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8.87 KB
- 文档页数:3
临危不惧铁面无私大义灭亲3.课件出示课本上的3个句子:(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这三个句子都是神话故事中的语句,是作者想象的,让我们感受到了想象的神奇。
(4)想一想:你在其他神话故事中,读到过让你感到神奇的情节吗?(5)先在小组内练习说一说,再选小组代表上台交流。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诗,学习自由读。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师范读,学生跟读。
互相交流识记生字。
自由朗读。
3.教师简介作者: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4.课件出示词语意思:[注释]深:暗。
长河:银河。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看课件上的句子,先多种形式读,然后小组内交流,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你在其他神话故事中,读到过让你感到神奇的情节吗?多种形式读古诗,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全班交流预习时搜集的相关资料。
读课件中词语的意思,然后再根据词意说说诗句的意思。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神话故事”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神话故事中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能引导学生根据想象描写人物,感受神话故事中人物的神奇。
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精卫的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性格,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与献身精神,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都跃然在纸上,展现在我们面前。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的神奇。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
学习并运用想象来写故事,同时抒发自己的感受。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12 盘古开天地本课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 1.通过排比句式的学习,了解了排比句的特点,拓展想象说话。
2.让学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既使整个教学活动能有机地围绕中心句来展开,又使学生初步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
13 精卫填海本课描写了精卫日日夜夜填海的事。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
2 1.解释重点词语,从而让学生理解意思。
2.让学生在轻声读、自由读的同时边读边想象。
14 普罗米修斯本课记叙了普罗米修斯夺取火种的故事。
重点是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为人类献身的精神。
2 1.引导学生品读、体会不同神的性格特点。
2.引导学生丰富想象,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5✳女娲补天本课写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重点是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1 1.运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边读课文边想,初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
习作:我和过一天本次习作的内容写一写自己和神话中的人物一天中的活动。
重点是讲解习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构思。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魅力神话”,编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和《女娲补天》四篇神话故事。
其中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
《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是中国神话,《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精卫填海》是文言文。
这些神话都是中国古代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中的经典,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神奇想象,还能感受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勇于献身的盘古、坚韧执着的精卫、勇敢不屈的普罗米修斯和甘于奉献的女娲。
一、本单元这些神话故事学生以前也有所了解,但对于其中一些自然现象和常识性知识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偏颇。
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神话是虚构的,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二、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不能机械地处理成分段、概括段意的教学。
要让学生先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再细读课文提取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最后根据起因、经过、结果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真实经历文本信息的提炼过程。
三、引导学生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文字。
可让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自己感到神奇的情节,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神奇;也可让学生找出触动自己的人物或情节,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神话主人公的形象;还可借助课文中的留白让学生展开想象,丰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增添故事的神奇色彩。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盘古开天地2 1.会认44个生字,读准两个多音字,会写34个生字,会写29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精卫填海》3.能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4.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精卫填海2普罗米修斯2女娲补天1习作我和______过一天21.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神话或童话人物,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2.能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语文园交流平台 2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对神话的认识2.结合生活经验、图片等,认识“圃、识字加。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 教材名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适用对象:四年级学生- 教材内容:包括多个单元,涵盖了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如识字、阅读、写作、听说等。
二、单元分析1. 第一单元:《校园新风尚》- 主要内容:介绍了学校的各种新风尚,如文明用语、文明礼仪等。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校园行为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第二单元:《美丽的动物世界》- 主要内容:介绍了各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讲述了人与动物的关系。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3. 第三单元:《乡村的四季》- 主要内容:描写了乡村四季的变化,包括春天的农活、夏天的田园风光、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雪景。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乡村四季的感知和描写能力,提高语文理解能力。
4. 第四单元:《童话世界》- 主要内容:讲述了几个经典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5. 第五单元:《乐于助人》- 主要内容:介绍了乐于助人的精神和行为,并讲述了几个关于乐于助人的故事。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意识,提高表达和写作能力。
6. 第六单元:《神奇的数字》- 主要内容:介绍了数字的由来、分类和应用,并讲述了一些有趣的数字故事。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
7. 第七单元:《美丽的诗歌》- 主要内容:学习了几首美丽的古代诗歌,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提高表达和写作能力。
8. 第八单元:《快乐的运动会》- 主要内容:描写了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包括各种比赛项目和参赛选手的努力。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教材特点- 1. 多样化的内容:教材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包括校园生活、动物世界、乡村风光、童话故事等,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
2019新部编本⼈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新⼈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教材是从 2019 年秋正式试⾏,本册教材分组编排。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依次是:⾃然奇观、思考置疑、观察与发现、神话故事、多彩⽣活、童年往事、爱国⽴志、历史故事篇。
本册共编有 27 课。
其中精读 20 课,略读 7 课。
全册保留了原教材 15 篇课⽂,新选和从其他册调整了 12 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适合教学的课⽂,其中《⾛⽉亮》《⼀个⾖荚⾥的五粒⾖》《蝴蝶的家》《⽜和鹅》《⼀只窝囊的⼤⽼虎》《陀螺》《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等课⽂及古诗词等是新选⼊的课⽂。
⼆、教学总⽬标:1 、能借助汉语拼⾳识字、学习普通话。
2 、学会常⽤汉字 2 5 0 个,认识 25 0 个。
要求学会的字,能读准字⾳,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环境中的意思,⼤部分词语能在⼝头或书⾯语⾔中运⽤;要求认识的字,做到离开注⾳、离开语⾔环境也能认读就可以了。
复习⽤部⾸查字法和⾳序查字法来查字典。
学习积累词语。
3 、能熟练地运⽤钢笔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款整齐。
4 、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注意长句⼦中段落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
继续学习默读课⽂后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初步了解课⽂内容。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预习课⽂,能借助字典⾃学⽣字词,初读课⽂并提出问题。
学习⽤多读多想的⽅法,读通课⽂;学习联系上下⽂理解重点词句的⽅法;初步把握课⽂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能背诵 30 篇左右的优秀诗⽂。
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
5 、认真倾听别⼈讲话,边听边想,了解主要内容并能转述。
能⽤普通话清楚明⽩的讲述⼀件事。
6 、学习有顺序地⽐较细致的观察图画,留⼼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较具体的内容,怎么说就怎么写,把话写清楚。
2019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2.盘古开天地【教学目标】1.认识“劈、浊、丈”等7个生字,会写“微、劈、缓”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播放音乐)师:在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你知道吗?(古代神话故事图片)指名回答后出示答案。
师:这些故事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是神话故事;都是成语;都写了谁干什么。
2.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神话中的人物——盘古,学习他“开天地”的故事。
(板书:12盘古开天地)二、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
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2.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出示生字“劈、浊、丈、隆、肢、躯、液”劈: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pì”;浊: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chónɡ”;隆:“隆”和“降”是形近字,不要读成“jiànɡ”;躯:“躯”和“区”是形近字,都读“qū”。
3.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劈、缓、浊、丈、撑、竭、累、血、液、奔、茂、滋、宗”指导书写:“缓、浊、撑、竭、液、滋”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要左窄右宽。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找出多音字,组词识记。
5.指名接读课文,纠正读音。
(二三自然段重点齐读。
)6.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对课文的题目有了哪些理解?(简单说说)课文的哪句话是直接写“盘古开天地的”,画出句子,读一读。
反馈“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齐读7.师:是啊,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混沌一片)你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hùn)沌(dùn)一片,像个大鸡蛋。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解析(附各单元分析)01教材编排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9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自然景观”篇,课文内容大都感受大自然的美。
第5~8课为“思考置疑”篇,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不断提出问题中获取新知识。
第9~11课为“观察与发现”,意在激发观察与发现的兴趣,体会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别人观察不到的,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
第12~15课为“神话故事”篇,意在体会神话故事的情趣盎然、奇妙,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读文章让学生感悟到快乐要和大家分享;要懂得为人类造福,要引导学生对幸福进行理解等。
第16~17课为“多彩生活”篇,意在通过童年生活小事,学习将多彩的生活小事的经过讲清楚,并能按照一定的条理写下来。
18~20课为“童年往事”篇,意在通过回忆童年生活往事,体会童年的快乐生活,更能珍惜现在的童年生活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
第21~24课为“爱国立志”篇,意在让学生学习名人爱国立志的故事,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
第25~27课为“历史故事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部编本人教版教材同原人教课标本相比较,单元进行了深度整合,课文做了较大的调整。
新选入19篇课文,其中新选原课标本2篇选学课文:《麻雀》和《延安,我把你追寻》。
所选课文多是其它版本的教材上的课文,有的是将下册课文直接选入上册课文。
所选入课文有:《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风筝》《麻雀》《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等。
口语交际增加了《我们与环境》《爱护眼睛,保护视图》《安慰》《讲历史故事》等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主要是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巩固。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景观”,包含了《观潮》、《黄山奇石》、《葡萄沟》和《长城》四篇文章。
这些文章都是围绕着自然景观进行描述,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
此外,本单元还附带有“口语交际”和“习作”两个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和写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在表达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壮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观潮》、《黄山奇石》、《葡萄沟》和《长城》四篇文章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和写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回顾和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以及如何表达对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壮观的感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回顾文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逐篇回顾《观潮》、《黄山奇石》、《葡萄沟》和《长城》四篇文章,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分析文章表达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如描绘方法、修辞手法等,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神话故事”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神话故事中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想象描写人物,感受神话故事中人物的神奇。
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精卫的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性格,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与献身精神,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都跃然在纸上,展现在我们面前。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的神奇。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
学习并运用想象来写故事,同时抒发自己的感受。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