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虞城县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6 大自然的语言(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3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主备人:王琳翠指导老师:___________班级:姓名:组名:【教学目标】1.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色,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2.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积累丰富科学知识,开阔认知视野。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并养成注重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资料链接】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预习导学﹒自主学习】1、加点字注音翩.然()孕.育()炎.热()簌.簌()销声匿.迹()风雪载.途()物候.()农谚.()连翘.()悬殊.()2、词语释义翩然:簌簌:。
销声匿迹:载途:。
孕育:萌发:次第呈现:花香鸟语:【课内导学﹒合作探究】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2、对照注解①,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3、文章在第1段中,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里面涉及到的“大自然语言”有哪些?4、决定物候现象的来临有四个因素,它们的位置可以调换吗?5、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介绍物候学知识科学文章。
物候学不是一门容易懂得的科学,你认为作者采用哪些策略,使文章叙述知识时深入浅出?【训练反馈﹒巩固提高】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萌.发(ménɡ)翩.然(pián)炎.热(yán)孕.育(yùn)B.匿.迹(nì)衰.草(shuāi)载.途(zài)区域.(yù)C.传.语(chuán)农谚.(yán)刺槐.(huái)适宜.(yí)D.纬.度(wěi)连翘.(qiào)丘陵.(línɡ)侵.害(qīn)2.找出下列各组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两项,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
16.大自然的语言【学习目标】1.认识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本文思路,认识本文说明方法,赏析本文语言。
3.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研究科学的热忱和兴趣,激起研究自然神秘的志趣。
【要点难点】理清本文思路,认识本文说明方法,赏析本文语言。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奇奇特,令人着迷。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达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文章才会茅塞顿开。
本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质上起着预告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忧如就是传达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2.相关资料。
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侯的反响。
如:植物的开花结实,动物的繁育,始霜解冻等。
农谚:相关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
是农民在长久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得经验的概括。
物候学:也称“生物天气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
1.累积运用。
(标段序,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文中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说明解决疑难字词)(1)摘录字词(读读写写及增补字词)萌发序次翩( pi ān)然孕( yùn)育销声匿( nì)迹衰草如烟风雪载( zài)途循环往复草长莺飞增补:簌( sù)簌落下农谚( yàn)连翘( qi áo)(2)联合课文,解说以下词语的含义。
翩然:动作轻盈的样子。
孕育:怀胎生育,这里指生长。
序次:挨次,按照序次或依必定序次, 一个接一个地。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藏形匿影了。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风雪载途:风雪遍地,形容天气恶劣。
暗指人活路上的年年如是:每挫折很多,忧如冬季一般。
草木荣枯:草木的旺盛和枯竭。
年都是像这样。
表示大自然天气有很强的规律性,有时含有诉苦,情绪低落的意思。
第十六课《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这就是物候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
(板书文题、作者)课堂实录一、介绍物候学和竺可桢。
【设计意图:讲解物候学的知识,补充竺可桢的资料,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
】1.物候学。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利用物候现象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作者介绍。
竺可桢,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
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
论文有《远东台风的新分类》、《台风的源地和转向》等。
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二、检查预习情况,了解文章结构。
【设计意图:巩固基础,分析层次,了解说明文的逻辑顺序。
】1.了解多音字读音。
连翘(qiáo)——翘起(qiào)衰草连天(shuāi)——鬓毛衰(cuī)落叶(luò)——丢三落四(là)——落枕(lào)2.明确词义。
最新教学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了解本文说明方法,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优美。
3、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志趣。
【学习重点】1.理清说明顺序,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学习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文章才会恍然大悟。
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2.走近作者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
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
《物候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
3.相关资料名词解释: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侯的反应。
如:植物的开花结实,动物的繁育,始霜解冻等。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
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得经验的概括。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自主学习】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衰()()()()翘()()()()观()()()()落()()()()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草木荣.枯周而复.始风雪载.途形.影不离A.光荣又充满形态B.茂盛又充满形体C.光荣复习载重形状3、填入下文横线处适当的一组词语是()。
物候________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16 大自然的语言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6大自然的语言【学习目标】1.了解物候知识,丰富科学知识。
2.理清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学习重难点】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学会快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二)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学习流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竺可桢萌发()翩然()孕育()销声匿迹()风雪载途簌簌草长莺飞周而复始衰草连天2、了解作者3、思考下面问题,理清全文思路。
划分段落层次(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4、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语言生动的,(体裁)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的重要意义。
5、相关知识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6、理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1、)本文按什么顺序说明?(2、)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7、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或作用。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叨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学习目标
1、能用课文中的话或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班级姓名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
3、了解物候现象,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
学习本文的思路概括本文要点——理清本文的结构、说明顺序——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二、课文研讨与交流
1、给加点词注音:
连翘()销声匿迹()翩然()阻挠()忌讳()
悄然无声()风雪载途()草长莺飞
()
2、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将课文1、2段文字与其他语段的文字作比较,结合具体语句说说1、2段文字好在哪里?
三、自测自评
1、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顺序、顺序、顺序。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2、精读课文6~10段,思考: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为什么?
3、本文运用最多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仔细阅读课文,划出句子,举两例说说它们的作用。
徐秀形。
《大自然的语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了解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2、教材分析说明文是中学生必学的重要的文学体裁。
主要考察学生分析说明方法的能力。
3、中招考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是近年来的易考点,要多系统的讲解说明文的基础知识,务必使学生学牢。
4、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初接触说明文,很多学生弄不清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
所以要多努力,从开始就要弄懂弄透。
激情导入:师:大自然有语言吗?(投影显示)多媒体展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师:大自然在四季里写着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些物候现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年年如是……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
(板书课题)一、出示学习目标。
(投影显示)1、了解作家作品,识记重点字词;2、学习物候学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重点)三、目标一:了解作家作品,识记重点字词;自学指导一:内容:课文要求:参照资料,了解作家生平及其作品。
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掌握本课重点字词的读音、书写及解释。
时间:(5分钟)预习检测:(投影显示)1、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现代物候学研究的奠基者。
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
主要著作有《物候学》等。
2、给加点字注音:萌发( méng )翩然( piān )区域( yù)孕育( yùn )簌簌( sù)纬度( wěi )销声匿迹( nì)风雪载途( zài )连翘( qiáo )竺( Zhú)可桢( zhēn )注意—多音字:载:(zăi) 一年半载、记载翘:(qiáo) 翘首(zài) 载歌载舞、装载 (qiào) 翘尾巴3、根据拼音写汉字:yán ( 延 )迟草长yīng( 莺)飞农yàn(谚)悬shū(殊)shuāi(衰)草连天北yàn(雁)南飞物hòu(候)短cù(促)3、解释词语: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大自然的语言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B.素湍.(tuān) 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
C.水皆缥.(piā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D.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前一阶段的综合整治,凯里市区的垃圾问题得到了改观。
B.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C.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
D.每当回忆起跟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C.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喜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译文: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适合寒冷环境的树。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译文: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使边塞,又像归雁正翱翔云天。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到院中散步。
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要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B.这场编钟古乐和西洋乐的混搭合奏,振聋发聩....,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C.潮涨了会退,月满了会亏,沧海桑田....,白云苍狗,不能期望任何一个特定的事物能永恒地存在。
16《大自然的语言》导学目标:1.能感知文章中生动、形象的语言。
2.能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提取信息。
3.能说出文章采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一、自学反馈(自主完成,同桌互查)(1)注音:纬度(wěi) 销声匿(nì)迹蓑衣(suō ) 阻挠(náo) 忌讳(huì) 悄然无声(qiǎo) 连翘(qiáo)——翘起(qiào)衰草连天(shuāi)——鬓毛衰(cuī)落叶(luò)——丢三落四(là)——落枕(lào)观测(guān)——玄妙观(guàn)差异(chā)——差遣(chāi)——差错(chā)——参差(cī)(2)解词:次第:一个挨一个地。
周而复始:形容不断地循环往复。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3)辨析词义气候·天气:“气候”指一定地区多年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天气”着重于一定时间内(一般是短时间)的各种气象变化。
显著·显赫:“显著”指非常明显,多形容效益、变化等;“显赫”多指权势、名声等盛大。
(4)根据课文“研讨与练习”后练习一中的四个问题,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二、合作探讨(交流互动,问题质疑。
)1.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马家砭中学导学稿科目语文课题《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1)授课时间2012-11-19 设计人李永刚课型新授班级八()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
3、掌握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师寄语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
--亚里士多德资料链接: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
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1936 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
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一、自主先学1、字音衰.草连天()连翘.()纬.度()销.声匿迹( )蓑.衣()阻挠.()忌讳.()悄.然无声()2、字义孕育:萌发:次第:翩然:周而复始:花香鸟语:销声匿迹:观测:悬殊:物候:载途:3、认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二、课堂探究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1.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第一部分(~段):第二部分(~段):第三部分(~段):第四部分(~段):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16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目标:
1、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2、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3、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知识链接: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一、自主学习:
1、字词积累:(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衰草连天()连翘()纬度()销声匿迹()
蓑衣()阻挠()忌讳()悄然无声()
2、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3、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4、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语言生动的,(体裁)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
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
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的重要意义。
二、合作探究:
第一部分:
1、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么顺序?
2、第一自然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
3、第二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
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
4、第二自然段举的三个例子按照什么顺序?
5、第三自然段讲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6、第三自然段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三、拓展延伸:
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四、课堂检测
阅读课文一、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理解下句:“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上句中“融化”“萌发”“次第”的作用?
3、燕子翩然归来。
上句中“翩然”一词的作用?
4、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能否将上句中的“孕育果实”改为“结果”?
5、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
上句中“簌簌”一词的作用?
6、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能否将上句中的“销声匿迹”改为“消失了”?
7、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上句中“蓑草连天”“风雪载途”的作用?
8、“传语”“暗示”“唱歌”等词的作用?
9、“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词的作用?
10、“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俗语,模仿布谷鸟的叫声的作用?
五、小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