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技术发展及其未来的应用,光纤引导通信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10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展望光纤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光信号进行信息传递的高速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高速、大容量通信需求的日益增长,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探讨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当前的前景展望。
首先,我们回顾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光纤通信技术开始被研究和开发,并于20世纪70年代初实现了光纤通信的原型。
随后,随着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电探测器的突破性进展,光纤通信技术开辟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到了20世纪80年代,光纤通信技术以其巨大的带宽和低损耗的特性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大规模的光纤通信网络。
如今,光纤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的骨干,继续推动着信息通信领域的发展。
光纤通信技术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光纤通信具有较大的传输带宽。
由于光信号的频率较高,光纤可以输送更多的信息,使得数据传输速度大大提升。
其次,光纤通信具有较低的传输损耗。
由于光纤的材料精良,光信号的传输损耗较小,确保了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光纤通信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由于光信号无法被轻易截获和窃听,因此保护了信息的安全性。
展望未来,光纤通信技术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数据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光纤通信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其传输能力和速度。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使用多核光纤和空间分割多路复用等新技术,以增加光纤通信网络的整体带宽。
其次,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需要适应更多样化的通信需求,并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例如,光纤通信技术可以与5G和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为智能城市、自动驾驶等场景提供更可靠和高速的通信服务。
另外,光纤通信技术在医疗、工业和军事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在医疗领域,光纤通信技术可以用于激光手术、诊断和监测等方面,有望提高医疗技术的精确性和效率。
在工业领域,光纤通信技术可以用于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控制等方面,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光纤通信技术成为了当今世界信息传输的核心技术,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光纤通信技术将会朝着更广阔的领域持续性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光纤通信作为一项高新技术的发展,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一直处于经历了短时间的发展与曲折与反骨。
在八十年代中期,随着MA-light光源的发明和光纤带宽的快速提高,光纤通信迎来了空前的发展。
在90年代中期,光纤通信迅速发展,由于具有非常高的波长分配密度和频谱利用率,很快就占据了远距离传输领域。
21世纪以后,光纤通信技术进入了全盛期,光纤通信技术成功地解决了世界通信和信息交换的棘手问题。
同时,光纤通信技术也在我们的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今,光纤通信技术已成为科技领域进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将持续推动科技进步。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1、互联网通信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推进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光纤通信技术为互联网的通信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它能够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方式。
因此,光纤通信技术成为互联网通信的主流应用。
2、广电传输在电视广播等信息媒介的传输过程中,光纤通信技术能够提供优良的效果,其传播质量较高,传输距离也较远,且在转码和信号传输方面也很优秀,使得广电行业的传输更加准确和顺畅。
光纤通信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广电传输方式,带来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3、海底通信海底光缆通信是连接洲际间各种网络的重要手段。
与传统的卫星、微波通信等相比,光纤通信技术具有广阔的传输带宽、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减少了海中设备所需的能源消耗,并延长了海缆的使用寿命。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改善了我国的国际网络结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
三、光纤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1、发展科技的推动近年来人类科技发展的增长速度愈发迅猛,为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光纤通信技术作为网络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应用逐渐普及到各行各业。
一、光纤通信技术的历史概述光纤通信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光学传感器实验,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光导纤维研究和光子学理论等。
1970年代,美国AT&T首次成功开发了光纤通信系统。
1980年至1990年,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1990年代的光纤通信技术革新,为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理基础。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纯度、高透明度的玻璃材料制成的光导纤维,将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
当光线经过光纤时,会在光纤中发生多次反射,从而形成了光信号的传输。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是采用高速脉冲调制的方式进行传输,这种方式可以抗干扰性能强,传输速率可达到数十Gbps。
三、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1. 电信领域随着网络通信的迅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在电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更远、更快、更准确的信息传输,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带宽和速度,也使得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便捷。
2. 科学研究领域在科学研究领域,光纤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天文学、生物医学、物理学等领域的数据传输和控制中心。
光纤传输速度的快速和信息传输质量的高精度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巨大的便利。
3. 工业生产领域在工业生产领域,光纤通信技术也被广泛运用。
由于光纤传输的速度快、抗干扰性强,工业生产中的生产控制、自动化仪表和仪器等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不断的拓展。
四、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展望在未来,光纤通信技术仍将继续发展。
随着数据传输量的不断增大、信息传输精度的需求更高,光纤通信技术将更快、更远、更稳定、更准确。
纳米技术的发展也将带来更多的应用和发展,未来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继续领衔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
总之,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科技技术的应用不断涌现。
其中,光纤通信技术由于其高传输速率、高带宽、低能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电子商务等领域。
本文将从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前景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发展历程光纤通信技术指利用光学传输介质进行高速数据通信的技术。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人们对光纤材料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们成功制造出了最早的光纤通信设备。
20世纪8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和光纤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技术迅猛发展。
1990年,全球首个基于光纤通信的全球性公用网络建成,标志着光纤通信技术进入了实用化阶段。
直至今天,光纤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最重要、最先进的通信技术之一。
二、应用现状今天,光纤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比如:互联网、通信、电视、无线网络等。
在互联网方面,光纤通信技术的高速传输特性使得信息传输更加迅速,更加高效。
在通信方面,高速传输的光纤通信技术可满足人们在通信方面的快速、稳定和安全性需求。
在电视方面,光纤通信技术的高质量传输特性,可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更清晰的电视画面。
在无线网络方面,光纤通信技术可大幅提高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和质量,为用户提供更高的上网体验。
此外,光纤通信技术也开始逐步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
三、未来前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多元化,对光纤通信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未来几年,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仍然非常广阔。
比如,基于光纤通信的5G网络已经开始商业化运营,它能够提供更高速度、更低延迟、更广覆盖的网络体验。
此外,光纤通信技术还可以用于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
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前景都显示出它在现代交通和通信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一种高速、高质量、低能耗的通信技术,它为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其中光纤通信技术因其高带宽、低损耗、高速率、高可靠性等优点而成为现代通信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将探讨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史、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史光纤通信技术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究的,当时人们发现用光作为信息传输媒介具有很高的潜力。
尽管最早的光传输实验只在1970年才完成,但是它开创了光纤通信的时代。
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光纤通信技术经历了几次重大技术飞跃。
例如,198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纤芯中的杂质与材料不均匀性导致的损耗是一个可解决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大规模光纤制造。
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随着“超高速化”的推进,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光传输技术获得了未曾有过的突破。
2000年以后,无线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逐步代替了传统固定式通信,并成为人们日常通信的主要方式,但光纤通信技术在信息传输上的高速率和可靠性优势仍然很受人们的关注。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在现代通信中,光纤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例如:1. 电话网络传统的电话网络是一个基于铜线的通信系统,但其带宽很低,因此在信息传输方面产生了很多困难。
而光纤通信技术则支持高带宽、高速率的信息传输,可以提高电话网络的通话质量和通话容量。
2. 宽带网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于宽带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宽带网络中,光纤通信技术以其高速率和低损耗的优势成为主要的传输方式。
利用光纤通信技术,用户可以在线观看高清视频、进行视频会议等高带宽应用。
3. 无线通信光纤通信技术在无线通信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基站之间建立光纤连接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的速度和可靠性。
此外,光纤通信技术在卫星通信中也有应用,可以提高卫星通信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三、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纤通信技术在未来还将继续发展。
以下是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几个方面:1. 全光网络的实现随着人们对于高速率数据的需求不断增长,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将所有的通信都转换成光信号,以便实现全光网络。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方向及未来发展趋势
光纤通信技术是指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该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光的传输特性并提出了使用光纤进行通信的想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光纤通信开始进入实用化阶段。
1977年,一家名为Corning Glass Works的公司成功地开发出了低损耗的光纤,使得光纤通信技术得以大规模应用。
此后,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催生了众多相关产业的兴起。
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互联网、医疗、军事等众多领域。
其主要优势在于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数据安全性高等。
同时,光纤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未来有望实现更加高速、高效、可靠的传输。
未来发展趋势方面,光纤通信技术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高速传输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大,光纤通信技术需要不断提高传输速度。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利用光子晶体等材料来实现更高速的传输技术。
2.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未来光纤通信技术将越来越具有智能化特征,例如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
3.新型光纤材料的研究: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开发新型光纤材料,例如光纤光栅等,以提高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效率。
总的来说,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方向非常广泛,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非常光明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光纤
通信技术将会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及未来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通讯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其中,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光纤通信技术通过将信息转化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实现了信息的高速传递。
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纤通信技术也在不断革新,未来也将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当时的光纤通信技术只能够传输10Mbps的速率,成本也非常昂贵,难以普及。
但随着现代化的工艺技术不断的出现,光纤通信技术的传输速率和能力也不断提高。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WDM技术优化了光纤通信的带宽,使得高速数据传输成为可能。
当时的光纤通信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传输每秒数百Gbps的程度。
此后,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应用覆盖了全球地区,并逐步发展成为了一项关键的通讯技术。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的光纤通信技术将继续朝着更为高速、具有更高带宽的方向发展,并逐步搭建起便捷、实用的物联网系统。
与此同时,随着5G网络的到来,光纤通信技术也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更高带宽:与目前的千兆级别相比,未来的光纤通信技术将拥有更为高速的传输速度,比如万兆级别的速率。
随着大数据处理要求的增加,更高的带宽需求也会日益明显。
2. 低成本:未来的光纤通信技术将更加注重降低成本。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进步,光纤通信技术已经慢慢地进入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以后我们家庭中的网络和通讯设备也将普遍采用光纤通信技术。
3. 高效率:未来的通讯设备将从低能耗和大容量出发,不断优化芯片的工艺和材料等方面的创新,达到更为高效的传输数据。
4. 安全性:传输的信息隐私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特别是高价值数据的加密和传输安全,将会越来越重视。
未来的光纤通信技术无疑将进一步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三、总结总体来说,光纤通信技术作为一种高速、大带宽、安全的通讯方式,已经成为现代通讯的主要方式,并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未来应用前景随着互联网在全球不断普及,光纤通信技术逐渐成为网络通信的主流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是一种把信息通过光线传输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铜线传输技术,具有更快的传输速度、更大的带宽、更高的数据传输质量以及更强的抗干扰性。
在计算机、通讯、医疗、环保、工业控制等领域中,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最具有潜力和前景的技术之一。
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通信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但是由于当时制造的光纤材料和技术水平有限,导致其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直到20世纪的6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注重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推动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1977年,美国斯普林菲尔德AT&T实验室的S.Kapany博士发明了一种降低信号衰减的新型光纤,使得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重大突破。
1980年至1983年期间,光纤通信技术的商用化开始兴起,商业公司开始研制和制造光纤通信设备。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相继出现了光通信系统、光纤放大、光断路器、光开关和光衰减器等重要设备。
同时,光纤通信技术的传输速度也不断提高,从初始的45MB/秒到现在普及的100GB/秒,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功不可没。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电视、电话、望远镜、材料检测、医疗影像等众多领域。
在互联网方面,光纤通信技术使得人们可以享受更快速的网络体验,各种网站、搜索引擎、在线视频、在线游戏等应用都因此得到普及。
在电视方面,光纤通信技术不仅使人们可以享受高清晰度的画面质量,还可以为分布式测量、智能化监视和视频通信等提供先进的技术保障。
在医疗影像方面,光纤通信技术可以提供更准确、高分辨率的医学影像和更低剂量的患者照射。
因此,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三、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近年来,随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对光纤通信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未来,光纤通信技术将会更加普及,并且将与其他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更加强大、高效的综合技术体系。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目前,光纤通信已经成为了现代通信领域中最为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其在互联网、视频会议、电视信号传输、电话保密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光纤通信技术最初的发明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但由于技术水平落后,一直没有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在70年代后期逐渐进入了实用化阶段,并迅速发展起来。
1988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发布光纤通信信道的推荐标准,在推动了光纤通信技术标准化的同时,也推动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1990年代中期,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全光网络、DWDM技术等高级技术逐渐成熟,光纤通信技术开始进入了蓬勃的发展时期。
2、光纤通信技术的优势光纤通信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电缆通信和无线通信技术具备明显的优势。
首先,在信号传输速度方面,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实现高速传输,其带宽可以达到Gbps级别,而且在多路复用技术的支撑下,可以实现多点并行传输。
其次,在信号传输距离方面,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超长距离传输,其信号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几十公里乃至数百公里。
最后,在信号传输质量方面,由于光纤通信技术采用光信号传输,信号传输中不会有电磁干扰等问题,因此光纤通信传输的信号质量相对更加稳定和清晰。
3、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已经在现代通信领域中被广泛地应用,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在互联网领域中,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实现高速宽带的传输,可以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带宽需求;在视频会议领域中,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实现高清晰度的视频传输,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用户的需求;在电视信号传输领域中,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实现高清晰度和稳定性的电视信号传输,可以实现电视信号的高品质传输;在电话保密领域中,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信号的高速传输和保密性的实现,可以满足政府、军事领域等的保密需求。
1概述随着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技术和光时分复用OTDM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光纤通信技术正向着超高速、大容量通信系统发展,并且逐步向全光网络演进。
采用光时分复用OTDM和波分复用WDNM相结合的试验系统,容量可达3Tb/s或更高;时分复用TDM的10Gb/s系统和与WDM相结合的32×10Gb/s和160×10Gb/s系统已经商用化,TDM40Gb/s系统已经在实验室进行试验。
在如此高速率的DWDM系统中,开发敷设新一代光纤已成为构筑下一代电信网的重要基础。
要求新一代光纤应具有所需的色散值和低色散斜率、大有效面积、低的偏振模色散,以克服光纤带来的色散限制和非线性效应问题。
光纤是光信号的物理传输媒质,其特性直接影响光纤传输系统的带宽和传输距离,目前已开发出不同特性的光纤以适应不同的应用。
目前常用的光纤种类有常规单模光纤G.652、色散位移光纤G.653和非零色散位移光纤G.655,这些光纤的低损耗区都在1310~1600nm波长范围内。
色散位移光纤主要为1550nm频段的单一波长高速率传输研制的;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它包括大有效面积光纤LEAF、色散平坦光纤DFF、全波光纤AllWave等,真波光纤对波长窗口、色散和PMD特性做了优化,使之适宜1550nm频带上高比特率DWDM传输,朗讯的另一种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全波光纤消除了1380nm处的水峰,为大城市METRODWDM应用做了优化;Corning公司的LEAF光纤,对抑制非线性效应有独到之处。
影响光纤传输的传输距离和传输性能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是色散,另一个影响传输系统尤其是DWDM系统指标的重要因素是光纤的非线性,它们对于不同类型光纤的传输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WDM系统的传输性能。
无论是核心网还是接入网,目前主要应用的还是G.652光纤。
在核心网中新建线路已开始采用G655光纤,在接入网中已开始应用光纤带光缆。
光纤技术发展及其未来的应用,光纤引导通信2007年11月09日星期五 10:381概述随着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技术和光时分复用OTDM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光纤通信技术正向着超高速、大容量通信系统发展,并且逐步向全光网络演进。
采用光时分复用OTDM和波分复用WDNM相结合的试验系统,容量可达3Tb/s或更高;时分复用TDM的10Gb/s系统和与WDM相结合的32×10Gb/s和160×10Gb/s系统已经商用化,TDM40Gb/s系统已经在实验室进行试验。
在如此高速率的DWDM系统中,开发敷设新一代光纤已成为构筑下一代电信网的重要基础。
要求新一代光纤应具有所需的色散值和低色散斜率、大有效面积、低的偏振模色散,以克服光纤带来的色散限制和非线性效应问题。
光纤是光信号的物理传输媒质,其特性直接影响光纤传输系统的带宽和传输距离,目前已开发出不同特性的光纤以适应不同的应用。
目前常用的光纤种类有常规单模光纤G.652、色散位移光纤G.653和非零色散位移光纤G.655,这些光纤的低损耗区都在1310~1600nm波长范围内。
色散位移光纤主要为1550nm频段的单一波长高速率传输研制的;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它包括大有效面积光纤LEAF、色散平坦光纤DFF、全波光纤AllWave等,真波光纤对波长窗口、色散和PMD特性做了优化,使之适宜1550nm频带上高比特率DWDM传输,朗讯的另一种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全波光纤消除了1380nm处的水峰,为大城市METRODWDM应用做了优化;Corning公司的LEAF光纤,对抑制非线性效应有独到之处。
影响光纤传输的传输距离和传输性能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是色散,另一个影响传输系统尤其是DWDM系统指标的重要因素是光纤的非线性,它们对于不同类型光纤的传输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WDM系统的传输性能。
无论是核心网还是接入网,目前主要应用的还是G.652光纤。
在核心网中新建线路已开始采用G655光纤,在接入网中已开始应用光纤带光缆。
光纤的选型是波分复用系统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过去由于技术的限制光纤只有少数的几种,同时我国已埋设的光纤几乎都是常规单模光纤,选型问题就不那么重复。
现在新型光纤越来越多。
在设计波分复用系统和进行传输网建设时,光纤的选型就十分重要。
本文在介绍新一代光纤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非线性效应对WDM传输的影响、G.655和G.652光纤在未来传输网上的应用,对两种光纤上进行WDM传输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2光纤技术及新进展2.1G652单模光纤G.652单模光纤在C波段1530~1565nm和L波段1565~1625nm的色散较大,一般为17~22psnm·km,系统速率达到2.5Gbit/s以上时,需要进行色散补偿,在10Gbit/s时系统色散补偿成本较大,它是目前传输网中敷设最为普遍的一种光纤。
2.2G.653色散位移光纤G.653色散位移光纤在C波段和L波段的色散一般为-1~3.5psnm·km,在1550nm是零色散,系统速率可达到20Gbit/s和40Gbit/s,是单波长超长距离传输的最佳光纤。
但是,由于其零色散的特性,在采用DWDM扩容时,会出现非线性效应,导致信号串扰,产生四波混频FWM,因此不适合采用DWDM。
2.3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在C波段的色散为1~6psnm·km,在L波段的色散一般为6~10psnm·km,色散较小,避开了零色散区,既抑制了四波混频FWM,可采用DWDM扩容,也可以开通高速系统。
Lucent公司和康宁公司的G.655光纤,分别叫做真波光纤和SMF-LSTM光纤。
真波光纤的零色散点在1530nm以下短波长区,在1549nm-1561nm的色散系数为2.0-3.0ps/nm.km;SMF-LSTM光纤的零色散点在长波长区1570nm附近,系统工作在色散负区,在1545nm的色散值为-1.5ps/nm.km。
新型的G.655光纤可以使有效面积扩大到一般光纤的1.5~2倍,大有效面积可以降低功率密度,减少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国际上陆续又开发出了一系列新型通信单模光纤,如大有效面积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包括康宁的LEAF和朗讯的TrueWaveXL、低色散斜率光纤TureWaveRS、斜率降低的大有效面积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色散平坦型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以及斜率补偿单模光纤等。
2.3.1大有效面积光纤和低色散斜率光纤康宁Corning和郎讯还分别推出了LEAF和RS·TrueWave光纤。
它们都是第二代的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LEAF光纤将光纤的有效面积Aeff从常规的50μm2增加到72μm2,增加了32%。
有效面积代表在光纤中用于传输的光功率的平均面积,因而大大地提高光纤中SBS、SRS、SPM、XPM等非线性效应的阈值。
从而使系统具有更大的功率传输能力。
它可以承载更大功率的光信号,这意味着可以实现更多的波长通道数目、更低的误码率、更长的放大间距和更少的放大器。
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拥有更大的容量和更低的成本。
RS-TrueWave光纤的最大优点是色散斜率小,仅为0.045ps/nm2·km。
小的色散斜率和色散系数意味着大的波长通道数目、高的单通道码率,同时它还可以容忍更高的非线性效应。
这也意味着更大的容量和更低的成本。
2.3.2无水峰光纤朗讯公司发明的全波光纤All-waveFiber消除了常规光纤在1385nm附近由于氢氧根离子造成的损耗峰,损耗从原来的2dB/km降到0.3dB/km,这使光纤的损耗在1310~1600nm都趋于平坦。
其主要方法是改进光纤的制造工艺,基本消除了光纤制造过程中引入的水份。
全波光纤使光纤可利用的波长增加100nm左右,相当于125个波长通道100GHz通道间隔。
全波光纤的损耗特性是很诱人的,但它在色散和非线性方面没有突出表现。
它适于那些不需要光纤放大器的短距离城域网,可以传送数以百计的波长通道。
当可用波长范围大大扩展后,容许使用波长精度和稳定度要求较低的光源、合波器。
分波器和其他元件,使元器件特别是无源器件的成本大幅度下降,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成本。
康宁公司的MetroCorTM光纤,消除了1380nm的水峰,其零色散波长在1640nm波长附近,也对色散特性负色散做了优化,使得其特别适宜于低成本的城域WDM系统。
3光纤非线性对传输的影响非线性效应会造成一些额外损耗和干扰,恶化系统的性能。
WDM系统光功率较大并且沿光纤传输很长距离,因此产生非线性失真。
非线性失真有受激散射和非线性折射两种。
其中受激散射有拉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
以上两种散射使入射光能量降低,造成损耗。
在入纤功率较小时可忽略。
同样,在入纤功率较小时,光的折射率与光功率无关,但功率较高时,需考虑非线性折射。
非线性折射有以下几种:四波混频FWM、交叉相位调制XPM、自身相位调制SPM。
其中四波混频效、交叉相位调制应对系统影响最严重。
因非线性效应是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在此不赘述。
4G.652与G.655光纤在未来传输网上的应用目前用于传输网建设的主要光纤只有三种,即G.652常规单模光纤、G. 653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和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而其中的G.653光纤除了在日本等国家的干线网上有应用之外,因其在开通WDM系统时会引起FWM等非线性效应,要开通WDM系统只有采取不等距波长间隔、减小入纤光功率等以牺牲系统性能为代价,在我国的干线网上几乎没有应用,虽然这类光纤在开通TDM高速率系统方面有优点,但在基于WDM系统的全光网的发展过程中,该类光纤并不具有优势,也不建议使用。
这样,真正可以用于骨干网乃至城域等应用的光纤只有G.652和G.655光纤两种,虽然在G655光纤中又有多类产品,但目前对于这两种光纤在未来传输网中的应用又存在着许多不同看法。
通常G.652单模光纤在C波段1530~1565nm和L波段1565~1625nm的色散较大,一般为17~22ps/nm·km。
在开通高速率系统如10Gb/s和40Gb/s及基于单通路高速率的WDM系统时,可采用色散补偿光纤来进行色散补偿,色散补偿光纤DCF具有负色散斜率,可补偿长距离传输引起的色散,使整个线路上1550nm处的色散大大减小,使G.652光纤既可满足单通道10Gb/s、40Gb/s的TDM信号,又可满足DWDM的传输要求。
但DCF同时引入较大的衰减,因此它常与光放大器一起工作,置于EDFA两级放大之间,这样才不会占用线路上的功率余度。
DWDM波长范围越宽,补偿困难越大,当位于频段中心的波长补偿好时,频段低端的波长过补偿,高端的波长则欠补偿,目前一些设备厂商正在研制色散斜率补偿,这种补偿方式就会使得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信号都得到均匀的补偿,对于多通路的WDM系统有很大好处。
G.655光纤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在1550nm窗口工作波长区具有合理的较低的色散,足以支持10Gb/s的长距离传输而无需色散补偿,从而节省了色散补偿器及其附加光放大器的成本:同时,其色散值又保持非零特性,具有一起码的最小数值,足以抑制非线性影响,适宜开通具有足够多波长的WDM系统。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以10Gb/s为基础的WDM系统,尽管G.655光缆的初始成本是G652光缆的15~2倍,但由于色散补偿成本远低于G.652光纤,因而采用G.655光缆的系统总成本大约可以比采用G. 652光缆的系统总成本低30%~50%。
第二代的G.655光纤--大有效面积的光纤和小色散斜率光纤也已经大规模应用,前者具有较大的有效面积,可以更有效地克服光纤非线性的影响;后者具有更合理的色散规范值,简化了色散补偿,更适合于L波段的应用。
两者均适合于以10Gb/s为基础的高密集波分复用系统。
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来看,G.652光纤和G.655光纤对于单通路速率为2.5Gb/s、10Gb/s的WDM系统都适用,根据设备制造商的系统设计不同,均可达到较好的性能。
综合这两种光纤应用的成本来看,采用G652光纤开通基于25Gb/s的WDM系统是最经济的选择,对于基于10Gb/s的WDM系统需要进行色散补偿,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色散补偿光纤,这不可避免地要增加系统成本,而G655光纤开通基于10Gb/s的WDM系统时也需要进行少量的色散补偿,但色散补偿成本相对较低。
对于新一代光纤的选型,需进一步考虑技术优势、光纤成本及色散补偿成本等方面的综合因素,以便根据不同的应用选用最佳的光纤种类。
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对于基于2.5Gb/s及其以下速率的WDM系统,G.652光纤是一种最佳选择;-对于基于10Gb/s及更高速率的WDM系统,G.652和G.655光纤均能支持;-对于通路非常密集的WDM系统,G.652光纤承载的系统在技术上有较好的优势,在考虑光纤选型时应综合性能及成本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