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 格式:ppt
- 大小:3.41 MB
- 文档页数:49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标要求核心素养1.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作用。
2.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科学精神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构建体系】【提纲挈领】理解2个概念实践、真理把握3个特点实践的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牢记4个表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答案:□1客观世界 □2能动性 □3历史性 □4来源 □5唯一标准 □6目的 □7相符合 □8正确 □9最基本 □10人人平等 □11条件和范围 □12过程 □13反复性 □14开拓创新 □15检验和发展1.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矫正] 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要遵循客观规律,也不是总能成功的。
2.一个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矫正] 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可以是亲身实践,也可以是学习。
3.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誉的中国珠算印证了认识工具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矫正]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4.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
[矫正] 经实践检验的认识,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未必都是真理。
5.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
[矫正]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6.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
[矫正] 着眼于全局有助于获得真理性认识,但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并不等于真理性认识。
7.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矫正] 认识具有上升性,对事物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不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8.认识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矫正]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但并非是推翻已有的真理。
9.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谬误。
[矫正] 真理本身是正确的认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不包含谬误。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一:实践与认识1.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注意】①实践以人为主体,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②实践对象是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
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辩论等不是实践。
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③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物质生产活动)变革社会实践活动(革命和改革、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探索世界规律的科研活动。
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因为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活动的过程以及实践的结果都是客观的。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总之,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3.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唯一来源—实践;途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发展推动新的探索和研究;B、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科学理论虽然正确,但不能作为检验标准。
要把握“唯一”二字。
任何主观标准:如个人的认识、权威观点、多数人的意见、科学理论等,都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一、人的相识论从何而来〔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
课堂探究:(1)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2)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上述观点的不同。
探究提示:(1)同学们可以谈出自己对“实践”概念的感性相识,不必苛求精确,照实践就是人们做事情,譬如农夫种田、工人做工、老师教学、演员表演、科学家做试验等。
但这里提前告知同学们,实践是指人们相识活动以外的活动。
(2)①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具有本质区分。
②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利己主义”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
③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学问点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
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索、修行、辩论等不是实践。
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相识3.实践的根本形式。
教材“专家点评”阐述了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三是探究世界规律的科学试验活动。
实践活动的形式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之一,理解这一内容应留意以下三点:第一,要明的确践的详细形式是无限多样的,每一种实践活动都有它的表现形式。
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开展的今日,实践的内容日益广泛,实践的形式更加困难。
其次,“根本”不是“全部”,人们难以穷尽实践的全部形式,这里只探究实践的“根本”形式,即上述三种。
这三种根本形式只是人类根本的实践活动。
第三,在实践的三种根本形式中,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平衡的,其中生产实践是最根本的实践活动。
因为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开展的根底,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生产关系确定着其他社会关系,生产实践也是人们进展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所以,不能把三种根本形式并列起来。
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预习清单1. 实践的含义,特征2.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3. 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4. 认识的反复性,上升性,无限性引导清单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辨证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认识则把实践引歧途。
方法论意义:既要重视实践,又要掌握科学理论,达到理论(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性。
①实践的构成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都是客观的。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们在行动之前就已有了明确的目的,并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记,这也是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所不同的。
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们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①实践的社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实践的历史性是指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4, 真理是客观的(板书)(1) 含义: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真理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符——谬误(2)、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提问:真理是一种认识,但为什么说它是客观的呢?而且是最基本的属性?——因为这里所讲客观性,主要是从真理的内容,也就是其所反映的对象角度来讲的。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引言求索真理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之一。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和寻找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每个人的求索之旅都是独特而珍贵的,这是一段富有启发和成长的历程。
本文将探索求索真理的历程,并讨论其中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性。
真理的定义在我们深入研究求索真理的历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真理的定义。
真理是指与现实相符合的事实或观点。
然而,真理并非永恒不变的,它可能因为时代的变迁、科学的进步和思维的发展而被重新解释或改变。
求索真理的动机为何人们对真理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愿意不断求索呢?求索真理的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1. 知识的渴望人类天生渴望获取知识和理解自然界的规律。
通过求索真理,我们能够增加对世界的认识,并不断扩展我们的视野。
2. 解决问题的需要求索真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通过深入理解真理,人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改善生活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3. 实现个人成长通过不断求索真理,个人能够获得成长和进步。
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和反省自己的观点、价值观和信仰,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并成为更好的人。
求索真理的过程求索真理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下面是求索真理的一般过程:1. 提出问题求索真理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
问题的提出可能是由于疑问、好奇心、困惑或需求而产生。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清晰地定义问题,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
2. 收集信息与知识在明确问题后,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和知识。
信息的收集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查找学术文章、采访专家和观察实践等方式进行。
3. 理性思考与分析在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后,我们需要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
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运用逻辑和推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和筛选。
4. 探索与实验有时,我们需要通过实验和实践来验证某些问题的答案。
这个阶段是对理论和观点进行实证的重要环节。
5. 共享与讨论在我们对某个问题的求索过程中,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分享我们的观点和经验,我们可以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新的思路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