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感受大自然之美
- 格式:ppt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25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价值,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行为。
二、教学重点:1. 大自然的美丽和价值。
2. 环保意识和行为。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价值。
2. 如何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价值,环保意识和行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出启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准备环保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
3. 准备小组讨论的指导提纲。
第一课时:1. 导入: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出启示。
第二课时:1. 讲解:讲解环保意识和行为,引导学生树立环保观念。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环保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3.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1. 讲解:讲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出启示。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环保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第四课时:1. 讲解:讲解环保意识和行为,引导学生树立环保观念。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环保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3.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第五课时:1. 讲解:讲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出启示。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环保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
政治课感受大自然之美课件pptContents 目录01.导言04.如何在政治课中感受自然之美02.自然之美对政治课的意义03.自然之美的表现形式05.实践案例分享与交流06.总结与展望Part One 导言引入主题01自然之美: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02政治课感受:通过政治课学习,了解自然之美的重要性03课件PPT:通过PPT展示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兴趣04引入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感受自然之美,提高环保意识目的和背景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背景: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需要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目的: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之美,培养环保意识课程内容:介绍大自然的美景,分析环境问题,提出环保建议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视频、案例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Part Two自然之美对政治课的意义培养爱国情怀自然之美:祖国的壮丽山河,激发爱国热情01民族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03生态保护:了解自然生态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02社会责任:培养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04提高审美情趣自然之美:欣赏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意识0102政治课:将自然之美融入政治课,提高课堂趣味性03教育意义: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04增强环保意识01020304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责任感实践行动: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以实际行动保护自然环境促进身心健康自然之美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自然之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自然之美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自然之美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Part Three自然之美的表现形式山川河流之美山川: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如泰山、黄山等河流:清澈见底,蜿蜒曲折,如长江、黄河等瀑布:飞流直下,水声轰鸣,如黄果树瀑布、庐山瀑布等湖泊:平静如镜,碧波荡漾,如西湖、洞庭湖等海洋:广阔无垠,波涛汹涌,如太平洋、大西洋等生物多样性之美01020304物种丰富:地球上有数百万种生物,每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形态、习性和生存方式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造就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如热带雨林、草原、海洋等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反映了生物进化的过程,展示了生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气候变化之美昼夜交替:白天与黑夜,阳光与月光,形成独特的美景03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迁徙等,形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04季节变换: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景色各异01天气变化:晴天、雨天、雪天等,带来不同的美景02自然资源之美山川河流:壮丽的山川、秀丽的河流,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感受大自然之美》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节。
1、课标要求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2、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自然之美,增进亲近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2)能力:初步掌握鉴赏自然美的方法,提高鉴赏自然的能力。
(3)知识:感受大自然之美,了解鉴赏自然美的方法。
3、教学重点: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到、领悟到大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并会运用鉴赏大自然之美的技巧与方法。
二、学情分析关于鉴赏大自然之美,涉及美学上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比较陌生,教学中尽量做到语言通俗易懂,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自然之美,了解鉴赏自然美的方法,提高鉴赏自然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前段时间,一封搞笑的辞职信走红了网络,也写进了许多人的心坎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我们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怎么样?(播放自然美景视频)教师提问:这组景观美吗?谁的杰作啊?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大自然是神奇的造物主,他不仅创造了世间万物,而且赋予他们各自的美丽。
我相信咱们每个人心中无论你是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宁静的乡村,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副关于大自然的最美的场景,你一定也有一份对自然的感动,接下来咱们一起分享一下你心中美丽的大自然。
你最喜欢大自然的哪些景物?总结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主题: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对自然独特的感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之美。
二、合作探究,交流共享板块一:美丽的大自然活动一:三位同学展示课件,其他同学思考他们找的这三组材料分别反映了大自然哪一方面的美,它们有什么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和总结。
活动二:教师补充先关资料,学生观看并思考回答。
(一)观看神秘的宇宙相关图片,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总结出大自然的美表现在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
(板书表现宇宙)。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感受大自然之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价值,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1. 大自然的美丽和价值。
2. 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3.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价值。
2. 如何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 学习大自然的价值:通过讲解或阅读相关材料,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大自然的作文,或将所学知识与家人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大自然美丽和价值的认识。
2. 通过讨论环节,评估学生对保护大自然的方法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解。
3.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和家庭分享的情况,评价他们对保护大自然的实际行动。
七、教学资源:1. 大自然美景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关于大自然价值和保护的阅读材料。
3. 环保活动的组织安排。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直接接触大自然,增强他们的体验。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专业知识。
3.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环保行动。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等。
2. 避免过度依赖电子设备,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明白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大自然之美,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美丽景色2. 大自然的声音3. 大自然的生机勃勃4. 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5. 保护大自然,做环保小卫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声音、生机勃勃,以及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声音、生机勃勃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 展示图片:教师展示大自然的美景、生机勃勃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分享自己的感悟。
4. 实例分析:教师呈现人类破坏大自然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危害,并提出解决方案。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呼吁学生做环保小卫士。
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大自然之美为主题的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生态系统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 环境污染与保护4. 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践5. 我国环保政策与法规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践。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以及我国环保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
八、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危害。
2. 视频观看法:观看环保宣传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践方法。
八年级政治感受大自然之美第一篇:八年级政治感受大自然之美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第1课时预习学案【预习课题】感受大自然之美【预习目标】1、感受大自然之美,增进对大自然的情感。
2、掌握鉴赏自然美的方法,提高鉴赏自然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预习重点】掌握鉴赏自然美的方法,提高鉴赏自然的能力。
一、预习任务预习任务一:阅读P32--34,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材搜集的材料所表现的景色有:神秘的___奇妙的___美景如画的___。
这些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的身心成长所具有的作用?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无穷的,带给我们欢乐,陶治我们的___,丰富我们的___。
预习任务二:阅读P34--37,知道鉴赏大自然之美的方法。
⑴想一想,你到过雄伟的泰山吗?欣赏过苏州园林吗?它们的美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___美,美的大自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的对象,另一种是未经过直接改造的___,这些都是我们经常能够___和___到的。
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结合课本与自己搜集的风景资料,谈一谈诗句启示我们应怎样欣赏自然美?★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___、___、___,还要发挥人们的___,另外自然与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我们以此为基础领悟了人类在,我们对自然的美的理解会更深刻。
二、预习检测1、山水是大自然的杰作,人们常寄情于山水之间,并把所思所悟付之于诗词文章。
历代不少的名篇佳作就是人闪对山水的赞美歌颂。
下面诗句中不属于表达人们赞叹自然之美的有()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同样是面对梅花,失意的陆游写出的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而意气风发的毛泽东却写出的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自然美的欣赏与人的思想观点,精神状态密切相关。
感受大自然之美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大自然之美,增进对大自然的情感。
2、能力:初步掌握鉴赏美的方法,提高鉴赏自然之美的能力。
3、知识:认识大自然的美丽的表现,知道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布置学生以“美在大自然”为题,搜集图片、歌曲、文章等资料。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欣赏视频,请同学们谈谈感受,这些同学通过感受视频,了解了大自然之美对于我们来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发现大自然之美,感受大自然之美。
板书题目学生畅所欲言。
以“美在大自然”为主题,分组交流展示课前搜集到的图片、诗歌、散文、歌曲等,感受大自然之美,谈一谈每个人眼中的大自然,认为大自然美在哪里?(二)自主合作,学习新知1、走进大自然幻灯片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神秘的宇宙、奇妙的生物世界、秀丽的自然风光,学生欣赏后思考大自然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第一部分是关于宇宙,对于神秘遥远的宇宙,我们总是充满疑惑,但同时又感叹她的浩瀚和永恒,深为那繁星点点的广袤夜空而着迷。
第二部分是我们身边的生物世界,生物世界是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美在其奇妙。
第三部分是秀丽的自然风光,无论是烟波浩瀚的大海,还是巍巍耸立的高山。
蓝天白云,鸟语花香,落霞彩虹,风光秀丽,美景如画的大自然,更是让人沉醉其中。
2、感悟大自然。
欣赏了这么多大自然的美景,那么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什么呢?对我们的身心成长有哪些益处?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总结展示。
教师总结:﹙1﹚可以使人大开眼界,增长知识,同时得到快乐和休息。
﹙2﹚带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陶冶我们的情操, 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3﹚可以培养我们爱人民.爱祖国的情感,还可以提高欣赏和写作能力。
教师升华:娱乐休息、增长知识、大开眼界、提高欣赏写作能力、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激发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启迪智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