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1.23 KB
- 文档页数:2
◇临床护理◇护理干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王茹春(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急诊科,海南海口570311)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无创正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总结最佳护理干预方案。
方法将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该院行无创正通气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病情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训练有素的专科护士严密观察病情,防范和处理并发症等护理措施是保证此类患者的安全性及提高治疗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无创正通气;Ⅱ型呼吸衰竭;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发生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常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严重的高碳酸性呼衰患者病死率较高,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机械通气尤其是有创正压机械通气(IPPV)治疗是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1]。
无创通气的优点非常多:连接方便、费用低廉,患者痛苦少等。
目前,经鼻或面罩无创机械通气已在AECOPD呼衰中广泛应用,在Ⅱ型呼衰的治疗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院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无创正通气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行无创正通气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4例,按患者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录用标准:年龄>60岁,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符合2006年“GOLD”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意识障碍;面部手术创伤或畸形者;痰液较多且黏稠不易排出者;有明显循环障碍者;有机械通气禁忌证者。
尼可刹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尼可刹米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4月作为本次研究展开时间段,从中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共计9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原则分为对照组(n=49,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观察组(n=49,无创正压通气+尼可刹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
结果:对照组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与观察组行无创正压通气+尼可刹米治疗后,对照组取得治疗总有效率为75.51%,观察组取得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有统计学意义(P<0.05)。
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血气指标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PaO2、pH值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aCO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尼可刹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尼可刹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临床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疾病类型,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可演变成为多种慢性病,比如呼吸衰竭、肺心病等。
通常情况下,病毒或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入急性加重期的主要原因。
若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的情况下,则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
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实施治疗时,目前多采用药物治疗。
因此,本研究于2019年2月~2020年4月期间从我院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共计98例作为研究对象,则对尼可刹米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9年2月~2020年4月作为本次研究展开时间段,从中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共计9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原则分为对照组(n=49,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观察组(n=49,无创正压通气+尼可刹米治疗)。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赵晓平徐圣君1(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病区呼吸科,四川成都611130)〔关键词〕BIPAP 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18-4054-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8.1021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病区重症区医学科通讯作者:徐圣君(1976-),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重症疾病诊治研究。
第一作者:赵晓平(1976-),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研究。
临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急性期(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常采用机械通气改善症状。
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操作复杂、护理量大,需要气管插管和切开,患者创伤大、并发症多〔1〕。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 )呼吸机是一种新型无创的呼吸支持模式,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等特点,避免了患者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不影响患者自主呼吸,保留了患者语言及进食功能〔2〕,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选30例均为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2 83〔平均(71.3ʃ4.8)〕岁,平均病程(23.6ʃ8.2)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
1.2方法在常规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纠正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基础上,采用澳大利亚瑞思迈公司生产的VPAP ⅢST-A 型BIPAP 呼吸机辅助呼吸。
患者治疗时取舒适体位,根据患者鼻、面大小选择适合面罩,保证面罩松紧适中、不漏气,避免鼻部皮肤因受压产生的缺血、破损。
湿化液采用32ħ 36ħ无菌液,首次治疗时先给予患者0.5h低流量吸氧,帮助患者适应面罩通气方式,消除紧张情绪及恐惧感。
多沙普仑联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评价多沙普仑联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方法: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加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多沙普仑,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均符合20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及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清醒能够合作;②血流动力学稳定;③不需要气管插管保护(即患者无误吸、严重消化道出血、气道分泌物过多且排痰不利等情况);.④无影响使用鼻、面罩的面部创伤;⑤能够耐受鼻、面罩。
1.2方法: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低流量吸氧、积极控制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脏器功能支持及营养支持治疗等。
对照组加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 s/t呼吸机,选择合适的口鼻/面罩或鼻/面罩辅助通气,备用呼吸频率12~20次/分,初始吸气压力(ipap)为6cmh20,呼气压力(epap)为4cmh20,待患者适应后逐渐上调吸气压力至12~20 cmh20,呼气压力在4~10 cmh20,病情好转后逐渐下调ipap及epap参数,至患者能稳定自主呼吸后转为鼻导管吸氧,即可撤机。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多沙普仑400mg+0.9%氯化钠注射液30ml泵入,10ml/h,2次/天。
3~5天后减量至多沙普仑400mg+0.9%氯化钠注射液30ml泵入,10ml/h,1次/天,复查血气分析,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明显改善后停药。
1.3疗效判定: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进行判定:①治疗后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动脉血气分析示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明显好转,为显效;②治疗后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所改善,动脉血气分析示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改善,为好转;③治疗后患者症状没有任何减轻,甚至加重,动脉血气分析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加重,为无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配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蓝敬淞【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配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均给予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呼吸、营养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盐酸氨溴索溶液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上,无创正压通气配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是积极性的,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7(015)036【总页数】1页(P71)【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氧气雾化吸入;慢性阻塞性疾病;肺功能;动脉血脂指标【作者】蓝敬淞【作者单位】广西省玉林市陆川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西玉林537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8近年来,我国慢性阻塞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它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典型特征的疾病。
在临床上,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加剧、喘息、胸闷等,由于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反应,会对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产生不良的影响[1]。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分为两组比较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慢性阻塞性疾病学组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58~85岁,平均年龄(65.3±20.4)岁;病程10~21年,平均病程(12.4±5.2)年,中度、重度患者分别为15例、50例。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何东阳;蒋玲【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3(014)007【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多索茶碱微量注射泵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血气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HR、RR、PO2、PCO2、血气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R、RR、P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PO2、血气pH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较治疗前虽有改善趋势,但两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与多索茶碱较单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法治疗AECOPD患者疗效更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血氧含量.【总页数】3页(P30-31,36)【作者】何东阳;蒋玲【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西乡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东深圳518000;广东医学院附属西乡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东深圳5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相关文献】1.多索茶碱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J], 李桃华2.多索茶碱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研究 [J], 邹圣泉;钱震东;吴征斌3.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J], 张国伟4.多索茶碱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J], 滕辉5.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J], 张国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