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申报书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15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局关于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4.19•【字号】青政办[2007]50号•【施行日期】2007.04.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局关于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工作方案的通知(青政办[2007]50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省林业局关于《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工作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七年四月十九日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工作方案(省林业局二00七年四月)根据《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专题会议纪要》 (青阅[2006]80号)精神,本着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解决好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特制定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工作方案。
一、调整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界的调整是基于进一步完善保护区生态功能,强化管理,加强生态保护,依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的思路,针对区内重点资源开发、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所做的一次全局性调整,最终实现资源有序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这次调整工作,将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三江源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三江源保护区功能区界作适应性调整,可使保护区各功能区的划分更加科学合理,更有效地发挥其整体生态功能;缓解或解决我省重点资源开发项目、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管理的矛盾,有利于保护区的依法管理。
同时,水电资源开发可改善保护区群众生活的能源结构,使依赖薪柴为主要生活能源的局面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有利于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附件二:编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申报书自然保护区名称申报单位申报时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17—说明一、申报书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一编号。
二、申报书附件材料及编制要求:(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第七、八、九条要求提交的材料;(2)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及专家论证意见。
总体规划应按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编制,编制单位应具备规划编制甲级资质;(3)调整前后的自然保护区位置图、功能区划图、主要保护对象分布图、植被图、旅游线路图(规划开展生态旅游的保护区提供)等图件资料。
相关图件应以最新的行政区划图为底图,必须注明经纬坐标网,标记并反映出保护区内及周边的城镇村庄、厂矿企业、交通线路、土地利用现状和其他保护区域;(4)自然保护区机构编制文件、拟调整扩大部分的土地使用权属证和土地管理协议等有关材料复印件;(5)申报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的,可根据需要提交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6)申报书内容应按照具体指标说明填写。
三、申报书必须如实填写,严禁弄虚作假。
四、申报书的格式和内容不得随意改变。
如填写内容较多,可另加附页。
五、申报书、综合考察报告、总体规划须提供一式35份纸质文件,用A4纸印制。
同时提交电子版,地图需提交JPG格式的文件。
申报材料不完备或填写内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受理。
六、申报书的内容和填报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国务院关于环保总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02.01.29•【文号】国函[2002]5号•【施行日期】2002.01.2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环保总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的批复(国函[2002]5号)环保总局:国务院批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由你局组织实施。
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国务院二00二年一月二十九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环保总局二00二年一月二十日)第一条为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有效保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并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改名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是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部界限的扩大、缩小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换。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是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部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调整。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改名称,是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名称中的地名更改或保护对象的增减。
第四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及名称不得随意调整和更改。
严格控制缩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核心区、缓冲区范围。
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核心区、缓冲区范围。
国家林业局关于调整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复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07.05•【文号】林函护字[2010]150号•【施行日期】2010.07.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调整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复函(林函护字〔2010〕150号)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申请调整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段功能区的函》(豫政函〔2006〕79号)收悉。
近期经国务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现根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经研究,我局同意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具体函复如下:一、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方案是将三门峡库区的核心区东界西移至拟建大桥处上游移2.3公里,把拟建的运(城)三(门峡)高速公路三门峡黄河大桥及接线工程线路所在地的核心区、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缓冲区随着核心区作相应调整,缓冲区界距核心区界200米。
调整后的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不变,在东经110°21′-112°48′,北纬34°33′-35°05′之间,总面积680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0830公顷,缓冲区面积8900公顷,实验区面积38270公顷。
保护区范围包括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库、及小浪底水库以下至孟津县与巩义市交界处。
具体范围如下:三门峡水库段:西自山西与河南交界起,沿河南省界至三门峡水库大坝,东以三门峡市至大坝沿黄公路为界,南界自王官村以西从泉村起,经王家、高柏、西吕店、西古驿、后地、东官庄、七里堡、会兴等村庄的北界连线为界。
小浪底库区段:西自三门峡水库大坝起,沿河南省界至小浪底大坝,南界以第一层山脊连线为界。
小浪底大坝下游段北界:济源市以蓼坞至坡头以东以生产堤为界。
区划调整变更申请书
尊敬的XX区相关部门:
我是XX公司的负责人,我谨代表我公司向贵部门提交一份关于区划调整变更的申
请书。
我公司目前注册地址位于XX区,但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扩大,我们面临一
些区划限制,这对我们的业务运营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区划调整变更,将公司注册地址迁移至XX区,以更好地满足公司的发展需求。
以下是我们提出区划调整变更的理由和具体申请内容:
1. 业务发展需求:我公司主要从事XX行业的业务,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政策支持,以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
XX区作为产
业集聚地,拥有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够为公司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合作机会。
2. 交通便利性:我公司目前的注册地址位于XX区,但由于该区域交通不便,给我们的业务运营和客户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XX区拥有更加便捷的交通网络,能
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3. 政策支持:XX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以吸引企业入驻。
我们希望迁移至XX区,能够享受到这些政策支持,为公司的发
展提供更多优惠和便利。
基于以上理由,我们诚恳地向贵部门提出区划调整变更的申请,希望能够得到批准。
我们将积极配合贵部门的相关工作,提供所需材料和证明文件,确保申请的顺利进行。
如果贵部门需要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情况或者有任何疑问,我们非常愿意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解释。
感谢贵部门对我们申请的关注和支持。
此致
敬礼
XX公司
申请人:[申请人姓名]
日期:[申请日期]。
关于调整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点位的请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关于调整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点位的请示各位领导:您好!根据我部门最新的工作研究和调查情况,发现目前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点位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为了更加全面地监测和掌握功能区声环境情况,特向您请示调整现有监测点位的建议。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1. 现有监测点位覆盖不全:目前的监测点位布局较为零散,存在盲区和重叠区域,无法准确反映功能区整体声环境情况。
2. 监测数据不够精准:由于监测点位设置不科学,导致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无法为功能区声环境治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 监测频次不够频繁:目前监测点位设置的频次较为不足,无法及时监测声环境的变化趋势,影响了声环境管控的有效性。
二、调整建议在此,我向您提出以下调整建议:三、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指导为了更好地监测和控制功能区声环境,提升功能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我部门特向您提出以上调整建议,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和指导。
我部门将认真贯彻执行您的指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成监测点位的调整工作。
我们将不懈努力,为功能区声环境治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再次请示您对此事的支持和指导,谢谢!此致敬礼×××(申请部门、姓名)××年×月×日第二篇示例:请问领导:目前,我单位的功能区声环境监测工作一直在进行,为了更好地监测和控制功能区内的声环境情况,提高环境质量,同时也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现有的监测点位需要进行调整。
经过分析和调研,我们认为调整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点位是十分必要的。
功能区的声环境对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有着直接影响。
通过对现有声环境监测点位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部分监测点位与工作区域的距离较远,无法充分反映员工实际工作环境的声音情况。
调整监测点位将有助于更准确地监测声环境,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随着功能区内设备的更新和增加,原有的监测点位可能已经无法覆盖所有声环境状况。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6.29•【字号】川办发[2012]41号•【施行日期】2012.06.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通知(川办发[2012]41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63号,以下简称《通知》),推动我省自然保护区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结合四川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大意义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客观要求,是保护国家生物战略资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有效措施,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多年来,我省大力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自然保护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目前我省自然保护区仍面临着布局不完善、投入不足、管理机构不健全、监管不到位、保护与开发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自然保护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通知》,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促进我省自然保护区事业健康发展。
二、科学规划自然保护区发展在地震灾区、川西北高原、省内主要江河上游的支流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的原则,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要按照地理单元、物种的天然分布情况、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对已建自然保护区进行整合;积极稳妥推进珍稀濒危小种群物种自然保护小区建设;加强大熊猫等重要物种生态廊道建设,提高自然保护区联通性和整体性。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省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的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基础上,编制全省自然保护区发展总体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市(州)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和综合管理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本区域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发展规划。
国家林业局关于规范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07.21•【文号】林护发[2008]161号•【施行日期】2008.07.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规范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的通知(林护发〔2008〕16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为加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规范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的调整,根据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等7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环发(2008)30号),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格控制。
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不得随意调整和更改,必须严格控制缩小自然保护区范围和核心区、缓冲区范围。
特别是近几年晋升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得再次进行调整,省级以下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也需严格控制。
二、积极引导。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要深刻认识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生态知识,不断提高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正确处理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防止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活动影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三、科学划定。
要高度重视新建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定工作,既要充分考虑主要保护对象的生态需要,又要兼顾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做到科学规划、有效管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遵守程序。
确因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及保护管理需要,必须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进行调整的,按照行业管理的要求,必须经国家林业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评审通过后上报国务院,不得直接上报国务院。
如确因极特殊情况需直接上报国务院的,也必须事先征得我局同意。
五、申报程序和时间安排:(一)每年8月底前,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报送预评估材料到我局保护司,材料内容包括拟申报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更名的相关情况,有关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2、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申报书
自然保护区名称
申报单位
申报时间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说明
一、申报书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一编号,申报单位不填。
二、“地点”指自然保护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
三、“地理坐标”指自然保护区所跨的经纬度范围。
四、“固定经费”指行政事业性经费和管护经费等具有固定来源的经费。
五、“基础设施概况”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现有业务用房、辅助用房、生活用房、交通工具、通讯手段、重要仪器设备的情况。
六、“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科学研究概况”主要包括在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后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的科研项目名称及成果、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名称、科研计划及国际合作交流计划等内容。
七、“功能区调整后土地权属状况”是指自然保护区在功能区调整后,其土地权属、土地权属使用证认领变化状况及是否存在新的土地使用权属纠纷。
八、“功能区调整后管理协调状况”包括功能区调整后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与区内有关部门的关系协调状况,变化后的区内是否有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及国家重大基础建设工程。
九、“功能区调整后自然环境状况”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在功能区调整前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变化对比以及概况、现存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等内容。
十、“功能区调整后自然保护区及其周围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及其评价”指范围调整前后自然保护区内社会经济的对比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人口分布、密度、民族状况、主要生产方式;
2.生产布局、产业结构及运输等情况;
3.土地与其他资源的开发状况;
4.与当地政府及群众的关系;
5.主要社会、经济活动对保护对象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十一、专家论证意见由申报单位在申报前组织专家论证后提出,须经专家签名方为有效。
十二、申报书所要求的附件必须齐全,其他附件由申报单位自行决定。
十三、申报书须填报一式32份。
十四、申报书一律用A4纸印制,翻印申报书时不得改变其格式和内容。
十五、申报书须于每年5月31日前报送,逾期则作为次年度申报处理。
十六、申报书的内容和填报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附件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综合论证报告
附件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后的总体规划及专家论证意见以及规划图件
附件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第八条、第九条要求的其它材料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