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规范标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43.00 KB
- 文档页数:22
填空题: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满足(选择性 )( 速动性)(灵敏性) ( 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2.电力系统发生骨子后,总伴随有电流(增大)电压(降低)线路始端测量阻抗的(减小)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角(变大)3.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切除故障设备),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发出信号)4.电力系统切除故障时的时间包括(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的时间5.继电保护灵敏性指其对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的反应能力6.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测量部分,逻辑环节和执行输出组成。
7.继电保护装置的测量部分是由被保护原件的(某些运行参数)与保护的整定值进行比较。
选择题:8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过了五个阶段,其发展顺序是CA机电型晶体管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B机电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晶体管型微机型C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9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CA单相接地 B两相短路 C 三相短路10电力系统短路时最严重的后果是CA电弧使故障设备损坏 B使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C破坏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11.继电保护的灵敏度系数K1m要求(C)(A)K1m<1 (B)K1m=1 (C)K1m>112.线路保护一般装设两套,它们是 (B)(A)主保护(B)一套为主保护,另一套为后备保护(C)后备保护判断题:13.电气设备过负荷时,继电保护应将过负荷保护设备切除。
(错)1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通常应在保护选择性的前提下,使其快速动作。
(对)15.电力系统在不正常工作状态时,继电保护不但发出信号,同时也把不正常工作的设备切除(错)16.能使电流继电器从释放状态改变至动作状态的最大电流称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
(错)第二章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随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而变。
2.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在被保护线路始端,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保护范围最小。
3.本线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一般不超过相邻下一条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故只需带延时即保证选择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答案1 绪论电力系统如果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情景?答:现代的电力系统离开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是不能运行的。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电源至故障点之间的电力设备中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若没有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将故障快速切除,则会引起故障元件和流过故障电流的其他电气设备的损坏;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发电机端电压降低造成发电机的输入机械功率和输出电磁功率的不平衡,可能引起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起电网的崩溃、造成人身伤亡。
如果电力系统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则当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运行时,不能及时地发出信号通知值班人员进行合理的处理。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作用包括:1.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动作;2.电力系统部正常运行时发报警信号,通知值班人员处理,使电力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3.电力系统故障时,甄别出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并向故障点与电源点之间、最靠近故障点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将故障部分与电网的其他部分隔离。
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哪些主要环节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一般通过测量比较、逻辑判断和执行输出三个部分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
测量比较环节是册来那个被保护电器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别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
逻辑判断环节是根据测量环节输出的逻辑信号,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
执行输出环节是根据逻辑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依据电力元件正常工作、不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电气量复制差异,已经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这些保护单靠保护整定值能求出保护范围内任意点的故障吗?答:利用流过被保护元件电流幅值的增大,构成了过电流保护;利用短路时电压幅值的降低,构成了低电压保护;利用电压幅值的异常升高,构成了过电压保护;利用测量阻抗的降低和阻抗角的变大,构成了低阻抗保护。
花了点点时间把课后答案整理了下·这里只是整理了方大神勾的题··没有弄计算题·由于不知道怎么脑残了··居然从第九章开始了··然后又没有找到怎么倒置·将就看哈··如果有错求告知啊··好了·骚年们··加油背书吧!!第九章1.试描述装设母线保护的基本原则当双母线同时运行或母线分段单母线时,供电元件的保护装置则不能保证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母线,因此应装设专门的母线保护,具体情况如下:1)在110KV及以上的双母线和分段单母线上,为保证有选择性地切除任一组(或段)母线上所发生的故障,而另一组(或段)无故障的母线仍能继续进行,应装设专门的母线保护2)110KV及以上的单母线,重要发电厂的35KV母线或高压侧为110KV及以上的重要降压变电所的35KV母线,按照装设全线速动保护的要求必须快速切除母线上的故障时,应装设专用的母线保护。
为满足速动性和选择性的要求,母线保护都是按差动原理构成的。
2.简述电流比相式母线保护(P172)根据母线外部故障或内部故障时连接在该母线上各元件电流相位的变化来实现的。
优点:1.动作条件与幅值无关,因此不要求各电流互感器变化相同。
2,因该保护不受不平衡电流的影响,保护灵敏度较高。
3.简述母线的完全差动保护(P167)在母线的所有元件上装设有相同变比和特性的电流互感器。
整定计算原则:躲开外部故障时所产生的最大不平衡电流,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时误动。
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单母线或双母线经常只有一组母线运行的情况。
不能用于双母线系统。
4.断路器失灵保护的作用是什么?(P176)当故障线路的继电保护动作发出跳闸信号后,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能够以较短的时限切除同一发电厂或变电所内其他有关的断路器,将停电范围限制到最小。
5.试述判别母线故障的基本方法(P172)通过二次母线差动保护信号判别。
一、名词解释三、简答题1、通过该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称为最大运行方式。
通过该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的运行方式,称为最小运行方式。
为了保证选择性,为了使它只有本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才动作,因为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时保护范围最小而灵敏度的校验应利用最不利情况下保护的保护范围来校验保护2、电流保护接线方式就是指保护中电流继电器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之间的连线方式。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三相星形接线和两相星形接线两种方式。
三相星形接线广泛应用与发电机、变压器的后备保护中;两相星形接线被广泛应用与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和非直接接地系统中,作为相间短路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
3、(7分)三段式电流保护优点是:具有接线简单,整定容易,经济(3分)。
缺点是:受电网运行方式的影响很大,在系统运行方式变化较大时,灵敏度不易满足要求,而且没有方向性(3分)。
一般适用于35kV 及以下的开式电网中(1分)。
4、(12分)全阻抗继电器电压比较及相位比较的动作方程分别为J U ≤J zd I Z (2分), 90°≤J zd J zd arg Z Z Z Z +-≤270°或90°≤J J zd J J zdarg U I Z U I Z +- ≤270(2分)。
方向性阻抗继电器电压比较及相位比较的动作方程分别为J J zd 12U I Z - ≤J zd 12I Z (2分) ,90°≤J J zd arg Z Z Z -≤270°或90°≤J J J Jarg U U I Z - ≤270°(2分)。
偏移性阻抗继电器电压比较及相位比较的动作方程分别为J zd 1(1)2Z Z --α≤zd 1(1)2Z +α(2分),90°≤J zd J zd arg Z Z Z Z +α-≤270° 或J J zd J J zd arg U I Z U I Z +α- 90°≤J J zd J J zdarg U I Z U I Z +α- ≤270°(2分)。
第一章1、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答:(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
2、什么是故障、异常运行和事故?短路故障有那些类型?相间故障和接地故障在故障分量上有何区别?对称故障与不对称故障在故障分量上有何区别?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这种情况下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
事故,就是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容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的损坏。
相间故障无零序分量。
对称故障只有正序分量。
3、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什么是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在什么情况下依靠近后备保护切除故障?在什么情况下依靠远后备保护切除故障?答:当本元件的主保护拒绝动作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作为后备保护,由于这种后备作用是在主保护安装处实现,因此,称之为近后备保护。
在远处实现对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称为远后备保护。
4、简述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式。
答:基本原理:1、过电流保护2、低电压保护3、距离保护4、方向保护5、差动原理的保护6、瓦斯保护7、过热保护等。
构成方式:1、测量部分2、逻辑部分3、执行部分5、什么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答: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装置。
6、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选择性:继电保护动作的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以保证系统中的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
2、速动性:在发生故障时,力求保护装置能迅速动作切除故障,以提高电力系统并联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用户在电压降低的情况下工作的时间,以及缩小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答案问题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定义是什么?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保护手段,它通过监测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并根据预设的保护逻辑,及时发出保护信号,将故障隔离,保护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系统通常由继电保护装置、CT/PT(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保护线圈等组成。
问题二什么是保护主要配置?保护主要配置是指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工作条件和要求,将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并配置所需的互感器等辅助设备。
保护主要配置的目的是提高继电保护的灵敏度、可靠性和快速性。
问题三简要描述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监测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并与设定的保护逻辑进行比较,如果监测到电力系统中出现异常情况(如过流、短路等故障),则会发出保护信号,触发断路器等设备进行故障隔离。
具体来说,继电保护装置会接收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信号,并经过采样和数据处理,计算出电流、电压等参数的实际值。
然后,这些实际值与设定的保护逻辑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出现故障。
一旦检测到故障,继电保护装置会发出保护信号,如闭锁信号或跳闸信号,以保护电力系统设备。
问题四列举几种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类型。
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类型包括:1.过流保护装置:用于检测电流的异常情况,如过载和短路。
根据故障电流的大小和持续时间,可以分为瞬时过流保护和定时过流保护等。
2.零序保护装置:用于检测三相电流不平衡、单相接地故障等情况。
3.过电压保护装置:用于检测电压的异常情况,如过高电压或电压暂降等。
4.过频保护装置:用于检测电网频率的异常情况,如过高频率或频率暂降等。
5.低频保护装置:用于检测电网频率过低的情况。
问题五什么是继电保护的整定?继电保护的整定是指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要求,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进行设置,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设备的可靠保护。
常见的继电保护参数包括动作电流、动作时间、延时时间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解析答案(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发生故障时,及时将故障隔离,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以下是一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课后习题解析答案。
1.什么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指利用电力系统中的继电器装置,通过电流、电压等参数的变化来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继电保护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答:继电保护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故障检测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动作执行装置和辅助设备。
故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信号处理装置用于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动作执行装置用于执行保护动作,辅助设备用于提供必要的辅助功能。
3.请简述继电保护的分类方法。
答:继电保护可以按照保护对象的不同来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线路保护和母线保护等。
此外,根据保护动作的原理和方式,继电保护还可以分为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功率保护等。
4.什么是差动保护?请简述其原理。
答:差动保护是一种常用的继电保护方式,它的原理是通过比较电流的差值来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
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电力系统的两个相邻的位置上放置电流互感器,分别测量两个位置上的电流值,并将其进行比较。
如果两个位置上的电流值差异超过设定的阈值,就说明发生了故障,差动保护系统将会执行相应的保护动作。
5.什么是过电流保护?请简述其原理。
答:过电流保护是一种常用的继电保护方式,它的原理是通过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电流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来判断是否发生故障。
过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在电力系统的各个位置上放置电流互感器,测量电流的大小,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如果电流超过设定值,则说明发生了故障,过电流保护系统将会执行相应的保护动作。
6.什么是电压保护?请简述其原理。
答:电压保护是一种常用的继电保护方式,它的原理是通过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是否超过或低于设定的阈值来判断是否发生故障。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二版)张保会尹项根主编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作用包括:1.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动作;2.电力系统部正常运行时发报警信号,通知值班人员处理,使电力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3.电力系统故障时,甄别出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并向故障点与电源点之间、最靠近故障点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将故障部分与电网的其他部分隔离。
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哪些主要环节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一般通过测量比较、逻辑判断和执行输出三个部分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
测量比较环节是册来那个被保护电器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别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
逻辑判断环节是根据测量环节输出的逻辑信号,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
执行输出环节是根据逻辑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线路上装设两组电流互感器,线路保护和母线保护应各接哪组互感器答:线路保护应接TA1,母线保护应接TA2。
因为母线保护和线路保护的保护区必须重叠,使得任意点的故障都处于保护区内。
后备保护的作用是什么答:后备保护的作用是在主保护因保护装置拒动、保护回路中的其他环节损坏、断路器拒动等原因不能快速切除故障的情况下,迅速启动来切除故障。
为什么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动作时间需要同时逐级配合,而电流速断的灵敏度不需要逐级配合答: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值按照大于本线路流过的最大负荷电流整定,不但保护本线路的全长,而且保护相邻线路的全长,可以起远后备保护的作用。
当远处短路时,应当保证离故障点最近的过电流保护最先动作,这就要求保护必须在灵敏度和动作时间上逐级配合,最末端的过电流保护灵敏度最高、动作时间最短,每向上一级,动作时间增加一个时间级差,动作电流也要逐级增加。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复习题(带答案)一、名词解释。
1.P2异常运行状态: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还未形成故障,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的这种情况,称为异常运行状态。
2.P2事故:事故是指出现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电能质量下降到不能允许的程度、对用户少供电或停止供电的这些情况。
3.P4主保护:主保护是指当被保护设备故障时,用于快速切除故障的保护。
4. P13电流互感器上标有“5P10”,它表示什么意思?答:5P10:表示电流互感器的复合误差为5%,准确限值系数为10,。
5.P35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对于反应电流的增大而瞬时动作的保护,称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6. P36最大运行方式:当等值系统采用某种运行方式,使得发生故障时通过该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此时的运行方式称为系统最大运行方式。
7.P36 最小运行方式:当等值系统采用某种运行方式,使得发生故障时通过该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此时的运行方式称为系统最效运行方式。
8.P39限时速断保护:当被保护线路末端附近短路时,可增加一套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用以切除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范围以外的短路故障,并作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这种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称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9.P429阶梯时限特性:各保护的动作时限是距电源越远动作时限越小,越靠近电源动作时限越长,好像一个阶梯,故称为阶梯时限特性。
10.P61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接线方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接线方式是指它与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之间的连接方式,即Im和Um应该采用什么电流和电压的问题。
11.P88单相式阻抗继电器:单相式阻抗继电器是指只输入一个电压Um(相电压或相间电压)、一个电流Im(相电流或电流差)的阻抗继电器。
12.P94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是指阻抗继电器接入电网电压和电流的方式。
13.P127比率制动特性:比率制动特性是指差动元件动作电流随外部短路电流的增大而自动增大,而且动作电流的增大比最大不平衡电流的增大还要快。
大工17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在线作业3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1. 零序电压的发电机匝间保护,要加装方向元件是为了保护在( )时不误动作。
A. 定子绕组接地故障时B. 定子绕组相间故障时C. 外部不对称故障时D. 外部对称故障时满分:5 分正确答案:C2. 对于大型发电机,反映转子表层过热的主保护是( )。
A. 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B. 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C. 负序电流保护D. 阻抗保护满分:5 分正确答案:C3. 发电机装设纵联差动保护,是作为( )保护。
A. 定子绕组的匝间短路B. 定子绕组的相间短路C. 定子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D. 以上均不对满分:5 分正确答案:C4. ( )不是引起发电机失磁的主要原因。
A. 转子绕组故障B. 定子绕组故障C. 励磁机故障D. 自动灭磁开关误跳闸满分:5 分正确答案:B5. 以下不属于发电机的内部故障的是( )。
A. 外部短路引起的定子绕组过电流B. 定子绕组相间短路C. 定子绕组单相接地D. 转子励磁回路电流消失满分:5 分正确答案:A6. 母线上任一线路断路器的失灵保护属于( )。
A. 线路后备保护B. 母线后备保护C. 母线差动保护D. 辅助保护满分:5 分正确答案:B7. 短路点越靠近保护安装处,则母线零序电压( )。
A. 越大B. 越小C. 等于零D. 不确定满分:5 分正确答案:A8. 发电机横差保护用来( )。
A. 保护定子绕组匝间短路B. 保护定子绕组相间短路C. 保护定子绕组接地短路D. 保护转子绕组一点接地故障满分:5 分正确答案:A9. 微机继电保护特点不包括( )。
A. 调试维护方便B. 高可靠性C. 灵活性D. 不易获得附加功能满分:5 分正确答案:D10. 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保护发出跳闸脉冲,如断路器失灵时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 )。
A. 再次对该断路器发出跳闸脉冲B. 跳开连接于该线路有电源的断路器C. 只跳开母线的分断断路器D. 以上均不对满分:5 分正确答案:B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1. 具有比率制动特性的电流差动母线保护,是根据母线在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时各连接元件电流相位的变化来实现的。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2、过电流继电器的启动电流(大于)返回电流,其返回系数(小于)1.3、后备保护包括(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
4、与电流保护类似,距离保护装置采用(阶梯延时配合)的三段式配置方式。
5、中性点可接地或不接地运行变压器的接地后备保护由(零序电流保护)和(零序电压保护)组成。
6、根据重合闸控制断路器相数的不同,可将重合闸分为(单相重合闸)、(三相重合闸)和(综合重合闸)和(分相重合闸)。
7、变压器纵差动保护需要进行(相位校正)和(电流平衡调整),以使正常运行时流入到差动回路中的电流为0.二、选择题1、交流电流i通过某电阻,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某直流电流I在相同时间内通过该电阻所产生的热量相等,那么就把此直流电流I定义为交流电流i 的(A)。
(A)有效值;(B)最大值;(C)最小值;(D)瞬时值。
2 、对称三相电源三角形连接时,线电流是(D)。
(A)相电流;(B)3倍的相电流;(C)2倍的相电流;(D)√3倍的相电流。
3、变压器供电的线路发生短路时,要使短路电流小些,下述措施哪个是对的(D)。
(A)增加变压器电动势;(B)变压器加大外电阻只;(C)变压器增加内电阻r;(D)选用短路比大的变压器。
4 、调相机的主要用途是供给(B)、改善功率因数、调整网络电压,对改善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起一定的作用。
(A)有功功率;(B)无功功率;(C)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D)视在功率。
5、若一稳压管的电压温度系数为正值,当温度升高时,稳定电压U,将(A)。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6 、温度对三极管的参数有很大影响,温度上升,则(B)。
(A)放大倍数β下降;(B)放大倍数β增大;(C)不影响放大倍数;(D)不能确定。
7、射极输出器的特点之一是,具有(B)。
1.1常见的不正常工作状态。
过负荷,过电压,频率过高,频率过低,系统震荡,电压过低 1.2继电保护装置的概念。
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1.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损坏,保障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
此时一般不要求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免短暂的运行波动造成不必要的动作和干扰引起的误动。
1.4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的四个基本技术要求的含义。
(1)可靠性 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是对继电保护性能的最根本要求。
安全性是要求继电保护在不需要它动作时可靠不动作,即不发生误动作。
信赖性是要求继电保护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可靠动作,即不发生拒绝动作。
(2)选择性 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在可能最小的区间内将故障从电力系统中断开,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中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
其包含两种意思:其一是只应由装在故障元件上的保护装置动作切除故障;其二是要力争相邻元件的保护装置对它起后备保护作用。
(3)速动性 是指尽可能快地切除故障,以减少设备及用户在大短路电流,低电压下运行的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4)灵敏性 指对于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灵敏性通常用灵敏系数或灵敏度来衡量。
2.1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整定原则。
速断是按照躲开本线路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限时速断是按照躲开下级各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大动作范围来整定;过电流保护是按照躲开本元件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
2.2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
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是指保护中的电流继电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的接线方式。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解析答案全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答案1 绪论1.1电力系统如果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情景?答:现代的电力系统离开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是不能运行的。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电源至故障点之间的电力设备中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若没有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将故障快速切除,则会引起故障元件和流过故障电流的其他电气设备的损坏;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发电机端电压降低造成发电机的输入机械功率和输出电磁功率的不平衡,可能引起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起电网的崩溃、造成人身伤亡。
如果电力系统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则当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运行时,不能及时地发出信号通知值班人员进行合理的处理。
1.2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作用包括:1.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动作;2.电力系统部正常运行时发报警信号,通知值班人员处理,使电力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3.电力系统故障时,甄别出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并向故障点与电源点之间、最靠近故障点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将故障部分与电网的其他部分隔离。
1.3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哪些主要环节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一般通过测量比较、逻辑判断和执行输出三个部分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
测量比较环节是册来那个被保护电器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别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
逻辑判断环节是根据测量环节输出的逻辑信号,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
执行输出环节是根据逻辑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电⼒系统继电保护题⽬-规范标准答案电⼒系统继电保护⽹上作业题第⼀章绪论⼀. 填空题1.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四项基本要求是( )性、( )性、( )性和( )性。
2.继电保护装置组成部分⼀般包括(),(),()。
3.电⼒系统发⽣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部分切除,电⼒系统出现不正常⼯作时,继电保护装置⼀般应()。
4.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不应动作时()。
5.输电线路的短路可分为()、()两类。
6.电⼒系统的三种运⾏状态()、()、()。
7.按继电保护所起的作⽤可分为( )保护、( )保护,其中后备保护⼜可分为( )保护和( )保护。
8.能满⾜系统稳定及设备安全要求,有选择性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全线故障的保护称为( ).若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以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 )。
9.保护装置的灵敏性,通常⽤()来衡量,灵敏系数越⼤,则保护的灵敏度就越()。
10.最常见的不正常运⾏状态是(),最常见的故障类型是()。
11.继电保护装置有按反应电流增⼤原理⽽构成的( )保护,有按反应电压降低原理⽽构成的( )保护,有按反应电流与电压⽐值及相⾓变化原理⽽构成的( )保护等。
12.反应于变压器油箱内部故障时所发⽣⽓体⽽构成( )保护;反应于电动机绕组的温度升⾼⽽构成( )保护。
⼆.选择题1.当系统发⽣故障时,正确地切断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是继电保护( )的体现.A.速动性 B. 选择性 C. 灵敏性2.为了限制故障的扩⼤,减轻设备的损坏,提⾼系统的稳定性,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具有().A.速动性 B. 选择性 C. 灵敏性三.问答题1.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2.对继电保护有哪些要求?各项要求的定义是什么?3.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是什么?4.什么是主保护?什么是后备保护?5.何谓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电⼒系统继电保护⽹上作业题参考答案第⼀章绪论⼀. 填空题速动性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执⾏部分故障发出信号不拒动,不误动相间短路,接地短路正常状态不正常状态故障状态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远后备主保护后备保护灵敏系数⾼过负荷单相接地故障过电流低电压差动⽡斯过负荷⼆.选择题1. B ,2. A三.问答题1.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反应电⼒系统中电⽓元件发⽣故障或不正常运⾏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种⾃动装置。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故障、异常运行方式和事故?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故障:危及或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事故异常运行方式: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的情况事故: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容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损坏等。
不同:联系: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都可能在电力系统中引起事故。
2.常见故障有哪些类型?故障后果表现在哪些方面?各种型式的短路;雷击、鸟兽跨接电气设备;备制造缺陷;设计和安装错误;检修与维护不当。
后果:大短路电流和电弧,使故障设备损坏;短路电流产生的热和电动力,使设备寿命缩短;电压下降,使用户工作稳定性受到影响,产品质量受到影响;破坏系统并列运行稳定性,产生振荡,甚至使整个系统瓦解。
3.什么是主保护和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有什么区别和特点?主保护: 保护元件内部发生的各种短路故障时,能满足系统稳定及设备安全要求,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或线路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用以将故障切除的保护。
远后备保护:是指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近电源侧相邻上一级元件的保护实现的后备优点:保护范围大缺点:造成事故扩大;在高压电网中往往不能满足灵敏度的要求近后备保护:是指当主保护拒绝动作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来实现的后备,当断路器拒绝动作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实现后备优点:不造成事故扩大;在高压电网中能满足灵敏度的要求缺点:直流系统故障与主保护同时失去作用时,无法起到“后备”的作用;断路器失灵时无法切除故障,不能起到保护作用4.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是?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1)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切除故障元件,使非故障部分正常运行;(2)不正常运行状态时,发出信号(跳闸或减负荷)。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①选择性②速动性③灵敏性④可靠性5.继电保护基本原理是什么?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息量,当突变量达到一定值(整定值)时,起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二版)张保会尹项根主编1.2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作用包括:1.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动作;2.电力系统部正常运行时发报警信号,通知值班人员处理,使电力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3.电力系统故障时,甄别出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并向故障点与电源点之间、最靠近故障点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将故障部分与电网的其他部分隔离。
1.3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哪些主要环节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一般通过测量比较、逻辑判断和执行输出三个部分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
测量比较环节是册来那个被保护电器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别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
逻辑判断环节是根据测量环节输出的逻辑信号,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
执行输出环节是根据逻辑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1.6线路上装设两组电流互感器,线路保护和母线保护应各接哪组互感器?答:线路保护应接TA1,母线保护应接TA2。
因为母线保护和线路保护的保护区必须重叠,使得任意点的故障都处于保护区内。
1.8后备保护的作用是什么?答:后备保护的作用是在主保护因保护装置拒动、保护回路中的其他环节损坏、断路器拒动等原因不能快速切除故障的情况下,迅速启动来切除故障。
2.6为什么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动作时间需要同时逐级配合,而电流速断的灵敏度不需要逐级配合?答: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值按照大于本线路流过的最大负荷电流整定,不但保护本线路的全长,而且保护相邻线路的全长,可以起远后备保护的作用。
当远处短路时,应当保证离故障点最近的过电流保护最先动作,这就要求保护必须在灵敏度和动作时间上逐级配合,最末端的过电流保护灵敏度最高、动作时间最短,每向上一级,动作时间增加一个时间级差,动作电流也要逐级增加。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答案1 绪论1.1电力系统如果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情景?答:现代的电力系统离开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是不能运行的。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电源至故障点之间的电力设备中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若没有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将故障快速切除,则会引起故障元件和流过故障电流的其他电气设备的损坏;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发电机端电压降低造成发电机的输入机械功率和输出电磁功率的不平衡,可能引起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起电网的崩溃、造成人身伤亡。
如果电力系统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则当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运行时,不能及时地发出信号通知值班人员进行合理的处理。
1.2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作用包括:1.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动作;2.电力系统部正常运行时发报警信号,通知值班人员处理,使电力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3.电力系统故障时,甄别出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并向故障点与电源点之间、最靠近故障点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将故障部分与电网的其他部分隔离。
1.3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哪些主要环节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一般通过测量比较、逻辑判断和执行输出三个部分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
测量比较环节是册来那个被保护电器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别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
逻辑判断环节是根据测量环节输出的逻辑信号,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
执行输出环节是根据逻辑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1.4 依据电力元件正常工作、不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电气量复制差异,已经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这些保护单靠保护整定值能求出保护范围内任意点的故障吗?答:利用流过被保护元件电流幅值的增大,构成了过电流保护;利用短路时电压幅值的降低,构成了低电压保护;利用电压幅值的异常升高,构成了过电压保护;利用测量阻抗的降低和阻抗角的变大,构成了低阻抗保护。
第一章填空题: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满足(选择性)( 速动性)(灵敏性) ( 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2.电力系统发生骨子后,总伴随有电流(增大)电压(降低)线路始端测量阻抗的(减小)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角(变大)3.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切除故障设备),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发出信号)4.电力系统切除故障时的时间包括(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的时间5.继电保护灵敏性指其对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的反应能力6.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测量部分,逻辑环节和执行输出组成。
7.继电保护装置的测量部分是由被保护原件的(某些运行参数)与保护的整定值进行比较。
选择题:8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过了五个阶段,其发展顺序是CA机电型晶体管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B机电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晶体管型微机型C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9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CA单相接地B两相短路 C 三相短路10电力系统短路时最严重的后果是CA电弧使故障设备损坏B使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C破坏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11.继电保护的灵敏度系数K1m要求(C)(A)K1m<1 (B)K1m=1 (C)K1m>112.线路保护一般装设两套,它们是(B)(A)主保护(B)一套为主保护,另一套为后备保护(C)后备保护判断题:13.电气设备过负荷时,继电保护应将过负荷保护设备切除。
(错)1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通常应在保护选择性的前提下,使其快速动作。
(对)15.电力系统在不正常工作状态时,继电保护不但发出信号,同时也把不正常工作的设备切除(错)16.能使电流继电器从释放状态改变至动作状态的最大电流称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
(错)第二章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随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而变。
2.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在被保护线路始端,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保护范围最小。
3.本线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一般不超过相邻下一条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故只需带0.5S 延时即保证选择性。
4.线路装设过电流保护一般是为了作本线路的主保护和近后备保护及作相邻下一条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5.为使过电流保护在正常运行时不动作,其动作电流应大于最大负荷电流,为使过电流保护在外部故障切除后可靠返回,其返回电流应大于最大负荷电流。
6.为保证选择性,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应按阶梯原则整定,越靠近电源处的保护,动作时限越长。
7.在三段式电流保护中,电流Ⅰ段又称为电流速断保护,电流Ⅱ段又称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电流Ⅲ段又称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并且由电流Ⅱ段联合工作构成本线路的主保护。
8.装有三段式电流保护的线路,其首端故障时一般电流速断保护动作,末端故障时一般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9.三段式电流保护中,最灵敏的是第Ⅲ段,因为。
10.已知返回系数K h,可靠系数K k,自启动系数K zq,最大负荷电流I fmax,三段式电流保护Ⅲ段的整定电流I dz= 。
根据整定公式,为了保护动作的可靠性,要求返回系数K h= 0.85 。
11.在双侧电源网络中,方向性电流保护是利用判别短路功率的方向或电流、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关系,判别放生故障的方向。
12.为了减少和消除死区,功率方向继电器通常采用90°接线方式,习惯上采用α=90°—d,α称为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内角,要使功率方向继电器在各种相间短路请况下均能动作,α应满足30°<α<60°。
当加入继电器电流端子上的电流为Ic时,加入继电器的端子电压是U ab;当加入继电器电流端子上的电流为I B时,加入继电器的端子电压是U CA。
13.采用90°接线方式的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其内角a=30°时,该继电器的灵敏角ψ1m为,该继电器用于线路阻抗角ψL为的线路上最灵敏。
14.有一采用90°接线方式的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用于阻抗角ψL=55°的线路保护上,应选用使功率方向继电器内角α为,该继电器的动作区为15.双侧电源网络中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当分支电路中有电源时,要考虑的影响,当分支电路为一并联的线路时,要考虑的影响,因此在整定值中引入一个16.电力系统零序电流保护采用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其二次绕组接成开口三角形,则开口三角形出口MN端子上电压Ừmn= 3Ừo ,而零序电流过滤器Ỉj=Ỉa+Ỉb+Ỉc= 3Ỉo。
17.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发生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的大小和分布主要取决于变压器接地中性点的零序阻抗和送电线路的零序阻抗。
18.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零序电压最高值应在故障点处,最低值在变压器接地中性点处。
19.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零序保护的零序电流可以从取得,零序电压可以从取得。
20.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由瞬时零序电流速断保护、限时零序电流速断保护和零序过电流保护组成。
21.零序电流速断保护与反应相间短路的电流速断保护比较,其保护区广,而且没有死区;其灵敏性高、动作时限短。
2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根据补偿程度可分为完全补偿、欠补偿和过补偿三种方式,实际应用中都采用过补偿方式,其中P=(IL-IC∑)/ IC∑称为过补偿度,一般取P= 5%~10% .选择题23.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应大于(A)A 被保护线路末端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B. 线路的最大负载电流C. 相邻下一段路末端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24.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在(C)运行方式下最小A. 最大B. 正常C. 最小25.双侧电源线路中的电流速断保护为提高灵敏性,方向元件应装在(B)A. 动作电流大的一侧B. 动作电流小的一侧C. 两侧26.若装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线路,其末端变电所木线上有三条出线,各自的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分别为1.5S、0.5S、1S,则该线路过电流保护的时限应该定为(B)A. 1.5SB.2SC. 3.5S27.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需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B)A.提高保护的灵敏性B.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可靠返回C.解决选择性28.装有三段式电流保护的线路,当线路末端短路时,一般由(C)动作切除故障A.瞬时电流速断保护B.限时电流速断保护C.定时限过电流保护29.三段式电流保护中灵敏性最好的是(C)A.I 段B.Ⅱ段C.Ⅲ段30.三段式电流保护中,保护范围最小的是(A)A.Ⅰ段B.Ⅱ段C.Ⅲ段31.有一段线路,拟定采用两段式电流保护,一般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中的(C)A.Ⅰ、Ⅱ段B.Ⅰ、Ⅲ段C.Ⅱ、Ⅲ段32.双侧电源线路的过电流保护加方向元件是为了(A)A.解决选择性B.提高灵敏性C.提高可靠性33.双侧电源电网中,母线两侧方向过电流保护的方向元件当(A)可以省略A该保护的时限较长时B该保护的时限较短时C两侧保护的时限相等时34.考虑助增电流的影响,在整定距离保护Ⅱ段的动作阻抗时,分支系数应取(A)A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B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大值C小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35.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点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的相依关系是(A)A电流超强电压约90度B电压超前电流约90度C电压电流同相位2.5.3 判断题36.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不随运行方式而变(×)37.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保护范围最小(√)38.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可以作相邻线路的完全的远后备保护(×)39.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必须带时限,才能获得选择性(√)40.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可以作线路的主保护(√)41.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仅靠动作时限的整定即可保证选择性(×)42.整定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时,引入返回系数是Kh,由于电流继电器Kk<1,故使保护的灵敏系数提高(×)43.越靠近电源处的过电流保护,时限越长(√)44.三段式电流保护中,电流速断保护最灵敏(×)45.三段式电流保护中,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最大(√)46.保护范围大的保护,灵敏性好(√)47.动作电流大的保护,其保护范围小(√)48.装有三段式电流保护的线路末端故障时,一般情况故障的切除时间为0.5S (√)49.装有三段式电流保护的线路,若由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动作切除故障,则说明故障发生在线路末端(×)50.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出现零序电压,且电网各处零序电压相等(×)51.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后,故障线路保护安装处的零序电容电流与非故障线路中的零序电容电流相位相反(√)第三章1.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只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
2.方向阻抗继电器当用幅值方式判断动作特性时满足|Z J-0.5Z d|≤|0.5Z zd|继电器启动,当用相位比较方式判断动作特性时,用Z J与(Z J-Z zd)之间的相位差θ作为判别的依据,当(|argJ J Z Zzd Z -|≤900),当(|arg JJZ Zzd Z -|>900 ),继电器不动作。
3.方向阻抗继电器幅值比较式电气动作方程为Zd J d J J Z I Z I U 2121≤-,则其相位比较式电气方程为(Jzd J J U Z I U ••-arg90≤O)偏移阻抗继电器相位比较式电气动作方程为0090arg90≤-+≤-JZd J zdJ J U Z I Z I U αα,则其幅值比较式电气动作方程为00Z Z Z Z d Z J -≤-继电器的幅值比较回路可采用|)Z -(Z I ||Z I -U |0Zd J 0J J •••≤ 和|Z 1I 21||Z -1I 21-U |Zd J Zd J J )()(αα+≤•••两种类型。
4.实用的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插入电压来自两个方面P U •和•U '5.若方向阻元件的整定阻抗为,则方向阻抗继电器比幅式动作方程为55≤-J Z ,其比相式动作方程为 O P UU 75arg,=••6.便宜阻抗继电器比幅式动作方程为00Z Z Z Z d Z J -≤-,其比相式动作方程为|Z 1I 21||Z -1I 21-U |Zd J Zd J J )()(αα+≤•••其中α称为 ,当α=1时 其特性变为全阻抗机电器特性,当α=0时,其特性为方向阻抗继电器特性。
7.圆特性阻抗继电器,Zd Z 为整定阻抗,J Z 为测量阻抗,比幅式阻抗继电器能够启动对方向阻抗继电器应满足的条件为zd zd J Z Z Z 2121≤-,偏移阻抗继电器应满足的条件为 O zd O J Z Z Z Z -≤-方向阻抗继电器的缺点是 偏移阻抗继电器的缺点是8.距离保护一般采用00接线方式,对反应BC 相间短路的阻抗继电器,加入继电器的电压为BC U •,加入继电器的电流为C B I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