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机房建设方案

大学机房建设方案

机房装饰工程

一、工程设计依据

(1)依据中南民族大学容灾机房建设项目技术需求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

(5)《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6)《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

(7)《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

(8)《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9)《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

(1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1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

(1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

(13)《防静电地面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1469)

(14)《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42)

(15)《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16)中南民族大学容灾机房建设项目现场实际情况。

二、机房平面设计布置

1)机房平面设计:机房109㎡、操作间16㎡、配电间13㎡、电源室45.5㎡。

2)机房平面布置设计:

a。主机房

设置接入机柜2台,机柜尺寸:800×450×2200mm;设置服务器机柜24台,机柜尺寸:600×1200×2000mm,列头柜和网络核心柜为800*1200*2000(1期只配置12台服务器机柜、1台接入机柜和一台列头柜)。

➢设置UPS配电列头柜2台。

➢设置房间级精密空调2台(1主1备),制冷量不小于20KW。湿膜新风空调1台,风量不小于7000m3/h,制冷量不小于20KW。

➢设置无管网灭火柜3套.

➢设计操作间进入主机房入口及应急门入口、货运通道3套门禁。

b.操作间

➢监控工作台2台,5P空调1台,资料柜2台,鞋柜一套,入口处设置1套门禁,。

c.配电间

➢设置配电柜5台:市电输入总柜、市电分配柜、UPS1输入输出柜、UPS2输入输出柜、两路UPS输出ATS自动切换柜;

➢UPS主机2台:不小于250KW模块化UPS。

➢设置无管网灭火柜1套,5P空调1台.

d。电源室

➢放置2台UPS后备时间4h所需的电池。

➢设置无管网灭火柜1套,5P空调1台.

三、机房壳体设计

采用焊接式屏蔽室,由优质镀锌冷轧钢板及各种型钢、异行龙骨焊接成形。支撑壳体的型钢屏蔽层地面采用3mm厚优质冷轧钢板,墙面和顶面使用2mm厚的优质冷轧钢板必须保证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龙骨选用60×40×2.0mm巨型方管密度为间距600mm,相对位置与屏蔽机房内抗静电地板支架对应,保证荷载均匀传递。顶部钢板焊接时做4/1000跨度的预起拱处理,用以保证壳体顶部受力不会下陷。壳体焊接完毕后高度为3800mm,桥架下为包梁设计。

1)地面:本工程地面采用型钢做主框架,并固定在绝缘件上,用型钢做横撑组

成网格;

2)墙面:墙体立柱采用型钢管组成网格;

3)顶面:为增加抗弯能力和分散屏蔽体重量减轻对土建地面压力,顶部主梁增加

吊点与顶部土建楼板连接,同样做绝缘处理,采用型钢管组成网格;

4)在空调附近壳体底部预留2处泄水口,放置精密空调漏水后造成壳体积水。

地面骨架布局合理,要求防静电地板支架能够压在龙骨上面,钢板焊接后不产生凸凹变形;

壳体钢板应采用相对电导率和相对磁导率高及加工成形都比较好,且性价比优的镀锌冷轧钢板,地面铺设3mm厚钢板(包含钢龙骨),墙及顶面用2mm厚钢板(包含钢龙骨);

所有钢质材料必须进行表面防锈处理;

焊接工艺采用CO2保护焊。

壳体机械性能需满足以下标准,钢板不平度≤4mm/m2,屏蔽体垂直度≤10mm,屏蔽体抗震强度≥8级;二年内变形程度:顶部下陷≤8mm,底部凹陷≤3mm.

三、机房吊顶装饰设计

3.1容灾机房内吊顶作防尘处理,并敷保温层,再用600*600mm铝合金微孔吸音

板吊顶,吊顶后室内净高2。9米。

3。2机房顶面采用丝杆焊接吊装龙

骨。采用φ10膨胀螺栓固定吊顶吊筋(吊筋用φ8丝杆制作)。预留灯具、消防温感、烟感和气体喷头以及温湿度感应器和监控探头位;

3.3层次线采用9厘板垫层,涂刷防火涂料二遍.外包1mm厚的拉丝不锈钢饰面,

高度为50mm.

四、机房内墙、隔墙、柱面装饰设计

4。1主机房、操作间、配电间和电源室墙柱面采用75轻钢龙骨基层架(采用38穿心龙骨),12mm厚纸面石膏板护墙基层,彩钢板饰面。

彩钢板特点:

➢烤漆钢板内衬石膏板,表面平整、简洁;

➢内藏龙骨,可做规格变化;

➢结构内可收纳管线等;

➢表面墙板模块化,方便安装与拆卸;

➢多种防火结构选择;

➢气密性好,具有优异的隔音性能,标准墙板的国家计权隔音率达47dB。

➢0.6mm镀锌烤漆抗静电钢板。

4。2机房墙面采用60mm×40mm×2.5mm主龙骨间隔为1m,横龙骨采用40mm×40mm ×2mm的矩形钢管组焊成网格钢骨架,间距为1000mm×1000mm网格.

a、护墙75竖龙骨安装间距600mm,龙骨安装高度2.9M。

b、主机房护墙龙骨架内填充50mm厚保温棉。

4。3所有区域踢脚板采用1mm厚亚光不锈钢板加工制作,规格:80×10mm。五、防火玻璃隔断设计

5。1机房区域内各功能区域隔断均采用12mm厚防火玻璃。

5.2玻璃隔断下边框饰面采用1mm厚亚光不锈钢板包饰,下边框规格:(W=46mm、

H=80mm)。隔断玻璃底部与下边框内框架安装相交处垫3—5mm橡胶垫,玻璃相交处及玻璃周边采用专用胶条或玻璃胶修饰.

5.3 玻璃隔断下边框采用40×60方钢制作,10×20方管固定隔断玻璃。下边框

支架采用30×50方钢和L30角钢焊接制作支撑架,间距600~1000mm采用φ8×70金属膨胀镙栓固定在原地面上。

5。4隔断上边框支架采用L30角钢焊接制作,固定支撑架间隔600~1000mm采用φ8×70金属膨胀镙栓固定在梁体上.

5。5隔断上下均采用石膏板封闭,粘贴保温层.

六、地面设计

6。1 主机房、配电间和操作间内均铺设钢质无边抗静电活动地板.规格:600×600×35mm.高度为500 mm。安装成型高度为800mm。电池间高度为300MM,成型高度为600MM。

钢质无边抗静电活动地板具备以下优点:

➢易于更换:用吸板器可以取下任何一块地板,地板下面的管线、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修理极方便.

➢使用灵活:当其中的某一部分需要改变,如增加新的机柜,其扩展极其方便。如需调整地板高度可任意调整。

➢牢固性、稳定性和紧密性:活动地板安装的工艺可以保证地板的严密和稳定。调整好不会有响动和摇摆,也没有噪音。对有孔洞如管、槽,则要作好封堵,保持围护结构的严密,防止老鼠进入.

➢地板表面:粘贴超耐磨抗静电HPL(三聚氰胺)或同质透心的PVC 贴面

➢电性能: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30~75%时,地板的系统电阻为1×107~1×1010Ω。同时,地板覆盖层材料具有耐久性防静电性能。

➢耐磨性能:地板表面覆盖层材料为高耐磨三聚氰氨高压层装饰贴面(HPL)或PVC贴面,其耐磨大于2000转,厚度大于1.2mm。

➢机械性能:地板的中心当使用压头直径Φ26mm,最大扰度≤2mm 时的集中载荷为3520N。

➢活动地板形状规则,表面平整:安装平整的活动地板,给人以高档、豪华的印象。地板系统可以承受较高压力的辗压:在高压力下有较好的持

续性。

6.2主机房区域内壳体地面防尘处理后粘贴20mm厚保温层。

6。3 精密空调、配电柜、设备机柜支架采用国标L40角钢制作。

6。4 电池支架采用8号及6号槽钢制作。

七、门窗设计

7.1 各室进户门设计:

a、主机房主入口、货运出入口、操作间应急出入口安装钢质防火门,规格为:

宽1500×高2100mm;电池间货运出入口安装钢质防火门,规格为:宽900×高2100mm。

b、玻璃隔断各出入口安装无框双开12mm厚玻璃门,规格为:宽1500×高

2100mm.

7。2 各室外窗设计:机房区域内全部采用彩钢板封闭,水泵外墙同时防水处理.

各室外窗封闭时注意封堵孔洞,防止渗水、漏水。

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一、工程设计依据

(1)依据中南民族大学容灾机房建设项目技术需求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

(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

(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机房作为核心场所,为保证网络系统的及时性、准确性、保密性以及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展性。设计方案具有符合最新标准、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先进实用、易安装、管理和维护方便、较高的性能价格比等特点。同时,对用户将来的应用和发展作了充分的考虑,具有较大的扩充余地和较强的灵活性。

二、机房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1主机房内布置24台服务器机柜和2台接入机柜;

2.2 主机房布线采用钢网桥架上走线方式;线缆采用光缆敷设,配线管理机柜与机柜之间同样采用光缆连接,机柜之间采用跳线直接连接,监控区安装光纤直连交换机。

2.3 在每台服务器机柜和对应的配线管理机柜内分别采用24口快接式配线架和

24芯光纤配线架端接.其中:每台服务器机柜配置6类数据信息点24个(包括KVM 控制点的预留),光纤24芯.

2。4外部接入光缆、铜缆直接采用配线架端接在接入机柜。

2.5监控操作室直接放置三层交换机一台,上连2根12芯光纤,采用地板下走线方式,每个工位直接使用交换机上端口进行调试操作。

2.8主机房其他设备机柜之间根据具体需求敷设光纤跳线。

2。9机柜采用:600×1200×2000机柜。服务器机柜要求:要求机柜深度不小于1200mm,优质冷轧钢板;前门为密闭玻璃门,后门为双开钢制密闭门,并与消防联动;配置侧板及3个托板。

三、线槽、线管、插座底盒设计安装

3。1主机房内网络上走线钢网桥架规格采用300×105mm,安装于机柜上方,安装高度距抗静电地板面2.3M。钢网桥架安装采用单根φ25镀锌钢管中间吊挂固定在原顶板上。吊杆吊顶板下外露部分套不锈钢管。

3.2监控区至机房网络管理柜网络线路穿φ20金属线管地板下敷设,线管采用

L30角钢固定安装;

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系统

一、工程设计依据

(1) 依据中南民族大学容灾机房建设项目技术需求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

(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

(5)《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

(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7)中南民族大学容灾机房建设项目现场实际情况。

二、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系统设计

2。1机房环境监控部分:机房温湿度监测、漏水监测、市电监测、UPS监测、电池检测、防雷监测、精密空调监测、新风机监测、消防系统检测。

2.2机房安全防范监控部分:机房视频监控、机房入侵报警、机房门禁系统、机

房消防系统。

2。3机房集运维系统:IT资产管理系统、U位容量检测系统.

2。4机房集中控制和管理KVM系统.

三、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具体设计布置和要求

选用1套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方便地实现对机房动力环境的监控。

3。1机房环境监控部分:

a、主机房在吊顶面均匀布置安装8个温湿度监测点,检测机房温湿度变化。

b、机房空调下方设置安装一套漏水监测系统,检测防止空调进出水管漏水.

c、市电监测部分,主要监测市电配电柜,市电输入和市电分配主要开关部分。

d、监测精密空调、UPS、电池、新风机运行状况、相关数据参数.

3。2机房安全防范监控部分:

a、高清晰度全彩色半球摄像机布置:主机房设置3台、操作间设置3台、配电

间设置1台、电源室设置3台,用于监控所有的设备机柜、监控整体运行及机房人员出入状况.视频监控系统主机安装在主机房。

b、机房门禁管理选用一套校园卡门禁控制系统:在主机房主要出口,主机房

和操作间进户门等分别设置门禁。门禁控制主机安装在主机房内。

c、机房区安装消防报警和灭火系统

3。3在主机房网络配线管理柜(网络列头柜)内安装1套(每台32路)数字化KVM系统,集中控制和管理服务器设备。

四、监控与安全防范线路设计

4.1机房环境监控部分:

a、顶面温湿度监测器,线路采用1芯4对双绞线穿φ20金属线管,由监控机柜

地板下至护墙内到吊顶内敷设。

b、机房精密空调下漏水监测感应线(绳)采用专用胶固定。

c、机房市电柜、UPS输出柜、新风机监测采用RVV0。75线缆。

d、精密空调、UPS数据信息采集采用8芯4对双绞线,采集线路穿φ20金属线

管敷设。

4。2机房安全防范监控部分:

a、摄像机采用SYV—75—5信号线、电源采用RVV3×1线缆穿φ20金属线管敷

设;入侵红外探测器采用RVV2×1线缆穿φ20金属线管敷设.

b、门禁系统线路分别采用8芯4对双绞线和4×1线缆穿φ20金属线管敷设。

c、机房消防系统信号采集采用8芯4对双绞线穿φ20金属线管敷设。

消防系统

一、工程设计依据

(1) 依据中南民族大学容灾机房建设项目技术需求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

(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

(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

(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

(10)《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

(1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

(12) 依据中南民族大学容灾机房建设项目现场实际情况。

二、消防系统设计

2.1主机房、配电间和电源室划分为3个消防防区,采用无管网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2.2机房区内均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放气指

示灯、声光报警器、消防广播组成.

2.3防区内配备专用呼吸器.

三、消防系统设备布置

3。1主机房配备3套气瓶(药剂量见图纸)。

3.2主机房设计安装18套感烟探测器、9套感温探测器、3套声光

报警器、3套消防应急照明灯.

3。3操作间设计安装1套感烟探测器、主入口左墙面设计安装灭火控制器和1套消防声光报警、1套启停按钮、1套消防应急照明灯。

3.4配电室设计安装3套感烟探测器、3套感温探测器、1套声光

报警器、1套消防应急照明灯.

3.5电源室设计安装12套感烟探测器、6套感温探测器、1套声光

报警器、1套消防应急照明灯。

四、消防系统线路、元件安装

4.1声光报警器、放气指示灯宜安装距门楣上方200mm处,警告牌

贴于防护区门上,现场手动控制盒宜安装在防护区门外距地

1.5m处,电气线路采用ZR-BVR—1.5阻燃电线,金属电工管

明敷。

4.2消防检测探头、声光报警器、放气指示灯、消防广播分别采

用ZR—RVV-2*1.5阻燃电线,手动启动按钮、灭火装置(气

瓶)采用ZR—RVV-4*1。5阻燃电线,线路均穿φ20金属管

敷设。

4。2消防感烟感温探测器顶上安装,底部与顶面平装。

4.3消防应急照明灯安装在墙面上距地板面2m处。

4.4消防广播安装在墙面或吊顶面板上.

4.6消防泄压口安装在外墙上.

工程技术方案

档号: 华中农业大学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工程 技术方案建议书

目录 1系统概述 (4) 1.1系统概述 (4) 1.2设计原则 (4) 1.3设计规范 (6) 2需求分析 (7) 3方案设计 (8) 3.1系统结构 (8) 3.2系统功能 (10) 3.2.1监控平台系统 (10) 3.2.2本地监控系统 (15) 3.3主要设备性能指标要求 (22) 3.3.1本地机房网络型嵌入式服务器 (22) 3.3.2智能电量仪 (23) 3.3.3配电开关智能采集模块 (24) 3.3.4空调智能采集模块 (24) 3.3.5温湿度传感器 (25) 3.3.6视频监控系统摄像机 (25) 3.4机房设备安装及布线 (26) 3.4.1设备安装说明 (26) 3.4.2机房信号线设计 (27) 3.4.3设备供电和接地 (27) 3.4.4电缆布线 (27) 3.5机房环境与施工安全要求 (27) 3.5.1温、湿度 (27) 3.5.2机房洁净度 (28) 3.5.3噪声、电磁干扰、静电干扰 (28) 3.5.4照明 (28) 3.5.5供电 (28)

3.5.6接地要求 (29) 4投资估算 (30)

1系统概述 1.1系统概述 xxx通信公司为省直事业单位,主要担负党政专用通信保障工作。随着xxx通信公司的机房传输交换设备以及其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机房内的交换设备以及供电设备(如交流配电屏、直流配电屏、UPS、电池组以及用于提供备用电的油机等)则是保障党政专用通信业务的关键和基础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机房的环境、条件等方面如空调、温湿度的检测、是否漏水、是否有火灾发生、是否有无关人员非法进入等也是很重要的保障项目,但目前这些内容的维护、监管水平仍停留在传统的人工看管和定期巡检的方式上,这种方式要耗费大量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效率低、效果差,远远跟不上高速发展的通信网络业务的需求。xxx通信公司需要一套针对专用局通信网络要求的高水平的动力及机房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以提高维护水平,缓解日益紧张的人员及维护工作的压力。 通过建设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实现通信系统电源设备、空调设备和机房环境进行遥测、遥信、遥控,实时监测动力、空调设备运行状况和机房环境安全,及时侦测故障及各种异常情况,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从而实现通信局站的无人或少人值守,有效地保障通信供电和设备安全。 1.2设计原则 完整性原则 系统支持机房常用设备的监控,包括机房动力、环境、安防、网络等多种设备监控和管理,满足用户各种设备监控要求。 稳定性原则 系统设计能够365天*24小时地连续不间断运行。 扩展性原则 总体设计:在机房集中联网监控系统中,设计通过传输网络,将机房监控数据传输到集中监控系统,我们不仅考虑了现有纳入此集中监控系统现有的内容及要求,而

大学机房建设方案

机房装饰工程

一、工程设计依据 (1)依据中南民族大学容灾机房建设项目技术需求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 (5)《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6)《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 (7)《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 (8)《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9)《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 (1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1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 (1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 (13)《防静电地面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1469) (14)《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42) (15)《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16)中南民族大学容灾机房建设项目现场实际情况。 二、机房平面设计布置 1)机房平面设计:机房109㎡、操作间16㎡、配电间13㎡、电源室45.5㎡。 2)机房平面布置设计: a。主机房 设置接入机柜2台,机柜尺寸:800×450×2200mm;设置服务器机柜24台,机柜尺寸:600×1200×2000mm,列头柜和网络核心柜为800*1200*2000(1期只配置12台服务器机柜、1台接入机柜和一台列头柜)。

➢设置UPS配电列头柜2台。 ➢设置房间级精密空调2台(1主1备),制冷量不小于20KW。湿膜新风空调1台,风量不小于7000m3/h,制冷量不小于20KW。 ➢设置无管网灭火柜3套. ➢设计操作间进入主机房入口及应急门入口、货运通道3套门禁。 b.操作间 ➢监控工作台2台,5P空调1台,资料柜2台,鞋柜一套,入口处设置1套门禁,。 c.配电间 ➢设置配电柜5台:市电输入总柜、市电分配柜、UPS1输入输出柜、UPS2输入输出柜、两路UPS输出ATS自动切换柜; ➢UPS主机2台:不小于250KW模块化UPS。 ➢设置无管网灭火柜1套,5P空调1台. d。电源室 ➢放置2台UPS后备时间4h所需的电池。 ➢设置无管网灭火柜1套,5P空调1台. 三、机房壳体设计 采用焊接式屏蔽室,由优质镀锌冷轧钢板及各种型钢、异行龙骨焊接成形。支撑壳体的型钢屏蔽层地面采用3mm厚优质冷轧钢板,墙面和顶面使用2mm厚的优质冷轧钢板必须保证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龙骨选用60×40×2.0mm巨型方管密度为间距600mm,相对位置与屏蔽机房内抗静电地板支架对应,保证荷载均匀传递。顶部钢板焊接时做4/1000跨度的预起拱处理,用以保证壳体顶部受力不会下陷。壳体焊接完毕后高度为3800mm,桥架下为包梁设计。 1)地面:本工程地面采用型钢做主框架,并固定在绝缘件上,用型钢做横撑组 成网格;

高校机房建设方案

高校机房建设方案 1. 现状分析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的机房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大多数高校在机房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机房的建设标准不统一,存在差异。 2.学校的机房规划不够科学,未能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 3.机房的设备老化、配套不足,不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 的要求。 4.安全因素不够完善,机房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 因此,高校需要建设健全的机房建设方案,以满足学校日益增长 的需求。 2. 建设方案 2.1 设计原则 高校机房建设方案需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遵循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以及学校制定的建设标准,确保 机房安全、正常运行。 2.充分考虑机房未来的发展需求,采用灵活的设计构思。 3.采用新型、高效、节能的设备,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性能 和资源。

4.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或管理手段,提高机房运营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5.坚持预算合理、使用经济、具有实际可行性的原则。 2.2 建设内容 高校机房建设方案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2.2.1 建筑设计 1.根据机房规模、布局、使用性质以及未来扩容的要求,合理设计机房的建筑布局和空间分配。 2.建设合理的供电系统和照明系统,确保机房整体的供电安全和充足的光照。 3.确保机房门窗符合应有的安全性和隔音要求。 2.2.2 设备采购 1.采购明确、完整的信息化设备,包括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存储等。 2.考虑机房设备的配置、特性和服务能力,确保设备性能足够高、功能足够强。 3.采用具有良好可维护性的设备,充分利用设备的性能和资源,减少机房运营成本。 2.2.3 安全保障 1.建设完善的机房安全保障系统,保证机房安全、可靠和顺利运营。

浅谈高校数据中心机房建设与规划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f19468719.html, 浅谈高校数据中心机房建设与规划 作者:卞云龙 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4年第09期 摘要:本文结合南京理工大学数据中心机房工程建设实践对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相关问 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规划 1 建设背景 南京理工大学目前正在使用的数据中心机房位于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是在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机房的基础上于2005年改造而成的。目前数据中心共有2个机房,面积各约130平米左右,配有UPS、供配电、精密空调、机房环境动力监控等辅助设备,至今已持续运行近10年。 2 机房建设内容及子系统 2.1 机房装饰工程 ⑴顶面、墙面及地面工程。1)顶面:现代机房要求机房吊顶材料必须防尘、防火、防潮、吸音、降低电磁干扰、美观和易于拆装,同时还必须考虑空调回风。因而在机房中广泛使用着铝合金吊顶;2)墙面:机房区墙面要求平整度好、耐冲击力强、防火、防水、防尘、防静电、隔热、隔音效果好,易清洗、易保养、不褪色。各机房区域墙面首先应进行防尘处理,并做保温处理。保温处理后采用轻钢龙骨做安装基层,面层安装阻燃性能等级为A1级的高级彩钢板做饰面处理;3)地面:活动地板可以在活动地板下形成空调送风的静压箱。为了获得最佳的通风效果,根据机房场地现有高度,故地板敷设高度机房区为-400mm,保证充足的通风空间。⑵保温工程。在精密空调区域所有内墙、柱面做保温处理;所有精密空调区域的地板下地面、顶面及梁面在做防尘处理后,在地面及地板下一周墙面采用阻燃保温板作保温处理,保温板表面铺设镀锌铁皮。在顶面及梁面同样须采用阻燃保温板作保温处理。 2.2 机房电气系统 数据中心机房供电系统分为两部分:不间断电源系统和市电系统。 本次南京理工大学数据中心机房供电系统按照一级负荷供电设计:⑴数据中心UPS电源总进线为2路,1条主用,1条备用,分别由2台变压器引入,每路供电功率不得低于 500kW;⑵动力电源总进线为2路,1条主用,1条备用,分别由另外2台变压器引入,每路 供电功率不得低于250kW。

高等院校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高等院校数据中心 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云数据中心总体方案 (3) 1.1设计原则 (3) 1.2系统建设拓扑图 (4) 1.2.1智慧校园整体架构 (4) 1.2.2智慧校园全景图 (4) 第2章云数据中心详细设计 (7) 2.1总体架构设计 (7) 2.1.1逻辑架构设计 (7) 2.1.2物理架构设计 (8) 2.2数据中心云平台设计 (10) 2.2.1数据中心云平台架构 (10) 2.2.2异构云计算资源池统一管理 (11) 2.2.3云平台服务设计 (12) 2.2.4云平台服务管理 (20) 2.3统一运维管理平台 (26) 2.4云平台可扩展性 (28) 2.4.1主机可扩展性 (28) 2.4.2虚拟桌面扩展性 (29) 第3章配置清单 (29) 3.1配置清单 (29)

第1章云数据中心总体方案 1.1设计原则 智能校园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项目,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它必须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和“面向需求,以应用驱动开发”的原则。 除了要遵循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设计原则外,还应遵循如下设计原则: ?成熟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的原则 工程建设应首先采用与当前计算机和应用系统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主流技术,先进成熟的技术以及公众认可的高质量产品。既要保证当前系统的高可靠性,又要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满足多业务发展的要求。本着“有用,适用,易用”的原则,我们不应该单方面追求软件和硬件设施的进步,而要强调整个系统的连通性以及整体布局和应用的合理性。 ?先进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工程建设方案要面向未来,技术必须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和实用的原则,在满足性能价格比的前提下,坚持选用符合标准的,先进成熟的产品和开发平台。 ?独立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各系统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关联,因此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本系统的独立性,以及多系统建的融合和关联。 ?可配置性 由于整个系统建设涉及的部门比较多,业务种类比较复杂,因此系统的灵活配置性就显得非常重要,系统的可配置性应包括部门配置、人员角色配置、公文样式配置、处理流程配置等。 ?标准化 现有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为了在未来的运营过程中使系统技术与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系统应具有灵活的适应性和良好的可扩展性。产品选择必须坚持标准化,首先采用国家和国际标准,其次采用广泛流传的实用工业标准。 ?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 智慧校园建设涉及范围广,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其大量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数据信息资源的实时服务特点,要保证网络、系统、数据的安全,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防止单点故障,对涉密信息应充分保证其安全。对安全管理要充分考虑安全、成本、效率三者的权重,并求得适度的平衡。对整个系统要要有周密的系统备份方案设计。对系统主要的信息实行自动备份,以保证系统的异常情况的补救,并设有系统自动恢复机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数据丢失,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高可靠性。

高校图书馆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研究

高校图书馆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图书馆功能的扩展,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在高校图书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对高校图书馆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引言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不再局限于纸质图书的存储与借阅,而是涉及到众多的数字化服务。而这些数字化服务离不开数据中心机房的支持与保障。因此,高校图书馆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数据中心机房在高校图书馆中的作用 1. 提供技术支持 数据中心机房提供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如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它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能够正常运行的核心环节。 2. 存储海量数据 随着数字化资源的不断增加,高校图书馆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来存放各类电子文献、学术论文、音视频资料等,数据中心机房提供了可靠的存储设备和技术手段。 3. 保障服务质量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涉及到机房温湿度控制、网络稳定性、防火等方 面的要求,这些都是保障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高校图书馆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关键要点 1. 合理规划机房布局 针对高校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合理规划机房的布局,包括机柜摆放、电源布局、通风散热等,确保机房内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 安全防护措施 保障数据中心机房的安全性是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包括机房门 禁控制、视频监控等措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机房的稳定性。 3. 储备足够的带宽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需要大带宽的支持,因此建设数据中心机房时,必须储备足够的带宽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 四、高校图书馆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挑战 1. 资金问题 高校图书馆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设备购置、人 员培训等方面的费用,这对于一些资金较为紧张的高校来说可能是一 大挑战。 2. 技术人才缺乏

关于高校实验室机房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关于高校实验室机房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高校实验室机房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高校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房已经成为高校必备的基础设施之一。本文就高校实验室机 房的建设与管理进行研究,从机房建设的必要性、机房设计的基本原则、机房设备的选择 和机房管理的内容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机房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实验室机房的建设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已经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工具。而机房则是计算机设备的集中存放和管 理区域,具有保障计算机设备安全和提供良好工作环境的功能。只有建设一个先进、高效 的机房,才能更好地支持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机房设计的基本原则 1.机房安全性原则。机房是存放大量重要设备的地方,安全性是机房设计的首要原则。机房应设有防火、防盗、防水等设施,并配备监控系统,确保机房及其设备的安全。 2.机房稳定性原则。机房应具备良好的空调和通风系统,以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 防止设备过热或受潮。机房的供电系统也应具备稳定可靠的特点,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 行。 3.机房合理布局原则。机房的布局应合理,设备之间的间距要充足,便于设备的散热 和维护。机房的走道应宽敞,便于人员的出入和设备的布放。 4.机房环境友好原则。机房应注重环境保护,采用节能设备,减少能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机房应具备良好的消防通道和灭火设备,以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机房设备的选择 1.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是机房的核心设备,负责处理和存储大量数据。在选择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时,应考虑其性能、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2.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是机房内各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关键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 器等。在选择网络设备时,应考虑其带宽、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3.机房环境设备。机房环境设备包括空调、通风、防火等设备,用于提供良好的工作 环境和保障机房的安全。在选择机房环境设备时,应考虑其功率、噪音、散热效果等因 素。

基于开放式的高校机房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基于开放式的高校机房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高校机房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高校师生学习、科研、管理等 方面的重要任务。然而,随着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房的管理成本和效率也面临着日益 严峻的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放式的高校机房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方案。 该系统采用了开放式的设计原则,实现了一个集成化的高校机房管理平台。该平台具 有多个功能模块,包括机房预约、设备管理、网络管理、安全管理等,并通过云计算、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和运营。 具体来说,该系统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 机房预约管理:支持教师和学生在线预定机房,实现预约信息的记录、审核、提 醒等功能。 2. 设备管理:实现机房内设备的自动识别、监测、报修等功能,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设备的寿命预测、维修计划等信息。 3. 网络管理:实现机房网络的自动化配置、监控、故障处理等功能,并通过云计算 技术,实现网络带宽的动态分配和调整。 4. 安全管理:实现机房内的安全监控、告警、事件处理等功能,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异常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和处理。 通过以上功能的实现,该系统实现了高校机房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极大 地提高了机房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为高校师生提供了更加可靠、便利的信息服务。同时,该系统还可以与校内其他平台进行无缝集成,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最大限度地提 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基于开放式的高校机房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创新 方案。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中,该系统可以为高校提供更加可靠、高效、智能的机房 管理服务,极大地推动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高校实验室机房建设施工方案

目录 1、大数据系统服务器预算清单 (3) 大数据实验中心空间设计方案 (4) 1、项目总体设计概况 (4) 1.1大数据中心架构 (4) 1.2工程概况 (7) 1.3设计原则 (7) 1.4系统设计依据及规范 (8) 1.5达到C级及以上机房标准设计参数 (9) 1.6工程设计平面规划 (10) 1.7工程设计建设内容 (11) 2、机房基础设施系统 (13) 2.1 平面布局要求 (13) 2.2 布局原则 (13) 2.3总平面设计 (14) 2.4机房装修规范及技术要求 (15) 2.5机房改造与装修设计 (17) 3、机房供配电系统 (21) 3.1机房配电系统供电标准和要求 (21) 3.2机房供配电设计 (23) 3.3机房UPS系统设计及要求 (27) 3.3.4电池部分的技术指标 (30) 3.4机房照明和应急照明设计 (30) 3.5机房接地系统 (31) 3.6机房防雷系统 (33) 4、机房暖通系统 (34) 4.1规范及技术要求 (34) 4.2机房冷热负荷计算机配置方案 (35) 4.3机房新风系统 (36) 5、综合布线系统 (37) 5.1数据中心对布线系统总体要求 (37) 5.2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38) 5.3机柜设备 (39)

6、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42) 6.1设计对象及范围 (42) 6.2监控系统结构 (42) 7、机房消防系统 (44) 7.1规范及技术要求 (44) 7.2消防报警系统具体设计 (44) 7.3 机房自动灭火系统具体设计 (44) 7.4机房消防排风系统 (45) 7.5机房消防联动控制 (46)

关于高校实验室机房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关于高校实验室机房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实验室机房在教学和科研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 实验室机房的建设和管理对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实验室机房建设、设备配置、安全管理、资源共享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高校实验室机房的建设 和管理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建设 1. 实验室机房的规划设计 实验室机房的规划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实验室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和实验内容的特点, 合理划分不同的实验室区域,满足不同实验室的需求。还要充分考虑实验室的通风采光等 环境条件,确保实验室内部的环境舒适和安全。 2. 设备配置 实验室机房的设备配置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一环,合理配置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 对于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设备配置中,应当根据实验室的实 际需求和高校的经济实力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安排,确保设备的齐全和完善。 3. 合理利用空间 实验室机房的空间利用应当合理充分,尽可能节约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对于实 验室机房内部的布局,应当考虑到实验操作的流程和实验设备的安装位置,使得实验操作 更加便利。 二、管理 1. 安全管理 在实验室机房的管理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应当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对实验室机房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实验操作的安全进行。还应当加强对实验室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 人员管理 实验室机房的人员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管理制度,明 确各种责任和权限,确保实验室机房的正常运转和管理。对于实验室师生的培训和管理也 要进行加强,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素质。 3. 设备维护

安徽工业大学机房建设方案概述-精

安徽工业大学机房建设 设 计 方 案 0一三年四月

目录 一、设计依据及环境要求 (1) 1、设计理念 (1) 2、设计原则 (1) 3、设计依据标准 (1) 4、环境设计目标 (2) 二、工程概况 (3) 1、工程概述 (3) 2、工程范围 (3) 三、装饰工程 (4) 1、地面 (4) 2、墙面 (4) 四、电气工程 (5) 1、供、配电系统总述 (5) 2、供、配电系统设计 (5) 3、供、配电系统设备配置 (6) 4、系统配电方式 (6) 5、配电工程安装 (6) 6、机房建设产品清单 (7) 五、地线工程 (8) 六、防雷工程 (9) 1、设计依据 (9) 2、防雷具体措施 (9) 七、工程实施 (9)

一、设计依据及环境要求 1、设计理念 1)充分考虑机房使用的长久性与稳定性,保证机房整个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2)把握机房实质,将技术指标的可靠性与环境建设的艺术性紧密结合,实现智能空间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配合。 3)通过对环境整合改造,使之气氛明快,富于现代气息,给机房工作人员营造出一种良好地工作环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将预期实现的功能与合理的平面布置结合起来,形成智能空间整体解决方案的新概念。 5)立足基本需求,用前瞻性的眼光来审视,建设后的机房无论从空间和效果上都做到科学化、现代化。 2、设计原则 1)先进性:在符合有关标准及规范的前提下,进行优化设计,使其若干年内不至于落 后。 2)实用性:根据甲方需求及环境现有条件,进行符合实际需要的针对性设计。 3)安全可靠性:重点考虑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可靠性,兼顾工作环境的美化及舒适性。 4)可观赏性:改造后的计算机房从审美角度能够满足人性化的管理和视觉效果上能达到一定的观赏效果。 5)经济合理性:整体设计均从甲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能够更经济更合理的为甲方提供最佳的设计方案。 6)易管理、维护性:系统设计建成后更易于管理且便于以后的系统维护。 7)可扩展、冗余性: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空间以及相关参数指标的余量设计。 8)标准性: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及规范进行设计,以保证该项目在交付使用后,能够满足各方面技术指标。 9)环保性:设计选材全部采用安全环保材料,将机房建成一个无污染的“绿色”机房。 3、设计依据标准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计算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

关于高校实验室机房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关于高校实验室机房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校实验室机房的建设与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验室机房是高校的科研与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建设与管理好实验室机房对于高校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高校实验室机房的建设与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与管理方案,为高校实验室机房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高校实验室机房的建设 1. 实验室机房的布局与设计 实验室机房的布局与设计应充分考虑实验设备、空气流通、电力设施、安全通道等因素。实验室机房应根据不同实验室的需求,合理布局实验仪器设备,保证实验室内的通风良好,电力供应充足,并设置安全通道,方便人员疏散。实验室机房的装修应采用环保材料,防止有害气体对实验设备和人员的影响。 实验室机房所需的仪器设备应根据科研及教学的需要进行采购,保证设备齐全、功能完善。实验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实验设备可能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好的性能,因此实验室机房应及时更新设备,以适应科研与教学的需求。 实验室机房属于高危场所,安全设施的建设尤为重要。实验室机房应配备与实验室规模和实验内容相适应的消防设施、紧急救护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等,确保实验室机房的安全生产。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室机房管理体系对于保证实验室机房运行的顺利和高效非常重要。管理体系应包括实验室机房的日常管理、设备维护、安全防护、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确保实验室机房管理规范、制度健全。 2. 实验室机房的日常管理 实验室机房的日常管理包括设备使用、实验室环境卫生、实验室安全等多个方面。实验室机房的设备使用应实行预约制度,科学安排实验室机房资源的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实验室环境卫生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实验室内的环境清洁卫生。实验室机房的安全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实行24小时监控,确保实验室机房的安全。 实验室机房的设备维护是保证设备正常使用的重要环节。实验室机房应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实验室机房的安全管理是实验室机房管理的重要内容。实验室机房应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修复,保障实验室机房的安全生产。

大学机房建设设计方案

大学机房建立设计方案 设计依据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 中国民用建筑设计规〔JGJ/T 16-92〕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 GB 50174- 93〕 “计算站场地平安要求“〔GB9361-88〕 “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 6650-86〕 “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JGJ/T16–9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GB50054-95〕 招标文件及系统需求说明书 机房建立容 依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GB50174-93〕,“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 “〔SJ/T30003-93〕等国家标准,机房工程可分为机房总体设计,机房装修,机房供配电,机房空调,机房消防,机房防漏,机房集中监控七大局部,其中:

机房总体设计就是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建筑构造,对机房各功能区的整体规划。 机房装修包括机房天花、地板、墙面、隔断、门窗等。必须既要考虑天花板、墙面、地面的美观,也要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屏蔽、防尘和 防静电等功能。 机房供配电包括供配电系统、UPS不连续电源、照明工程、防雷系统、接地系统等。主要为人员和设备提供一个平安、稳定的用电条件。 机房空调包括机房空调、新风和排风系统,为机房的工作人员和设备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机房消防包括消防报警系统和气体消防系统,保证在火灾发生的初期及时报警,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机房防漏实时检测机房漏水情况,同时提供漏水的具体位置。 机房集中监控为集成机房所有智能系统,到达统一集中监控和管理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系统容:供配电监控、UPS监控、精细空调监控、温 湿度监控、视频监控、门禁系统、消防监控、防漏监控等。

高校网络核心机房的设计与建设

高校网络核心机房的设计与建立 摘要:高校网络核心机房是校园各类信息数据集中处理、交换、存储与管理的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开展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对网络核心机房的建立要求也越来越高。该文结合浙江海洋学院网络核心机房的建立,简要介绍了高校网络核心机房的整体设计方案。 关键词:核心机房;设计;装修;热通道;冷通道 Abstract: Data center in universities is the center of the campus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data processing, switching, storage and manage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rapid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ata center are also more and more.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data center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ata center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Key words: data center; design; decoration; hot aisle; cold aisle 1 工程背景 我校根据社会经济开展的新形势和高等教育开展的新要求,为有效解决我校整体办学空间缺乏和学校的独立学院需独立校区的办学问题,并为创立大学创造必要的根底条件和开展空间,学校施行平安地存储,并畅通无阻地传递,一个良好的网络核心机房是必不可少的。 浙江海洋学院网络核心机房位于实验大楼四楼,建筑面积约90平米,分为主机房和UPS配电机房。主机房面积62 平米,主要放置机柜、交换机、效劳器、精细空调、UPS精细配电柜等。 UPS配电机房面积28 平米,主要放置UPS主机、电池柜、市电配电柜等。

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方案

一、工作基础 乂乂乂乂大学积极启动信息化工作部署,着力于信息化顶层设计,落实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实施信息化大学建设。通过几年努力,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建设思路和成果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大学建设作出了积极探索。十三五期间,已取得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成了技术水平较高的智能化数据中心。 依据我校规模和信息化建设需求,建设了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设施先进、运行稳定的符合国家机房建设标准的现代化数据中心机房。目前我校核心网络设备及服务器均已迁移至新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的建成为我校信息化大学的软硬件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 2、升级教学管理系统、财务系统和新建学生综合管理系统、人事综合管理系统等核心业务平台。 3、搭建了以服务为导向的“信息化大学”基础平台 以校园网络为基础,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共享数据中心三大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一简称“信息化大学”。利用该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单点登录,数据共享,使用统一的业务数据标准,将校园网内原有业务系统、新建业务系统与“信息化大学”进行对接。 “信息化大学”整合了各业务平台服务应用,进行集中展示,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的查询信息和办理业务。如可以查询通知、公文、工资、未还图书、课表、成绩等,可以办理收发公文、网上评教、网

上迎新、网上离校、请销假、年度考核等业务。 4、重点推进了若干使用面广、影响范围大的业务,取得了明显效益。如推动手机端使用、办公OA、网上教学、移动迎新和移动离校等,大幅度减少了师生为办事到处跑腿的情况,极大的方便了全校教职工和学生,显著提高了流转、办事效率,其中网上迎新系统更是被同行评价为务实合理、效果显著、开职业院校先河。 5、完成网站集系统建设。 全校网站建设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风格统一,满足各移动终端的正常访问,对我校的宣传工作起到推进作用,增加我校在同类高职院校中的竞争力。网站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升级后网站集系统安全性大步提升,符合省水利厅、教育厅、公安厅对于高校网站安全的要求,达到安全等级保护3级的要求。容灾备份机制健全。系统升级后容灾备份机制健全,服务器宕机或系统崩溃的情况下,可无缝、无延缓恢复学校门户网站的访问,2小时内陆续恢复各单位子站访问。系统功能升级。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各单位网站信息维护易用性大幅度提高,在提升各单位网站信息维护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维护网站的积极性;同时各单位可随时在部门网站上扩展业务功能,更好的服务全校师生。 二、指导思想及建设思路 根据《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及《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要求,设计大学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升信息

高校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

高校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中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应用于各 个领域。特别是在高校中,数据中心的建设对于管理学校的信息化、 数字化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高校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以及如何确保其高效运营。 一、高校数据中心建设模式概述 高校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可以分为自建数据中心和外部托管数据 中心两种形式。自建数据中心是指高校按照自身需求和要求独立建设 和管理数据中心,而外部托管数据中心则是将数据中心服务外包给专 业机构进行管理。 自建数据中心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建设模式,它具有以下优势: 1. 自主控制权:高校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数据中心的规模、配置等,灵活性较高,满足特定教学科研需求。 2. 数据安全性:高校自建数据中心可以有更好的数据安全控制措施,确保敏感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然而,自建数据中心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 高投入成本:自建数据中心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包 括设备采购、机房建设、运维人员培养等方面。

2. 运维和更新困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据中心的设备和软件需要进行频繁的更新和维护,自建数据中心可能面临技术更新和运维困难的问题。 相比之下,外部托管数据中心具有以下优势: 1. 降低成本:高校将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维外包给专业机构,可以降低自身的投入成本。 2. 专业化管理:外部托管数据中心由专业机构进行管理,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和技术支持,降低高校的运维负担。 然而,外部托管数据中心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 控制权受限:高校在外部托管数据中心中会面临一定的控制权受限问题,无法按照自身需求自由定制。 2. 隐私和安全风险:将数据中心托管给外部机构可能会增加数据泄露和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高校在选择数据中心建设模式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需求和限制,权衡各种优劣势,选择合适的模式。 二、高校数据中心建设的关键要素 不论选择自建数据中心还是外部托管数据中心,高校在进行数据中心建设时都需要关注以下关键要素:

浅谈高校云机房的建设与维护

浅谈高校云机房的建设与维护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云机房建设与维护成为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云机房作为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核心部分,承载着众多教学、科研和管理系统的运行,对于高校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建设和维护高校云机房是高校信息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高校云机房建设的意义 高校云机房建设不仅是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的需求,更是为了提高高校信息化设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灵活性。云机房可以将高校的各类信息系统集中部署,实现系统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提高教学科研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高校云机房建设还意味着高校对未来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布局。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为高校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支持高校开展前沿科研,培养更多的信息技术人才,提升高校在信息化领域的竞争力。 虽然高校云机房建设对于高校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高校云机房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建设一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云机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硬件设备的采购、网络设施的建设和系统软件的购置等方面。对于一些财政状况欠佳的高校来说,资金的问题是一个首要难题。由于技术更新迭代快速,云机房的建设和维护成本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高校云机房建设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对于高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高校需要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来保障云机房的平稳运行和及时维护,这也是高校云机房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高校云机房建设还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问题。如何保障云机房的数据安全、系统稳定性和资源灵活配置,也是高校云机房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要解决高校云机房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关键是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要素: 1. 资金投入。高校需要重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大对云机房建设的资金投入,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向更加智能和先进的方向迈进。 2. 技术实力。高校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建立一个专业的技术团队,以保障云机房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维护。

高校计算机机房系统部署策略

高校计算机机房系统部署策略 高校计算机机房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学生的实验、科研和教学 任务,因此机房系统的部署策略对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高校计算机 机房系统的部署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一、机房硬件设备的部署 1.网络设备:机房的网络设备是支持学生和教师进行计算机实验和教学的基础设施, 这些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一般情况下,应采用高速、稳定的网络设备, 确保网络的畅通与安全。应为网络设备提供冗余,以防网络故障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正常网 络使用。 2.服务器设备:为了保障学生和教师的计算机实验和教学需求,机房需配备一定数量 的服务器设备。这些服务器应能支持多个用户同时进行计算资源的共享和访问,具备高性 能和高容错性。在部署服务器设备时,可以采用虚拟化技术,将多个虚拟机部署在同一台 服务器上,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和性能。 3.计算机设备:机房的计算机设备是学生和教师进行实验和教学的工具,因此应保证 计算机设备的配置要求和数量能够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还应保证计算机设备的性能和 稳定性,以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工作效率。 4.存储设备:机房的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学生和教师的实验和教学数据,因此应具备大 容量、高速度和高可靠性。还应采取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措施,确保实验和教学数据的安 全和可用性。 二、机房系统的部署策略 1.网络拓扑结构:机房的网络拓扑结构应能够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实验和教学需求。一 般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即将网络设备连接到集线器或交换机上,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互联。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子网,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2.IP地址规划:机房的IP地址规划需要合理设计,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实验和教学 需求。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子网划分和动态IP分配的方式,提高IP地址的利用率和灵 活性。还应合理划分IP地址的使用范围,确保每个设备都能获得可用的IP地址。 3.系统安装与配置:机房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需要进行统一的安装和配置,以方便 学生和教师的使用。在安装系统和软件时,要选择稳定、安全和易用的版本,并进行必要 的配置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还应定期进行系统的更新和补丁的安装,以 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