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的种族灭绝行动

20世纪的种族灭绝行动

20世纪的种族灭绝行动
20世纪的种族灭绝行动

20世纪的种族灭绝行动

2009-04-17 10:40:48

在过去一百年间,超过5千万人被有组织的谋杀了——这是个大屠杀的世纪,这些惊人的数字,这里或那里发生的屠杀,使20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时期。

最大的纳粹集中营里,一些简单的私人物品死寂的躺在玻璃后被保存。它们被从人们身上剥下来,犹太人和其他人就在这个世界所熟知的、最有组织的杀戮机器中被谋杀了。

在过去一百年间,超过5千万人被有组织的谋杀了——这是个大屠杀的世纪:从1915年到1923年,奥斯曼土耳其屠杀了多达150万亚美尼亚人。上世纪中期,纳粹杀害了600万犹太人,其中300万苏联人、200万波兰人和40万其他所谓“不良分子”。中国人被屠杀了3千万,而苏联人则被屠杀了2千万它。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萨达姆?侯赛因掌权的伊拉克复兴党杀害了10万库尔德人。90年代,卢旺达由胡图人领导的军队消灭了8 0万图西族人。现在,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正在进行一场种族灭绝屠杀。

这些惊人的数字,这里或那里发生的屠杀,使20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时期。1944年,拉法尔?莱姆金(Raphael Lemkin),一位在纳粹屠杀中失去了几乎整个家庭的波兰裔犹太学者,创造了新词“genocide”(种族灭绝),“genos”来源于希腊语的“部落或家庭”,而后缀“-cide”,则来自拉丁文的“杀害”。四年后的纽伦堡审判,使联合国认识到种族灭绝的罪行,将其定义为“经慎重考虑的、针对种族、宗教或族群的毁灭行为。”今天,许多国家也把大规模的政治杀戮归入这个定义。

Paul Rubenstein在纳粹屠杀中失去了他大部分家庭。“后来人们说:‘再不要发生那样的事情了’。”当我们驱车穿过美军位于巴格达的一处军事基地时,他轻声对我说。“而现在我致力于帮助发展对这类事情的持续科学研究,”他顿了顿说,“很难想像我身处于大规模屠杀和葬礼的科学研究前沿。这在今天本不应发生。”

Rubenstein是一位人类学家,同时也是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的平民雇员。他也是巴格达近郊Slayer营地法医实验室的副主任。两年来,即便是在伊拉克暴乱愈演愈烈的情形下,R ubenstein和一队科学家小组一直在大量坟墓中发掘受难者遗体,这些科学家大部分来自美国,但也有少数来自联盟国家。通过运用法医学技术——把骨骼、衣物残余、身份证明、珠宝首饰和写有名字的照片,与获得的政府死亡证明相联系——他们从死亡陷阱里挖掘出被隐藏的秘密,确定那些受害者的身份、来自哪里、谁杀害了他们,以及方式、时间和原因。美军官员说,2004年以来,已挖掘出数百具骨架,并送往这个法医检定小组。

尽管这个数字与伊拉克被杀害的人数相比只是很小一部分,但这项努力是科学力量的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证明,其目标在于建立无懈可击的法律案例。

Slayer营地的法医检定工作由美国司法部发起和计划,他们意在证明,萨达姆?侯赛因已经成为大规模杀戮的制造者,而如布什政府声称进攻伊拉克的原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911事件有关)是错误的。而且,尽管死亡数字与日俱增——估计至2005年底,有2600 0伊拉克人和2000美国人及其盟军被杀——这项调查将带来比战争和政治更大的价值。如果这些法医学专家的证明能成功将萨达姆?侯赛因及其他大规模杀戮者诉诸法律,那么,他们将给将来的种族灭绝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预防措施。至少这点,是理想中的目标。

法医学设备占据了萨达姆?侯赛因前宫殿的部分地方,这个以前曾有游泳池和游船池塘的游乐场,现在布满了服务于CIA、FBI和美军情报部门的天线和卫星发射器。Rubenstein 带我穿过与周围不协调的古怪白色防护栅栏,走到一个帐篷群,有着很好的照明和空调。在那些帐篷里,我看见了专业检测设备,X光仪器、给骨架拍照留档,以及研究衣物和诸如珠宝、钱包和政府身份证明等人工制品。用于弹道测试的布满弹孔的头骨和衣物模型,许多是库尔德男性特有的那种宽大的裤子。用塑料袋装起来的头骨和骨架装满了卡纸盒子。看着整齐排列在钢制盖尼式床上的盒子,闻着奇怪而刺鼻的死亡的气味,我眼前突然闪现出美国最近流行的电视法医罪案剧,像《犯罪现场调查》和《遇见乔丹》。真实的场景并不那么有趣。

Rubenstein几乎管理所有的事务,我想这是他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不仅仅是出于一个记者的好奇,而也是使自己能忘却每天生活于其中的梦魇。然而有一次,他放下了心理的防卫。“当你检定这些受害者,尤其是孩子的时候,他们的衣物、婴儿瓶、小鞋子,就像若干年前我们买给自己女儿的那些,他们的小手,在死后仍具有震撼力,你必须尽量不去想是哪些恶魔做了这些,否则你会过于沉重的。当你看到一顶编制精巧的童帽上有两个弹孔时,你会想到这些有可能是你自己的孩子。”

这些凶手有时对男人、女人和儿童有不同的手段。“男人身上有受酷刑的痕迹,被绑起来并戴着手铐,”Rubenstein说,“女人则通常和孩子在一起,有时是遭受近距离枪击。所有这些都有清晰的证据证明,并非猜测。”

法医分析前的第一步是在专家检查遗体前移除骨架上的衣物和私人物品。来自匹兹堡大学的法医人类学家Joan Bytheway解释说,这是确保专家不会对受害者形成偏见。Bythe way指出头骨顶端子弹进入的弹孔,和靠近左眼窝出的出弹孔,还有左脸颊上的放射状裂缝。

只有在找到这些生物学证据后,她和其他共事的人类学家才把以下这些写入个人材料——“女性,35岁左右,身高5英尺4-6英寸。”然后再把骨架和个人物品放在一起。

距Bytheway工作处几尺远的地方,来自阿德莱德大学的澳大利亚人类学家Tim Anson 给我看在盖尼式床上的一具残余骨架。这是在哈德尔附近的墓地中挖出来的,阿德尔在摩苏尔西南约55英里。这部分骨架最明显的是头骨只有后部留了下来。“整个脸都被炸没了,”Anson说。他也指出前臂上一些脱水干化了的皮肤组织,解释说是因为这个人被埋在一个1 2-14英尺深的墓坑中间。即便在地下埋了20年,身体底层仍含有脂肪和其他软组织,而那些埋在墓坑顶层的人早已只剩裸露的骨架了。

一个女孩检视着Tuol Sleng里遇难者的照片,这是一个红色高棉时期用来酷刑折磨的不为人知的中心,位于柬埔寨首都金边。Tuol Sleng现在是个博物馆(又称波布罪恶馆或监狱博物馆),它矗立着,作为170万柬埔寨人——这个国家1/5的人口——的遗言,他们在1975-1979年间死于残暴的社会主义政府。除了报道所称的酷刑和大规模屠杀,当红色高棉政权分割柬埔寨时,得到了一些强国的支持。

在一个附近的帐篷中,放射线技师Jim Kister向我解释他的微量便携式X光机,这台机器用于给骨架照X光,并辨认外伤源。他把一张男性肋骨的巨大X光片夹到灯箱前,指出一颗子弹。“这个家伙中了11枪,”他说,“他死于枪击。”Kister说,他本来料想在巴格达的审判中,被告将尽力声称那些粉碎的骨头是经解剖验尸,因此是无可争议的证据。“但这些图像讲述了不一样的故事。”

目前为止,法医小组只辨认出了经检查骨架的15%。结果将收入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的大型报告中。报告在审判结束前的许多年里将不会向公众公开,而这将是伊拉克自1987年开始大规模屠杀后的几十年了。8年与邻居伊朗的战争正偃旗息鼓,而萨达姆?侯赛因则命令他浑身血腥的军队惩罚库尔德少数民族社区,许多库尔德人是支持伊朗的。萨达姆利用这个牵连作为借口,企图消灭长期令他烦恼的库尔德族群。(见《控制下的库尔德》,第2页。)运动结束约一年后,据估计有10万库尔德人死亡(尽管一些伊拉克利益团体把数字上升为18万2千人),其中数千人死于化学武器中毒。大部分人被埋在秘密的集体墓坑中。

尽管杀戮的报告几乎立刻曝光了,但总统里根当局和国务院选择忽略了它们。因为当局正积极支持伊拉克对抗伊朗,因而美国政府决定不激怒萨达姆。他也许曾是大规模杀戮者,但释义林顿?约翰逊总统称越南南部盟军的话,至少他是我方的杀手。

Rubenstein承认,他的工作专注于为审判提供证据,恢复了数千名集体墓坑中尸体的身份,并把他们还给了那些并不是当局首要关注的家庭(尽管在帮助背后也可能有一些组织)。“大部分事情都将留给伊拉克人了,”他说,“我们只是诉讼程序的一部分。我们在这里是为了提供美国能在法庭上使用的相应证据。”

在英格兰南部海岸,一个远离伊拉克但参加死者检定的地方,我在伯恩茅斯大学绿树成荫的现代校园拜访了Margaret Cox。Cox是一位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她运作着国际法医学种族灭绝调查高级中心。2004年Cox及其同事培训了33名伊拉克人,在发掘集体墓坑和辨认遗体方面的科学技术。(在萨达姆政府下,伊拉克中只有一小群法医学家服务于2600万人。)为期五个月的课程包括让他们发掘放满塑料骨架的模拟集体墓坑,之后,这只小队返回伊拉克,开始真正的挖掘,并将他们的新知识教给其他伊拉克人。在我的拜访中,12个最有前途的受训者返回伯恩茅斯大学完善他们的技能。

Cox希望她所教授的刑侦科学,以及田野法医学者的发展,能给新世纪带来承诺。“如果收集得当,法医学证据能自己说话,”她说,“而认识到法医学能揭露罪行,也许能在一场种族灭绝开始前阻止它。”那还有待验证,但如果种族灭绝发生了,将有一套旨在人类福利的、有效工作的强有力科学模式。

穿过小镇离校园几英里远的地方,是一片普通的棕色没有标记的仓库和储藏室。在一个光照充足、白色墙壁看起来像小太平间的屋子里,Cox给我介绍那些伊拉克人的其中一位,他们自愿放弃在巴格达的工作,来到英国学习这项恐怖的学科。我与之交谈的那位,我称他为X,极具同情心,他希望这个小组的核心成员能帮助数百万伊拉克人最终知晓家庭成员的命运,并至少得到一点心灵上的平静。

最初,X很乐意他的名字出现在文章中。但就在文章出版前不久,他告诉我说他和他的家庭收到了死亡威胁,他还因此推迟了回家时间。基于我在伊拉克时向调查人员学到的知识,这种威胁大多来自萨达姆的逊尼派支持者,他们正努力消灭反对这位前独裁者的一切证据。

当我拜访这个小太平间时,伊拉克人正在英国讲解者旁工作,从土中筛选骨骼碎片,并用X光研究枪击证据。X告诉我他对回家后未来的看法,还有他如何计划转变美国人正在进行的工作重点。“公民社会在伊拉克是个新的概念,”他说,“对我们来说,死亡的苦难远没有结束。那些死去的人有权利吗,是的;他们必须拥有正义吗,是的;但美国人的方式,为审判收集证据,不过是个开始。我们将要做的是为了生存。”

没有人能质疑X的意愿和他目标的崇高。但由于布什政府打算在审判后撤离驻巴格达的美国专家,加上X生命遭受的威胁,X及其小队伊拉克同事在这场貌似无休止的战争中找到10万或更多杀戮受害者,并给他们的家庭以安慰的愿望,我想最好做最坏的打算。

搜寻失去的挚爱,一位妇女穿过由学校教室改成的停尸房,放满了从伊拉克中部集体墓坑中挖出的一捆捆尸骨。在萨达姆?侯赛因掌权的24年间,成千上万的伊拉克人被谋杀、折磨和绑架。来自世界各地的法医学家的最新调查,发现了这些遗体,揭示出他们所遭受的一切,建立了一个反对侯赛因政权的证据。

美国人尽管配备有资金、专家、设备和保安,但他们给自己设定了一个非常有限的目标。在伊拉克,我乘坐美国陆军黑鹰直升机飞往位于穆萨纳沙漠的一处坟场,在巴格达以南约200英里,靠近沙特阿拉伯。由于对涉及萨达姆审判的信息都高度保密,陪同我前往的官员并没有透露更多关于目的地的信息。当黑鹰在空中打圈时,我向外望下那黯淡的棕色沙海,只有一个由军事帐篷、机车和拖车组成的残破圆圈。这里被称为Yankee营地,被包围在私人安全保卫的同心圆中,有礼貌的年轻人戴着反光太阳镜、部队式的发型,配备有自动武器。

在营地一边,是一个深色罩子遮蔽着如滑石粉般柔软的沙地上一道新开的凹槽。前一天,美国发掘者们在这里发现了一些纠结在一起的骨架,埋于地下约一根胫骨长的深度。我能辨认出35个人,膝关节错位、手臂不可思议的扭在旁边骨架的上方或下面。其他被害者藏在他们下面。

干燥的气候把这些遗体保存的异常完好——完整的骨架,大部分穿着鲜艳的蓝、红、黄、和橘色这些库尔德妇女的最爱。一些头骨上还有头发。一副骨架上一整套粉红和白色假牙紧紧咬在一起,恐怖的笑着。这团混乱中心的一旁,另一具骨架上还挂着长及腰的精工项链,眼窝回望着我,下巴伸向另一边。在骨头中散落着一些日常用品:用来把货物从市场运回家的白色塑料酸奶酪桶、一串装满小孩衣物的带子、耳环、政府身份证明、塑料手表、婴儿鞋和帽子。

来自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的Michael “Sonny”Trimble负责这里的法医小组。回到家,他是著名的“肯纳微克人”的负责人,一个具有9200年历史的骨架,1996年发现于华盛顿靠接肯纳微克的哥伦比亚河沿岸。Trimble在他的领域里很有名气,曾监督发掘了东南亚和波斯尼亚的一些遗体。

“这些人在15-17年前被杀,”他说,“墓地是用一个装货机前叶片挖的——每个约1 0或11英尺宽,35英尺长——与他们军队修筑坦克路的方式一样。这个地点有10到13个墓坑。大约1500具尸体——从服装判断都是库尔德人。他们被AK-47扫射而死。我们在这些坑的边缘发现了弹壳。杀戮过程是组织有序的。”

当Trimble和其他美国专家离开这个国家以后,伊拉克人将面临一个艰巨的问题:如何带来国家和谐以及平息几十年来的种族仇恨。Kanan Makiya,一位来自Brandeis大学的中东研究教授和伊拉克作家,正迈出了第一步。他领导着一个基金,拥有堆积如山的数百万份与大屠杀有关的政府资料。许多是在萨达姆倒台后的几天里迅速从秘密警察总部弄来的。一些证据被不小心毁坏了,因为当时伊拉克人正用反铲挖土机挖掘墓坑,迫切地想找到他们失踪的挚爱的遗体。

“寻找审判的证据不过是我们必须做的事中最小的部分,”Makiya说,“主要的目标并不仅是把那10或12个最高领导人加以审判,而是整个政府系统。你必须清楚的记得,几乎所有伊拉克人都被卷入了这个系统,对彼此暗中监视及报告。我们所有人——库尔德人、什叶派、逊尼派——必须就一个问题达成共识,即我所称的党派陈述已经取代了个人责任,并承认我们自己的困难。否则我们将无法复原。”

由于暴乱席卷整个国家,伊拉克的未来无从知晓,因而,没人能严肃的讨论这些有关和平和调停的深刻话题。所以,伊拉克人是否能面对他们,如同南非20世纪90年代所做的那样,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从穆萨纳沙漠回巴格达的直升机上,我们携带了42个塑料军用小提箱,每个箱子中都装有一具挖出的遇难者遗体,要把他们送到Slayer营地的法医小组。我脑中不断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人类缺陷使得种族灭绝一次又一次的发生呢?在我们一生中,发生了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的种族灭绝屠杀。而其中很多发生时,我们身处所谓文明世界的人都在看着,或拒绝理会。在伊拉克发生的事就是这样。

对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桂冠诗人Elie Wiesel来说,那些对种族灭绝漠不关心的人,与杀人者一样有罪。“我很了解这样的悲剧,因为我亲身经历过,纳粹屠杀,使那些刽子手和旁观者没有区别,”他告诉我。“你怎么能成为一个旁观者?我们犹太人遭受的不仅是来自罪犯的折磨,也来自我们朋友的冷漠。如果在集中营里的我们那时得知,我们的朋友不是因为无知,而是冷漠的话,我们会绝望而死的。”

然而Wiesel,这个因写作人对人的非人性而蜚声世界的作家,认为有一个原因使他相信,那些对伊拉克集体墓坑里遇难者所做的工作,将帮助确保21世纪能比上个世纪少些杀戮。“每次你确认出一个面孔和名字,不仅是遇难者,还有杀戮者,人们都会有更深的领悟,”他说,“因此基于某种原因将限制种族灭绝现象的发生,否则那些数字和承受的重量是人们所难以理解的。”

Wiesel讨论生活最黑暗的一面,但他却有能力用我们每天谈话般的轻松使主题看起来乐观。但他也许是我所交谈过的人中最乐观的一个了,至少是最抱有希望的一个。

“只有人类能让我感到绝望,”他说,“但也只有人类,能将我拯救出绝望的深渊。”

(本文来源:华夏地理作者:Lewis M. Simons 译者:chuanshi)

文联年度工作总结

文联年度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文联仔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省文联第六次代表大会和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降实科学进展观。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加强文艺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着力于出作品、出人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努力满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学艺术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全市文艺事业呈现出了队伍壮大、创作繁荣、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良好局面。 一、一年来的要紧工作回忆 繁荣创作,加强交流,扩大汕尾书协的社会妨碍。xxxx年,市书协会员在全国各级书画大展、大赛中收获颇丰。与汕头、揭阳、潮州等五市联合举办“西凤杯”书法展,广泛征集、精心选择、仔细审稿,最后选出了25件精品,5件邀请作品,在汕头西凤村成功展出,作品效果受到了其他兄弟书协的好评。我市会员在全国各级书画大展、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其中,会员何世新、林景南书法作品入选“中国第六届书法新人新作展;会员黄丹、吴荣东书法作品入选“全国千人作品展”;在“砚都杯”书法大展中,黄丹书法作品获“三等奖”、余汉祚、林景南的书法作品入展;在“康有为奖书法作品展”中,江逍等5名会员获得了提名奖。如今我市省级书法家会员80多人,国家级书法家达10人,居全省中上水平。 市音协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奏响社会和谐之音。市音协与市挪移公司共同策划创作歌颂汕尾眼力美的歌曲《家在真善美》,由汕尾挪移公司总经理、市文联兼职副主席、音协顾咨询李先竻作词,特邀我国闻名的作曲家赵季平谱曲,并请总政歌舞团少年女唱歌家雷佳主唱,歌曲制作成mtv发行。应广东省女市长联谊会之邀,由汕尾市市长郑雁雄作词、协会主席何晓雾作曲的《我们是新一代女公仆》,作为本届广东省女市长联谊会主题歌。由市音协会主席何晓雾作曲,协会顾咨询李先竻作词的《红段子情歌》,作为广东省红段子系列活动之主题歌,受到组委会的好评。仔细协助做好市第三次 文代会的筹备工作,并成功策划组织文代会的联欢晚会。策划制作多部地点音乐作品专辑。市音协理事成员多次应邀参与各地及单位的唱歌比赛评选活动,从专业上赋予了技术性的指导。 市音协为汶川灾区人民献爱心,在市区信利广场组织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大型赈灾义演晚会,演职人员达300多人,当晚筹得善款18万元。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反映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和变化,组织策划了汕尾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有500多人参加了文艺演出。组织策划“快乐广场,唱响汕尾”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和丰富了我市的群众文化日子。 市摄协积极组织举办影展影赛,提供观摩学习交流的平台。xxxx年市摄协与中山市摄协联合在陆河举办梅花专题摄影竞赛,共展出作品135幅,我市有5幅作品获奖。举办了汕尾建市二十周年摄影作品展览,征稿达600多幅,主题突出、制作和布展效果好,受到市领导和观众们的好评。其中,有10余幅作品被刊登在人民画报xxxx年第3期《古老而崭新的都市——汕尾》中,进一步扩大了汕尾的妨碍,提高了汕尾知名度。 树立精品意识,出力作、出人才,为汕尾争光。林永隆、彭小牛等10多位摄影家的63幅作品入选广东省改革开放30周年展览。余振龙的《日出而作》获上海第九届国际摄影艺术展优秀奖。罗兆安的《青梅之乡——陆河》、《层森尽染》入选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蝴蝶兰酒业杯”活力广东旅游摄影大赛。李赞集的《双喜临门》入选广东省第九届书法美术摄影赛并获优秀奖。李克辉的6幅摄影作品分别被收入《南粤华章》和《广东辉煌60年》大型珍藏集。 加强摄影艺术创作与交流活动,增进友谊。市摄协与中山市摄协组织90多名会员和爱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考点知识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 第二十三章1949—1976文学思潮 一、五六十年代文学思潮 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标志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阶段。会议由郭沫若提议召开,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 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矛盾总结国统区文艺运动,作题《在 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学》周扬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作题《新的人民的文艺》。第一次文代会 确定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第二次文代会把社会主义现实主 义确定为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文艺批评的准则。 第一次文代会的影响:1.思想的转变,由百音竞赛转变一种声音 2.共和国文艺发展蓝本被定为延安文艺模 式3.文学进入狭窄的发展渠道,众多文学资源被否定3.文学模式建立,文学进入体制化阶段 2.第二次全国文代会:1953年9月23至10月6日在北京召开。中心议题:繁荣创作背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文学艺术内部的改革。第二次文代会把社会主 义现实主义确定为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文艺批评的准则。 3.第三次全国文代会:1960年7月22日到8月13日。背景:与苏联的公开论战进入备战状态,中国思想文化界贤妻“反修”斗争。 4..文艺界的三次批判: (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1951年5月20日毛泽东社论宣告《武训传》三重罪:1.狂热宣传封建 文化,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改良主义。2.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以农民斗争的失败 为反寸,歌颂武训精神3.资产阶级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一些号称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 丧失了判断能力。 (2)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清算胡适派“唯心论”思想;1954年,文艺界开展了对《红楼梦》研 究中唯心主义观点的批评,其中以山东大学毕业的两位文学青年_李希凡_、_蓝翎_发表的《关于〈红楼论〉 及其他》《评〈红楼梦〉研究》两文最具代表性。对俞平伯的批判深入到对五四以来整个哲学中胡适思想及 其影响的批判。 (3)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 5.(名词)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 由讨论。 文艺政策的调整:为冲破苏联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毛泽东在《论 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国提出“双百方针”,并在1956年第10期的《文艺报》上发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社论,中国作协于11月召开文学期刊编辑工作会议,号召期刊正确贯彻“双百”方针。但1957年的反 右派斗争以及对当时政策估计的严峻性使“双百”方针昙花一现。而后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八字方针,并于1961年6月召开“新侨会议”,1962年3月召开了广州会议”以及于1962年8月 召开“大连会议”,这三次会议体现了对文艺政策的调整,扭转了文艺界“左倾”思想 6.“文革”文学思潮 1.1965年11月,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发表,揭开“文化大革命”的序幕。1966年 2.22林彪委托江青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形成了伊《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为文革总纲领. 2.革命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8个剧目。 3.(名词)文艺创作“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统计分析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国总人口达13.397亿人 10年增加7390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今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情况。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详情: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舒婷简介初春 10,若有若无雨。1980年至福 建省文联工

舒婷简介初春10,若有若无雨。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春10,若有若无 雨。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 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衬托你的威仪,我在这儿28,1972年返城当工人。1969年下乡插队.兄弟,增加你的高度,但事实上,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却又终身相依,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你在哪里倒下 时代垂下手无力回答 历史掩起脸暂不回答

但未来.原色112、顾城齐名、山坳 虽然还没有鸟的歌瀑 飞溅起万千银珠 四散在雾蒙蒙的拂晓 滚动在黄昏的林荫道 但等着吧 一旦惊雷起 乌云便仓皇而逃 那是最美最好的梦呵 也许在一夜间辉煌地来到 是还有寒意 还有霜似的烦恼 如果你侧耳倾听 五老峰上? 为一次奉献而忍受寂寞.归梦19, 我们都互相致意.馈赠37.也许 3.四月的黄昏17.女朋友的双人房113、富饶是因为它经过了最后的料峭 【人心的法则】 为一朵花而死去 是值得的 冷漠的车轮

粗暴的靴底 使春天的彩虹 在所有眸子里黯然失色 既不能阻挡 又无处诉说 那么, 又像英勇的火炬。 不; 不是一切失却都无法补偿.中秋夜12, 而不展现欢容,像剑; 不是一切星星 都仅指示黑暗 而不报告曙光,与北岛,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皂香草129。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决不会 因生命的消亡而喑哑 在你长逝的地方,紧握在地下.绝响121、风雷,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道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阴沉沉的威胁,亲爱的—— 你要勇敢些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摘要: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 正文: 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 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单位:万人 {

数据分析: 一、全国人口 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 3972 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年平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儿防老”的现象愈来愈少,许多年轻夫妇都只生一胎甚至不愿生孩子,

用好地域文化资源 打造优秀文艺精品

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打造优秀文艺精品力作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文代会上指出,“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李强书记在党代会报告中指出,高水平建成体现“强富美高”要求、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包含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用好用活地域文化资源,锻造富有特色的文艺精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重要意义 植根江苏地域文化资源,创作更多体现江苏特色和中华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佳作,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和“源”,也是推动江苏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要支撑。 一是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总书记强调,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在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关键时期,用好用活地域文化资源,锻造富有特色的文艺精品,能够进一步增强江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地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得以传播和弘扬。 二是推动文化强省建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十三五”时期,江苏进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高水平的小康,不仅意味着物质的富裕,还意味着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流。自觉依托江苏的人文禀赋,锻造富有江苏特色的精品佳作,既为“三强两高”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新经验,也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探索了新路子。 三是增强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提升江苏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支撑。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集体性格、地域精神、民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综合呈现形态。它是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代代传承却又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是维系一个地区人们身份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的精神纽带,蕴含着独特而又丰富的历史价值、认识价值、精神价值、审美价值。创造性将我省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体现凝聚力和影响力的文化符号和标签,能够显著增强江苏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四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生动载体。江苏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对文化的内涵、外延和质量等期待更高更新。这就要求文艺创作与时俱进以新的艺术理念和方法、形态和载体对特色文艺资源进行创造性地转化和运用,推出适应人民精神需求增长和变化的丰富精神食粮。 二、丰富资源 江苏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屡开风气之先,金陵人文、

2010第六次人口普查七大特点

2010第六次人口普查七大特点 一、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 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作为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已经执行了30年。但是,发展到今天,计划生育政策的可行性已经引起了质疑。 长时间的低生育率以及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将导致对养老与 医疗健康体系的挑战,影响整体劳动生产率与整个经济的竞争性。当抚养负担日趋加重时,人口老化也影响到代际关系,甚至社会的整合与民族的兴衰。 二、性别比例仍是男多女少 男性占全国总人口51.27%,女性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到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粗算一下,我国男性比女性多3400万! 三、家庭成员人口在减少 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

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在长期的独生子女政策影响下,我国已产生了所谓的“四二一”家庭结构,即一个子辈、两个父辈、四个祖辈这样的倒金字塔结构。虽然未来严格意义上的“四二一”家庭结构在多大规模内出现,还是个疑问,但家庭子女数趋少,人口寿命延长却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意味着子女负担父辈和祖辈的养老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为独生子女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成长环境。这种环境的本质特点是没有兄弟姐妹,缺少手足之情。“没有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游戏,儿童会缺少很多重要的心理体验,比如成就感、挫折感、信任感,而这些对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不可或缺。”缺少手足之情的童年,幸福感会大打折扣。 四、流动人口在增加 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6万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3万人。 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

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当代文学》十年期末考试多项选择题库(排序版)

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当代文学》十年期末考试多项选择题库(排序版) (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试卷代号:2408; 资料整理于2019年9月28日,收集了2009年7月至2019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BC)。[2011年1月试题]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C.田壮壮的《猎场札撒》 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BC)。[2011年7月试题]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C.田壮壮的《猎场札撒》 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BC)。[2013年1月试题]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C.田壮壮的《猎场札撒》 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BC)。[2014年1月试题]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C.田壮壮的《猎场札撒》 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BC)。[2015年1月试题]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C.田壮壮的《猎场札撒》 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BC)。[2015年7月试题]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C.田壮壮的《猎场札撒》 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BC)。[2016年1月试题]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C.田壮壮的《猎场札撒》 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BC)。[2017年1月试题]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C.田壮壮的《猎场札撤》 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BC)。[2017年6月试题]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C.田壮壮的《猎场札撤》 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BC)。[2018年1月试题]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C.田壮壮的《猎场札撒》 1985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BC)。[2019年1月试题]A.陈凯歌的《黄土地》B.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C.田壮壮的《猎场札撒》 20世纪50年代,记叙朝鲜战争的小说作品主要有《英雄的故事》、《上甘岭》、《三千里江山》等,这些作品的作者是(BCD)。[2016年1月试题]B.巴金C.陆柱国D.杨朔 20世纪50年代,记叙朝鲜战争的小说作品主要有《英雄的故事》、《上甘岭》、《三千里江山》等,这些作品的作者是(BCD)。[2017年1月试题]B.巴金C.陆柱国D.杨朔 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历史战争题材的作品主要有(ACD)。[2016年7月试题]A.《红高粱》C.《黑太阳》D.《皖南事变》 50年代,记叙朝鲜战争的小说作品主要有《英雄的故事》、《上甘岭》、《三千里江山》等,=这些作品的作者是(BCD)。[2011年7月试题]B.巴金C.陆柱国D.杨朔 50年代,记叙朝鲜战争的小说作品主要有《英雄的故事》、《上甘岭》、《三千里江山》等,这些作品的作者是(BCD)。[2013年1月试题]B.巴金C.陆柱国D.杨朔 50年代,记叙朝鲜战争的小说作品主要有《英雄的故事》、《上甘岭》《三千里江山》等,这些作品的作者依次为(BCD)。[2017年6月试题]B.巴金C.陆柱国D.杨朔 50年代初期,有三位作家以“马铁丁”为笔名开辟了一个“思想杂谈”专栏,在当时产生过较大影响。这三位作家是(BCD)。B.郭小川C.张铁夫D.陈笑雨 80年代以后,表现历史战争题材的作品主要有(ACD)。[2014年7月试题]A.《红高粱》C.《黑太阳》D.《皖南事变》 被排除在“第一次文代会”之外的重要文学家主要有(ACD)等。[2011年1月试题]A.沈从文C.张爱玲D.朱光潜 1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姓氏排名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姓氏排名 ①前100名 01李02王03张04刘05陈06杨07赵08黄09周10吴 11徐12孙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马20罗 21梁22宋23郑24谢25韩26唐27冯28于29董30萧 31程32曹33袁34邓35许36傅37沈38曾39彭40吕 41苏42卢43蒋44蔡45贾46丁47魏48薛49叶50阎 51余52潘53杜54戴55夏56锺57汪58田59任60姜 61范62方63石64姚65谭66廖67邹68熊69金70陆 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 81顾82侯83邵84孟85龙86万87段88雷89钱90汤 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乔97贺98赖99龚100文 ②第101—200名 101庞102樊103兰104殷105施106陶107洪108翟109安110颜111倪112严113牛114温115芦116季117俞118章119鲁120葛121伍122韦123申124尤125毕126聂127丛128焦129向130柳131邢132路133岳134齐135沿136梅137莫138庄139辛140管141祝142左143涂144谷145祁146时147舒148耿149牟150卜151路152詹153关154苗155凌156费157纪158靳159盛160童161欧162甄163项164曲165成166游167阳168裴169席170卫171查172屈173鲍174位175覃176霍177翁178隋179植180甘181景182薄183单184包185司186柏187宁188柯189阮190桂

我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关于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 一九五三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协同有关部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指示,结合全国普选,举办了全国人口调查。调查的标准时间是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参加这次调查登记工作的人员共有二百五十余万人。 为了保证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全国组成了各级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并制定了统一的简易可行的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严格按照这个办法进行直接调查;但有少数地区不能进行直接调查,而用其他办法进行了调查,其中有未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待解放的台湾省,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 为了使这次普查资料全面、确实,曾及时组织了抽样复查,对已经调查登记的人口数目的正确程度进行检查。全国范围内共抽查了五千二百九十五万以上的人口(占直接调查登记人口的百分之九),检查的结果是:重复的人口占千分之一点三九,遗漏的人口占千分之二点五五。 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审核和汇总工作,现已全部完成。 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调查登记的结果公布如下: 一、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其中: 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为五亿七千四百二十万五千九百四十人; 用其他办法调查的人口为二千七百七十三万二千零九十五人,内有: 没有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八百三十九万七千四百七十七人(根据各该地方政府的资料); 待解放的台湾省七百五十九万一千二百九十八人(根据一九五一年台湾公布的数字); 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一千一百七十四万三千三百二十人(根据华侨事务委员会等机关的资料)。 二、在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中: 男子为二亿九千七百五十五万三千五百一十八人,占百分之五十一点八二;女子为

文联工作总结

2013文联年度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文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省文联第六次代表大会和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加强文艺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着力于出作品、出人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学艺术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全市文艺事业呈现出了队伍壮大、创作繁荣、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良好局面。 一、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回顾 文学创作热情高涨,创作成果丰硕。去年以来,全市会员在地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870多篇(首),出版专著15部:其中王万然出版了杂文集《请手下留池》,并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石磊出版了中篇小说集《漫漫长夜话隐私》和长篇小说《高山下的女人》、《爱的投资》,黄汝英的中短篇小说选《不愿当月亮的女人》,雪克的诗集《指尖的恍惚》、刘文芬的评论集《请原谅我的简陋》、吴玉婵的诗集《一粒沙上的大海》、黄荣的品艺录《墨海探微》,彭大星的长篇小说《爱对人,表错情》,陈金财的《风华录》,陈泗伟出版了诗集《守望生命》,再版了长篇小说《血性男儿》等。举办了“仁荣杯”小说征文大赛等活动。 书法活动丰富多彩,成效突出。xxxx年,市书协以育新人、出佳作为中心,使我市的整体书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市书协和城区书协在马宫镇举行“和谐长沙文化村”写春联活动,为村民现场书写春联140余幅。举办了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书法艺术讲座活动,并开展了小型书法笔会,为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作了30多幅书法作品。书协30多名会员参加了“送书法进社区活动”,为社区创作了大量书法作品。市书协与市人民医院共同举办了书画笔会活动,现场创作反映医德医风、当代医药成就等方面内容的书画作品120余幅,丰富了医院干部职工文化生活,推进了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精心组织参加省第三届青少年书法大赛,以讲座兴趣班、集中训练班等形式,现场指导,现场点评,帮助各地中小学校提高学生的作品质量,收到良好的效果。市书协与市老人书协举办“夕阳红”笔会,书协主席黄智雄带领主席团成员及省级以上会员与老人书协会员进行现场书法交流,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成都市: 全市常住人口:14047625人 户籍人口:11426985人 常住人口家庭户:4547109户 家庭户人口:12354454人 平均每户人口:2.72人 学历: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约:2341572人 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约:2353250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约:4946832人 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约:3407433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年龄(全市常住人口中): 0~14岁人口约:1536850人,占10.94% 15~64岁人口约:11146427人,占79.35% 65岁及以上人口约:1364348人,占9.71% 高新区: 常住人口:553425人

户籍人口:327193人 常住人口家庭:47938户 家庭户人口:39514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67人 青羊区: 常住人口:828140 人 户籍人口:561471人 常住人口家庭:268822户 家庭户人口:68402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54人 武侯区: 常住人口:1083806人 户籍人口:812114人 常住人口家庭:304162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8人 锦江区: 常住人口:690422人 户籍人口:420705人

常住人口家庭:224578户 家庭户人口:58871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2人 金牛区: 常住人口:1200776人 户籍人口:710030人 常住人口家庭:409518户 家庭户人口:1052506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57人 成华区: 常住人口:938785人 户籍人口:641275人 常住人口家庭:322754户 家庭户人口:85481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5人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 数据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 摘要: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 正文: 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 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单位:万人

数据分析: 一、全国人口 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年平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儿防老”的现象愈来愈少,许多年轻夫妇都只生一胎甚至不愿

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最新姓氏排名出炉

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最新姓氏排名出炉 01李02王03张04刘05陈06杨07赵08黄09周10吴 11徐12孙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马20罗 21梁22宋23郑24谢25韩26唐27冯28于29董30萧 31程32曹33袁34邓35许36傅37沈38曾39彭40吕 41苏42卢43蒋44蔡45贾46丁47魏48薛49叶50阎 51余52潘53杜54戴55夏56锺57汪58田59任60姜 61范62方63石64姚65谭66廖67邹68熊69金70陆 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 81顾82侯83邵84孟85龙86万87段88雷89钱90汤 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乔97贺98赖99龚100文101庞102樊103兰104殷105施106陶107

洪108翟109安110颜111倪112严113牛114温115芦116季117俞118章119鲁120葛121伍122韦123申124尤125毕126聂127丛128焦129向130柳131邢132路133岳134齐135沿136梅137莫138庄139辛140管141祝142左143涂144谷145祁146时147舒148耿149牟150卜151路152詹153关154苗155凌156费157纪158靳159盛160童161欧162甄163项164曲165成166游167阳168裴169席170卫171查172屈173鲍174位175覃176霍177翁178隋179植180甘181景182薄183单184包185司186柏187宁188柯189阮190桂191闵192欧阳193解194强195柴196华197车198冉199房200边201辜202吉203饶204刁205瞿206戚207丘208古209米210池 211滕212晋213苑214邬215臧216畅217宫218来219嵺220苟221全222褚223廉224简225娄226盖227符228奚229木230穆231党232燕233郎234邸235冀236谈237姬238屠239连240郜241晏242栾243郁244商245蒙246计247喻248揭249窦250迟251宇252敖253糜254鄢255冷256卓257花258仇259艾260蓝261都262巩263稽264井265练266仲267乐268虞269卞270封271竺272冼273原274官275衣276楚277佟278栗279匡280宗281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 摘要: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 正文: 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 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单位:万人

数据分析: 一、全国人口 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 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儿防老”的现象愈来愈少,许多年轻夫妇都只生一胎甚至不愿生孩子,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局)

统计局:中国人口近13.4亿10年增7390万 2011-04-28 10:37: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北京) 有20173人参与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138)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8日讯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以下为公报全文。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年4月28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_人口金字塔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 (2011年4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

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近千万普查人员的奋力拼搏和十三亿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人口普查顺利完成现场登记、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等工作,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一、人口总量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 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

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化,反映了十年来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七、城乡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八、地区分布 这次人口普查,东部地区人口占31个省(区、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区占26.76%,西部地区占27.04%,东北地区占8.22%。 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11个百分点;其次是中部地区,下降1.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0.22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 九、人口的流动 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6万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