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R主要评价指标及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JCR SCI期刊分区表引言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是一个提供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领域学术期刊引文数据的数据库。
JCR SCI期刊分区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不同领域的学术期刊进行分类和分区,为研究者和学术机构提供了评估期刊影响力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JCR SCI期刊分区表的内容和使用方法。
JCR SCI期刊分区表的内容JCR SCI期刊分区表主要包括四个指标:Journal Impact Factor(JIF)、Total Cites、Immediacy Index和Citable Items。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期刊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和受引情况。
Journal Impact Factor(JIF)Journal Impact Factor,即期刊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它是根据期刊的被引频次和期刊文章总数计算得出的。
JIF越高,代表该期刊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越大。
Total CitesTotal Cites是指期刊的总引用次数。
该指标反映了期刊在学术界的产出和影响。
Immediacy IndexImmediacy Index表示文章被引用的速度。
它是某一年内发表文章被引用的次数除以发表文章的总数。
Immediacy Index越高,表示文章被引用的速度越快。
Citable ItemsCitable Items是指期刊发表的具有引用价值的文章数量。
该指标与期刊的影响力和学术质量相关。
JCR SCI期刊分区表的使用方法研究者可以使用JCR SCI期刊分区表来评估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以辅助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
以下是使用JCR SCI期刊分区表的步骤:1.登录JCR数据库:首先,研究者需要登录JCR数据库,获取JCR SCI期刊分区表的访问权限。
2.选择相关领域:根据研究主题,选择相关领域的期刊分区表,例如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
3.浏览指标:在期刊分区表中,研究者可以浏览各个期刊的JIF、TotalCites、Immediacy Index和Citable Items指标,了解期刊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和受引情况。
jcr 学科类别
JCR(JournalCitationReports)ThomsonReuters为评估学术期刊影响力和引用率所提供综合资源的权威机构,其中的学科类别是用来定义每一篇期刊的学科特点的重要指标。
JCR学科类别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期刊的内容,以及期刊文章如何被引用。
它建立在两个基本的类别上:科学、技术、医学(STM)类别,以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SSH)类别。
JCR学术期刊提供了一套统一而普遍的学科类别体系,其中的学科类别涵盖了上百个学科领域,包括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律学、哲学、计算机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此外,JCR提供了一个分类选项,可以让读者更进一步的探索某一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以及研究如何在学科类别之间流通。
JCR科类别的划分精确度很高,因此可以让读者更准确的理解某一期刊的学术特点。
例如,基于 JCR学科类别,编辑们可以更准确的判断出某一篇文章在某一期刊中所属于哪一类学科,而这又哪一个学科领域中更具有影响力和引用率。
JCR科类别的一大优势是具有比较强的灵活性和精准性,期刊可以根据自己所发表的内容,来把自己纳入不同的学科领域之中,这样可以更准确的描述该期刊的内容特征。
同时,根据 JCR科类别的定义,编辑们也更容易筛选出最具特色的文章和科学论文,进而提高文章的出版质量。
总之,JCR科类别是一套精准、统一的学科体系,可以帮助专业期刊编辑更好的归类文章,以及提高出版质量。
其精准性和灵活性可以促进论文的评估和引用,增加期刊的影响力,促进学术的发展。
jcr 检索结果解读-回复JCR检索结果解析在学术界,期刊物的质量经常被用来衡量一个研究者或者组织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因此,了解期刊在学术界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JCR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是一个由汤普森路透公司创建和维护的数据库,它提供了期刊的相关指标和排名。
这篇文章将介绍如何解读JCR 检索结果。
1. JCR数据库概述JCR数据库包含了全球范围内的几千种期刊,并提供了各种指标,如期刊的影响因子、引用频次、引用半衰期等。
这些指标用于衡量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期刊名称或ISSN号来检索所需期刊。
2. 检索结果页面解析当用户在JCR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后,将会获得一个检索结果页面。
该页面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检索信息:显示检索词、搜索时间和检索结果的数量。
- 检索选项:提供一些筛选条件,例如选择特定的年份、出版商和学科领域。
- 结果列表:列出了与检索词相关的期刊,每个期刊都有相应的指标数据。
- 排序选项:用户可以按照不同的指标对结果进行排序,例如按影响因子、引用频次等排序。
- 期刊详细信息:点击期刊名称后,可以查看该期刊的详细信息,包括各项指标的具体数值和趋势图。
3. 指标解释JCR数据库提供了多种指标来帮助用户了解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指标和其解释:-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该指标衡量了期刊文章的平均被引频次。
较高的影响因子通常表示期刊在学术界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 5年影响因子(5-Year Impact Factor):该指标和影响因子类似,但基于近五年的引用数据。
它能更好地反映期刊长期影响力的变化。
- 引用频次(Citation Frequency):该指标显示了期刊的总引用次数。
较高的引用频次表示研究者对该期刊的文章感兴趣并参考较多。
- 引用半衰期(Citation Half-Life):该指标表示研究文章的引用数从最高点开始倒数,半衰期即引用数减半所需的年数。
中科院JCR期刊分区介绍一、背景SCI作为论文与引文分析的重要手段, 被国内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所重视,不少单位把它作为科研业绩考核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
SCIE收录的科学论文涉及到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 由于各学科属性与发展特点各异, 以及数据库统计源的学科结构存在巨大差别, 使得不同学科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分布存在不均衡性, 很难进行学科间的比较和评价。
为了更科学地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 更合理地考核科研人员的工作业绩,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于2004年起,开始发布中科院JCR期刊分区,按年度和学科对SCIE期刊进行4 个等级的分区, 将全部SCIE期刊分为13大类:地学、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化学、物理、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生物、数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在每一类期刊中按照期刊影响力, 分为1-4 区:一区是各领域的顶级期刊,在同一学科中排名前5%, 二区是高水平期刊, 三区次之, 四区则更普通。
一区和二区的一小部分杂志被列为顶尖学术期刊(TopJournal)。
一般而言,分区位置越高, 期刊的影响力越大, 命中率也相对较低。
这种区分为SCIE期刊提供了一个较合理的评价标准, 使得对某一刊物水平高低的认定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定义上。
当然, 期刊分区高, 并不意味着其刊载的所有论文质量就一定高, 但从统计结果来看, 期刊论文总体质量与其刊载的单篇论文质量基本呈线性关系。
所以不论什么领域, 只要论文发表的刊物在同一分区, 就可以认为这些论文的水平是相当的。
JCR期刊分区标准的研制与开发,对于评价论文在某领域的实际影响力更科学, 也有利于鼓励科技工作者向各学科的高级区域投稿, 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研机构与高校学术质量的提升。
由于JCR的分区和中科院分区表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我们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作简要介绍,详见群共享SCI 专题中中科院JCR期刊分区介绍和中科院JCR分区大小类阈值表(含4个子表,分别是大类阈值表,小类阈值表,复分期刊表和镇压期刊表)。
名为:期刊引用报告期刊引用报告(Joru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出版的一部评价期刊的重要工具。
它是SCI的副产品,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期刊排队部、来源期刊数据表、期刊半衰期表、应用期刊表和被引期刊表。
.影响因子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是对文献或文献集合获得客观响应,反映其重要性的宏观度量。
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
通常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具体算法为: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 (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
. 即年指标即年指标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
具体算法为:即年指标=某刊当年发表论文被引用的次数 / 该刊当年发表论文总数.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刊被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 自引率自引率是指某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该刊本身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
具体算法是:自引率=被本刊引用的次数 / 期刊被引用的总次数他引率他引率是指某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看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
具体算法是:他引率=被其他刊引用的次数 / 期刊被引用的总次数JCR Science Edition (自然科学版)涵盖5,000多种国际性科学技术期刊JCR Web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期刊分析与评价报告,它客观地统计Web of Science收录期刊所刊载论文的数量、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论文的被引用次数等原始数据,再应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计算出各种期刊的影响因子、立即影响指数、被引半衰期等反映期刊质量和影响的定量指标。
JCR Web全面综合地评价和分析了国际性学术期刊。
图书馆可利用JCR Web 的信息选择期刊订购;论文作者可根据JCR Web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社科学术期刊常用评价指标研究
社科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是衡量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准。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
以下几种:
1.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由Thomson Reuters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提供,是最常用的科学期刊评价指标之一。
影响因子是指一年内某期刊上的平均被引频次,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评估期刊的引用质量。
2. 引用频次(Citation Frequency):衡量一个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被其他文章引用的次数。
通过计算文章的引用频次,可以了解期刊中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和学术贡献。
3. h指数(h-index):用来评估一个学者的学术影响力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评估期刊
的影响力。
h指数是指一个学者(或期刊)的N篇论文被引用次数大于等于N的次数。
h指数越高,表示学者(或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大。
4. 审稿速度(Review Speed):衡量期刊处理和发表稿件的效率的指标。
审稿速度反映了编辑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期刊对稿件的重视程度。
5. 编辑团队(Editorial Team):期刊的编辑团队是影响期刊质量和学术声誉的重要因素。
编委会的成员包括在该领域具有权威地位的学者和专家,他们的学术地位和声誉
会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以上是社科学术期刊常用的评价指标,可以通过综合考虑这些指标来评估期刊的质量
和影响力。
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是由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原为汤森路透)开发和发布的一种期刊评价工具。
它为学术界提供了关于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内期刊的全面信息,包括期刊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数据。
JCR的发布每年一次,对于科学界来说,JCR期刊影响因子和分区情况是衡量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JCR期刊影响因子的定义。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指那期刊在特定年份内被引频次与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文章总数的比例。
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是统计那期刊的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前年份被引用的总次数,并将该总次数除以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影响因子是一个介于0和无穷大之间的数值,可以用来衡量期刊的影响力和受关注程度。
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高,表示该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越大。
JCR的分区情况(Q分区)指的是JCR将期刊根据影响因子的大小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Q1、Q2、Q3和Q4、其中,Q1区域的期刊影响因子最高,Q4区域的期刊影响因子最低。
Q分区的划分根据所有期刊的影响因子值进行排序,将所有期刊从高到低分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包含大约25%的期刊。
Q分区是评估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Q1和Q2区域的期刊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JCR期刊影响因子和分区情况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研究者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评估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此外,影响因子和分区情况也被机构和个人用于申请科研项目、聘请教师和评估学术表现等方面。
总之,JCR期刊影响因子和分区情况是评价期刊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但是,它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研究者在选择期刊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目标来综合考虑。
中科院jcr分区表大类和小类介绍标题:中科院JCR分区表大类和小类介绍摘要:本文将深入探讨中科院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分区表的大类和小类,解释其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详细介绍各个大类和小类的定义和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JCR分区表,并利用其作为学术研究和期刊论文投稿的参考。
引言:中科院JCR分区表是一个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学术期刊评价系统,旨在帮助学术界评估和比较期刊的影响力和学术质量。
该分区表将期刊按照研究领域和影响力进行分类和排名,为学术研究者和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JCR分区表的大类和小类,并讨论其在学术界的应用和重要性。
一、JCR分区表的概述1.1 JCR分区表的定义和目的1.2 JCR分区表的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1.3 JCR分区表的发布和更新频率二、JCR分区表的大类介绍2.1 大类的概念和分类原则2.2 大类的数目和领域覆盖范围2.3 各大类的特点和重要性三、JCR分区表的小类介绍3.1 小类的定义和分类原则3.2 小类的细分领域和特色3.3 各小类的评估指标和重要性四、JCR分区表的应用及影响4.1 JCR分区表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4.2 JCR分区表对期刊选择和投稿的指导4.3 JCR分区表对学术成果评估和资助申请的影响五、总结与展望5.1 对JCR分区表大类和小类的理解与应用5.2 JCR分区表面临的挑战和改进方向5.3 JCR分区表的局限性与发展前景最后,本文对JCR分区表的大类和小类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JCR分区表。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JCR分区表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发展的机遇。
未来,JCR分区表将继续适应学术界的需求和变化,为学者们提供更准确、全面的期刊评估工具。
关键词:中科院JCR分区表,大类,小类,学术评价,期刊投稿。
SCI、JCR、EI、SSCI、ISTP、影响因子的含义SCI、JCR、EI、SSCI、ISTP、影响因子的含义( 转自西祠胡同)来源:江军的日志以前本科时听到同学们说起SCI、影响因子,开始时完全搞不懂这都是些什么东西。
看别人说的头头是道,心想我虽然不知道,但是说出来难免被人笑话,就只好暂时不懂装懂。
后来上了文献检索课,大概知道了SCI是“科学引文索引”的意思,只是当时上课还是没有完全弄明白,对于什么是IF,SCI与IF的关系,什么又是三大检索这些问题仍然一知半解……今天记起这件事来,放狗搜了一下,有不少资料,大概看了看后总算弄明白了。
现在就把找到的资料转载于下:一、什么是三大检索?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科技会议录索引》1、SCI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创建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互联网上Web版数据库。
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
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指的是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
为此,作为一部检索工具,SCI一反其它检索工具通过主题或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常规做法,而设置了独特的“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
综述JCR中期刊评价指标JCR中期刊评价指标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ISI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
JCR对包括SCI 收录的3800种核心期刊(光盘版)在内的8000多种期刊(网络版)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
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
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统计数据及计算的影响因子等指数,而成为一种期刊评价工具。
图书馆可根据JCR提供的数据制定期刊引进政策;论文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下面我就JCR对于期刊评价的指标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综述:1. Journal Title(期刊名称)2.Total Cites(总引用数):某一特定期刊的文章在JCR出版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3.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IF是代表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
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指标,它可以消除由于载文量不同所造成的对期刊被引率的影响,抵消较大或较老期刊在被引次数上所占的优势。
从而可以对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进行合理的评价。
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影响力也越大。
4.Immediacy Index(及时性索引):一份期刊中在JCR出版年发表的文章同年被引的总次数除以该年在该刊上发表的所有论文数。
可以看出该期刊当年度的文章影响力。
反映出哪些期刊发表的文章比较热门,哪些期刊的文章比较边缘化。
5.Current Articles(当前文章数):该期刊被收录进JCR后至当前为止的总文章数。
JCR主要评价指标及名词解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综合性、多学科的期刊分析与评价性质的工具,它客观地统计Web of Science(SCI、SSCI)收录期刊所刊载论文的数量、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论文的被引用次数等原始数据,再应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计算出各种期刊的影响因子、立即影响指数、被引半衰期等反映期刊质量和影响的定量指标。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由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可以衡量某一年中期刊发表的文章被引用的平均频率,用来评估同一研究领域不同期刊的相对重要性。
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
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总被引频次(Total Cites): 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可以显示该刊被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即时影响因子(Immediacy Index):这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
由此可确定某一特定期刊被引用的速度,从而评估那些新成长起来的研究领域中的专业期刊的影响力。
文献总数(Article counts):在某一特定年度该期刊出版的文献总数。
(只包括原创性研究及综述性文章)被引用半衰期(Cited half-life)被引半衰期是指期刊达到50%被引用率所需的时间。
帮助判断该期刊文献采集结构布局是否合理。
ISSN 国际标准期刊号ISSN 的全称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是根据国际标准组织1975年制订之ISO-3297的规定,由设于法国巴黎的国际期刊资料系统中心( International Serial Data System - ISDS International Center) 所赋予申请登记的每一种刊物一个具有识别作用且通行国际间的统一编号。
JCR的名词解释在学术论文或期刊文章中,我们经常会看到JCR这个缩写词出现。
它代表着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即期刊引证报告。
JCR是由知名的学术出版社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开发的一套数据库和评估工具,用于评估和比较不同期刊的影响力。
JCR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指标和数据,以便研究人员和学术界能够客观地评估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
其中最著名的指标之一是期刊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
期刊影响因子是通过比较期刊的被引用次数与发表的文章数量来计算得出的。
简单来说,影响因子越高,表示该期刊的文章被其他期刊引用的概率也越高,因此其影响力也更大。
除了期刊影响因子,JCR还提供了其他一些重要的指标,例如5年期刊影响因子、即时指数、引证频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评估和理解一个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此外,JCR还提供了期刊的排名和分类信息,以便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研究领域的期刊。
JCR的数据来源于被汤森路透索引的世界各地的期刊。
每年,汤森路透会对这些期刊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然后将评估结果和数据发布在JCR上。
这使得研究人员可以及时获取到最新的期刊指标信息,以便做出更加准确和明智的选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JCR的评估结果并不是绝对准确的。
它只是一种参考工具,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初步了解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但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期刊的学术水平。
由于JCR主要以被引用次数为基础,它在某些学科领域可能存在偏差或者不够全面的问题。
因此,在选择期刊发表论文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期刊的专业性、目标读者群和发表速度等。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JCR并不仅仅适用于研究人员和学术界。
它也对期刊编辑、出版社和图书馆等相关机构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可以借助JCR数据更好地了解期刊的读者和作者特点,从而制定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发展策略。
出版社则可以通过参考JCR指标来评估自己期刊的地位和竞争力,进而做出相关调整。
jcr期刊发表JCR期刊发表。
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制的期刊评价工具,它对全球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期刊进行了广泛的评估和排名。
JCR期刊发表,是指研究人员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发表在JCR收录的期刊上,以便获得更多的学术认可和引用。
首先,JCR期刊发表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JCR收录的期刊通常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因此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可以提升研究人员的学术声誉。
同时,JCR期刊发表也可以增加研究成果的曝光度,吸引更多的同行学者关注和引用,从而推动学术交流和合作。
其次,JCR期刊发表对于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研究机构来说,旗下研究人员在JCR期刊上的发表数量和质量,常常被作为学术评价和科研经费分配的重要指标。
而对于学术期刊来说,被JCR收录可以提升期刊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论文投稿,进而形成良性的学术循环。
在实际操作中,研究人员要想在JCR期刊上发表文章,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期刊。
在选择期刊时,要考虑期刊的学术水平、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和投稿要求等因素。
其次,研究人员需要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按照期刊的投稿规范进行投稿。
在投稿过程中,还需要积极与审稿人沟通,及时修改和完善论文,以提高被接受的几率。
总的来说,JCR期刊发表对于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在JCR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可以提升个人学术声誉,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增加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推动学术进步和科研发展。
因此,研究人员应当重视JCR期刊发表,不断提升学术水平,为学术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JCR主要评价指标及名词解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综合性、多学科的期刊分析与评价性质的工具,它客观地统计Web of Science(SCI、SSCI)收录期刊所刊载论文的数量、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论文的被引用次数等原始数据,再应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计算出各种期刊的影响因子、立即影响指数、被引半衰期等反映期刊质量和影响的定量指标。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由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可以衡量某一年中期刊发表的文章被引用的平均频率,用来评估同一研究领域不同期刊的相对重要性。
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
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总被引频次(Total Cites): 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可以显示该刊被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即时影响因子(Immediacy Index):这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
由此可确定某一特定期刊被引用的速度,从而评估那些新成长起来的研究领域中的专业期刊的影响力。
文献总数(Article counts):在某一特定年度该期刊出版的文献总数。
(只包括原创性研究及综述性文章)
被引用半衰期(Cited half-life)被引半衰期是指期刊达到50%被引用率所需的时间。
帮助判断该期刊文献采集结构布局是否合理。
ISSN 国际标准期刊号
ISSN 的全称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是根据国际标准组织1975年制订之ISO-3297的规定,由设于法国巴黎的国际期刊资料系统中心( International Serial Data System - ISDS International Center) 所赋予申请登记的每一种刊物一个具有识别作用且通行国际间的统一编号。
“期刊”是指任何一系列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刊物,它们通常以一定的刊名发行,以“年月日”,“年月”或数字标明卷、号、期数。
市面上常见的期刊、杂志、丛刊、年刊等大都属于国际标准期刊号的编号与编码范围。
每一种期刊在注册登记时,就得到一个永久专属的ISSN,一个ISSN只对应一个刊名;而一个刊名也只有一个ISSN。
所以当该刊名变更时,就得另申请一个ISSN。
如果期刊停刊,那么被删除的ISSN 也不会被其它期刊再使用。
每组ISSN是由八位数字构成,分前后两段,每段四位数,段与段间用“- ”相连,其中后
段的最末一数字为检查号,如:ISSN 0211-9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