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8
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设计与艺术是一种什么关系?首先什么是设计,设计涵盖的层次多、范围广,很难用极为简介的语言概括其全貌。
设计在《牛津词典》中大致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心里计划”指事先在思想上形成精神胚胎并作为实施的计划;二是“艺术中的计划”,特指绘制草图、图样祥等。
简而言之,设计是根据一定的需要发现和精心构造备选方案的活动,指的是计划、构想、设立的方案,也含有意象、作图、制型的意思。
“设计” 就宇面意思来解释,有设想和计划的含义。
通常所说的创意设计,实际上是种跳跃性或者是逻辑性思推的某种冲动,是大脑对思推的一种具象化表达。
这种思维方式通过具体的表达,构遗出具体的事物,从而达到同化观者的思维成者引起观赏者共鸣的目的。
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艺术的产生及发展,与生活方式、社会发展、身边环境有着重要联系。
关于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是关于艺术现象与本质探讨,好的艺术作品必然是发自内心的,并且是与时代相结合的,这是艺术真实的一层含义。
另外一层含义是:艺术作品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比“杂乱无章”的现实世界更具有真实性,“杂乱无章”的生活各类人群各种事物,没有典型的代表性,可是艺术作品经过了艺术家的艺术处理化,便可以作为典型或是成为典型,这种典型是-般与特殊的统一,感性和理性的统-,内容和形式的统-。
正是那句著名的名言:“艺术寓无限于有限。
从设计经济性叙述:设计与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区别。
严格来说。
对艺术作品价值的衡量不应该考虑经济性因素,艺术团作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但设计不同,设计具有明确的目的。
设计与市场、生产等商业活动联系十分紧密。
如果设计活动及其产品没有在实际应用中为受众所接受,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经济价值,那么它就无法成为项真正成功的设计。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设计活动是一项基于市场的创造性劳动,其目的是将人力和物力转化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并在生产和使用环节中流通起来,使其所具有的价值(包括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品牌价值等)得到真正的实现,与此同时,设计才能真正体现自身所具有的知识价值和智慧价值。
设计与艺术的辩证关系设计与艺术是两个相互关联又独立存在的领域,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的关系。
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的实用性创作活动,而艺术则强调对审美情感和个人表达的追求。
本文将探讨设计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从它们的定义、目的、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设计和艺术在定义上存在着差异。
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活动,旨在解决问题并满足需求。
它强调功能性,通过结合美学原则和技术要求,创造出实用和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产品、环境和服务。
而艺术着重于审美情感和个人的表达,不受功能要求的限制,通过创造独特的视觉或感官体验,引发观者内心的共鸣和思考。
设计和艺术追求的目的也有所不同。
设计的目的是解决现实问题,满足人们的需求。
它关注的是可用性和实用性,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人们更好的使用体验。
艺术则强调审美的感受和情感的表达,它的目的是通过作品与观者产生共鸣,传达情感和思想。
设计注重实际,而艺术追求情感。
设计和艺术在方法上也有所区别。
设计是一种目的明确的创作活动,其过程是有序的、有一定规范的。
设计师需要通过需求分析和创意构思,进行具体的规划和设计,最终通过技术实施来实现目标。
而艺术则更加灵活多样,艺术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等。
艺术创作的方式更加自由,无约束性。
尽管设计和艺术存在着差异,但它们之间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正是它们辩证关系的体现。
设计和艺术都是创造性的活动,都需要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设计师还是艺术家,都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寻找独特的解决方案或表达方式。
设计和艺术都需要对美学问题进行关注。
虽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实用性,但它也需要考虑美学原则以达到更好的体验。
艺术则直接追求审美的感受,通过创作带给观者视觉或感官上的愉悦。
设计和艺术都是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方式之一。
设计师通过设计产品,传递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用户体验的思考。
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
浅谈艺术和设计的关系【摘要】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是孪生关系,艺术中有设计,设计中有艺术,二者如同双生花一般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相辅相成的向前迈进。
漫漫历史长卷相互依存,设计可以是艺术,艺术包括设计,但不等同于设计。
没有设计性的艺术,不是艺术。
同样,没有艺术性的设计也不能算是好的设计。
【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和艺术从历史的角度看本是同源,就像讨论中国的两大奇葩——诗与画的关系一样,最后只能得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而设计和艺术得关系也是如此,二者本是同源,分开只因历史越发展人类需求分工越来越明细造物文化的分合离散所致,也可以说,艺术中有设计,设计中有艺术,二者如同双生花一般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相辅相成的向前迈进。
近来在艺术评论上多看见比较艺术和设计二者关系的文章,多数评论家认为,“艺术是我,设计是他”,从这点上可以看出虽然二者同宗同源,但在漫长的发展中又有了各自的特点和区别。
综观几十年来,国内设计界对“视觉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概念的逐步过渡和划分,体现了时代的变革和社会对艺术与设计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
对于艺术和设计的不断细化,他们之间的差异也渐渐体现出来。
一、艺术和设计的差别如果从哲学角度说的话:艺术是某个人的主观感受,作品体现的是艺术家个人的修养及对艺术对生活的理解和创造;设计则是设计师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建立在消费者需要的基础上,它不是纯思想的东西,往往需要设计师和消费者在某方面达成一定的共识,带有商业气息。
从商业角度说:艺术品的理解者可能只是某个人某些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它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他的价值往往来源于个体的喜好。
而设计是种大众文化,只有为更多的人接受才算是取得了大的成功。
设计是为生活服务,为客观存在的人的需求而服务,是以人为本的。
然而人的生活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生活的发展让我们由温饱的追求逐渐转为对品质的追求,这是人类自然的要求,是一步一步的按照发展的规律而来的。
艺术与设计的关系艺术与设计是紧密相关的,两者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创造和表达。
艺术是一种表达自我和情感的方式,而设计则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虽然两者的目的不同,但它们的过程和创造思维却紧密联系。
首先,设计需要创造性思维,而这正是艺术的核心。
设计需要不断地创新和解决问题,因此它需要创造性思维来找到解决方法。
艺术家也需要创造性思维来表达自我和情感,他们需要想出用色彩、形状和线条等元素来表达情感和观点的方式。
因此,艺术家和设计师都需要创造性思维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其次,艺术和设计都需要提炼和转化。
在艺术中,艺术家需要创造性地表达情感和观点,而这需要提炼和转化这些情感和观点以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设计师也需要提炼和转化思想以满足客户需求。
他们需要了解客户需求,并将这些需求提炼和转化为创意的设计方案。
因此,艺术和设计都需要提炼和转化的技能。
第三,艺术和设计都需要与受众产生联系。
艺术家需要与观众建立情感上的联系,以传达他们的作品。
同样,设计师需要与客户建立联系,以确保他们的设计方案满足客户的需求。
艺术和设计都需要有目标受众,以便传达信息和影响受众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艺术和设计都需要表达自我。
在艺术中,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以达到对观众的影响或启示。
同样,设计师也需要表达自我,以便客户了解他们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因此,艺术和设计都需要表达自我来实现创造者的价值和目标。
总之,艺术与设计之间存在许多紧密联系。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创造和表达,需要提炼和转化,并需要与受众产生联系和表达自我。
艺术与设计都需要灵活性、创造性思维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实现艺术和设计目标的关键。
尽管艺术和设计的目的不同,但它们都需要彼此支持和补充。
论艺术与设计的关系.doc
艺术与设计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兄弟,一何休孕,另一何欢冀。
当代世界,艺术和设计
越来越温情至抱,常常相互交流,从而形成一种互动性、艺术调性和实用性的结合体。
首先,在狭义的意义上,设计是一种艺术。
被称为“视觉传播艺术”,是在视觉上进
行创作,采用艺术元素表达美感的艺术形式。
设计的过程强调了思维过程,多面性的考量,以实现具有视觉表现力的结果,是一种有逻辑法则的可量化的艺术表达。
其次,设计本身也带有艺术性,它将丰富和多元的艺术形式融合起来,使其构成缤纷
的艺术价值体系。
设计是一门多学科的跨界学科,它吸收及整合了诸多学科,如视觉艺术、绘画艺术、造型艺术、文学艺术等,并将之汇聚成一把刀笔,来进行艺术创作。
如今,网
页设计、平面设计及室内外装饰设计等,无一不体现出极富的艺术元素。
此外,设计的最终环节也是一种美感体验,它不仅要满足实际功能的使用,同时还要
达到艺术性的效果。
像家具设计、珠宝设计、游戏设计等,既要考虑实际功能的使用,也
要考虑艺术手法的运用,以设计出一件令用户满意的产品,可以进行收藏、赏玩等。
总之,艺术与设计不仅往往存在一种交流关系,而且也互相促进,形成一种艺术调性
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体。
艺术与设计相辅相成,前人的创作融入到现代设计当中,不断调
整提升,从而在视觉上进行创作,让其具有更多的感染力。
论现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一、引言现代艺术与设计是两个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的领域。
在当代社会中,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不仅在视觉表现形式上互相借鉴,还包括在主题和思想等方面的交流。
本文将探讨现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二、现代艺术现代艺术是20世纪初后至今的艺术作品。
这种艺术形式在表现手法、主题和观念上与传统艺术不同。
现代艺术倾向于具有反叛、批判和唤醒人们思考的意义。
在技巧方面,它通常采用一些新兴的技术和材料,如摄影、电影、综合媒体等。
现代艺术家不再只是用画笔和颜料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受,而是将艺术的表现方式推向更高的层次。
三、设计的定义设计是一种将想法转化为实际实现的过程。
它不仅限于外观或形式美感,还包括实用性、功能性和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因素。
在现实中,设计主要是以商品、建筑和图形为主要目标。
它需要创造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要考虑实际应用和市场需求。
四、现代艺术和设计的相互影响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互相影响的。
在设计领域,艺术家们的创新的视觉解释为设计带来了许多创意和灵感。
同时,现代艺术作品也受到现代设计师的启发,尤其是在材料和技术方面的创新。
例如,抽象艺术和当代工业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很明显。
此外,一些现代艺术作品具备一种功能性,比如设计师可以将绘画、雕塑和装置艺术作品转化为城市装置、雕塑公园和广场,这样创造出一个独特的空间和视觉体验,以及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新型商品。
五、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发展趋势对于现代艺术和设计的未来,我们预计其将会继续向全球化、数字化、可持续性和用户体验等方向发展。
全球化:随着世界各国的交流和联系越来越频繁,艺术和设计也变得更加国际化。
通过网络等方式,艺术和设计跨越了地域、文化和政治界限,与传统的民族特色融为一体。
数字化:随着网络、智能手机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艺术和数字设计成为当今的主要趋势。
数字技术可能会改变我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意味着艺术和设计将变得更加实用、更加可塑性,更加具有科技感。
论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摘要:艺术是设计无法分割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还是今天在市场经济所驱使下我们的商业设计,都需要具有强烈指向性和富有情感因素的设计作品,这都是无法否定当代艺术在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艺术离不开设计,艺术是设计无法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设计与当代艺术都处于人类思想以及社会发展的进程之中。
关键词:艺术;设计;属性;价值;关系艺术和设计的关系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传统的前设计时代,这时的艺术和设计是融为一体的;其次到了现代,由于大批量生产的制约与艺术的完整性之间关系紧张,出现了艺术和设计的暂时分离;最后在当代,艺术和技术的区别越来越小,创作和生产的区别也越来越小,艺术和设计逐渐趋同,“设计制作”越来越趋向于“艺术创作”。
一、艺术与设计的概述1、艺术;艺术是通过一些特定与非特定的手段或是媒介,创造形象、营造某种氛围,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或是表达创作者的个人情感。
艺术是通过人类创造的形象或是某种氛围来反映现实,反映比现实更具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有着很多种表达的形式,例如通过文字、绘画、语言、形象等来表达艺术。
现代艺术又包括了行为、装置、表演和综合艺术等等多种表达形式。
艺术可以是很宏观的概念,同时也可以是微观的概念,是在通过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再整合与运用等手段,来对客观或主观的对象进行感知、学习、重组、表达的过程,又或是通过阶段性的感受得到的反馈所展示出来的结果。
2、设计;设计是人类在进行造物活动之前所预先设定好的计划,在所有的造物活动中,人类所执行的计划技术与计划过程都可以被理解为设计。
设计是将脑海中的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计划之后,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与手段表达出来的过程。
设计就是指由设计师所完成的有计划有目标的技术性的创作与创意过程。
设计不但要考虑人类的日常生活并以商业性为主,同时也要考虑设计的艺术性。
设计也是一种职业。
比如在影视行业中,剧组中通常有灯光设计、场景设计、道具设计等等,在产品的制造中,也有包装设计产品设计等职位。
艺术对设计的影响艺术和设计是两个紧密相关的领域,彼此相互影响。
艺术是通过创造性的表达,传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而设计则是解决问题和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艺术对设计的影响,从创意、美学和用户体验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艺术对设计的影响体现在创意的产生上。
艺术激发设计师的创造力,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为设计带来全新的观点。
艺术家以其独到的思维方式,激发了设计师的灵感,并帮助他们产生创新的解决方案。
由于艺术家经常突破传统的界限,追求独特和个性化,他们的作品能够激发设计师尝试新的设计元素和技术,提高设计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其次,艺术对设计的影响可见于美学的体现。
美学是艺术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感受。
艺术作品的美学特征影响了设计师对美的理解和实践。
艺术家通过创造独特的视觉体验,培养观众对美的感知能力,这些体验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美学元素和表现方式。
设计师通过运用艺术中的色彩、形状、纹理和线条等元素,提高设计作品的视觉吸引力和艺术性。
最后,艺术对设计的影响也体现在用户体验上。
艺术注重观众的体验和情感共鸣,设计也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和感受。
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传达情感和思想,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反应。
同样,设计师通过设计产品、平面和数字界面等提供用户体验,致力于创造令用户满意的设计。
艺术鼓励观众参与和互动,设计也需要在用户体验方面考虑因素,使用户能够轻松地使用和感受设计作品。
因此,艺术对设计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艺术通过激发创造力、提供美学元素和关注用户体验,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创新思路。
艺术不仅是设计的决定因素,同时还赋予设计以创造性和个性化,使其脱颖而出。
艺术和设计的结合不仅仅是美学上的完美融合,更是创新和表达的结合,促使设计在功能和美感上取得最佳的平衡。
综上所述,艺术对设计的影响以创意、美学和用户体验三个方面表现。
艺术激发创意,提供美学元素,关注用户体验。
艺术和设计的结合促使设计在功能和美感上取得平衡。
艺术对设计的影响设计和艺术密不可分。
艺术影响了设计的形态、颜色、功能和表现形式。
这篇文章将讨论艺术如何影响设计,并探讨艺术与设计之间的互动关系。
艺术影响设计的形态艺术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对设计形态的影响。
艺术家和设计师一样,在考虑设计时使用形状、颜色和纹理等元素来表达他们的想法。
艺术品的形态、色彩和材质选择对设计进行了重要启发。
艺术家通过展示作品的立体性、对称性和比例感,让设计师们有更多的创意灵感。
例如,艺术中的几何形状和流线型等形态元素在汽车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这些图形元素使汽车设计更具可视吸引力和美感。
艺术家将这些形态元素带入设计领域时,往往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和感受。
艺术对设计的表现形式的影响艺术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对设计的表现形式的影响。
艺术品的创造和传递方式对设计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
虽然传统绘画和雕塑仍然是艺术和设计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数字化艺术也在影响着设计和表现的方式。
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程序基本上是艺术家所使用的程序,但现在是工业设计、土木工程、室内设计、时装设计等行业的必备工具。
这不仅推动了设计的数字化,也促使艺术家使用数字化技术来创建他们的作品。
艺术对设计的颜色和材质的影响其他艺术的影响则体现在颜色和材质方面。
确定颜色方案和材质选择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
艺术品对这一方面的领域的探索和发现也为设计师提供了启示。
例如,艺术家往往将反差色和纯色使用得非常出彩,这对于设计师们来说也是个有趣的参考点。
在艺术品中,不同材料和材质的使用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表达。
因此,设计师们可以借鉴艺术中使用的材料和颜色来塑造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艺术与设计之间的互动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并在创新中互相促进。
许多艺术家在实际设计中与设计师合作合成一体,创作高质量的作品。
在产品设计中,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常常在产品的创作过程中进行协作。
两者可以针对形态、材质、颜色等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完善设计。
完美融合的艺术与设计之美艺术与设计是两个密不可分的领域,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一对双胞胎兄弟,相互依赖、互相影响,共同创造出无尽的美感。
在当代社会,艺术和设计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和惊喜。
本文将探讨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完美融合,以及它们所呈现出的美感。
首先,艺术与设计的融合体现在各种艺术作品中。
无论是绘画、雕塑、摄影还是建筑,艺术家们都大胆地将设计元素融入其中,赋予作品更多的功能和实用性。
以建筑为例,现代建筑已经不再仅仅追求外观的美感,更注重空间布局、人性化设计等方面。
设计者们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其次,艺术与设计的融合也表现在日常生活用品中。
设计师们将艺术的触角延伸至餐具、家具、灯具等各种生活用品上,赋予它们独特的审美价值。
这些设计既满足了人们的实用需求,又增加了生活的趣味性。
例如,设计师会运用流线型的造型和丰富多彩的色彩,使椅子、餐具等物品更具有现代感和时尚感。
艺术的灵感让人们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到美的存在。
然而,艺术与设计的完美融合不仅仅局限于视觉享受,它们还能够在情感和体验上与人们产生共鸣。
通过艺术与设计的结合,创作者们能够创造出带有情感共振的作品,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动。
音乐、电影、舞蹈等艺术形式中的设计元素,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到作品所想要传达的情感。
艺术与设计的融合,将美感推向了更高的境界。
艺术与设计的融合不仅仅停留在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作中,它还渗透到了商业领域。
产品设计是商业成功的重要一环,而艺术的创意则能够给产品带来更多的亮点。
通过运用艺术元素,企业可以为产品注入独特的魅力和品味,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同时,艺术与设计的融合还可以为企业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总而言之,艺术与设计的融合既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创新。
它们的相互融合不仅仅带来了美的享受,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和惊喜。
论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设计与艺术就像诗与画一样,从历史的角度看是同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艺术与设计的关系也如此,艺术中有设计,设计中同样也有艺术,二者在世界文明发展的道路上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设计性的艺术,不算艺术,同样,没有艺术性的设计也称不上是一个好设计。
标签:艺术;设计;关系一、什么是艺术在古代,艺术与实用是相关的。
中国的”六艺”,日本的”游艺”。
在西方,艺术审美观念是渐进的。
在早期的自由学科并没有绘画、雕塑和建筑。
由于近代西方对艺术渐渐重视,形成了美的艺术。
人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活动是密切相关的,但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导致在艺术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艺术是抽象的,难以捉摸的,灵感是艺术创作的灵感。
歌德的将灵感归纳于艺术中,他认为艺术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双重性:艺术主宰大自然的同时又是自然界最忠诚的奴隶。
艺术源于生活,但艺术的境界远高于生活。
流派的状态大致分为:原始艺术和现代艺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以及样式主义。
原始艺术较狂野,形式结构比较简单,表达方式较直接,这是因为当时原始部落资源稀少不够发达所造成,所以他们把当时的环境用粗略的艺术来表达。
而现代艺术比较高级,优雅,表现手法更加复杂多样,千变万化,形式和方法很多,表现的东西也更为深刻更有内涵引人深思,多半归结于现代人生活水平质量提高。
现实主义会反映更多的现实问题,就好比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科学变化趋于上升,经济带动发展,人们主动建设,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那这个时代的人会不约而同的创造浪漫主义。
反之,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缓慢,多依赖自然环境那么他们对现实的物质追求就会增多,就会发展现实主义。
样式主义比较抽象,没有固定的结构画法也没有空间构图的要求,表现手法也较为夸张,色彩冲突很大,比较随性,有一种乱中有序的感觉。
二、什么是设计设计想象,规划,计划,想法等,很多人对设计的含义做出的阐述不同,设计的定义也有争议。
根据VictorPapanek工业设计师说的,设计试图建立纪律的直观感觉,并付出意识。
设计与艺术的联系设计与艺术关系密切,艺术史家往往是设计史家,按照中国美院教授范景中的说法,贡布里希在美术界是如此的有名,以至于他的众多学生“从他那里取其一面,即可独步天下”。
作为瓦尔堡研究院的教授,他接近了瓦尔堡等人的图像学研究,在新的时代重申图像的重要性,尤其是对设计的重要性。
一图像和视觉贡布里希在《通过艺术的视觉发现》文章中开篇即言:“并非所有的艺术都与我这里说的视觉发现有关。
我们的博物馆向观众展示了种种令人眩目而惘然的图像,这些图像的范围之广,足以和大千世界的自然造物匹敌。
”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这位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史学家这番话呢?绘画当然是与视觉有关的,它们首先是以视觉形式呈现给观众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绘画作品,其创作基础都是从个人视觉感受的角度出发。
我们看到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再到印象派,这些时期的绘画创作是围绕主体视觉的再现与表现而展开的,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些作品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些绘画作品,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视觉在对象和作品之间的联系,他们更加注重被描绘的图像本身所代表的意义,还创造出大量自然界并不存在的形象,这些出于想象的图形类似于某种标记长期存在着。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影像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大量图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读图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视觉文化现象,艺术作品被大量印刷传播,由此,对于艺术作品的视觉研究逐渐成为一种信息研究,这种图像的本质已经完全不同于早期的图像世界了。
此外,由于影像技术的发明,产生了大量人造的视觉产品,这些视觉产品(公共图像)的共同特点是全民共享、公众共享的,在当代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强行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不管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他会以各种方式渗透在你的生活里面,进入你的私人世界,使你不自觉地受它的影响,改变你的视觉经验和思维方式,图像化的视觉方式成为当代艺术的主要形式问题。
二辨认和回忆模仿论也许是对于绘画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
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模仿可以带来快感,他把这种模仿而形成的快感归因于人类天性对于知识的热爱:“我们之所以喜欢观看事物之像(likenesses),是因为我们一面在看,一面在学习,并推断出每个部分是什么东西,比如,这就是某某物”。
设计与艺术有什么关系? 姓名:晋伟 学号:2011210357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刚进大学时,第一次听到老师问我们:什么是设计?什么是艺术?有什么关系?带着迷惑,一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如今,虽然我还是不能很好的回答,但是每个人总有每个人的总结与理解。以下便是我一年来对艺术与设计的一些了解与认识。 一、什么是设计? 设计(Design)主要指设想、规划、计划、构思等,设计的含义是非常宽泛的,而且设计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朗文英汉双解词典》中,对Design有这样的解释:作为动词有设计、绘制、计划、谋划、预定的意思;作为名词有计划、设计图、图样、图案、图样设计、美术工艺品的设计、装饰图案的含义。《实用英汉词典》对英语Design一词的解释是作为动词有设计、立意和计划的含义;作为名词有计划、草图、图案、风格和心中的计划等意思。将使用与美观结合起来,赋予物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双重作用,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的形成过程之中。总之,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可以说,设计时一种 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使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二、艺术是什么? 关于艺术,希腊语作teche,拉丁语作ars,都有技能和技巧的意思。在古代,艺术不仅和美与道德有关,同时还和实用有关。中国古代以礼、乐、射、御、书、数为 “六艺”,日本也将香道、茶道、歌舞、乐曲称为游艺。在西方,艺术的美学观是渐渐出现的。绘画、雕刻和建筑早期并不包括在自由学科(Liberal Arts)之中,西方古代至中世纪并没有一个缪斯专门分管他们。由于近代西方愈来愈强调艺术与美的关系,终于形成了所谓美的艺术(Fine Arts)的概念,以别于应用艺术。人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只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愈来愈细,各行业的专业性越来越强,才使得艺术从实际的技术中分离出来,而艺术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三、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记得上学期构成老师说:“艺术更感性而设计更理性。设计注重形式与功能,而艺术更多的注重审美。”这是一个艺术教育者对于设计与艺术的一个理解,当然后来也在网上看见了一些理解,便把它做如下总结。 ( 一、)古代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人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是同源的,都是造物文化的分合离散所致,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亲密而不可置疑的,设计最初的意义是指素描、绘画,“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犹如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在全面讨论设计这一概念时所说:设计是三项艺术如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来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而这种实用化的求美不是“化妆”,而是以专用的设计语言来进行创造的;而艺术也包括雕刻、绘画等,又如在古代,“艺术”一词中就有“设计”的含义在其中;不论是在落后的中国,还是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对“艺术”一词的界定也是含糊不清的,而对“设计”一词的含义也是模棱两可的,但从艺术的辞源上来看,“艺术”与“设计”也都有相似的指令和界定,都是有一个从“术”到“艺”的过程,也就是说它们是同一含义的词语,再从艺术和设计的定义上来说它们也是相同的,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而设计也是人类创造,审美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例如古代的艺术家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精神享受,而把自己在生活所看到的、想象到的一些事物,通过自己的主观创造活动而制造出来的精神产品,而这些精神产品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艺术家们为了揭露社会而凭借自己的绘画功底、审美观念,加以自己的情感对社会的一种主观臆断,而设计师们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物质享受以及精神需要,通过对时代的加以自己的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而制造出来的产品,而这些产品也是社会时代的反映,是设计师们满足当代人们精神享受的需要。总之,古代的艺术与设计是同一含义,不同叫法的词语,它们是相同意思,不同说法的两个名词。 (二、)近现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关于近现代的艺术与设计,包豪斯提出了三个观念,可以解释一部分艺术和设计的关系: 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解释这三句话,纵观历史,我们看见艺术的变革正以一种激进的方式影响更多的设计领域。简单的说,各个时代设计与艺术的审美趣味是相一致的。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一直以来都是为了要满足人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否则设计也不会由实用发展为兼顾审美的需求了,归根到底还是要满足人。最后设计必须要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 设计被视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决定了设计中必然的艺术含量。设计的草图或模型,本身就可能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不可否认,很多工业设计作品的形式表现出与现代雕塑与绘画的密切联系。包豪斯时期,结构主义的抽象形式与新造型主义绘画和雕塑就存在着惊人的共同之处。康定斯基的抽象构成主义绘画与名信片的设计也就是构成主义的风格。荷兰画家蒙特里安《红黄蓝构图》就直接影响了里特维尔德的家具《红黄蓝》椅的设计,这表明艺术对设计有相当的影响。在近现代,设计与艺术之间的距离日趋缩小,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极易诱发新的设计观念,而新的设计观念也极易成为新艺术形式产生的契机。 不同的设计门类体现着各自的不同的艺术特点,不同的美感。1950年代,丹麦的建筑及设计师雅各布森设计的“蚁”椅、“天鹅”椅和“蛋”椅这三大名椅,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由刻板的功能主义转变成细节的精练和经推敲的整体性和雕塑感。这种设计就孕育着现代有机雕塑艺术。本世纪初,艺术的抽象形式,尤其是几何形式直接影响了设计的现代化,而设计的探索又同时影响了艺术形式,二者的合力诞生了机器美学,包豪斯典型地代表了艺术推动设计,艺术与设计结合的成就。19世纪下半叶,电力取代了蒸汽机,工业化不断扩张,城市越来越庞大,随之,一些实用性建筑产生了,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对冰冷冷的工业化建筑风格产生了厌恶感,在这种条件下‘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爆发了。许多艺术家在世界各地,对令人发指的建筑进行改造,其中著名的有英国水晶宫,巴黎艾费尔铁塔,纽约世贸大厦。这些建筑的落成,不仅仅使人重新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找到了美,找到了生活气息。也为艺术家自己创造了新的称号;‘设计师’。这点可以表示,设计师的前身就是艺术家。 (三、)现代的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现代设计的概念: 设计就字义来解释,是设想和计划的含义。现在所说的设计包括人类对自己将要创造的产品的前期构思,以及实现这个构思的整个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反映现代大工业社会的本质设计。是指向某个功能性目标的构想、计划,结果形成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产品。建筑设计、室内和家具设计、时装设计等皆如此。很显然,设计活动及思维模式更偏于逻辑性、合目的性。但是,在当下的人类生活中,消费者对一个产品的功能性的关心程度,较早些时候俞来俞退后,俞来俞隐含,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原因是任何一个产品的功能性表现,早已不是什么问题了。如此,设计实际上需要深入挖掘的似乎是让产品如何满足人类那双永远好奇,永远激情四射的眼睛。 艺术家参与设计研究,投入设计实践,可以推动设计进步。“现代主义之父”威廉·莫里斯是个典型例子。设计师关注艺术,投入艺术研究,也推动设计进步。再以包豪斯的学生和老师的布鲁尔为例,1920年他进入魏玛包豪斯学习,师从艺术家伊顿和康定斯基,学习色彩和形体理论,接受了相关的训练,为他后来的家具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合作则更有可能推动设计进步。艺术家包括导演、演员、编剧、音乐家、舞蹈家、制片和舞台美术家通力合作,能够制作出许多优秀的电影、电视剧和广告等,这是艺术与设计合作的结果。 四、总结 最早的设计,主要面向实用方面,人们亲切的称之为‘改变生活的艺术’。学术界把它称之为设计艺术或者艺术设计,把它作为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核心,是设计。而现在,设计的某一部分已经脱离物品的本质作用,渐渐转向其外观,也就是装饰作用,代表作是菲利普.斯塔克的榨汁机。当他在酒吧喝酒的时候,脑海中忽然呈现出一个类似章鱼形状的榨汁机外型,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外型与这件商品的使用性有什么关系,但是其独特的外表引起了商家和顾客的兴致,人们纷纷抢购这独特的小东西,但是他们当中,没人知道自己把它买回去做什么用,其实真正的答案是,它吸引人的是它外表的艺术性,人们已经完全把他当作一件艺术品,可见,设计具有艺术气息才会具有吸引力。 如今“当代性”是在一种宏大的时代背景下,被中国公众很快熟悉的词汇,它的主要内涵是前沿和先锋的思想文化,那些大胆实验,勇于创新的反映时代精神的新艺术,越来越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并已经深刻地渗入到设计领域。当代艺术所关注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与较早的现代艺术有了很大的不同,那些表面看起来混乱、东拼西凑的艺术形式,无不是对我们这个困扰的时代的忧虑。这是当代艺术在思想和主题表达层面上的涵义。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设计的成分越来越多,也可以说当代艺术就是设计的艺术。就目前的我来看,是设计的发展带动 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使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使人类对设计作品 有了艺术和美的层面上的需求,最后的最后,人类的艺术观念或者说是审美观, 又会反过来影响这个时代设计作品。总之设计出的作品本身也是一种艺术。 有人说,设计是沟通,传达。而艺术是表现,创作。其实不然。一个设计,如果没有起表现创作的地方能算上是好设计么?倒不如白纸黑字,也能起到沟通传达的作用,记得小学的时候写板报,为什么最后要在边缘部分加上一个花边呢?现在我明白了,是为了让他更美,而术语上讲,就是让他更有艺术性。所以多领域的修养是我所赞成的,一个只学设计的人是不会成为设计师的。艺术修养是设计师以及其设计作品必不可少的东西,艺术像一个路标,给我们指清了道路,艺术像一对翅膀,让我们任意翱翔,艺术像健壮的臂膀,用于我们去改造世界。