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欧姆定律——基础计算问题》word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4
第17章 欧姆定律知识清单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实验方法: 2.实验设计: 方案一: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 ; 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 。
方案二:研究对象: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2)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 ;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 。
4.实验结论:(1) 。
(2) 。
二、欧姆定律1.内容: 。
2.数学表达式:U I R= 变形:U IR = U R I=注意:① 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I 、U 、R 必须对应 ;② 欧姆定律包含两层含义:同一导体(即R 不变),则I 与U 成正比;同一电压(即U 不变),则I 与R 成反比。
③ 对U R I=的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由 决定,与 、 的大小均无关系,所以“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是 的。
三、电阻的测量1.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叫。
2.实验原理:3.实验电路图: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2)。
5.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1)开关应;(2)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连接,。
(3)电流表在电路中,“+”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U;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量程选择:看电源电IR压。
6.测定值电阻的阻值时,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测小灯泡电阻时,随灯泡两端电压增大,灯泡变亮,灯丝的电阻变化很明显,是因为灯泡越亮,灯丝温度越高,造成灯丝电阻越大,说明(不能说灯丝的电阻跟两端的电压或通过的电流有关),因此用多次测量求灯丝电阻的平均值。
7.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实验中电表——电表的“+”“-”接线柱接反了;(2)实验中电表——电表的量程选择过小;实验中电表——电表的量程选择过大;(3)实验中电路——滑动变阻器接入时导线接在了金属杆两端(相当于接入导线,此时灯很亮)或导线接在了电阻线两端(相当于接入定值电阻,此时灯很暗)。
欧姆定律—比例计算问题重难点易错点解析题一:电阻R 1 = 20 ,R 2 = 50 ,它们串联接在电源上,通过R 1 、R 2 的电流之比为;R 1 、R 2 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R 1 两端的电压与总电压之比为。
题二:如图电路中,电阻R 1 的阻值为40 ,电阻R 2 的阻值为20 ,通过R 2 的电流I 2为0.4 A,通过R 1的电流I 1为 A,电流表示数为I,则I 1∶I=。
金题精讲题一: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 1 、S 2 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只闭合S 1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 V,则两电阻的阻值之比R 1︰R 2题二: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4∶3,如果R 1 =12 ,则R 2 的电阻是()A.36 B.16 C.9 D.4题三:在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
电阻R 1 =20 Ω,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C时,电压表V1示数为U1;当开关S断开,再将滑片P调至B端,电压表V1示数为U1',电压表V2示数为U 2 ,电流表示数为0.3 A,若U 1∶U 1 '=4∶9,U 1∶U 2=2∶3。
求: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和电源电压。
题四: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
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I,电流表A2的示数为I 2 ,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I ˊ,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ˊ,I 2 :I = 2:3,I 2 ˊ:I ˊ = 4:7,求R 1:R 2:R 3思维拓展题一:用均匀的电阻丝围成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如图所示。
若分别将A、B两端和A、C两端接在同一个电源两端,则两次通过BC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欧姆定律--比例计算问题讲义参考答案重难点易错点解析题一:1:1;2:5;2:7 题二:0.2 A;1:3金题精讲题一:1:2 题二:D 题三:20欧;24伏题四:2:1:4思维拓展题一:2:3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课题:17.2欧姆定律学习目标:学会使用电表,会用滑动变阻器,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各个物理量的单位。
学习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学习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导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总结归纳法、实验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1.通过导体电流与有关,而且越大,电流越。
2.通过导体电流与有关,而且越大,电流越。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刚才这几位同学的猜想非常好,但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怎么来证明呢?问题导学方案,P89课本导读(1)、(2)二、课堂导学:1、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请回顾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两个结论是,。
2、出示目标:1)学会使用电表,会用滑动变阻器,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2)知道各个物理量的单位。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根据需要选择器材电池盒、开关、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思考:1.改变电源电压 2.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评价学生设计的电路总结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记录表格结论。
设计电路2三、展示反馈在学生完成课堂导学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提问展示,同时对学生完成质量进行评估。
四、学习小结一、活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提出问题 2猜想和假设 3设计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控制电压不变。
4进行实验 5得出结论;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五、达标检测: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成正比,跟导体的成反比。
2、根据欧姆定律公式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电流强度成反比C.因为I与U成正比,所以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无关D 电阻与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流,电压无关3、欧姆定律公式说明( )A.当电压增大2倍时,电阻R增大2倍B.当电流强度增大2培时,电阻R减小2倍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当电压为零时,电阻阻值不变D.当电压为零时,电阻R也为零4、如图二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是18伏特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时,安培表的示数是1.2安培,伏特表的示数是12伏特。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
公式: I = U R R=U I
U=IR U ——电压——伏特(V );R ——电阻——欧姆(Ω);I ——电流——安培(A )
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R=U I
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
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而已。
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的比较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R=U I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
【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R=U I
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R=U I
,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注意事项】
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②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九年级欧姆定律知识点讲义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课题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合理猜想设计实验一、猜想与假设【启发】各种用电器的电流大小不同:那么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手电筒中使用新电池或旧电池,灯泡的亮度不同,通过灯的电流与灯两端电压有关吗?在家庭电路中使用不同的灯泡,亮度不同,那么通过灯的电流与灯丝电阻有关吗?在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关系呢?猜想:若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存在什么关系?若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存在什么关系?【设计实验】若研究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或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学生通过实例进行思考。
学生预设回答:若电阻一定,电压越大,电流越大;若电压一定,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由学生回答。
【需要器材】电阻、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导线。
有效启发学生实验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探究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设计实验】测电阻两端电压,选择什么器材?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怎么操作?测通过电阻的电流,选择什么器材?实验过程中的不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其不变?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都起到什么作用?实验电路图实物图【进行实验】电阻一定,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
【表格设计】R=10 Ω不变U/VI/A选择实验器材。
画电路图。
连接实物。
(1)连接电路前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调节。
(2)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要断开。
(3)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阻值最大端。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VR'RAS【实验步骤】1.电流表、电压表调节到零刻度,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阻值最大端;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至适当位置,将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记录到表格中;3.分别调节滑动变阻器在不同位置,仿照步骤2再做5次实验,分别记录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
重点指导:1.学生的分工协作是否合理。
2.实验电路连接完要检查电路连接无误,然后用开关试触,没有问题后再闭合开关。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电路》的第三节《欧姆定律》。
详细内容包括:欧姆定律的定义,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以及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概念,能准确表述欧姆定律的内容。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以及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电源、导线、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每组一套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电源、导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提出问题:电流、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表达这个关系?2. 例题讲解(1)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通过图示和公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欧姆定律。
3. 实验验证(1)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
(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强调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的定义。
2. 欧姆定律的公式:I = V/R。
3. 实验验证欧姆定律的步骤。
4. 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欧姆定律的定义。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3)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2. 答案:(1)欧姆定律定义: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实验探唸;豔;欧姆定律及应用 伏安法测也阻[辱效电路{ 电阻的申联 电阻的并联概念: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匸U/R 单位:公式中I 、U 、R 的单位分别是安培 (A)、伏特(V)、欧姆(Q) 等效屯路一、 电阻的特点:1、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个串联电阻值和。
R = R1+R2把几段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都 大。
2、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个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1/R=1/R1+1/R2 R =R1*R2/ R1+R2把儿段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总电阻比任 何一个都小,比最小的还小。
二、 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的支路越多,并联总电阻越小,全校的电灯都亮时,总电阻最小,都不 亮时,最大,无穷大。
三、 在电源电压不变时,两电阻串联,如果一个电阻不变,一个电阻变大, 则变大的那个电阻其两端电压会升高,不变的那个电阻其两端电压会降低;如果 一个电阻不变,一个电阻变小,则变小的那个电阻其两端电压会降低,不变的那 个电阻其两端电压会升高。
四、 两个电阻并联,如果一个电阻不变,一个电阻变大,则并联总电阻变大。
五、 串联分压公式:U1:U2:U3= R1:R2:R3并联时分流公式:11:12:13=1 /Rl:l /R2:l /R3知识结构:第三讲 欧姆定律解析重难点:措讲1电路变北情况2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或电賂中开关的R]合「断开申使电路中电阻的变化。
分析方法:找出电路屮的电阻如何变化,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屮电流、电压的变北,抓住电跻发生变北时电源的取1£、导休的电阻“不变量”作为桥梁,分祈时可采用“串联由电流看各部分的Ft压,并联山电压看各部分的电流^方汰逬行。
例1《2008 iS.it).如图6^3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不变,k为迢値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滑片H从右端向左烤移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JE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逐渐变/hB.电乐表示数不变 --- yyU电屋表示数变兀D电压丧示数变小图G—37例2 (2008常徳〉如图6—38所示电豁屮、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尸向右移动时,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乐表示数増大R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C.电流表示数不变,电隹表示数不变D.电流表示数戒小,电原表示数不变-0-S 6-39.例3期图6 39,屯源电压不变「开关&由断开到皿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吐两表位罟可以互换G电流表示数变小D•电匹表示数变大例4・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9所示。
17.2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考点概览一、知识点与考点二、考点解析1.欧姆定律在本章的地位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电磁学内容中,涉及到欧姆定律的考题无论从分值上,还是考题上,都会占有很大比例。
从考题难易看,易、中、难都有出现,考查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试题较易;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和有关计算一般为中等难度;考查利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压轴题,一般较难。
2.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对本节内容的考查在中考试卷中肯定会出现,并且所占分值较高。
主要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综合计算题四个类型。
考查方式常见的有欧姆定律的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等。
在压轴题中,欧姆定律与其他知识点结合(如电功率、电热等),所占分值较高。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欧姆定律内容应用欧姆定律解题 欧姆定律公式 欧姆定律变形公式★知识点精析★典例精析★考点一:欧姆定律◆典例一:(2020·新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1、R 2的滑片可移动的最大距离相等。
开始时,R 1、R 2的滑片均位于变阻器的正中间,开关闭合后,电路的总功率为0.4 W 。
若将R 1的滑片向左移动3 cm,R 2的滑片向右移动3 cm,电路的总功率变为0.3 W ;若将R 1、R 2的滑片从正中间均向右移动3 cm,电路的总功率变为0.5 W 。
已知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则滑动变阻器R 1的最大阻值与R 2的最大阻值之比为( )。
A. 3∶1B. 4∶1C. 5∶1D. 6∶1【答案】B 。
【解析】设R 1、R 2的最大阻值分别为R 1、R 2,设两个变阻器滑片可移动的距离为a cm,则滑片移动3cm 时,其连入电路电阻的变化量为最大阻值的3a 倍。
由公式2U P R=可得R 1、R 2的滑片均位于变阻器的正中间时: 1220.4W 0.50.5R R U =+……① 将R 1的滑片由中间向左移动3 cm,R 2的滑片由中间向右移动3 cm 时:221120.3W 330.50.5R R R R U a a=+++ ……②将R 1、R 2的滑片从正中间均向右移动3 cm 时:221120.5W 330.50.5R R R R U a a=-++ ……③①:②可得:a =18cm 将a =18cm 分别代入②与③中,将两式相除,整理得:R 1:R 2=4:1选项A 、C 、D 错误,不符合题意;选项B 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 。
第9讲 欧姆定律 (一)【知识要点】一、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1、实验: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该实验保持电阻R 不变,改变电阻R 两端的电压,研究电流与电阻R 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2、结论:导体的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1、实验: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该实验保持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电阻R ,研究电流与这段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
2、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成反比。
注意:① 这两个实验都采用控制变量法。
② 电阻一定时,不能说成电压跟电流成正比(电压是因,电流是果,不能颠倒)。
① 电压不变时,不能说成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导体中的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二、欧姆定律1、内容:通过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及单位:公式RU I电压—U —单位(V), 电阻—R —单位(Ω),电流—I —单位(A)3、使用欧姆定律的注意事项:● 同体性:公式中的I、U、R应是同一段电路或同一导体的。
为了便于区别,应该加上同一种角标。
● 同时性:公式中的I、U、R应是同一时刻、同一导体所对应的数值。
● 统一性:使用公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I、U、R的单位分别为A、V和Ω。
● 欧姆定律普遍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中。
对于电动机(转动的线圈)和超导体来说,欧姆定律不成立。
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即等流分压)并联电路(即等压分流)电路图电流特点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即I干=I1=I2=…或即电路中的干路电流等于总电压除以总电阻,等于分电压除以分电阻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即I干=I1+I2+…或即电路中的干路电流等于总电压除以总电阻,等于分电压除以分电阻之和电阻特点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部分电阻之和,即R总=R1+R2+…(串联时电阻越串越大,总电阻大于任意一个分电阻)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21R1R11+=总R+…,(并联时电阻越并越小,总电阻小于任意一个分电阻)即串联电路的两个电阻之比等于它们两端的分电压之比即并联电路的两个电阻之比等于通过它们电流的反比电压特点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总=U1+U2+…纯并联电路中总电压与各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即U总=U1=U2=…【典型例题】一、对欧姆定律的理解1.关于公式URI的物理意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C.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则电阻也为0D.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比2.由I=U/R变形得R=U/I,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B.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D.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3.根据欧姆定律可推导出公式R=U/I,依此可测定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又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D.导体的电阻与本身的材料和属性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4.从欧姆定律可导出R=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电压为0时,电阻为0B.当电流增大2倍时,电阻减小2倍C.当电压增大2倍时,电阻增大2倍D.不管电压或电流如何变化,电阻不变5.如图所示的各图中,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A.B.C.D.6.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 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 A,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中的电流增大2倍,导体的电阻增大2倍B.导体中的电流增大2倍,导体的电阻不变C.导体中的电流不变,导体的电阻增大2倍D.导体中的电流不变,导体的电阻变大7.对欧姆定律公式UIR的理解,下面正确的是()A.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C.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的电阻有关D.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与导体的电阻无关二、串并联电路的比值问题8.有两个电阻R1和R2,当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4①3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2①5,则R1和R2的电阻之比是A.5①3B.10①3C.3①5D.8①15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A.1:3B.3:1C.2:3D.3:2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2R2,当开关S接在1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当开关S接在2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与I2之比为A.1①1 B.1①2 C.2①1 D.无法判断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都是电压表时,两电压表的示数之比为U甲①U乙=4①3,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都换为电流表时,则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I甲①I为()乙A.2①1B.3①1C.1①4D.1①312.两个电阻甲和乙,电阻值分别为20Ω、40Ω,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中,则甲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通过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之比为_____.三、串并联电路的简单计算13.有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6Ω,1.5A”,乙标有“22Ω,0.5A”,两电阻串联时,两端能加的最大电压是A.57V B.41V C.35V D.19V14.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A.B导体的电阻为5ΩB.A导体的电阻大于B导体的电阻C.AB串联的电路中电流为0.3A时,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为4.5VD.AB并联在2V的电路中,干路中电流为0.5A15.如图所示,电阻R2=30 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6 A。
奥星·名师点拨培训学校(初三物理内部资料)姓名:班级:欧姆定律复习(一)知识框架R一定时,I与U成正比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U一定时,I与U成反比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公式:(变形式:)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成立条件:I、U、R是对应同一个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上的物理量原理:伏安法测电阻电路图:应用实验步骤:串联电路:R=R1+R2+R3+……+Rn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并联电路: = = …… =欧姆定律的规律: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
(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人体的安全电压≤36V安全用电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注意防雷(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研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的关系2、研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作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改变R两端的电压大小;保护电路,使电路中的电流不至于过高。
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应该选择合适的量程。
规律;第二步是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定值电阻的大小,观察阻值和电流之间的变化规律。
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
4、注意该试验中,可能的电路故障的判断和分析,中考常考点常见的故障有:电表无示数、示数偏低、实验数据或结论错误等I总=I1+I2“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的理解:根据串联中,电流不变,利用欧姆定律,有,变形得根据并联中,电压相等,利用欧姆定律,有,变形得(四)测量电灯泡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伏安法,同上3、“伏安法”测电阻试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五)方法清单1、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步骤:(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看清电路的组成(串联还是并联)——分析连接方法(2)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知道有什么、求什么(3)针对电路类型(串、并),联系欧姆定律进行分析——核心分析(4)列式求解例: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是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A,则电阻R2的阻值为。
欧姆定律〔讲义〕一、知识点睛1.欧姆定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公式表示就是____________。
两个变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串联电路中〔两个电阻R1、R2〕电压规律______________;电流规律______________;据欧姆定律可得________;综上可得〔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3.并联电路中〔两个电阻R1、R2〕电压规律______________;电流规律______________;据欧姆定律可得________;综上可得〔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4.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_____________。
二、精讲精练【板块一】串联电路规律1.如下图,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9V,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3V。
那么R1与R2的关系是〔〕A.2R1=R2B.R1=3R2C.R1=2R2D.3R1=R22.两电阻R1、R2的电流I—U的关系如下图,可知两电阻R1:R2等于〔〕A.1:3B.3:1C.1:3D.3:13.如下图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 l、V2的读数分别为6V、4V。
那么R1:R2的值为〔〕A.3:2B.2:3C.2:1D.1:24.如下图的电路,将AB两端接入10V电源,电压表示数为3V,拆去AB两端电源,再将CD两端接入10V电源,电压表示数为7V,那么R1:R3的值为〔〕A.1:1B.7:3C.49:9D.100:215.如下图电路图中,定值电阻R1:R2:R3=3:2:3,电源电压不变。
开关S闭合前,电压表的示数为U,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U′,那么U:U′等于〔〕A.5:4B.1:1C.4:3D.5:36.有两个电阻,R1=10Ω、R2=6Ω,假如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1、I2,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那么I1:I2、U1:U2分别为〔〕A.5:31:1B.1:15:3C.1:11:1D.5:32:37.如下图是电阻R1和R2的U—I图象,假如将R1和R2串联在电压为6V的电路中,那么通过R1的电流为〔〕A.0.2AB.0.3AC.0.4AD.0.6A8.有两只电阻,R1=10Ω、R2=15Ω,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通过电路中的电流为0.8A,那么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A.25V B.20V C.15V D.10V9.某电器的内部电路如右图所示,其中R1=12Ω。
2021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欧姆定律——基础计算问
题》word 讲义
学科:物理 专题:欧姆定律——基础运算问题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题一
题面:一个汽车前灯接在12伏的电源上,通过它的电流是400毫安,那么汽车前灯的电阻是多大?若汽车前灯不打开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灯的电阻又是多少?
题二
题面:以下是对欧姆定律表达式的几种明白得,其中正确的是( )
A .由R U I =
可得I
U R =,表示在通过导体电流一定时,R 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 .由R U I =可得I
U R =,表示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R 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 .R
U I =表示在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D .R U I =表示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成反比
题三
题面:如图所示电路,R 1=2欧,R 2=4欧,电源电压6伏,闭合开关S ,通过R 1的电流为多少安?
金题精讲
题一
题面:一导体,当它两端的电压是5伏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4安,当它两端的电压是9伏时,能否用量程是0.6安的电流表测量通过导体的电流?
题二
题面:把标有“10Ω1A”和“50Ω0.5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并联接在某电路中,为了安全,电
路两端所加的电压最大是多少?
题三
题面:把标有“10Ω1A”和“50Ω0.5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在某电路中,为了安全,电
路中承诺通过的最大电流是多少?电路两端所加的电压最大是多少?
题四
题面:如图所示,R1=10欧姆,R2=20欧姆,R3=30欧姆,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S1闭合,S2
断开时安培表的读数为0.3安培。
问:
⑴电源的电压是多少?
⑵当S1与S2均断开时,安培表的读数是多少?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⑶当S1与S2均闭合时,安培表的读数又是多少?
通过R3的电流强度是多少?
题五
题面: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Ω。
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移到a端的
过程中,求:(1)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畴;(2)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畴。
讲义参考答案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题一
答案:30欧姆、0安培、30欧姆
题二
答案:CD
题三
答案:1安
金题精讲
题一
答案:不能
题二
答案:10V
题三
答案:0.5A,30V
题四
答案:(1)6伏(2)0.2安、2伏(3)0.3安、0.2安
题五
答案:(1)1V~6V;(2)0.1A~0.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