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马工程广告学概论
- 格式:pptx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35
广告学概论重点整理第一章◆广告的概念:广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现代广告的广义概念是与信息社会紧密相连的一个历史范畴,它是维持与促进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大众性的信息传播工具和手段。
广义的广告,包括经济广告与非经济广告。
经济广告又称商业广告。
狭义的广告特指商业广告。
◆传播信息是所有广告共有的一个本质特征。
◆现代广告即是指一种由广告主付出某种代价的,通过传播媒介将经过科学提炼和艺术加工的特定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以达到改变或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目的的、公开的、非面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
◆现代广告的四大特征:1)强调了广告的本质特征是一种以公开的、非面对面的的方式传达特定信息到目标受众的信息传播活动,而且这种特定信息是付出了某种代价的特定信息。
2)明确了广告是一种通过科学策划和艺术创作将信息符号高度形象化、带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特征的信息传播活动。
3)指出了传播媒介的重要性4)说明了广告是为了实现传播者的目标而带有较强自我展现特征的说服性信息传播活动,通过改变或强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来达到其特定的传播效果。
◆广告的构成要素以活动的参与者为出发点,广告构成要素主要有: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的目标受众、广告文本等要素。
其中,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是广告运作的主体。
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出发点,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广告构成要素包括:广告信源、广告信息、广告媒介、广告信宿等要素。
信源、信宿、编码、译码、讯息、传播渠道、反馈、噪音是信息传播过程的八大基本要素。
1.广告信源:广告信源也就是广告信息的传播者,它主要指广告的制作者和经营者,如广告客户(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广告制作公司、广告设计公司。
2.广告信息:广告信息或称为广告文本,是信源对某一观念或思想进行编码的结果,是对观念或思想的符号创造,是广告传播的核心。
3.广告媒介:广告媒介是广告信息的传输渠道或通道,是将经过编码的信息传达给受众的载体,是广告的发布者。
马工程广告学概论配套内容简介第1章广告的内涵和特征一、概念题1Advertising答:“Advertising”在英文中,通常被人们用来指称广告。
这个英文单词来源于拉丁文的“Advertere”,意思是“唤起大众对某种事物的注意,并诱导于一定的方向所使用的一种手段”。
Advertising一般指的是完整的广告活动。
2Advertisement答:Advertisement在英文中是与“广告”相对应的词。
“Advertisement”一词出现于1655年前后,被用在《圣经》上,代表注意和警示之意。
到了17世纪60年代它被频繁使用在商业信息的标题上,特别是那些商店的广告。
一般认为,“Advertisement”指的是独立的广告作品,尤其是印刷广告。
3广告答:广告,是由可识别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商品(产品、服务和观念)的,通常是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和劝服性的非人员信息传播活动。
4广告主答:广告主是广告行为的主体,经常被广告公司称为“广告客户”。
(1)广告主可以是企业、非营利性组织、政府或者个人,政府的各级、各类职能部门以及个人也可以进行广告活动,成为广告主。
(2)广告主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广告活动。
广告主对广告的发布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权。
(3)广告主要为广告的真实性负责。
这样既可以明确广告主对其所发出信息的真伪负责,又可以使消费者放心地购买做了广告的商品。
(4)广告主要履行在广告中作出的承诺。
广告主在广告中对产品功能、服务质量的表述可以视为企业对消费者作出的一种“承诺”,相当于与消费者签订的无形的合同。
5消费者广告答:消费者广告是根据广告的基本受众来划分的广告类型之一,与行业广告(也有人译作商务广告)相对,主要针对那些为自己购买产品并(或许)进行最终消费的受众,他们不会将产品转卖或者再用于生产过程。
消费者是广告信息所宣传产品的需求、使用者;广告受众是广告信息的接受者,只有当广告受众实施了购买行为,才能转化成为广告主所期待的消费者。
第一章广告概论三、简答题1. 现代广告的主要特征:①强调了广告的本质特征是一种以公开的、非面对面的方式传达特定信息到目标受众的信息传播活动,而且这种特定信息是付出了某种代价的特定信息。
广告必须有明确的广告主或称广告客户,它是广告行为的主体,是广告行为的法律负责人。
这是广告与新闻等其他信息传播活动不同之处。
②明确了广告是一种通过科学策划和艺术创造将信息符号高度形象化的、带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特征的信息传播活动。
③指出了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
现代广告是非个人的传播行为,一定要借助于某种传播媒介才能向非特定的目标受众广泛传达信息。
这决定了它是一种公开而非秘密的信息传播活动,也就决定了传播者必须置身于公众和社会的公开监督之下。
④说明了广告是为了实现传播者的目标而带有较强自我展现特征的说服性信息传播活动,通过改变或强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来达到其特定的传播效果。
2.广告的分类:①按照广告的最终目的将广告分为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②根据广告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可以将广告分为产品导入期广告、产品成长期广告、产品成熟期广告、产品衰退期广告;③按照广告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将广告划分为经济广告、文化广告、社会广告等类别;④按照广告诉求方式分类可以将广告分为理性诉求广告和感性诉求广告;⑤按照广告媒介的使用分类可以将广告分为印刷媒介广告、电子媒介广告、户外媒介广告、直邮广告、销售现场广告、数字互联媒介广告、其他媒介广告;⑥当今整合营销时代,是以整合营销传播的观点,针对目标受众的活动区域和范围,将广告分为:家中媒介广告如报纸、电视、杂志、直邮等媒介形式的广告;途中媒介广告如路牌、交通、霓虹灯等媒介形式的广告;购买地点媒介广告等等。
⑦按照广告目的分类可以将广告分为产品广告、企业广告、品牌广告、观念广告等类别。
⑧按照广告媒介的信息传播区域,可以将广告分为国际性广告、全国性广告和地区性广告等几类。
⑨依据广告所指向的传播对象,可以将广告划分为工业企业广告、经销商广告、消费者广告、专业广告等类别。
广告学概论知识点钱健广告学概论知识点广告学概论知识点主编:钱健专业:文化传播系10广告第一章广告概念★★1、广告的本质:三要素:满足需求、艺术表现、媒介广告主通过付费的方式,通过媒介传播,艺术表现形式,来满足消费需求。
传递信息2、广告的分类:①通过社会职能分类:商务广告、非商务广告②通过广告传播媒介分类:四大媒介:电视、报纸、杂志、播送,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户外媒介,数字互动媒介。
3、广告的功能:★主要功能①沟通信息,搞活市场②刺激竞争,构建品牌③提供选择,满足需求④创造流行,引导消费辅助功能①传授文明的人文②传授知识的创造美③传递情感★★4、广告相关理论:“推销〞物本、“说服〞创意、“受众〞人本、“沟通〞整合营销①“推销〞物本约翰-肯尼迪克劳德-霍普金斯第一位伟大的营销员,理由文案罗瑟-瑞夫斯独特营销主张,USP理论②“说服〞创意李奥-贝纳芝加哥学派李奥贝纳公司案例:万宝罗威廉-伯恩巴克艺术派DDB公司创始人老二主义大卫-奥格威科学派③“受众〞人本定位理论:实体+观念创始人:艾尔-列斯、杰克-特罗共鸣理论:由符号元素于情境制造出效果④“沟通〞整合营销整合营销传播是为到达品牌塑造目的进行沟通的所有传播元素的整合。
通过各种渠道将消费者想听的广告聚集成“一个声音,一个形象〞,以便与消费者形成对话,沟通。
★5、广告的趋势:格瓦拉自由植入式、娱乐化、符号化第二章广告运作保存版权- 1 -钱健广告学概论知识点1、中国广告的历史过程:1840年前叫卖招揽式广告 1840年~1949年印刷品现当代广告1949年以后多种媒体并行的现当代广告★注意:1979年1月28日在《解放日报》刊登第一那么广告 2、国际广告开展历程:80前工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工业时代、后工业时期案例:绝对伏特加城市系列广告★★3、广告市场的构成主体:广告主→〔委托〕→广告公司→〔制作〕→广告媒介→〔发布〕→消费者广告主:定义:推销产品和提供效劳关键:广告主是提供、决定信息主体,经费的责任分类:企业自制、委托广告公司代理、企业与广告公司合作委托广告公司代理、企业与广告公司合作是比拟多的广告主策略选择:强调特色需求、强调品牌形象广告招标:发布信息→考察、考核方案→考察资质→监控广告公司:定义:信息加工的主体关键:接受委托,提供效劳〔广告筹划、广告制作、广告代理等〕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
第六章广告运作规律本章要点及学习要求这一章我们先对广告运作进行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广义的广告运作我们称之为广告活动,视为整个广告过程的概括;狭义的广告运作则视为广告公司的一次完整的广告策划活动,分别在这章的第一节和第三节加以详细的介绍。
在第二节中论述处于广告运作中心地位的广告公司的运作规律。
这样的安排,使得范围逐渐缩小,层层紧扣,逻辑清晰,便于理解和记忆。
通过这章的学习,能够了解广告活动的基本情况和最新发展,掌握广告活动的一般规律;了解广告代理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流程;熟知广告策划的主要内容和一般程序。
自开创大众传播时代以来,现代广告历经了一个世纪的发展,或崎岖,或平坦,伴随着市场的竞争变化,全世界各大小广告公司在摸索中寻找自己的广告梦想。
经过这100年左右的发展,现代广告逐步形成了自身的运作规律,尤其是广告代理制的引进,开创了广告运作的科学性大门,广告市场的竞争变得规范有序。
随着整合营销传播的兴起和媒介环境的转变,也使得广告运作的规律更趋于现代和合理。
第一节广告活动的一般规律一、作为传播活动的广告交流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的生存方式,而广告也是一种交流活动。
因而,要想全面了解广告,就必须首先了解一般的交流活动以及特定的大众交流活动。
关于这一点,让我们借鉴国外广告学著作经常使用的一个大众传播的现代模式以及对其的解释,作为了解广告运作的第一步。
图6-1:大众媒介传播模型大众传播是一种通过媒介(诸如广播、杂志、电视或电脑)而非面对面的方式实施传播的传播活动。
广告也是大众传播的一种形式之一。
在大众传播学领域中,虽然有许多模式都非常有价值,但我们在图中只选用了一种现代大众媒介传播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将大众传播表现为一种个人之间和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它有两个主要部分,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半独立的活动:制造和接受。
首先,从模型的左边至右边,我们看见的是传播产生的过程,大众传播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被制造出来。
如同大众传播的其他形式一样,广告是某些机构(诸如企业、事业单位、广告公司和媒体机构)为制造一定的内容而相互作用的产物(即出现在纸上的印刷广告和出现在电视上的电视广告或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的互动广告)。
《广告学概论》讲义提及广告,无论是何种学历、哪个行业的人士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这恰恰说明广告离我们每个人很近,但是论及对广告本质性的认识,似乎人人又离它很远。
其实,司空见惯之事却未必容易说得清楚,这是我们会时常遇到的难题。
早在距今一个多世纪前,马克思就对今天充斥于世界的广告及广告活动提出过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任何报纸广告都是智力的表现,但是谁会因此说广告就是文学呢?土地不会说话,会说话的只是土地的主人。
因此,土地要为自己的权利说话,必定要以智力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这里,马克思敏锐地指出了广告与文学的区别,但主张广告是一种“智力的形式”。
这样的概括,即令在当今也应是独到而深刻的。
我们深信:广告不等于文学,虽然它们之间有相似性;广告活动是一种充满智慧与创造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广告作品是一种“智力的形式”。
第一章广告绪论今日世界是一个充满广告的世界。
有人这样描述道:今日世界是一个“充满广告的世界”。
以美国为例,人均每天要接受1600次广告信息,美国儿童一年要看两万次商业广告(相当于每周3小时)。
当你调换电视频道甚至关掉电视走出家门,你仍然逃不掉广告的包围。
千万不要进商店,你会被莫名其妙的商品进行一次免费服务;走路稍快一些,否则很容易被街边的散发传单者拦住;你的眼睛一定会疲劳,周围遍布着五颜六色的广告招贴、挂旗、霓虹灯、巨型路牌……;你听到身边的孩子在哼唱着电视里的广告歌曲;你会乘上一辆画满广告的公共汽车;你肯定不愿意买报纸,因为广告版面是你想看的内容的四、五倍;你的信箱里塞满邮寄广告,甚至样品;你的邻居可能就是一个直销商,他和他的同伴会随时按响你的门铃;你的电话里也会传来广告小姐的甜美声音。
你恨透了广告,可是你逃不掉。
现代广告无孔不入,早已浸透到社会乃至家庭生活的各个角落,只是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空间里时刻都贯穿着广告,你只能祈祷自己的睡梦中不再有广告出现。
你反感广告的出现,可是你会穿着带有特定商标的衣服在街上行走,甚至还为穿着某种名牌的裤子而感到光彩和自豪,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也充当了广告媒介并把带给了周围同你一样的“上帝”。
一、名词解释1.广告学广告学是对广告这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历史、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广告学的的研究对象可分为广告策略与效果、广告运营与管理、广告历史与文化三大领域。
广告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2.广告理论广告理论研究是指运用相关理论,研究广告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并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来指导广告实践。
3.现代广告广告是一种由特定主体付出某种代价的,通过媒介将经过科学提炼和艺术加工的特定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以改变或强化人们认知和行为为目的,公开的、非全面的信息传播活动。
4.广告影响力广告影响力是广告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对受众的感性和理性刺激所形成的传播影响力。
5.品牌影响力品牌影响力是指品牌通过良好的消费者沟通,被消费者认同并进而获得市场利润的能力。
6.品牌利益品牌利益指品牌为消费者提供的购买该品牌产品而非其他品牌产品的理由。
品牌利益是品牌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
7.广告创意广告创意是为达成营销或传播上的附加值而进行的表现创新和概念创新。
8.写实符号直接运用产品图像、生活场景等,向消费者诉说产品与服务的特性;或通过实物的实际表演、操作、使用、品尝等方式来证实商品质量优良、功效良好,刺激消费者购买。
9.相近符号通过相近符号的运用,激发受众联想,产生比拟效应,传达品牌或产品的利益点。
10.符号借代基于消费者的接近联想,将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和所要表达的观念或产品进行借代,产生比喻效应。
11.汉字的“字思维”“字思维”是概念细化的表征和方法,也为广告创意的优化提供了符号前提。
11.汉字的“象思维”广告象征在其功能上,就是让抽象概念、精神理念变成符号化的象征,其表现或意象,或形象,或具象,其功能是通过特定的象征符号达成传播上的识别和感动。
二、简答题1.试述中国广告学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1)提高商品流通的效率广告将商品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给消费者,有助于加快商品的出售与购买进程,提高商品交易效率,缩短商品流通时间,帮助企业实现盈利目标的同时丰富与扩大消费者的选择空间。
广告学概论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广告概论第一节广告概念的定义1、广义的广告,包括经济广告和非经济广告:(1)经济广告又称商业广告,它所登载的是有关促进商品或劳务销售的经济信息,尽管内容多样,表现手法不一,但都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
(2)非经济广告是指除了经济广告以外的各种广告,如社会各团体的公告、启事、申明、寻人广告、征婚启事等。
2、广告的定义:一种由广告主付出某种代价的,通过传播媒介将经过科学提炼和艺术加工的特定信息传达给目标受终,以达到改变或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目的的,公开的,非面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
3、现代广告的四大特征:(1)广告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公开的、非面对面的方式传达特定信息到目标受众的信息活动,而且这种特定信息是付出了某种代价的特定信息。
(2)明确了广告是一种通过科学策划和艺术创造的将信息符号高度形象化、带有科学性和艺术特性的信息传播活动(3)指出了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
(4)说明了广告是为了实现传播者的目标而带有较强自我展现特征的说服性传播活动,通过改变和强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来达到其特定的传播效果。
4 、广告的构成要素(1)以广告活动的参与者为出发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代理商),广告发布者(广告媒介),广告的目标受众,广告文本。
(2)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出发点,广告信源(广告信息的传播者),广告信息(广告传播的核心),广告媒介,广告信宿。
第二节广告的分类1、按诉求方式分:理性诉求、感性诉求2、按媒介使用分:印刷媒介广告(平面媒体广告)、电子媒介广告、户外媒介广告直邮媒介广告(通过邮寄途径将传单、商品目录、订购单、产品信息等形式的广告直接传递给特定的组织或个人)销售现场广告(也称pop广告、售点广告,就是在商场或展销会上等场所,通过实物展示、演示等方式进行广告信息的传播)数字互连媒介广告和其他媒介广告。
2、针对目标受众的活动区域分:家中媒介广告,途中媒介广告,购买地点广告3、按广告目的分:产品广告(商品广告),企业广告(企业形象广告),品牌广告,观念广告4、按传播区域分:国际性广告,全国性广告,区域性广告5、按传播对象分:消费者广告,经销商广告,工业企业广告(生产资料广告),专业广告6、按广告的最终目的: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7、按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产品导入期、产品成长期、产品成熟期、产品衰退期8、按广告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分:经济广告、文化广告、社会广告第三节广告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性质:广告学是在许多的边缘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独立的社会学科广告的本质不是经济性的而是一种广泛的信息传达。
《广告学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广告学的学科体系1. 广告学的定义广告学是研究广告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市场营销、传播学、心理学、设计艺术、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
广告学旨在通过对广告现象的深入分析,揭示广告的本质、功能、策略和效果,为广告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 广告学的研究对象广告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广告活动的参与者,包括广告主、广告代理、广告媒介、消费者等;- 广告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过程,包括广告创意、设计、制作、发布等;- 广告的市场效应和社会影响,包括广告的经济、文化、社会作用等。
3. 广告学的研究内容(1)广告理论:研究广告的基本原理、历史演变、理论体系,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广告策划:研究广告目标的设定、市场分析、竞争策略、广告定位、预算管理等。
(3)广告创意:研究创意思维、创意方法、创意评价,以及如何将创意转化为有效的广告作品。
(4)广告设计:研究视觉传达设计原则、设计元素、设计风格,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提升广告效果。
(5)广告媒介:研究媒介类型、媒介特性、媒介选择、媒介组合,以及新媒体在广告中的应用。
(6)广告效果:研究广告效果的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升广告效果。
二、广告学的产生与发展1. 广告学的起源广告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广告业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广告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应运而生。
2. 广告学的发展阶段(1)广告学的初创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广告学主要以广告技巧和广告心理研究为主,尚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2)广告学的成长期(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广告学开始系统化、理论化,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广告教育也开始兴起。
(3)广告学的发展期(20世纪中叶至今):广告学进入多元化、跨学科研究阶段,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了多个分支领域。
3. 我国广告学的发展(1)起步阶段(1978年-1990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广告业逐渐恢复,广告学研究和教育开始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