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总体规划_70p_概念设计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6.03 MB
- 文档页数:70
委托客户:大鼎世纪地产项目区位:河南洛阳市项目规模:项目位于洛阳市西工区红山乡西北部,规划区包括王坑、徐坑、王村沟、纸坊村的全部及寨坪、杨冢、党湾、史家湾、圪当头等村的部分用地,总面积17192.297亩。
完成时间:核心资源: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樱桃溪谷、田园环境、项目类型:主题公园型+乡村度假型+农业生态型+历史文化旅游区概念性规划核心命题以生态旅游为粘合剂,改善“三农”现状,提升区域产业经济价值,活化历史,释放洛阳文化价值;以休闲度假产品带动洛阳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定位:以山水田园为底色,以产业发展、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立足点,创新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农业复合的产业模式,把旅游发展与文化、生态、新农村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顺应市场需求打造多元化的旅游业态,走出一条以生态休闲旅游为龙头、休闲度假为核心、文化旅游为补充的多元发展之路。
形象口号:洛都皇苑·世界花都发展模式:以旅游为契合点,传承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让农业产业升级,释放旅游产业,回归田园,打造让心灵回归的诗意生活让游客与农民共享田园生活。
亮点项目:世界国花园——世界花博会举办地牡丹文化产业园——牡丹文化全境体验基地国际花田度假村——以世界国花园为主题的高端度假村花疗SPA中心——揭秘武则天养生秘笈的高端养生康疗基地河洛密码文化产业园——展现河洛十三朝的历史文化型产业园区世界古都文化联谊会所——古都文化的传承与联谊之地洛都会馆——洛阳生态会议休闲基地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始创于2001年,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业务的企业之一。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已发展成为行业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领先的专业创新文旅产业引领者。
文化旅游产业园策划报告总体规划方案文化旅游产业园策划报告总体规划方案1. 项目背景文化旅游产业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制定了文化旅游产业园的总体规划方案。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集文化展示、旅游观光、创意设计、产品研发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
通过开展文化旅游相关的活动和项目,吸引游客、创意人才和投资者,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
3. 项目规模文化旅游产业园计划占地100亩,总投资额约5000万元。
园区内将建设多功能展示厅、创意设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商业街区等配套设施。
4. 项目布局4.1 多功能展示厅多功能展示厅将设有多个展览区域,用于展示当地的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品和艺术作品。
,也可用于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如艺术展览、表演、研讨会等。
4.2 创意设计中心创意设计中心将提供工作室和办公场所,吸引创意人才和设计师入驻园区。
中心将举办创意设计比赛、培训班和展示活动,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
4.3 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将提供一系列的旅游服务,包括导游解说、票务服务、导览手册等。
中心还将组织旅游路线规划,推动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4 商业街区商业街区将提供商铺和餐饮场所,满足游客的购物和饮食需求。
街区还将定期举办文化市集和特色节庆活动,增加园区的吸引力和活力。
5. 项目运营5.1 主要活动和项目园区将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展览、专题讲座、创意设计比赛等活动。
,还将组织文化旅游路线的开发和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
5.2 市场营销推广通过各类媒体渠道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市场推广,借助当地旅游局和商会的合作,提升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3 产品研发和销售园区将与当地的文化企业和创意设计师合作,共同研发和生产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旅游纪念品。
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
6. 投资和合作为了达到项目目标,园区将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和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
文化旅游产业园策划报告总体规划方案一、产业定位二、规划布局1.园区总体规划面积为1000亩,分为主题区和配套区。
2.主题区分为历史文化区、艺术创意区、民俗文化区和音乐娱乐区等,每个区域设定独特的文化主题,并布局相应的文化展示和体验设施。
3.配套区包括接待中心、商务会议中心、餐饮娱乐区、酒店住宿区、购物商城和停车场等,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4.主题区和配套区之间通过绿化景观和人行道相连,形成一个整体的旅游景区。
三、文化展示设施1.历史文化区将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包括古建筑群、博物馆和历史文物陈列馆等,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
2.艺术创意区将建设艺术创意广场和艺术工作室,吸引艺术家和创意人才,打造艺术品展示和创作基地。
3.民俗文化区将建设民俗民风村,重点展示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民俗节庆和民间文化等。
4.音乐娱乐区将建设音乐剧院、音乐厅和娱乐广场,举办音乐演出、戏剧表演和文艺节目等。
四、旅游服务设施2.商务会议中心将提供各类会议和研讨活动的场地和设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交流合作。
3.餐饮娱乐区将建设特色餐厅、咖啡厅和休闲娱乐场所,为游客提供精致的美食和娱乐体验。
4.酒店住宿区将建设星级酒店和民宿,提供舒适便利的住宿环境。
5.购物商城将集合当地的特色商品和文化艺术品,丰富游客的购物选择。
五、运营管理1.由专业的旅游开发公司负责整体的园区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
2.吸引专业的文化旅游团队,负责文化展示和旅游项目的设计、运营和推广。
3.组建专业的园区管理团队,提供全天候的服务和安全保障,确保游客的舒适体验。
六、宣传推广1.制定全面的宣传推广策略,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园区的文化特色和旅游项目。
2.注重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宣传推广,提高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加强与旅行社、景区合作,开展联合营销和推广活动,吸引更多游客。
通过以上总体规划方案,可以确保文化旅游产业园的发展和运营,并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和旅游服务,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
洛阳市产业园区规划及招商引资报告一、洛阳市产业园区规划洛阳市位于中国中部,是河南省的省会,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市产业园区规划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升洛阳市的产业竞争力和吸引力。
1.比赛承办地区的定位:洛阳市产业园区将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形成特色鲜明、高端智能的产业集群,打造成为中部地区的创新创业、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重要基地。
2.产业结构调整:洛阳市将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转型。
同时,要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链的配套和完善。
3.人才引进:为引进更多高端人才,洛阳市将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训基地和科研机构,提供优越的研发环境和创业支持,吸引人才来洛阳创新创业。
同时,还将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鼓励本地人才创新创业。
4.基础设施建设:洛阳市将提升园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包括道路交通、供电供水、通讯网络等。
同时,还将建设高标准的园区服务设施,提供便利的办公、生活和娱乐环境。
5.环境保护:洛阳市将注重园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
通过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落实环境保护责任,打造宜居、宜业的产业园区。
二、招商引资方案为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项目落户洛阳市产业园区,洛阳市提出了以下招商引资方案:1.优惠政策:对于落户洛阳市产业园区并符合条件的企业,将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土地租赁优惠、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
同时,还将为外资企业提供便利的落地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当地的创业难题。
2.产业发展引导:洛阳市将根据园区的产业规划和发展方向,积极引导和招商引资。
通过洛阳市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产业园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主题推介活动:为了提升洛阳市产业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洛阳市将组织一系列的主题推介活动,包括产业峰会、招商推介会、洽谈会等。
洛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将旅游业培养成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促进洛阳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使洛阳市早日达到旅游强市之目标,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通过后将作为洛阳市域范围内旅游业发展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各项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本规x划执行。
第二条规划区范围规划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其范围包括洛阳市(包括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廛河区、吉利区、郊区)及其所辖的一市八县: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伊川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
第三条本规划的制定原则1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与全国、河南省以及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与洛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相结合,做到总体规划、主要领域规划和概念性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也即点、线、面相结合。
2 体现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旅游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同时贯彻公共事务的企业化原则,用工商经营管理的观念和方法进行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经营管理,以创造一个最有利的旅游发展区域环境。
3 适度超前原则:洛阳市旅游发展要超前于本地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和全国旅游发展的平均速度。
4 坚持政府主导、民众参与、官产学民媒良性互动原则,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5 可持续旅游原则:注意处理旅游业发展与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的关系,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协调。
6 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第四条本规划的制订依据1 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载《旅游规划工作纲要》,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
2 国家旅游局旅计财发(1999)177号文件, 关于报送《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基本思路》的函。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发(1985)76号.4 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规定, 199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