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1《2-5的分与合》 |苏教版(2018秋) (共26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26
一年级上《2-5的分与合》教案分析(苏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一、情境导入师:看,这是谁呀?(孙悟空)今天,他在取经的路上,采了4个桃子,他想分到2个盘子里,他要和师傅分着吃,该怎么分呢?(板书:分)二、教学例1、4的分大家用4个花片代替4个桃,分成2盘,看看分的结果怎样?(学生动手操作)谁愿意上来一边摆,一边说,你是怎么分的?(师根据学生回答,有意识的在黑板上按顺序摆出不同的方法)(1)一生说,左边的盆子里有几个呢?右边盘子里有几个(请几个小朋友来说一说)师:也就是把四个桃分成了2个和2个,数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4可以分成2和2,(齐读)随即板书(2)还有吗?谁再来摆一摆,你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吗?4可以分成了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板书)(请几个人来说一说,一起说。
)(3)看,还有吗?小朋友们,你也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吗?4可以分成了几和几?(4可以分成3和1,板书)师:现在我们已经把4可以分成几和几了。
现在,老师把小朋友们的摆法进行了整理,看!老师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这样整理?师:对就是有序。
那现在来有序的读一读。
刚刚小朋友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差不多或者是一样的分法吗?生: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3和1是一样的,只是交换了位置。
2.4的合师:我们知道,有分就有合。
(板书:合)是的,那现在你已经知道4可以分成几和几,那你知道几和几合成4吗?谁可以试着来说一说。
那现在你们能把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4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说吗?谁来试试。
到这里,我们已经学习了4的分与合。
三、教学“试一试”、5的分小朋友的表现真的很棒,帮孙悟空解决了这个问题,孙悟空拿出了5朵大红花,奖励给我们班的小朋友。
现在请小朋友们从学具盒里再拿出一个花片。
那现在啊,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你知道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5呢?请用你们5个花片,试着分一分?并和同桌互相说一说,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5?谁愿意上来摆一摆,说一说。
2~5的分与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例1、“试一试”和第35页“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分实物的活动,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 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初步体会“分”与“合”的关系,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2~5的分解与组合教学难点:理解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桃、盘子图片,学生每人准备花片、圆片各5个。
课前谈话:新吴实小的小朋友你们好,初次见面,让我们大家相互认识一下吧,谁愿意跟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呢?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叫什么名字,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你介绍的时候声音可真响亮啊,希望接下来课上也能听到你大声自信的回答。
哦,你喜欢跳绳,小朋友可要多多锻炼把身体练得棒棒滴。
刚刚老师认识了一部分小朋友,你们想认识我吗?想知道我的哪些信息呢?老师姓什么?有谁发现了吗?请你说。
你是怎们知道?你的小眼睛可真亮真会观察啊,发现大屏幕上出示我的名字陈露,所以你们可以叫我陈老师。
想知道我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嘛,陈老师先买个关子,对了,今天上课表现出色的小朋友会赢得我的神秘碎片哦。
上课前陈老师想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人的身上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那今天就让给我们带着这两个法宝一起学习新知识吧。
教学过程:一、4的分与合师:暑假老师去采桃子,这棵树上原来有几个桃子?老师把这4个桃子采下来分准备分在两个盘子,今天就让我们在分一分中学会分与合。
师:老师想把4个桃放在2个盘子中,可以怎样分?先想一想。
1、探索3种分法请小朋友取出4个圆片代替4个桃子分成两堆,看看可以怎样分?分好的请坐正,用你最美的坐姿告诉我。
师: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是怎样分的?师:小朋友是把4个桃子左边放一个,剩下的3个桃子放在右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2-5的分与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2-5的分与合》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2-5的数的分与合的概念,培养学生数数、识数、写数的能力,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
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2-5的数的分与合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分与合的实际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数数、识数、写数的能力,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2-5的数的分与合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分与合的实际操作。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数的分与合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数的分与合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体验数的分与合的过程,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数的分与合的规律。
3.交流:学生分组汇报自己的探究成果,教师引导并总结数的分与合的概念和规律。
4.巩固:学生进行实际的数的分与合的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的分与合的概念和规律,以及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一年级上《2-5的分与合》教案分析(苏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一、情境导入师:看,这是谁呀?(孙悟空)今天,他在取经的路上,采了4个桃子,他想分到2个盘子里,他要和师傅分着吃,该怎么分呢?(板书:分)二、教学例1、4的分大家用4个花片代替4个桃,分成2盘,看看分的结果怎样?(学生动手操作)谁愿意上来一边摆,一边说,你是怎么分的?(师根据学生回答,有意识的在黑板上按顺序摆出不同的方法)(1)一生说,左边的盆子里有几个呢?右边盘子里有几个(请几个小朋友来说一说)师:也就是把四个桃分成了2个和2个,数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4可以分成2和2,(齐读)随即板书(2)还有吗?谁再来摆一摆,你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吗?4可以分成了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板书)(请几个人来说一说,一起说。
)(3)看,还有吗?小朋友们,你也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吗?4可以分成了几和几?(4可以分成3和1,板书)师:现在我们已经把4可以分成几和几了。
现在,老师把小朋友们的摆法进行了整理,看!老师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这样整理?师:对就是有序。
那现在来有序的读一读。
刚刚小朋友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差不多或者是一样的分法吗?生: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3和1是一样的,只是交换了位置。
2.4的合师:我们知道,有分就有合。
(板书:合)是的,那现在你已经知道4可以分成几和几,那你知道几和几合成4吗?谁可以试着来说一说。
那现在你们能把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4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说吗?谁来试试。
到这里,我们已经学习了4的分与合。
三、教学“试一试”、5的分小朋友的表现真的很棒,帮孙悟空解决了这个问题,孙悟空拿出了5朵大红花,奖励给我们班的小朋友。
现在请小朋友们从学具盒里再拿出一个花片。
那现在啊,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你知道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5呢?请用你们5个花片,试着分一分?并和同桌互相说一说,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5?谁愿意上来摆一摆,说一说。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2-5的分与合》教案一. 教材分析《2-5的分与合》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和小棒图形的变换,经历分与合的过程,理解2-5的数的组成,掌握分与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1-5的数字,对于简单的数数和识数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数的组成和分与合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操作和图形变换等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和小棒图形的变换,经历分与合的过程,理解2-5的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数的组成和分与合的概念。
2.通过实物操作和图形变换,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5的数的组成。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和图形变换,自主探究和发现数的组成和分与合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物操作的材料,如小棒、卡片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小棒图形的变换和数的组成的动画演示。
3.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材料,如学习任务单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操作,如拿出2个小棒,然后分成1个和1个,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分与合的概念。
引导学生发现,2可以分成1和1,然后再合起来就是2。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小棒图形的变换,让学生观察和理解2-5的数的组成。
如,拿出3个小棒,然后分成1个和2个,引导学生发现,3可以分成1和2,然后再合起来就是3。
以此类推,让学生观察和理解4和5的数的组成。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物操作,如拿出4个小棒,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分与合的操作,然后呈现结果。
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数的组成和分与合的操作,然后分享结果。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2-5的分与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2-5的分与合》是一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2-5的数的分与合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通过实物或图形,让学生感受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二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数的分与合的原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2-5的数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于数的分与合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2-5的数的分与合的过程,掌握数的分与合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2-5的数的分与合的过程,掌握数的分与合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的分与合的原理,能够运用数的分与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直观演示法和操作实践法。
通过实物或图形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的分与合的过程。
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数的分与合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还采用问答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物或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数数,引出数的分与合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数的分与合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体验数的分与合的过程。
3.巩固练习: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的分与合的方法。
4.课堂小结:总结数的分与合的方法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第七单元:分与合课题一:2-5的分与合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一册教科书第34~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分实物的活动,探索并掌握2-5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初步体会“分”与“合”的关系。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2-5的分与合。
教具、学具准备:圆片5个教学过程:一、4的分与合(一)4可以分成几和几探究分法:(1)提问:果园里的桃子熟了,数数看,老师摘下了几个?把4个桃子放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放?请小朋友们先想一想,再回答。
(2)演示:学生说教师动态图演示,依次呈现如下三种分法。
(指导说:我把4个桃分成几个和几个)(3)记录:我们把这些分法记下来!①我们来看第一种分法,4个桃用数字4来表示,这里的1个桃用数字几表示?3个桃呢?于是,我们就说:4可以分成1和3(结合板书: 4 让学生说一说)1 3②提出要求:根据另外两种分法,4还可以分成几和几?看图说一说。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4 4 )2 23 1要求学生按板书顺序依次读一读3个分解式,初步体会分解过程中的思考方法。
(二)几和几合成4对比思考:1.提问:这些每两个盘子里的桃子合起来是几个?指导说:1个桃和3个桃合起来是4个。
2个桃和2个桃合起来是4个。
3个桃和1个桃合起来是4个。
2.提问:从下往上看,你能根据4的不同分法说出几和几可以合成4吗?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3.指导读: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几和几可以合成4。
4.介绍:像这样的式子,自上而下是分,4可以分成1和3;从下到上是合,1和3可以合成4,我们把它称为分合式。
(板书分合式)5.梳理:现在跟着老师把4的分与合一起来说一说吧!(板书课题:分与合)哪位小朋友最厉害,可以把分与合连起来说给大家听?(指名两生说一说)二、5的分与合(一)5可以分成几和几1.提出问题:真棒,你们能说出4的分与合了,老师还想考考大家呢!看,又添了一个桃子,这回是5个桃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