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复习专题分数应用题方法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31.79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讲 分数应用题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有些题通过方程正向思考简便,还有些题根据题目的特点,可以采用一些独特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王大妈卖鸡蛋,见人卖一半,还送半个蛋;见了四个人,卖光篮中蛋,王大妈共卖多少个蛋?”如果按照题目的条件设未知数列式解答是很困难的,这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倒着往前一步步推算,解答就简便了。
这种解答方法称为倒推还原法。
又如,“有一堆糖果,其中奶糖占209,再放入16块水果糖后,奶糖就只占41,这堆糖果原来共有多少块”。
分析单位“1”时,我们发现209与41虽然单位“1”都是糖果总数量,但前后两个糖果总数量已经改变,即单位“1”不统一了。
这样就要用不变的量作为单位“1”进行解答。
而此题中我们发现奶糖块数前后是不变的,可以把它确定为单位“1”,即原来的糖是奶糖的920,现在的糖是奶糖的14,从而找出16块水果糖的对应分率,求出奶糖,进而求出问题。
这种方法称为抓住不变量解题。
再如:“合唱队共有84人,男生人数的85与女生人数的43共58人,问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此题中含有两个未知量,而他们各自的分率不同,所以84人就不能直接利用,这时我们可以假设男生也选出43,这样男生女生人数的43就是全班84人的43,可以求出是84⨯43=63(人),比实际58人多63—58=5(人),分析原因可知这是男生分率减少导致的,从而可知5人的对应分率是43-85=81,求出男生人数为5÷81=40(人),继而求出女生有44人。
这种方法在五年级学习鸡兔同笼问题时采用过,称作假设法。
从上面的讲解中,我门知道了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除了要熟练掌握常规解法外,还要灵活运用还原法,抓不变量,假设法等方法,这样你的分析能力,解题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方程法 倒推还原法 抓住不变量转化单位“1” 假设法 例1、食堂有一篮鸡蛋,第一天吃了31,第二天吃了剩下的31,第三天吃了第二天剩下的41,这时篮中还有6个鸡蛋,那么,原来篮中共有鸡蛋多少个?例2、杨树、柳树共200棵,杨树的41比柳树的101多22棵,杨树、柳树各多少棵?例3、红星小学五年级学生中男生占127,后来又转来了15名男生,这样男生占到五年级总人数的53,五年级原来有学生多少人?例4、有一堆苹果和一堆梨,苹果的31和梨的52放在一起是21千克,苹果的52和梨的31放在一起是23千克。
分数应用题解法分类教学目标1. 复习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相互转化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2. 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题中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应用题.3. 理解分数应用题中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多种方法解答应用题.4. 复习及训练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一的转换,让学生掌握这一类型的应用题的特征及解法.知识梳理一、知识梳理分数应用题研究的是数与量的对应关系,确定单位“1”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解题时就要注意抓住单位"1"的量,要注意分析题中分率和具体数量的对应关系:如果已知单位"1"的量,求分率对应的具体的数量就用乘法。
如果已知分率对应的具体数量,求单位"1",就要用除法。
温馨提示:对于题中多个单位"1"的量,要注意转化。
二、方法归纳单位1的量×对应的分率=对应的量经典例题剖析(一)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是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画线段图能将题目中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进行分析、推理和计算,从而降低解题难度。
画线段图常常与其它解题方法结合使用,可以说,它是学生弄清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题意、分析其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
1,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20千克,还剩下22千克。
原例1一桶油第一次用去5来这桶油有多少千克?例2 一堆煤,第一次用去这堆煤的20%,第二次用去290千克,这时剩下的煤比原来这堆煤的一半还多10千克,求原来这堆煤共有多少千克?举一反三:1.某工程队抢修一段铁路,第一队修了25%,第二队修了210米,两队修的刚好是全长的40%。
这段铁路长多少米?2.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40%,第二次运走15吨,两次一共运走这批货物的70%,这批货物原来有多少吨?量率对应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根本思想,量率对应是通过题中具体数量与抽象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
(量率对应常常和画线段图结合使用,效果极佳。
)例3 缝纫机厂女职工占全厂职工人数的207,比男职工少144人,缝纫机厂共有职工多少人?举一反三:菜农张大伯卖一批大白菜,第一天卖出这批大白菜的31,第二天卖出余下的52,这时还剩下240千克大白菜未卖,这批大白菜共有多少千克?转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解题过程都离不开转化。
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分数应用题六种类型一、分数的相等与同分母计算分数的相等可以通过化简分数进行判断,而同分母计算则需要统一分母后进行加减运算。
下面是一些应用题的例子:例题1:小明有5/6的水果,他分给小红1/4,小明自己剩下多少水果?解析:小明分给小红的水果是5/6 * 1/4 = 5/24,小明自己剩下的水果是5/6 - 5/24 = 15/24 = 5/8。
例题2:小华有7/8的糖果,他分给小李3/4,小华自己剩下多少糖果?解析:小华分给小李的糖果是7/8 * 3/4 = 21/32,小华自己剩下的糖果是7/8 - 21/32 = 11/32。
二、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可以通过将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后,比较分子的大小进行判断。
下面是一些应用题的例子:例题1:比较3/4和2/3的大小。
解析:将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得到3/4和2/3,分母相同,比较分子大小,3>2,因此3/4>2/3。
例题2:比较5/6和7/8的大小。
解析:将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得到10/12和7/8,分母相同,比较分子大小,10>7,因此5/6>7/8。
三、分数的加减运算分数的加减运算需要先统一分母,然后按照分子之和(或差)除以相同分母的规则进行计算。
下面是一些应用题的例子:例题1:计算3/4 + 5/6。
解析:将两个分数的分母统一为12,得到9/12和10/12,然后相加得到19/12。
例题2:计算2/3 - 1/4。
解析:将两个分数的分母统一为12,得到8/12和3/12,然后相减得到5/12。
四、分数的乘除运算分数的乘除运算通过分子相乘或相除,以及分母相乘或相除来进行。
下面是一些应用题的例子:例题1:计算2/3 × 3/4。
解析:分子相乘得到6,分母相乘得到12,因此2/3 * 3/4 = 6/12 =1/2。
例题2:计算5/6 ÷ 2/5。
解析:分子相除得到25,分母相除得到12,因此5/6 ÷2/5 = 25/12。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应用题归纳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六年级数学上册中,分数除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除法的应用,下面将介绍一种归纳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应用题。
一、初步理解分数除法在学习分数除法之前,学生首先要理解分数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
分数是一个整体被等分为若干份的表示方法,分子代表等分中的份数,分母代表总份数。
分数的除法可以理解为“一部分被分成几份”的运算,就像我们将一个整数分成若干份一样。
二、常见的分数除法应用题1. 分数除以整数求分数5/6 ÷ 2的结果。
这道题目可以通过将分数5/6看作一个整体,分成6份,然后再将这6份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的为5/6 ÷ 2 = 5/12。
3. 分数除法与整数乘法的关系有时候,分数的除法可以通过整数的乘法来解决。
求分数4/5 ÷ 3的结果,可以转化为4/5 × 1/3,最终得到4/15。
三、归纳方法1. 熟练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律,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
2. 将分数的除法问题转化为分数的乘法问题,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
3. 多做练习,尝试不同类型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归纳,将解题方法进行归类整理,形成思维导图或表格,帮助记忆和复习。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应用题,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方法,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2000字以上】第二篇示例:六年级数学上册的学习内容中,分数除法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和步骤来掌握。
在解决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同学们往往会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我将在下面归纳出一些常见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对于分数除法应用题,同学们需要先将题目中的分数转化为最简形式。
常见的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一、求一个数 是 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 用除法计算 ) ↓ ↓(已知) (单位“1” )→已知↓ ↓具体数量 具体数量【方法: 甲÷乙(乙≠0)=乙甲】 如:甲数是5,乙数是4,甲是乙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单位“1”)5÷4=411 或【5÷4×100%=1.25×100%=125%】 甲数是5,乙数是4,乙是甲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单位“1”)4÷5=54 或【4÷5×100%=0.8×100%=80%】 甲数是5,乙数是4,甲比乙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单位“1”)(5-4)÷4=41 或【(5-4)÷4×100%=0.25×100%=25% 】 甲数是5,乙数是4,乙比甲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单位“1”)(5-4)÷5=51 或【(5-4)÷5×100%=0.2×100%=20%】二、求 一个数 的 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单位“1”) (已知)↓ ↓具体数量(已知) 分率【方法: 单位“1”对应数量×几几(或百几)=几几(或百几)对应数量】 如:甲数是5,乙数是甲数的54(或80%),乙数是多少? (单位“1”)5×54=4 或 【5×80%=4】 甲数是5,乙数比甲数多51(或20%),乙数是多少? (单位“1”)5+5×51=6 或5+5×20%=6 5×(1+51)=6 5×(1+20%)=6甲数是5,乙数比甲数少51(或20%),乙数是多少? 5-5×51=4 或5-5×20%=4 5×(1-51)=4 5×(1-20%)=4 如:一本书共12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51(或2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41(或25%),还剩多少页未看?120-120×51-120×41 或 120×(1-51-41) 120-120×20%-120×25% 或 120×(1-20%-25%)三、已知一个数 的 几分之几 (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 ↓ ↓(单位“1”) (分率)↓ ↓具体数量(未知) (已知) 【方法:几几(或百几)对应数量÷几几(或百几)=单位“1”对应数量】 甲数是5,是乙数的54(或80%),乙数是多少?解法一:方程解 解法二:算术方法解 设乙数为ⅹ, 5÷54(80%)=6.25 ⅹ×54(80%)=5 甲数是5,比乙数多41(或25%),乙数是多少? 解法一:方程解 解法二:算术方法解 设乙数为ⅹ, 5÷(1+41【25%】)=4 ⅹ+41ⅹ【25%ⅹ】=5ⅹ×(1+41【25%】)=5 甲数是5,比乙数少51(或20%),乙数是多少? 解法一:方程解 解法二:算术方法解 设乙数为ⅹ, 5÷(1-51【20%】)=6.25 ⅹ-ⅹ×51(20% )=5 ⅹ×(1-51【20%】)=5如:一本故事书,小王看了20页,是小勇的41(25%),小勇是小刚的51(20%),小刚看了多少页?方程解:设小刚看了ⅹ页,算术方法解: ⅹ×51×41=20 20÷41÷51 ⅹ×25%×20%=20 20÷25%÷20% 如:小王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41(或25%),第二天看了全书51(或20%),正好看了200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方程解:设这本书有ⅹ页, 算术方法解:41ⅹ+51ⅹ=200 200÷(41+51) 25%ⅹ+20%ⅹ=200 200÷(25%+20%) 如:小王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41(或25%),第二天看了全书51(或20%),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看1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方程解:设这本书有ⅹ页, 算术方法解:41ⅹ-51ⅹ=10 10÷(41-51) 25%ⅹ-20%ⅹ=10 10÷(25%-20%)四、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效如:一件工程,甲独做8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丙独做12天完成。
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精讲精练专题汇编讲义第9讲分数应用题知识精讲分数应用题是研究数量之间份数关系的典型应用题,是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中的难点,一方面它是在整数应用题上的延续和深化,另一方面,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解题规律.在解这类问题时,分析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准确找出“量”与“率”之间的对应是解题的关键.一、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关键——找出“量”与“率”的对应.要点——“标准量”,即单位“1”的寻找.二、单位“1”的标志与线索:1.明显标志:“占”、“是”、“比”、“相当于”这些词语后面的对象.例:a是(占、相当于)b的几分之几,就把b看作单位“1”.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就把乙看作单位“1”.2.隐含线索:题目没有明确给出比较对象,需要分析增加(减少)了谁的几分之几,一般是指增加(减少)了前面那种状态的几分之几,也就是说前面那种状态下的量就是单位“1”.例: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几分之几,意思是增加了原来状态(水)的几分之几.三、“率”的寻找方法:明示的“率”自不必说. 没有明确指出的“率”,一般可以画线段图,通过分析整体的组成来找出.四、常用数量关系式和解题模式:1.常用的数量关系式:在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存在着三个量,即标准量(单位“1”的量)、比较量(部分量)和分率(百分率)。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标准量(单位“1”的量)×分率(百分率)=比较量(部分量)比较量(部分量)÷标准量(单位“1”的量)=分率(百分率)比较量(部分量)÷分率(百分率)=标准量(单位“1”的量)2.解题模式:(1)量÷对应率=单位“1”(2)分数即份数,设数法解决(3)多对象多状态多维度,列表解决 五、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及方法:1.求一个数的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解题方法:已知数×几(或百)分之几2.已知一个数的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解题方法:已知数÷几(或百)分之几3.求甲数比乙数多(或少)几(或百)分之几。
小学六年级分数应用题专项复习1【解题步骤】一、正确的找单位“1”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前提。
不管什么样的分数应用题,题中必有单位“1”。
正确的找到单位“1”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前提和首要任务。
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分两种形式出现:1、有明显标志的:(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7 (2)杨树棵树是柳树的3/5(3)小明的体重相当于爸爸的1/2 (4)苹果树比梨树多1/5条件中“占”“是”“相当于”“比”后面,分率前面的量是本题中的单位“1”。
2、无明显标志的:(1)一条路修了200米,还剩2/3没修。
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2)有200张纸,第一次用去1/4,第二次用去1/5。
两次共用去多少张?(3)打字员打一部5000字的书稿,打了3/10,还剩多少字没打?这3道题中的单位“1”没有明显标志,要根据问题和条件综合判断。
(1)中应把“一条路的总长”看作单位“1”(2)题中应把“200张纸”看作单位“1”(3)题中应把“5000个字”看作单位“1”。
二、正确的找对应关系是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每道分数应用题都有数量和分率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找到所求数量(或分率)和哪个分率(或数量)对应是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1、画线段图找对应关系。
(1)池塘里有12只鸭和4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2)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1/3。
池塘里有多少只鹅?(3)池塘里有4只鹅,正好是鸭的只数的1/3。
池塘里有多少只鸭?用线段图表示一下这3道题的关系。
从画的图可以看出,画线段图是正确找对应关系的有效手段。
通过画线段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同时也可得出如下数量关系式:分率对应量÷单位“1”的量=分率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分率对应量÷分率=单位“1”的量2、从题里的条件中找对应关系一桶水用去1/4后正好是10克。
这桶水重多少千克?水的3/4 = 10三、根据数量关系式解答分数应用题“三步法”掌握以上关系和数量关系式,解分数应用题可以按以下三步进行:1、找准单位“1”的量;2、找准对应关系3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四、有效练习,建立模型,提升解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应用总复习一、分数应用题知识点一:求分率找单位“1”常见的几个字:“是”“占”“比”“相当于”“等于”……“的”1、A是B的几分之几?A除以B2、A比B多(少)几分之几?(大-小)除以B知识点二:求数量1、找单位“1”2、标出所有量的分率3、看单位“1”是否已知4、(1)已知:单位“1”的量×要求的分率=要求的数量(2)未知:已知数量除以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5、注:如题中出现“多、上涨、增产”等词时,先考虑用“1+分率”,反之出现“少、降低、亏损”等词时,考虑用“1-分率”后,再根据第三、四步做题。
1、圣诞节,泡泡拿到了60颗糖果,宝宝拿到了80颗糖果。
泡泡的糖果是宝宝的几分之几?宝宝的糖果比泡泡多几分之几?2、某学校给山区孩子捐书,六年级捐了720本。
六年级捐的本数是五年级的 ,四年级捐书的本数比五年级少 。
请问五年级和四年级各捐了几本?3、一条公路长30千米,第一天修了这条公路的 ,第二天修了剩下的 ,还剩多少米没修?4、泡泡家爷爷年龄最大,是75岁,爸爸的年龄是爷爷的 ,是泡泡的 。
泡泡的年龄是奶奶的 ,是妈妈的 .他们的年龄各是几岁?5、泡泡和宝宝都是集邮爱好者,泡泡比宝宝多12枚邮票。
泡泡就把自己邮票数的 给了宝宝后,两人的邮票数就一样多了。
两人原来各有多少枚邮票?6、泡泡看一本书,已经看的页数的 等于没有看的页数的 ,。
小红看了210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7、红红用三天时间看完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余下的25,已知第二天比第三天少看24页,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8、甲、乙、丙三人去买股票,甲用的钱是乙、丙两人所用总钱数的12,乙买股票用的钱是甲、丙两人所用钱数的13。
已知丙用了3000元,求甲、乙各用了多少钱?9、有一个盒子里黑白棋子一共有54颗,其中白棋子占总数的49,放入一些白棋子后,白棋子占总数的710,请问又放入了多少白棋子?知识点三: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是指研究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者之间关系的一类应用题,比如:完成某项工程、为水池注水、完成某事、制造某种产品等等。
六年级复习专题分数应用题方法总结 课题:6.1.6解决问题(二) 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
六( )班 姓名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解答分数应用题。
2、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复习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解答分数应用题。
复习难点 能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自主学习:
一、找出下面各题的单位“1”的量,并写出等量关系。
(1)鸡的只数是鸭的32。
(2)杨树比柳树少41。
(3)六一班的男生比六二班的男生多54
(4)白布的米数比花布多20%。
二、方法积累:用甲表示一个量,乙表示另一个量。
1、(1)已知甲是乙的41
(或25%)。
数量关系式:
这里 是单位“1”。
单位“1”已知用 法,单位“1”未知用 法或方程。
例1:花布有16m ,白布是花布的41。
白布有多少米?
例2:花布有16m ,花布是白布的25%。
白布有多少米?
(2)求甲是乙的几分之几(或几倍、百分之几)。
直接用:甲÷乙 然后结果化成最简分数或百分数。
例3:花布有16m ,白布有4m 。
白布是花布的几分之几?花布是白布的百分之几?
21”的量)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1)甲比乙多4(或25%):这里 是单位“1”。
数量关系式: 或
单位“1”已知直接列式,单位“1”未知用除法或 。
(2)乙比甲少41
(或25%):这里 是单位“1”。
数量关系式: 或
单位“1”已知直接列式,单位“1”未知用 或除法。
例4:花布有16m ,白布比花布少41。
白布有多少米?
例5:花布有16m ,花布比白布多25%。
白布有多少米?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①先用 法求出差量(即多或少多少)
②用差量除以单位“1”
例6:花布有16m ,白布有4m 。
花布比白布多几分之几?白布比花布少百分之几?
3、解题关键:找准单位“1
三、下面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小明家养60只鸡,105只鸭。
(1)鸡是鸭的几分之几?
鸭是鸡的几分之几?
(2)鸡比鸭少几分之几?
鸭比鸡多几分之几?
2、小明家养60只鸡,鸭的只数是鸡的47
,鸭有多少只?
3、小明家养60只鸡,鸡的只数是鸭的47
,鸭有多少只?
4、小明家养60只鸡,鸡的只数比鸭多43
,鸭有多少只? 5、小明家养60只鸡,鸭的只数比鸡少43
,鸭有多少只?
四、我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1、某工厂计划每天烧煤16吨,实际每天烧的吨数比原计划少81。
工厂现有煤560吨,实际可以烧多少天?
2、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360个,第二天完成总数的51,两天正好完成总数的31。
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3、一个机械加工厂,九月份生产一种零件1000个,比原计划多生产41。
原计划生产多少个
零件?
4、一桶油共35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
5、一桶油用去的比剩下的少21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
6、 一桶油剩下的是28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的是多少千克?
7、 一桶油用去了7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剩下的是多少千克?
8、一只油桶装了半桶油,倒出油的25% 后,还剩15千克。
桶内原有油多少千克?这只桶能装油多少千克?
9、工人们包装糖果,已经包装的是糖果总数的52
,再包装21千克,则已包装的正好是糖果总数的43。
这批糖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10、 一条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25%,第二次剪去全长的35%,两次共剪去6米,这条绳子共长多少米?
11、一条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25%,第二次剪去全长的35%,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剪了1米,这条绳子长多少米?
12、一套桌椅的价格是78元,其中椅子的价格是桌子的30%。
桌子和椅子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13、一套西装48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60%。
上衣和裤子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14、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两车相遇,这时客车行了全程的60%,已知客车比货车多行72千米,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15、地球的表面积约等于5.1亿平方千米,其中71%为水面,29%为陆地。
陆地面积比水面面积少多少亿平方千米?
16、甲乙丙三个工人共同装订一批书籍,甲装订了总数的40%,比乙多装订75本,乙装订总数的25%。
这批书籍一共有多少本?
17、一块长方形铝板,宽是长的75%,这块铝板的周长是 7米,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18、某工程实际投资20万元,比计划投资节省了20%,节省了多少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