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禁毒防艾图片
- 格式:docx
- 大小:635.77 KB
- 文档页数:4
禁毒防艾主题黑板报内容
吸毒成瘾戒不掉的特质:
1、大脑神经没有发生实质性病变;
2、海洛因人格没有定型;
3、能够体验吸毒的痛苦,并有戒毒愿望;
4、有家庭和社会支撑系统;
禁毒防艾主题黑板报图(一)
禁毒防艾主题黑板报图(二)
禁毒防艾主题黑板报图(三)
我国政府本着对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了坚决的措施打击吸毒和遏制艾滋病的流行。
第一,增强政府的责任。
对因工作不力,造成艾滋病扩散的,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我国政府承诺对城市低收入者和农民中的艾滋病患者,由国家免费提供治疗药物。
同时,建立艾滋病防治专业技术队伍,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第四,保护艾滋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反对社会歧视。
政府对贫困的艾滋病病人给予经济救助,对其子女免收上学费用。
武陵区2011年“6.26”禁毒、防艾宣传活动总结和图片为了更好的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市民对毒品和艾滋病危害的认识,提高市民禁毒防艾的意识,使其能自觉地抵御毒品、远离艾滋,武陵区防艾办、禁毒办、健教办于2011年6月20-26日联合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现具体总结如下:一、走进校园开展禁毒、防艾宣传6月20-25日,武陵区防艾办、禁毒办、健教办联合在市一中开展了以“青少年与合成毒品”为主题的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
校园内悬挂“抵制毒品危害,创建和谐校园”、“校园红丝带,你我共参与”大型横幅宣传标语2条,摆放禁毒与防艾知识宣传展版24块,发放禁毒、防艾宣传资料5100余份。
活动期间,宣传人员向全校师生详细讲解了禁毒与防艾知识,市一中还组织学生写活动感想贴在宣传栏里展出,全校掀起了禁毒、防艾活动高潮。
6月20日下午,在市一中举办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校园青少年同伴教育员骨干培训班,成立了常德市第一中学校园禁毒、防艾志愿者队伍,一批优秀学生、团支部委员、班干部成为了学校禁毒、防艾志愿者。
二、组织社会团体集中开展禁毒、防艾宣传6月26日,武陵区防艾办、禁毒办、健教办联合组织区属各单位、街道办、社区集中在步行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毒、防艾宣传活动。
现场共悬挂横幅(条幅)宣传标语近10条,摆放宣传展牌200块、咨询台65个,发放宣传资料1万份,先后有近万人到步行街观看宣传展牌,接受群众咨询达3000多人次。
三、组织开展防艾宣传教育效果调查7月2-3日,武陵区防艾办、疾控中心组织常德市一中校园禁毒防艾志愿者,对200名市民进行了艾滋病知晓率等问卷调查,区疾控中心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柝、整理归档。
此次活动,常德电视台、常德晚报、常德民生报进行了跟踪采访与报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达到了预期效果。
附:武陵区2011年“6.26”禁毒、防艾宣传活动图片常德市武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一一年六月二十六日附:武陵区2011年“6.26”禁毒、防艾宣传活动图片上图为常德市一中校园禁毒、防艾宣传现场一角上图为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为常德市一中禁毒、防艾同伴教育员骨干培训 上图为区属各单位、街道办、社区集中在步行街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活动现场一角,上图为区疾控中心组织对市民进行艾滋病知晓率等问卷调查。
禁毒防艾黑板报资料一、禁毒知识1. 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能够对人体造成精神依赖和身体伤害的各种物质,包括吸毒者经常接触的烟草、酒精、大麻、海洛因、冰毒等。
2. 毒品的危害•毒品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身体伤害,包括心脏病、肺病、脑部损伤等。
•吸毒会导致人们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使其无法自拔。
•毒品可能引发犯罪行为,破坏社会安宁。
3. 如何预防毒品滥用?•加强禁毒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禁毒意识。
•鼓励人们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家庭和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监管和教育。
二、艾滋病防控知识1. 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慢性病毒性疾病,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损伤,最终导致免疫功能衰竭。
2.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通过不安全的性行为,包括性交、口交和肛交等,与感染者进行性接触可能导致传染。
•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输血、捐血感染、器官移植等情况下,可能通过血液传播HIV病毒。
•垂直传播:孕妇感染HIV病毒,可通过妊娠、分娩和母乳喂养传给胎儿或婴儿。
3. 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和识别能力。
•使用安全套等避孕措施,减少性传播的风险。
•倡导健康无害的生活方式,避免毒品滥用。
•避免共用针具、器械等可能传播血液的工具,保障个人和公共卫生的安全。
•孕妇应接受艾滋病检测,避免艾滋病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三、禁毒和艾滋病防治的重要性禁毒和艾滋病防治是社会稳定和人类健康的基础,对于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禁毒可以减少毒品滥用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伤害,保障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而艾滋病的防控可以降低感染人数,减轻医疗负担,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在禁毒和艾滋病防治工作中,重点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识别能力。
同时,加强法律制度和执法力度,打击毒品生产、贩运和滥用的犯罪行为。
此外,加强社区防控、开展志愿者服务以及提供艾滋病治疗和咨询服务也是重要的工作。
禁毒防艾为主题的黑板报内容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宣传禁毒防艾让更多人知道禁毒防艾的知识。
让我们来做黑板报来宣传毒品的危害吧。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禁毒防艾黑板报的图片和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禁毒防艾黑板报图片展示禁毒防艾黑板报图1禁毒防艾黑板报图2禁毒防艾黑板报图3禁毒防艾黑板报图4禁毒防艾黑板报图5禁毒防艾黑板报资料推荐一、吸毒与艾滋病1)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引起艾滋病毒的经血液传播。
吸毒者毒瘾上来,常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凑在一起共用一副注射器,别说消毒,连起码的清洗都来不及。
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注射器就会被污染,艾滋病毒就会在其他吸毒者中传播。
2)吸毒者的性行为往往是很混乱的,性乱交引起艾滋病毒的经性途径传播;3)吸毒者的体质下降,身体免疫力差,也为艾滋病毒的感染和发病创造了条件。
禁毒防艾黑板报资料推荐二、吸毒对青少年的危害吸毒是指用于非医疗目的的吸食(口服、鼻吸)和注射毒品的行为。
青少年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不易抵制毒品的诱惑,加之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使青少年成为易受毒品侵袭的人群。
吸毒对青少年具有以下危害:1)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危害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会产生毒副反应和戒断症状,会导致体内重要系统及器官受损,一些疾病则会乘虚而入。
如急慢性肝炎、肺炎、败血症、心脏及肾脏功能衰竭、各种皮肤病、脑损害、中毒性精神病等。
当一个人吸毒成瘾后(海洛因一次就可以成瘾),一旦中止使用便会产生下列多种身体上的不适,如肌肉疼痛、腹痛、流泪、流涕、焦虑、失眠等,使用者无法从精神上和身体上摆脱对毒品的依赖。
大剂量使用海洛因后还可以引起呼吸衰竭致死。
由于注射器、针头、溶液、药品的污染,以及共用注射器,可使注射吸毒者感染各种传染病,如肝炎、艾滋病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吸毒者因使用不洁注射器而被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感染率高达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