解常用的应用软 件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在高一会考中,你可能会被 问及如何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套件和谷歌文档。此外,了解如何保护计算机安全,使用杀毒软件等也是非常 重要的知识点。 四、互联网与网络安全 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石,也是高一会考中的重要内 容之一。在高一会考中,你可能会被问到互联网的基本原理、组 成部分、历史发展等问题。此外,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常 见的网络攻击方式以及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五、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中的核心内容,也是高一会 考中可能出现的知识点。了解常见的编程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 原理,如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等,能够帮助我们理解

高一信息科技合格考知识点

信息科技基础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㈠、信息的基本知识 1、信息的概念:信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是一种资源,可用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 形式表达出来 * 信息是必须通过载体来呈现,同一信息可以用不同的载体来传送和存储 * 文字、消息的本身并不是信息,其所蕴含的内容才是信息。科学知识也是信息 *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包含的内容是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信息、物质、能量 2、信息的特征:传载性、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 * 传载性:信息可以传递,并在传递中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都是信息的载体,用于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的物质也是信息的载体 * 共享性:信息的共享不会产生损耗,还可广泛传播,使更多的人共享 * 可处理性:信息可以被加工、传输、存储,特别是经过人的分析、综合和提炼等加工,可以增加它的使用价值 * 时效性:信息只有准确又及时,才具有价值 3、常见的信息技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 * 信息技术(IT):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主体,促进其高 速发展 * 感测技术:获取信息的技术,如指纹识别系统、OCR字符识别软件、电子温度计等 * 通信技术:传递信息的技术,如广播技术 * 计算技术:处理信息的技术,包括对信息的编码、运算、判断等 * 控制技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逻辑判断的基础上作出决策并对操作对象实施控制 4、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获取(收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表达(发布) 5、信息科技的发展及影响 *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光学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光传输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3G) ㈡、信息与数字化 1、信息的数字化(信息编码) *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进行运算和存储,要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首先要把待处理的信息用二进制数来表示。把各种形式的信息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的过程就是信息的数字化,或者称信息的编码。 数字化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础 2、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 * 计算机内部处理信息采用二进制,其基本单位字节(B),1B=8bit(二进制位) * 二进制的特点:物理器件容易实现、运算规则简单、识别可靠性高 * N位二进制数有2n种二进制编码, N位二进制数的最大值:2n-1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总复习各知识点精华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总复习各知识点精华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 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 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会考中,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全 面的复习非常重要。本文将为大家总结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总复习各知 识点的精华。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是相对基础但又非常重 要的内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如CPU、内存、硬盘等,并掌握它们的功能和作用。其次,我们需要了解计算机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网络协议,如IP地址、TCP/IP协议等。此外,了解计算机的运行原理、操作系统的分类和功能也是必备知识。 二、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需要掌 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组成,并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和实 现方法。此外,熟悉SQL语言的使用和基本的数据库操作也是必不可 少的技能。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护措施,如用户权限管理、备份与恢复等。 三、网页设计与制作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需要掌 握HTML、CSS等前端技术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标签,并能够使用它们

进行网页的设计和排版。同时,了解网页的基本交互效果实现和响应式布局原理也是必备技能。此外,熟悉JavaScript等脚本语言的使用和基本的网页动态效果实现方法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四、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需要了解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格式,以及它们的存储和传输方法。同时,熟悉多媒体编辑软件的使用和基本的编辑技巧也是必备技能。此外,了解多媒体应用领域的发展和趋势,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将会为我们的学习和应用增添更多的乐趣和挑战。 五、信息安全与法律伦理 信息安全与法律伦理是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需要了解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常见的安全威胁,并了解常用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墙、加密技术等。此外,了解网络法律法规、版权保护等相关的法律和伦理知识也是必备的。我们还需要了解信息安全意识的养成和网络道德的培养。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总复习各知识点精华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页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安全与法律伦理等内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全面复习,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希望本文能为各位同学的复习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高一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在高一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 以便在会考中取得好成绩。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通过学习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计算机是信息技术的 核心工具,了解其基本原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了解计算机 的组成部分,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等,而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通过学 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 其次,我们需要学习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实现计算机操作的 工具,它们可以用来编写软件和处理数据。在高一信息技术会考中,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编程语言,比如Python、Java等。掌握 一门编程语言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提高我们 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知识。互联网是当 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资源。我 们需要了解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局域网、广域网等。我们还需

要了解互联网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以及如何安全地使用互联网。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和工作。 另外,我们需要学习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基本知识。在现代社会中,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资源,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学习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知识可以提高我们对数据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我们还需要学习信息安全的知识。信息安全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如何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学习信息安全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网络诈骗和数据泄露等问题,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和利益。 综上所述,高一信息技术会考的知识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编程语言、网络和互联网、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信息安全等。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提高我们的学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学习是一项持续不断的过程,希望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会考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会考 一、信息技术基础: 1、计算机知识:用户界面、外部设备和内部组件、硬件、操作系统,网络及其协议、安全防护机制等; 2、计算机程序设计:包括程序设计思维、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 3、计算机组成原理:包括CPU的结构、指令、控制和流水线的处理机制、存储器、 计算机总线、I/O接口、存储器管理系统等; 4、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原理、数字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其安全性等; 5、计算机软件:包括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形式机制、可执行文件系统、多媒体技术等; 6、计算机图形学:包括图形学的历史、造型技术、绘制技术、光栅图形技术、动画 技术、多媒体设计等; 7、图像处理:包括图像的格式、图像的处理原理、模式识别及其应用、压缩等; 8、计算机类别:包括主机、网络计算机、特殊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可编程序开关、及其应用等; 1、网络系统技术:包括网络的功能、网络的结构、网络的技术、网络的组件、网络 安全保护、网络应用等; 2、计算机病毒:包括病毒的定义、病毒的形式、病毒的传播、病毒的防护、病毒的 清除等; 3、Web技术:包括HTML语言、web服务器技术、CGI技术、javascript语言、 https://www.doczj.com/doc/0f19481254.html,技术、Servlet技术、XML技术等; 4、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宏观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分类、数据库范式、SQL 语言。 5、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包括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要求、分析的方法、模式的分析、 设计的方法、建模语言、信息安全等; 6、互联网:包括互联网的历史、组成、服务、应用、安全管理等; 7、软件测试:包括测试的定义、测试过程、不同测试方法、测试计划、测试报告及 计测试统计等;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第一册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基础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与信息载体的概念与区别 信息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例如书本上的知识、报刊上的新闻内容。而信息载体则是指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东西,只是载体,不表示内容,例如书本、图片、存有数据的U 盘。 2、信息与社会发展 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是信息、物质、能源。知识经济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或者说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是微电

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网络。 3、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包括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 1、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诞生 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计算机的发展根据组成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不同,分为四个时代: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一台较完整的微型计算机主要由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等组成。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箱。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是微机的核心部件,即运算器和控制器的集合体。 3、XXX计算机基本结构 XXX计算机基本结构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构成。 4、计算机系统基本结构 计算机系统基本结构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5、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 最小单位叫比特bit,一个或1叫一bit。字节B及KB、MB、GB的换算关系是:1Byte=8bit,1KB=1024B, 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一个中文文字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 一、知识点 1、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信息本身并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2、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 信息具有时效性。 3、信息的编码 (1)二进制代码的特征 二进制数由“0”及“1”两个数字组成,运算规则为“逢二进一”,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将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可用“除二取余”法,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可用“按权展开相加”法。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信息,但是不便于书写,在实际表示中,常常采用十六进制的形式。 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反之,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2)ASCII码的概念 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使用最广的是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标准的ASCII码用一个字节中

的7个位来表示,可以表示128种编码,其中数字、字母是按顺序依次排列的。 (3)汉字编码方案(GB2312、GBK、GB18030)及观察内码 汉字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GB2312使用2个字节编码,它包括一级汉字常用字(以拼音顺序排列)和二级汉字非常用字(以偏旁笔画顺序排列) GB18030对收录的字符分别以单字节、双字节和四字节进行编码。 用UltraEdit或WinHex工具软件观察内码时,ASCII码(英文字符)只占1个字节,汉字编码占2个字节。 (4)多媒体信息的编码 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越好,但是它的数据量也越大。 黑白位图的图像所占空间大小计算。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每个像素只需要一个位就可以表示,因此黑白位图的图像大小(字节数)计算公式为:水平像素点的个数×垂直像素点的个数/8。以一幅800×600像素的黑白图像为例,它所占的空间大小为:800×600位,即800×600/8=60000字节。 彩色图像所占空间除了它的像素点的个数之外,还及它的颜色种类的多少有关。表示颜色种类越多,色彩越逼真,所需的储存空间也越大。 4、信息技术及社会 (1)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高中信息科技会考总复习知识点上海高一信息科技

高中信息科技会考总复习知识点上海高一信息科技 信息科技基础知识梳理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的概念和特 ①常见的信息技术信息1.1 的基本知识信息的处理过程①信息科技的发展及影响① 信息:消息中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1. 东西”。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信息、物质、能源。 2. 条结合,注意简述题】【与第343.常用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信息载体:在信息传播中携带信息的媒介,是信息赖以附载的物质基础。4. 5.信息的主要特征:传载性、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等。 6.信息处理的工具:算盘、电报、电话、计算机等。计算机是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7.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指信息收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信息处理的一般要求:信息的获取要全面、信息的加工要准确、信息的表达要规范、信息的传输要 8. 安全。计算机作为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的特征:高速、自动、准确。9. ②信息的数字化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③ 字符的编码③信息与数1.2 字化②声音的编码 ②图像的编码

②数据的压缩 10.B与b:一个字节(Byte,简写为B)由8个二进制位(bit,简写为b)构成。 (1)1B=8bit (2)计算机存储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 11.数码:一组用来表示某种数制的符号。 (1)二进制的数码是:0,1 (2)十进制的数码是:0,1,2,3,4,5,6,7,8,9 (3)十六进制的数码是:0,1,2,3,4,5,6,7,8,9,A,B,C,D,E,F 12.基数:数制所使用的数码个数。 (1)二进制的基数是:2 10 )十进制的基数是:2(. 16 3)十六进制的基数是:(位权:数码在不同位置上的倍率值。13. 0312 22 2……2,,(1,)二进制数的位权从左向右依次是:0321 2)十进制数的位 权从左向右依次是:……1010(,10,,100132 3)十六进制数的位权从左向右 依次是:……16,,(1616,16 进位法则:二进制的进位原则是“逢二进一”。14. 2倒取余”。15.数制转换:二进制转十进制:“按权相加”;十进制转二进制:“除 8421”二进制转十六进制:“编码:建立数据与代码间的对应关系,需要有统一的规则,这种规则称为“编码”。16. )信息编码的意义:为了方便信息的存储、检索和使用而规定的符号系统,编码的过程是将信息按(1 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变换。【注意简述题】(2)生活中信息编码的例子:身份证号码、商品的条形码、邮政编码 模仿设计某一信息的具体编码17.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基本概念:载体承载的内容才是信息,载体形式包括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信息与物质、能量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态;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2、信息的基本特征 ①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飞鸽传书); ②共享性(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③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④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 ⑤价值相对性(信息价值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⑥时效性(老黄历看不得红灯停,绿灯行); ⑦真伪性(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 二、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新华词典》)。 ①微电子技术(基础);②计算机技术(核心);③通信技术(桥梁); ④传感技术(感官扩展)。 2、信息技术的应用 可视电话、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专家网上会诊、网上购物等。 3、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重大变革) ①语言的产生和应用;②文字的发明和使用;③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④电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⑤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①多元化;②网络化;③多媒体化;④智能化;⑤虚拟化。 5、信息技术的影响 积极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对人们学习生活的影响。 消极影响: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 一、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事物本身、他人、媒体)→采集信息→保存信息(分类保存)

上海高中信息科技会考总复习知识点_上海高一信息科技

信息科技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信息与信息技术 1. 信息:消息中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 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2. 常用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 3. 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指信息收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发布。 4. 计算机作为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的特征:高速、自动、准确。 5. B 与b :一个字节(Byte ,简写为B )由8个二进制位(bit ,简写为b )构成。 6. (1)1B=8bit 7. (2)计算机存储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 ) 8. 数码:一组用来表示某种数制的符号。 9. 数制转换 1.) 十进制和二进制对照表 十进制 二进制 表示 (365.28)10 或 365.28D (1001.01)2 或 1001.01B 数码 0,1,2,…,9 0,1 基数 10 2 位权 整数部分 从右至左第i 位的位权: 10 i-1 从右至左第i 位的位权:2 i-1 小数部分 第 j 位的位权:10 -j 第 j 位的位权:2 -j 进位规则 逢十进一 逢二进一 2.)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除二取余,逆序排列) 如:(37) 10 (100101) 2 3.) 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按权展开,逐项求和) 如:(1101.11)2 = 1x23+1x22+1x20+1x2-1+1x2-2 =8+4+1+0.5+0.25 =13.75 4. ) 十六进制和八进制 由于二进制位数较多,不便交流和记忆,因此为了书写方便还采用了十六进制和八进制的形式。 D B H D B H 0 0 0 8 1000 8 1 1 1 9 1001 9 2 10 2 10 1010 A 3 11 3 11 1011 B 4 100 4 12 1100 C 5 101 5 13 1101 D 6 110 6 14 1110 E 7 111 7 15 1111 F

2022年高中信息科技会考总复习知识点上海高一信息科技

信息科技基本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消息中故意义旳内容称为信息。信息论旳创始人香农觉得“信息是可以用来消除不拟定性旳 东西”。 2.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旳三大资源:信息、物质、能源。 3.常用旳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与第34条结合,注意简述题】 4.信息载体:在信息传播中携带信息旳媒介,是信息赖以附载旳物质基本。 5.信息旳重要特性:传载性、共享性、可解决性、时效性等。 6.信息解决旳工具:算盘、电报、电话、计算机等。计算机是常用旳信息解决工具。 7.信息解决旳一般过程是指信息收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发布。 8.信息解决旳一般规定:信息旳获取要全面、信息旳加工要精确、信息旳体现要规范、信息旳传播要 安全。 9.计算机作为常用旳信息解决工具旳特性:高速、自动、精确。 10.B与b:一种字节(Byte,简写为B)由8个二进制位(bit,简写为b)构成。 (1)1B=8bit (2)计算机存储器容量旳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 11.数码:一组用来表达某种数制旳符号。 (1)二进制旳数码是:0,1 (2)十进制旳数码是:0,1,2,3,4,5,6,7,8,9 (3)八进制旳数码是:0、1、2、3、4、5、6、7

(4)十六进制旳数码是:0,1,2,3,4,5,6,7,8,9,A,B,C,D,E,F 12.基数:数制所使用旳数码个数。 (1)二进制旳基数是:2 (2)十进制旳基数是:10 (3)八进制旳基数是:8 (4)十六进制旳基数是:16 13.位权:数码在不同位置上旳倍率值。 (1)二进制数旳位权从左向右依次是:……23,22,21,20 (2)十进制数旳位权从左向右依次是:……103,102,101,100 (3)八进制数旳位权从左向右依次是:……83,82,81,80 (3)十六进制数旳位权从左向右依次是:……163,162,161,160 14.进位法则:二进制旳进位原则是“逢二进一”。 15.数制转换:二进制转十进制:“按权相加”;十进制转二进制:“除2倒取余”。 二进制转十六进制:“8421” 二进制转八进制:“421” 16.编码:建立数据与代码间旳相应关系,需要有统一旳规则,这种规则称为“编码”。 (1)信息编码旳意义:为了以便信息旳存储、检索和使用而规定旳符号系统,编码旳过程是将信息按照一定旳规则进行变换。 (2)生活中信息编码旳例子:身份证号码、商品旳条形码、邮政编码【注意简述题】 17.模仿设计某一信息旳具体编码 18.字符编码 【例题】如图所示,是一种中文“中”旳字形码 16×16编码点阵图。如果已知该点阵第 5 行信息 旳16进制编码为3FFC,那么该点阵第7行信息 旳16 进制编码则是(318C )。 19.中文编码旳作用:中文可以被计算机存储、解决、传播和互换等。 20.中文编码旳种类:输入码、内码、字形码。 键盘输入(输入码)编码存储、解决 (内码) 显示与输出 (字形码)

高中信息科技会考总复习知识点_上海高一信息科技

信息科技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消息中有意义的容称为信息。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 西”。 2.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信息、物质、能源。 3.常用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与第34条结合,注意简述题】 4.信息载体:在信息传播中携带信息的媒介,是信息赖以附载的物质基础。 5.信息的主要特征:传载性、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等。 6.信息处理的工具:算盘、电报、、计算机等。计算机是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7.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指信息收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发布。 8.信息处理的一般要求:信息的获取要全面、信息的加工要准确、信息的表达要规、信息的传输要安 全。 9.计算机作为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的特征:高速、自动、准确。

10.B与b:一个字节(Byte,简写为B)由8个二进制位(bit,简写为b)构成。 (1)1B=8bit (2)计算机存储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 11.数码:一组用来表示某种数制的符号。 (1)二进制的数码是:0,1 (2)十进制的数码是:0,1,2,3,4,5,6,7,8,9 (3)八进制的数码是:0、1、2、3、4、5、6、7 (4)十六进制的数码是:0,1,2,3,4,5,6,7,8,9,A,B,C,D,E,F 12.基数:数制所使用的数码个数。 (1)二进制的基数是:2 (2)十进制的基数是:10 (3)八进制的基数是:8 (4)十六进制的基数是:16 13.位权:数码在不同位置上的倍率值。 (1)二进制数的位权从左向右依次是:……23,22,21,20 (2)十进制数的位权从左向右依次是:……103,102,101,100 (3)八进制数的位权从左向右依次是:……83,82,81,80 (3)十六进制数的位权从左向右依次是:……163,162,161,160 14.进位法则:二进制的进位原则是“逢二进一”。 15.数制转换:二进制转十进制:“按权相加”;十进制转二进制:“除2倒取余”。 二进制转十六进制:“8421” 二进制转八进制:“421” 16.编码:建立数据与代码间的对应关系,需要有统一的规则,这种规则称为“编码”。 (1)信息编码的意义:为了方便信息的存储、检索和使用而规定的符号系统,编码的过程是将信息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